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看点

马拉塔人的世仇——佩龙攻击乔治·托马斯——《博森条约》——《勒克瑙条约》——阿瑟·韦尔斯利——阿瑟·韦尔斯利得到支持——法国人的恐惧——道拉·拉奥·辛迪亚受到威胁——佩龙的影响力——法国人的计划——第一执政官——阿瑟·韦尔斯利的观点——宣战——杰拉德·莱克的军队——道拉·拉奥·辛迪亚的欧洲军官——英国人——法国人的反英情绪——佩龙失败——德里战役——杰拉德·莱克进入首都——君主的请愿书——没有签订条约

1801年,佩龙和乔治·托马斯的较量已经接近尾声。如果马拉塔人团结一致,他们的联军就有机会洗雪1760年到1761年惨败的耻辱,甚至在旁遮普拥有话语权,就像不久后的锡克人一样。但这绝无可能。如今马拉塔人的佩什瓦不仅依然是莫卧儿帝国的代表,还是马拉塔人的首领,在萨塔拉[1]行使名义上的最高统治权。道拉·拉奥·辛迪亚作为佩什瓦的代理人统治着印度。然而,新继任的佩什瓦巴吉·拉奥罢免了图谋不轨的宰相纳纳·法纳维斯后,继续向霍尔卡家族挑衅。霍尔卡家族现任首领贾斯万·拉奥率兵反抗道拉·拉奥·辛迪亚支持的佩什瓦。结果,道拉·拉奥·辛迪亚被迫撤到纳巴达河北部诸省,到了他下属的管辖地。这些下属中,最强大也最傲慢的是一位晋升很快的军需官,即现在的佩龙将军。

如果佩龙甘居人下,人们一定会称赞他品德高尚,英明神武。但极端的顺境与逆境展示出人性与生俱来的丑恶。

萨特累季河到纳巴达河地区每一位世袭的王子都承认佩龙的统治地位。佩龙每年的收入是印度现任总督与总指挥的收入之和。在他命运的转折点,人们认为他应该派使臣去见法兰西共和国的第一执政官——拿破仑·波拿巴,而不是绞尽脑汁地巩固自己现有的地位,或功成身退,不问政事。佩龙的傲慢自大注定了他之后的惨败。

公然愚弄马拉塔人并没有使佩龙感到满足,他不仅疏远了那些既不是他的亲属也不是他的将士的欧洲人,还召乔治·托马斯来到德里,要求他为道拉·拉奥·辛迪亚效力,换句话说,就是乔治·托马斯必须承认佩龙的霸主地位。乔治·托马斯带着对法国人及其职业的蔑视,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佩龙。鉴于此,佩龙命令他的一个中尉路易·布尔坎率领一支由法国人和马拉塔人组成的强大军队,准备入侵乔治·托马斯的领地。虽然我们没有对乔治·托马斯的性格进行描述,但他还是按照以往的作战方式指挥战斗。击退入侵军队的同时,乔治·托马斯开始围攻乔治加尔要塞的敌军。虽然伤亡惨重,但他的军队一举歼灭了敌军。进入乔治加尔要塞后,他立即命人修筑外垒,加强防御工事,并决定等待贾斯万·拉奥的援助或抓住时机给敌人致命一击。

事实证明乔治·托马斯的计划鲁莽而轻率。他非但没有等来贾斯万·拉奥的支援,反倒被持续增兵的法国人包围了大营。法国人对他进行了封锁包围,与此同时,敌军对他的将士们的腐蚀导致军队士气低落,逃跑的士兵越来越多。最终,乔治·托马斯别无选择,只能背水一战。1801年10月10日晚上9时,他率领自己的贴身随从突然猛冲出来,骑着一匹非常精壮的波斯马,选择了一条迂回路线,飞速向北奔跑。不到三天时间,他跑了一百英里,成功到达了哈恩西。但不久之后,乔治·托马斯的都城像他的大营一样被残暴的敌人包围了。从这支精良的军队的顽强防御中我们可以看到乔治·托马斯的性格对他的将士们的影响,绝望或者恐惧都无法让他们离开自己的首领,但最终乔治·托马斯已无颜面对下属们的忠诚。路易·布尔坎对这位顽强的对手感到极其愤怒。1802年1月1日,乔治·托马斯在其他军官的调解下签订了协约,并带着自己剩余的财富回到了英国在印度的属地。同年8月,在去加尔各答的路上,乔治·托马斯去世,葬在巴汉布尔。乔治·托马斯去世后,他的家人起初由沃尔特·莱因哈特的寡妻照顾,但现在他的后代已经与印度的普通人完全融合。

