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泽民

1

我第一次看到并记住了马洛伊·山多尔(Márai Sándor)这个名字,是在2003年翻译匈牙利诺奖作家凯尔泰斯的《船夫日记》时。凯尔泰斯不仅在日记中多次提到马洛伊,将他与托马斯·曼相提并论,称他为“民族精神的哺育者”,还抄录了好几段马洛伊的日记,比如:“谎言,还从来未能像它在最近三十年里这样地成为创造历史的力量”;“上帝无处不在,在教堂里也可以找到”;“新型的狂热崇拜,是陈腐的狂热崇拜”……句句犀利,智睿警世。

我开始买马洛伊的小说读,则是几年后的事。原因很简单,我在给自己翻译的匈牙利作品写译者序时,发现我喜欢的作家们全都获过“马洛伊·山多尔文学奖”,包括凯尔泰斯·伊姆莱(Kertész Imre)、艾斯特哈兹·彼得(Esterházy Péter)、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Krasznahorkai László)、纳道什·彼得(Nádas Péter)、巴尔提斯·阿蒂拉(Bartis Attila)和德拉古曼·久尔吉(Dragomán György)。可以这么说,当代匈牙利作家都是在马洛伊的精神羽翼下成长起来的,所以我觉得应该读他的书。

我读他的第一本小说是《反叛者》,描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群对现实社会恐惧、迷惘的年轻人试图远离成年人世界,真空地活在自己打造的世外桃源,结果仍未能逃出成年人的阴谋。第二本是《草叶集》,是一位朋友作为圣诞礼物送给我的,后来我又从另一位朋友那里得到一张这本书的朗诵光盘。坦白地说,《草叶集》里讲的生活道理并不适合所有人读;准确地说,只适合有理想主义气质的精神贵族读,虽是半个世纪前写的,却是超时空的,从侧面也证明了一个事实,什么主义都可能过时或被修正,但理想主义始终如一。我接下来读的是《烛烬》和《一个市民的自白》,这两部书使我彻底成为了马洛伊的推崇者。也许,在拜物的小时代,有人会觉得马洛伊的精神世界距离我们有点遥远,跟我们面对的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但至少我自己读来感觉贴心贴肺,字字抵心。马洛伊一生记录、描写、崇尚并践行的人格,颇像中世纪的骑士,用凯尔泰斯的话说是“一种将自身与所有理想息息相牵系的人格”。

三年前,译林出版社与我联系,请我推荐几部马洛伊作品,我自然推荐了自己喜欢的这几本,并揽下了《一个市民的自白》和《烛烬》的翻译工作,其他几部作品分别由郭晓晶、赵静和舒荪乐三位好友担纲翻译。译林出的这几本书中,《烛烬》和《伪装成独白的爱情》,台湾地区在八年前出过繁体版,但是从意大利译本转译的,自然留下许多遗憾,有不少误译、漏译和猜译之处,马洛伊的语言风格也打了折扣。当然这不是译者的过失,是“转译”本身造成的。所以,值得向读者强调的是,译林推出的这套马洛伊作品,全部是从匈牙利语直译的,单从这个角度讲也最贴近原著,即使读过繁体版的读者也不妨再读一遍我们的译本,肯定会有新的感受。

起初考虑到繁体版的影响,编辑也曾打算沿用繁体版作者名“桑多·马芮”的译法,但我不同意这样做,理由是匈牙利人是唯一姓在前、名在后的欧洲民族,马洛伊是姓,山多尔是名,繁体版把姓名顺序颠倒过来,是不了解匈牙利姓名的特殊性。另外音译也不对,是从其他语言转译造成的,并不是根据匈牙利语发音。既然我们是从匈牙利语直译,没必要延续这样的错误。再说,纠正错译正好强调了简体译本的权威性,能与“转译本”相区别。

关于书名的译法。《烛烬》的匈文原名是A gyertyák csonkig égnek,直译为“蜡烛燃烧到了根部”。蜡烛是小说中最重要的道具,故事从点燃蜡烛迎客讲起,到蜡烛熄灭送客结束,两位四十一年未见的老人聊了他们一生的沧桑。“烛烬”最贴近原文原意,“余烬”让人联想到烬火的余热,少了“烛”字,意思偏差很大。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匈文版原本是两本书。1941年,马洛伊写了《真爱》(Az igazi);四十年后,续写了《尤迪特……和尾声》(Judit…és az utóhang)。中文版将两本书合在了一起,由四个人的独白组成,另起一个书名是可以的。《伪装成独白的爱情》意在强调这是一部“令人惊艳的多视角多声道的独白小说”,是不错的书名,但是提请读者留意:尽管简体版沿用了繁体版书名,但是由郭晓晶女士从匈牙利文重译的,译文质量高出许多,纠正了繁体译本的大量错误。

2

马洛伊·山多尔是20世纪匈牙利文坛举足轻重的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他还是20世纪历史的记录者、省思者和孤独的斗士。马洛伊一生追求自由、公义,坚持独立、高尚的精神人格,他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风风雨雨,从来不与任何政治力量为伍,我行我素,直言不讳,从来不怕当少数者,哪怕流亡也不妥协。纵观百年历史,无论对匈牙利政治、文化、精神生活中的哪个派别来说,马洛伊都是一块让人难啃却又不能不啃的硬骨头,由于他的文学造诣,即便那些敌视他的人,也照样会读他的书。无论他的作品,还是他的人格,对匈牙利现当代的精神生活都影响深远。

1900年4月11日,马洛伊·山多尔出生在匈牙利王国北部的考绍市(Kassa),那时候还是奥匈帝国时期。考绍坐落在霍尔纳德河畔,柯伊索雪山脚下,最早的文献记录见于13世纪初,在匈牙利历史上多次扮演过重要角色。马洛伊的家族原姓“格罗施密德”(Grosschmid),是当地一个历史悠久、受人尊重的名门望族,家族中出过许多位著名的法学家。18世纪末,由于这个家族的社会威望,国王赐给了他们两个贵族称谓——“马洛伊”(Márai)和“拉德瓦尼”(Ládványi)。

马洛伊在《一个市民的自白》中这样描述自己的家庭:“我走在亡人中间,必须小声说话。亡人当中,有几位对我来说已经死了,其他人则活在我的言行举止和头脑里,无论我抽烟、做爱,还是品尝某种食物,都受到他们的操控。他们人数众多。一个人待在人群里,很长时间都自觉孤独;有一天,他来到亡人中间,感受到他们随时随地、善解人意的在场。他们不打搅任何人。我长到很大,才开始跟我母亲的家族保持亲戚关系,终于有一天,我谈论起他们,听到他们的声音;当我向他们举杯致意,我清楚地看到他们的举止。‘个性’,是人们从亡人那里获得的一种相当有限、很少能够自行添加的遗产。那些我从未见过面的人,他们还活着,他们在焦虑,在创作,在渴望,在为我担心。我的面孔是我外祖父的翻版,我的手是从我父亲家族那里继承的,我的性格则是承继我母亲那支的某位亲戚的。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假如有谁侮辱我,或者我必须迅速做出某种决定,我所想的和我所说的,很可能跟七十年前我的曾外祖父在摩尔瓦地区的磨坊里所想的一模一样。”

马洛伊的母亲劳特科夫斯基·玛尔吉特是一位知识女性,年轻时毕业于高等女子师范学院,出嫁之前,当了几年教师。父亲格罗施密德·盖佐博士是著名律师,先后担任过王室的公证员、考绍市律师协会主席和考绍信贷银行法律顾问,还曾在布拉格议会的上议院当过两届全国基督民主党参议员。马洛伊的叔叔格罗施密德·贝尼是布达佩斯大学非常权威的法学教授,曾为牛津大学等外国高校撰写法学专著和教科书,其他的亲戚们也都是社会名流。马洛伊的父母总共生了五个孩子,马洛伊·山多尔排行老大,他有个弟弟盖佐,用了“拉德瓦尼”的贵族称谓为姓,是一位著名电影导演,曾任布达佩斯戏剧电影学院导演系主任,代表作有《欧洲不回答》、《密谈》和《在欧洲的某个地方》等。对于童年的家,马洛伊在《一个市民的自白》中也有详尽的描述,工笔描绘了帝国末年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东欧市民生活的全景画卷。

3

在马洛伊生活的时代,考绍是一个迅速资本主义化的古老城市,孕育了生机勃勃的“市民文化”,作家的青年时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度过的。亲身的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形成了他的作品基调,并决定了他的生活信仰。在马洛伊的小说里,“市民”是一个关键词,也是很难译准的一个词。马洛伊说的“市民”和我们通常理解的城市居民不是一回事,它是指在20世纪初匈牙利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形成的一个特殊社会阶层,包括贵族、名流、资本家、银行家、中产者和破落贵族等,译文中大多保留了“市民”译法,有的地方根据具体内容译为“布尔乔亚”、“资产阶级”或“中产阶层”。

在匈语里,市民阶层内还分“大市民”、“小市民”。前者容易理解,是市民阶层内最上流、最富有的大资本家和豪绅显贵;后者容易引起误解,并不是我们所说的“小资”或“小市民”,而是指中产者、个体经营者和破落贵族,而我们习惯理解的“小市民”,则是后来才引申出的一个含义,指思想局限、短视、世俗之人,但这在马洛伊的时代并不适用。因此,我在小说中根据内容将“小市民”译为“中产者”、“破落者”或“平民”,至少不带贬义。马洛伊的家庭是典型的市民家庭,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家境富裕,既保留奥匈帝国的贵族传统,也恪守市民阶层的社会道德,成员们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修养,孩子们被送去接受最良好的教育。

