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第三

州署三之三

州署在州城之中即宋旧县令厅也元前至元间改作之幕曹吏舍库藏厨传厩院狱室具完旧厅事后有堂曰明德明德堂后即不欺堂其西有堂曰平清堂今徙树东向为幕官之署曰观稼亭睡花亭九峯亭俱在州署后圃西北旧子城基上而丽谯之楼敞其前捕盗之官居其左谯楼外有亭三西曰宣诏曰阅武东曰颁春旧县令厅之东即县丞厅事内有堂曰哦松其西即主簿厅事县丞厅之东县尉厅事在焉内有燕居堂去县尉厅事行二百步有驻麾亭俗称行衙亭所以驻使臣今诸廨舍及亭传皆废唯县令厅存改为州署亦非旧贯矣兹考古贤令及题名于石者得若干人具录如左

南朝宋

刘道产为令有能名刘秀之为令着能声

张盾字士宣以谨重称为无锡令后为湘东王记室死之日家无余财唯文书千卷酒米数瓮而已

陶谷字秀实钱塘人有道艺当五代汉末来隐居五部湖时大旱蝗太守奉印绶请为无锡令谷退而叹曰郡界有灾安得怀道而不救之到城修六事行弭灾之术三日雨蝗尽死谷乃遁去

湛贲宋长史茂之十三代孙进士及第贞元十九年以江阴县主簿权知无锡县事有题祖宅二诗刻惠山寺中可考

敬澄字深源为无锡令与陆羽同时尝葺惠山寺独孤及新泉记内称之

钱惟周 【景德元年太常寺太祝】  张廷偃 【景德元年尚书都官郎中】  

刘龟从 【天禧二年太子中舍】  王周 【干兴元年大理寺丞】  

宋禹臣 【天圣二年大理寺丞】  王晋卿 【干兴初阚】  

聂厚载 【天圣九年彰信军节度推官】  李景 【天圣六年太常博士】  

孙从古 【景佑元年卫尉寺丞】  苏绅 【明道二年殿中丞】  

王周 【宝元二年尚书虞部员外郎】  李光卿 【景佑四年国子博士】  

鲁友益 【庆历三年太子右赞善大夫】  郑戡 【康定二年太子中舍】  

杨宁 【皇佑二年秘书丞】  曹平 【庆历五年殿中丞】  

魏演 【皇佑五年太子中舍】  江揖 【皇佑三年大常博士】  

程迪 【嘉佑四年秘书丞】  张诜 【至和二年秘书丞】  

陈京 【太子中舍嘉佑七年】  刘庆孙 【尚书虞部员外郎嘉佑七年】  

霍大备 【太子中书舍人治平三年】  陈知俭 【太子右赞善大夫治平 (阙) 年】  

蔡天申 【大理寺熙宁四年】  谢仲规 【秘书省著作佐郎熙宁六年】  

焦千之字伯强殿中丞欧阳文忠公门下士也有名于时熙宁六年来宰是邑值旱河竭役民自小渲车湖水入运河人皆获其利东坡先生过邑与之游甚厚

萧渊 【大理寺丞熙宁十年】  张毅 【秘书省著作郎元丰二年】  

王逢 【奉议郎元丰五年】  马防 【奉议郎元丰八年】  

柳康中 【宣教郎元佑二年】  施珣 【通直郎元佑五年】  

乐照纬 【通直郎元佑八年】  施博求 【宣德郎绍圣四年】  

赵伾字义夫洛阳人英毅不畏强御人号为赵铁头在任兴创廨舍仓务农田水利无不振举邑人至今德之惠山寺路大松伾亲手所植今犹有存者咸指如甘棠云官奉议郎元符三年来宰是邑

张元度 【奉议郎崇宁元年】  王勋 【通直郎崇宁五年】  

阎与道 【奉议郎大观元年】  赵义文 

郄渐 【建炎间邑宰】  张枢言 【秘书丞嘉定间邑宰】  

胡舜举 【绍兴 (阙) 年】袁择 【宝佑 (阙) 年】 

湛清 【县尹至元十二年】  钱奎 【从事郎县尹至元十六年】  

姜好仁 【从事郎县尹至元十九年】  赵思益 【奉议大夫知州至治二年】  

董世杰 【奉议大夫知州泰定元年】  张采 【奉议大夫知州泰定四年】  

王克敬 【朝散大夫知州至顺二年】  董守思 【朝列大夫知州元统二年】  

李台山 【朝列大夫知州至元三年】  高库克楚 【奉政大夫知州至元六年】 

学校三之四

州学即旧县学也在州城西南三百步宋嘉佑三年邑令张诜始创为之崇宁间诏兴天下学宫其犹子元度继宰是邑因旧规更广其制绍兴间邑令胡舜举复加增饰厨传斋廊缮葺苟完嘉定十年赵忠定公之子崇要令邑崇以戟门扩新其旧宝佑间四明袁从为邑宰即明伦堂之西为堂三楹以祀杨龟山陆象山张南轩杨慈湖袁洁斋袁蒙斋喻玉泉尤遂初蒋实斋为九先生祠元前至元间九先生祠久废乡贡进士虞荐发为文学椽以为龟山先生尝讲学是邑玉泉遂初实斋及小山李公皆乡之望遂即旧祠各图绘象貌更为五先生祠以祀焉独教官缺视事之署延佑间主学李司孝辟学舍之西南以为之于是祭有宫讲有堂肄业有斋司教有所寝处有房庖治有舍而门庑廊序轩然翼然与是邑称学司之职旧有赡士四十一顷有奇岁入一千二百余石而养士有饍设官有禄所以造就俊秀之意为甚重然自兴学以来邑之士子获荐于乡贡登于春官者凡得若干备录姓名于后呜呼盛哉