这位杰出的将领在品德和自身条件方面都非常优秀。在短暂的执政期间,他使一个动荡不安的国家获得了安定,并制止了一些犯罪行为,譬如女性杀婴罪(对于此罪,英国的各方势力都没能成功解决)。如果英国政府支持乔治·托马斯对抗目无法纪的马拉塔人和法国人,他们也许会受益匪浅。

1802年,道拉·拉奥·辛迪亚最后的胜利成果是毁灭了乔治·托马斯。安排好拜斯(在这里我们很高兴与他告别)的事务后,道拉·拉奥·辛迪亚集中精力去处理德干的政务。1802年10月,他在德干地区的浦纳遭到贾斯万·拉奥率领的军队的重创。道拉·拉奥·辛迪亚一直为马拉塔人的佩什瓦奋战。当佩什瓦在博森[2]寻求英国人的庇护时,贾斯万·拉奥暂时占领了马拉塔人的都城。12月31日,佩什瓦与英国人签订了著名的《博森条约》。1880年,欧文先生出版了这一条约,从《惠灵顿快报》的相关报道来看,《博森条约》的内容对道拉·拉奥·辛迪亚并没有敌意,他也直接参与了之前的谈判,并派自己的代理人参与了整个协议的签订过程[3]。惠勒指出,佩什瓦打算取代英国成为印度至高无上的统治者[4],而且他“将道拉·拉奥·辛迪亚排除在他野心勃勃的计划之外,即以佩什瓦的名义统治马拉塔人的帝国”。《博森条约》中有一项条款规定,禁止马拉塔人款待法国官员。格兰特·达夫曾见过一封佩什瓦签订条约后写的密信,他在信中命道拉·拉奥·辛迪亚来浦纳[5]。之后,因为自己“马拉塔人的守护者”的位置被英国人取代,而且对自己在印度的地位感到惶恐不安,道拉·拉奥·辛迪亚开始与从来没有参与过政治活动的马拉塔人首领拉格吉,即纳格浦尔的邦斯拉王公合作。

佩什瓦巴吉·拉奥

佩什瓦与英国人签订《博森条约》

不久,在著名的阿瑟·韦尔斯利指挥的英国军队的援助下,马拉塔人的佩什瓦夺回了被贾斯万·拉奥占领的首府。道拉·拉奥·辛迪亚本来准备帮助佩什瓦夺回都城,但佩什瓦却选择与英国人合作,对此,他感到很失望,与佩什瓦越来越疏远了。

贾斯万·拉奥隔山观虎斗,很明智地选择了中立态度,至少在他的对手被打垮或胜利之前,他一直保持着中立。阿瑟·韦尔斯利的弟弟和其他政治官员向他告知了道拉·拉奥·辛迪亚的阴谋,于是阿瑟·韦尔斯利要求道拉·拉奥·辛迪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道拉·拉奥·辛迪亚并没有给出任何答复。阿瑟·韦尔斯利总督接到在德干开战的命令,与此同时,杰拉德·莱克将军在多阿布地区(即印度的恒河与朱木拿河之间的河间地区)与他协同作战。

为了解释清楚采取这一最重要措施的理由,我觉得有必要打破一直以来指导我写作的准则,我要告诉读者我知道的一切,包括有关印度斯坦的事务。阿瑟·韦尔斯利的动机几乎牵涉各个地方的政策方案,无论我们认为他正确与否,我们几乎都不能忽视这个结论:这一时期对莫卧儿帝国局势的猜想围绕阿瑟·韦尔斯利的性格和他的政治计划展开。

时间回到1801年2月,阿瑟·韦尔斯利协同参与了欧洲事务,他派贝尔德将军率领一支小分队前往埃及,但这支军队赶到时已经太迟,并未参与将法国人逐出埃及的战役。一年后,阿瑟·韦尔斯利接到一份关于谈判结果的官方通知,《亚眠和约》建立在这次谈判的基础上。在此期间,阿瑟·韦尔斯利派他的弟弟亨利·韦尔斯利去了勒克瑙,并通过他达成了著名的1801年11月10日的条约。这一条约将英国的统治扩张到哥拉克普、多阿布中部与东部、罗希尔坎德的大部分地区。很快,阿瑟·韦尔斯利实施的政治计划有了明显的效果。