马洛伊在十岁前,一直跟私教老师学习,十岁后才被送进学校。青少年时期,马洛伊先后四次转学,每次的起因都是他反叛的性格。有一次,他在中学校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到了天主教学校的老师们虐待手执手杖、头戴礼帽、叼着香烟在大街上散步的学生,结果遭到校长的训诫,马洛伊愤怒之中摔门而去,嘴里大喊:“你们将会在匈牙利文学课上讲到我!”还有一次转学,是因为他离家出走。

1916年11月21日,马洛伊正在国王天主教中学上文学课,校长走进教室宣布:“孩子们,全体起立!国王驾崩了!”过了一会儿又说:“你们可以回家了,明天学校放假。”马洛伊后来回忆说:“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我们由衷地高兴。我们并不清楚弗朗茨·约瑟夫国王的死意味着什么。国王死了,国王万岁!”马洛伊就是一位倔强、自信的早慧少年,不但学会了德语、法语和拉丁语,而且很早就在写作、阅读和口头表达能力方面表现出超群的天赋。1916年,他第一次以“萨拉蒙·阿古什”(Salamon Ákos)的笔名在《佩斯周报》上发表了小说处女作《卢克蕾西亚家的孩子》,尽管学校教师对这个短篇小说评价不高,但对酷爱文学的少年来讲,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从这年起,他开始使用家族的贵族称谓“马洛伊”。

1918年1月,成年的马洛伊应征入伍,但由于身体羸弱没被录取,后来证明没有服役是一种幸运:没过多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与马洛伊同班的有十六位同学在战场上阵亡。同年,马洛伊搬到了布达佩斯,遵照父亲的意愿,在帕兹马尼大学法律系读书,但一年之后他就厌倦了枯燥的法学,转到了人文学系,接连在首都和家乡的报刊上发表文章,并出版了第一部诗集《记忆书》,深获著名诗人、作家科斯托拉尼·德热(Kosztolányi Dezsö)的赏识。科斯托拉尼在文学杂志《佩斯日记》中撰写评论,赞赏年轻诗人“对形式有着惊人的感觉”。但是,此时的马洛伊更热衷于直面现实的记者职业,诗集出版后,他对诗友米哈伊·厄顿(Mihályi Ödön)说,他之所以出版《记忆书》,是想就此了结自己与诗歌的关系,“也许我永远不会再写诗了”。

4

马洛伊中学毕业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也结束了。布达佩斯陷入革命风暴和反革命屠杀,一是为了远离血腥,二是为了彻底逃离家庭的管束,马洛伊决定去西方求学。1919年10月,他先去了德国莱比锡的新闻学院读书,随后去了法兰克福(1920)和柏林(1921)。在德国,他实现了自己的记者梦,为多家德国报刊撰稿,最值得一提的是,年仅二十岁的他和托马斯·曼、亨利希·曼、狄奥多·阿多诺等知名作家一起成为《法兰克福日报》的专栏作家;同时,他还向布拉格、布达佩斯和家乡考绍的报纸投稿。“新闻写作十分诱人,但我认为,在任何一家编辑部都派不上用场。我想象的新闻写作是一个人行走世界,对什么东西有所感触,便把它轻松、清晰、流畅地写出来,就像每日新闻,就像生活……这个使命在呼唤我,令我激动。我感到,整个世界一起、同时、经常地‘瞬息万变’,‘令人兴奋’。”

在德国期间,他还去了慕尼黑、多特蒙德、埃森、斯图加特……“我在那里并无什么特殊事情要做,既不去博物馆,也不对公共建筑感兴趣。我坐在街边的长凳上或咖啡馆里,总是兴奋地窥伺,揣着一些复杂念头,不可动摇地坚信现在马上将要发生什么,这些事会对我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在绝大多数时候,什么也没发生,只是我的钱花光了。熬过漫漫长夜,我抵达汉堡或柯尼斯堡。”在德国,与其说留学,不如说流浪,他有生以来第一次作为一个不屈从于他人意志的个体人在地球上走,看,听,写和思考。

魏玛是歌德的城市,那里对马洛伊的影响最深最大。“在魏玛,我每天早晨都去公园,一直散步到歌德常在炎热的夏日去那里打盹儿的花园别墅。我走进屋里转上一圈,然后回到城里的歌德故居,在光线昏暗的卧室里站一会儿,那里现在也需要‘更多的光明’;要么,我就徘徊在某间摆满矿石、手稿、木刻、雕塑和图片的展厅里,仔细端详诗人的遗物,努力从中领悟到什么。我就像一位业余侦探,正隐藏身份地侦破某桩神秘、怪异的奇案。”在魏玛,他找到了自己精神的氛围:“住在歌德生活过的城市里,就像假期住在父亲家那样……在歌德故居,每个人都多多少少能感到宾至如归,即使再过一百年也一样。歌德的世界收留旅人,即便不能给他们宽怀的慰藉,也能让人在某个角落里栖身。”

在德国期间,自由、动荡、多彩的生活使马洛伊重又燃起写诗的热情,他在给好友米哈伊·厄顿的一封信中表示:“在所有的生活任务之中只有一项真的值得人去完成:当一名诗人。”1921年,他的第二部诗集《人类的声音》在考绍出版,著名诗人萨布·吕林茨(Szábó Lörincz)亲自撰文,赞赏有加。同年,他还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翻译并在家乡杂志上发表了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和《审判》,成为卡夫卡的第一位匈语译者和评论者。马洛伊承认,卡夫卡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不是在写作风格上,而是在文学精神上。

1921年,对马洛伊来说是个重要的年份,他还在柏林与玛茨奈尔·伊伦娜(昵称“罗拉”,这位考绍的名门闺秀也是为了反叛家人而出走柏林)一见钟情。从那之后,马洛伊与她相濡以沫六十三年;从那之后,罗拉不仅是他的妻子,还是他的旅伴、难友和最高贵意义上的“精神伴侣”,几乎他以后写下的所有文字,罗拉都是第一位读者。

1922年马洛伊的散文集《抱怨书》在家乡出版,其中有一篇《亲戚们》,描写自己的亲戚们和青少年时代生活,为后来创作《一个市民的自白》的第一部提供了框架。

1923年,马洛伊与罗拉在布达佩斯结婚,随后两人移居巴黎。“我们计划在巴黎逗留三个星期。但是后来住了六年。”马洛伊在《一个市民的自白》里详细讲述他戏剧性的巴黎生活,他去索邦大学读书,去图书馆翻杂志,做一些勉强糊口的工作,给德国和匈牙利报纸撰写新闻,并陪罗拉经历了一场险些丧命的重病……尽管在巴黎的生活十分贫寒,但精神生活十分丰富,作为记者,他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他亲耳聆听过阿波尼·阿尔伯特在日内瓦的著名演讲,见到张伯伦向这位曾五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匈牙利政治家致意……在这期间,他还去过大马士革、耶路撒冷、黎巴嫩、蒙特勒和伦敦,最重要的是读了普鲁斯特;毫无疑问,《追忆似水年华》对马洛伊后来写《一个市民的自白》影响至深,难怪评论家经常将他俩相提并论。

马洛伊在1924年6月20日写的一封信里说:“巴黎吸引我,因此不管我一生中会流浪到哪里,最后都会回到这里。”在巴黎期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屠杀》(1924)在维也纳问世,同时他还完成了一本游记《跟随上帝的足迹》。

5

“有什么东西结束了,获得了某种形式,一个生命的阶段载满了记忆,悄然流逝。我应该走向另一个现实,走向‘小世界’,选择角色,开始日常的絮叨,某种简单而永恒的对话,我的个体生命与命运的对话;这个对话我只能在家乡进行,用匈牙利语。我从蒙特勒写了一封信,我决定回家。”1928年春天,马洛伊回到了布达佩斯,但罗拉继续留在巴黎,因为她不相信马洛伊心血来潮的决定:“我名下的公寓还在巴黎,罗拉还留在那里,她不相信我的心血来潮。”

一方面,马洛伊自己也心里打鼓:“我不安地想:回去后我必须要谨言慎行;必须学会另一种匈牙利语,一种在书里面只选择使用的生活语言,我必须重新学匈牙利语……在家乡,肯定不是所有的一切我都能理解;我回到一个全新的家乡……我必须再次‘证实’自己是谁——我必须从头开始,每天都得从头开始……我在家乡能够做什么呢?”另一方面,马洛伊了解自己是“一名能从每天机械性的工作中省出几个小时满足自己文学爱好的记者”,了解自己与生俱来的“匈牙利作家的命运”。他离开家乡,是为了找到自己;回到家乡,则是为了成为自己。

这时的匈牙利,已经不是他离开时的那个祖国。1920年签订的《特里亚农条约》,使原来的“大匈牙利”四分五裂,丧失了72%的领土和64%的人口;考绍也被划归给捷克斯洛伐克。马洛伊没有回家乡,而是留在了布达佩斯。这时的他,已经是著名的诗人、作家和记者了,他的文学素养、独立精神和世界眼光,都使他很快跻身于精英阶层,成为社会影响力很大的《佩斯新闻报》的记者。

1928年,马洛伊出版了长篇小说《宝贝,我的初恋》。1930年,随着青春小说《反叛者》的问世,开启了马洛伊小说创作的黄金时代。《反叛者》的主人公们是一群青春期少年,他们以乌托邦式的挑战姿态向成年人世界宣布:“我们不想与你们为伍!”他们以纯洁的理想,喊出了战后一代年轻人对世界、对成年人社会的怀疑。这部小说于1930年被译成法语,大作家纪德读后,兴奋地致信这位素不相识的匈牙利作者;存在主义思想家加布里埃尔·马塞尔亲自撰写评论。这部小说与法国作家让·谷克多同年出版的《可怕的孩子们》,成为欧洲文坛的重要事件。同年出版的《陌生人》,则根植于他在巴黎的生活感受,讲述了一个长大成人的男孩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

