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族兴起的历史意义

五代时期最显著的变化是契丹强盛并形成国家。大部分中国北方的夷狄种族是乘中原动乱之机兴起的。唐末兴起的有来自中国西北的李克用等人的沙陀部落(又称涿邪山、朱邪,唐初又称处月,都是音译过来的),他们进入唐朝内部活动。李克用虽是沙陀族人,却已汉化了,年轻时领受唐朝国姓,被列入了唐天子的宗谱,可能讲的是中原话,过着中原贵族式的生活。沙陀是进入中国内地比较活跃的夷狄。但契丹像匈奴一样,是在中国本部之外,保留了夷狄的风俗而建立了一个国家,这与沙陀不同。契丹与后来的金(女真)相比,它之前就与中原地区的人多少有些接触,不是完全没有受到中原习惯的影响。但它终究保留夷狄的风习建国,在中原地区附近兴起。继契丹之后,女真、蒙古兴起,征服了中国的大部分或全部地区。因此契丹的兴起在东方的历史中是非常重要的事件。

契丹的来历

契丹在历史中出现是在很久以前,从北魏时期就开始了,发祥地在东蒙古的中部。该地不仅有契丹一族,在兴安岭的左右即东西面繁衍生息的三个种族,从南到北是奚、契丹、室韦。奚是简称,本为厍莫奚(常被误写成库莫奚,宋本《魏书》写作厍莫奚)。中部契丹的所在地,是今天西辽河的源头西喇木伦和老哈两大河的交汇处,契丹的开辟传说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该河以北的木叶山是契丹开辟传说的中心。此地以北是奚,以北是室韦。室韦位于遥远的北部,以黑龙江与兴安岭交叉的地区为中心,后来的蒙古族就出自室韦。这三个种族其实是同一种族的三个稍有不同的部类。

“契丹”这个名字从北魏时期就已出现了,它兴起的地方与今天的中国东北地区临近,是广漠的平野,没有高山可作为边境,所以过去契丹族和中国东北的靺鞨在边陲混居。《魏书》中提到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勿吉”(唐代的靺鞨),而勿吉完全是女真族,后来变成了渤海国,再后来变成了金国。从《魏书》的《勿吉传》和《契丹传》来看,在这些边境地区,人民不知族属,土地没有主人,大家混杂居住。当然,当时每个地区都有各种部落,因为没有统一的史料,这是不可避免的。

唐朝初期高句丽灭亡,渤海国兴起,大体上统一了靺鞨族。当时契丹族虽还未建立国家,但事实上已不断向南扩张,并逐渐与奚联合,在唐朝武则天时期之后、渤海建国初期,从今天的辽西地区南下到直隶东部的朝阳地区,切断了渤海国与唐朝之间的交通线路。如此一来,渤海国要与唐朝交通,不得不顺鸭绿江而下,然后循辽东海岸出旅顺,从这里远渡山东,再向唐都长安行进。玄宗开元年间,崔忻出使渤海国,在旅顺的黄金山凿井,并刻石题记,该刻石今被收藏于日本皇宫的振天府。这是有关渤海国与唐朝交通的金石文,也证明了契丹在渤海和唐之间的发展。

契丹内部逐渐形成八个部落,这八个部落的酋长轮流担任可汗,统一管理契丹。旗和大鼓是可汗的标志,在轮到的部落间三年流转一次。最初契丹是很安定的,奚和契丹都与唐朝往来,酋长等人接受唐朝授予的官职,甚至还被授予李姓。如一个契丹的酋长被唐朝赐名李怀秀,在契丹叫做阻午可汗。

