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看点

文盲皇帝查士丁一世——从豪门新贵查士丁尼到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从舞女到拜占庭皇后——美丽的狄奥多拉皇后——查士丁尼时代的到来——查士丁尼一世曲折的婚姻——狄奥多拉皇后在政治上崭露头角——查士丁尼一世开疆拓土——查士丁尼一世的法律文献——人们对查士丁尼一世和狄奥多拉皇后的诬蔑——查士丁尼时代拜占庭帝国的鼎盛国力——查士丁尼一世的税收制度为后世种下苦果——拜占庭帝国与波斯帝国的交锋——拜占庭帝国最优秀的统帅:贝利撒留——尼卡暴动——查士丁尼一世惊慌失措——狄奥多拉皇后力挽狂澜——圣索菲亚大教堂再次被摧毁——被强行推上皇位的伊帕迪奥斯——贝利撒留镇压暴乱

518年,阿纳斯塔修斯一世驾崩,享年八十八岁。查士丁继承了拜占庭帝国皇位。史称“查士丁一世”。查士丁一世曾担任禁卫军统领。元老院和军队都认为他是继承帝位的最佳人选。阿纳斯塔修斯一世虽然有几个侄子,但从未指定其中任何一个作为他的继承人。在阿纳斯塔修斯一世临终时,他的几个侄子都已经解甲归田。同三位前任一样,继位时,查士丁一世年岁已高。但和利奥一世、芝诺以及阿纳斯塔修斯一世不同的是,查士丁一世虽然政绩平平,但在军事上颇有建树。他家境贫苦,行武出身,未曾受过教育。据说,他甚至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在查士丁一世统治的九年时间内,拜占庭帝国虽然很少发生战事,但也没有大兴土木。对于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最值得我们一提的是,他将自君士坦丁大帝驾崩后拜占庭帝国最伟大的统治者送上了帝国的皇位。

查士丁一世没有子嗣,收养了已逝兄弟萨巴提乌斯的儿子查士丁尼,并立其为继承人。查士丁尼出生时,他的叔叔和父亲均在军中身居要职。与文盲父辈不同,他是豪门新贵的继承人,有机会学习当时所有的知识。查士丁尼一开始就展现了敏锐的才智。他几乎对每个政务部门充满兴趣,对法律、金融、行政、经济、神学、音乐、建筑及城防等无不抱有高度的热情,唯一不感兴趣的也许就是军事。查士丁一世对侄子十分信任,任命他为共治皇帝,史称“查士丁尼一世”。

被指定为帝国继承人时,查士丁尼一世已经过了35岁。在同辈人眼中,他沉着稳重、公事公办且敦本务实。据说,“大家都觉得他老成持重”。当然,谁都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婚姻轰动了整个帝国。526年,他向世界宣告,要迎娶舞女狄奥多拉为妻。狄奥多拉是当时拜占庭帝国内的一名舞女。查士丁尼一世的举动既令他的崇拜者震惊,又使造谣者狂喜。

查士丁一世

与狄奥多拉有关的故事数不胜数。因此,我们很难知道她早年的生活到底有多不光彩。一部名为《秘史》的八卦作品——由狄奥多拉和查士丁尼一世的反对者所著——描写了许多与狄奥多拉职业生涯丑闻有关的细枝末节。但这本书过于赤裸恶毒,反倒令人们难以相信。但狄奥多拉舞女的身份无可争辩;拜占庭帝国的演员在道德方面背有不光彩的名声也是不争的事实。甚至还有一项法律明文禁止元老院成员和女演员成婚。然而,为了使自己的婚姻合法化,查士丁尼一世不惜废除了该法律。在拜占庭帝国皇帝的位置上,曾出现过几十位昏庸鲁莽的君主,但他们中没有一位像查士丁尼一世那样,在沉着冷静的同时,又一反常态,做出震惊全国的举动。查士丁尼一世的生母千方百计使他改变初衷,他的叔叔查士丁一世甚至以剥夺继承权威胁他,但他默默坚持下来。在老皇帝查士丁一世去世前,查士丁尼一世说服他承认了自己的婚姻,并授予狄奥多拉贵族头衔。