1934年至1935年,马洛伊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分为两部的自传体小说《一个市民的自白》,时间跨越世纪,空间纵横欧陆。小说的第一部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自己的家族史和青春期成长史,生动再现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东欧新兴市民阶层的生活全景画卷。他用工笔的手法翔实记录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市民阶层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惯、家族传统、人际关系、审美趣味、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和社会风俗,刻画之详之细,如同摄像机拍摄后的慢放镜头,精细到各个房间内每件家具的雕花和来历、父母书柜中藏书的作者和书名、妓院房间墙上贴的告示内容和傍晚在中央大街散步的各类人群的时尚装扮。书里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上百个,从皇帝到女佣,从亲友到邻里,从文人、政客到情人、路人,每个人都拥有个性的面孔和命运的痕迹。从文学水准看,该书毫不逊色于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在第二部中,马洛伊回忆了并不久远的流浪岁月。从德国、法国、英国、瑞士等西欧国家,写到东欧的布达佩斯,不仅讲述了个人的流浪、写作和情感经历,还勾勒出欧洲大陆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动荡、不安、复杂、激进的岁月影像,各地人文历史宛然在目,无数历史人物呼之欲出,真可谓一部大时代的百科全书。更重要的是,《一个市民的自白》以宏大的篇幅记录了一位东欧年轻知识分子的生理和心灵成长史,对内心世界的变化刻画得毛举缕析,委曲毕现,其揭露之酷、剖解之深和态度的坦诚,都是自传作品中少见的。如果让我作比的话,我首先想到的是萨义德的《格格不入》和卡内蒂的“舌耳眼三部曲”。

不过,也正是由于坦诚,马洛伊于1936年官司惹身,他当年的一位神父教师以毁誉罪将他送上法庭,另外作者的几位亲戚也对书中披露的一些细节感到不满,因此,马洛伊被迫销毁了第一版,支付了神父一笔可观的赔款,并对该书进行了大幅度的删减,主要删掉了对天主教寄宿学校中男孩们暧昧的情色生活的描述和关于几位亲戚的家庭秘闻,减掉了至少有三章的篇幅。从那之后的近八十年里,读者只能看到删节后的《一个市民的自白》,我翻译的这个版本也是1936年后的删节本。

匈牙利终于出版了全本的《一个市民的自白》,遗憾的是,当时我的译文已经交稿,只能寄希望于以后中文版再版时,我再花时间弥补这个小小的缺憾。对“马洛伊迷”来说,还有一个好消息:作为马洛伊的遗稿在箱底压了多年的《我想要沉默》被意外发现并编辑出版,这部书便是马洛伊曾在日记中提到的《一个市民的自白》的第三部。至此,马洛伊的这本自传终于在作者去世二十四年后能以完整的面貌与读者见面,我想中文版面世只是早晚的事情。

6

从1928年回国,到1948年出国,马洛伊小说的黄金时代持续了整整二十年。毫无疑问,马洛伊是我知道的世界上最勤奋、最多产、最严肃,也最真诚的作家之一,在当时的匈牙利文坛,他的成就和声誉无人比肩。

在马洛伊的长篇小说中,1942年圣诞节问世的《烛烬》是语言最精美考究、故事最动人、情感最深沉、风格最强烈的一部。两位老友在离别多年后重逢,在昏暗、空寂的庄园客厅里秉烛对坐,彻夜长谈,追忆久远的过去,一个成了审判者,另一个成了被审判者。年轻的时候,他俩曾是形影不离的金兰之友,相互交心,不分你我;后来,其中一个人背叛了另一个,甚至有一刻动了杀机,结果导致一系列悲剧。马洛伊讲故事,但不仅讲故事,还用莎士比亚式的语言怀念逝去的帝国时代,以及随之逝去的贵族品德和君子情谊,他通过两位老人的对话告诉读者,悲剧的根源不是一时的软弱,而是世界秩序坍塌时人们传统道德观念的动摇。1998年,《烛烬》最先被译为意大利语,随后英文版、德文版问世,之后迅速传遍世界,台湾地区也于2006年出版了从意大利语转译的繁体版,在华语读者中影响甚广。至今,《烛烬》是马洛伊作品中翻译语种最多、读者最熟悉、市场最畅销的一部小说,后来被多次改编成电影、话剧和广播剧。不久前,书评家康慨先生告诉我,他正在读我刚出炉的《烛烬》译稿,激动得禁不住大声朗读,并摘出他最喜爱的关于音乐、友情、孤独、衰老的段落发给我,说书写得好,也译得好,我心里不仅感到安慰,还感到一种“古代君子”的情愫在胸中涌流,我希望,它能通过我的翻译在我身上留下一部分,也能让读者们通过阅读留下一些。

《真爱》是一部婚姻小说,通过两段长长的自白,先出场的是妻子,随后出场的是丈夫,从两个截然不同的阶层、视角、修养和感受讲述了同一个失败的婚姻。他们两个都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对方,都以自己的真实看待这段婚姻。按照马洛伊的观念,这个婚姻是注定失败的,因为与生俱来的修养差别和阶层烙印。其实这个观点,作者在《一个市民的自白》中就清楚地表述过:“大多数的婚姻都不美满。夫妻俩都不曾预想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什么会将他们分裂成对立的两派。他们永远不会知道,破坏他们共同生活的潜在敌人,并不是性生活的冷却,而是再简单不过的阶层嫉恨。几十年来,他们在无聊、世俗的冰河上流浪,相互嫉恨,就因为其中一方的身份优越,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姿态优雅地攥刀执叉,或是脑袋里有某种来自童年时代的矫情、错乱的思维。当夫妻间的情感关系变得松懈之后,很快,阶层争斗便开始在两个人之间酝酿并爆发……”

《草叶集》是马洛伊流传最广的散文集,谈人生,谈品德,谈理想,谈哲学,谈情感,为那些处于痛苦之中和被上帝抛弃的人指点迷津。作者在1943年自己的日记里写了这样一段感人的话:“我读了《草叶集》,频频点头,就像一位读者对它表示肯定。这本书比我要更智睿、更勇敢、更有同情心得多。我从这本书里学到了许多。是的,是的,必须要活着,体验,为生命与死亡做准备。”

与马洛伊同时代的大诗人尤若夫·阿蒂拉(József Attila)这样评价他,称他为“匈牙利浪漫主义文学伟大一代的合法后代”。

7

浪漫主义作家的生活并不总是浪漫的,更准确地说,浪漫主义作家通常会比常人更多一层忧患。在新一场战争临近的阴霾下,马洛伊的精神生活越来越沉重。他的自由主义思想、与主流文化的冲突和他桀骜不驯的个性,以及他犀利的语言和独立的人格,都使他在乱世之中从不动摇意志,从不依附任何势力,从不被任何思想冲昏头脑,他与左翼的激进、暴力保持距离,他对右翼的危险时刻充满警惕,因此使得当时各类右翼对他的厌憎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左翼对他的记恨一样深,无论哪派都视他为“难斗的天敌”。

1934年10月12日,对马洛伊来说是个悲伤的日子,他父亲的去世对他打击很大。虽然父亲很少跟他在一起生活,但在精神、品德和修养上给予他潜移默化的影响非常大。中学毕业时,马洛伊曾写信向好友倾诉,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榜样:“一个许多人敬重但很少有人喜欢的人,一个从来不向外部世界妥协、永远没有家的人。也许在这个坍塌的家里正是这个将我们维系在一起:无家感。”父亲的死,使马洛伊陷入内心更深的孤独,很少写诗了的他,在悲痛中写了一首《父亲》。

1930年代初,德国纳粹主义日益嚣张,托马斯·曼于1930年10月17日在柏林贝多芬厅发表著名的《德意志致词》,直言不讳地称纳粹主义是“怪僻野蛮行径的狂潮,低级的蛊惑民心的年市上才见的粗鲁”,是“群众性痉挛,流氓叫嚣,哈利路亚,德维斯僧侣式的反复颂念单一口号,直到口边带沫”,为此受到希特勒的迫害。马洛伊与托马斯·曼的观点一致,他也率先在匈牙利报纸上撰文,提醒同胞提高警惕,结果遭到本国的民粹主义者憎恨,视他为激进的左派分子。1935年,他与动身流亡的托马斯·曼在布达城堡会面,更坚定了他的反法西斯立场。

1939年2月28日,罗拉为马洛伊生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取名“克利斯托夫”,但孩子只活了几个星期,不幸死于内出血。从那之后,马洛伊写了一张字条放在文件夹里带在身边,字条上写着:“克利斯托夫,亲爱的克利斯托夫!你别生病!!!”葬礼之后,他长达几个月沉默不语,写了一首《一个婴儿之死》:

他留下了什么?他的名字。

他头发的香气留在梳子上。

一只维尼熊,他的死亡证明。

一块带血的破布和一条绷带。

世界的万能与全知啊,

我不懂,为什么要对我这样?

