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节度使(襄阳大都督府)襄州邓州复州郢州唐州随州均州房州襄州,〔襄阳。大都督府。〕开元户三万六千三百五十七。乡七十七。元和户十万七千一百七。乡一百六十二。今为襄阳节度使理所。
管州八:襄州,邓州,复州,郢州,唐州,随州,均州,房州。县三十八。
都管户一十四万二千。
《禹贡》豫、荆二州之域。於周诸国,则、邓、阝、卢、罗、若阝之地。
春秋时地属楚。秦兼天下,自汉以北为南阳郡,今邓州南阳县是也。汉以南为南郡,今荆州是也。後汉建安十三年,魏武帝平荆州,置襄阳郡。自赤壁之败,魏失江陵,而荆州都督理无常处。吴将诸葛瑾、陆逊皆数入其境,自羊公镇襄阳,吴不复入。永嘉之乱,三辅豪族流於樊、沔,侨於汉水之侧,立南雍州。孝武帝以朱序为南雍州刺史。苻坚遣将苻丕攻陷襄阳,序为丕所擒。安帝时,鲁宗之为刺史,仍於州理置宁蛮校尉。梁太清二年,岳阳王萧为雍州刺史,兄河东王誉为元帝所杀,怒,以州北附。西魏克江陵,以为梁王,都江陵,为西魏藩国。
恭帝改雍州为襄州,因州南襄水为名也。按襄阳去江陵陆道五百里,势同辅车,无襄阳则江陵受敌。自东晋庾翼为荆州刺史,将事北伐,遂镇襄阳,北接宛、洛,跨对樊、沔,为荆、郢之北门,代为重镇。周置总管,隋置行台,皇家初亦置山南道行台,武德七年废行台,置都督府。贞观六年废都督府,改为州。永贞〔元〕年升为大都督府。
州境:东西二百四十六里。南北三百六十七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一千二百五十里。北至东都八百二十五里。东至随州三百五十里。南至江陵府四百七十里。西至房州陆路四百二十里,水路五百八十四里。
东南至郢州三百二十里。西北至均州三百六十里。
贡、赋:开元贡:火麻布,库路真。赋:绵,绢。元和贡:麝香,绫纱,竹扇,橙子,柘木,弩材,漆器。
管县七:襄阳,临汉,南漳,义清,宜城,乐乡,城。
襄阳县,望。郭下。本汉旧县也,属南郡,在襄水之阳,故以为名。魏武帝平荆州,分南郡置襄阳郡,县属焉。後遂不改。
岘山,在县东南九里。山东临汉水,古今大路。羊祜镇襄阳,与邹润甫共登此山,後人立碑,谓之堕泪碑,其铭文即蜀人李安所制。
万山,一名汉皋山,在县西十一里。与南阳郡邓县分界处,古谚曰“襄阳无西”,言其界促近。
檀溪,在县西南。初,梁高祖镇荆州,闻齐主崩,令萧遥光等五人辅政,谓之“五贵”。叹曰:“政出多门,乱其阶矣!”阴怀平京师之意。潜造器械,多伐砍竹木,沈於檀溪,为舟装之备。参军吕僧珍独悟其旨,亦私具橹数百张。及义师起,乃取檀溪竹木,装战舰。诸将争橹,僧珍每船付二张,事克集。今溪已涸,非其旧矣。
州理中城,在县东边。一处,有土赤色。昔苻丕攻襄阳,朱序用道法,以朱砂熏之,至今土色有异。西北角有夫人城,苻丕之攻也,朱序母深识兵势,登城履行,知此处必偏受敌,令加修筑。寇肆力来攻,果衄而退,因谓之夫人城。
刘琦台,县东三里。琦与诸葛亮登台去梯言之所也。
诸葛亮宅,在县西北二十里。
郁池,在县南十四里。
临汉县,紧。南至州二十里。本汉邓县地,即古樊城,仲山甫之国也。西魏於此立安养县,属邓城郡。周天和五年改属襄州。天宝元年,改为临汉县。县城南临汉水,魏将军曹仁据樊,蜀将关羽围樊,使于禁、庞德救之。会汉水暴涨,羽以舟师攻禁,禁遂降羽。德目不屈,羽杀之。
故邓城,在县东北二十二里。春秋邓国也,桓七年邓侯吾离来朝是也,楚文王灭之。
邓塞故城,在县东南二十二里。南临宛水,阻一小山,号曰邓塞。昔孙文台破黄祖於此山下。魏常於此装治舟舰,以伐吴,陆士衡表称“下江、汉之卒浮邓塞之舟”,谓此也。
南漳县,中。东北至州一百四十里。本汉临沮县地,按临沮县,今在荆州当阳县西北临沮故城是也。後魏於此置重阳县,隋改为南漳县。
荆山,在县西北八十里。三面险绝,惟东南一隅,才通人径。
且山,〔且音祖。〕在县东北一百八里。吴将朱然、诸葛瑾从且中乘山险道北出,且中去襄阳城一百五十里。按此是地名,非山,盖以地山相近,因名。或云司马宣王凿八垒山,开路於此停阻也。
