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纬之学

前文提到了日本历史的上古时代存在纪年混乱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古人错误地采用了外国的历史法则。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观点,他们相信历史存在特定的法则,因此只要能够掌握这一法则,就能够对历史做出准确的预言。在中国的历史书中,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历史悠久且声名远扬。比起《日本书纪》与《古事记》,《史记》的成书时间要早八百余年。根据《史记》中的记录,在经历纷乱的战国乱世之后,秦始皇以武力平定六国,终结了战乱。他在石碑上刻下碑文夸耀自己的功绩,并修建了足以收容一万人以上的宫殿,风光无限。然而,秦朝只是依靠强大的武力获得了天下,既无仁德也无人望,因此秦始皇心中一直有不知何时会发生叛乱的不安。这时就有一个人拿着预言书前来拜见秦始皇,书中写着“亡秦者,胡也”的预言。秦始皇以为预言中的“胡”指的是北方的异民族也就是匈奴,因此命令一位名叫蒙恬的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讨伐匈奴,同时为了防止匈奴南下,开始修筑万里长城。然而四五年后秦始皇病逝,他的儿子胡亥继位,是为秦二世。胡亥为了夸示其权威,更加严刑峻法地统治天下,很快就引发了叛乱,秦二世在继位短短三年后就被迫自杀,不久后秦朝也灭亡了。也就是说,预言书中所说的“亡秦者,胡也”的“胡”,指的并不是匈奴,而是秦二世胡亥。

在秦帝国灭亡后,统一天下并建立起大帝国的是汉王朝。汉王朝在持续了二百余年之后一度由于王莽的篡权而灭亡,此后重建汉王朝的是东汉的光武帝。这位光武帝刘秀,在他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曾经有人预言他天生注定要承担再兴汉王朝的使命,光武帝闻言大为振奋,由此定下了奋起重振汉王朝的志向。后来这一预言果然成真,光武帝登基之后,预言命运的学问也流行起来,我们称这种学说为谶纬学。谶纬学认为人生中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受到某种特定法则的支配,人生的轨迹绝不会因为偶然发生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只要理解这一法则,抓住变化的前兆,就能够正确地预测、预言将要发生的事情。

谶纬学在东汉时期十分兴盛,然而东汉灭亡之后,晋朝禁止了这一学说,此后的隋朝也严厉取缔这门学说,烧毁相关书籍,并严格地处罚宣传谶纬学的人,因此谶纬之学在中国逐渐衰落。然而它在衰落之前,就已经传播到了朝鲜,并经由朝鲜跨过大海传到了日本。

如前所述,日本开始整理本国的历史是在推古天皇在位的时代,也正因为如此,这位天皇的汉风谥号才是“推古”两字。圣德太子受这位推古天皇的敕命,研究整理上古的历史,编纂《天皇记》《国记》等书,当时参与这项工作的人中,有大量来自朝鲜的归化人 [1] 学者。如前文已述,汉高祖的子孙在汉朝灭亡后移居百济,在王仁这一代归化日本,成为西文氏的先祖,而东汉灵帝的子孙也在阿知使主这一代归化日本,成为东文氏的先祖。毫无疑问,这些人的子孙后代参与了历史的编纂。而日本古来口口相传的历史故事,虽然内容有趣,却没法知道发生的具体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这些故事按时间序列整时,当时的这些学者采用了在东汉风行一时的谶纬之学。

谶纬学最主要的主张有两点:①辛酉年是历史的重要转折点;②历史以一千二百六十年为单位循环往复。

①中的辛酉年,每隔六十年会出现一次,因此历史每隔六十年就会发生一个巨大的变化;而②中提到的每一千二百六十年历史时代会发生变化,这变化也会发生在辛酉年。

纪元元年

我们先确定谶纬学的这一基本原则,再来看推古朝发生过的事情。由于聪慧的圣德太子大力推进外国文化的引进,使得日本在政治、外交、学问、文化等所有方面的水平都焕然一新,当时的人们将此视为一个新时代的起点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时代的变革必须发生在辛酉年,而推古天皇九年正值辛酉岁,想必这一年就被视为了新时代的开端。这么一来,日本的历史在此结束了第一个时代,进入了第二个时代。而以这一年为元年回顾日本的历史,第一时代的开始自然是神武天皇建国的时候,而这一变革必须发生在辛酉年,那么就是由推古九年向前倒推一千二百六十年,想必当时的日本人是这么推算的。《日本书纪》就是基于这一推理,因此得出了以下纪年:

(1)神武天皇即位发生在皇纪元年的辛酉年;

(2)推古天皇八年的庚申年,是皇纪一千二百六十年,这一年是时代的变革点;

