要到毗连苏戈兰北部的洛山山地去,最好走的路是沿贡德山谷下行到达霍鲁克下方的阿姆河,然后从对面喀拉巴尔般查河的那一方,沿河右岸俄国新修的马路继续下行到洛山的枢纽要地喀拉伊瓦马尔。但是,我决定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考察作为区分苏戈兰洛山,以及一个多月前我在索纳普第一次进入巴尔塘河流域分水岭的那座大雪山。所以我选择了从西塔木小村上行,翻越后面那道高大山岭的山路向洛山进发。我们携带的行李不多,但是在崇山峻岭中行走,驮马的压力仍然很大,以至于难于承受。
第二天,我们只能重新雇用背夫运送行李,在攀越陡峻的石坡之前,首先必须经过一条遍布裂缝的冰川。这样走了6英里,才到达巉岩狭窄的山口,那里的海拔约16100英尺。雄伟壮丽的景象犹如画卷一般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山势向着西边和西北边蔓延展开,漫过美丽的冰川源头,然后缓慢下降,形成一条巨大冰川,远远地延伸进入罗麦德河谷之中。继续向西翻越一道道锯齿状的险峻山峰,远远地就可以看到巴达赫尚白雪皑皑的群山。
沿着冰川积雪形成的冰面河床向下的旅程变得容易行走了许多。冰面路程结束后,我们沿着冰川的灰色冰墙,继续下行约7英里,到达冰川末端,找到一个可以宿营的地方。就在我们准备宿营的地方,雅格罗大佐派来接应我们的一群强壮的洛山人,已经等待接替我们筋疲力尽的背夫。从那里再有一天的路程,经过一系列古老的积石台地,下行进入罗麦德河谷,然后通过窄狭的峡谷,我们便能进入凯则孜小山村附近巴尔塘河谷的平原地带了。
下行到达喀拉伊瓦马尔的这两天路程,一直行进在从巴尔塘河通向阿姆河巉岩峭壁的峡谷中,真是令人苦不堪言。有了这样的经历,我现在明白了从帕米尔高原迤逦而下的山谷地带中,洛山最为封闭最少有人进入的原因,也明白了为什么那里的人种和文化习俗大部分还能保留古代遗风。
我们一路都要经过窄狭陡峻的峡谷,两旁山峰高耸犹如锯齿,而山麓又很陡峻。我们乘坐羊皮筏横渡凯则孜到河右岸后,之后的道路都是绵延不断的石壁,只有手足并用才能向前挪动。道路曲折崎岖,路面最窄处,仅能容足。为避开危崖窄径,在没有急流险滩的河段,我让一小部分人乘羊皮筏漂流下行。我们沿着河水忽上忽下,顺流而下。河流两岸,石壁林立,危崖险岩,面目狰狞。背夫们在悬崖峭壁上攀援前行,从河面上看去,像是在石壁上爬行的蜘蛛。
在峡谷出口,零星的小村落掩隐在果树林中。有些人家,从远处看,是石头建的小屋。走近了看,屋内虽烟熏火燎,污迹斑斑,但仍能看出基本的格局布置。起居室内的布置与塔克拉玛干遗址中发掘出土的房屋内部建筑,以及兴都库什山山谷以南现代人们居住的房屋内部建筑,异常相似。在亚洲腹地这样一个几乎被世人遗忘的角落里,因为崇山峻岭与世隔绝,竟然好像完全没有受到时代变迁的影响。我感触极深地想到,即使公元前后最后几个世纪大夏的希腊人或贵霜王朝的旅行者再次来到此地,所看到的一切大概也不会与现在有什么大的区别吧。
我一路上所碰到的,以及后来我在喀拉伊瓦马尔进行的人类学测量和调查,都使我有一种感觉:这些居民强健耐劳,容貌俊秀,淡淡的眼睛和秀丽的头发都极为普遍。在阿姆河各山谷讲伊朗语的居民中,我认为洛山人保持的阿尔卑斯种型最为纯粹。
在到达巴尔塘河和阿姆河交汇处之前,还要经过一段险峻的峡谷,在那里要用木梯攀登几乎垂直的岩壁。经过那个天然险地之后,我们便来到一个地势开阔的地方,那里就是进入洛山的要地喀拉伊瓦马尔。在那里,我让大家休整一天,自己则在以前苏戈兰废弃堡垒附近一处果园里进行人类学测量。在那里,我还得到一些古代木雕工艺品。这些木雕原来都是酋长屋里的家具。从这些木雕的图案中,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莲花图案一类的装饰母题。