为巩固英国在东方的势力做出这些努力后,阿瑟·韦尔斯利向董事会(他原以为自己的请求不会被批准)递交了辞呈,并提出自己想在次年12月回到欧洲的打算。同时,针对军队人数锐减问题,他对杰拉德·莱克将军做出了相关指示。然而,他补充了下面这些意义非凡的话:“我们应该用充足的资源应对未来的战争危机,这对保障我们在印度的安全必不可少。”他的这句话表明,在削减军队人数方面要有长远目光。同样地,他指责了海军司令雷纳,因为雷纳拒绝用从埃及撤回来的闲置的军队对付毛里求斯。阿瑟·韦尔斯利尽量用礼貌且清晰的语言制定了一个原则,即作为一个负责的代理人,他有权让国王所有的仆从毫无保留地服从他。

阿瑟·韦尔斯利

亨利·韦尔斯利

在5月5日的一份公文中,乔治三世称赞了阿瑟·韦尔斯利大胆的谏言。作家霍巴特勋爵以国王的名义传达了这一原则:“我们应该明白,战争期间,在大英帝国遥远的殖民地上,由于缺乏权威的统治者,我们不应该排斥对敌人采取有利于提高公众利益的攻击行为。”

董事会希望阿瑟·韦尔斯利重新考虑离开印度的想法,表达了他们想让阿瑟·韦尔斯利留任的意愿,并表现出对未来充满信心。阿瑟·韦尔斯利征服印度的信心更加坚定了,董事会的做法即使不是为过去的行为向他道歉,至少是承诺未来会支持他。1802年12月24日,阿瑟·韦尔斯利在一封加急信中明确表示,扩大英国在印度的统治的时机来临了。他认为是当时快要签订的《博森条约》制造了这次机会。同时,他大胆表明自己想让道拉·拉奥·辛迪亚从乌贾因出发前往浦纳粉碎贾斯万·拉奥的阴谋诡计。1803年2月11日,虽然并没有提及任何军事和政治计划,但阿瑟·韦尔斯利表明他愿意再留任一年。

但不久之后,3月17日的一份快件揭示出阿瑟·韦尔斯利的目的,他在这份快件中命令杰拉德·莱克将军与佩龙将军进行谈判。我们应当注意到,佩龙近来减少了军事行动,他急于退休,不想再为道拉·拉奥·辛迪亚效力。阿瑟·韦尔斯利在这份快件中明确说道:“我非常愿意促成佩龙阁下的离开,佩龙的离开对于我们在印度的统治非常有利。”

然而,从阿瑟·韦尔斯利1803年4月19日递交给董事会秘书长的呈文来看,直到那时,他似乎仍然希望道拉·拉奥·辛迪亚不参与政事,同时也希望道拉·拉奥·辛迪亚看到支持《博森条约》会给他带来的好处,即使不是因为道拉·拉奥·辛迪亚向来与英国政府关系友好,也是因为他对贾斯万·拉奥充满敌意。很明显,这个条约主要针对的是贾斯万·拉奥。同时,从欧洲不断传来的消息表明了《亚眠和约》的极度不稳定性,英国与法国随时有可能再次开战,这些事使阿瑟·韦尔斯利一直非常仇视道拉·拉奥·辛迪亚的法国官员,因此他一直拖着不归还法国在印度的殖民地,但条约规定这些殖民地是属于法国的。

5月,阿瑟·韦尔斯利明令禁止道拉·拉奥·辛迪亚过纳巴达河,并警告纳格浦尔的邦斯拉王公不要参与道拉·拉奥·辛迪亚的计划。6月初,阿瑟·韦尔斯利派常驻印度的柯林斯上校给道拉·拉奥·辛迪亚送去了一封态度强硬的信[6]。他在信中对有自由裁量权的柯林斯上校发出命令:“告诉道拉·拉奥·辛迪亚,如果他继续向浦纳行进,无论什么借口,毫无疑问,他都将会是英国的敌人。”柯林斯还要让道拉·拉奥·辛迪亚“解释联盟的目的”。无论他是与纳格浦尔的邦斯拉王公联盟,还是与贾斯万·拉奥联盟,性质都是一样的。道拉·拉奥·辛迪亚对这些问题推诿搪塞,一拖再拖,但很明显,他既不能迅速与其他马拉塔首领达成协议,也不能下定决心或说服自己的首席顾问毫无保留地接受英国统治者许诺的友好条件。至于后一种选择是否能够保他周全还不能确定,这取决于不同的人对阿瑟·韦尔斯利信件的解读。

