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1

个体心理问卷

本问卷供理解和矫治问题儿童之用,由国际个体心理学家协会拟定。

1.引起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何时出现的?当孩子初次暴露出问题时,他处于怎样的情境(心理的以及其他的)?

可以参考的重要情境有:环境改变、入学、家庭中新生儿的降生、在学校遭遇了失败和挫折、转校、孩子生病、父母离婚、父母再婚、父母死亡。

2.孩子在问题出现之前,是否出现了一些反映特殊心理或者生理缺陷的特点?例如,孩子在吃饭、穿衣、洗澡、睡觉的时候是否表现出胆怯、大意、内敛、愚笨、嫉妒、羡慕、依赖别人等心理特点?孩子是否害怕黑暗或者独处?他是否理解自己的性别角色?他是否理解第一性征、第二性征或第三性征?孩子是如何看待异性的?他对自己的性别角色了解多少?他在家庭中的角色是继子、养子还是孤儿?他是否在合理的时期学会说话和走路?学习的过程有没有遇到困难?在学习阅读、写字、唱歌、游泳时,孩子是否表现得格外吃力?孩子是否表现出特别依恋身边的亲人?

关键要确定孩子对环境是否富有敌意,找到他产生自卑心理的根源;确认孩子是否表现出自我中心主义,是否有着过分敏感的性格特征。

3.孩子经常制造出许多麻烦吗?他最害怕什么?他最惧怕谁?他在晚上睡觉时候是否哭喊?他会不会尿床?他在面对比他弱小的孩子时,是否会颐指气使?他有没有和父母一起睡觉的心理诉求?他是否表现得举止笨拙?他是否患过佝偻病?他的智力水平如何?他是否经常遭受别人的嘲弄和挑逗?他在发型、服饰、鞋袜等方面是否表现出虚荣心?他有咬指甲或挖鼻孔的习惯吗?他吃东西的时候是否表现出一副贪婪的模样?

了解孩子是否能够自信地追求优越感,了解孩子的固执是否阻碍了他听从自己的意愿行事,这对我们来说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4.孩子在交友方面有困难吗?他对待人或者动物是否富有爱心和同情心?他是否有收藏物品的爱好?他对待自己的收藏品是否表现得吝啬和贪婪?他是乐于领导和指挥别人,还是更倾向于独处?

这些问题可以检验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信心程度。

5.结合以上所有问题的回答,考察孩子目前的情况:他在学校表现如何?他是否喜欢学校?他上学是否准时?他上学是否情绪激动?他上学是否慌忙仓促?他经常丢失书本、书包和练习本吗?他在参加考试之前,是否激动紧张?他是否经常忘记做作业或者拒绝做作业?他在做作业时是否浪费时间?他懒惰吗?他上课时能否集中注意力?他扰乱课堂纪律吗?他如何看待教师?他对教师是挑剔、傲慢还是冷漠的态度?在学习上,他是主动请教别人还是被动等待别人的帮助?他是否在体育项目上怀有雄心?他认为自己天赋高,还是天赋泯灭?他阅读的领域广泛吗?他对哪种形式的读物感兴趣?

这些问题帮助我们理解孩子对学校生活所做的准备,帮助我们理解他们经历学校这个新环境考验的结果及其对困难的态度。

6.我们应该了解孩子所处的家庭情况,其中包括家庭成员的疾病状况,家庭成员中是否有人酗酒,是否有犯罪倾向,是否体质羸弱,是否患有神经性疾病、梅毒、癫痫病等?家庭中是否有人死亡,死亡发生的时候孩子多大?家庭的气氛如何?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否严苛?家长对孩子是挑剔抱怨还是溺爱无度?家庭的影响是否造成了孩子对生活心怀恐惧?家人对孩子的监管情况如何?

我们可以通过孩子对待家庭的态度判断孩子在家庭环境中所受到的影响。

7.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他是家庭的长子、幺子、独生子还是独生女?兄弟姐妹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孩子是否常常哭闹,是否有恶意嘲笑的行为?孩子是否有贬损别人的强烈倾向?

这些问题对于我们研究孩子的性格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孩子对待别人的态度。

8.孩子对职业的选择有什么理解?他如何看待婚姻?家庭其他成员从事什么职业?父母的婚姻生活的满意度如何?

通过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得出孩子是否对未来充满勇气和信心的结论。

9.孩子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是什么?他喜欢的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都有谁?他是否喜欢破坏别人的游戏?他是否喜欢冷静思考?他有做白日梦的行为吗?

通过这些问题,我们能够看出孩子是否倾向于在生活中扮演一个英雄角色。如果没有这种倾向,那就表明孩子缺乏勇气和信心。

10.孩子有哪些早期的记忆?他是否做一些诸如飞行、高空坠落、四肢无力和追赶不上火车的梦,这些梦是否周期性地出现?他是否还做一些焦虑性的梦?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孩子是否有孤立自闭的倾向,他是小心谨慎还是雄心勃勃,由此还能了解到他是否对特定的人或生活方式有所偏好。

11.孩子在哪些方面表现得灰心丧气?他认为自己被别人忽视了吗?他如何对待别人的关注和赞美?他有没有迷信的观念?他是否会回避困难?他是否对所有事情都只有三分钟热度?他对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吗?他是否相信天赋和遗传的不良影响?他所处的环境是否让他沮丧泄气?他对生活都持悲观态度吗?

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孩子是否已经对自己丧失了信心,是否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12.孩子是否爱耍花招?他有没有诸如扮鬼脸、装傻充愣、耍小孩子脾气、出洋相等坏习惯?

孩子在这些方面会表现出些许的勇气,以达到吸引别人注意的目的。

13.孩子是否有语言缺陷?他长相是否丑陋?他是否有畸形足或者罗圈腿?他是否身材矮小还是特别高挑,或者特别肥胖?他的身体比例是否协调?他的眼睛或耳朵是否正常?他是否智力迟钝?他是否左撇子?晚上睡觉会不会打呼噜?长相是否格外美丽(俊朗)?

孩子通常会夸大以上所说的不足或缺陷,以此为丧失信心的借口。那些长相漂亮的孩子也经常在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需努力就能获得一切。这类孩子会错过很多锻炼自己应对生活的机会。

14.他是否会经常谈及自己能力不如别人,埋怨自己对待学习和生活“缺乏天赋”?他是否有过自杀的念头?他的失败和制造麻烦之间是否存在时间上的联系?他是否太过看重表面上的成功?他是卑躬屈膝、执拗顽固还是桀骜不驯?

