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的机遇

应仁大乱以后的百余年间被称作战国纷乱、群雄割据之世,也就是作为一个国家的日本在这一时期失去统一,陷入分裂、解体的状态。如果想要从分裂、解体之中重新回归统一,那么没有中心是不行的,而很幸运的是这一中心是存在的,那就是天皇之所在。拥戴天皇以统一天下需要相应的武力,这一点却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形成。战国群雄之中,以战斗实力特别强劲而为人所称道的,要数甲斐的武田信玄和越后的上杉谦信了。两个人都希望为天下统一贡献力量,同时也不缺乏相应的自信。但是,他们还是囿于通过辅佐足利将军并在其领导之下进行活动的旧有思路,未能从室町幕府的旧体制中脱离出来;此外说到底,以这样的武力水平想要威震四海、平定天下,也还是不够的。不过,等到尾张出现了织田信长,统一才迎来了最初的契机。

织田氏原本是管领斯波家的家臣,在战国之时取主家而代之,逐渐扩张势力,至织田大和守 [1] 之时已领有尾张半国,并以清州城为居所。在大和守麾下,有一位担任奉行职务的人,名曰织田弹正忠信秀。信秀于天文三年(1534)喜得一子,这就是信长。在信长六岁,也就是天文八年这一年,粮食歉收。次年饥荒蔓延全国,疫病流行,死者不计其数。见此情景,后奈良天皇深感悲叹,御笔亲抄金字《般若心经》送藏于六十六国诸国一之宫 [2] ,祈祷国民之幸福。信长的父亲信秀,在天文十年向伊势神宫进献营造所需费用,天文十二年又向朝廷进献建筑修理费用四千贯文。因此,次年后奈良天皇委托连歌师宗牧,赐予信秀《古今集》一部。此时正值信秀兵败美浓,历尽艰辛,艰难突围归来。可饶是如此,在拜领天皇的厚礼之时,信秀还是恭敬地回复道:“一家之名誉无有高于此者。若鄙人能再战而胜之,则更有宫中修理所需费用之事,尽可交托于某。”这一年,信长十一岁。

之后,就在信长十八岁的时候,其父信秀去世,他需要凭一己之力,应对周边环伺的强敌。这时候的信长性格粗暴,不修边幅,不顾礼数。为此,担任信长“傅役” [3] 的平手政秀,为向信长诤谏,甚至自杀以明志。见此情景,信长十分后悔,为不辜负平手的期待,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处事态度。

今川义元

永禄三年五月,信长满二十七岁,遭遇了人生的重大考验,那就是今川义元的西上。今川氏与足利氏同属一族,乃是足利将军的重臣,武家名门。今川了俊身为九州探题的活跃在历史上十分有名。永禄年间,正值今川义元一代,义元领有骏河、远江、三河三国,被誉为东海道最强的武士。就是这位义元,如今倾全力西上京都,打算挟将军以号令天下,于永禄三年五月十二日,自骏府(静冈)发兵而出,兵力据说达四万以上。而与其相比,信长无论是从领地,还是从统治经验,以及声望来说,可以说都不足对方的十分之一。因此,义元几乎没有将信长当作障碍来看,大概打算一鼓作气将其荡平扫净,就此上京吧。信长打算与今川军一战这件事,如果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恐怕也无疑会被认为是愚蠢和毫无意义的战争行为。然而,这并非信长单方面挑起的战争,而是因为信长所在的居城就在义元上京需要通过的道路之上,因此这一战恰恰只是义元单方面要进行强行突破而已。因此作为信长来说,要么打开城门迎接义元,屈服其强权之下,要么就是避开义元的军队,跑到其他的地方躲起来,除了这两条道路之外再无回避战争的其他办法。可是这两条道路无论选择了哪一条,男子汉信长都会就此见逐于世。对此情形,信长毅然决然地做好了决战的觉悟。信长生平喜好吟唱小曲,其中有这样一首曲子是这样的:

死のふは一定、しのび草には、何をしよぞ、一定語りをこすよの。

也就是说:“人无论选择何种道路都终有一死,没有办法逃脱死亡的命运。为了在死后能被人们所追忆,应该做些什么才好呢?那就是光辉夺目的英雄之举,这才是能够赋予人生不灭的生命力的事情。”正因为如此,此时信长才会在今川军漫山遍野的大军压境之时,毅然决定与之进行决战,就算二十七年的人生在此时此地终结,也不想玷污自己勇敢的武将之名,这就是信长的想法吧。

永禄三年五月十八日的黄昏,从织田方防御阵线的第一线,即丸根、鹫津两个营寨,传来了明天一早敌军将会发动总攻的消息。是夜,信长与家老们商谈,但聊到的都是世间的繁杂诸事,对战略战术一字未提。直到夜深,竟对家老们说:

夜也已经深了,各位也都回去休息去吧。

家老们则觉得“时运走到末路,所谓智慧的镜子被阴霾所笼罩,没想到竟然真的是这个样子”,纷纷哑然失色地返回家里。等到黎明将近之时,鹫津、丸根等营寨相继传来了敌军侵袭的报告。得知战事已经全面开始,信长猛然跃起,跳起舞来。这一段舞名曰“敦盛”,舞曲歌词如下:

人間五十年、下天の内をくらぶれば、夢幻の如くなり、一度生を得て、滅せぬ者の有るべきか。

(人生五十年,与天地长久相较,如梦似幻;一度得生者,岂有不灭者乎?)

一曲舞罢,信长穿好战衣,站着吃完早饭,带上头盔骑上马,紧急地出发了,从者不过五骑,在黎明的阳光里一口气跑完了到热田的三里路。在这里勒马东望,就能看到鹫津和丸根都已经沦陷,冒起了黑烟。信长在视察过善照寺的营寨之后,表面上做出自己就此留在了这里的伪装,实际上则从营寨出来,带领着不足两千人的兵力,迂回盘旋地向着敌军进发,最后直接冲到了敌人的本阵之中。义元在胜利夺取鹫津、丸根之后心情大好,于桶狭间安营扎寨、布下本阵,巡检所斩获的首级,正在开怀畅饮。这一天原本是罕见的暑热天气,但是从正午开始便乌云漫天,随即下起了大雨。而就在这狂风暴雨似乎就要停息的时刻,比风雨还要可怕的东西就此侵袭而来,那正是信长的突袭。今川军完全没有想到信长会袭击而来,甚至最开始还以为阵地之中的混乱是因为军内同僚们的反乱。义元看到信长的家臣服部小平太来到自己跟前的时候,错把其当成了自己的家臣,对其命令道:

赶快把我的马牵过来!

说话的方式相当高傲,小平太由此判断他一定就是大将,于是用长枪刺了过去,毛利新介则用刀将义元斩首。

大将义元已经授首,今川大军随即大乱,战死者超过两千五百人。信长因为只带领了很少的兵力,所以并未追击逃亡的敌军,而是收拢部队于当日返回清洲。二十七岁的青年信长,经此一战证明了自己乃是真正的英雄。战国群雄之中,可以称得上是豪杰的人并不在少数,然而,几乎没有算得上是真英雄的人,直到信长终于出现。正因为这样,当其他的豪强们还在为各自的区区领土分割而斤斤计较、互相争斗的时候,信长已早早地剑指天下 [4] 的统一。通过信长使用的印玺刻有“天下布武”四字这一点来看,信长的目标清晰可知。所谓天下布武,也就是以武力实现天下的统一。

与德川家康的同盟

以天下布武为目标的信长,在东线与三河的德川家康议和以了却后顾之忧,随即西进占领美浓,将统治中心设在了岐阜。随后,信长于永禄十一年九月击退近江一代的抵抗势力进入京都,并平定山城、摄津、河内、和泉 [5] 诸地,将一度流浪各地的足利义昭重新推上将军宝座。不过信长此行意图达成的目的,并不是足利幕府的复兴,而是朝廷的复兴。为此信长不仅调派兵力为御所提供警备任务,向宫中进献费用以请求对朝廷宫殿进行修理,还指定恢复皇室旧有的采邑御领。由于上述政策的实施,朝廷的威严终于得以重现光辉。到永禄十三年时,信长迫使将军义昭许下了无条件地谨慎服务于朝廷的承诺;元龟三年,信长还对义昭违背这一承诺、拒不参内觐见 [6] 这一视朝廷为等闲的行为,发出了声讨。但是义昭不仅没有痛改前非,反而暗通武田信玄,定下了讨伐信长的计划。天正元年,信长将义昭驱逐出京都,足利幕府就此彻底灭亡。从此以后,信长开始作为朝廷的重臣辅佐天皇 [7] ,并专心于天下统一的事业。朝廷方面也着力提拔信长,天正二年任命其为参议,信长于三年升权大纳言,四年升内大臣,五年升任右大臣。

虽然这么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但至此为止的经历并非那么容易。阻碍信长远大志向的人好多就在他的周围。在大阪 [8] 有本愿寺,信长提出了希望其能够让出石山一地 [9] 的要求,与信长关系不和的本愿寺拒绝了这一要求,并联合占据野田、福岛等地的三好一族残余势力一道与信长为敌。由于本愿寺教团广泛号召起了全国的信徒,因此在伊势长岛等地的本愿寺信徒针对信长发动了最为强烈的反抗,信长因此后院失火,棘手得很。