想进一步了解这些事件的人可以参阅马尔科姆的《政治史》第一卷,以及米尔的《历史》和格兰特·达夫著作的最后一卷,但并不会获得更多详细描述。一方面,一般认为,如果英国政府有野心向印度殖民地的西北边界扩张,那么他们早在1801年就会支持乔治·托马斯。另一方面,之后不久,英国政府毫无悬念地取代了道拉·拉奥·辛迪亚在浦纳的位置,而且英国政府几年来一直非常嫉妒法国对印度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1800年,俄国沙皇保罗一世计划与法国第一执政官拿破仑·波拿巴联合入侵印度,这一事件的细节最先由米歇尔先生用英文披露[7]。那时,英国的政治家自然知道保罗一世已经臣服于拿破仑·波拿巴的事实。由于害怕阿富汗人入侵,英国政府派马尔科姆去了波斯。但现在看来,棘手的问题似乎不止一个。我们可以在阿瑟·韦尔斯利弟弟的《备忘录》中发现一份阿瑟·韦尔斯利对当时的一场政治纠纷的声明,这份声明是欧文教授1880年出版的《选集》一书的引言。很明显,对道拉·拉奥·辛迪亚来说,他愿意看到英国支持马拉塔人的佩什瓦来对抗贾斯万·拉奥,但也有可能是佩龙为了自身利益与民族仇恨引发的一些事件影响了他的想法。

由于当地的军队首领越来越不喜欢佩龙,这位法国将军逐渐失宠了。1803年初,在乌贾因道拉·拉奥·辛迪亚对佩龙的态度十分傲慢无礼,佩龙离开了军队。随后,道拉·拉奥·辛迪亚得知了《博森条约》的内容,佩龙也决定留任。据说,佩龙甚至制定了一个对抗英国的计划,虽然他现在还没有开战的意图,但仍然留在道拉·拉奥·辛迪亚的军营做了一位将军。以上事实和下面的统计数据大部分来自佩龙的一位盎格鲁-印度官员的回忆录,即已故的詹姆斯·斯金纳上校,回忆录由贝利·弗雷泽编辑。“道拉·拉奥·辛迪亚和拉格吉[8]的军队共有约十万人,其中五万人是马拉塔的精良骑兵,三万人是正规步兵和炮兵,这些士兵由欧洲人指挥,其余士兵都是没怎么受过训练的步兵。据说道拉·拉奥·辛迪亚有三百多门大炮。佩龙率领的印度军队约有一万六千多名正规步兵、一万五千到两万名骑兵,以及二十多门大炮。”此外,索恩少校[9]的军队由三百多名欧洲军官指挥,其中四十人来自法国。另外,还有沃尔特·莱因哈特的寡妻率领的军队。

保罗一世

迄今已知的法国人的计划是:在法兰西共和国的保护下,失明的老君主沙·阿拉姆二世继续稳坐皇位。根据我摘录的备忘录记载:“解决了这一重大问题后,剩下的问题是考虑不幸的帖木儿家族的旁系是否会找到既能维护他们的权益又能洗刷他们受到的耻辱的保护者。接下来,各大权臣之间的联盟将会确保君主一直掌握统治权,使莫卧儿帝国的臣民获得和平稳定的生活,并通过繁荣的农业和自由的贸易获得财富。但英国公司对莫卧儿帝国的一些可耻行为使它失去了作为莫卧儿帝国迪万的权利。”[10]

阿瑟·韦尔斯利收录了一份在本迪至利[11]发现的文件,但没有人知道该文件是如何被发现以及何时被发现的。也许阿瑟·韦尔斯利已经知道佩龙的计划,但文件的日期表明在与道拉·拉奥·辛迪亚开战之前,他并未看过它。差不多在同一时间,阿瑟·韦尔斯利提出了取缔管理广阔的殖民地的行政管理机构的计划,法国即将依据《亚眠和约》重新夺回这些殖民地。很明显,这个管理会让本迪至利与昌达尔纳加尔的行政机构十分庞大。