(3)推古九年辛酉年,是新时代的起点。

这是根据当时在汉学者间有巨大影响力的谶纬学来推算的结果,而现在的我们可以知道这并不是事实。问题在于从神武天皇到推古天皇之间的时间并没有一千二百六十年这么长。正是因为附会谶纬学的观点,将原本较短的时间延长到一千二百六十年,才出现了历代天皇与古时候活跃过的人物的寿命异常长的问题。

如此说来,是不是说日本历史的古代部分就是一团糨糊无法确定了呢?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虽然在年代推定上受到谶纬学的影响,年代被抻长了,但是谶纬学的影响并不能介入历史事实,因此这些曾经发生过的事情都是可以相信的。举个例子,如果由于谶纬学的影响,当时的人们在记载的历史事实上都动过手脚的话,那么他们只要再多捏造十几代天皇的存在,将从神武天皇到推古天皇之间的三十三代天皇用这些捏造的人物增加到四十五六位,现在我们看到的天皇寿命过长的问题就能得到完美解决。正因为他们没有这么做,而是将天皇的年龄延长以符合谶纬学一千二百六十年的要求,我们可以相信古人对于故事本身几乎没有进行任何改动,只不过是使得天皇的年龄被延长了而已。

接下来,让我们来考虑一下古代的年份究竟被延长了多少这个问题。中国大陆上循环往复地延续着一个国家建立后灭亡、灭亡之后又有一个新的国家兴起的过程,这些国家的历史都流传了下来,其中有一部历史书叫作《宋书》。《宋书》里记载了宋朝与日本的交涉,那是发生在宋武帝永初二年(421)的事情,在那一年与宋朝交涉的是日本的仁德天皇 [2] 。仁德天皇是第十六代天皇,由他向前追溯十五代就是神武天皇的时代;以常识而言,一代天皇的平均在位时间大约是三十年,因此向前追溯三十年的十五倍,也就是四百五十年左右,那就是日本建国的时间了。这也就是说,比起现实的时间,皇纪实际上被延长了五百年至六百年。

这么一说,大家或许会轻视皇纪的意义,或者是产生为什么我们不重新改定皇纪的疑问,但是皇纪纪年上的错误就和户籍的错误性质类似,一旦这一错误被采用,之后要想重新改正,不仅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有时候也不知道究竟应该根据什么、怎样改正。事实上,出现这一问题的也并不仅限于皇纪。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宗教采用了许多种纪元方式,仔细考证后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纪元方式都存在与历史事实有出入的问题。例如,昭和四十五年(1970),以其他各宗教的纪元来算的话分别如下:

印度教纪元:2026年

回教纪元:1349年

犹太教纪元:5970年

君士坦丁堡纪元:7478年

亚历山大纪元:7462年

马其顿纪元:2281年

西班牙纪元:2008年

波斯纪元:1339年

基督教纪元(西历):1970年

大家看到这些纪元有什么想法呢?除了最后的基督教纪元以外,其他各个纪元很难说都真实地反映了历史事实。然而即使是基督教纪元,也和历史事实有一定的出入。众所周知,基督教纪元是以耶稣基督诞生的那一年作为公元元年的,然而这只是通说,实际上关于耶稣基督诞生时间的计算有误,他并不是出生在现在推算出的公元元年的那一年。那么耶稣基督究竟出生在哪一年呢?问题就在于此,诸多学者对此的解释各不相同,有的人认为是公元前二年,也有人认为是公元前四年、前五年、前六年、前七年……事实上,其实我们并不能确定耶稣究竟出生在哪一年。

如前所述,日本的古代史虽然存在着年岁被过度延长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中普遍存在,并非日本独有;而且需要为这一问题负责的是从中国传来的谶纬学,而不是日本历史本身。

总而言之,在这里我要说明的就是以昭和四十五年为皇纪两千六百三十年的日本纪元,在后来通过计算发现,这两千六百三十年的时间里有五百年左右的误差。然而,正是因为日本历史古老而悠久,才出现了这样的误差,这是值得高兴与自豪的事情,并没有必要为此担心。

* * *

[1] 归化人是指古时从中国、朝鲜等大陆国家前往日本并长期定居于此的人及其子孙,这个词由于具有一定政治倾向,在战后逐渐被“渡来人”这一中性词取代。——译者注

[2] 这里指的是《宋书》中记载的倭王武上表一事,事实上经过这些年的研究,倭王武已经被确定为第二十一代雄略天皇,而非平泉澄所认为的仁德天皇,平泉澄的这一段考据并没有现实意义。关于倭王武与雄略天皇的对应关系,可参见稻荷山古坟出土铁剑铭文的相关研究。——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