在这座屋子里,有一个房间是作为冬季全家起居的处所,其布局装饰既奇特又精细,可以作为当地建筑的标准类型加以介绍。天花板下面支撑房梁的每一根木柱都有一个特别的名称,用于招待客人安坐的土炕依照木柱的布局而修建,它的各部分都有特别的用途。天花板下面有一个隆起的壁龛,作为小儿睡卧之用,下面耳房内即是火灶,如此做成一种暖气设备。
据说,洛山妇女以美貌闻名,特别是身体姿态最美。我在那里的见闻也证实了这种说法。那时我正和当地头人站在离他家不远的路旁,他一家三代正好聚在一起,他的妻子和母亲的皮肤白晳得像欧洲的贵夫人一般,而两个小女孩尤其美艳惊人。为了使女孩更加引人注目,按照当地习俗,她们的祖母正用一种野樱桃涂在她们玫瑰色的双颊上,并用传统的方法美白肤色。
9月27日,我离开喀拉伊瓦马尔前往哈刺特斤,一路上要经过当地东边的山谷和大山,在1877年以前还是达尔瓦兹的首府,后来才归属布哈拉埃米尔统辖。那时候,冰冻的季节已经临近,我们将要翻越的高山山口常为冰雪封闭,所以我不断催促大家赶路。
在洛山和毗连洛山北部的亚兹古兰木山谷之间的交通,以前因阿姆河的峻险峡谷阻隔不能通行。近年来,俄国沿着峡谷石壁修筑了一条马路,情况得到了改善。但是,我还是选择自古使用的那条路,即翻越阿都德山口横越中分洛山和亚兹古兰木那座大山的老路。分水岭顶部,冰雪覆盖,山石嶙峋的山口海拔约14500英尺。从分水岭下行的山路蜿蜒曲折,我们首先穿越一条遍布冰川裂隙的冰河,接着再爬过一连串的古代冰川漂砾堆积而成的石山,然后进入一条狭窄的山谷。山谷谷底是一些桦树林和杜松林。我们紧赶慢赶,在还未到达马特伦村之前,天色就已经擦黑。
在那里,迎接我们的布哈拉地方官员第二天早晨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雅格罗大佐派来帮助我们的人已在达尔瓦兹等候。看着当地士绅们华丽的绸袍和浅黑色的面孔,我顿时感到,阿姆河上游高原山区不久就要留在身后了。亚兹古兰木人口约190户,位于达尔瓦兹和洛山之间,长期无人管理。同时,当地人一有机会还会劫掠两边的邻居,而且一视同仁无所分别。虽然他们的语言同苏戈兰人很近似,但是却同达尔瓦兹人往来得较多。
我们急忙通过亚兹古兰木沿山谷继续下行,阿姆河河岸上新修的马路路况不错,我们一路顺利地到达了王吉大峡谷谷口。10月1日,我们走过的上部山谷地势相对平坦,气候比较湿润,山坡底部大多都是不用灌溉的梯田,上面则是葱郁的树木。谷底环绕着村庄的大果园以及农田之间成行成列的树木,美不胜收。
自然景象明显发生变化的同时,人们的体貌特征和生活状态也随之变得不同。当地人也像布哈拉山地的塔吉克人一样讲波斯语。他们自己古老的东伊朗语虽然已经废弃不用了,可是就他们的祖先古代粟特人而言,这些人仍然代表着土著伊兰民族,其血统也要比平原地区的萨尔特人更加纯粹。粉刷成白色的平顶大屋已经成为当地房屋建筑的代表样式,这同样也表现出气候和生活方面情况的变化。
那天,山顶浓云密布,对面位于锡尔河和塔尼马兹河之间积雪的巨大山峰也隐藏不见了。第二天,山上大雨夹着雪花,倾泻不止,我们只好在西塔尔格村停下休息。我们前面将要翻越的就是因西塔尔格村得名的山口,那里距离瓦合亚巴拉大山地一处有人居住的地方恒噶布很近。当地头人明白在这种情形之下翻越山口非常危险。为了不承担责任,他们机警地要求我写下声明书,说明若有任何失误,他们概不负责。好在黎明以前,天已转晴,我们得以出发过界。