这些问题能看出他失望气馁的程度。当孩子无法走出困境的时候,这些表现会变得尤为明显。他的失败原因有可能是努力无果,另外就是由于他对交往的人缺乏了解。但无论如何,他都要满足自己对优越感的追求,因此他就将注意力转向那些较容易的方面。

15.找出孩子取得成功的事例。

这些成功的事例会给我们重要的启示。因为孩子在取得成功的领域可能表现出自己真正的兴趣和方向,而这种兴趣指向可能会与孩子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截然相反。

在实际操作中,以上这些问题不宜以一种固定不变、程式化的顺序向孩子提出来,而是自然而然地在生活的谈话中提出。根据孩子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孩子的个性。我们将会发现,错误并不能通过辩护而变得合理化,但却能够被认识和理解了。我们应该耐心友善地向孩子解释他们在问卷中暴露出来的错误,而不是威慑孩子或是说些攻击性的话。

附录2

五个孩子的个案及其评论

心理学的目的就在于了解一个人应该怎样运用自己的印象和经验。换而言之,心理学试图了解孩子的整套知觉系统——了解孩子应对刺激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了解孩子如何看待受到的刺激;了解孩子如何利用环境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案例一

这个案例的主角是个15岁的小男孩,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他的父母很勤恳地工作,家庭条件还算富足。父母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以确保他能健康地成长。因此,孩子的早年生活是快乐而健康的。他的妈妈是个善良的女人,但是比较爱哭。她说起自己孩子的事情来断断续续,听起来很吃力。我们对孩子的父亲不是很了解,据母亲透露,孩子的父亲是一个诚实且精力旺盛的人。他非常看重家庭,对自己也很有信心。当男孩还很小的时候,如果他不听话,他爸爸就会说:“如果我们现在不逼他就范,将来他就会变本加厉。”所谓“逼他就范”并不是谆谆教诲,而是每当孩子做错什么事,他就打骂孩子以作惩罚。如此一来,这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有反抗意识,主要表现在他想成为家里的主人。拥有这种愿望的孩子大多是那些被宠坏的独生子。这种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反抗意识。具体表现为,只要父亲不举起手中的鞭子,他就不会服从。

我们在这里稍作分析,了解一下孩子最鲜明的性格特点——撒谎。他习惯用撒谎来逃避父亲的惩罚。孩子身上的这个性格缺点也深深地困扰着孩子的母亲。如今这个男孩已经15岁了,但它的父母却依然分不清这个孩子说的是实话还是谎话。通过了解我们得知,这个孩子曾有过一段在教会学校读书的经历。那里的教师也经常抱怨这个男孩不服管教,扰乱课堂秩序。很多时候,教师在向其他同学提问时,他却大声说出答案;在教师讲课的时候,他会打断教师提问题;又或者在上课时和同学大声说话。他是个左撇子,因此他的作业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最后,他的行为越来越让人难以忍受,他害怕父亲的惩罚,于是就撒谎骗他。他的父亲原本还期望他留在学校完成学业,可是过了不久,学校就通知他的父母来办理退学,因为他的教师觉得这个孩子实在无可救药了。

这个孩子看上去很活跃,智力也属于良好的范畴。他完成公立小学的学制后,就要参加升入初中的考试。考完试以后,他对在考场外一直焦急等待的母亲说,他的考试通过了。他的家人都很高兴,为此还在夏天一起去乡村度了假。后来学校开学了,他经常和家人提及中学发生的事情。他每天早上背上书包去上学,中午回到家里吃饭。但是有一天,他的母亲送他上学陪他走了一段路,她听到有个人在说:“那不是早晨给我带路去车站的孩子吗?”他母亲问孩子这个人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上午是不是逃学了。他解释说学校上午十点就放学了,那个人向他问路,他就直接将他带到了车站。他的母亲并不相信他的解释,并将这件事告诉了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决定第二天陪他一起上学。在一起去学校的路上,他父亲不断地询问,后来发现孩子并没有通过入学考试,他自然也从来没有去学校上过学,只是一直在路上闲逛而已。

后来他的父亲给他请了一个家庭教师。最终孩子通过了入学考试。但在入学以后,这个孩子的行为丝毫没有得到改善,他一如既往地扰乱课堂秩序。他还染上了偷窃的恶性。他偷了母亲的钱,却抵死不认,直到他的家人威胁他要把他交给警察处理,他才承认了这件事。这个案例接下来则变成了一出忽视孩子教育的悲剧。这个曾经骄傲地认为自己可以“逼他就范”的父亲,现在则将孩子视为无可救药的人。他们对孩子的惩罚是:虽不再体罚他了,但是也不再理他,不和他说话,也不关注他。

在回答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问题时,他的母亲说:“从他出生开始。”他的母亲的言外之意就是,既然父母已经对孩子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却依然不能纠正孩子的错误,那么这个孩子的恶劣品行一定是与生俱来的。

这个男孩在他婴儿时期经常表现得十分烦躁,他不论白天黑夜都在啼哭吵闹。但是看过的医生都认为孩子很正常,身体也很健康。

而情况却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婴儿啼哭确实属于正常现象,但其原因却是各种各样的。这个案例中的男孩是家里的独生子,他的母亲可能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孩子啼哭通常是因为尿湿了,但是他的母亲却将他抱起来,来回地摇晃,喂他喝奶。她应该找出孩子啼哭的真正原因,其实只要给孩子换张尿布,让他感觉舒适,他自然就不会再哭了,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给他留下不良影响。

据他的母亲说,男孩在正常的年龄毫无压力地学会了说话和走路,牙齿的发育也非常正常。虽然孩子经常会毁坏玩具,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的品行不好。值得注意的是,他的母亲说,“孩子无法单独玩耍,哪怕一分钟也不行。”那么,母亲应该如何训练孩子单独玩耍呢?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给孩子单独玩耍的时间。在孩子玩耍的时候不要频繁地干预他,让他学会独处。我们怀疑这个母亲并没有这么做,她的一些言论也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孩子非常依恋她,总是让她忙个不停等。孩子渴望得到母亲的宠爱,这也是留在他心灵里最早的印迹。

“孩子从来没有单独一个人待着。”

他的母亲这么说,显然是一种自我辩护。

“他从来没有一个人独处过,直到今天,他也不愿意一个人待着,哪怕只有一小会儿。在夜晚他就更不可能独处了。”

这也是孩子极度依赖母亲的证据。

“他从不害怕什么,也不知道害怕为何物。”

这似乎与心理常识矛盾,因为这一结论与我们的研究发现不相符。不过进行深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因为孩子从来没有一个人独处过,所以他完全没有害怕的必要。对这种孩子来说,害怕就是迫使别人和他在一起的手段。如此他就没有害怕的理由,但如果让他一个人独处,他的害怕情绪将会无所遁形。下面是另一个看起来有点矛盾的陈述