也许我提到的这本回忆录(由当时派到印度的一位军官所写)真实地反映了法国第一执政官的意图,因为签订条约的双方似乎都未曾认真对待《亚眠和约》。如果不是因为随后在圣多明各[12]发生的恐怖爆炸使法国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地球的另一边,回忆录中记载的第一执政官的计划很有可能已经实施。无论如何,这是一个明显的入侵借口,细读过前面内容的人已经知道,法国对英国的指责非常过分。监禁皇室、虐待皇室成员的是佩龙的雇主,但佩龙的同胞却因此指控英国人,这一行为显得法国人非常厚颜无耻。沙·阿拉姆二世重获了短暂而美好的平静生活,他因此非常感激英国人。英国人唯一一次对沙·阿拉姆二世的冒犯是他们曾阻止君主提前返回德里,沙·阿拉姆二世对英国人的警告充耳不闻,从而造成了他后来的所有不幸。此外,无论英国在孟加拉的地位如何,现在称英国为莫卧儿帝国的迪万显得十分不妥。7月6日,阿瑟·韦尔斯利收到了英国外交部的文书,暗示不久后英法两国有可能再次开战。7月8日,阿瑟·韦尔斯利给他的总司令写了一封简短的私信,以下是这封信的大意:

我希望您能理解,我亲爱的先生,我认为削弱道拉·拉奥·辛迪亚在印度西北边界的势力比与法国开战更重要。贝努瓦·德·布瓦涅(道拉·拉奥·辛迪亚后来的将军)如今是拿破仑·波拿巴最信任的人,他经常出现在圣克卢宫。我想您会明白其中的深意。[13]

阿瑟·韦尔斯利在信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虽然他中伤贝努瓦·德·布瓦涅的做法不太可信,但对此我并未找到相关的权威资料。十天后,阿瑟·韦尔斯利派人给杰拉德·莱克送去了一封信,信中含有一些详细指示,结语处的附信尤其值得读者注意:“我认为积极与道拉·拉奥·辛迪亚和拉格吉对抗是与法国重新开战的最好准备。”毫无疑问,阿瑟·韦尔斯利的话成为英国征服印度的导火索。

7月31日,阿瑟·韦尔斯利写信给常驻道拉·拉奥·辛迪亚宫廷的柯林斯上校,告诉他英国盟友不撤军的理由都是迷惑人的,并命令柯林斯马上离开营地。8月15日,阿瑟·韦尔斯利收到了一个莫拉达巴德的税务官一个月前寄给他的包裹,里面有一封纳吉巴巴德的纳瓦布班布·汗(已故的格拉姆·卡迪尔·汗的哥哥)写给他的信,信的内容涉及一封通告信,通告信表明道拉·拉奥·辛迪亚正试图唆使其他首领对抗英国人——“那个毫无道德原则的种族”。另外,道拉·拉奥·辛迪亚还恳求这些首领与佩龙将军合作。无论如何,双方已经宣战。随后,阿瑟·韦尔斯利给沙·阿拉姆二世写了一封信。

杰拉德·莱克率领一万零五百人的军队将在印度对抗一支由三万五千法国人和马拉塔人组成的军队。除了阿努普沙哈尔的旅外,杰拉德·莱克的军队还包括八个骑兵团(其中三个欧洲骑兵团)、一个欧洲步兵团以及十一个营的印度兵。此外,他还有二百名装备齐全的英国炮兵。

圣克卢宫。这里曾是拿破仑波拿巴的寝宫

1801年11月10日签订的条约加速了这支军队的集结,他们在道拉·拉奥·辛迪亚和法国人占领的领土边界驻兵,萨阿达特·阿里二世(后来英国人将他晋升为奥德省督)正是通过这一条约向道拉·拉奥·辛迪亚和法国人割让了前面提到的边界地区的领土,割让的条件是对方必须为自己提供财政援助。萨阿达特·阿里二世利用这些钱维护军队内部的稳定,镇压当地叛乱。之前,马拉塔人的佩什瓦已经依据《博森条约》割让了邦德尔坎德的一部分区域,如果没有意外,红色区域将逐渐覆盖整个印度地图。佩龙拒绝割让《勒克瑙条约》中划定的边界区域,这位“老公使”对此事作了如下说明:

