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皮埃丰来,我到那里去看望伯父,他很阔,有马,不过他不知道什么是tigre,什么是groom,什么是britschka①,而且他还乘坐唧筒式弹簧的双轮马车②……”

①tigre,英语,这里意为“小马夫”、“小厮”;groom,英语,“马夫”;britsch-ka,俄语,“轻便旅行马车”。

②巴尔扎克着此文时,唧筒式弹簧已经为钢片弹簧所替代。

“嘿,怪哉!”我们这位可敬的朋友突然嚷起来,一面将烟斗放在一尊维纳斯雕像的手臂间。这尊维纳斯倚着海龟的雕像是壁炉的装饰。“嘿,怪哉!涉及常人,有人权法;涉及国家,有政治法;涉及利益,有民法;涉及官司,有诉讼法;涉及自由,有教育法;涉及罪犯,有刑法;涉及工业,有贸易法;涉及农村,有农法;涉及士兵,有军法;涉及黑人,有黑人法;涉及森林,有林业法;涉及贝类装饰品,有海洋法……总而言之,我们想得很周到,从宫廷的丧事,从为国王、伯父、堂兄各应该流多少泪,一直到骑兵跨下马的生活与步伐……”

“那又怎么样呢?”A-Z对他说,没有注意到他正在喘气。

“是这样。”他回答,“我不知道在制定这些法律的时候,是不是有什么转染病(他想说传染病)在那些专写错别字的先生们中间流行。我们简直给法律淹没了……礼仪,美食、剧场、贵族、女人、赔偿、移民、行政,什么都有法。而且,这些浩如烟海的成果,全受到圣西门理论的影响。按圣西门的理论,编纂法典是一项专门的学问(请看《组织者》)……兴许排字工搞错了,没有看清原稿写的是尾巴化①,来自当尾巴讲的cauda?……甭管它了!”

“我请问,”他抓住一名听众,扯住他的钮扣,把他拽到跟前,接着说,“风雅生活居然没有从著作界和思想界找到它的立法者,这岂不是一大怪事?我们看到的那些读物,包括关于乡警、镇长、纳税人的读物,同风雅生活论相比较,岂不要黯然失色?将那些使生活充满诗意的原则公之于众,这不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吗?如果外省的大多数农庄、家院、房屋、佃耕地、田垅等等,是不折不扣的狗窝的话;如果法国的牲口,尤以马为最,受到的待遇叫一个信奉基督教的民族脸红的话;如果舒适生活这门学问,菲玛德②硫化打火石,勒马尔③咖啡壶,廉价地毯等等,超出巴黎方圆六十里便不为人所知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现代科学提供的这些最普通的创造发明之所以没有得到广泛利用,是因为我们听任那些小业主们龟缩在无知之中。风雅与万事万物相关。它力图通过刺激一个民族高消费口味的办法来帮助这个民族摆脱贫困。下面这句话无疑是一句伟大的格言:

为自己创设多少需要是获得多少财富的前提。

①编纂法典,法文是codification。巴尔扎克杜撰了由拉丁文cauda而来的词caudification,取其发音与codification相似,是一种文字游戏。不过,据考,在《组织者》一书中并未出现过codification一词。

②菲玛德,法国药剂师,硫化火石的发明者。生卒年月待考。

③勒马尔(1766—1835),法国语法学家,热衷于发明。新式咖啡壶就是他的发明之一。

它(我讲的还是风雅)赋予一个国家以更美的面貌!它还能改善农业生产,因为牲畜品种和产品的优劣取决于我们对牲畜食宿的关心程度。请去看一看,布列塔尼人将奶牛、马匹、羊只和娃娃放在什么样的窝里,你就会承认,需要写的书千千万,最具慈善价值、最具民族意义的是关于风雅的论文!如果一位大臣竟然把手帕和鼻烟盒忘在路易十八的桌子上①,如果一位儒雅公子下乡,住在一个老头家里,他对着镜子修胡须竟然感到象要中风跌倒②,最后,如果您伯父现在还乘唧筒式弹簧的双轮马车,那么究其原因,肯定是缺少一部关于时尚的经典著作!……”

①这位大臣是科比埃尔伯爵,事见德·波尔夫人的《我的回忆》。

②意谓镜子质量差,影像模糊不清。

这位可敬的朋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这种口才被那班嫉妒心强的人叫作胡吹乱侃。最后,他得出结论:“风雅使生活丰富多采……”

呀!这句话赢得一片喝彩。那位目光敏锐的人(A-Z)指出,戏剧很难超脱风雅给国家风俗染上的一致性,他举英国和西班牙两国为例,以它们的风俗习惯各自具有不同的地方色彩为证据,阐明他的见解。最后他说道:

“诸位,科学有这样一个空白,这很容易理解。想一想,什么人——不论年老年轻——愿意将如此繁重的任务担在自己肩上?要想撰写风雅生活论,必须具有难以想象的狂热的自信,因为这意味着将自己置于全巴黎的风雅人士之上。这班风雅人士自己也都在摸索,尝试,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进入自如的境界。”

此时,为了敬奉时髦的茶叶女神,大家畅饮了数巡,个个才思飞逸,如有神启。只见《时尚》杂志一位非常风雅①的编辑②站起来,向同仁们投去得意的目光。

“这样一个人是有的!……”他说。

话音刚落,大家哄然大笑。但是,当他继续讲下去时,笑声停止了,随之出现的是透着仰慕之情的一片寂静:

“他就是布律迈尔③!……布律迈尔目前住在布洛涅森林④,他被债主逼出了英国,这帮家伙忘掉了这位时髦生活的教父对祖国的贡献……”

①“风雅”在这里仅指服装而言(作者原注)。

②可能是指欧仁·苏,参阅本卷第38页。

③布律迈尔(1778—1840),英国人,后流亡法国,以风流儒雅,追求时髦而蜚声英、法等国。

④布洛涅森林在巴黎东郊。

经他这么一说,写一篇关于风雅生活的论文似乎变得容易些了。大家一致得出结论,认为发表这样一篇论文是对人类的一大奉献,是在进步的道路上迈出的一大步。

无庸赘言,本文前两章在论述风雅生活与完善人类各种社会密切相关时所引证的哲学原理均来自布律迈尔:关于他的思想,我们的介绍可能不尽准确,然而创造了英国豪华生活的这位不朽人物,他的旧友或许能够通过我们的介绍认识到他的思想的伟大哲学意义,这便是我们的希望。

很难表达我们与这位时髦生活的泰斗见面时的心情。我们又兴奋,又钦佩。当你见到这样一个人,正是他发现了家具和百叶窗的哲理,正是他将要给我们留下有关马裤、儒雅风度以及马具的各种箴言,你怎么能不意味深长地抿住嘴唇呢?

另一方面,对乔治四世的这位密友,对替英国创造了部分法律,并且让威尔士大公喜欢上服装和舒适生活(这对讲究衣着的军官意味着步步高升)的这位时髦先生,你又怎么能不油然而生敬意呢?他不正是时髦生活影响力的活见证么?

但是,当我们想到布律迈尔现在的生活充满了悲苦,想到布洛涅森林在他竟成了圣赫勒拿岛的岩穴时①,不同的感情便融合在一起,化作了热烈的崇敬。

①作者将流亡到巴黎、住在布洛涅的布律迈尔与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的拿破仑相比。

我们见到他,是在他起床的时候。他的睡袍露出苦难的痕迹。不过,这睡袍固然与他遭受的苦难相符,却也同时与房间的陈设相呼应,令人叹服。布律迈尔固然变得又穷又老,但他永远还是布律迈尔。可惜,足以同乔治四世匹敌的胖肉已经破坏了他的标准体型,而且纨袴子弟昔日心中的上帝居然戴着假发!……可怕的教训!这不活脱脱就是酩酊大醉走出议会而被差役抓住的那个谢立丹①么?

戴假发的布律迈尔,穿花匠衣服的拿破仑②,老小孩似的康德③,戴红帽子的路易十六④,在瑟堡的查理十世⑤,这是我们时代最壮观的五幕景象。

①谢立丹(1751—1816),英国剧作家、政治家。与布律迈尔一样,生活奢浮。文中所记之事曾是轰动一时的新闻。

②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时曾遵医嘱,从事园艺劳动。一幅拿破仑穿花匠衣服的套色版画当时广为流传。

③康德的朋友海塞在《晚年的康德》一书中记载,康德晚年善忘,有时讲话含糊不清。“老小孩”之说当由此而来。显然,巴尔扎克有些夸大其词。

④一七九一年六月二十日,路易十六戴上象征革命的红帽子在杜伊勒里宫的窗口与民众见面,第二天即秘密离开巴黎。

⑤查理十世由瑟堡上船逃往英国。

伟大的布律迈尔迎接我们时,讲话的口气无可挑剔,谦恭的神气更令我们五体投地。我们将完成这项崇高使命的希望寄托于他,他听了似乎颇有些得意。然而他一方面表示感谢,一方面又说他自认为不能胜任如此博大精深的工作。