我不叫喊。活着并沉默。

现在他是天使,假如存在天使的话——

但这里,在地下,一切都无聊和愚蠢,

我不能原谅任何人,永远不能。

就在马洛伊丧子的同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马洛伊感到十分悲愤,他在《佩斯新闻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告别》的文章,写道:“现在,当黑暗的阴云笼罩了这片高贵的土地,我的第二故乡,它的地理名称叫欧洲:我闭上了眼睛,为了能更清晰地看到这一瞬间,我不相信,就此告别……”

8

1944年3月19日,德军占领了匈牙利。马洛伊在日记中悲愤地写下:“耻辱地活着!耻辱地在百日行走!耻辱地活着!……我心里仿佛有什么东西在3月19日破碎了。我听不到我的声音;就像被乐器震聋了耳朵。”

三天之后,作家夫妇逃到了布达佩斯郊外的女儿村(Leányfalu)避难,当时,罗拉的父亲被关入了考绍的“犹太人集中区”,罗拉的妹妹和两个孩子跟他们在一起。马洛伊还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件事:曾有一个女人找到他们,说只要他们付一笔钱,就可以让他们在盖世太保的秘密帮助下搭乘一架红十字会飞机飞往开罗,但被马洛伊回绝了……后来证明,马洛伊的决定使他们幸运地躲过一劫,搭乘那架飞机的人全部被送进了德军在奥地利境内建造的茅特森集中营。这一年,他没有出新书

1945年2月,马洛伊在布达佩斯的公寓在空袭中被炸成了废墟,六万册藏书的毁灭,象征了文化的毁灭。战火平息后,马洛伊创作的新戏《冒险》公演大获成功,他用这笔收入买了一套一居的公寓,在那里住到1948年流亡,之后他母亲住在那里直到1964年去世。

战后,有关当局请马洛伊出任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友好协会主席,被他拒绝了,因为他无法在自己的家乡被割让、自己的同胞被驱逐的情况下扮演这个玩偶,他说:“恐怖从法西斯那里学到了一切:最终,没有人从中吸取经验。”他不但拒绝当主席,还退出协会表示抗议,这一态度,自然受到左翼政府的记恨,被社会主义者视为危险的右派、“与新社会格格不入的资产阶级残渣”。

回顾历史,无论右派左派,都是对马洛伊先攻击,后拉拢,拉拢不成,打压噤声;最后,连他的肉身存在都会令当权者不堪容忍,于是逼迫他流亡西方……不过有趣的是,马洛伊在文学上卓越的造诣、优雅的风格和高超的水准使他的作品充满了魅力,令人欲罢不能,不管持有哪派观点的人都忍不住会去读他的书。因为不管他写什么都会独树一帜,都会触动人心,都拥有不容否认的文学价值和人文思想。

1947年,马洛伊虽然当选为匈牙利科学院院士,拥有名衔和勋章,但由于他的文学风骨、他的抗拒性沉默、他与主流文学保持清醒的距离,最终仍难逃脱当局的打压。1948年,马洛伊永远地离开了故乡。

自从1948年8月31日马洛伊和罗拉离开匈牙利后,至死都没有再回那片土地。他们走的时候十分孤独,没有人到火车站送行。在瑞士,匈牙利使馆的人找到他问:“您是左派的自由主义作家,现在95%您想要的都得到了,为什么还要离开?”马洛伊回答:“为了那5%。”

他们先在瑞士逗留了几周,之后移居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在那里一直住到1952年。1949年,马洛伊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写完了他的又一部重要作品《土地,土地……!》,这部回忆录讲述了流亡初期的生活,直到1972年才正式出版。在《我想要沉默》被发现之前,这本书一直被视为《一个市民的自白》的第三部,现在看来,它应该是第四部。马洛伊在《土地,土地……!》中写道:“我之所以必须离开,并不仅仅因为他们不允许我自由地写作,更有甚者的是,他们不允许我自由地沉默。”

在意大利期间,他开始在《自由》日报和“自由欧洲电台”工作。

9

1952年,马洛伊和罗拉移居美国纽约,并在伦敦出版了流亡中写的第一部作品《和平的伊萨卡岛》。1954年在《文化人》杂志发表长诗《亡人的话》,被誉为20世纪匈牙利诗歌的杰作。身在异邦,心在家乡,马洛伊曾在纽约的中央公园里写过一首小诗《我这是在哪儿?》,流露出他背井离乡的无奈和惆怅:

我坐在长椅上,仰望着天空。

是中央公园,不是玛格丽特岛。

生活多么美好——我要什么,就得到什么。

这里的面包有股多么怪的味道。

怎样的房屋和怎样的街道!

莫非现在叫卡洛伊环路?

这是怎样的民众啊!——能够忍受匆忙的脚步。

到底谁在照看可怜祖母的坟冢?

空气醉人。阳光明媚。

上帝啊!——我这是在哪儿?

1956年10月,匈牙利爆发了反抗苏联统治的人民自由革命,马洛伊在“自由欧洲电台”进行时事评论。次年,马洛伊夫妇加入了美国国籍。1967年马洛伊夫妇移居意大利南部的萨莱诺市。

1973年,马洛伊和罗拉去维也纳旅游以纪念他俩结婚五十周年,但没有回咫尺之遥的祖国。自从马洛伊流亡后,匈牙利查禁了他的作品。1970年代,匈牙利政府为了改善国际形象,不仅解禁了马洛伊的作品,而且邀请作家回国。然而,马洛伊的骨头很硬,他表示只要自己的家乡还不自由,他就决不返乡,甚至禁止自己的作品在匈牙利出版。1974年底他们返回美国,1980年移居圣地亚哥,在那里度过他的晚年。

20世纪,欧洲有许多文人过着流亡生活,但很少有谁流亡得像马洛伊这样决绝和孤独,他的骨头本来就很硬,流亡更是把它磨砺成了钢铁。托马斯·曼战后也没有回德国,但他可以说“我在哪里,德国文化就在哪里”。德国人都在读他的书,以这位坚决的反法西斯作家为荣。可马洛伊呢?他的匈牙利文化在哪儿?他代表的高尚文化已经成为历史,冷战的文化充满了谎言,即便他的祖国不禁他的书,他也坚持沉默,捍卫自己坚守的道德价值和文化价值,不与政治和流行为伍,但他一生没有放弃母语写作,也不为西方的市场写作。流亡期间,他不停地写作,没有出版社给他出书,他就自己出钱印,至少罗拉是他的读者。

流亡期间,他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圣热内罗的血》(1965)、《卡努杜斯的审判》(1965)、《在罗马发生了什么》(1971)、《土地,土地……!》(1972)、《强壮剂》(1975)、《尤迪特……和尾声》(1980)、《三十枚银币》(1983)、《青春集》(1988),诗集《一位来自威尼斯的先生》(1960)、《海豚回首》(1978),戏剧《约伯……和他的书》(1982),以及1945至1985年的《日记》。在这些作品中,最重要的除了《土地,土地……!》外,就该算《尤迪特……和尾声》了。

其实,《尤迪特……和尾声》是《真爱》的续篇,以一对情人独白的形式,将四十年前写的故事延续到了现在,延伸到了美国,为逝去的时代和被战争和革命消灭了的“市民文化”唱了挽歌。毫无疑问,作者在书里留下了自己的影子——站在被炸毁的公寓废墟中央,站在几万卷被炸成纸浆的书籍中央,直面文化的毁灭。这是马洛伊一生唯一续写的小说,可见他对这部书情有独钟。作者去世后,《真爱》和《尤迪特……和尾声》被合订在一起出版,就是读者将要读到的中文版《伪装成独白的爱情》。

在流亡的岁月,马洛伊除了与爱妻罗拉相依为命,不离不弃,还领养了一个儿子亚诺士,亚诺士结婚后生了三个孩子,他们成了作家夫妇的感情安慰。然而岁月无情,从1985年开始死神一次次逼近他,他的弟弟伽博尔和妹妹卡托于这一年去世。1986年1月4日,与他厮守了半个多世纪的爱妻罗拉也离开了他;秋天,他那位是电影导演的弟弟盖佐去世。1987年春天,养子亚诺士也不幸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马洛伊再次陷入深深的悲痛。就在这年秋天,他留下了遗嘱。

10

1988年,随着东欧局势的改变,匈牙利科学院和匈牙利作家协会先后与他取得联系,欢迎他叶落归根,但他还是没有动心。岁月和历史已经让他失去了一切,他不想失去最后一分对自由理想的坚持。

遗憾的是,马洛伊未等到祖国自由,他太老了,太孤独了。

1989年1月15日,他在日记里写下了最后一行:“我等着死神的召唤,我并不着急,但也不耽搁。时间到了。”

2月20日,他写了最后一封信给好友、遗稿托管人沃罗什瓦利·伊什特万(Vörösváry István)夫妇,他在信中写道:“亲爱的伊什特万和亲爱的伊莲:我心灰意懒,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始终疲乏无力,再这样下去,我很快就不得不进医院接受看护。这个我想尽量避免。谢谢你们的友谊。你们要好好照顾彼此。我怀着最好的祝愿想念你们。马洛伊·山多尔。”

2月21日,马洛伊在圣地亚哥家中用一枚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以自由地选择死亡这个高傲的姿态成为不朽。“所有的一切慢慢变成了回忆。风景、开放的空间、我行走的大地,所有的一切都充满了启示。所有的一切都讲述着这条遭到损毁、已然流逝、痛苦而甜美的生命,所有的土地都粘挂着无可挽回的、残酷的美丽。也许,我还有很少的时间。但是我要作为死者经历我的人生:我的羞耻(这个羞耻就是在这里维生,就是我在这里度过的生命之耻)不允许做另外的判决。”马洛伊生前曾这样说。1942年,他还写过一首《在考绍》的诗,在中年时就平心静气地讲述了生与死的轮回:

严肃的,令人回忆的

与亡者以你相称的

与先人相互慰藉的

骄傲和独一无二的

旅行,这也是宿命——

我从这里开始,或许

也在这里结束。

就在马洛伊离世那年的秋天,东欧剧变,柏林墙倒塌,匈牙利也发生了体制改革,苏联从匈牙利彻底撤军。他自由的梦实现了,但他提前去了天上。从1990年开始,他的全部作品在匈牙利陆续出版,政府还追授他“科舒特奖章”,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将这个奖章颁发给亡者。从某个角度讲,马洛伊这根流亡的骨头以他的坚韧不屈,战胜了残酷的时间与喑哑的体制。匈牙利还设立了慧眼识珠的马洛伊文学奖,推出了一位又一位的后继者,其中包括继承了他精神衣钵的凯尔泰斯。正如匈牙利文学评论家普莫卡奇·贝拉所言:“假如,有过一位其生活方式、世界观、道德及信仰本身等所有的一切就代表着文学的作家,那么毫无疑问,这个人就是马洛伊·山多尔。在他的文字里,可以找到生命的意义;在他的语言中,可以窥见个体与群体的有机秩序,体现了整个民族的全部努力和面貌。”