勒克瑙的纳瓦布乌兹尔依据1802年的条约将萨斯尼割让给英国政府,英国人到达萨斯尼后接管了萨斯尼大区、詹勒里大区以及塞昆德拉大区,但他们围攻萨斯尼要塞、比詹古尔要塞和库周拉要塞时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血流成河。这些地区埋葬了很多为国捐躯的英国军人的遗体,如今在萨斯尼仍能看到一些残缺的砖石坟墓。比詹古尔的烈士坟墓位于远离要塞低地的地方。第二骑兵的指挥官纳伊维少校率领军队袭击敌军时牺牲,他的坟墓位于卢卡斯卡努格拉的库周拉要塞。1853年,一位幸存的纳伊维少校的亲戚在布德沃斯的干道上为他打造了一座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用村民们从墓地搬来的墓碑做成的,五十年后,一个修路的欧洲监工偶然发现了这座纪念碑。

正如我们所见,道拉·拉奥·辛迪亚军队中的许多军官并不是法国人,他们大多是混血儿或(用随后发明的一个词来说)亚欧混血儿,换句话说,他们是英国军官与当地女性的后代。此时,佩龙几乎开除了所有英裔军官,无论他们是真正的英国人还是半个英国人,因为佩龙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他们不会与自己国家的军队开战。虽然开除名单上只有卡内基、斯图尔特、弗格森、卢坎、斯金纳、司各特、伯奇、伍德维尔等名字,但很可能佩龙还开除了不在名单上的一些人。不久后,由于这些人既不在德干当兵,也不在其他地方服役,他们的前途越发渺茫。但即使他们现在没有被开除,等待他们的也仍然是悲惨的结局。贾斯万·拉奥斩首了维克斯上校和其他七位英国军官。麦肯齐上尉和其他几个人先是被监禁,随后被道拉·拉奥·辛迪亚下令处死。其他人死于“残酷的马拉塔战役”,他们不是为了自己的荣誉而战,而是为了金钱,因此,他们的死轻于鸿毛。阿萨伊战役结束后,阿瑟·韦尔斯利将军对“道拉·拉奥·辛迪亚的英国军官”非常不满。他说当他的伤员躺在战地上时,他们听到这些英国军官下令处死他们。调查结束后,这些军官许诺上交一份名单,但从未有人听说过这么一份名单。从史密斯上尉的回忆录来看,当时在场的欧洲军官都是法国人、意大利人或德国人,他们不可能用英语进行交流。这个故事很有可能是当时的伤兵编造出来的,当他们看到敌军中的白色面孔时,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是自己国家的人。现在已知的为马拉塔人效力的欧洲军官包括帕尔曼、杜邦(这两个名字都是阿瑟·韦尔斯利提供的)以及沃尔特·莱因哈特的寡妻率领的军队的辎重警卫队队长赛勒,或许还有J.B.达·方丹。

虽然现在欧洲国家的军队都不是法国军队的对手,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国军官在印度的处境很好。对此,读者可以参考拿破仑·波拿巴征服东方的计划失败后舍瓦利耶·劳对此事的评论。这位勇敢的冒险家抱怨道:“当你为一个亚洲统治者效力时,你会感到孤立无援,不会信任当地的任何一个同僚。这种自由的文明思想一定是致命的。”对那时的所有描述表明,无论本土统治者是谁,欧洲官员大都处境危险,且影响力非常小。1802年6月24日,常驻道拉·拉奥·辛迪亚宫廷的柯林斯上校给英国政府写了一封关于佩龙的信,他最近在阿里格尔拜访了佩龙。柯林斯上校在信中写道:“道拉·拉奥·辛迪亚蛮横地要求佩龙将军放弃不属于他封地的所有地产。我认为此时佩龙对道拉·拉奥·辛迪亚的所作所为已经非常不满,因此,他打算交出现有的指挥权。”

正如我们所见,佩龙即将为此付诸行动。显然,他已经怒火冲天。

然而,正如米尔描述的那样,仅凭佩龙与英国官员谈话时表现出的不满就认定他对英国人没有敌意是不明智的。柯林斯上校的《回忆录》(要记得,这本书的作者当时正在服役)的要旨表明佩龙对英国人充满敌意,无论他们在印度是普通人还是有权势的人。如果英国没有通过《博森条约》获得印度洋和印度西海岸的管辖权,阿伯克龙比[14]和哈钦森[15]也没有在埃及取得胜利,那么佩龙很有可能在法兰西共和国军队的支持下成为英国最可怕的对手。詹姆斯·斯金纳生动地描述了他试图让佩龙帮他官复原职时的情景,佩龙说:“滚开,詹姆斯·斯金纳!我不相信你。”佩龙不信任也不同情任何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军官。