襄水,出县北一百一十里白石山。
义清县,中。东北至州五十八里。本汉中庐县地也,西魏於此置义清县,後因之。
中庐故县,在今县北二十里。本春秋庐戎之国,秦时谓之伊庐,项羽亡将锺离家在伊庐也。
长渠,在县东南二十六里,派引蛮水。昔秦使白起攻楚,引西山谷水两道争灌鄢城,一道使沔北入,一道使沔南入,遂拔之。
宜城县,上。北至州九十五里。本汉己卩音忌县地也。城东临汉江,古谚曰“己卩无东”,言其东逼汉江,其地短促也。宋孝武帝大明元年,以胡人流寓者,立华山郡理之。後魏改为宜城。周改宜城为率道县,属武泉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属襄阳。皇朝因之,天宝元年改为宜城县。
汉水,在县东九里。
故宜城,在县南九里。本楚鄢县,秦昭王使白起伐楚,引蛮水灌鄢城,拔之,遂取鄢,即此城也。至汉惠帝三年,改名宜城。
乐乡县,中下。东北至州二百二十里。本春秋时若阝国之城,在今县北三十七里若阝国故城是也。在汉为若县也,晋安帝於此置乐乡县,属武宁郡。隋大业三年改属竟陵郡,皇朝改属襄州。
汉水,东去县四十二里。
城县,上。东南至州一百四十五里。本春秋时国,《左传》“伯绥来朝”,今县北十五里故城是也。汉为筑阳县,〔筑,音逐。〕萧何子封筑阳侯,即此也。隋开皇七年,改为城县,属襄州。
筑水,在县南一百二十步。
邓州,南阳。上。开元户三万八千六百一十一。乡五十八。元和户一万四千一百四。乡六十一。
《禹贡》豫州之域。周为申国。战国时属韩,苏秦说韩宣惠王曰:“韩西有宜阳,东有穰、氵育”,是也。秦昭襄王取韩地,置南阳郡,以在中国之南,而有阳地,故曰南阳,三十六郡,南阳居其一焉。汉因之,领县三十六,理宛城。
後汉於郡理置(荆州)〔南都〕,建安中张绣屯兵於穰,降魏,魏於穰置万州,晋宣王、夏侯伯仁皆为都督,或理宛,或理新野。永嘉五年,为刘聪所没,成帝咸康四年复归於晋。苻坚之乱,又没前秦,姚兴时又复还晋。後魏孝文帝南侵,又陷之。梁普通中克,还入魏,太和中置荆州,理穰县,今邓州所理是也,隋开皇七年,梁王岿入隋,自穰县移荆州还江陵,於穰县置邓州。大业三年,改为南阳郡。武德二年,复为邓州。
州境:东西五百九十里。南北三百八十一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九百五十里。北至东都六百四十五里。东北至汝州四百七十五里。东至唐州三百二十里。南至襄州一百八十里。西南至均州三百四十里。
贡、赋:开元贡:白,丝布。赋:布,麻。
管县七:穰,南阳,新野,向城,临湍,菊潭,内乡。
穰县,望。郭下。汉旧县,本楚之别邑,取丰穰之义。後属韩,秦武王攻取之,封魏冉为穰侯。汉以为县,属南阳郡。後魏既克南阳,於此城置荆州。隋开皇三年属邓州,皇朝因之。
湍水,〔湍,音专。〕北去县七里。
六门堰,在县西三里。汉元帝建昭中,召信臣为南阳太守,复於穰县南六十里造钳卢陂,累石为是,傍开六石门,以节水势。泽中有钳卢玉池,因以为名,用广溉灌,岁岁增多,至三万顷,人得其利。後汉杜诗为太守,复修其陂,百姓歌之曰:“前有召父,後有杜母。”
南阳县,紧。西至州一百二十里。本周之申国也,平王母申后之家。汉置宛县,属南阳郡。更始即帝位,世祖纳阴后,并於宛城。魏代荆州都督所理。至隋改为南阳县,属邓州。
精山,在县西北二十七里。黄巾贼据宛城,汉西乡侯朱隽击破之,馀众走保精山,谓此也。
氵育水,东去县三里。《南都赋》曰“氵育水荡其胸”,是也。
新野县,中。西北至州七十里。本汉旧县,属南阳郡。魏代新野县为荆州都督所理,王昶为都督,即镇此城。晋惠帝立新野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邓州。
氵育水,西去县二百步。
後汉西华侯邓晨宅,在县北二十四里。晨,新野人,世祖姊夫也。初起兵新野,王莽焚其冢墓,ㄜ其宅,宗族怒曰:“幸自富足,何故随妇家入汤镬中?”