马洛伊一生都没有放下笔,总共写了五十多部作品,长达十几卷的《日记》更具有历史、文学和思想价值。作家去世后,他的全部作品在匈牙利出版,留下的遗稿也陆续面世,新出版了至少有二十多部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是1945至1989年的《日记》全本、《一个市民的自白》全本和《我想要沉默》、《解放》,还有与友人的书信集和早年创作的小说集。

“死亡的诗人仍在勤奋工作”,这是马洛伊曾经形容他的文学启蒙恩师科斯托拉尼·德热而写下的一句话,实际上这句话也写给了他自己。

很希望译林出版社的这几本马洛伊作品只是我们认识马洛伊的开始,也希望这位已成为天使的老作家能通过文字坐到我们中间,他是凡间极少见到的高尚、独立、聪慧、坚韧、柔情、勤奋,而且品质上几乎没有瑕疵的人。即便因为他,我也愿相信:存在天使。

2014年11月22日,布达佩斯

 

注释

[1] 匈牙利人说的两层楼,其实是中国人说的三层楼,因为当地人将最下面那层称为“底层”。以此类推,小说中的“一层”、“二层”相当于中国人习惯说的二层、三层。

[2] 指19世纪末,奥匈帝国时期。

[3] 指20世纪初。

[4] 指布达佩斯。

[5] 格罗施密德·盖扎(1872—1934),马洛伊·山多尔的父亲,祖先为萨克森人,著名法学家的后代;考绍市公证员,战后被选为市议员,后担任米什科尔茨市公证员;他的形象出现在马洛伊的多部小说中,如《反叛者》(1930)、《忌妒者》(1937)、《愤怒者》(1947—1948)。

[6] 一种扑克牌玩法。

[7] 这里“改革派”、“进步派”均指在犹太教改革运动中于1868年在匈牙利产生的一个名为“NEOLOG”的犹太教派,修改了一些仪式,甚至废除割礼、安息日等传统,努力市民化。

[8] 东正犹太教派信奉严格的哈拉哈教义及其传统、习俗。

[9] 逾越节期间犹太人所吃的一种不发酵的、很薄很脆的硬面饼。

[10] 原文“sabeszgój”为意第绪语,直译为“星期六的非犹太人”。过去,由于犹太人周末不劳动,只敬神,所以雇用非犹太人到家里帮工。这里有贬损之意,辱骂对方是“地位卑贱的异教徒”。

[11] 指第一次世界大战。

[12] 当时匈牙利人称斯洛伐克人、斯洛文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为“图特人”,这里大概指斯洛伐克语。

[13] 齐普塞尔是原来匈牙利北方一个讲德语的部落,现在位于斯洛伐克境内和罗马尼亚的西北部地区。

[14] 帕林卡酒是匈牙利产的烈性水果白酒。

[15] 当时的匈牙利货币。

[16] 匈牙利人最恭敬的打招呼用语,来自传统的吻手礼。通常男性对女性、年轻人对年长者、平民对贵族会使用该礼节。

[17] 伯利恒位于巴勒斯坦西岸。据《圣经》记载,伯利恒是耶稣和大卫的出生地。

[18] 沙罗什和泽普林,均是历史上匈牙利王国的行政州,前者现在斯洛伐克境内,后者现在匈牙利境内。

[19] 根据当地习俗,人们在复活节时在空蛋壳外手绘绣花般精细的花卉图案,称作“复活节彩蛋”。

[20] 又叫歇斯底里症,一种神经官能症类型。

[21] 让—马丁·夏柯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神经学家、解剖病理学教授。

[22] 撒克逊人是日耳曼民族的一支,最早居住于波罗的海沿岸和今日德国的尼德萨克森。

[23] 利奥波德二世是哈布斯堡—洛林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90至1792年在位),同时是匈牙利和波希米亚国王。

[24] 匈牙利语意为“矿井”。

[25] 匈牙利王国历史上一个位于东北部的行政州,现在一部分在乌克兰境内,另一部分在罗马尼亚境内。

[26] 指1848至1849年爆发的、为摆脱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匈牙利民族独立革命和解放战争。

[27] 贝姆·约瑟夫(1794—1850),波兰将军,民族解放运动活动家。1849年曾领导匈牙利革命军

[28] 1849年8月13日,匈牙利国防军在维拉古什城堡向沙俄军队缴械,标志民族解放战争失败。

[29] 指忠诚于哈布斯堡王朝的匈牙利贵族。

[30] 指第一位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1768—1835),同时是匈牙利和波希米亚国王。

[31] 匈牙利货币单位。

[32] 指亲近并效忠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匈牙利人。

[33] 科舒特·拉约什(1802—1894),匈牙利政治家和民族英雄,1848年革命领导人和国家元首。

[34] 摩拉维亚位于现在捷克的东部地区,因起源于该地区的摩尔瓦河得名。

[35] 南斯拉夫西北部港市里耶卡。

[36] 在克罗地亚境内。

[37] 1882年在匈牙利著名政治讽刺杂志《胡椒粒扬库》上诞生的一个布达佩斯警察的喜剧形象。

[38] 克拉伊卡为匈牙利旧币,是最小单位。

[39] 指德国流行小说家卡尔·马伊(1842—1912)。

[40] 迦南是由巴勒斯坦或位于约旦河与地中海之间部分组成的一个古代地区。《圣经·旧约》中称之为乐土。

[41] 德国萨克森州境内的梅森镇是欧洲最著名的瓷器产地。

[42] 德国19世纪中叶流行的一种简朴而实用的家具风格。

[43] 福耳图娜是罗马神话中的命运女神。

[44] 建在希腊科孚岛上的阿喀琉斯宫,曾是奥地利皇后伊丽莎白(茜茜公主)的行宫。

[45] 歌德写的一首叙事长诗,共分九歌。

[46] 歌德写的一首小诗,后因舒伯特谱曲而流行。

[47] 莉莉·布朗(1865—1916),德国女权主义作家。

[48] 海德维格·科尔茨—马勒(1867—1950),德国女作家,极其多产,作品多达两百多部。

[49] 弗里德里希·古特里埃布·克洛普斯托克(1724—1803),德国诗人。1801年到魏玛,与歌德关系不好。

[50] 卡辛茨·费伦茨(1759—1831),匈牙利作家,诗人,语言革新的领军人物,匈牙利科学院院士。

[51] 布达与佩斯隔多瑙河相望,布达位于西岸,佩斯位于东岸。1872年两城合并成布达佩斯,并被定为匈牙利首都至今。

[52] 约卡伊·莫尔(1825—1904),匈牙利浪漫主义小说家。

[53] 伽尔东尼·盖扎(1863—1922),匈牙利历史小说家,代表作是《埃格尔之星》。

[54] 托特·贝拉(1857—1907),匈牙利文化史学家。

[55] 奥朗尼·亚诺什(1817—1882),匈牙利诗人,匈牙利科学院院士。

[56] 沃洛什马蒂·米哈伊(1800—1855),匈牙利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作家,律师,匈牙利科学院院士。

[57] 莫利茨·日格蒙德(1879—1942),匈牙利作家,记者,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沙金》出版于1911年。

[58] 柯尔切伊·费伦茨(1790—1838),匈牙利诗人,政治家,语言革新者,匈牙利科学院院士。

[59] 戈瓦达尼·尤若夫(1725—1801),匈牙利将军,作家。

[60] 卡林迪·弗里捷什(1887—1938),匈牙利作家,诗人,翻译家。

[61] 阿迪·安德列(1877—1919),20世纪匈牙利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62] 科斯托拉尼·德热(1885—1936),匈牙利作家,诗人,翻译家,散文家,记者,评论家。

[63] 鲍彼茨·米哈伊(1883—1941),匈牙利作家,诗人,文学史学家。

[64] 根据匈牙利人的传统习惯,男性对女性要“以您相称”,只有在关系亲近时才“以你相称”。

[65] 西里西亚是中欧的一个历史地域名称。目前该地域大部分地区属于波兰,小部分属于捷克和德国。

[66] 扬库·亚诺什(1833—1896),匈牙利著名漫画家。

[67] 指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即使在宫中,他也睡在一张行军床似的小铁床上。

[68] 指拉库茨·费伦茨二世(1676—1735),曾领导匈牙利人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艾尔代伊大公。

[69] 圭尔夫党和吉柏林党,是12至14世纪活跃在意大利的两个敌对的党派。

[70] 埃格尔是位于匈牙利东北部的一座城市。

[71]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戏剧《亨利四世》中的戏剧人物。他是王子放浪形骸的酒友,既吹牛撒谎又幽默乐观,既无道德荣誉观念又无坏心。他是一个没落贵族,好酒贪杯,纵情声色。他是军人,却缺少骑士的荣誉感和勇敢精神,没有新兴市民阶级的进取心。他愉快乐观,重自我享受,利用拍马、吹牛、逗笑、取乐来谋取生活。

[72] 威廉二世(1859—1941),德意志末代皇帝和普鲁士国王。

[73] 普朗克(1858—1947),德国物理学家,量子论确立者,曾获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74] 恩嘎丁是瑞士东南边陲的一个山谷,靠近奥地利和意大利。

