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凹面镜可作许多不同比喻之用。例如,我们可以把它比作天才的头脑——假如这一天才的头脑也能把其力道集中在一点上,从而像凹面镜一样让人们看到事物美化了的、不再是原来样子的图像;或者,把光和热的作用聚至令人吃惊的程度。相比之下,博学多闻的人则像是一面凸面镜:在镜面里可以同时映照出众多东西,还有缩小了的太阳;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看见那些图像。但凹面镜却只向着一个方向映照出图像,并且要求观者选取特定的某一位置。

我们还可以把每一真正的艺术品与凹面镜相比拟,假如这一艺术品要真正传达的并不是那可触摸的自身、它的经验内容,而是存在于这一艺术品以外的、无法用手抓住、只能以想象力追寻的东西;那是事物难以捕捉的神韵。对此话题的讨论可参阅《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第34章《论艺术的内在本质》。

最后,一个绝望的恋人可以把那狠心的美人儿简练地形容为一块凹面镜子,因为这一美人儿就像凹面镜子一样闪光、燃起火焰和消耗能量,但自己却无动于衷、冰冷无情。

2

瑞士就像一个思想天才,美丽、庄严、高贵,但瑞士却不是一块能够种出有营养果实的好地方。相比之下,普鲁士北部的波美扎尼亚省和荷尔斯坦的沼泽地特别富饶,盛产有营养的果实,但却平坦、单调,就像有用的菲利斯丁人一样。

3

在一块成熟了的玉米地里,有一处被人胡乱踩出来的缺口。我站在那里,看见到处都是沉甸甸的玉米棒子。在那些长得笔直的玉米棒子之间,长出了一些蓝色、红色、紫色的花朵。这些花朵气质天成,在其绿叶的衬托下,显得分外妖娆。但我在想,这些花朵可是没有什么用处,也结不出果实。纯粹只是属于杂草而已。这些花草长在这里只是因为人们无法把它们清除干净。不过,正是这些花朵使这里的景色平添了妩媚和艳丽。所以,这些花朵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与文学、艺术相类似:文学、艺术在严肃认真、讲究实用和注重得益的市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和花朵一样的。因此,这些花朵可被视为这些文学、艺术的象征。

4

在这地球上有着一些确实美丽的景观,但这些都被人为的修饰糟蹋了。我们最好不要欣赏这一类的风景。

5

一个城市有着漂亮的建筑物、纪念碑、喷泉、希腊式的方尖塔等装饰,但街道路面却铺砌寒酸、难看,就像德国现在的情形,那就犹如一个穿金戴银、珠光宝气的妇人,身上却是破衣烂衫。如要把城市美化成意大利城市的样子,那首先就要像意大利城市那样铺砌好街道路面。顺便在此一提,不要把雕塑放置在屋顶一般高的基座上面。在这方面就采用意大利人的做法好了。

6

苍蝇可被视为狂妄无知、肆无忌惮的象征,因为所有动物都惧怕人类甚于一切,巴不得躲得越远越好。唯独苍蝇却可以在人的鼻子上安坐!

7

两个中国人初次在欧洲上剧院。其中一个忙于了解舞台机械装置的运作,并成功达到了目的。另一个人则虽然不懂本地的语言,但却尽力了解戏的含意。天文学家酷似这第一人,哲学家则酷似第二人。

8

一个人的智慧只是一种理论性的东西,并没有多大的实际用途,那就类似于这样的重瓣玫瑰:其芬芳和色彩使观者赏心悦目,但至凋谢为止,仍不曾结出果实。

没有玫瑰是不带荆刺的,但很多带刺的却不是玫瑰。

9

犬只完全有理由成为忠实的象征。在植物里面,忠实的象征则应该是冷杉树,因为无论天气好坏,只有冷杉树与我们一道忍耐和坚持,而不会像所有其他树木、植物、昆虫和飞鸟一样,一旦我们失去了太阳的青睐,就会舍我们而去;当上空重又对我们绽开笑脸时,则又重返我们身边。