晨终无恨。
阴皇后宅,在县东北。捣衣石存焉。
向城县,上。西南至州一百九十里。本汉西鄂县地,春秋时向邑。江夏有鄂,故此加“西”。後魏孝文帝於古向城置向城县,属氵育阳郡。贞观九年,改属邓州。
丰山,在县南三十二里。有九钟,霜降则鸣。
西鄂故城,在县南二十里。张衡即此县人,故宅馀址犹存。
鲁阳关,在县北八十里。今邓、汝二州於此分境。荆、豫径途,斯为险要,张景阳诗云:“朝登鲁阳关,狭路峭且深。”
博望故城,在县东南四十五里。张骞封邑。
临湍县,上。东南至州八十五里。本汉冠军县地,後魏孝文帝割县北境置新城县,属南阳郡。废帝以近湍水,改为临湍。隋文帝复改为新城,天宝元年又改为临湍县。
翼望山,在县西北二十里。湍水出焉。
冠军故城,在县南四十里。汉武帝以霍去病讨匈奴功冠诸军,故封此县,以褒异之。
後汉胶东侯贾复宅,在县南三十五里。
楚堰,在县南八里。拥断湍水,高下相承八重,溉田五百馀顷。
菊潭县,上。东南至州一百五十里。本汉郦县〔郦,音。〕武陶戍之地,後魏废帝因武陶戍置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为菊潭县,因县界内菊水为名,属邓州。
菊水出县东石涧山。其旁多菊,水极甘馨,谷中三十馀家不复穿井,仰饮此水,皆寿百馀岁。王畅、袁隗为太守,命郦县月送水三十斛,饮食沐浴,悉皆用之。
内乡县,上。东南至州二百四十里。本楚之析邑,後属於秦,《史记》秦昭王发兵出武关,攻楚,取析十五城是也。汉以为县,属弘农郡。後汉属南阳郡。
後魏於此置析阳郡,废帝改为中乡县。隋开皇三年,以避庙讳,改为内乡,属邓州。
析水,北自卢氏县界流入,与丹水合,古今谓之析口。
县城,即楚析县也,《史记》楚顷襄王元年,秦出武关,斩楚众五万,取析十五城。汉高祖入关,下析、郦是也。
复州,竟陵。下。开元户五千二百三十二。乡一十一。元和户七千六百九十。
乡一十五。
《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并属楚,《史记》白起拔郢,东至竟陵,即此是也。秦属南郡,在汉即江夏郡之竟陵县地也。晋惠帝分江夏立竟陵郡,周武帝改置复州,取州界复池湖为名也。贞观七年,州理在沔阳县,宝应二年移理竟陵县。
州境:东西四百三十里。南北六百九十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一千六百八十里。西北至东都一千四百二十五里。东北至安州三百三十里。东至沔州陆路三百四十里,水路七百里。西北至郢州陆路二百五十里,水路三百里。南至沔阳县一百三十里,自县南至岳州水路五百里。
贡、赋:开元贡:白布一十匹。赋:布,麻。
管县三:竟陵,沔阳,监利。
竟陵县,中。郭下。汉旧县也,属江夏郡。旧县在今郢州长寿县界竟陵大城是也。周属复州,隋大业三年,改复州为沔州,县属不改。武德初,又属复州。
五华山,在县东北七十里。
县城,本古风城,古之风国,即伏羲,风姓也。南临氵义水。
沔阳县,中下。北至州一百三十里。本汉杜县地,梁天监二年分置沔阳县,即今县东三十里沔阳故城是也。今沔阳县,即後魏所置建兴县,隋大业三年改建兴县为沔阳郡,武德五年改郡为县,属复州。
沔水,在县南八十步。东入氵义川县界。
马骨湖,在县东南一百六十里。夏秋涨,淼漫若海;春冬水涸,即为平田。
周回一十五里。
监利县,中下。东北至州二百六十里。本汉华容县地也,晋武帝太康五年分立监利县,属南郡。隋开皇三年,改属复州。
大江,在县南一百三十里。
郢州,富水。下。开元户五千六百九十九。乡一十九。元和户一万一千九。
乡二十三。