[75] 这位“大伯父”其实是马洛伊的大舅公,这里只是套用他母亲的叫法。

[76] 维克托·阿德勒(1852—1918),奥地利医生,政治家,社会民主党创始人之一。

[77] 费迪南德·拉萨尔(1825—1864),德国政治家,工人领袖,社会民主党的先驱人物。

[78] 伊赫拉瓦是捷克东南部城市,位于南摩拉维亚州的伊赫拉瓦河畔。

[79] 小辣椒杨奇是匈牙利童话故事里的一个人物,形象颇似匹诺曹。

[80] 拉因茨和默德林均为奥地利地名。

[81] 可以用绳索控制升降的木床。为了节省房间面积,不用时可以升起,悬挂在棚顶下。

[82] 陈列在维也纳街头墙角的一个中世纪铁艺残品。

[83] 施尼茨勒(1862—1931),奥地利剧作家、小说家。

[84] 霍夫曼斯塔尔(1874—1929),奥地利作家、诗人。

[85] 阿尔滕贝格(1859—1919),奥地利作家、诗人。

[86] 多罗泰宫建于1707年,是维也纳著名的艺术市场,世界上最古老的拍卖行。

[87] 霍费尔·安德拉什(1767—1810),奥地利历史上的自由战士,曾领导暴动反抗拿破仑军队。

[88] 塞扎尔·弗兰克(1822—1890),比利时裔法国作曲家、钢琴家、管风琴家和音乐教育家。

[89] 捷克城市卡罗维发利,德语称“卡尔斯巴德”。

[90] 历史上潘诺尼亚平原的一个地区。目前大部分属匈牙利和塞尔维亚,一小部分属克罗地亚。

[91] 历史上隶属匈牙利王国,现在位于塞尔维亚境内。

[92] 指1848至1849年匈牙利人民反对奥地利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反对封建农奴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93] 罗马尼亚北部的一个县,历史上隶属匈牙利王国。

[94] 位于匈牙利东北部的一个小镇。

[95] 久尔盖伊·奥图尔(1818—1916),1848至1849年匈牙利大革命期间担任国防军将军、国防部部长,自由战争期间多次担任国防军总司令。

[96] 位于罗马尼亚境内,历史上曾是匈牙利王国领土。1849年8月13日匈牙利国防军总司令久尔盖伊·奥图尔率部在维拉古什城堡向沙俄军队投降,标志着匈牙利自由革命在哈布斯堡王朝联合沙俄的剿杀下最终失败。匈牙利人之所以在这里投降,是表示自己被沙俄军队打败,而不是败在奥地利人手下。

[97] 塞尔维亚北部的一个自治省,奥匈帝国时期归匈牙利王国管辖。

[98] 克拉伊·帕尔(1735—1804),奥地利将军。

[99] 玛丽亚·特蕾西亚(1717—1780),奥地利女大公、匈牙利和波希米亚女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一世的皇后。

[100] 小汉斯·霍尔拜因(1497—1543),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欧洲最杰出的肖像画画家之一,1537年为亨利八世绘制肖像。

[101] 指位于东欧的布加勒斯特。

[102] 霍伊希·帕尔(1850—1927),匈牙利作家、天文学家、眼科医生、政治家。

[103] 裴卡尔·久拉(1867—1937),匈牙利作家、记者、政治家。

[104] 鲍里尼·贝拉(1881—1945),匈牙利作家、编辑、记者、童话插图画家。

[105] “玛丽大婶”其实是马洛伊的姨婆,这里是套用马洛伊家人对玛丽的称呼。

[106] 蒂萨河是匈牙利境内的第二条大河。

[107] 哈迪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统治冥界的神。这里指冥府。

[108] 圣母无原罪始胎节是天主教节日之一,日期是每年的12月8日,乃庆祝圣母马利亚获得无原罪的恩赐的一个瞻礼。

[109] 即圣灵降临节。

[110] 白象在佛教中是智慧的象征,欧洲人形容炼金术是“被布遮盖的白象”。

[111] 圣体是基督教各教派所使用的一种象征着耶稣的薄饼。天主教用无酵面饼,东正教则用发酵面饼。

[112] 尤卡伊·莫尔(1825—1904),匈牙利小说家,国会议员。

[113] 卡裘赫·彭格拉斯(1873—1923),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这里,马洛伊误把他记成轻歌剧《仙女爱情》的作者,实际上该剧的作曲家是胡斯卡·耶诺(1875—1960)。

[114] 一种用蛋白打成泡沫、香草味的法式甜点。

[115] 拉波尔法尔维·茹若(1817—1886),匈牙利女演员,作家尤卡伊·莫尔的妻子,匈牙利现实主义戏剧的开拓者。

[116] 指第一次世界大战。

[117] 指有权有势者。

[118] 传说在13世纪,德国普鲁士的哈梅林爆发鼠疫,许多人死亡。当地人许诺重金,请一位法力高强的魔笛手将所有老鼠引到河里淹死。但是当地人食言,拒绝付他酬劳。于是出于报复,魔笛手又吹起笛子,全村孩子都跟着他消失无踪。

[119] 迪阿克·费伦茨(1803—1876),匈牙利政治家,爱国者,国会议员,被誉为“祖国的智慧”。

[120] 厄特沃什·罗兰(1848—1919),匈牙利物理学家,曾任宗教与公共教育部部长、匈牙利科学院院长。

[121] 19世纪匈牙利大诗人奥朗尼·雅诺什(1817—1882)的成名作。

[122] 17世纪匈牙利艾尔代伊大公拉库什·久尔吉一世的妻子,赞助加尔文教派,创办学校接收贫穷学生。

[123] 古斯塔夫·马勒(1860—1911),奥地利晚期浪漫主义作曲家,著名音乐指挥家。

[124] 这里指法国的“蔚蓝海岸”。

[125] 原文为:ír, úr, rí。

[126] 帕多伊的圣安塔(1195—1231),葡萄牙出生的佛罗伦萨教会神学家,天主教圣徒。

[127] 指圣欧索娅,中世纪的天主教圣徒,16世纪出现“圣欧索娅教派”。

[128] 位于匈牙利的佩斯州境内。

[129] 位于匈牙利西部的一个地区。

[130] 萨奇瓦伊·伊姆莱(1845—1939),匈牙利国家剧院演员,因扮演李尔王出名。

[131] 指设在布达佩斯的匈牙利王国鲁道威卡军官学院(1808—1945)。

[132]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中的男主角。

[133] 在16至18世纪生于美洲而双亲是西班牙人的白种人。

[134] 美国画家和电报发明人莫尔斯于19世纪30年代发明的一套由“点”和“划”构成的系统,用来表达不同的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

[135] 匈牙利旧货币,流通于1927至1946年间,后由于货币贬值被福林取代。

[136] 位于德国境内的易北河畔,以产陶瓷著称。

[137] 捷克西部波希米亚地区的一座温泉城市。

[138] 亨利—斯坦利爵士(1841—1904),19世纪英裔美籍的非洲探险家、冒险家和新闻记者。

[139] 斯坦因·奥里尔(1862—1943),匈裔英籍的中亚探险家、考古学家。

[140] 玛茨奈尔·伊伦娜(?—1986),马洛伊的妻子,1923年结婚,直到去世都与马洛伊相伴。

[141] 奥迪·安德烈(1877—1919),匈牙利大诗人。

[142] 奥维德(公元前43—17/18?),古罗马诗人。

[143] 塔西佗(55—117),罗马帝国执政官、雄辩家、元老院元老、历史学家。

[144] 法国西北部城市,坐落在卢瓦尔河下游北岸。

[145] 考绍市是马洛伊的家乡,历史上为匈牙利王国领土,一战后被划给捷克斯洛伐克。现为斯洛伐克第二大城市,按斯洛伐克语翻译为“科希策”。

[146] “冯”(von)一般出现在名字中,加在德国或奥地利姓氏前,多半只有贵族才有,表明这个人或其祖先是有封地的贵族。

[147] 历史上的地名,原属于匈牙利王国,现在斯洛伐克境内。

[148] 1916年,莱比锡大学创立了第一个报学研究院,1926年成立了报学专业(即新闻学专业)。

[149] 莱万特是西班牙巴伦西亚的一个区。

[150]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号称欧洲“第六帝国”,创始人梅耶·罗斯柴尔德(1744—1812)是国际金融之父。

[151] 法国洛林地区的首府。

[152] 阿尔萨斯是法国东部的一个地区。

[153] 露露,意为“地妖”,是德国表现主义作家弗兰克·韦德金德(1864—1918)代表剧作《大地之灵》、《潘多拉之匣》中的女主人公。作品描写一个年轻舞女的人生故事。

[154] 墨丘利是罗马神话中为众神传递信息的使者,相对应于希腊神话中的赫尔墨斯。

[155] 阿尔伯特·艾林斯坦(1886—1950),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的德国表现主义诗人。

[156] 艾尔莎·拉斯凯尔—舒尔勒(1869—1945),德籍犹太裔女诗人、画家,是20世纪初柏林现代派的活跃成员,与表现主义诗人们关系密切。

[157] 欧托卡尔·布列兹纳(1868—1929),捷克象征主义诗人。

[158] 奥古斯特·斯特拉姆(1874—1915),德国诗人、剧作家,第一位表现主义者。

[159] 弗朗兹·维克托·威尔费尔(1890—1945),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诗人。

[160] 戈特弗里德·贝恩(1886—1956),德国诗人,其作品具有强烈的表现主义色彩。马洛伊曾于1921年翻译过他题为《D列车》的诗歌。

[161] 西奥多·道布莱尔(1876—1934),奥匈帝国时期最著名的德语诗人、作家、文化批评家。

[162] 勒内·希克利(1883—1940),散文家、翻译家,出生在德国,二战时流亡到法国,既用德语写作,也用法语写作。

[163] 阿尔弗雷德·德布林(1878—1957),德国小说家、散文家、医生。

[164] 古希腊神话中月神戴安娜心爱的美貌牧童。

[165] 彭巴斯草原位于阿根廷中部,约七十六万平方公里,沃野无边,适合放牧。

[166] 布罗克豪斯公司是德国一家大出版商,出版著名的《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其小条目主义的独特风格对许多国家百科全书的编辑和出版活动产生很大影响。