10

一棵苹果树开出了灿烂的花朵。在其身后,冷杉高昂着又尖又黑的树梢挺立着。苹果树向冷杉说道:“瞧!我身上挂满了美丽、活泼的花朵!你能有什么可以与我一比?墨绿的树针罢了!”“你说的是事实,”冷杉回答说:“不过,冬天到了的时候,你就掉光了叶子站在那里。可我仍然还是现在的样子”。

11

曾经有一次,我在一棵橡树下采集植物。在一些同样高度的植物中间,我发现一棵植物颜色较深、叶子紧闭、茎秆挺直。在碰到这一植物以后,它语气坚定地对我说:“别采摘我!我不是供你们制作标本的。我跟其他植物不一样。大自然给予其他植物只是区区一年的寿命。我的寿命却是以世纪算量的。我是一棵小橡树。”有人能够造成绵延多个世纪的影响。这个人在童年、青年、很多时候到了成年,甚至有的的确终其一生,都似乎与常人无异,显得同样微不足道。但只要让时间走过一段日子并带来识货之人!这个人是不会与常人一样逝去无声的。

12

我看见过一朵野花,并被这花的美丽、这花各个部分的完美所倾倒。我大声叫了起来:“难道像你,还有其他像你一样美丽的花朵,就是这样花开花落,得不到别人的欣赏,甚至难得有一双眼睛对你们瞟上一眼?”野花回答我说:“傻瓜!你以为我开花是为了给别人看的吗?我开花是为了我自己,而不是因为别人的缘故。我开花是因为我喜欢开花。我活着,我开花,这就是我的愉快和乐趣所在。”

13

正当地球的表面还只是平坦、整齐的花岗岩、生命的种子还不曾形成之时,一天早上,太阳升起了。众神的信使埃利斯接受了朱诺委派的差事,一路飞来。埃利斯一边急匆匆地赶路,一边大声向太阳喊道:“你这么勤快是干嘛?又没有眼睛要看你,也不需要照射、鸣响门农的柱子[1]。”太阳回应说:“但我是太阳啊,我升起来只是因为我是太阳。别人看不看得见我,那是他们的事情。”

14

一处草木茂盛的美丽绿洲抬眼四顾,周围除了沙漠以外,还是沙漠。她始终看不到一块像她一样的绿洲。她大声地抱怨着:“我是多么的可怜、多么的孤独啊!我就只能这样孤独下去了!到处都找不到我的同类!到处都找不到哪怕是一双眼睛,可以看上我一眼,可以分享我的草地、泉水、棕榈树、灌木丛。我的周围除了荒凉、没有生命的沙漠和岩石,再没有别的东西!在这种无人理会的孤独之中,我的那些优势、美丽和财富又有什么用呢?”

这时候,白发苍苍的沙漠老太太说话了:“我的孩子,假如情形是另外一个样子,假如我不是荒芜、凄凉的沙漠,而是青葱、茂盛、充满生命的地方,那你就不会是绿洲,就不会是一块人见人爱的去处,旅游者也就不会从老远看到你就眉飞色舞了。你就只是我的一小部分。那样的话,你就变得渺小、无闻。所以,你获得的名声和称颂是有条件的,你就耐心将就这一条件吧。”

15

坐气球升上空中的人,并不会看到自己在上升,而只会看到大地从脚下下沉。这是怎么一回事?只有那些在这方面有同感的人才会明白这一神秘之谜。

16

测量一个人的伟大,在精神方面和身体方面各用彼此相反的不同定律:身体的大小由于距离加大而缩小,精神上的伟大则因距离加大而加大。

17

大自然让所有事物都披上了一层漂亮的外表,就像蓝色的李子上面呵上的一层薄露。把这一层外表取下,然后集中起来献给我们慢慢欣赏——这是画家和文学家热切投入的工作。然后,我们贪婪地享受着这些东西——此时,我们甚至还没进入真正的生活呢。但随后当我们进入这生活的时候,我们自然就会看到事物在剥落了大自然所覆盖的漂亮外表以后的样子,因为艺术家已经把这些美丽完全耗尽,我们也已经提前把这些美丽享受完了。这样,我们所见的事物通常都会显得缺乏吸引力,并不那么令人愉快,在很多情况下甚至是令人厌恶的。因此,如果就让我们自己去接触和发现大自然赋予事物的美,那情形将会更好,虽然这样一来,我们就不能够一下子领略到如此之多的、浓缩的美。但以此换来的却是在明朗、愉快的光线下看视事物——这也只有那些自然之子才可以偶尔这样做,他们不曾通过欣赏优美艺术而提前享受了审美愉悦和生活的魅力。

