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是法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爱弥儿·左拉(1840—1902)的优秀代表作,《卢贡-马卡尔家族》的第十三部作品。

《卢贡-马卡尔家族》是左拉效仿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而构思的一系列长篇小说,总计二十部,以“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作为副标题,所描写的历史背景从一八五一年十一月十二日拿破仑第三发动政变开始,至一八七〇年色当战役法军全部覆没、拿破仑第三被俘时为止。

这个时期正好是左拉的青少年时代。左拉一八四〇年出生于一个工程师的家庭,七岁丧父,家庭生活艰难。早年他在南方城市埃克斯度过,一八五八年全家迁至巴黎。由于投考大学落选,他失去了继续上学的机会,不得不为生活奔波和挣扎。一八六二年,左拉进入著名的阿歇特书局工作,并开始为书局写作散文和小说。从此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一八六八年底,左拉开始酝酿写作《卢贡-马卡尔家族》。一八七一年,他发表了这个小说系列的第一部作品《卢贡家的发迹》。一八七七年发表《小酒店》,使左拉成为全国瞩目的作家。一八八〇年,《娜娜》的销售量创下了空前的纪录。同年和次年,左拉发表了五部论文集,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文艺思想。他接受了克罗德·贝尔纳的实验医学论点,将《卢贡-马卡尔家族》建立在唯物论的观念之上。同时,左拉又受到吕卡斯的遗传学影响。总之,在创作《萌芽》之前,左拉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已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在写完《小酒店》之后,他计划再写一部具有政治意义的工人小说。为了写这样一部小说,左拉作了充分的准备。他阅读了大量有关矿工的生活与劳动的著作,又钻研了当时资产阶级学者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著。一八八四年二月十九日,法国北部的昂赞采煤区发生大罢工,左拉闻讯及时赶到现场,进行采访和调查,足迹遍布全矿区。于三月三日返回巴黎后,他又听取了法国社会主义运动领导者盖德和龙格的讲话,读了马克思关于第一国际的宣言和纲领。由此,他自信地说:“我已经拥有了写一部社会主义小说的一切必要的资料。”四月二日他开始动笔,一八八四年十一月在《吉尔·布拉斯报》上连载,次年一月二十三日全部写完。

在世界文学史上,《萌芽》是第一部正面描写产业工人罢工事件始末的小说。它成功地再现了罢工的过程,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阵营的矛盾与对抗,提出了令人振聋发聩的社会问题。

《萌芽》的主题是崭新的,而且十分重要。左拉在小说草稿本中提纲挈领地写道:“我的小说描写工资劳动者的起义,这是对社会的冲击,使它为之震动,一句话,描写资本和劳动的斗争。小说的重要性就在于:我希望它预告未来,它提出的问题将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问题。”罢工集中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阶级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斗争,有时还体现了尖锐的政治斗争,它往往是经济危机促成的,又加深了这个社会所固有的矛盾,因而令人瞩目。

小说首先写出了罢工的根本原因,《萌芽》以巨大的篇幅描绘了矿工极其触目惊心的工作条件,不啻是煤矿工人的一份控诉书。矿井设备年久失修,时时有塌陷的危险,有的煤层较薄,矿工必须爬在那里挖掘,象畜生一样一丝不挂,浑身给煤和汗水弄得污秽不堪,四肢累得要散架。女工和童工推着沉重的斗车,汗如雨下,即使因工伤残废,还得用大锤子打碎煤块,继续干活。老矿工马赫一家九口有四个人劳动,生活仍然入不敷出。而煤矿经理和股东却住宅豪华,生活富裕,一人所得抵得上五十个矿工家庭的血汗收入。左拉在整部小说中把矿井描写为食人肉的怪兽,把资本家比喻为靠工人血肉“喂饱养肥的一尊神像”,鲜明的贫富对照,清楚地揭示了资产阶级的财富来自榨取无产阶级的血汗劳动,这就是工人罢工的原因所在。