钱顗 【庆历丙戌贾牓】  蒋之奇 【嘉佑丁酉章牓】  

袁默 【嘉佑癸酉许牓】  孙廷筠 【嘉佑癸酉许牓】  

凌浩 【治平乙巳彭牓】  陈敏 【熙宁庚戌叶牓】  

沈初 【熙宁癸丑余牓】  沈禋 【熙宁癸丑余牓】  

蒋之美 【熙宁癸丑余牓】  袁点 【元丰乙丑焦牓】  

沈禓 【元佑辛未马牓】  许德之 【元佑甲戌毕牓】  

王冈 【元符庚辰李牓】  袁植 【崇宁癸未霍牓宣和甲辰词学】  

孙近 【崇宁癸未霍牓五年宏词】  洪遘 【崇宁癸未霍牓】  

孙达 【崇宁乙酉李牓】  施垧 【崇宁丙戌蔡牓】  

唐作求 【崇宁丙戌蔡牓】  李谟 【崇宁丙戌蔡牓】  

费肃 【大观己丑贾牓】  李端行 【大观己丑贾牓】  

沈松年 【大观己丑贾牓】  袁正功 【大观己丑贾牓建炎戊申词学】  

李尚行 【大观己丑贾牓】  陈之渊 【绍兴壬子张牓】  

陈之茂 【绍兴壬子张牓】  许衍之 【绍兴壬子张牓奏名第一】  

唐孚 【绍兴壬戌陈牓】  费锴 【绍兴壬戌陈牓】  

许伸 【绍兴壬戌陈牓】  尤袤 【绍兴戊辰王牓】  

戴几先 【绍兴戊辰王牓】  陈篆 【绍兴戊辰王牓】  

蒋芾 【绍兴辛未赵牓】  吕克诚 【绍兴壬申张牓特奏第一】  

戴逵先 【绍兴壬申张牓】  陈翥 【绍兴庚辰梁牓】  

李祥 【隆兴癸未木牓】  李霖 【隆兴 (阙) 】  

尤槩 【淳熙乙未詹牓】  尤焴 【嘉定戊辰 (阙) 牓】  

蒋重珍 【嘉定壬午进士第一】  蒋应新 【绍定壬辰徐牓】  

冯道心 【端平甲子举】  唐应元 【嘉熙庚子举】  

陈大用 【淳佑癸卯淛漕】  孙宗强 【淳佑己酉举】  

周霆震 【淳佑己酉举】  司马永 【淳佑己酉举】  

唐良辅 【淳佑己酉举】  陈渊 【淳佑己酉举】  

王棨 【淳佑壬子举】  陶唐炎 【淳佑壬子举】  

孙仲龙 【淳佑壬子举】  唐一鹗 【淳佑壬子景定辛酉两举】  

唐玉传 【淳佑壬子举】  唐焕发 【宝佑乙卯举】  

顾雄午 【宝佑乙卯举】  戴日辉 【宝佑乙卯举】  

邵焕有 【宝佑丙辰文牓】  赵必旷 【宝佑丙辰文牓】  

张梦奎 【宝佑戊午举】  陈士首 【宝佑戊午举】  

过如珍 【宝佑戊午举】  费造 【宝佑戊午举】  

章圣举 【宝佑戊午举】  赵必鏸 【宝佑戊午举】  

陈应鼋 【宝佑戊午举】  司马应年 【景定辛酉举】  

王颷 【景定辛酉举】  戴天骥 【景定辛酉举】  

陈鉴 【景定辛酉咸淳丁卯癸酉三举】  唐霖龙 【景定辛酉咸淳庚午两举】  

尤栋 【景定壬戌方牓】  王桂子 【景定甲子举】  

何岩寿 【景定甲子举】  唐骏发 【景定甲子咸淳丁卯庚午癸酉四举】  

薛应发 【景定甲子举】  杨文龙 【景定甲子举】  

李頀 【景定甲子举】  邵梦接 【咸淳己丑院牓】  

邓恢 【咸淳戊辰周牓】  王应龙 【咸淳丁卯庚午举辛未开牓】  