18

缅恩茨大教堂前后周围都盖起了房子,我们甚至找不到一个位置可以观赏大教堂的整体。这一大教堂于我而言是一个象征,它代表了这世间一切伟大和美丽的东西,因为伟大和美丽之物都应该只是因自身的缘故而存在。但是,美丽和伟大的东西很快就会因需求而遭滥用。需求从四面八方汹涌而至,以伟大和美丽之物作为自己的支撑和依靠。这样,这些非凡、脱俗的东西就被需求遮盖和败坏了。当然,在这一充满需求的世界里,发生这一事情是毫不奇怪的,因为所有一切都的确必须为解决需求而尽绵力,一切都要动员起来,要成为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那些只是在需求消失了的瞬间才得以产生的东西也不例外,这些也就是美和纯粹为了真理的缘故而追求的真理。

对我上面所说的一个很好的解说例子和证明就是:在各个时候和各个地方,为了保存人类的知识、鼓励人们展开智力上的追求——人类因此而显尊贵——人们建立起大大小小、财力不一的学术机构;但用不了多久,粗野的动物性需求就会蹑手蹑脚地靠近。那些人披着为上述高贵的目的服务的外衣,强夺为上述目的而设的薪金。这就是学术蒙混、造假的根源,而这种弄虚作假在各个学问领域里面频繁出现。尽管表现出来的面目不尽相同,其实质却是这种造假者对这一学问本身并不关心,他们注重的只是似有学问的外表,为的就是他们个人的、自我的和物质方面的目的。

19

一位母亲把一本《伊索寓言》给了她的孩子们,希望她的孩子能够受到教育和取得进步。但孩子们很快就把书还给了母亲。那位最大的、一脸老成的孩子是这样说的:“这本书不适合我们读!太过幼稚,也太过愚蠢了。我们不会再上当,不会真的还以为狐狸、狼、乌鸦能够说话;我们早就过了看这些瞎胡闹的年纪了!”从这些充满希望的孩子身上,谁还会看不出将来的自以为开了窍的理性主义者呢?

20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为了避免冻僵,一群箭猪相拥在一起取暖。但它们很快就被彼此的硬刺扎痛了。这样,它们被迫分开。但为了取暖,它们的身体又再度靠近,身上的硬刺又再次把它们扎痛了。这些箭猪就被这两种苦处反复折磨,直到它们终于找到一段恰好能够容忍对方的距离为止。所以,由于人的内在空虚和单调而产生出来的社交需要把人们赶到了一块。但各人许多令人厌恶的素质和无法让人容忍的缺点又把人们分开了。人们最后找到的、可以让大家在一起而又能相互容忍的适中距离就是礼貌周到和文雅规矩。谁要是不保持这一距离,在英国人们就会冲他喊到,“Keep your distance!”[2]因为这一距离的缘故,虽然相互取暖的需求并非完美地得到满足,但大家起码不会受到硬刺的烦扰。谁要是自身拥有足够的热量,那他就更宁愿对社交敬而远之,既不给别人麻烦,自己也不会遭受来自别人的烦扰。

————————————————————

注释

[1] 门农是一个勇敢的战士,在特洛伊战役中被阿喀琉斯所杀。在埃及,门农的名字是和底比斯附加的阿孟霍特普三世的巨大石像联系在一起,靠北的一座于公元前27年被震毁,但却发生了一个奇异现象。每天早上当太阳照到它时,它就发出竖琴的声音。人们认为是门农在回答他悲伤的母亲厄俄斯。——译者

[2] 英文,意为“保持一定的距离!”——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