查士丁尼一世

狄奥多拉

即使是反对狄奥多拉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她是那个时代最美的女人。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说:“人们无法单纯用语言来描述她的美貌,也无法借助艺术去表现她。”她的诋毁者也只能说她个子中等偏下,肤色有点苍白,但也不能算不健康。不幸的是,除了拉文纳(1)的圣维塔莱教堂里她的镶嵌画外,我们没有她生前的画像,而镶嵌画是最不适合再现她的美丽的一种艺术形式。

不管早年的生活如何,狄奥多拉的精神风貌和聪明智慧都使她成为拜占庭皇帝的绝佳配偶。婚后,再没有传出任何与她生活有关的丑闻。很快,她在政治上崭露头角,凭借非凡的胆略捍卫了丈夫的皇位。在皇帝的智囊团中,她是最能干、最值得信任的伙伴。因此,对于自己的选择,查士丁尼一世从不后悔。

但查士丁尼一世与狄奥多拉皇后绝非宅心仁厚之辈。查士丁尼一世铁石心肠,生性多疑,对忠心耿耿的臣民没有感恩之心。在宗教政策上,他采取零容忍态度;在政务上,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决心做一件事时,他全然不顾可能会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果仅从他征服的领土以及所建造的金碧辉煌的公共建筑来看,那么他无疑是拜占庭帝国最伟大的皇帝。但查士丁尼一世的伟大纯粹出于一己私利。在位时,他开疆拓土,几乎耗尽了帝国的资源。在历史上所有伟大的君主中,也许只有法兰西王国的路易十四能与他相提并论。然而与查士丁尼一世相比,路易十四在法律上没有伟大的建树。查士丁尼一世组织汇编了《法学汇编》和《法学总论》。与路易十四不同的是,查士丁尼一世对自己的私生活要求严苛,甚至近于苦行。据史料记载,查士丁尼一世整晚都独自坐在书房审阅公文,或在黑暗的大厅里踱步深思。他彻夜不眠,时刻保持警惕,令他的臣民感到震惊。他驾崩前,甚至出现了一些与他有关的怪异传说。私下里,查士丁尼一世的诋毁者称他不是凡人,而是个邪恶的幽灵,因而不需要休息。甚至有更荒诞的说法:某人看到皇帝午夜时分在宫殿走廊上来回穿行,只有身子没有脑袋。

查士丁尼一世被害怕他的人认为毫无人性,而狄奥多拉皇后则被描述成自负和野心过度膨胀的女人——她从不原谅冒犯她的人,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凡有人与她做对,她都要赶尽杀绝。由于贪慕浮华和虚荣,狄奥多拉皇后备受谴责,但哪一个从卑微中发迹的人不贪慕浮华、不虚荣呢?朝中官员抱怨,在处理政治问题上,狄奥多拉皇后和她的丈夫查士丁尼一世拥有一样的发言权。但总体来说,狄奥多拉皇后的影响力似乎并不是坏的——历史学家们认为,在救济人们时,她还算慷慨大度;她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宗教信仰,而且经常援助被压迫的人。一些历史记录特别表明,由于对自己年轻时水深火热的生活仍历历在目,她十分热衷于建立救济机构,挽救失足妇女。

527年,年迈的查士丁一世驾崩。查士丁尼一世成为唯一的皇帝,开始了他为期三十八年的统治。不到半个世纪,他的治国思想以及人格魅力就似乎弥漫了整个拜占庭帝国时代。在5世纪和6世纪,与他相比,他的前辈和继任者都显得无足轻重,湮没于历史洪流之中。