孙桂发 【咸淳丁卯庚午癸酉举甲戌南省第十名进士】  顾真传 【咸淳丁卯举】  

虞荐发 【咸淳丁卯癸酉两举】  陈奎 【咸淳丁卯庚午两举】  

戴谟 【咸淳丁卯举】  赵孟佑 【咸淳丁卯监举】  

王庭兰 【咸淳丁卯举】  朱龙大 【咸淳庚午举】  

李晦 【咸淳庚午举】  吴梦禄 【咸淳庚午举】  

戴应牧 【咸淳庚午举】  陈应麟 【咸淳庚午举】  

周南辉 【咸淳庚午举】  唐迪 【咸淳癸酉举】  

孙逢吉 【咸淳癸酉举】  杨震发 【咸淳癸酉举】  

虞应酉 【咸淳癸酉举】  赵孟健 【咸淳丁酉监举】 

尤良 【字心之】 陆以道 【字士衡至正辛巳乡举】

第二泉三之五

第二泉即陆子泉也在惠山之麓若冰洞前洞高咫尺广可方丈吴地记云是洞通义兴张公洞今岁久堙没不可踪迹泉源自洞中浸出洞前有石池池中蓄泉尝满号冰泉是泉及洞唐僧若氷访求得之故皆指僧而名池上旧有屋连盖洞口半以覆地池前有极目亭今废为五贤祠池右有涵碧湿云及漱香诸亭皆可坐以观泉池底水液潜贯山下池中山下池方圆各一唐会昌中刺史张中丞置连屋一十间于池上有梁源亭在焉其方池甃以陶甓缭以朱栏云宋高宗南渡时尝在此池酌泉故其后设栏卫护谓之上池去上池尺许即圆池凿石为厎窳若鉎釜池之四旁及栏楯皆琢石为之是谓中池池口有暗渠导泉从龙吻出注下池下池方丈余深可二尺池上有堂三楹曰漪澜堂今之真赏亭也亭基下即通龙吻石渠渠中泉自龙吻中喷出洋溢下池然后分为二道其一道北入鼋池渐流至金莲花池金莲花池者池中有金莲花蔓生如荇开花黄色似莲蘂半开而不实朵小如水仙甚香旧称千叶云后有女子入池澡浴花遂省为五瓣传说者有僧不知来自何方携植于此是花天下凡有三种其一在华山方池中其一在庐山池内其一在此池皆是僧手植池上有石梁通惠山寺宋苏舜钦尝筑亭寺前凿石为流觞曲水疏泉脉为之泉自金莲花池迂回过寺中香积池出寺泾达双河合五泻水越江阴界水同入于江其一道东入暗渠涓涓引流出锡山涧迤逦顺流下梁溪合梁溪入太湖其余旁支别泒斜分曲汇山民悉为沟畎导流山下溉田可数顷无旱干之忧唐陆鸿渐品水味二十等列此泉为天下第二故世称第二泉以鸿渐所品故又名陆子泉纬略李德裕好惠山泉置驿取水有僧言长安昊天观水与惠山等杂他水试之僧独指其二曰此惠山泉也文饶为罢水驿宋聂原载云云山泉悉甘而斯泉胜诸泉者以其感锡之气也惠山之东曰锡山实一支耳是泉罂挈致远方必以山中石子置罂内虽历数年水味不败此尤佳也琐碎录云惠山泉缘山中有锡止宜瀹茗若烹羊则色黑酝酒则味苦大凡井中投铅久之则甘梅柚和铅霜食之美因知锡能变甘是泉之味亦由是耳或云惠山旧无坟垄自唐末以来渐加封树至今日益众于是山之精灵颇獘于垦凿而第二泉亦败于潴秽矣邑人尤氏所记云宋徽宗时尝取泉饮之挥去曰是水有尸气不足之味也理或然耳又有龙缝泉在陆子泉之南相去六十余步一名龙渊其泉出石穴中穴深广可三尺谓之龙者以山之形肖故合而名之又有慧照泉在第二泉之下宋天圣间寺僧慧照得其形迹因以为名今失其所又有罗汉泉亦不知其处大率称泉味皆与第二泉等要皆第二泉别脉