“幸亏,”他对我们说,“我在布洛涅有几位优秀的绅士朋友,他们在伦敦时对风雅生活的理解就非常开放,因此也到了巴黎……光荣属于不幸的勇士!”他一边说,一边摘下假发,并向我们投来又快活又带几分揶揄的眼神。

“因此,”他接着说,“我们能够组成一个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有足够的声望,足够的经验,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外表看起来安逸的风雅生活所包含的最棘手的难题。不论你们巴黎的朋友是赞成还是反对我们的信条,我们都希望你们的工作具有划时代的价值!……”

说罢,他邀我们与他一道饮茶。一位太太从隔壁房间走出来。她虽说肥硕些,却还有几分风韵。她捧着茶壶为众人斟茶。我们于是发现布律迈尔原来也有他的柯宁汉侯爵夫人①。看来,他与老朋友乔治四世的区别只在于一顶王冠了。

唉!如今这两位已经ambopares②,两人都已经作古,或者差不多作古了。③首次讨论会在午餐时举行。佳肴珍馐证明布律迈尔在垂暮之年对巴黎仍不失为宝贵的财富。

①柯林汉侯爵夫人(约1766—1861),英王乔治四世的情妇。

②拉丁文:两人平等。

③乔治四世死于一八三〇年。布律迈尔虽然死于一八三八年,但一八三〇年时他已经几乎被人遗忘。

我们讨论的问题与我们的工作生死攸关。

事实上,既然风雅生活意识应该产生于一个多少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体魄,那么就可以推论,对我们来说,人分为两个阶级;诗人和散文家,风流雅士和受苦受难的芸芸众生。所以,无需再写什么文章。二者之中,前者是无所不知的,而后者是无可学而知的。

但是,经过最令人难忘的讨论,我们发现了这样一句宽慰人心的格言:

十一

风雅固然主要是一种意识,而不是一种技艺,但是它同样也与本能与习惯有关。

“是这样的。”布律迈尔忠实的朋友威廉·Crad…K先生高声说,“叫country-gentlemen(小地主)、生意人和钱庄老板之类的人不用提心吊胆!……并非所有的贵族子弟生来就有风雅观念,生来就有给生活打上诗的印记的那种情趣。一个国家的贵族之所以显得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们有独特的风度,是因为他们对生活有一种透彻的理解!他们的优越性何在?……在教育,在习惯。大户人家的子女从摇篮开始就受到和谐的文雅气氛的熏陶,受到娴雅的母亲的教育。母亲的言谈举止保留了全部的优良传统。所以,我们这门学问的基本功在他们是驾轻就熟。经常接触美的东西却不为所动,除非脾气十分怪僻,否则绝不可能。对一个民族而言,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情景是一个贵族堕落到不如一个布尔乔亚!人的智力固然不相等,然而感觉却很少有什么差别。因为智力产生于内在的修养,而外在形式愈扩展,平等的机会就愈多。人的腿部较之脸部彼此更加接近,这是腿的外形线条伸长许多的缘故。所谓风雅既然不过是使可以感觉到的事物变得完美,那么人人都应该能够借助于习惯而掌握它。一位阔老通过学习,能够学会象我们这样穿靴子和裤子,能够学会极有风度地花钱……其他的事也都一样。”

布律迈尔眉头微蹙。我们猜到他准备发表预言式的高论了。过去,阔老们对这些高论一向言听计从。

“那句格言讲得有理。”他说,“对刚才这位高贵的朋友发表的见解,我也部分地表示赞成。但是,取消风雅生活与普通生活之间的界线,将神殿的大门向所有的老百姓敞开,对此我不敢苟同。”

“不!……”布律迈尔厉声说道,同时一拳击在桌面上,“不,并不是所有的腿都能以同样的方式穿靴子或者裤子……不,先生们。难道不是永远会有瘸子、丑人和畸形人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千万遍重复的这句话,难道不同样也是一句格言么?”

十二

万物与人的差别都不及人与人的差别大。

他肯定了这样一条原则,就是应该给刚入风雅生活大门的人以希望,让他们感到凭借习惯能够成为风流雅士。然后他接着说:“我们也必须承认有例外,我们必须研究造成例外的原理,真心实意地去研究!……”

大家搜肠刮肚,经过广泛的、富于真知灼见的探讨,拟写出以下的格言:

十三

欲过风雅生活,至少先学修辞学。

十四

店东、生意人和人文学教授与风雅生活无缘。

十五

吝啬是对风雅生活的否定。

十六

年届四十还未宣告破产的银行家,或者腰围三尺的银行家是风雅生活的死敌:风雅生活的天堂,对他而言,一辈子可望而不可即。

十七

不常常到巴黎来的人永远做不到彻底的风雅。

十八

无礼之徒是时髦社会的害群之马。

“好了!”布律迈尔说,“再加一句,就要涉及一般原理的教育了,那应该是论文第二编的内容。”