[167] 位于德国西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是鲁尔区最大的城市之一。

[168] 指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俾斯麦(1815—1898),被称为“铁血首相”,在法国—普鲁士战争后的德国统一中扮演重要角色。

[169] 汉斯·雷曼(1889—1969),德国讽刺作家、小说家、戏剧家。

[170] 马克斯·科林格(1857—1920),德国画家、雕塑家。

[171] 这里指枢密院顾问官。在魏玛共和国以前,这是德国宫廷中的最高头衔,相当于国务参事。

[172] 瓦尔特·格茨(1867—1958),德国哲学家。

[173] 汉斯·弗莱耶尔(1887—1969),德国哲学家,历史主义和生活哲学代表人物。

[174] 伊松佐河位于意大利境内东部,一战期间在那里发生了一系列战役。

[175]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1880—1936),德国历史哲学家、文化史学家、反民主政治作家。

[176] 德国西部城市,鲁尔地区的工矿业中心。

[177] 斯巴达克同盟是1916年成立的德国激进社会主义组织,1918年改称德国共产党。1919年1月发动起义,经过一周巷战,遭到德国政府军镇压。

[178] “苏格兰场”是英国人对伦敦警察厅总部所在地的一个转喻式称呼。

[179] 德国中西部城市,西距莱茵河十九公里,北离法兰克福二十七公里。

[180] 古斯塔夫·兰道尔(1870—1919),德国哲学家,安那祺主义的理论家,政治家,翻译家。1919年5月2日被杀害。

[181] 施瓦宾格是慕尼黑的北部区域,著名的波希米亚街区,有许多酒吧、咖啡馆、餐馆和夜总会,“英国公园”也坐落在那里。

[182] 这里指邀请歌德去魏玛的卡尔·奥古斯特公爵。

[183] 奥古斯特·冯·扣赞伯(1761—1819),出生于魏玛的德国剧作家,十分多产,一生写了两百多部戏剧。

[184] 18世纪中叶,伦敦人将那些学识丰富、对文学和其他知识均有相当了解的女性称为“蓝丝袜”。后来该称谓代指知识女性,也用作对那些不爱做家务、自以为是的知识女性的戏称。

[185] 塞特姆布里尼是托马斯·曼的长篇小说《魔山》中的人物。

[186] 指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187] 塞凯伊人是匈牙利人的一个分支,现在大多居住在罗马尼亚境内,是匈裔罗马尼亚人的主要组成部分。

[188] 拉比,是犹太人中的一个特殊阶层,指接受过正规犹太教育,系统学习过《塔那赫》、《塔木德》等犹太教经典,担任犹太人社团或犹太教教会精神领袖或在犹太经学院中传授犹太教教义者,主要为有学问的学者。

[189] 阿尔萨斯是法国东部一个地区的名称。在古代是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哈布斯堡家族的发源地。

[190] 胡伯曼·波罗尼斯拉夫(1882—1947),法国小提琴家。

[191] 斯宾诺莎(1632—1677),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

[192] 盖尔哈特·霍普特曼(1862—1946),德国著名的剧作家,19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93] 米克萨特·卡尔曼(1847—1910),匈牙利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讽刺作家。

[194] 约瑟夫·凯约(1863—1944),法国资产阶级激进党领袖之一。

[195] 杰里科是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的一座有三千年历史的古城,位于耶路撒冷以北。

[196] 黑森林是德国最大的森林山脉,位于德国西南部的巴登—符腾堡州。

[197] 达沃斯是瑞士东部的一个城镇,靠近奥地利边境。

[198] 厄普敦·辛克莱尔(1878—1968),美国作家。

[199] 查尔斯·佩吉(1873—1914),法国诗人、散文家、编辑。

[200] 德国黑森州的一个市镇。

[201] 恩斯特·路德维希(1868—1937),黑森末代大公,1892至1918年在位,酷爱艺术,达姆施塔特艺术家村的创建者。

[202] 海尔曼·亚历山大·盖沙令伯爵(1880—1946) ,德国哲学家,一战后著名思想家,波罗的海德国贵族,达姆施塔特自由哲学协会创办人。

[203] 弗恩是罗马神话中半人半羊的牧羊神。

[204] 迈泰奥拉,希腊语意为“悬浮的石头”,是希腊最大的东正教寺院,矗立在天然的砂岩柱上。

[205] 玛丽·魏格曼(1886—1973),德国女舞蹈家,1920年在德累斯顿创办舞蹈学校,使之成为知名的现代舞中心。

[206] 赫德维希·库尔茨—马勒(1867—1950),德国女作家。

[207] 厄洛斯,希腊神话中司“性爱”的原始神,手执弓箭乱射的调皮男孩,对应于罗马神话中的丘比特。

[208] 华德玛尔·邦塞斯(1880—1952),德国儿童文学作家。

[209] 马汀·布伯(1878—1965),德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大师之一,现代德国最著名的宗教哲学家,宗教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晚年移居以色列。

[210] 瓦尔特·拉特瑙(1867—1922),犹太裔德国人,实业家、作家、政治家,在魏玛共和国期间担任德国外交部长。

[211] 即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

[212] 弗利德里希·艾伯特(1871—1925),德国社会民主党政治家,魏玛共和国首任主席。

[213] 沃尔夫冈·卡普(1858—1922),德国政治家,严谨的民族主义者。1920年,魏玛共和国爆发卡普政变,他是政变的名义首脑。

[214] 德国历史悠久的保健矿泉水品牌。

[215] 胡戈·施廷内斯(1870—1924),德国实业家、政客和利用通货膨胀致富的投机家。美国《时代》周刊曾称他为“德国新皇帝”。

[216] 阿德隆饭店建于1907年,是柏林最豪华的饭店,威廉二世是首位贵客和赞助人,爱因斯坦、卓别林等无数名人曾在那里下榻。

[217] 指瑞典戏剧家、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名剧《朱丽娅小姐》。

[218] 施瓦茨·厄顿(1899—1929),诗人,笔名为米哈伊·厄顿。1916年与马洛伊结下深厚友情,为1930年马洛伊创作的长篇小说《反叛者》提供了直接素材。1931年马洛伊为他的诗集作序。

[219] 乔治·凯赛尔(1878—1945),德国表现主义剧作家,1918年卷入一场官司,1921年刑满释放。

[220] “伯利恒的孩子们”,指圣诞夜孩子们在屋外游戏,传送耶稣诞生的喜讯。

[221] 一种用酒、果汁、香料等调和的饮料。

[222] 雅利安人在历史上原是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民族。纳粹白人至上种族主义标准就是金发碧眼的雅利安人,他们认为德国人是雅利安人的典范。

[223] 戈哈特·豪普特曼(1862—1946),德国剧作家、诗人。代表作《织工》被看作德国戏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224] 路易吉·皮兰德娄(1867—1936),意大利小说家、戏剧家。

[225] 柏林的一家老火车站,二战中遭到毁灭性空袭,现只存遗址。

[226] 海伦·提米格(1889—1974),奥地利著名的戏剧和电影女演员。

[227] 原指19世纪上半叶流行的德国中产阶级艺术流派,这里指男人老派、沉稳的绅士派头。

[228] 即特兰西瓦尼亚,在中世纪曾是一个公国,历史上归匈牙利所有,一战后划归罗马尼亚。

[229] 瓦尔哈拉神殿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雷根斯堡以东的多瑙河畔,是纪念德国历史上著名人物的新古典主义建筑。

[230] 兄弟会是1815年在海德堡诞生的学生组织,后来遍及德国各地,是主张德意志统一的民族主义团体。

[231] 鲁米那是一种镇静剂。

[232] 伽什帕尔·费伦茨(1861—1923),匈牙利医生、旅行家。

[233] 欧内斯特·沙克尔顿(1874—1922),爱尔兰南极探险家。

[234] 约阿希姆·林格尔纳茨(1883—1934),德国作家、诗人、幽默剧演员和画家。

[235] 原文中特指用劣质葡萄酒提纯的酒精。

[236] 苏,是一种法国旧铜币。

[237] 安德列·德兰(1880—1954),法国画家,20世纪初期艺术革命的先驱之一,和马蒂斯一起创建了野兽派。

[238] 乔治·杜亚美(1884—1966),法国作家、医生、反战者,法兰西学院院士。

[239] 1923年1月,法国和比利时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产煤区,强迫德国履行一战后的赔款义务。1925年占领结束。

[240] 摩纳哥公国的著名赌城。

[241] 意大利北部的港口城市。

[242] 南美洲的一个港口城市,法属圭亚那的首府。在1854至1938年,卡宴是法国的流放处刑地。

[243] 指墨索里尼。

[244] 1922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因不满法西斯党在1921年国会选举中的535席只取得105个议席而号召3万名支持者进入罗马。该事件成功地令意大利国王伊曼纽尔三世任命墨索里尼为首相,同时也向外界展示了法西斯党的势力,并使意大利成为第一个由法西斯掌权的国家。

[245] 原文为意大利谚语“dolce far niente”,直译为“甜蜜的无为”,意思是“彻底的无为能带来甜蜜的幸福生活”。

[246] 切利尼(1500—1571),意大利伟大的金匠和雕刻家。

[247] 这里套用布达佩斯人的说法,“布达”在多瑙河右岸。这里指亚诺河右岸。

[248] 梅蒂奇家族的私家花园。

[249] 菲耶索莱是距佛罗伦萨八公里的一个美丽小镇。

[250] 基安蒂是意大利最有名的红葡萄酒。

[251] 罗伯特·勃朗宁(1812—1889),英国诗人。他与女诗人伊丽莎白·巴蕾特(1806—1861)结婚后于1846年到佛罗伦萨定居,在那里生活了十五年。