古迹三之六

无锡自太伯作都于前春申封国于后而高人名士接武其间遗踪古迹因人而在观其树犹可以想其人也太伯城毘陵志云在州东南四十里史记云太伯奔荆蛮荆蛮之徒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吴越春秋云太伯当殷之末恐中国侯王用兵以及荆蛮故起城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在吴西北隅名曰故吴墟自太伯以下至王僚三十三君皆都于此吴公子光刺王僚即此都也寰宇记曰太伯城西去县四十里平地高三丈宋史云太伯始所居地名曰句吴城吴地记云吴筑城梅李平墟城内有宅旧址及井犹存或名吴城

阖闾城

在州西富安乡相去四十五里越绝书云伍员取利浦及黄渎土筑阖闾城吴地记云阖闾城周敬王六年伍员伐楚还运润州利湖土筑之不足又取吴地黄渎土为大小二城当阖闾伐楚回故因号之若以越绝书利渎为证恐非吴之大城自姑苏至润州四百余里其取土不应如是之远今按阖闾大城在姑苏即今之平江是也小城在州之西北富安乡闾堽其地边湖其城犹在至今其处土人有城里城外之称州东梅李乡有利浦并黄土渎去州十里非润州利湖也又按史记伍员传云吴王夫差杀伍子胥取其尸盛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为立祠江上因命其山曰胥山长晏曰太湖边去江不远百里故云江上据今城之侧有闾江闾江之侧有胥山其证明矣历历可考

范蠡

在州西十里吴地记云在历山之西今谓之斗城城迹犹在舆地志云历山西北有范蠡城越伐吴范蠡所筑也

黄城

在州西十二里史记楚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后十五岁黄歇言于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因并献其地请封于江东考烈王许之春申君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寰宇记云黄城去县十二里舆地志云楚考烈王赐黄歇淮北地十二县以边齐故更以江东故吴邑封之今历山下有春申君祠去城三里故道自此通黄城其城与斗城相近俗呼为黄斗城是也

