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专为高级阶段的学生编写的,其内容比较深奥,这是因为它是专门讲述欧洲大陆历史的,所以初学者不大容易看懂。加之神圣罗马帝国各诸侯国之间以及神圣罗马帝国与欧洲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无疑会让那些仅仅想学习一点历史知识的初学者备感压力,甚至可能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一个国家要有自己的历史,其自身就必须是统一的。然而,本书中讲到的神圣罗马帝国既没有像英格兰王国和法兰西王国那样的国家机构,也没有统一的民族概念,更不用说有主权政府概念了。在书中,我谈及的统一概念是随着宗教包容原则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因为神圣罗马帝国和法兰西王国对异教派采取了一种时而接受时而拒斥的态度。因此,我们可将该历史时段比作统一概念的融解期。在谈到该历史时段时,我们的脑子里闪现的都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人和事,但德意志人确实没有解决好民族统一这个问题。而反观法兰西王国,我们发现一个独立统一的民族正在慢慢形成,德意志人没有做到的事情法兰西人做到了。不过,我们会发现德意志民族统一将是大势所趋。
本书不是为初学历史知识的读者编写的,但希望看到原创研究结果的学习者也不是本书的目标读者。本书得以完成是搜集整理了大量散落于许多知识库的史料后的自然结果。德国人发现,要对散落在众多知识库中有关三十年战争的史料进行全面的调查是颇具挑战的。我相信,除了拥有丰富历史知识的人之外,一定还有不少人希望能够通过阅读第一手资料经整理后而形成的第二手史料的方式去了解历史,去了解为什么上一次的德意志民族大一统的努力会以失败告终。于是,我就承接了这样的工作,但深知这样做的风险。譬如,不能有尖锐的观点,比叙述第一手资料更容易犯错误。我得甘愿做历史知识的“零售商”而非“生产商”,同时要承认这两种工作都有价值。
但本书并非是别人话语的大拼盘。如果我只是全盘接受德国学者的陈述和观点而不加以分析和整理,那我的工作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我参考过不同学者如利奥波德·冯·兰克(1)、安东尼·金代利(2)、卡尔·里特尔(3)、欧佩尔、弗雷德里克·艾曼纽·冯·胡尔特(4)、约翰·古斯塔夫·德罗伊森(5)、格弗洛尔、翁诺·克洛普(6)、弗雷德里克·克里斯托弗·福斯特(7)、威尔蒙特、乌特洛特、科赫等人的著作。他们的观点本就相互矛盾。如果我一味地用剪刀加浆糊的方式照搬他们的观点,那么写出的书就会让读者如坠雾中,不知所云。在形成自己的观点时,我一直秉持从原始材料中找依据的做法,而且有幸查询和阅读到不少反映当时历史事实的国家机要文件。比如,我看到了罗伯特·安斯特拉瑟爵士所传急件的内容,从而就可以否定约翰·古斯塔夫·徳罗伊森的观点,即克里斯蒂安四世是因为嫉妒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才对神圣罗马帝国宣战的。我采信了克里斯蒂安四世是在梅克伦堡公爵的持续支持下才出兵神圣罗马帝国的观点,这与翁诺·克洛普的观点是不同的。
然而,以上述方式获得的额外知识毕竟是非常有限的,更有价值的东西是当时诸侯们的往来信件,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天主教诸侯们的情感和思想。要给某个历史人物定性,不光要看他都做过些什么,还要看同时代的其他人对他的评价。在我看来,这是刻画历史人物的首要条件,也是学习历史的学生都非常清楚的规范,但一直以来却被研究三十年战争史的学者们忽视了。
我从德国老师们的作品里引用了很多东西。事实上,他们更有资格来写这本书。不过,我希望他们在看到这本书时,能够感受到一个英国人对欧洲大陆上这个伟大民族所经历的不幸而展现出来的同情,以及为这个伟大民族所取得的成就而送上的由衷祝福。我要把德意志民族过去的经历通过英国的年轻人以及教育界告诉所有英国同胞,让他们去品读德国的历史。
* * *
(1) 利奥波德·冯·兰克(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德意志第一帝国最重要的史学家,客观主义史学创始人,西方近代史学的重要奠基人。兰克被誉为“近代史学之父”,主张研究历史必须客观地搜集研读档案资料,如实地呈现历史的原貌。他的这种史学主张被称作“兰克史学”,对后来的东西方史学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主要著述有《拉丁和条顿民族史》《英格兰史》《法国史》《教皇史》《世界史》等。——译者注
(2) 安东尼·金代利(Antoni Gindely,1829-1892),波希米亚史学家,主要研究三十年战争史,代表作品有《历史上的战争》《鲁道夫二世》《评华伦斯坦》等。——译者注
(3) 卡尔·里特尔(Carl Ritter,1779-1859),德意志第一帝国地理学家。卡尔·里特尔曾担任柏林大学地理系主任长达三十四年(1825-1859),他和亚历山大·冯·洪堡均被认为是现代地理学的奠基人。——译者注
(4) 弗雷德里克·艾曼纽·冯·胡尔特(Friedrich Emmanuel von Hurter,1787-1865),瑞士历史学家。胡尔特曾经是新教神职人员,后信奉罗马天主教,其学术研究重心为三十年战争史。——译者注
(5) 约翰·古斯塔夫·德罗伊森(Johann Gustav Droysen,1808-1884),德意志帝国著名历史学家。德罗伊森的代表作《亚历山大大帝》体现了德国“新历史学派”关于理想化伟人的思想。其学术研究和著作善于运用实例表述观点,能灵活运用各种史料,他的研究方法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历史学家。——译者注
(6) 翁诺·克洛普(Onno Klopp,1822-1903),德意志第一帝国历史学家。克洛普是研究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家,《斯图亚特王朝的衰落》就是他的代表作,他还是少数几位对腓特烈大帝做出负面评价的历史学家之一。——译者注
(7) 弗雷德里克·克里斯托弗·福斯特(Friedrich Christoph Förster,1791-1868),德意志帝国历史学家、诗人。其代表作有:《普鲁士史概要》《腓特烈大帝传》《普鲁士战争与和平时期的英雄:1849-1860》《华伦斯坦颂》等。——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