罢工斗争在小说里占了很大篇幅,是小说描写的最主要的内容。这是一次具有阶级觉悟的工人的集体行动,是在国际工人联合会领导和支持下进行的,有较正确的思想指导。小说的主人公艾蒂安是国际工人联合会的代表,他向工人们指出,资本是剥削的结果,劳动者有权利和义务收回这笔被掠去的财富,他还描述了未来世界应当由“人民掌握政权”、“生产工具都归集体所有”、“人人都是劳动者”、“凭工计劳,按劳付酬”的图景。工人们一代代累积的愤恨终于爆发了。两千五百名矿工象大海的波涛,席卷而来,封闭了所有的矿井。罢工浪潮蔓延开去,上万个工人参加了行动。他们大公无私,团结一致,英勇斗争。面对军队的刺刀,毫不畏缩,甚至献出生命,谱写了一曲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英勇搏斗的赞歌。

《萌芽》是一部悲壮的史诗,左拉在创作这部小说时,联想到大革命时期共和三年芽月十二日,饥饿的民众拥入国民公会,高呼“面包和九三年宪法”。他说,“萌芽”这个词语“包含了我所要寻找的东西:革命的四月,老朽的社会在春天里焕然一新……倘使它对某些读本有点隐晦,对我来说却象一柱阳光,照亮了整个作品。”①“萌芽”作为孕育希望和前途的象征,在小说情节中时隐时现,贯穿始终,曾先后出现四次,一直到小说结尾:“这支队伍的萌芽就要冲破大地活跃于世界之上了。”这种带有预示性的乐观情调给这场罢工斗争赋予了高昂的战斗气息,使小说具有史诗般的悲壮气势。

在这场绘声绘色的罢工斗争中出现的工人形象是塑造得较为成功的。在法国文学史上,艾蒂安是第一个有阶级觉悟的工人形象。他是采煤工,又是工人运动的组织者。作为国际工人联合会的成员,他发展新会员,组成一个支部。他钻研社会主义理论著作,同无政府主义者进行斗争,经过革命的洗礼,在政治上更加成熟。这是一个从基层涌现出来的工人领袖;他的成长过程,写得十分自然。马赫一家是个典型的矿工家庭。这一家世世代代为煤矿工作了一百年,先后有六口人在矿井里丧命。老父亲病魔缠身。马赫在罢工中饮弹身亡。他的妻子日夜操劳,鼓励丈夫进行斗争;丈夫死后,她顶替丈夫下井干活。一系列的事情使她逐渐认识到复仇的一天总会到来,在她身上体现了由没有觉醒到觉醒的矿工形象,写得有血有肉,生动突出。

在艺术上,左拉继承了巴尔扎克细致地描绘现实生活的手法,具有粗犷、扎实、浑厚、巨细无遗的特色。但是左拉也有自己的创造。首先是开卷的描写,左拉一开始就让主人公登场露面,进入情节,笔墨简练。在结构上,左拉更注意有机的联系。《萌芽》的前四部分是开场和发展,第五部分是高潮——罢工,后两部分写罢工失败,全书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情节进展井然有序,节奏沉稳有力,气势雄健遒劲,象一幅巨大的壁画,具有古代史诗的特点。另外,左拉喜欢运用有象征意义的形容词去描写环境。《萌芽》最常用的形容词是“黑的”。矿区内外一片黑色,矿工全身乌黑,吐出的痰是黑的,死时流出的血也是黑的。这个天地是“一种物质构成的黑夜”。黑色是忧郁、恐怖、压迫的象征。这里沉沉的天地是矿工生活的现实世界,严峻苍凉,为小说增添了悲壮的色彩。

《萌芽》是在高尔基的《母亲》问世之前,写得最成功的反映工人运动的长篇小说,它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是无可争议的。

郑克鲁

一九九三年五月

①一八八九年十月致冯·桑登·科尔夫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