“他特别害怕父亲的鞭子。以此看来,他也确实有感到害怕的时候,但当他受了一顿鞭打之后,他会很快就忘了这码事,重新变得兴奋起来,就算有时候他被父亲的鞭子打得很厉害。”

我们在这里能够看到孩子父母对待他的强烈对比:母亲事事迁就孩子;而他的父亲则对他异常严格,试图校正妈妈的软弱温柔。父亲的严厉苛刻会把孩子推向母亲那一边去。换句话说,孩子会转向那个宠爱、纵容他的人,他从母亲那里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取所需。

孩子6岁的时候去教会学校读书,这时他受到教师的监护。那个时候就有人反映,这个孩子活泼好动、调皮淘气和注意力不集中。他的父母为了改正孩子行为的错误,经常教导他必须在课堂上保持安静,这样才不会打扰别人。听到这种陈词滥调时,我们不禁怀疑这对父母是否还具备常识。实际上,孩子和成人一样是非分明、明辨对错。但是孩子更专注于他自己的事情,他想成为众人的焦点,如果他保持安静就达不到自己的目的,而通过努力来获得关注又太艰难。他既然有这样的目标,我们就能够为他的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了。很明显,父亲的鞭打教育收效甚微,据母亲说,一旦他的父亲离开,孩子就依然如故。体罚教育治标不治本,这虽然能让他安静一小会儿,却不能从根本上改正他的错误。

“他总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

很明显,对于那些渴望得到别人关注的孩子来说,发脾气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我们知道,人们经常把孩子发脾气当作他们想要别人都服务于他的一种手段,这种情绪的产生是带有目的性的。

“他习惯把家里的各种东西带到学校,然后换钱,再招待他的朋友们。他的父母发现这种情况后,每天上学之前都会先搜他的身。无奈之下他只能中止这种行为,但他马上又沉溺于扰乱课堂秩序、捉弄别人的乐趣之中。如果他的父亲没有严厉地惩罚他,恐怕至今他都难以改掉这一恶习。”

他热衷于搞恶作剧的原因是,他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他的做法会触怒教师,他想以此证明自己敢于挑战学校制度。

“他的恶性逐渐减少了,然而会不时地故态复萌,一如既往。最后,学校把他开除了。”

这也证实了我们之前所说的观点。这个孩子努力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遇到许多困难,他自己也能够意识到这一点。除此之外,如果考虑到他还是个左撇子,我们就更能了解他的心理活动。可以想见,尽管他想逃避困难,但却无处可逃,他没有面对困难的信心。他越害怕困难,就越想证明自己的价值。他持续地挑战学校的纪律与制度,直到学校把他开除。如果学校的教育目的就是不允许个别学生扰乱其他学生,那么开除这个男孩无可厚非。不过,如果我们相信教育的目的是矫正孩子的缺点,那么开除就不是那么适宜的做法了。既然孩子能够轻易地获得母亲的关注,那么他就不需要在学校刻苦学习了。

需要指出的是,孩子的父母在某个教师的提议下把孩子送到了一个儿童监管所,那里的管理要比学校严格得多,但这次尝试依然没有什么收获。他的父母依然是孩子的主要监管人。孩子每周回家一次,对此他很高兴。但是如果他没有被允许回家,他也不会表现得特别沮丧。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他想扮演男子汉的角色,而真正的男子汉并不十分介意被鞭打,不管事情发展到何种地步,他都不允许自己流泪,他不想做有违男子汉身份的事情。

“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很差,因为他一直得到家庭教师的辅导。”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个孩子缺乏独立意识。教师说,这孩子如果能够静下来学习,他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相信这孩子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因为除非是智力有障碍的孩子,任何孩子都能通过努力取得好成绩。

“他没有绘画的天赋。”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我们可以由此看出,他并没有完全克服自己右手的笨拙。

“男孩的体操很好,他很快就学会了游泳,一点也不怕水。”

这表明他并未完全丧失勇气,他只不过把自己的勇气用在了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上,因为他觉得这些事情做起来更得心应手,获得成功的机会也更大一些。

“他没有什么害羞的心理,他跟任何人都能侃侃而谈,无论对方是门卫还是校长。尽管他已经被多次警告不要如此鲁莽唐突。”

我们知道,他从来不在乎人们明令禁止的事情,因此我们不能把他的这种肆无忌惮的行为当成勇敢的表现。大部分孩子都能意识到学校教师、学校管理人员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但这个孩子连父亲的鞭打都不忌惮,自然也就不会害怕校长,为了显示自己的重要性,他常常会傲慢无礼地讲话,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对自己的性别角色没有明确地认识,但是他经常告诉我,他不喜欢女孩。”

这并没有明确的迹象向我们表明他对自己的性别抱有何种态度,不过不难看出,和那些行为恶劣的孩子一样,他有轻视女孩的倾向,并能够从这种轻视中体会到一种作为男性的优越感。

“他没有真正的朋友。”

这并不难理解,因为其他孩子也并不总是喜欢被人领导。

“他的父母至今还没有向他解释关于性方面的事情。他总是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控制欲。”

他对我们想要了解有关于他的事实十分清楚。这就是说,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但有一点毫无疑问,他并不清楚他无意识的目标和他生活中的行为之间有什么联系。他也不理解自己强烈的控制欲的范围和根源。他想控制别人是因为他在他父亲身上看到了对家庭的统治。越是想要控制别人就表现得越虚弱,因为他必须因此依赖别人。而他行为的榜样——他的父亲却是在自我克制中控制家人的。换句话说,孩子的虚弱使他变得野心勃勃。

“他总是惹是生非,甚至连面对那些力量比他强大的人也是这样。”

但对付那些能力比他强的人似乎更容易一些,因为这种人身上有强烈的责任感。顺便说一点,男孩只有在放肆无礼的时候才会有自信的感觉。但他很难改正自己的行为,因为他缺乏自信心,只能用放肆无礼的行为来遮掩这一点。

“他并不自私,总是慷慨地赠予别人。”

如果我们把他的这种行为看成是他心地善良的表现,我们就会发现这并不符合他的性格特点,要知道,有些人会用慷慨大方的表现来展示自己的优越感。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这种性格特征是如何与控制欲联系在一起的。孩子认为慷慨赠予的行为会使自己更有价值。他有可能是从他爸爸那里学会了通过慷慨来自我炫耀。

“他经常给别人制造麻烦,他最害怕自己的父亲,其次是母亲。他并没有赖床的习惯,虚荣心也不是很强。”

这里所提到的虚荣心指的是外在的虚荣,他内在的虚荣非常强烈。

“他改掉了挖鼻孔的坏习惯。他是个固执的孩子,对食物很挑剔,也不喜欢吃蔬菜和肥肉。他对与别人培养友谊并不感兴趣,但他喜欢和他能够控制的孩子交往,而且他非常喜欢动物和植物。”

