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是冈察洛夫的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的构思始于1849年。这一年作家回家探亲,目睹了周围的许多事情,从而萌发了写《悬崖》的意图。由于当时公务繁忙,小说《奥勃洛莫夫》又还没有脱稿,因此只好把写作《悬崖》的计划暂时搁置下来,一直到退休后,即1868和1869年才终于写成。关于这部小说,作者说过:“这部小说就是我的一生,我把我的一部分、同我接近的人们、祖国、伏尔加河、故乡,可以说,凡是使我感到亲切和亲近的生活,统统都写进去了。”(《迟做总比不做好》)根据最初的构思,小说取名为《艺术家》,因为它的中心主人公赖斯基是一位颇富艺术天赋的贵族青年,他醉心于绘画、写诗和雕刻,有着旺盛的艺术想象力和丰富多样的内心世界;他聪明、善良,也不乏高尚的思想,例如他赞成农奴解放,宣传人道主义,礼赞劳动等,但这一切不过是口头宣言而已,实际上他对社会改革和进步事业没做过一件实际的事情。他生活浪漫,成天玩爱情游戏,接连地追求三个表妹。他身上保留着许多“奥勃洛莫夫性格”的特点,例如懒散、意志薄弱、耽于幻想、夸夸其谈等;他没有脚踏实地、辛勤劳动的毅力,对什么事情都是三心二意,浅尝辄止,最后一事无成。作者对赖斯基的诠释是:“赖斯基是下一个时代,亦即过渡时代的英雄,是觉醒了的奥勃洛莫夫,强烈的新的光芒照进了他的眼睛,但是他还在伸懒腰,东张西望,还要回过头去看看他的奥勃洛莫夫的摇篮。”(《迟做总比不做好》)就是说,赖斯基乃是奥勃洛莫夫的后裔,只不过是他们所处的时代有所不同罢了,奥勃洛莫夫是农奴制改革前的地主,赖斯基是农奴制改革后的地主。时代的气息在赖斯基身上虽有所反映,但他们的本质没有什么区别。作者最初是要把赖斯基写成一个具有某些自由主义思想的贵族青年,带有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多余人”的特点,但由于创作时间耽搁得太久,作品的构思发生了变化,这个人物的独立地位受到削弱,所以赖斯基的形象是不连贯、不完整的。作者在这个形象上显然抨击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无能。

在小说的后半部,描写的重点已由赖斯基转到了沃洛霍夫和韦拉及他们的恋爱故事上了。马克·沃洛霍夫在小说里是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代表者,他聪明、直爽,信仰唯物主义。他在外省积极宣传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与保守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被沙皇看作是危险人物,曾两次被流放。他的热情、正直和博学,赢得了正在寻找革新思想的少女韦拉的尊敬和崇拜。韦拉爱上了沃洛霍夫,两人常在“悬崖”下幽会。但是唯物主义的革新者沃洛霍夫又是一个否定一切道德准则的“虚无主义者”,无耻之徒。他随意摘别人的苹果,借钱不还,说这是对私有财产的否定;他标新立异,干脆拿窗户代替房门;他宣传不负责任的恋爱观,等等。韦拉终于离开了他。谢德林则在《街头哲学》一文中批评作者说,把这些言行同革命思想“联系起来”,“是一种极不道德的倾向”,是在对探索者和革新者“投掷石子”。《悬崖》中还有一个作者着意刻画的人物——图申。他是彼得·阿杜耶夫、施托尔茨一类的人物形象,作者把他写成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精明能干的实业家,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管理生产的资本家,地主兼企业家,并称他是“行动着的人”。显然作者把俄罗斯的未来寄托在图申的身上。

冈察洛夫除上述三部长篇小说外,两卷集游记《战舰巴拉达号》也是重要作品。游记对世界各国,特别是亚非各地的人情风土、自然风光,作了翔实、生动的真实描写,笔调清新,情趣盎然。作品在观点上也许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它对了解世界人民生活的多彩性、丰富读者的自然地理知识,都有积极的意义。此外他的一些文学论文和回忆录,如《迟做总比不做好》《万般苦恼》等,也有不少精辟的见地,值得后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