鸭城

在州东南太伯乡去州二十五里舆地志云吴王牧凫鸭之地今之梅李乡亦有鸭城据舆地志所称未知孰是

麋城

在州东南太伯乡去州二十里载籍无可考恐与鸭城相类据舆地志鸭城吴王牧凫鸭之城此城恐亦为豢麋鹿之所兼二城俱在县之东南相去不远

龙尾陵道

越绝书云春申君徙封开此道以属本邑后汉书地里志无锡侯国注云县西龙尾陵道春申君封吴时所造今在龙山其山岭北尾上有路即是也

华坡

在惠山晋华宝所筑

御亭

吴大帝所创在今望亭市去县四十五里风土记云隋文帝至德元年置市并置堰闸号望亭堰寰宇记云开皇九年于望亭置驿十八年改为御亭驿李袭誉复改望亭驿宋天圣中改为镇始置官署嘉佑八年开河通太湖遂废堰闸元佑间复置闸后复废舆地记云梁肩吾有诗云御亭一回望风尘千里昏即其地也其西有古垒东西六十步垒城厚三尺高七尺晋成帝咸和中置晋顾扬监晋陵军事尝筑垒于此进讨贼将张健注云义兴太守顾泉令行扬武将军督护吴诸军治栅于吴乡御亭西以备苏峻其垒先废

西施庄

在水东四十里吴地记范蠡献西施于吴故有是庄

晋王右军庄

在今洛社市去州三十五里风土记云其地隋时一夕云气布集喧哄如市声人潜窥之皆鬼神后乃置市

萧庄

在县东宅仁乡梁萧侍郎别墅今胶山寺址是

甘露市

去州东六十里延祥乡风土记云吴太伯未至此时一夕有甘露降其地后乃置市

陆墟市

去县西北四十七里富安乡风土记及寰宇记云市东七十步有阳山出石堪作礲臼始民未知开凿汉大夫陆端设肴醴以祭后取为器江东数州皆藉其用由是置市以端姓名之不忘本也

竹塘市

去县西北六十里招义乡风土记云晋天福六年十月置

湛氏书院

在惠山宋长史湛茂之元嘉中结草堂是山为读书之所宋刘铄及齐江淹皆有过湛长史历山草堂诗按历山即惠山也唐侍御史邱丹为茂之作旧居志并诗以记之同时韦夏卿辈皆有诗刻石今故址废为浮图不复知其处名存而实亡云

李相书堂

在惠山小径萦纡有堂三楹中绘唐相李绅像绅未遇时常读书是山堂即绅读书之所

锡麓书堂

在锡山下宋文简公尤袤读书之处奇花异卉咸植于前春月邑人率往游焉

古墓三之七

古之葬者弃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易之以棺椁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坊者矣见若覆夏屋者矣见若斧者矣亦有为石郭三年而不成者矣陵谷变迁将何恃乎兹邑自吴太伯墓以下得古冢若干岂封植之固哉亦曰在人而已矣

周吴太伯墓

寰宇记云太伯墓在县东三十九里吴地志云墓高一丈四尺周回三十五步冢墓记云太伯墓在会稽吴地梅里聚去城十里按秦汉时毘陵尝属会稽郡南徐记云太伯宅东九里有皇山太伯所葬之地史记吴太伯世家注皇览云太伯冢在会稽吴地梅李平墟去城十里吴地志又云九里有山太伯葬于梅李山平墟即此地也刘昭曰按县东皇山有太伯冢墓十里有旧宅井犹存舆地志云太伯宅东九里为皇山卒葬南域南徐记云晋殷师为晋陵太守尝表其墓复一户以为守卫今州东南梅李乡梅李有东皇即太伯城也又按皇山今名鸿山在延祥乡到州五十里山下有太伯庙太伯坟在其山上

周安阳侯周赟墓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高一丈五尺周回一百二十步风土记云周武王封周章少子赟于无锡安阳乡为安阳侯墓在安阳山下舆地志云子孙并葬于此七十余坟墓前华表翁仲至今尚存

吴荆州刺史顾容墓

吴地志云顾容为荆州刺史墓在县东南一十八里寰宇记云墓高一丈八尺周回一百二十步舆地志云无锡东十八里有吴荆州刺史顾容墓人呼为顾墓当过往苏州道侧南去望亭二十七里宋王华墓新建县侯琅琊王华也寰宇记云墓在县西北二十五里高一丈八尺周回一百二十步按南史王华传华字子陵琅琊临沂人父廞司徒左长史隆安初起兵讨王恭恭遣刘牢之击廞廞败不知所在长子泰为恭所杀华年一十三在军中与廞相失逃得免遇赦还武帝欲收其才乃发廞丧使华制服服阕武帝北伐辟华为徐州主簿文帝以华代张劭为司徒后迁为侍中右卫护军两将军元嘉四年以诛徐羡之功追封新建县侯旧云县有琅琊王子陵墓又有宋新建县侯王华墓说者以子陵名赟为王赟墓在州西北十里或以为子陵即华父廞字宋元嘉中历散骑常侍按今州西北二十五里有王华墓亦有安阳侯周赟墓赟周章少子也不闻有王赟墓在州西北十里盖传写之误彼当为周赟墓此当为王华墓为正基墓要与王华墓相近姑辨其非以俟知者