通向山口的路很陡,斜坡上长满了高山植被。爬过一座冰雪覆盖的大冰川漂砾堆积而成的石山,经过一段陡峻的冰川,从出发后走了七个小时,才爬到那座海拔约14600英尺的险峻狭窄的隘口。从隘口向下望去,只能看见下行道路必经的那条巨大冰川河流的源头。但是当我们在弯曲的冰川裂缝中走了约1.5英里的路程,打算爬上冰川河面时,一种从未见过的景象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远处,我们脚下的巨大冰川与另外一条从高山南侧蜿蜒伸展而来的巨大冰川会合相聚,大规模的展开。我们离开山口向下又行走了约10英里,翻越了高出冰川河面150多英尺的冰川堆石,才到达两条冰川的会合处。由此下行约3英里,我们找到一块有草的高原小平地,并当即决定在那里宿营。
10月4日,走了一站路程后即到达帕希姆噶尔,那是恒噶布最高的一个山村。在那里,我所见到的第一块耕地海拔约9500英尺,沿途很多耕地都已荒弃。我心里一直很清楚,我们渡过的大噶尔摩河发源于慕士塔格山主峰西侧峰顶上的冰川。我们匆匆忙忙地赶路,打算用两个行程的工夫下行到瓦合亚巴拉的主要山谷,以便能够在下雪以前赶到哈喇特金。
沿途赶路的时候,我们不断经过一些掩隐在果园丛林中的美丽村落。但是由于受布哈拉政局动荡的影响,许多上好的土地都未被开垦,其他很多方面也可以明显看出受到的消极影响。前来迎接我的那些头人,即使来自很小的地方,也都穿着华丽的绸袍,绸袍上间以虹彩的颜色,以显示其高贵和富有。后来我才知道,这些服装竟然都是所谓的命服,之所以用这样的阔绰样式,乃是源自埃米尔宫廷一种相传已久的敛财方式。酋长所宠爱的人或薪俸尚不能够超过同级别官员的其他官吏,埃米尔就命他们由布哈拉带着这些荣耀的衣服分派到各省省长,作为酋长对下属表达特别满意的一种恩赐。奉埃米尔之命带这些东西来的人,照例要由接收者给予很多银钱作为酬谢。于是省长又把这些埃米尔赏赐之物交给无俸的臣子,代他去赏给属下的头人,如此照样一层层转移下去,到最后,所有这种表示大恩惠的东西都落到了地方头人身上,再由地方头人转嫁给农民。财政制度荒唐,司法裁判又完全是中世纪的方式,所以俄国革命以后,布哈拉的统治被推翻,而埃米尔的臣民们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关心,就不足为怪了。
10月6日,因为下大雨,我们在瓦合亚巴拉的阿玛拉克达尔破败萧条的省城附近拉吉赫停留了一天。天气转晴后,我们不顾山上仍在下雪,在以后两天先翻过基尔丹伊卡夫塔尔山口,来到图布查克高原山地。
当我经过高原,横越蜿蜒于苏尔哈普山谷和向南部延伸的哈喇特金边界一带大山时,看见了一派雄伟的景象。从西边积雪的大彼得山脉起,经过其斯阿莱山脉以远一直到东边,我第一次在塔沙噶尔山口看到的慕士塔格山主峰形成的冰雪险阻。至此,两个月来从阿姆河上游横渡帕米尔高原和许多险峻峡谷,东游西荡的旅行又把我带回到科迈多伊山谷,和我从阿赖山追寻的古代丝绸贸易的大路上来了。
下行到宽广的山谷要经过一段肥沃的倾斜山地,那里降水丰沛,种植的作物不需要灌溉,从海拔8000英尺的高处向下,人们正在收割庄稼。而瓦罕一带海拔在2000英尺以上的地方,农业作物早在1月前便已收割,这样一比,可见此地气候较为潮湿所产生的影响。到达哈喇特金后,我又重新走进说突厥语、居住得相对舒适的吉尔吉斯人中来了。这里因为土地肥沃,加上容易获得广大富饶的牧场,所以在最后一次大迁徙把这些吉尔吉斯人带到此地以前很早的时候,突厥部族一定来到这里大肆劫掠过。