与君士坦丁大帝时期相比,在查士丁尼一世从查士丁一世手中接过权杖的时候,拜占庭帝国的境况更为繁荣。自487年东哥特人离开巴尔干半岛以来,拜占庭帝国未曾遭受长期或破坏性的外来入侵。对拜占庭帝国来说,斯拉夫部族是它首次听闻。斯拉夫部族和保加利亚人沿多瑙河岸不断制造袭击事件,但他们不像哥特人那样打算在帝国内定居下来。他们的入侵虽然令人恼火,但并不危险。尽管如此,与亚洲相比,拜占庭帝国在欧洲行省的管辖更差。因为欧洲的土地还没有从菲列迪根、阿拉里克和阿提拉的蹂躏中恢复过来。但幸运的是,几个世纪以来,除了波斯帝国边境附近,拜占庭帝国统治的亚洲领土几乎没有遭到过外来入侵,并且当时拜占庭帝国和波斯人的战事也不频繁。小亚细亚南部曾发生过一两次来自叛军伊苏里亚民族的内部起义,但这种内战并不会像蛮族入侵那样给帝国留下永久的伤疤。整体来看,博斯普鲁斯海峡以东的领土仍然完好如初。

战斗中的斯拉夫人

查士丁一世统治时,各方相安无事。他没有怎么动用阿纳斯塔修斯一世的遗产。查士丁尼一世登基时,国库充盈,可供他使用的黄金约有三十多万磅(2)。正如我们在上一章提到过的:军队井然有序,军队人数在臣民中所占的比例达到自阿德里安堡战役以来最高。帝国大约有十五万至二十万人的武装部队。但鉴于疆域辽阔,查士丁尼一世从未派出过一支兵力超过三万人的军队。像进攻非洲或保卫亚美尼亚边界这样艰巨的任务,查士丁尼一世也往往只派一万人的军队前往。拜占庭军队的主力不再是步兵,而是身披铠甲的骑兵。和以前的帕提亚骑兵一样,他们装备着长矛和弓箭。与重型兵相比,步兵拥有更多的弓箭手和标枪兵。伊苏里亚地区和小亚细亚山区省份拥有最精良的此类步兵。此外,还有不少外来的雇佣骑兵和步兵,包括匈奴人和阿拉伯人组成的轻型骑兵,以及来自多瑙河的日耳曼族赫卢利人(3)和格皮德人(4)组成的重型骑兵。

查士丁尼一世继位时,帝国的财政系统最为薄弱。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应以非压迫性方式向纳税者征税”——依然没有实现。任意的关税征收、频繁的专卖授权均对帝国贸易产生不利影响。许多税收部门都采用了通过中间商进行征税的恶劣制度。因为免服兵役,大小土地所有者都被过度征税。由于必须给君士坦丁堡人民提供免费的粮食,国家财政预算总是遭受不利影响。但尽管有种种弊端,查士丁尼一世仍然享有巨大而稳定的税收。在税收上,查士丁尼一世的财政部长卡帕多西亚的约翰精于算计,善于敲诈。即使面临最严峻的战争和饥荒,国库也不至于空虚——但这都以牺牲未来为代价。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苛捐杂税使各省陷入长期的贫困。他的继任者再也无法征得如此高的税收。在税制上,查士丁尼一世与路易十四极其相似。

查士丁尼一世的治国方针分为内政和外交两个方面。他在立法、管理、神学和建筑方面的所作所为,我们会适时对其加以论述。统治时期,查士丁尼一世最关注外交政策。他决心背负一项光荣使命,做一件自从罗马帝国分裂、阿卡狄奥斯和荷诺里结束统治以来,其他君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查士丁尼一世的梦想是将西地中海的日耳曼各王国重新统一于他的权杖之下。在荷诺里统治时期,西罗马帝国四分五裂。查士丁尼一世要结束名义上的亚得里亚海西部皇帝,因为这个皇帝只是一个虚情假意的称号。真正的实权掌握在日耳曼统治者手中,而统治者只不过表面上摆出一副代理人的样子罢了。查士丁尼一世的目标是:重新征服意大利、非洲和西班牙等地,也许还可以征服古罗马帝国其他更遥远的省份。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科巴德一世

然而,在执政的前五年里,其他事情分散了查士丁尼一世的注意力。第一件事是与波斯国王科巴德一世(5)一场长达四年的拉锯战。争端的起因归根到底,是两国争夺对伊比利亚和拉齐卡两个小国的宗主权。这两个王国位于黑海附近的北部边境。而直接原因是,查士丁尼一世在美索不达米亚边界加强防御工事。在波斯帝国边境小镇尼西比斯附近的达拉镇,查士丁尼一世加强设防。科巴德一世借口挑起战争。528年,即查士丁尼一世正式接任第二年,战争爆发。