宋中书令王僧达墓

按南史本传僧达尝为吴郡太守朞岁五迁后除太常卿益不得志上表解职坐以文旨不逊孝武帝时累迁中书令与高闇谋为乱收付廷尉狱赐死时年三十六墓在县东四十里九域志云在胶山南岭下大路北寰宇记亦同其坟高一丈六尺周回二百步今按胶山西大路南有石翁仲在焉恐即其坟所在

宋萧侍郎墓

在胶山寺门又云寺即旧宅

宋萧将军墓

诸史传并不载按萧思话传思话南兰陵人孝懿皇帝之弟子也父源之字君流历徐兖二州刺史永和元年卒赠前将军考当时赠官唯南陵萧源之尝赠此官晋元帝时尝侨置南兰陵郡于常州萧源之为南兰陵人则此墓为源之墓审矣或以谓前将军萧望之征诸史传望之虽尝为是官乃东海兰陵人非常州也又以其名皆有之遂指为望之墓实非也又按今州巷直南至将军堰桥桥西北岸旧有巫枢密故居相传其地是顾恺之将军墓元至元年间巫氏子孙偶斸地得人骨甚长头颅亦大据今将军堰侧有萧将军墓非顾恺之墓明矣况晋书顾恺之官至散骑常侍未尝为将军其墓为萧源之所藏无疑不可不辨

齐王琨墓

左光禄大夫琅琊王琨也寰宇记云其墓在县东北二十五里高一丈八尺周回一百一十二步按南史本传琨宋文帝时为吏部郎后出为吴郡及会稽太守顺帝即位进右光禄大夫及帝逊位百僚陪列琨攀轮恸泣曰人以寿为欢老臣以寿为戚既不能先蝼蚁频见此事呜咽不自胜百官人人雨泪齐高帝即位领武陵王师加侍中及高帝崩琨步入宫朝士皆谓曰故宜待车有损国望琨曰今日奔赴皆自应尔遂得病卒赠光禄大夫年八十四琨为郡所居廉恪有遗爱当时人过其墓者莫不歔欷叹息九域志亦载其墓

唐刺史滕迈墓

在新桥门外半里荒莽间有二石兽刻云唐尚书刑部郎官睦州刺史滕公之墓按苏文忠公志滕达道墓云十一代祖令琛为唐国子司业生太博翼翼生赠户部侍郎抗抗生礼部侍郎盖盖生户部尚书珦珦生大中大夫睦州刺史即达道六世祖也

宋淮海先生秦龙图墓

在惠山西南三里先生名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开封祥符人焦蹈榜登第初任泰州教授召试贤良除秘书正字后谪居英州移柳州复召除国史院编修建中靖国间贬藤州卒年四十三政和中以党锢未解藁葬高邮县人称为淮海先生子湛为常州通判迁葬于常之无锡开元乡粲山子孙因家焉墓故有亭刻诰词于石其墓后为里姓赵氏所据 【阙】 间虞荐发为县文学白于令复其墓地以属于学命掌教之官世祀之今祠于州学初先生未遭谪时尝赋小词有云醉卧古藤阴下杳不知南北后卒于藤州葬后冢上产紫藤一本围数尺缠错古松状若偃盖人传以为朕兆

宋秦少章觏墓

在大坏山

宋太师张循王墓

在县西三十五里布政乡塘湾山即青山也王讳俊字伯英秦州三阳人其功勋始终具载国史本传官至节度使封清河郡王拜太师薨年六十九追封循王谥忠烈赐一品礼服命内侍省押班张志为以绍兴二十四年九月十一日奉敕护葬于是山绍熙元年诏配飨高宗皇帝庙高宗御书忠烈张循王神道路碑额兵部侍郎周麟之奉敕撰文吏部尚书贺允中奉敕书墓墓左建华藏寺以奉王祀