古代突厥人曾经占据过哈喇特金,根据当地现在流行的地名和人名多数是突厥语的现象即可证明。吉尔吉斯人之所以拥有这块沃土,正和古代的突厥人一样,当然是通过征服而得。特别有趣的是,目前这些吉尔吉斯人也慢慢地被从达尔瓦兹和西边过来的塔吉克人挤压。哈喇特金的吉尔吉斯人仍然保持他们半游牧的古老习惯,夏季迁地游牧,而他们从土地种植所得显然赶不上那些温和勤俭的邻居进行的工农业生产所得。
我在这里见闻的情况,很容易就可以令人想象出古代粟特原来的伊兰人 (34) 在被游牧民族再三入侵的现在的撒马尔罕和布哈拉平原,如何极力维持局面并一再努力打算占据优势地位。而现在我在哈喇特金等地听说的当地吉尔吉斯人和塔吉克妇女通婚的现象,表明这也是另外一种潜在的可行方法。这里原来居住的伊兰人,在不能完全吸收同化突厥部族征服者的情况下,想凭借通婚的办法逐渐改变他们的性情。
噶尔姆是统治哈喇特金酋长的驻地,10月11日,我曾在那位酋长的花园里宿营一天。在那里,我见识了当地至今还保留着中古时代官吏排场的奇怪情形。随后,我们继续上路,走了两段路程,到达苏尔哈普山谷向南一个大转弯处,那里有一大段路交通不便,贸易不通。那里与因温泉而闻名的阿布伊尔噶姆村相距不远。我们的路线从那里转而向西,古代前往大夏的丝绸商人,当然也是选择这一条路。
到了那里,从帕米尔高原延伸下来的最后山地都已经被我们抛在身后。我们很快进入了阿姆河的苏尔汗和卡菲尔尼汗两条支流灌溉的喜萨尔德山谷。这里地势宽广,土地肥沃,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还一度独立自主。至此,离阿姆河南边巴克特里亚也就是古代大夏的巴尔克已经不远了。
我最初经过的四站地方都是肥沃富饶之地。从阿布伊噶尔姆到法伊扎巴德,我们经过的地方都是优质牧场。如同我们经过的北部高山谷地一样,这些地方都被希萨尔的乌兹别克地主们所拥有,他们每到夏季便驱赶羊群以及大群牛马来到此地。之后三天,我们途经多香拜、喀拉塔格以及雷噶尔北边肥沃的地带,这里出产最富饶的地方属乌兹别克人所有。而在此劳作的大部分人则是塔吉克人,他们似乎在逐渐地由佃户变成了主人。
突厥人仍然固守着他们古老的游牧习惯,这种保守的生活情形,从乌兹别克许多房屋和庭院中还有可以移动的毡房即可反映出来。这些毡房是从夏季牧场搬回来的,它们的主人还是一贯地喜欢用这种可以移动的而不是旁边那些用泥土建造的小屋。虽然布哈拉的腐败官员变本加厉地剥削他们,但乡村相对还是要舒适得多。我还看见过一些地方,因为土壤肥沃和气候适宜,农产品交易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希萨尔那条易于通行的道路通向西南,是自古以来的交通大道。这条大道从阿姆河河畔的特尔梅尔穿过丘陵直通古铁门关,进而可以抵达撒马尔罕和布哈拉。为了缩短行程,我选择了向西北经过塔什库尔干到夏尔伊萨布兹的那一条路。起初,我们沿着窄狭的峡谷穿行,然后向上一路经过林木茂密的山地,最后来到达喀尔胡什山口。那时,已经开始降雪。离开喀尔胡什山口后,下行的道路山势在不断下降,道路两旁不时见到大片富饶牧场,乌兹别克人经常迁徙来到此地游牧。此后的行程中,我们路过的山谷,地势宽广,水流丰沛,流向卡尔黑。
到达夏尔伊萨布兹大城时,已是10月20日。第二天,我乘坐俄国摇荡的四轮车经过塔克塔卡拉查和宽广的扎拉甫香山谷,风尘仆仆赶到撒马尔罕。
来到撒马尔罕这座繁忙的大城,我的探险旅程即已接近终点。到现在的城东可以探访阿夫拉西亚布的大型土堆遗址,那是康居古都的故址,亚历山大时代的历史家称之为马拉甘达,在中国史书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再近一点可以看到一座富丽堂皇的纪念性建筑物,它是帖木儿大帝用来装饰这个中古莫卧儿帝国的伟大中心的标志性建筑。但是,撒马尔罕的俄国城比我十五年前第一次来到时变得更大了,看起来更像是一座东欧城市。