太祖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

在契丹太祖之前,轮流统治的最后一任可汗是钦德可汗(有时写作痕德堇可汗或匀德,显然是沿用土耳古族的名字),太祖耶律阿保机便出自他的部落。阿保机做了八部落中的一个酋长,后来接受旗鼓履行可汗的职务,但在该轮换的时候破坏了轮换制度,成为契丹的世袭君主。显然,这是吸收了中国人的智慧。对此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李克用向他献的计,那时李克用恰巧作为节度使治理与契丹接壤的内蒙古地区,与阿保机关系密切。某次酒宴之后将要告别时,阿保机问:“这是我最后一次以可汗的身份见你,若我不是可汗了,我们还能像现在这样亲近吗?”李克用说:“我这个节度使终究是个官吏,依天子的命令轮换,但如果我不接受轮换的命令,也就不了了之。”阿保机果然听懂了,于是生起了打破轮换制度的想法,过了任期仍不移交旗鼓,其他七大部落怒而责之,不得已才交出来。但他在任期中招抚了很多汉人,并设立汉人的城镇。这些与契丹完全无关,是他任期内的事情,因此作为所谓他自己的善政被承认了。阿保机将这些城镇作为根据地,从中原输入武器,终于使诈杀掉了七个部落的酋长,征服了所有部落。阿保机的领地中有盐池,为其他部落供给食盐。因此他对其他部落的酋长说,你们应该一起带着礼物来我这里。在酋长们到齐催促宴会赶快开始时,埋伏起来的士兵杀死了他们。阿保机随后统一了其他七个部落,又吞并了奚族的五个部落,一下子成为大国。

这时契丹部落兴起的根据地是汉人的部落,因此太祖吸收汉文化时没有产生冲突。虽然契丹不是完全只靠本族风习兴起,但还是与彻底汉化后兴起的种族不同。然而《辽史》是根据辽国的材料写成,辽是在吸收汉文化后建立的,因此《太祖本纪》等处说钦德可汗死后,群臣奉其遗命要立太祖,太祖三让之后才依从,很像是直接延续了中原的方式。可是,看看中原的文献,就会发现钦德可汗在阿保机统一后仍在世。五代后梁初期契丹向后梁赠送土产的记录中,有耶律阿保机和前国王钦德可汗的赠礼。这是契丹统一两年以后的事了,当时钦德可汗依然在世。讲契丹的情况,仅仅根据《辽史》当然是不准确的,此外有《契丹国志》,但只靠它也弄不清,必须一并参考《辽史拾遗》《辽史拾遗补》。

后唐的庄宗、明宗与阿保机

太祖起初与李克用结为兄弟。李克用与梁太祖朱全忠关系恶化,想要借助阿保机的力量。但阿保机和李克用刚刚结拜,回去就接受了朱全忠的官爵。李克用名列唐朝宗谱,使用唐朝年号,以朱全忠为死敌,因此憎恨阿保机的背叛。据说,李克用临终时有三大遗恨,曾将三支箭交给儿子李存勗,留下遗言说:“梁是我的仇敌;燕王刘守光是我所立,却投靠朱全忠;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却接受我的仇敌梁的官爵,附属于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支箭,万万不可忘记为父的遗志。”这段遗言收录在《新五代史·伶官传》的序中,是不是事实,连欧阳修都表示怀疑。据说庄宗把三支箭珍藏于太庙中,出征时放在锦囊中背在身后。最后庄宗洗雪了父亲的遗恨,击败了敌人,先后灭亡了燕王刘守光和后梁。灭燕之后,后唐与契丹接壤,多次与之战斗。庄宗亲自领兵出阵,契丹经常败北,很畏惧他。契丹的太祖虽也是开国之君,但其军事天才却不敌庄宗。契丹主要是骑兵,后唐主要是步兵。庄宗之后的明宗与契丹交战时,想出以步兵对抗东部蒙古骑兵的战术:让士兵们手持鹿角(带有枝丫的树枝之类)阻拦战马,同时将草点燃利用烟雾干扰敌方视线,乘机贴身近战。契丹装备不良,甲胄粗劣兵器不利,因而常常是后唐一方胜利。契丹虽是创业时期,气焰高涨,可在后唐庄宗、明宗时期,与中原作战从未占据过上风。

渤海的灭亡和东丹国,述律皇后的势力

契丹在中原方面未能得志,但这时在中国东北地区得到发展:灭掉了渤海国,建立东丹国。阿保机自称天皇王,其妻述律为地皇后,以长子突欲为人皇王,并封他为东丹国王。整个中国东北都在东丹国王的统治之下,其领土延伸到今俄国沿海各州。不久,东丹国王就派使者前往日本。过去,渤海国历代都会向日本派遣使节。契丹灭渤海时得知此事,便派遣有过访日经验的裴璆出使日本。当时日本正值延喜年间,对于这位不是渤海国而是东丹国王的使节,日方揣摩他的来意。日方听说了渤海亡国的事情,与东丹国没有任何关系,尤其是这位使节之前作为渤海的使节来过日本,一身事二主,因此责备他寡廉鲜耻,将他赶了回来。