喜欢动物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渴望控制别人的欲望。这种喜好当然不是坏事,因为可以使人与世界万物达成和谐统一。不过,就案例中的男孩而言,这种喜好则表现出了一种控制欲,即他总是想方设法地让母亲为他操心。

“他表现出极大的控制欲,当然并不是一种智力上的控制欲。他喜欢收藏物品,却常常因为缺乏耐心而有始无终。”

这种孩子最大的悲哀就是,他们做任何事都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的。因为有结果就意味着要承担责任,他害怕承担责任。

“10岁以后,孩子的行为在整体上会有所改善。因为他在街头上总喜欢用争强好胜来表现自己的优越性,所以他不愿意安静地留在家里。经过艰苦努力,他的行为才会有所改进。”

父母把他控制在家里狭小的范围内的做法最能满足他自我肯定的欲望。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他会制造出各种麻烦。如果对他进行适当监护,应该让他去街上玩耍。

“孩子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他并没有表现出想要离开家的意愿,但他却总是想方设法地消磨时间。”

当我们把孩子限制在狭小的空间里,并监视他们学习时,我们会发现孩子并不能集中注意力,他总是将精力放在其他事上。因此,我们必须给予孩子足够的活动空间,让他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

“他以前很喜欢上学。”

这表明以前教他的教师对他并不严厉,因而他也很容易扮演英雄角色。

“他经常丢失课本,但他并不害怕考试,他相信自己能够做好任何事。”

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性格特征。如果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乐观,有时恰恰说明他不自信。这种人当然是悲观主义者,不过,他们总有办法枉顾逻辑,陶醉在自己的所有事情都能取得成功的梦幻之中;他们会对自己的失败表现出惊奇。他们无法摆脱宿命论的控制,因而总是表现出一种乐观主义精神。

“他无法集中精神。有些教师喜欢他,有些教师则厌恶他。”

喜欢他的是那些性格比较温和的教师。对于这类教师,他很少制造麻烦,因为教师没有对他提出过高要求,他可以比较容易获得关注。他和大部分被宠坏的孩子一样,既不愿意集中注意力,也缺乏这种习惯。在他6岁之前,他都没有这样做的必要,因为他的母亲会为他安排好一切。他在生活中的一切事都能预先被安置妥当,他就像一只被豢养在笼子里的小鸟一样。一旦遇到困难,他就会感到缺乏准备。他缺乏应付困难的办法,他对任何人都不感兴趣,因此无法与人合作。他既没有独立完成事情的愿望,也没有这方面的自信。他所拥有的只是想要引人注目的欲望,一种不费力气就能引人注意的欲望。但在这里,他没能扰乱学校的秩序,也没有得到别人的注意,这更加剧了他的不良行为。

他对所有事都心不在焉,他总是想着以最轻松的方式去做每件事,也从来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这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主旋律,这种主旋律的具体表现有诸如偷窃、说谎等。

他生活风格中的错误是非常明显的。虽然他的母亲刺激了他部分社会情感的发展,但无论是温和的母亲还是严厉的父亲,都没能为他的社会情感的进一步发展指出明确的方向。孩子的这种社会情感只存在于他母亲的活动范围之中,在这个范围里,他感到自己是人们关注的中心。

因此,他对优越感的追求不是指向社会有用的方面,而是指向于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将孩子的优越感引向正途,我们必须重塑他的性格发展,帮助他重拾自信心,只有这样他才乐于听取我们的意见。同时,我们还应该弥补他母亲对他教育的不足,为他扩展社会关系的范围,他还要和父亲达成和解。对孩子的教育要持续并循序渐进,直到他发现自己以往生活方式中的错误。当他的兴趣不再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他的独立性和勇气会随之增强,这样他就会把对优越感的追求转向对社会有用的方面。

案例二

这个案例的主角是个10岁的小男孩。

“学校反映,这个孩子的成绩非常糟糕。他的学习进度已经落后三个学期了。”

10岁的孩子学习落后3个学期,我们简直要怀疑他是否有智力障碍了。

“他现在就读三年级,IQ常数是101。”

这就证明了孩子并没有智力上的问题。那么他成绩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呢?他为什么总是扰乱课堂秩序呢?我们发现,他对优越感有着强烈的追求,他也有一定的活动能力,但是这种追求全都指向了对社会无用的方面。他希望自己能够发挥创造力,取得一定的成就,他想得到别人的关注,这些都是正常的,但他追求的方法显然是错误的。他喜欢和学校对着干。他非常好斗,将他的反抗全都表现在了学校生活之中。因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他成绩很差的原因了,他这种好斗的性格难以适应学校的常规秩序。

“他不愿服从命令和纪律。”

这是显而易见的。他这样做自然有他的明智之处。换句话说,他行事只有他的一套方法。对于一个好斗者来说,他肯定要抗拒别人的命令。

“他和其他孩子打架;他把自己的玩具带到学校去。”

这意味着他想制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他口算不好。”

这意味着他缺乏社会意识以及与之相配的社会逻辑。

“他有语言障碍,他每周都要参加一次语言训练班。”

这种语言缺陷并不是生理器官造成的。这是他缺乏合作能力的体现。一个人的语言水平体现了这个人对社会合作的态度,个体必须与别人发生联系。男孩在语言上的缺陷正好成了他好斗的武器。他并不希望自己的这一缺陷得到矫正,我们不必对此大惊小怪,因为接受治疗就意味着他必须放弃这个引人注意的武器。

“当教师与他说话时,他的身体总是左摇右晃。”

孩子的行为表明他随时准备战斗。他并不喜欢教师找他谈话,因为这样他就不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了。如果教师和他谈话,他只能做一个聆听者,那么教师就成了征服者的角色。

“他的母亲(确切来说是继母。他尚在襁褓之中,母亲就去世了)抱怨说,这个孩子有点神经质。”

这个神经质的评价,将孩子许多糟糕的行为遮掩起来了。

“他是由他的两个祖母带大的。”

一个祖母带孩子的情形就够糟糕了,更何况是两个。众所周知,祖母对孩子的溺爱是非常可怕的。

我们可以想象,这两个祖母之间会产生激烈的竞争。她们都想证明孩子更喜欢自己。当然这个处在竞争之中的孩子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仿佛置身于天堂之中,他可以随心所欲。孩子什么都不用做,他只需要向祖母说另一个祖母曾给过他什么,他就能轻而易举地得到想要的东西。在家里,这个孩子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当他到了学校,在这个新环境中没有两个祖母,只有教师和许多同学,他认为想要引人注目的唯一办法就是好斗和反抗。

“他和祖母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成绩并不好。”