但这并非坏事,相反,对那些加入英国军队的人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没有耗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就攻克了法国人敷衍的抵抗,而且解散了马拉塔人的议会。贾斯万·拉奥非但没有加入道拉·拉奥·辛迪亚的阵营,反倒援助了英国人。在阿萨伊战役中,阿瑟·韦尔斯利为自己赢得了荣誉,沃尔特·莱因哈特的寡妻的小分队在法国军官的率领下给道拉·拉奥·辛迪亚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杰拉德·莱克将军在阿里格尔打败了佩龙将军的军队,虽然遭到了守备军队的顽强抵抗,但不久他还是攻下了要塞。我们在描述道拉·拉奥·辛迪亚推翻纳贾夫·库里·汗的继任者时提到过这座要塞[16]。自那以后,这座要塞被修得越来越坚固。以下是德里公报提到的一些“老公使”对这一要塞的描述:

德里的君主们管辖要塞所在地时,贾特人建造了阿里格尔要塞。当时阿里格尔的纳瓦布纳贾夫·库里·汗改进了要塞的防御工事。后来,贝努瓦·德·布瓦涅根据法国的防御体系加强了阿里格尔要塞的防御工事,使要塞处于常规防御状态。随后,佩龙和佩德隆继续加固要塞,他们下令在要塞附近开辟了一片宽阔的平地,由于地势较低,下暴雨时平地大部分会被淹没。

卢坎先生(他因投靠英军被提拔为上尉)率领的第七十六军攻破了阿里格尔要塞的大门,并袭击了要塞。后来,威廉·蒙森[17]撤退时,卢坎成了战俘,之后被贾斯万·拉奥下令处死。印度人率领的敌军已经对佩龙的法国中尉,即佩德隆上校失去了信心,因为佩德隆成了英国军队的俘虏。佩龙立即撤到阿格拉,然后又撤到马图拉。他带着两个随从去与英国人交涉,很快,英国人同意他带着自己的家人和财产去昌达尔纳加尔。统率德里军队的邦奎恩将军试图夺取军队的最高指挥权,但被自己的印度军官逮捕了。马拉塔人渡过欣登河追上正在前进的英国军队,展开了一场激战。欣登河位于西坎德拉巴德镇的一条旧路上,在首都以东几英里处(欣登河在这本书中出现了很多次)。马拉塔人杀了六个英国军官,用炮炸死了约一百六十个士兵后,训练有素的英国第二十七骑兵团与第七十六步兵团将他们打得溃不成军。战后,马拉塔人共损失了三千名士兵与六十八门法国大炮。这一重要战役发生在1803年9月11日。9月14日,英国军队渡过朱木拿河,邦奎恩将军和四个法国军官跑来寻求他们的庇护。不久,德干军队的骑士杜·德内克与另外两个军官效仿邦奎恩将军投奔了英国军队。之后,约翰·赫辛与其他两个指挥阿拉格守备军的军官也来寻求英国军队的庇护。起初他们被监禁了,但随后通过斡旋,他们向英国军队投降了。

不幸的君主沙·阿拉姆二世听到帝国守卫军失败的消息后,立即与杰拉德·莱克将军展开正式谈判,之前他与杰拉德·莱克将军曾秘密交涉过。结果,9月16日,皇位的法定继承人米尔扎·阿克巴被派去军营等候杰拉德·莱克将军,并陪同杰拉德·莱克面见了年老眼盲的沙·阿拉姆二世。毫无疑问,沙·阿拉姆二世是印度斯坦所有荣誉与权力的合法来源。米尔扎·阿克巴王子用亚洲独有的方式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他让杰拉德·莱克将军足足等了三个小时。仪仗队终于排好队列,慢慢悠悠地走了五英里,在太阳快要落山时到达了王宫。狭窄的道路上密密麻麻地挤了近十万人,想快点过去是不可能了。王公大臣与群众挤在一起,好不容易才得以脱身。著名的私人大厅入口的上方竖着一顶破旧的遮阳蓬,下面是一个仿制的王座,上面坐米尔扎·阿克巴与奥朗则布的后代。接待杰拉德·莱克将军的方式与双方的发言都很有趣,但细心的“宫廷记者”的记述与索恩少校和阿瑟·韦尔斯利的概述是现在保留下来的对此事的唯一记载。据后者讲,德里人民欢欣鼓舞,君主对他们非常感激。据前者讲,当时君主激动得热泪盈眶,在泪水的冲刷下,他十五年前被格拉姆·卡迪尔·汗用匕首弄坏的视力居然恢复了。这些记载是当时的作家为现在寻求历史真相的学者提供的仅有的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史料。

