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古代中国,为西方研究中世纪的学者提供了封建制度比较研究的材料。在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中,王权衰弱所牵涉到的制度,跟10世纪法国的制度有几分相似之处。封建领地的划分延续了相似的时间长度;其次,像在法国一样,一定数量的大诸侯导致了领土的重组。

我们不会尝试着列举中原所有的诸侯国,但应当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的形成是地理因素的结果。今日中国的行省,常常相当于几个欧洲国家那么大,与永久性单位相一致(像后者所做的那样),在整个历史变迁的过程中,这些单位总是反复出现。这些大的地区性单位,在古代中原的诸侯国中就已经很明显了。比方说,在西北,位于渭河流域——这条河流是从黄土中开掘出来的,俯瞰着河南平原——即今天的陕西省,从这段历史时期开始以来就固定了。我们已经看到周王是如何离开这些西部地区向王座进军的。被周天子们抛弃的这个边境国王的角色,已经被他们分封的诸侯秦伯担当起来了,他们在陕西建立了自己的封地,注定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在山西的黄土梯田上,建立起了另一个诸侯国,这要归功于它高于中原之上的地理位置在建立霸权上的优势,而且,这一优势让它能够把这种霸权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第三个强势诸侯国,建立在山东东部,这个个性独特的省份,从神圣的泰山一直延伸到中国的“布列塔尼”[1]——岩石嶙峋的山东半岛。在长江中游的湖北(这是一块湖泊纵横的浅盆地,那年头被森林所覆盖),蛮族部落被汉文明的榜样所吸引,自发地采用了汉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他们在这里建立了第四个大诸侯国。迄今为止,我们只提及了最强大的诸侯国。如果打算列举所有其他的诸侯国(包括从封建领地中再分出去的更小的诸侯国),我们应该可以得到大约60块封地。

同样,我们也不应该纠缠于各路诸侯之间龙争虎斗的具体细节。它们就像11世纪法国封建领主之间的纷争一样单调乏味,只有从历史地理学的观点看才是有趣的。在这里,重要的是社会结构本身,以及这段时期的社会生活,这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对等物。

这是中国的骑士时代。这一时期的战争是有侠士风度的战争,用来作战的是那种杰出高贵的武器——战车。这些战车对我们来说已经很熟悉了,不仅仅是通过古代史书的描述,而且还通过汉代的浅浮雕。战车被套在四匹马上,两匹套在车辕上,另外两匹则通过皮带从“两翼”拉动战车。这些马都是矮小、结实、强健的战马,膘肥体壮,充满激情。它们的马嚼子上饰有小铃铛。战车由一个矮而窄的框架所组成,装在两个轮子上,车尾敞开。中国人的战车,像亚述人的战车一样,也载着三个人:御者居中,长矛手在右,弓箭手在左。三个人全都身着胸甲、臂饰和牛皮做的护膝甲。长矛上带有小钩子,为的是能叉住敌人,弓的顶端镶着象牙。三位伙伴都有一块彩绘过的盾牌,他们盔甲上的清漆在阳光底下闪闪发亮,前锋、后卫和两翼都飘扬着军旗,上面绘有代表四个主要方位的象征动物——朱雀代表南方,玄武代表北方,白虎代表西方,青龙代表东方。

当一位诸侯的大军侵略邻国的时候,后者的国君,出于挑衅和虚张声势,往往会派出一支卫队护送粮草给入侵的敌军。有时候这种挑衅会采用更血腥的举动。国君会派出使者至敌军阵前,这些勇士当着他的面割断自己的喉咙。有时候,一辆战车会飞快地驶至敌军城门之下,大声叫骂,凌辱对方。紧接着,就是一场按照亚述人的方式展开的战车混战。“千乘战车互相冲锋,战旗对战旗,荣誉对荣誉。”就像在荷马时代那样,当两军勇士彼此认出对方的时候,他们会高高地站在战车上互相致以“傲慢的问候”。有时候,在战斗之前他们会在一起喝酒,甚至交换武器。这样两军对手之间的战争,不得不遵照严格的礼法来进行。如果被征服者能证明自己的勇敢,或者,如果他们懂得如何以真正的骑士风度向胜利者致词的话,那么他们会得到赦免。就像后来在日本武士中一样,“名声是凭借慷慨大度的行为而赢得的。”日本人的武士道,早就已经有了同样的东西,这就是侠士荣誉的礼法准则,带着这样的准则,勇士们在他们张弓之前表情冷峻地把自己暴露在敌人的箭镞之下,侍从们也是带着这样的准则,从容赴死,为的是给主人的纹章带来荣耀。早期的编年史《左传》中,有许多段落生动描绘了这些英雄美德。秦王的首席御者,尽管被箭矢所穿透,依然擂鼓不止,因为“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2]

在和平时期,绅士们也抱有同样的理想。他们的腰带装饰着玉佩,发出“清脆和谐的声音”,他们来到国君的宫廷里,参加贵族箭术比赛,伴随着袅袅不绝的轻歌曼曲,点缀着彬彬有礼的问候致意,整个比赛搞得就像是一场芭蕾舞。

这种对君主忠诚、待敌人公平的侠士理想,这种对用兵诚实的尊重,这种和平时期在“礼教”中表现出来的高贵谦恭的准则,将会在中国人的精神中留下深深的烙印。部分儒家教义就出于此。

【注释】

[1]布列塔尼半岛,法国西北部的一个历史地区,曾被盎格鲁-撒克逊人占领,1532年正式并入法国。

[2]这两节引文均出自《左传·成公二年》,时齐鲁交战,其事与秦王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