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应该考虑逻辑地下属于是的概念,即十个范畴。应该注意,和“属”这个名一样,“范畴”这个名是一个第二意向的名,尽管它所谓述的表达式是第一意向的简单词项。

然而,“范畴”有两种意义。在一种意义上,它被用来意谓根据一般性的大小排列的整个系列的词项。在另一种意义上,这个词被用来表示各个这样的系列中的第一个最一般的词项。在“范畴”的这第二种意义上,每个范畴由于表示不是符号的东西,因而都是一个第一意向的简单词项。然而,如果在第一种意义上使用这个词,那么就可以说,一些范畴中有既是第一意向又是第二意向的词项。换句话说,有一些范畴是由第一意向和第二意向构成的。例如,根据把意向或概念解释为心中主观存在的性质的观点,比如“属”这个一般词项就属于性质范畴;因为根据这种观点,每个属都是一种性质。现在,“属”是一个第二意向的名,但是“颜色”这个普通词项是一个第一意向的表达式。在其他许多情况下都是这样。

有人可能会否认第一意向可以比第二意向更一般,以此来反对上面的论述。

与此相似,有人可能会论证说,第一意向不能谓述第二意向,或者第二意向不能谓述第一意向。

最后,有人可能会反对说,一个是理性的东西不能是在一个现实东西的范畴中;但是由于一个第二意向是一个是理性的东西,因而它不能是在一个现实东西的范畴中。

在回答第一种反对意见的时候应该注意,第一意向比任何第二意向都更一般;因为是 乃是一个第一意向,而它是比任何第二意向的概念都更一般的。每个第二意向都是一个是者,但不是比第一意向更一般的。

在回答第二种反对意见的时候应该说,当第一意向和第二意向都指代其自身的时候,任何第一意向也不谓述一个第二意向;因为否则就会不得不承认有的第二意向与有的第一意向是同一的,而这当然是假的。然而,一个第一意向如果不指代其自身而指代一个第二意向,则可以谓述一个第二意向。例如,“实体这个属是一种性质”这个命题是真的;然而,“性质”这个谓项却是真适用的,因为它不代表自身,而代表是一个属的第二意向。与此相似,在“一个名是一个性质”这个说出的命题中,一个第一指定的名谓述一个第二指定的名。然而,它不指代自身,而是指代它所谓述的第二指定的名。当相关的命题是真的,任何第二指定的名与第一指定的名都不是同一的。

在回答第三种反对意见的时候应该注意,“是在一个范畴中的”这个表达式有两种意义。在第一种意义上,一个对象是在一个范畴中的,如果这个范畴中的第一个词项(如果有意义地理解的)可以谓述指这个对象的代词。在这种意义上,除了特殊的实体,任何东西都不是在实体这个属中,因为除了特殊的实体外,任何东西都不是实体。在这个短语的这种意义上,所有仅仅表示实体的普遍的东西都处于性质这个范畴之下,因为所有普遍的东西都是性质。

在另一种意义上,某种东西是在一个范畴中的,这里它是这样一种东西,即如果有意义地理解,它就能以这个范畴中有意义地理解的第一个词项作谓项。在这种意义上,普遍的东西是在实体范畴中的;因为“实体”若是有意义的理解,则谓述一些有意义的理解的普遍的东西。例如,“每个人都是一个实体”;“每个动物都是一个实体物”;“每块石头都是一个实体”;等等。在这种意义上,其他普遍的东西处于性质范畴之下,如此等等,对于其他范畴也是这样。但是在这种条件下,相关的命题(“任何是理性的东西都不能是在现实东西的范畴中的”)是假的,无论是在第一种意义还是在第二种意义上理解“是在一个范畴中的”。

然而,应该指出,根据把意向、概念和心灵感受解释为心的性质的观点,概念被说成是理性的东西,不是因为它不是在事物本性中的现实的东西,而是因为它只是在理性中并且是心为了这样那样的目的而使用的对象。这样,所有命题、推理和心灵的词项都是是理性的东西。然而它们实际上确实存在并且是比任何物体性质更完善和更实在的。所以,当评注家和哲学大师把是划分为现实的是和理性的是,或心灵之中的是和心灵之外的是,并且后来又把现实的是划分为十种范畴时,他们不是以我们把动物划分成比如说理性的和非理性的这样的方式把这个概念划分成对立的东西。相反,这是把一个词划分成它的各种意义,就像亚里士多德在《前分析篇》第一卷中把或然的划分成或然—必然的、由于机遇而或然的和一般来说可能的一样。这三个概念中的一个概念可以谓述其他概念,因为下面的命题是真的:“或然—必然的是可能的”;“由于机遇而或然的是可能的”。相关的关于是的划分与“一个是理性的东西乃是一个是现实的东西”这个命题的真同样不是不相容的,如果我们把“现实的是”解释为是指代某种实际上存在的实在的性质。然而,如果“现实的外在的是”不被理解为意谓“那不在心灵之中的东西”,那么把是划分成十种范畴就不是把一个一般概念划分成其逻辑上下位的东西。相反,它应该根据下面的方式被解释:是心灵之外的现实的东西有的是由这个范畴表示的,有的则是由那个范畴表示的,如此等等。或者,它会是像这样的:每个是心灵之外的现实的东西或是在这个或是在那个范畴之中。但是,由于我们可以以这种方式解释范畴,因而我们必须承认,有许多不是心外对象的东西都归属于范畴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