学校并不适合他,他没有得到适应学校生活的训练。学校是对他的合作能力的一种测试,但他在与人合作方面也缺乏准备。母亲是最能发展孩子这种合作能力的人。

“孩子的父亲一年半前再婚了,于是他就跟他的父亲和继母一起生活。”

毫无疑问,孩子的处境异常艰难。如果继母或者继父参与了孩子的生活,那么孩子就会产生麻烦,甚至可以说他的麻烦有增无减。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来说,继父母的问题由来已久,至今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孩子是这个难题最大的困扰者。我们没有说继父母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但这个问题的确只能得到某种程度的解决。继父母不应该将孩子的喜爱视为理所当然,而是应该尽力去争取他们的喜爱。由于这两个祖父母的参与将情况变得更复杂了,他的继母与孩子相处的难度也就更严重了。

“继母刚刚进入这个家庭之时,也曾经试图向这个孩子表达爱意。为了赢得这个孩子的喜欢,她尽其所能地做了很多事。问题在于他的哥哥也是一个麻烦制造者。”

家里有两个好斗的人。我们可以想象,这两个孩子之间的较量只会加剧他们的争斗欲望。

“孩子害怕父亲并且服从父亲的管教,但他并不听母亲的话,为此母亲经常向孩子的父亲求助。”

这实际上也承认了母亲无法管教这个孩子。所以教育的责任就转移到了母亲身上。母亲会将孩子的一举一动反映给他的父亲,当她威胁孩子说“我将告诉你爸爸”时,孩子就会以为,她没有能力管教他,她已经放弃了这个责任。于是,孩子便寻找机会对她颐指气使。这个母亲的这种言行也反映出了她的自卑情结。

“如果孩子答应听话,他的母亲就会带他去商场,并买礼物送给他。”

这表明母亲正处于一种艰难的境地之中。这是为什么?因为她生活在孩子祖母的阴影下,祖母在孩子心理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祖母只是偶尔来看望孩子。”

一个只在家里停留片刻的人扰乱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这会给孩子的母亲带来许多麻烦与困扰。

“家里似乎每个人都不喜欢这个孩子。”

家庭里的每个人似乎都不再喜欢这个孩子了。甚至曾经纵容溺爱他的祖母,现在也不喜欢他了。

“父亲会用鞭子教育孩子。”

体罚教育并不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帮助。每个孩子都喜欢赞美,如果他得到别人的赞美,就会感到高兴和满足。但他并不清楚如何正确地得到别人的赞美,他更希望自己不付出任何努力就能得到教师的赞美。

“如果他获得赞扬,他会更加努力地学习。”

所有想获得别人关注的孩子都是如此。

“教师不喜欢他,因为他总是郁郁寡欢。”

孩子只能采取这种办法,因为他是一个好斗的孩子。

“孩子尿床。”

这表明孩子想成为关注的焦点。不过,他是以间接的方式来争取这种关注的。这个方式的具体表现又有哪些呢?他会通过尿床迫使他母亲半夜起来。通过在夜晚大声喊叫、通过在床上阅读迟迟不睡觉、通过早上赖床、通过不良的进食习惯——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他都有办法使母亲为他操劳。因此,尿床习惯和语言缺陷就是他惯用的两种武器。

“母亲为了改掉孩子夜间尿床的坏习惯,会试图在晚上将他叫醒让他小便。”

母亲夜里要数次起来叫醒他,这样,孩子就达到了被关注的目的。

“那些孩子不喜欢这个男孩,因为他总是试图命令他们。而另一些弱小的孩子则试图模仿他。”

这个男孩其实是一个脆弱的、缺乏勇气的人,面对生活没有信心。那些弱小的孩子之所以想模仿他,是因为这些孩子和他类似,也想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关注。

“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不喜欢他,当他的功课完成得很好时,有些孩子也乐于承认他取得进步。”

当他取得进步,其他同学也会为他感到高兴。这也证明了教师的教育是有成效的,他懂得怎样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孩子喜欢在街头和其他孩子踢球。”

当他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可以征服别人的时候,他乐于与其他人联系。

我们和母亲一起讨论这个孩子并向她解释,在孩子和祖母的关系中,她的处境并不乐观。孩子非常嫉妒他的哥哥,总是害怕不如哥哥。在我们向他表示诊所里的所有人都是他的朋友时,他依然保持沉默,一言不发。在男孩眼里,说话就意味着合作。而他没有合作的意愿,所以他始终闭口不言。这是因为他缺乏社会意识,他拒绝纠正自己的语言缺陷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种抵抗方式或许令人感到诧异,但实际上,在很多成人身上我们依旧可以看到这种情形:用沉默来表达他们的抗拒情绪。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对夫妻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丈夫向妻子大声吼道,“你看你,现在又不吭声了。”妻子回答说,“我不是不吭声,而是不想说。”

案例中的这个男孩也是这种情况,他只是不想说话。当谈话结束时,我们告知他可以走了,但他似乎并不想离去,他的斗争情绪已经被激发出来,当我们再次告知他可以离开的时候,他仍然没有离去。我们要求下一次会面他和他的父亲一起来。

此时,我们和男孩说:“你一言不发是很正常的,因为他总是和别人的要求对着干。如果人们要求你说话,你就会闭口不言;如果要求你保持安静,你就会大声喧哗,故意扰乱课堂秩序。你觉得这样做很了不起。如果我们要求你‘不要说话’,那么你就会口若悬河。我们只需要提出与自己意愿相反的请求,你就会乖乖上钩。”

我们明显感觉到孩子有了想要表达的欲望,因为他觉得有必要说些什么。这样他就会通过语言交谈配合我们的工作。之后我们在向他说明他自己的情况,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通过这种方式他就会慢慢有所改善。

这时,我们要知道孩子在旧的环境之中通常是得不到改变的动力的。他的父母、祖母、教师和同学对他的看法已经固化了。孩子对他们的看法显然也是固定的。当他来到诊所之后,他就进入了一个新环境之中。事实上,我们也有必要尽可能地为他营造出一个崭新的环境。这样他在旧环境中形成的性格缺陷就会更好地暴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告诉这个孩子“你不能说话”,这个男孩就回答“我偏要说话”。这样就不会让男孩觉得有人直接和他交谈,我们就提前扫除了他的防御心理。

孩子在诊所通常会有许多听众,这会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在这个全新的环境里他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他不再受限于狭小的环境之中,家庭和学校以外的人也对他感兴趣,他成了更大环境中的一部分。这些都会使他想在新的环境中表现自己,尤其是当我们要求他下次再来的时候。他很清楚自己的情况是怎样的:诊所里的人将会询问他一些问题,了解他的进展情况等。一些孩子一周去一次诊所,而另一些则每天去一次,这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来定。在这里,人们培养他们如何与教师和平相处的能力。孩子们知道,在这个新坏境下,他们不会受到批评和指责,他们做的每件事都会被拿出来接受人们公开的谈论。这就好比一对夫妻发生了争吵,其中一个人打开了窗户,那么争吵就会即刻停止,因为环境发生了变化。因为当窗户打开时,人们就可以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他们的性格缺陷就会暴露在人前。同样的道理,当孩子愿意来到我们诊所接受治疗,他们就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