他这样来编排我们的作品,等于屈尊俯就,亲自来确定这门学问的界限。

“如果诸位认真观察一下构成风雅生活的思想的各种物质表现,那么诸位就会象我一样,被某些事物与个人之间相当密切的联系所震惊。语言、行动、风度,这些是与人直接相关的行为,完全受风雅法则的支配。桌子、听差、马匹、车辆、家具、房屋装璜,这些东西可以说是间接与人有关。生活中的这些附属品尽管也带有凡与我们相关的东西都有的风雅印记,但是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显得远离思想本源,因此在浩瀚的风雅理论中只应占据次要地位。一部作品,它的宗旨既然应该是影响在风雅方面堪称‘无知兄弟’①的那些人的习俗,那么以这样一部作品来反映推动时代前进的伟大思想岂不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么?这里我们应该一致同意,在构思这样一部贵族百科全书时,一切与理智相关的理论将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

“不过,诸位,”布律迈尔又说,“有一个事实,它支配着其他一切事实。人首先要穿衣服,然后才能做事、讲话、走路、吃饭。时髦的行为、仪表、谈吐等等,永远不过是衣着装束的结果。斯特恩,这位杰出的观察家,他以绝顶巧妙的方式指出,刮过脸的人与满脸胡须的人,在观念上绝不能同日而语②。我们谁也摆脱不了服装的影响。善于打扮的人不会再工作。同一个女人,穿一件浴衣还是穿舞会的衣服……样子会完全不同,可以说判若二人!”

①“无知兄弟”原是“上帝的圣约翰”修会的修士自谦的称呼。

②斯特恩(1713—1768),英国小说家。这个见解见他的代表作《项狄传》第6卷。

说到这里,他喘了口气。

“我们上午的举止和晚上的举止就有差别。”他接着说,“反正乔治四世(他对我的友情使我不胜荣幸)确实讲过,他在加冕那天比第二天要高大!所以,作为社会的人,我们经历的最大变迁是在服装方面,它影响着我们的全部生活!我觉得,建议你们按下面的顺序写你们的著作,这与逻辑并不相悖。”

“在用第二编阐述了风雅生活的一般原则之后,”他说,“应该用第三编来论述与个人直接相关的事物,首先是服装。最后,第四编,依我之见,应该讨论与个人直接相关,同时又被我看作是附属品的那些东西!……”

我们原谅了布律迈尔对服装的偏爱,他毕竟是靠服装起家的嘛。对一个伟人,这也许是个错误,不过我们不敢妄加评议。虽说他这个优秀的分类法难保不被全世界的风雅学学者抛弃,我们还是决定同他一起错到底。

于是,论文第二编讨论的内容便在我们这个著名的时髦学专家议会上一致通过,标题是风雅生活的一般原则。

第三编论及与人直接相关的事物,分作若干章。

第一章讨论各种服装。第一节研究男子服装,第二节研究女子服装,第三节论各色香水、各种沐浴法和发型。

另辟一章提供有关行为和仪表的完整理论。

我们的挚友E·苏①允诺为我们撰写其中的一章。他是位杰出的人物。不但因为他有儒雅的风范,独到的见解,而且因为他情趣清远,对生活有一种妙悟。他这一章的标题是:论缺乏教养与道德、宗教、政治、艺术、文学的关系。

①指欧仁·苏(1804—1857),法国作家,以长篇连载小说闻名,作品有《巴黎的秘密》等。

讨论最后两章时,气氛变得激烈起来。需要决定的是,关于举止的一章是否应该放在关于谈话的一章前面。

最后终于以布律迈尔的一段即席演说拍板定案。我们感到遗憾的是不能将演说的全文收录于此。他的讲话是这样结束的:

“诸位,假如是在英国,行动毫无疑问应该在语言之前,因为我的同胞中相当多的人是寡言少语的。但是我有幸注意到,在贵国,诸位在行动前总要喋喋不休说个没完。”

第四编论附属品,涉及可能会影响到住房、家具、桌子、马匹、仆人、车辆的各项原则。最后拟以一篇城市或乡村的待客艺术和作客的行为艺术论来结束全书。

这样,我们就一揽无余地讨论了一切学问中最广博的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关系到生活的每时每刻,支配着我们清醒时的一切行为,也决定着全部睡眠用具,因为,即使在夜深人静时,它也显示着威力。

一般原则

再请想一想,夫人,完美的东西有的也令人反感。

——《贞操论》,作者未发表的作品①

①这部作品,巴尔扎克多次提及,但实际上并未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