本江夏郡杜县之地。《周地图记》曰:“蛮人酋渠田金生代居此地,常为边患,梁普通末,遣郢州刺史元树讨平之,因置新州。”後魏废帝二年改为温州,因温水为名也。隋末废温州,县并入安陆郡。武德四年,於今京山县重置温州。
贞观十七年废温州,於长寿改置郢州。
州境:东西南北八到:西北至上都一千三百八十五里。西北至东都一千一百二十五里。东南至复州三百里。正南微西至江陵府三百里。西北至襄州三百一十里。东北至随州三百九十里。
贡、赋:开元贡:白布二十匹。赋:布,麻。
管县三:长寿,京山,富水。
长寿县,上。郭下。本汉竟陵县地,宋分置长寿县,理石城,即今县理是也,属竟陵郡。魏文帝大统後,属温州。贞观十七年,於县改置郢州,县属焉,後遂因之。
汉水,去县十步。
县城,本古之石城,背山临汉水,吴於此置牙门戍城,羊祜镇荆州,亦置戍焉,即今州理是也。
京山县,下。西至州一百六十里。本汉杜县地,隋属温州。大业二年,改为京山县。皇朝温州所理在此,贞观十七年罢温州,县属郢州。
大洪山,在县西北二百里。孤秀为众山之杰,其山多锺乳。
温汤水,在县南十五里。拥以溉田,其收数倍。流经其家,多凶。
富水县,中。西南至州三百四十里。本汉安陆县地,後汉分其地置新市县,属江夏郡。後汉有新市、平林兵,谓此。後魏改新市为富水县,取县界富水为名。
富水,南去县一百步。
唐州,淮安。上。开元户二万一千五百九十七。乡四十五。元和户四万七百四十。乡八十七。
《禹贡》豫州之域。春秋时为楚地,秦为南阳郡地,自汉迄宋皆同。後魏太和中於此置东荆州,理比阳故地,其後改为淮州。隋开皇五年,又改为显州。贞观九年,改为唐州。
州境:东西三百八里。南北三百十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取叶县路一千三百四十里,取邓州路一千二百二十五里。
西北至东都五百二十里。南至随州三百六十里。东南至申州二百六十里。西北至襄州三百五十里。西至邓州三百二十里。东至蔡州二百四十里。东北至许州二百七十里。北至汝州叶县一百八十里,自叶县取龙兴路至汝州一百八十里。
贡、赋:开元贡:绢,丝,布。赋:布,麻。元和贡:绢十匹。
管县七:比阳,慈丘,桐柏,平氏,湖阳,方城,泌阳。
比阳县,上。郭下。本汉旧县,属南阳郡。比水所出,故曰比阳。後魏属江夏郡,隋属淮安郡,贞观中改属唐州。
显望冈,在县西北六十里。
比水,南去县二里。後汉世祖破甄阜、梁丘赐於比水西,斩之,即此水也。
舞阴故城,在县西北六十五里。汉县,属南阳郡。曹公与张绣战,引还舞阴,即此城也。
慈丘县,上。西南至州七十里。本汉比阳县之地,後魏孝文帝於此置江夏县,并置江夏郡领之。隋开皇三年废郡,县属淮州。十八年改为慈丘,取慈丘山为名。
慈丘山,在县西五十里。
比水,出县东南太湖山。
桐柏县,中。西北至州一百二十里。汉平氏县之东界也,梁於此置义乡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桐柏,取桐柏山为名也。
桐柏山,在县西南九十里。《禹贡》曰“导淮自桐柏”。出紫草。
天木山,俗名天目山,在县东北五十五里。祖逖为豫州刺史,藏家口於天木山,即此山也。山上有池,时人号为天目。
淮水,出县南桐柏山,一名大复山。
淮渎庙,在县西六十里桐柏山东北。
平氏县,中。东北至州七十里。本汉旧县,属南阳郡。晋属义阳郡,其後为北人侵掠,县皆丘墟。後魏於平氏故城重置,属淮州。隋改属淮安郡,贞观中改属唐州。
醴水,出县东南桐柏山,西流经县北三里。与淮同导,西流为醴,东流为淮。
湖阳县,中。东北至州一百六十里。古蓼国也,《左传》曰“郧人将与随、绞、州、蓼伐楚”,注曰“今义阳东湖阳县”是也。《地理志》曰蓼国,咎繇後,为楚所灭。後魏孝庄帝於此立湖州。贞观元年废,以湖阳属唐州。