案例三

这个案例的主角是个13岁半的男孩,他是家中的长子。

“孩子11岁时候,IQ是140。”

这就证明,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自从他进入中学第二学期以来,他的学业几乎在原地踏步。”

根据我们的经验,如果一个孩子觉得自己很聪明,他就会产生一种自己不需努力就能达成目标的心理,这些孩子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无法取得真实的进步。例如,我们发现,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往往觉得自己要比实际年龄更成熟,他们想要摆脱孩子的身份。他们越是想去证明自己,越是会遇到许多麻烦。这样一来他就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像自己想象的那么聪明。因此,我们建议不要告诉孩子他有很高的智商。孩子智商的高低,不应该让他自己知道,也不应该让家长知道。因为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这很可能成为一个聪明孩子失败的原因。一个野心勃勃的孩子,如果他不知道该如何运用正确的方式取得成功,那么,他很有可能走上错误的道路。这些错误之道包括懒散懈怠、虚度光阴、患神经病、犯罪自杀等。孩子总是能够找到理由为自己走上错误之路做辩解。

“孩子最喜欢的科目是科学。他只喜欢与比自己年幼的孩子交往。”

我们知道孩子之所以愿意与比自己年幼的孩子交往,是因为他能获得一种更轻松自在的感觉,这些孩子更容易掌控一些,这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优越感,希望成为其他孩子的领袖。如果孩子喜欢与比他年幼的孩子交往,那么,我们就会怀疑他怀有这样的目的。当然情况也并不只是如此,还有一些时候,他们可能想要表达他的父性。不过,这种情况同样存在问题。因为孩子父性的表达会排斥他与比他年长孩子的交往。他会有意识地采取这种回避行为。

“他喜欢的运动是足球和垒球。”

我们可以假设,他肯定很擅长这两个体育项目。或许我们听说这个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现很突出,但是除去这些方面,他对其他事情丝毫提不起兴趣。这意味着,在他有把握获得成功的方面,他才愿意尝试。反之,他就会拒绝参与。这当然不是一种正确的行为方式。

“他喜欢玩纸牌。”

这意味着他在消磨时间。

“他将精力全都放在纸牌上,这也使他不会按时睡觉和做作业。”

这也是孩子的父母对他不满意的原因,这些抱怨毫无二致:他不专心于学业,只会胡乱地消磨时间。

“孩子在婴儿时期发展缓慢,直到他两岁以后才开始迅速发展。”

我们不清楚他为什么在两岁前发育迟缓。这或许是因为孩子受到了溺爱。我们知道,被过分宠爱的孩子会表现得不想说话、不愿走路,这也致使他身体机能发展缓慢,因为他的一切都有人提前帮他打理好了,因而也就没有了发育的刺激。他后来发育迅速的解释就是,在此期间他获得了发育成长的刺激。正是因为这种刺激很强烈,才促使他成了一个聪明的孩子。

“他最显著的性格特征就是诚实和固执。”

仅仅知道他有诚实的性格特点是远远不够的。毋庸置疑,诚实是一种美德。不过,如果他利用自己诚实的性格特征去批评责备别人,那么诚实在他那里就成了自我炫耀的工具。我们知道他喜欢支配别人,想成为领导人物,这样说来诚实就很可能成了他追求优越感的一种表达。我们不能断定,在情况对他十分不利的情况下,他是否还能保持诚实的品德。至于他固执的性格特征,我们可以发现他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行动,喜欢标新立异,喜欢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他经常欺负他的小弟弟。”

我们的判断与这一陈述是一致的。他想成为领袖,但是他的弟弟不愿意顺从他,因此他会欺负弟弟。这种举动不是诚实的表现。如果你深入了解他,你会发现他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喜欢说谎的人。他喜欢吹嘘、炫耀自己,以此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不过,他表现的其实是一种优越情结。这种优越情结能够清晰地显示他的内心正承受着自卑感的折磨。由于别人对他的评价过高,他不堪重负,从而会贬低自己。当他过分贬低自己时,他又会通过吹嘘自己的方式寻求补偿。

因此,对孩子盛赞过誉实不可取,因为这会使他觉得别人对他给予厚望。当他发现要达到别人的期望非常困难的时候,他就会惊慌失措,于是通过其他途径来掩饰自己的虚弱,例如,欺负他的弟弟。这就是他的生活方式,他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并且缺乏自信,他无法解决那些难题。因此,他便沉溺于打牌。当他忙于打牌的时候,就没有人发现他不足的地方。即使他的成绩糟糕,他的父母也会解释说,他把时间都浪费在打牌上了,怎么可能成绩优异。这样一来,他就保全了自己的骄傲之心和虚荣之心。渐渐地,他自己也开始这么解释:“没错,我就是因为喜欢打牌才成绩不好的,如果我能改掉打牌的习惯,我将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但我实在是太喜欢打牌了。”这样,他便感觉满足,因为他安慰自己,他可以变成成绩优秀的学生。

如果孩子对自己的这种心理逻辑一无所知,他就会沉溺在这种自我安慰之中,把自己的自卑情结藏匿起来,既不让别人发现,也不让自己知道。如果他坚持这么做,他就始终不会有进步。除非我们用友好的方式让他了解自己性格的根源,并且告诉他,他的实际行为恰恰显示出他是一个无法完成任务的人,他把精力都花费在掩饰自己的弱点和自卑上面。我们在进行这一切时,必须态度友好,并且不断地给予他们鼓励。我们不应该总是赞扬他智商高,这种称赞会成为一种负担,使他的心里产生畏惧而远离成功。我们非常清楚,智商在我们的一生中并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实验心理学家看来,智商仅仅显示的是当时测试的情况而已。生活是错综复杂的,一个测试并不能证明什么。高智商的孩子也并不意味着他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困难。

这个孩子的真正问题在于他的自卑感以及缺乏社会意识。对于这一点,我们有必要向他解释清楚。

案例四

这个案例的主角是个8岁半的孩子,它向我们说明,孩子是如何被宠坏的。罪犯和神经病患者主要来自这一类从小受到溺爱的孩子。

我们的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停止溺爱孩子。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再爱他们,而是说不要溺爱、纵容他们。我们应该视他们为地位平等的朋友。这个案例很有价值,因为它向我们展示了被宠坏的孩子的性格特征。

“这个孩子目前的问题是,他每个年级都要重读一次,而他现在才读二年级。”