大阪的敌对势力就是本愿寺,在京都还有比叡山,越前还有朝仓氏,像这样的敌人非常之多;但是这其中最强大的则非甲斐的武田信玄莫属了。信玄于永禄十一年追击今川氏真,夺取骏河一国,积攒力量,从背后瞄准了信长。在这样群敌环伺的环境中,战事从未平息,几乎没有安稳无事的日子可言。对信长来说,其中唯一算得上是万幸的事情,就是得到了德川家康这样一位值得信赖的伙伴,并与之携手合作这一点了;而同时对于家康来说,这也说得上是相当合适的选择。家康原本以三河国为根据地,因为今川氏的覆灭而进一步兼并了远江一国,其军事实力已经可以作为信长的左膀右臂了,因而受到信任。武田信玄比信长年长十三岁,因此他想要执掌天下武力之牛耳的话,就非要扳倒信长不可。但是家康比信长还年轻八岁,因此就会觉得先辅佐信长,并从这位杰出的前辈身上吸取各种经验教训,并等待将来自己能够强大起来吧。

武田信玄与上杉谦信

如同前面所说的,信长、家康联军在元龟元年四月讨伐越前朝仓氏,攻入敦贺境内,占领金崎城及其他地区。然而就在即将对朝仓氏大本营一乘谷进行攻击之时,他们意想不到地遭到了与朝仓氏串通的近江浅井氏从背后而来的威胁。两人因此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好不容易从若狭国脱身返回京都。两军在六月重新爆发了更为激烈的对抗,即姊川合战。浅井、朝仓联军也能征善战,不过其精锐伤亡惨重,最终输掉了合战。

在姊川一役中获胜的信长,于次年(元龟二年,1517)九月包围了为朝仓、浅井氏提供支援的比叡山,烧毁其中的堂塔僧坊,斩杀僧徒无数。自延历年间以来绵延八百余年,得朝野之信仰而极尽繁荣,朝廷也不敢对其任性之种种举动加以批判,就连幕府也只好赦免其罪责的比叡山,如今在信长毅然决然的处置之下化为了一山焦土。

元龟三年十月,武田信玄率大军意图上京,抵达浜松北边的三方原,浜松当时正是家康的居城。家康以“因为是信玄就任其从城下践踏而过,此非男子汉之举”为由,率少量军队独自与其正面交锋,并遭遇败绩。挟胜而来的武田军进逼浜松城,但见城门大开、篝火通明,因疑心有空城计而就此收兵安营过夜,家康军则在之后对其进行了夜袭。三十一岁的家康行事相当干练果断。信玄在收获了三方原一役的胜利之后,进入三河国,围困野田城,并随后将其攻陷。但是这时他身染疾病,并最终于天正元年四月十二日,以五十三岁之壮年病故。最强之敌信玄一死,信长的行动逐渐变得自由了起来,这一年中他驱逐将军足利义昭,并相继歼灭朝仓氏与浅井氏。

信玄死后,武田家业的继承人就是胜赖。胜赖于天正三年五月挥师围困三河国长篠城,守城之人为家康部将奥平贞昌,他带领区区五百士卒对抗一万五千人的大军。不久之后信长举三万之师,与家康的八千人部队一道,拍马驰援。武田家的老臣们见此情形,都认为应该顺势撤退,但胜赖排除众议一意孤行,与信长进行决战并一败涂地。胜负的关键在于战术与兵器。信长在此战之前设置好了牢固的木栅栏,阻拦武田军的骑兵武士,并搭配铁炮进行攻击。跟随信玄历经百战、勇猛冠绝天下的猛将武士,在这种崭新的战术和兵器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胜赖虽然完好无损地返回甲斐,但其军事力量经此一战急剧衰落,之后也不过是徒然地等待灭亡罢了。

天正四年二月,信长将一直作为大本营的岐阜城让与其长男信忠(当时二十岁),自己则在近江国安土筑城并移居于此。信长通过在长篠合战中使用新武器、新战术而明确了自己新型武将的身份,安土城的修筑也与以往所有城郭的建筑样式迥然不同。从各国收集巨大的石块,从各国招募土木工匠,历经三年工期而成的建筑,其雄伟、坚固、壮丽、高峻,震惊了所有见到它的人。

对于信长而言,信玄死后的强敌就是越后的上杉谦信了。他也同今川义元和武田信玄一样,意图进入京都、掌握天下武权,因此信长不得不必须注意此人的行动。然而谦信于天正六年突然病倒,不久之后亡故,享年四十九岁。连谦信都已经去世,信长就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惧怕的人了。于是信长号令部下诸将各自负责平定一片地区。负责山阳道地区的秀吉轻取播磨、淡路两国,将战线推入因幡、伯耆,另外更是占领备前,进攻备中;负责山阴道地区的明智光秀平定丹波、丹后二国;负责北陆道地区的柴田胜家从越前推进至加贺、能登。至此,信长可以号令的范围已达二十余国。