宋唐郎中作求墓

在开化乡象山先是作求诏嫠女许史君德之语曰明年永别知我莫若君愿识吾墓及期而卒

宋尤尚书袤墓

在西孔山

宋蒋侍郎重珍墓

在湖埭

宋尤端明焴墓

在东孔山

宋孟郡王忠厚墓

在惠山西北孟湾

陈贤良墓

在州城都子巷厎戴墓在州城戴墓巷内并不知为何人亦不详何代所葬

祠宇三之八

传曰有功德于民者则报祀之太伯见祀于吴宜矣伍员春申君辈亦皆有功于民者也不然何以至今祠之不绝若夫老佛之徒出入中国琳宫梵剎遍满天下岂其功德亦有被于生民者哉方之皋陶庭坚之不祀者不其忽诸

吴太伯庙

在州东南五里景云乡临太伯渎寰宇记云太伯开渎以备旱涝百姓利之为立庙于渎侧鸿山梅里皆有太伯庙鸿山太伯所藏事具鸿山下梅里则太伯葬履其地元至顺间有僧修庙庙梁忽跃出视之有书置梁中云世始知其详

伍相公祠

即伍员子胥庙也子胥为夫差所杀投之江中吴人怜之为立祠焉今祠在县西胥山下闾江上

春申君祠

在州西惠山下即楚公子黄歇也楚考烈王常以歇为相封于故吴邑歇后为李园所杀吴人遂立祠于其地以祀之唐垂拱间狄仁杰毁江东滛祀祠亦见废今惠山下有土神祠即春申君也盖为毁祠置故易其名耳

徐偃王庙

在州南开化乡庙石塘山下临庙塘不知何年所置或云徐子章禹尝见执于吴徐之宗族子弟散之徐扬二州之间即其所居立先王之庙无锡在禹贡为扬州之域故世多徐偃王庙胶山乡芙蓉山皆有偃王庙今并不存

东海信郎王祠

在县东南一里不详其始末虞孝恭南徐记云在无锡县东今其祠废不复痕迹后邑人为立祠唐垂拱间为狄仁杰所毁后易以土祠为名今尚存祠前有河曰庙泾桥曰庙桥即古祠之遗基云

宗郎王庙

在州市仓桥北不详其始末宋时庙已颓圮淳熙中县尉钱万顷作疏请修其祠有云惟神伯仲曰信曰宗在邑庙祠有兴有废是则信宗二王之庙其来久矣

石城王祠

在县东三十五里不复考其始末亦称为中信王或谓即宗郎王邑人语讹为中耳

项王庙

在州南开化乡故老相传云项羽避仇吴中尝至其地故后人祠之

吴许二长官庙

在州南开化乡去州二十五里俗传云梁时晋陵无锡二令以阳湖水溢遂行湖堰水水势大至俱溺死乡人悼之立祠以祀云

武烈帝庙

在州内西南隋大将陈杲仁也其先颖川人十七世祖寔为太邱令长家于长城遂为晋陵人杲仁破贼数有大功拜大司徒后为沈法兴所害屠戮其家因舍故宅为寺事具载郡志此其别庙云

三贤祠

在惠山寺内泉亭上三贤为晋长史湛茂之唐相李绅桑苎翁陆羽也

古洞阳观

在惠山西南去州九里唐陆鸿渐惠山记云古洞阳观下有洞穴潜通包山在太湖内故名其观剙于梁天监中隋大业中遂废不复兴

洞虚观

旧在县东去县三十里胶山乡近道场巷梁大同时建本名青元今古基尚存岁久观废遂徙置州市东宋祥符间勑赐今额元天历间易称宫云

明阳观

在州西开元乡灿山去州七里宋崇宁中道士卢至柔卓庵修行于上大观间主茅山道士刘混康以至柔业行清苦具事上闻敕赐观额观有三清像镕铁所铸至今尚存

妙觉观

在县北四十里梁大同中建女冠所居俗称女贞观后废宋至道间徙入县城赐今额

崇安寺

在州城内去州三百步建于东晋兴宁二年始名兴宁宋太平兴国初赐今额寺有五轮大藏雕刻精致机括工巧为邑奇观宋绍兴间僧义深所制或云寺本王右军故宅比越戒珠寺同然无可考

寿圣禅院

在州城内仓桥下即古凤光寺唐武德中建与凤光桥同时后废开宝间军师施仁福为创浴室号浴室院宝元中复置招提始赐今额亦曰北禅寺元延佑间毁于火寻复创造云其寺有轮藏寺僧相传藏下有石函置佛牙舍利之属以为藏镇