一个孩子刚刚上学就要重读,我们不得不怀疑他的智力有问题。在分析这个案例时,我们要考虑到这种可能性。但如果是孩子起初成绩很好,后来才出现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排除他有智力障碍的可能性了。

“他总是用婴儿的方式说话。”

他希望得到家人的宠爱,他之所以模仿婴儿的说话方式,是为了心中的目标,他一定觉得模仿婴儿能给他带来好处。这种理性的判断恰恰说明了他的智商没有问题。他讨厌上学,也没有得到应对学校生活的训练。他没有按照学校的规定和制度来发展,而是选择通过敌视所处的环境来表达他的追求。这种敌视态度的结果就是他在每个年级都要重读。

“他并不服从自己的哥哥,并且和哥哥发生激烈的争斗。”

由此可以看出,对他来讲,哥哥是一个障碍。我们可以想象,哥哥是个好孩子。他和哥哥竞争的唯一手段就是表现恶劣。当然,在梦中他会想象,如果他还是个婴儿,他就可以超过哥哥。

“他一年零十个月才学会走路。”

他可能患过佝偻病。如果他在一年零十个月都没有学会走路,那么有可能是因为他受到了过多的监护与重视。在这期间,他的母亲和他形影不离。他越是不会走路,他的母亲就越会对他看护有加,更加溺爱他。

“他很早就学会了说话。”

这就证明,这个孩子的智力没有问题。因为智障儿童的表现之一就是说话困难。

“他说话总像个婴儿。他的父亲总是温柔亲切地对待他。”

这说明他的父亲也很溺爱他。

“他更喜欢母亲。他所在的家庭有两个孩子。据母亲反映,他的哥哥非常聪明,他们兄弟两个经常发生争斗。”

在很多家庭里,孩子之间都存在争斗,尤其是在家庭的最年长的两个孩子之间。然而,任何生活在一起的两个孩子之间都会存在争斗。它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当第二个孩子出生时,第一个孩子的优越地位就会被剥夺。只有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才能避免出现激烈争斗的情形。

“他算术不好。”

对于那些被宠坏的孩子来说,算术是他们在学校任务中最大的困难。因为算术涉及某种社会逻辑,而社会逻辑正是那些被宠坏的孩子所欠缺的。

“他的大脑一定有些问题。”

我们没有发现这种情况,他的所作所为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

“他的母亲和教师认为他有手淫行为。”

他有可能这么做。不过,许多孩子都会手淫。

“他的母亲说,他有黑眼圈。”

我们不能根据“他有黑眼圈”就推论他有手淫行为,虽然这是人们的通常想法。

“他对食物很挑剔。”

这表明他总想引起母亲的关注,甚至在吃饭方面也是这样。

“他害怕黑暗。”

这是孩子受到溺爱最常见的表现。

“他的母亲说他有很多朋友。”

我们认为,这些朋友都是他能够支配的人。

“他对音乐很感兴趣。”

细致地考察一下热爱音乐的人的耳朵轮廓,我们就会发现,热爱音乐的人的外耳曲线发育得更好。在检查这个孩子的耳形之后,我们发现他有精致敏感的外耳。听觉敏感表现为喜欢和谐的声音,具有敏感听觉的人更适合接受音乐教育。

“他喜欢唱歌,但患有耳疾。”

这种人一般很难忍受我们生活中的噪音,他们比一般人更容易患上耳疾。听觉器官的构造是遗传的,这也是音乐天赋和耳疾会遗传的原因。这个孩子深受耳疾的困扰,他的家族确实在音乐上都很有天赋。

要帮助这个男孩首先要做的就是,锻炼他独立自主的能力。如今,他还并不独立,他觉得母亲会为他打点好一切,永远都不会离开他。他想得到母亲的庇护,当然,他的母亲也乐于这么做。但是现在,我们要做的是,鼓励孩子自由地去做他喜欢做的事,哪怕是犯了错误。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学会独立自主。他还要学会不能因为争夺母亲的喜爱而和哥哥争斗。当他们两个都感觉自己得到了母亲更多的喜爱,他们就不会产生嫉妒心理了。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必须让孩子勇敢地正视学校生活中的问题。试想一下,如果他无法继续学习,那么将会出现什么情况?一旦脱离学校,他就会转向对社会无用的方面。他可能会开始逃学,甚至干脆不去学校。然后离家出走,和社会上行为恶劣的人交往。

防患于未然总是没有错的,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总比以后对付一个社会问题少年要好得多。学校只是一个重要的测试环境,这个孩子没有得到过足够的训练应对学校生活,他也缺乏社会合作意识,这也是他在学校遭遇困难的真正原因。对此,学校应该帮助孩子重拾信心与勇气,当然学校也有自己的难处,可能因为班级人数过多,也可能教师缺乏激发学生内心勇气的准备。如果孩子能够遇到一个能给他勇气的教师,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得到拯救。

案例五

这个案例的主角是一个10岁的小女孩。

“由于她在算术和拼写方面有困难,学校介绍她来我们诊所接受指导和治疗。”

算术对一个被宠坏的孩子来讲是一个困难的科目。这并不是说,一个被宠坏的孩子绝对拙于计算。但是根据我们的经验,情况通常如此。

左撇子在拼写方面通常会感觉吃力,因为他们已经养成从右向左阅读的习惯了。他们能够正确地阅读和书写,但是方向却是相反的。人们通常不会注意到这一点。

人们知道左撇子有阅读拼写障碍,但他们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孩子在这方面经常出现差错。我们由此推测,这个女孩可能是个左撇子。但也有可能是别的原因造成了她拼写困难。如果是在纽约,我们还要考虑她可能是来自其他国家的移民,因此对英语不是很熟悉。

“她以往的生活有个重要的经历:在德国,她的家庭发生了经济变故。”

我们不知道她的家庭是何时从德国移民的。也许这个女孩曾经有过一段快乐的时光,但是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新环境就像一种测试,在这里能够看出她是否受到过与人合作的训练,是否为适应新环境做好了准备,是否具备足够的勇气,是否能够承受经济窘迫的重负。换句话说,她是否学会了在生活中与人合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她在与人合作方面能力有所欠缺。

“她在德国时学习成绩还不错,她8岁的时候离开了德国。”

这是两年前的事。

“她在美国的学校学习成绩不怎么好,因为她在拼写上有困难,而且美国学校教授算术的方法也与之前不同。”

教师并不总能照顾到学生类似的问题。

“母亲非常宠爱她,她也十分依赖母亲。她对父母是一样的喜欢。”

如果你询问孩子:“你更喜欢你的父亲还是你的母亲?”他们一般会回答说:“我都喜欢!”这种答案是他们受教导的结果。有很多方法可以检验这个问题的回答,其中一个好办法就是让孩子坐到父母的中间,当我们和父母谈话时,孩子的脸会不自觉转向她更喜欢的人的一方。同样的,当孩子走进父母的房间时,她会下意识地走到她更喜欢的人那里去。