在俄国城的街道上,曾经发生过许多动摇近代欧洲国家基础的重大战争和事件,现在的情形依然令人担忧。在这里可以看出,这个威胁最后要全面侵略中亚的帝国即将发生大的动乱,此刻已经有了明显的迹象。
关于中亚探险旅行的记述,随着我来到撒马尔罕这个古代历史的舞台,正好可以结束了。
尾注
* * *
(1) 西域是一个地理概念,又是一个与历史有密切关系的名称。由于历史时期不同,西域的地理范围各异。一般说来,西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的是古代玉门关、阳关以西广大地区,狭义指的是包括历史上的新疆在内的中亚地区。斯坦因所谓的中亚与中国古代西域所指的地理范围基本一致,因此在涉及古代中国与中亚方面时,“中亚”一词本书译作“西域”。(译者)
(2) 斯坦因三次中亚探险的时间为:1900—1901年;1906—1907年;1913年—1916年。(译者)
(3) 英制长度单位,1英里=1.609344千米。(译者)
(4) 英制长度单位,1英尺= 0.3048米。(译者)
(5) 即今甘肃省酒泉市。西汉中期,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置酒泉县。酒泉古称肃州,历来是亚欧大陆东西往来的要冲,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译者)
(6) 即今甘肃省张掖市。因甘泉清洌而得名,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译者)
(7) Gilgit,唐代称为娑夷水唐。(译者)
(8) Darkot,唐代名为坦驹岭。(译者)
(9) 这里指的是民国时期,斯坦因写成本书的时间为1932年9月。(译者)
(10) 今喀什。(译者)
(11) Wakhjir,也译作瓦罕基里或瓦基里,古护密。(译者)
(12) 即今新疆的塔什库尔干人。(译者)
(13) 古蒲犁。(译者)
(14) 即帕米尔高原的冰山之父,也作慕士塔格阿塔或穆孜塔格阿塔。(译者)
(15) 古疏勒。(译者)
(16) 全名叫蒋孝琬。(译者)
(17) 这里应为塔里木河主要支流之一叶尔羌河。(译者)
(18) 古识匿。(译者)
(19) Niya,音译为尼雅。(译者)
(20) Keriya,即今于田。(译者)
(21) 即伊斯兰教墓地。(译者)
(22) 斯坦因第二次考古探险(1906—1908年)的印度助手名叫拉姆·辛格,第三次考古探险(1913—1916年)的印度助手名叫拉尔·辛格。(译者)
(23) 即埃玛纽埃尔-爱德华·沙畹(1865—1918),是近代以来最有成就的汉学大师之一,公认的“欧洲汉学泰斗”,是最早整理研究敦煌和新疆文物的学者之一,被视为法国敦煌学研究的先驱者。(译者)
(24) 英制长度单位,1码= 0.9144米。(译者)
(25) 今乌鲁木齐。(译者)
(26) 即小方盘城遗址。(译者)
(27) 即穹庐顶。(译者)
(28) 今哈密巴里坤。(译者)
(29) 即奇台。(译者)
(30) 古代识匿河。(译者)
(31) 即舒格南。(译者)
(32) 即瓦罕。(译者)
(33) 即今塔什库尔干。(译者)
(34) 现在的塔吉克人是古代伊兰人后裔。(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