方城县,上。东南至州一百六十里。本汉堵音者,阳地也,属南阳郡,在堵水之阳,故名。後汉朱为堵阳侯。梁於此置堵阳郡。隋改置方城县,取方城山为名也,属氵育阳郡。贞观中,改属唐州。
方城山,在县东北五十里。即沮、溺耦耕处。《左传》屈完对齐桓公,“楚国方城以为城”是也。
堵水,西去县三十五里。
泌阳县,中。东至州一百里。本汉棘阳县地,後魏於此置襄城郡,领襄城、上马二县,贞观元年废入湖阳县。开元十三年,刺史白知节奏复置,天宝元年改为泌阳。
随州,汉东。上。开元户一万三千二百一十六。乡二十七。元和户一万二千七百一十六。
本春秋时随国,与周同姓。《左传》曰“汉东之国随为大”。注曰“今义阳随县也”。其後为楚所灭,为南阳郡地。汉立为随县,属南阳郡。晋太康九年,分义阳置随郡。自宋已还,多以封建子弟为王。後魏文帝大统十六年改随州,後遂因之。
州境:东西三百七十里。南北三百七十八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一千四百三里。西北至东都一千一百六十五里。西至襄州三百五十里。西南至郢州三百九十里。北至唐州三百六十里。东南至安州一百五十五里。东北至申州二百四十里。
贡、赋:随,光化,枣阳,唐城。
随县,上。郭下。本汉旧县,属南阳郡。即随国城也,历代不改。
厉山,亦名烈山,在县北一百里。《礼记》曰厉山氏,炎帝也,起於厉山,故曰厉山氏。
断蛇丘,在县北二十五里。即随侯救断蛇处。
氵差水,在县西四十里。《左传》曰:“楚武王伐随,莫敖屈重除道梁氵差。”
平林故城,在县东北八十〔八〕里。王莽末,关东起兵,陈牧、廖堪起兵,号“平林兵”。
季梁庙,在县南门外道西三十二步。
光化县,下。西北至州三十四里。本汉随县地,南齐武帝分其地立安化县,属随郡。後魏文帝改为新化县,废帝改为光化县。
枣阳县,上。东南至州二百里。本汉蔡阳地,属南阳郡。後汉分蔡阳立襄乡县,周改为广昌,隋仁寿元年改为枣阳县,因枣阳村为名也。
舂陵故城,在县东南三十五里。汉景帝子长沙王发子舂陵节侯之邑也。世祖即位,幸舂陵,复其徭役,改曰章陵。
後汉世祖宅,在县东南三十里。宅南三里有白水,《东京赋》所谓“龙飞白水”也。
世祖父南顿君陵,县东二十七里。
唐城县,上。东南至州一百五里。本汉随县地,梁於此置下氵差戍。後没魏,改为下氵差镇。隋开皇三年,改镇为唐城县,大业〔二〕年废。开元二十四年,采访使宋鼎奏置。
唐城山,在县北三十二里。
均州,武当。下。开元户九千八百五十九。乡二十。元和户八千一百八十二。
乡二十。
汉南阳郡武当县地也,因山为名。永嘉之乱,雍州始平郡流人出在襄阳者,江左因侨立始平郡以领之,寄理襄阳。宋孝武帝割武当县以隶之。後魏改始平郡为武当郡,隋开皇三年罢郡,置均州。
州境:八到:西北至上都九百里。东北至东都八百八十五里。东至邓州二百四十里。
东南水路至襄州三百六十里。南至房州二百六十八里。西至金州三百六十里。北至邓州内乡县二百三十里。
贡、赋:开元贡:麝香,山鸡皮毛。赋:绢,布,绵,麻。
管县三:武当,郧乡,丰利。
武当县,上。郭下。本汉旧县,属南阳郡。後汉初,延岑起兵於此,後遂空废。宋元嘉末,移县理延岑城。贞观十五年,於此置均州。
武当山,一名参山,一名太和山,在县南八十里。高二千五百丈,周回五百里。阴长生於此得仙。
汉水,去县西北四十里。水中有洲,名沧浪洲,即《禹贡》云“又东为沧浪之水”。
盐池,在县东南百里。池水四周,上生紫气。池左右草木十馀里,气所染著,上如雪霜,尝之盐味,土人谓之盐花。