“她有一些和她年纪相仿的女朋友,但是不算多。在她早期的记忆里,在她8岁的时候,她与父母住在乡下,她常常和小狗在草地上玩耍。那时她家还有一辆马车。”

她对曾经富足的生活记忆犹新。这就像一个破产的富人,总是回忆他过去拥有的汽车、马匹、仆人和漂亮的房子一样。女孩对自己的现状并不满意,这种情况我们完全可以理解。

“她常常梦到圣诞节,梦到圣诞老人送给她的各种礼物。”

她的梦反映了她在现实生活中的心愿。她总是渴望得到更多东西,因为她觉得自己被夺走了很多东西。她想重新拥有曾经的一切。

“她常常依偎在母亲身边。”

这是一种失去勇气的表现,也可能是因为她在学校遭遇了困难。我们告诉她,尽管她比其他孩子遇到了更多困难,但是只要她肯努力,她依然可以在学业上取得更大进步。

“她再次来到诊所,他的父母没有陪她一同前来,她是自己独自来的。她的学习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家里,她也能独自完成自己的事情。”

我们曾经建议她争取独立,不要依赖她的母亲,要学会独自处理自己的事情。

“她为她的父亲做早餐。”

这是培养合作感的一种表现。

“她觉得自己更加富有勇气了,她和我们谈话时能够更加从容自在。”

我们要求她下次和她的母亲一起到诊所来。

“她和母亲一起来到了诊所,这是她母亲第一次到访。母亲的工作一直很忙,抽不出时间。我们从她母亲那里得知,这个女孩并不是她亲生的,而是领养的,被领养时孩子2岁,但女孩对此毫不知情。在她出生的前两年,她先后辗转被送到过六户人家。”

女孩的过去并不美好,她在生命最初的两年经历了太多的磨难。这个女孩曾经被人遗弃,后来才得到悉心照料。她很想紧紧抓住目前这种良好的处境,这可能是她对早期所遭受的不幸的一种无意识的印象,那两年的遭遇对她来说太刻骨铭心了。

“当这个母亲要领养这个女孩的时候,有人建议她严格管教这个孩子,因为女孩的出身家庭很糟。”

给出这个建议的人深受遗传学说的毒害。如果母亲真的对女孩严格管教,但她还是出现了问题,这个人就会辩解说:“你看,我说得对吧!”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这种看法对孩子成为问题儿童负有很大责任。

“女孩的生母是个坏女人,这更让养母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因为女孩不是他的亲生女儿。这也促使她有时会对孩子实施体罚。”

对女孩来说,她现在处境艰难。养母对她的溺爱有时会突然终止,取而代之的是严厉惩罚。

“养父溺爱这个孩子,几乎满足她的所有要求。在她的母亲那里,如果她想得到某种东西,她不会说‘请求’或者‘谢谢’,而是说‘你不是我的母亲’。”

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女孩知道事情的真相,要么是她懂得说什么才能一击要害。曾有一个20岁的男生觉得自己不是母亲亲生的,他的养父母发誓说,从来没有人将真相告诉过孩子。这只是这个男生的感觉。孩子总是能从很细小的状况中得到有关自己的秘密。虽然养母觉得案例中的女孩不可能得知真相,然而,女孩可能对事情的真相有所察觉。

“不过,这个女孩只对母亲而不是父亲说这样的话。”

因为她没有机会攻击父亲,父亲总是满足他的所有要求。

“她的母亲不能理解孩子在新学校的行为变化。女孩的成绩忽然变差了,母亲便会对她实施体罚。”

成绩一落千丈已经使女孩非常羞愧懊恼了,回到家后还要遭受母亲的体罚,这实在是雪上加霜。成绩糟糕和母亲的体罚,其中任何一种情况对女孩来说都糟糕至极。

“她有时候会情绪失控,忽然大发脾气。她在学校有时会情绪激动,暴躁难耐,因此扰乱课堂秩序。她觉得自己永远都应该处于第一位。”

女孩的这种欲望其实很容易理解。她是家里的独子,她已经习惯了从父亲那里得到她想要的一切。她希望永远处于第一位也不难理解,她曾经拥有过富足的生活,当这一切被剥夺以后,她追求优越感的欲望就更强烈了。但是她没有找到追求优越感的正确渠道,所以,她总是给别人制造麻烦。

我们告诉女孩,她必须学会与别人合作。她表现得激动亢奋是为了引人注意,她大发脾气也是为了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她的母亲对她的成绩不满意,她为了反抗会故意不好好学习。

“她经常梦到圣诞老人给她带了许多礼物,但当她醒过来以后,却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她总是唤起自己曾经拥有一切的情绪,但是清醒以后却发现自己一无所有。我们不要轻视这里蕴藏的危险。如果我们在梦中唤起这种情绪,而醒来时却发现是一场梦,我们自然会感到失望。但睡梦中引起的感觉是和现实中相对应的。

也就是说,女孩做这个梦的目的不是唤起那种拥有一切的感觉,而是要体会失落的情绪。她做这种梦就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即体验一种失落感。很多患有抑郁症的人都会有类似的美好梦境,梦醒之后却发现一切截然相反。我们能够理解女孩为什么会想持续地感觉到失望情绪。她觉得自己前途黯淡,于是就想把一切归咎于自己的母亲。她觉得自己一无所有,而她的母亲什么都不满足她(“她还常常体罚我,只有父亲才满足我的要求”)。

下面对这个案例进行一下总结。女孩总是在追求一种失落感,并且将这一切都归咎于她的母亲。这实际上是对母亲的一种反抗。

如果我们想要制止她,就应该明确地意识到,无论是在家中、在梦中,还是在学校,她的所有行为都基于相同的错误模式。她之所以会形成这种错误的思维模式,是因为她在美国待的时间太短了,她无法熟练地掌握英语。

我们应该让她相信,这些困难不算什么,都是可以通过努力轻易克服的,她不应该将这些困难作为对付母亲的武器。

我们还应该说服母亲不要用体罚的方式教育孩子,这样她就找不到任何反抗的理由了。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我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情绪失控、乱发脾气的行为表现,实际上是为了给母亲制造麻烦”。如果她能认识到这一点,她就会停止自己的恶劣行为。在她不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背后蕴含的深刻含义时,想要让她有所改变,几乎不可能。

这样,我们就能清楚心理学的目的了,其目的就在于了解一个人应该怎样运用自己的印象和经验。换言之,心理学试图了解孩子的整套知觉系统,它了解孩子应对刺激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了解孩子如何看待受到的刺激;了解孩子如何利用环境来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