战争十分激烈,一时难分胜负。查士丁尼一世一次次击败波斯帝国的进攻。530年,查士丁尼一世最终在达拉激战中获胜。但双方都没有攻下对方任何重要的城池。科巴德一世驾崩后,他的儿子库思老继承皇位。史称“库思老一世”。库思老一世与拜占庭帝国议和,同意恢复旧有边界。战争的唯一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这场战争,查士丁尼一世考验了他的军队,并挖掘出军队中优秀的指挥官——贝利撒留。如果没有贝利撒留,达拉战役恐怕难以取胜。

库思老一世

贝利撒留

贝利撒留是土生土长的色雷斯人,年青时入伍,平步青云,二十三岁便当上达拉的总督,二十五岁时成为拜占庭帝国的统帅。贝利撒留在朝中有着重大的影响力,因为他娶了狄奥多拉皇后的闺蜜安东尼娜。贝利撒留的情况与马尔伯勒公爵有些类似。由于妻子莎拉的权势,马尔伯勒公爵在安妮女王朝廷中春风得意。贝利撒留受控于聪明而蛮横的妻子。但与莎拉不同,安东尼娜从不干涉女主(6)人狄奥多拉皇后的政治生活。狄奥多拉皇后薨逝后,安东尼娜和丈夫贝利撒留失宠。在垂暮之年,贝利撒留遭遇了和马尔伯勒公爵同样的不幸。

532年,波斯战争结束后,随之出现了新的危机。该危机严重威胁到查士丁尼一世的政权,还差点使查士丁尼一世丧命。我们之前提到过,拜占庭竞技场有蓝党和绿党两大阵营。在整个5世纪,两大阵营变得越来越强大,多次干涉帝国政治,甚至参与宗教争论。530年,绿党属于已故皇帝阿纳斯塔修斯一世一派,支持“一性论”神学主张(7)。蓝党属于查士丁尼一世一派,在宗教问题上,是严格正统教派。两大阵营逐渐从竞技派别演变成政治集团,但仍然保留着最初运动竞赛的许多特征。中下层民众在两党中占主导地位。532年,暴动和麻烦一触即发,对国家构成了极大威胁。

贝利撒留与安东尼娜凄惨的晚年

532年1月,城中发生严重骚乱。查士丁尼一世虽然通常偏袒蓝党,但这次却公正地处死了双方暴乱分子的头目。共有七人被执行死刑,其中四人在圣科隆修道院被当着愤怒的暴民处死。另外三个头目要被处以极刑,但刽子手疏忽职守。在行刑时,两个罪犯——一个来自蓝党一个来自绿党——落地时竟还没有死。卫兵抓住他们,再次将他们推上绞架。但刽子手对底下愤怒的人群感到恐惧,致使绳子再次滑落。场面立即陷入一片混乱。卫兵被暴民冲得七零八落,脖上还套着绳子的罪犯趁机逃到附近修道院避难。

这个爆炸性事件成了一场为期六天的大骚乱的导火索。蓝党和绿党联合起来,高喊着“尼卡”(8)口号。骚乱席卷了整个城市。人们高喊着要求罢免卡帕多西亚的约翰——他担任财政部长时太不得人心了;还要求罢免另一位行政部长尤德米乌斯——他是直接负责这次死刑执行的长官。守卫帝都的普通士兵根本无法控制这些暴民。查士丁尼一世十分软弱,答应解除卡帕多西亚的约翰和尤德米乌斯的官职。然而,暴徒们已经完全失控。他们拒绝散去。前朝皇帝阿纳斯塔修斯一世的党羽趁机煽动事端,强烈要求查士丁尼一世卸任,要求阿纳斯塔修斯一世的侄子伊帕迪奥斯接替皇位。由于军队已经被派往波斯战场,导致城中几乎无兵可用。查士丁尼一世能指望的只有四千名皇家卫队士兵和少许日耳曼雇佣军。此外,还有一支五百人的“圣甲骑兵”——他们在贝利撒留的带领下刚从战场返回。