可以肯定的是,这位英国将军(即杰拉德·莱克)获得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头衔——达乌兰·汗,这也许意味着君主同意了奥德的纳瓦布成为世袭宰相的要求,但英国政府“不考虑任何关于君权的问题”。换句话说,英国政府想自己掌握莫卧儿的君权。虽然现在的君主沙·阿拉姆二世名义上统治着首都德里及其周边的一小片区域,但实际上真正的统治权在一位英国公使手里。这位公使除了每月支付君主九万卢比的薪俸外,还需要交纳一部分统治区域内的收入。

以上这些条款得到了英国政府的许可,并在公文里有所记载,但条约迟迟没有达成。尽管当地有传言称曾达成过一份条约,但后来又被废止了。据说这一条约的副本在皇家档案馆里,后来被英国人偷走了。这一传言毫无根据,虽然英国国王与道拉·拉奥·辛迪亚制定了一项条款,但他并未与沙·阿拉姆二世订立任何条约。这很重要,因为这说明理事会已经取代瓦基尔-穆特拉克[18]的位置,即帝国全权代表的职位,取代了马拉塔人的佩什瓦和他曾经至高无上的代理人。他们都臣服于乔治三世,但他们也是沙·阿拉姆二世的雇员。钱币以君主的名义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当时在印度斯坦盛行的法规依然有效。沙·阿拉姆二世放弃了谋取皇室特权的计划,“作为印度斯坦的君主,人们认为他应该统治莫卧儿帝国的领土,但沙·阿拉姆二世并没有提出统治这些领土的任何要求”。这一点意义非凡。

11月1日,杰拉德·莱克在残酷的拉斯瓦利战役中打败了杜·德内克指挥的一个旅。同时,阿瑟·韦尔斯利再次在德干地区取得了胜利,道拉·拉奥·辛迪亚同意签订《沙吉-阿詹加恩条约》。在该条约中道拉·拉奥·辛迪亚不仅割让了以前占领的多阿布的所有地区,还有其他一些领地。

至此,英国代表团完全掌握了印度斯坦的行政管理权,只要英国有能力保护当地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实现人身自由、贸易自由、思想自由,它在印度的统治就会成功。英国还成功免除了之前规定的阶级义务,直到印度不再承认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权。

* * *

[1]萨塔拉是印度历史上的一个诸侯国。——译者注

[2]博森是指今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瓦塞市。——译者注

[3]欧文:《选集》,第30页。——原注

[4]《简史》(Short History),第433页。——原注

[5]格兰特·达夫,第二卷,第384页。——原注

[6]韦尔斯利:《书信集》,第120页。——原注

[7]罗林森:《英格兰与俄罗斯在东方》,第187页。——原注

[8]拉格吉是纳格浦尔的邦斯拉王公的名字。——原注

[9]索恩少校,即威廉·索恩爵士(1781—1843),军人,军事历史学家。——译者注

[10]摘自《勒费布尔中尉的备忘录》,1803年8月6日。——原注

[11]本迪至利是印度东岸的城市,其名在泰米尔语中意为新村。——译者注

[12]圣多明各是南美洲最古老的城市,多米尼加的首都。——译者注

[13]韦尔斯利:《书信集》,第三卷,第182页。——原注

[14]阿伯克龙比,即拉尔夫·阿伯克龙比爵士(1734—1801),他与约翰·摩尔爵士一同恢复了英国士兵的声誉。1795年,他接替约翰·旺汉担任西印度群岛最高指挥官。——译者注

[15]哈钦森,即约翰·赫里-哈钦森男爵(1724—1794),律师,政治家。——译者注

[16]补充材料,第145页。——原注

[17]威廉·蒙森(1760—1807),印度军官,蒙森第二男爵约翰·蒙森的第四子。——译者注

[18]瓦基尔-穆特拉克意为“帝国全权代理人”。——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