在这个过程中,辽太祖死了。太祖死后,大权全部归于地皇后述律氏。地皇后是女中豪杰,据说她对自己忌惮的不好对付的大臣说:“你们都是先帝亲近的人,应该去陪陪他。”把他们一个个地杀了。后来一个大臣说:“要说与先帝亲近,没人能与皇后相比,如果皇后跟随先帝,臣也乐意同往。”地皇后无言以对,停止了杀戮。较之长子人皇王,地皇后更喜欢次子耶律德光,便有意扶次子即位。她让两人骑马并辔而立,向臣下说:“我不偏爱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你们觉得谁适合做天子,就执谁的鞍辔。”明白太后用意的臣子们争着选择了弟弟,于是次子即位,就是太宗。人皇王长于中国的文学艺术,吟诗作文以排遣自己的苦闷,后来逃往后唐,被后唐赐名为“李赞华”,客居异乡。

契丹文字的制订,四楼制

契丹领土扩张的概况如上所述,同时其内部也做了一些调整。太祖最早制作出契丹文字,但今天确定是契丹文字而流传下来的只有寥寥五字。《燕北录》(收录于《说郛》)中的三通碑文就是契丹文字,这已经被明确了。其他还有朝鲜的李王职保存的一面镜子上的四字铭文,似乎也是契丹文字。契丹文字是取汉字之形来书写本国的语言,但不像日本利用汉字制作假名一样自由,手法远为笨拙。契丹字用起来与汉字意思相同,按契丹语发音,但多少改变了汉字的字形。在完全没有文字的国家开始创造文字,可谓是太祖的一件大功业。只不过有个疑问,这种文字究竟是完全靠契丹人的头脑创造的,还是在此前已有模板?在渤海国遗址中发现了不是汉字但不知是什么的文字,它在对宁古塔地区的发掘中和间岛[1]的西古城子也有发现。虽然没有关于渤海国制作文字的记录,但上述文字是确实存在的。考虑到契丹灭亡渤海国后不久太祖就制订了文字,人们不禁会想:太祖或者采用了渤海国的文字,或者受其启发而创造了新的文字。契丹语与蒙古语同属一种语系,与索伦语一样是东蒙古的方言。渤海语无疑是满语,不像单音节的汉语,而是与使用“つにをは”的日语同属一个语系。契丹文字后来演变成金国文字,长期在中国东北地区使用,时间长达七百年,直到明朝末年为止。渤海国的情况现已无从知晓,但为绵延久远的蒙古、满洲文化奠定基础的,是契丹太祖。

契丹兴盛的根本之地是临潢,因地处潢水(西剌木伦河)沿岸而得名。临潢一直是首府,即使后来契丹壮大也依然如此。但是契丹人因为过着游牧的生活,所以每年到处移动。大体上四季要搬往四个地方,故而把帐幕称作“四楼”,契丹语叫“捺钵”,是地方或者都城的意思。临潢是四楼中的西楼,位于今天东蒙古巴林的游牧区,桑原博士曾在那里实地考察。

唐晋的内讧和太宗的南侵

契丹在中原扩张势力是在第二代皇帝太宗时期。由于中原内部发生了骚乱,契丹趁机而入。直到后唐明宗时期,契丹都未能入侵中原。但明宗死后爆发内乱,明宗的养子废掉了他的继承人而自立。这个养子与石敬瑭交恶,石敬瑭勾结契丹打败了这个养子。提出这个计策的,是石敬瑭的家臣中原人桑维翰。这是中国的卖国贼在历史上留下的著名事迹。桑维翰为石敬瑭起草向契丹的上表,以契丹为父,石敬瑭对契丹称臣,获得援军灭亡后唐,为此约定将燕云十六州给与契丹。当时石敬瑭的部下中就有人反对。出身夷狄、后来成为后汉高祖的刘知远表示:称臣还可以说是不得已,认父则太过分;如果要贿赂,就给大量的金帛,割与土地则会酿成后患。就这样,石敬瑭获得契丹的支援,灭亡后唐,成功当上天子。但后来契丹又提出种种无理的要求,石敬瑭晚年身体非常虚弱,据说因此而死。