天正十年二月,信长与其子信忠一起,为讨伐武田氏而攻入信浓国,武田氏已然日薄西山,织田氏则犹如初升之朝阳一般势头正盛,因此大多数城池一战未开便倒戈开城,妄图守城防御之人也迅速败北。胜赖将居城新府之馆付之一炬,烧死人质并向天目山方向撤退。三月十一日,胜赖最终与其子信赖一起自杀身亡,胜赖三十七岁,信赖十六岁。曾以刚强勇武闻名于世的武田氏,竟然就在顷刻之间灰飞烟灭。

本能寺之变

赢得战争的信长在诹访将武田氏领地进行了划分,甲斐国赐予河尻肥后守 [10] ,骏河国赐予德川家康,上野国赐予泷川一益,信浓国则赐予森、木曾、毛利、河尻等人。信长在新府和甲府完成丈量土地工作之后,一边眺望着富士山一边从骏河出发,在欣赏着东海道沿路风光的同时踏上归途,于四月二十一日抵达安土城。

在一直被各种各样的敌人包围,片刻也不得安生的信长那严酷而多难的一生中,恐怕再没有比从甲州归来这一路的旅途更加令人愉悦了。朝仓、浅井已经灭亡,信玄、谦信也不在人世,甚至武田氏大本营的甲斐和信浓也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彻底沦陷,此时能够直接威胁到信长的强敌已经所剩无几。作为唯一同盟军的德川家康,也尽心竭力地整修道路,布置住宿场所,准备山珍海味的宴席,以无与伦比的水平用心款待了信长一路,因此信长也非常开心。

五月十五日家康为了答谢获封武田领地一部分的恩赐,亲自来到了安土城。作为之前一路上受到尽心尽意款待的回礼,信长表示这次一定要好好招待家康,于是差遣家臣进行各种准备,并特别任命明智光秀为安土城宴会的料理总监。然而,信长对于光秀的行事方法并不满意,于是紧急更换了其他人担任这一工作,并向光秀下达命令,要求其为征讨毛利氏而立即带兵向山阴道方向进发。

一方面,信长在十分周到地招待了家康之后,推荐并安排其去商业都市堺观光,自己也为了指挥征伐毛利氏的战役从安土动身,在五月二十九日这一天抵达京都。信长居住在本能寺,信忠居住在妙觉寺。另一方面,明智光秀于五月十七日自安土出来,进入近江坂本城,二十六日赶赴丹波龟山城,次日参拜爱宕山并住在此地一晚,二十八日返回龟山,六月朔日傍晚六时左右,终于做出了向毛利氏发兵出阵的样子,整装一万三千人的大军,却在中途突然掉转方向,朝着京都奔杀而来。

明智的大军围困本能寺,是六月二日的黎明时分的事情。信长身边的亲兵不过数十人,虽然各个舍身奋战,可无论如何在这出乎预料的攻击中还是寡不敌众,最终主从一同从容赴死。信忠自居所妙觉寺移居二条城后抵抗不久,也安然自绝。信长享年四十九岁,信忠英年二十六岁。

于桶狭间一战尽显英雄本色,通过长篠合战与筑城安土宣告了自己迈入新时代的武将身份,随后驱逐将军义昭进而否定足利幕府,尊崇朝廷获封其肱骨重臣之誉,意欲拥戴天皇统一天下,如此信长在其天下布武的大志刚刚完成了一半的时候,因为一时小小的疏忽大意,就这样倒了下去。

* * *

[1] 织田达胜及其继承人信友均承袭大和守名号。——译者注

[2] 律令体制下规定的日本六十六国位列第一的神社。——译者注

[3] 培养、保护少年武士并指导其成长的武士职务。——译者注

[4] 当时的“天下”一词并非指代全国,而是狭义上指代以京都为中心的近畿地区。——译者注

[5] 均为日本古国名,相当于现京都府南部与大阪府、兵库县东部地区,与现奈良县所在的“大和”合称五畿,也称畿内。——译者注

[6] 进宫朝拜,出席朝廷仪式。——译者注

[7] 关于信长与天皇的关系,学界存在融合与对立两种观点,本书所持信长为拥戴天皇而进行统一的观点未得到广泛认同。——译者注

[8] 大阪是现代日本对这一地区的称呼,近世应使用“大坂”一词,但本书一直使用“大阪”一词,因此翻译时未做修改。——译者注

[9] 石山即后来的大阪城所在之地,为战略要地,也是本愿寺教团总部的所在地。——译者注

[10] 河尻秀隆,信长家臣。——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