[252] 原文为法语“déjà vu”,指似曾见过、似曾相识的记忆错觉或旧事幻现。

[253] 指法王路易·菲利普一世(1773—1850)统治时期(1839—1848),他是奥尔良王朝的创立者。

[254] 指巴黎的圣马丁运河。

[255] 安德鲁·威廉·梅隆(1855—1937),美国银行家,曾在三任总统内阁里任财政部长。

[256] 《谁是谁》是创刊于1903年的法国著名的名人录。

[257] 法国塞纳省的一个小镇。

[258] 拉马丁(1790—1869),法国浪漫主义诗人、作家、政治家。

[259] 儒勒·米什莱(1798—1874),法国历史学家,被誉为“法国史学之父”。

[260] 约瑟夫·卡约(1863—1944),法国第三共和国总理、政治家。

[261] 阿里斯蒂德·白里安(1862—1931),法国政治家,1926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262] 雷蒙·普恩加莱(1860—1934),法国总理、政治家。

[263] 费尔南德·布伊松(1874—1959),法国政治家,曾担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议长、总理。

[264] 法国北部的大城市。

[265] 查尔斯·林德伯格(1902—1974),美国飞行员、作家、社会活动家。1927年5月21至22日以三十三个半小时从纽约飞抵巴黎,成为第一个飞越大西洋的人。

[266] 阿曼努拉(1892—1960),阿富汗君主,于1919年至1929年在位,试图在英国统治下维护阿富汗独立。1929年流亡欧洲,逝世于瑞士。

[267] 保罗·杜美(1857—193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第十三任总统,遇刺身亡。

[268] 塞茜尔·索莱尔(1873—1966),法国著名女演员。

[269] 亨利·罗斯柴尔德(1872—1942),法国医生、剧作家。

[270] 卢尔德位于法国西南部,是法国最大的天主教朝圣地。

[271] 乌纳穆诺(1864—1936),西班牙哲学家、文学家和学者。

[272] 弗朗西斯科·马西亚·鲁萨(1859—1933),加泰隆尼亚独立党领导人。1923年被流放,1926年起义失败,流亡法国。

[273] 何塞·安东尼奥·普里莫·德里维拉(1903—1936),西班牙政治家,西班牙法西斯主义长枪党的创始人。

[274] 维森特·布拉斯科·伊巴涅斯(1867—1928),西班牙小说家,由于反对保皇党,大部分时间流亡国外,死在法国蒙顿。

[275] 阿方索十三世(1886—1941),波旁王朝的西班牙国王。1923年帮助军事独裁者普里莫·德里维拉上台。在1931年西班牙革命中被迫退位并逃亡,死于罗马。

[276]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1892—1975),西班牙军事独裁者、国家元首、大元帅、“国民运动”最高领袖。

[277] 让·科克托(1889—1963),法国先锋派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

[278] 莫里斯·尤特里罗(1883—1955),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风景画家。

[279] 累范特是个不精确的历史上的地理名称,指“意大利以东的地中海土地”。历史上,累范特在西欧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贸易中担当重要的经济角色,是中世纪东西方贸易的传统路线。

[280] 即氯仿,一种镇静剂和麻醉剂,人在短时间吸入就会产生晕眩、疲倦、头痛等症状。

[281] 帕斯森(1885—1930),保加利亚人,年轻时曾在维也纳学习、工作;后去德国、美国,加入美国国籍。一战后去法国,成为20世纪初巴黎画派画家,人称“蒙帕纳斯王子”。

[282] 扬基人指美国人,最早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对北美人的戏称。

[283] 莱昂·都德(1867—1942),法国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

[284] 指批量生产、价格低廉的大众时装。

[285] 指用榨汁后剩下的葡萄残渣兑水后发酵、类似葡萄酒的加糖饮料。

[286] 指共济会会员,“共济会”的英文字面意思为“自由石匠”。

[287] 法国巴黎西北郊的市镇,属于巴黎以西的上塞纳省。

[288] 法王亨利四世赞美巴黎的一句名言。

[289] 西非国家,即象牙海岸。

[290] 自公元751年统治法兰克王国的王朝,它在鼎盛时期在名义上复辟了罗马帝国,开创了“神圣罗马帝国”,这使卡洛林王朝成为法兰克王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王朝之一。

[291] 位于法国科多尔省,是勃艮第大区的首府。

[292] 法国一座古老城市,目前为安德尔—卢瓦尔省首府。

[293] 法国北部的港口城市。

[294] 位于诺曼底海岸的度假胜地。

[295] 法国菲尼斯泰尔省的一个市镇。

[296] 布列塔尼的安妮(1477—1514)是布列塔尼女公爵及两任法兰西王后,当时欧洲最富有的女性。她大半生为在法兰西王国的压迫下保持公国的独立与和平而努力。在她死后,法兰西王国与布列塔尼统一。

[297] 帕尔纳斯派是法国19世纪文学流派,其作为反对浪漫派的一种新潮流,要求诗歌客观化、科学化,崇尚理性,重视分析,提倡严格的诗律,是自然主义在诗歌方面的表现。

[298] 保罗·瓦勒里(1871—1945),法国作家、诗人。

[299] 约瑟夫·霞飞(1852—1931),法国元帅、军事家。

[300] 阿巴贡是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主人公,这里意为吝啬鬼或守财奴。

[301] 儒勒·昂利·庞加莱(1854—1912),法国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理论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

[302] 法国北部城市,诺曼底大区和卡尔瓦多斯省的首府。

[303] 喀土穆是苏丹首都,来自乌干达的白尼罗河与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青尼罗河在此交汇,流向埃及。

[304] 指英吉利海峡。

[305] 开普殖民地曾是19世纪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现为南非共和国开普敦市。

[306] 法国北部临英吉利海峡的港口城市。

[307] 英国东南端一个小镇,与法国加莱港只有四十公里航程。

[308] 英国南部苏塞克斯郡的港口城市。

[309] 凡尔纳科幻小说《环游地球八十天》中的主人公。

[310] 指行会聚集的伦敦财政中心区。

[311] 按照当时的习俗,出车前在车轮的外缘涂一圈白漆,用这种整洁的装饰效果表示讲究和隆重。

[312] 埃塞克斯是英格兰东南部的郡。

[313] 莱万特指西班牙地中海海岸。

[314] 即伦敦的SOHO区,由牛津街、查理十字街、沙夫茨伯里街和摄政街共同包围着的一个方形区域。

[315] 托马斯·德·昆西(1785—1859),英国浪漫主义散文家。这里指的书是他写于1821年的《一个英国鸦片瘾君子的自白》。

[316] 白教堂是伦敦东区塔村区的一个区域。

[317] 阿波尼·阿尔伯特(1846—1933),匈牙利政治家,曾任匈牙利王国的宗教与公共事务部长。1920年巴黎和平会议上,他担任匈牙利方谈判代表;1924年9月9日在日内瓦发表讲演。

[318] 尼古莱·蒂杜莱斯库(1882—1941),罗马尼亚外交家,曾任财政部长、外交部长。

[319] 亚瑟·内维尔·张伯伦(1869—1940),英国保守党政治家,1937至1940年任英国首相。

[320] 日本代表团负责人。

[321] 位于日内瓦湖畔的瑞士小镇。

[322] 萨伯尔奇卡·米哈伊(1861—1930),匈牙利诗人,民间民族诗歌的代表,追求简洁、有旋律、抒情的田园牧歌风格。

[323] 霍尔托巴吉是匈牙利东部的平川草原。

[324] 查尔达是传统的、有现场乐队演奏的匈牙利乡村饭庄。

[325] 当时这个原属于匈牙利王国的地区已于一战后被划给了捷克斯洛伐克。

[326] 恩里科·卡鲁索(1873—1921),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剧唱家和录音先锋,有“一代歌王”美誉,1907年曾在布达佩斯演出。马洛伊曾在1930年3月3日的报纸上提到卡鲁索在歌剧《毁灭》中的表演。

[327] 位于奥匈边境的匈牙利小镇。

[328] 布达佩斯市郊的一个小站。

[329] 佩斯的主要街道大致分为“环路”和“放射路”两种,前者的走向呈与多瑙河切割的圆弧形,后者与河岸垂直呈放射状。

[330] 桔槔井是匈牙利大平原上的标志性风景,远远就能看到高高的木架和长长的汲水吊杆。

[331] 匈牙利人称大学新生为“仙鹤”。

[332] 法国作家、哲学家、美学家埃米尔·奥古斯特·提耶(1868—1951)的笔名。

[333] 格伦瓦尔德·贝拉(1839—1891),匈牙利政治家、历史学家、作家。

[334] “血原”是位于布达佩斯一区的一座公园。1795年5月20日,匈牙利神学家、科学家、政治冒险家马丁诺维奇·伊格纳茨和他的同伴因领导匈牙利的雅各宾运动而在此被斩首。

[335] 贝尔热尼·丹尼尔(1776—1836),匈牙利诗人。

[336] 帕纳塞斯山是位于希腊中部的山脉,在希腊神话中,它是太阳神阿波罗和文艺女神们的灵地,缪斯的家乡。

[337] 圣伊什特万是匈牙利王国的第一任国王。

[338] 格拉茨是奥地利第二大城市,施蒂利亚州州府。

[339] 维拉格·贝奈代克(1752—1830),匈牙利诗人、翻译家、历史学者。

[340] P. 萨特马利·卡洛伊(1831—1891),匈牙利作家,裴多菲团体成员。

[341] 坦噶尼喀是坦桑尼亚的两个组成部分之一,另一部分是桑给巴尔。

[342] 多瑙河在布达佩斯穿城而过,佩斯在左岸,布达在右岸。

[343] 欧什瓦特·埃尔诺(1876—1929),匈牙利著名文学杂志《西方》杂志编辑和精神领袖。去世后,马洛伊曾为他写了两篇悼文。

[344] 作者将写作与上帝造人作比。《圣经》里说,上帝用泥土捏了亚当,将生命之气吹进他的鼻孔,使他成了有灵的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