石敬瑭的继承人年纪虽轻,但身为天子,对契丹的蛮横霸道有几分不平,因此反对派得势。形成势力的独立派认为,尽管受到契丹的恩惠,后晋也没有处处讨好契丹的必要。因此,后晋停止向契丹称臣。此时后唐明宗的女婿赵延寿为向石晋报仇,挑动契丹讨伐后晋,战争因此爆发。结果,经过三年时间后晋的天子向契丹投降。然而如论如何,契丹降服后晋这样的弱国也花了三年时间。尽管有人劝太宗一举拿下整个后晋,但后来困难重重,未能实现,后晋军队并非想象的那般孱弱。当时中原的爱国热情高涨,士兵们英勇奋战,其所持的弓弩刀剑等兵器又非常锐利,经常使契丹骑兵遭遇挫折,而且后晋也有坚持抵抗的大将。这时桑维翰作为议和论者,又劝双方尽早议和,但独立派势头正盛,连天子都无法驾驭。天子被夹在中间,既不能停战,又没有亲征的决心,因此战争旷日持久,军费暴增。朝廷征用人民的财产,其间官吏恣行不法,这些成为后晋败北的原因,石晋最后灭亡。

后晋败北,契丹人进入中原,横暴之极,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重大损失。这时,冯道准备为契丹做官,在他的劝谏下契丹提前撤军了。契丹大肆掠夺,直到再也没有什么可抢为止。由于中原的都城汴京暑气太烈,来自北方的契丹人不堪忍受,军队中生病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太宗亲自上奏请示太后。当时还在世的太宗之母述律氏也不赞成契丹人当中原的君主,以为中原是中原,契丹是契丹,没有统一中国的想法。太宗在返回家乡的归途中,病死在今直隶北部。因为夏天的缘故,其尸骸被掏空肠胃并进行盐渍处理后才运回去,谓之“帝羓”。

太宗死后,人皇王之子世宗继位,这是内乱的结果。为给父亲报仇,他监禁了祖母述律氏。世宗不想进入中原,因而中原地区获得一时的安宁。其间后汉刘知远自立,此人无功无德而即帝位,全靠时运。后汉政权仅历父子二代,延续四年而已。

周世宗的出现和契丹的衰落

契丹人极力破坏中原地区,但他们明白自己没有资格成为中原之主,于是只顾掠夺,从不做政治上的考虑,掠夺完后觉得待下去没有意义就撤退了。契丹的太宗,在入侵中原的“夷狄”君主中应该是最无能的一个了。他只是一味为患中原,没做过一件好事,大概是由于缺乏一个好的中原参谋的缘故。后汉灭亡后,代之而起的是后周,同时北汉在山西地区立国,它是由契丹扶植的。此时后周的天才君主周世宗出现了。北汉乘周太祖之丧讨伐世宗,反被击败。这样后周和辽边境相接,两国大动干戈。这是契丹世宗、穆宗两代的事情。从前契丹通过从中原抢回财富而富裕起来,但这反而成了祸患,上述两代君主耽于饮酒逸乐,国力没有发展。周世宗凭借新兴之势,夺回割让给契丹的十六州中的六州。当初契丹人凭一时之势进行掠夺时,好似燎原之火,不可阻挡;但是国家基础薄弱,民族没有发展,因而只要中原出现英迈的君主,就很容易制止契丹。契丹过去能在中原得势,是由于中原内乱,内部有人接应。一旦中原出现后唐庄宗、周世宗这样的英主,契丹也无能为力。周世宗之后,宋太祖被将士们拥立为天子,这是五代最后一次由军队拥立皇帝,也是五代乱世的结局。

* * *

[1]此处作者对引文理解有误。《三国志》卷一六载杜恕上疏:“帝王之道,莫尚乎安民;安民之术,在于丰财。丰财者,务本而节用也。方今二贼未灭,戎车亟驾,此自熊虎之士展力之秋也。然搢绅之儒,横加荣慕,搤腕抗论,以孙吴为首;州郡牧守,咸共忽恤民之术,修将率之事。”杜恕本意是批评当时的缙绅之儒喜欢谈兵,州郡牧守不恤民事而好作将帅,都不是安民之本。这里的“孙吴”指的是孙武吴起,而不是当时“二贼”之一的江东吴国。——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