贝利撒留被任命为总指挥率众突围清场,但暴徒们表现出与一百二十五年前抵抗盖恩斯军队时同样的勇气,顽强抵抗。奥古斯都广场、皇宫与竞技场是主要的战场。在激烈的战斗中,叛乱分子纵火烧了元老院金色门廊。元老院着火后,大火向东北方向蔓延,最终燃烧到圣索菲亚大教堂广场。暴乱的第三天,大火将圣索菲亚大教堂夷为平地,并由此继续蔓延。桑普森医院和圣艾琳教堂均毁于大火。大火使战斗暂时平息下来。叛乱分子占领了大半个城市,但他们找不到被推选的领袖。可怜的伊帕迪奥斯不想拿生命冒险,于是跑到宫中投靠查士丁尼一世。查士丁尼一世担心引火烧身,将伊帕迪奥斯从宫中赶了出去。正因为如此,伊帕迪奥斯才又落入他的拥护者手中。骚乱的第六天,叛乱分子将伊帕迪奥斯带到竞技场,将他推到皇帝宝座上,为他加冕。因为没有合适的王冠,叛乱分子便给他戴上了他妻子的金链。

与此同时,宫中人人垂头丧气。大臣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卡帕多西亚的约翰和其他许多大臣努力劝说查士丁尼一世从海上逃走,然后在赫拉克勒亚增派援军。宫廷大臣们坚持认为,如果再待在这里,查士丁尼一世一定会被叛军包围,无法逃脱。就在此时,狄奥多拉皇后站了出来。她拒绝逃跑,并敦促丈夫对叛乱分子发动最后一次攻击。普罗科匹厄斯将她的话记录如下:

在这个危急关头,不必再恪守陈规,说什么女性不能在议会中发言。利害相关的人才最有权决定行动的方向。每个人都有一死,对一国之君来说,死亡胜于废黜和放逐。我绝不愿意看到紫袍被脱去,人们不再称我为皇后的那一天!我的王啊,若你只求苟全性命,没有比此更容易的事情了:船已备好,大海就在那里。但我喜欢那句老话:“沙场尽瘁,马革裹尸。”

在狄奥多拉皇后的豪言壮语激励下,查士丁尼一世下令贝利撒留统率全军对叛军发动最后一击。此时,竞技场上的蓝党和绿党各派正在向他们新加冕的领袖欢呼致敬,高喊“伊帕迪奥斯万岁”,并准备对宫殿发动最后进攻。就在此时,贝利撒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同时向竞技场的三扇门发起进攻。针对卡迪斯马门的直接进攻没有成功,但士兵强行攻入侧门。经过一番苦战,叛军被完全击溃。他们挤进只有五个出口的大楼里。成千上万人倒在护卫军剑下。据说,尼卡暴动持续了六天,声势浩大,有三万五千人遭到屠杀。

奇怪的是,这场骇人的屠杀并未能摧毁各个派别。我们了解到,接下来的五十年里,蓝党和绿党仍在不同场合制造骚乱。但他们再也没有闹出像532年那样差点改变历史进程的事件。

* * *

(1) 又译“腊万纳”“拉韦纳”“拉温拿”,意大利北部城市。

(2) 约值一千三百四十万英镑。——原注

(3) 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的日耳曼民族,先后臣服于哥特人和匈奴人,5世纪曾于多瑙河中游地区建立政权,6世纪初被伦巴第人所灭,6世纪中叶在历史上消失。

(4) 又称“格皮特人”或“日皮德人”,是东哥特人的一个部落。

(5) 科巴德一世(Kavadh I,约449—531),波斯帝国萨珊王朝君主,约488年到531年在位。

(6) 马尔伯勒公爵(1st Duke of Marlborough,1650—1722),原名“约翰·丘吉尔”,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但晚景凄凉。

(7) “一性论”否认耶稣基督人性和神性的真实存在。——原注

(8) 希腊语“胜利”的意思。——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