郧乡县,上。东至州一百一十三里。本汉锡县,〔锡,音羊。〕古麇国之地也,《左传》曰“楚潘崇伐麇,至于锡穴”是也。汉锡县属汉中郡,晋武帝改锡县为郧乡县,隋初属均州,後隶房州,贞观中又改属均州。
西山,今名宝盖山,在县西南三里。其山南临汉水。
汉水,西自丰利县界流入,南去县三里。东有涝滩,冬即水浅,而下多大石。
又东为净滩,夏水急迅,行旅苦之。歌曰:“冬涝夏净,断官使命。”
丰利县,上。东至州二百四十里。本汉长利县之地也,理在长利川,故以为名。宋於此侨置南上洛郡,属梁州。後魏文帝改南上洛郡为丰利郡,又立丰利县。
隋以丰利县属金州,贞观八年改属均州。
(锡)〔锡〕义山,一名天心山,在县东北六十五里。山方圆百里,形如城,四面有门,相传以为仙灵所居。
汉水,南去县二十里。
房州,房陵。下开元户一万四千四百三十二。乡三十四。元和户四千四百三十一。乡三十四。
《禹贡》梁州之域。古麇国之地,《左传》曰“楚子伐麇,成大心败麇师於防渚”。阚る以为防陵即春秋时防渚,州之得名,盖自此也。战国时属楚,秦为汉中郡地。汉立房陵县,属汉中郡。後汉末,立为房陵郡。建安三十四年,蜀先主遣宜都太守孟达征房陵,杀太守申耽。魏文帝时,孟达降魏,魏改房陵郡为新城郡。後达叛魏降蜀,司马宣王击杀之。侯景之乱,地入後魏。至周武帝,改为迁州。贞观十年,废迁州,自竹山县移房州於废迁州廨,即今州理是也。
州境:东西五百二十三里。南北三百六十九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一千六百六十八里。东北至东都一千一百五十五里。南至归州山路五百里。东至襄州四百二十里,水路五百八十四里。正西微北至金州五百四十里。北至均州二百六十八里。
贡、赋:开元贡:麝香,蜡,锺乳,苍矾石。赋:布,麻。元和贡:麝香二十颗,茜草,石膏,雷丸。
管县四:房陵,永清,竹山,上庸。
房陵县,上。郭下。本汉旧县,属汉中郡。後汉改“防”为“房”。後魏以为光迁县,贞观十年复改为房陵。
房山,在县西南四十三里。其山西南有石室,似房,因以为名。
建鼓山,在县南一百十三里。与马鬣山连接,二山并高峻,冬夏积雪。
筑水,出县西北叶山,经县北二里。魏遣夏侯泉与张下巴西,集军宕渠,刘备屯军筑口,即此水也。
赵王迁墓,在县北九里。秦使王翦灭赵,徙赵王迁於房陵。
永清县,中下。西至州一百十里。本房陵县地,後魏废帝分房陵东境置大洪县,周武帝改为永清县,属迁州。隋改属房陵郡。
沮水,出县西南景山,东南入於汉江。《左传》曰:“江、汉、沮、漳,楚之望也。”
筑水,经县北三里。
大洪故县城,在县东六里。
竹山县,中下。东至州一百四十八里。本汉上庸县,古庸国也。昔武王伐纣,庸人往焉,故《牧誓》云“及庸蜀羌{髟矛}微卢彭濮人”,注云“庸、濮在江、汉之南”。《左传》曰“庸率郡蛮以叛楚,使庐戢梨侵庸”,後遂灭之。至汉初,立上庸县,属汉中郡。後汉於县立上庸郡。後魏改置竹山县,因黄竹岭以为名也。
方城山,在县东南三十里。顶上平坦,四面险固。山南有城,周十馀里。
白马塞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初,孟达为新城太守,登此山而叹曰:“刘封、申耽据金城千里而不能守,岂丈夫也。”
黄竹山,在县北一百里。山上竹色皆黄,因以为名也。
上庸县,中下。东至州二百五十里。本汉上庸县地。按汉上庸县,今竹山县理是也。萧齐武帝分上庸县地於此立新丰县,属上庸郡,後魏改为孔阳县,因界内孔阳水为名。隋开皇三年罢孔阳县,仍移上庸县理於废孔阳县理,属罗州。贞观十年,改属房州。
长罗山,在县北四里。
孔阳水,在县西五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