福圣禅院

在南城内近顾桥门寺创于梁太清之初号护国寺唐改为灵山寺宋赐今额按寺记宋雍熙中有僧持钵而来忽失所在唯挂锡寺壁寺僧遂构亭驻锡既而鸠工聚财造为浮图七级既成将设僧伽像于下有僧梦一人谓曰毋劳塑工僧伽泗州有三身在焉可往求之僧往果然先是一舟师尝梦有紫衣僧告曰愿附往无锡南禅寺既寤适僧携僧伽像至遂载与俱来至今祀于浮图之下由是俗称为南禅寺云

惠山普利院

在州西惠山上宋湛长史故宅也梁大同间入于僧创招提号法云禅院宋元徽中僧显于此置华山精舍后废于唐武宗垂拱间宣宗时寺复兴宋至道中赐今额绍兴间以寺赐信安郡王孟忠厚以奉孟后岁祀改号旌忠荐福寺依惠山之麓得泉石之秀足以游眺邑人以为行乐之地暮春之月游者最盛至今为然山半有望湖阁李绅所建以望芙蓉湖今废为半山亭旁有绣岭轩岭本名照山意者为昔人之墓宋光禄滕中元以其草木蓊郁花卉繁逮若锦绣然遂以名山与亭寺有轩曰嘉荫宋苏舜钦所创又有挹翠翠麓拥翠等轩皆在寺中曲水亭在寺前陆羽惠山记云前有曲水亭一名憩亭以为游人憩息之所其水九曲甃以文甓今基亦亡寺门外复有亭制作甚古号鲁班亭去亭五十步有石幢二其一为唐干符 【阙】 年立 【阙】 所书 【阙】经在道之右寺中有殿名大同殿梁大同年间所置殿下有听松石床唐李阳冰篆听松于上床侧有大松二不知何代所植唐宝历二年勑造竞渡牛尾舟将伐松为之是夕松忽哀鸣遂奏免及凤桧亦不知植自何年又有长生桧宋苏绅宰县时植皆在殿前

阳山翠微院

在州北阳山梁太清初创号远山寺中书舍人陆举故宅宋太平兴国间赐今额

开利寺

在州西北洛社市相传为晋王右军别墅梁太清初入于僧号兴福寺宋嘉佑间赐今额

普利院

在州南长泰山梁大同间所建号长泰寺宋赐今额寺僧相传以为僧伽留笠之所寺有留笠阁寺后有巨迹寺僧称为罗汉迹甚雨尤显殿壁画猫捕一鹰世以为仙笔至今鸟雀不至其所

兴化寺

在州东胶山上世称为胶山寺创于梁太清之初号弥勒寺宋至道中赐今额建炎间丞相李纲得请以奉先世祀改称崇亲报德禅院与惠山皆称名寺寺门远为惠山寺门相当二寺僧称以是相敌寺中有轩曰上方苏绅宰县时常题咏其上又有环翠听松秀峯分翠等轩率皆新作旧寺盖梁萧侍郎舍因宅为之今之所存非故剎矣

保宁寺

在州北二十里兴宁乡梁大同年间所创至今称其地为寺头唐改为福爱寺宋淳化中赐今额旧传为甘罗宅旁有甘荡未足信也

香山禅寺

在州东怀仁乡香山一名顾山又号顾山寺梁大同间所建

祈陀崇教院

在州东三十里梁大同二年邑人王建拾宅为浮屠后以寺名其村宋淳化间赐额崇教

静教禅寺

在州东四十里上舍至今人目为上舍寺陈至德元年建名善寂隋开皇中吴郡刺史陈子迈徙家无锡东山出赀囊创为招提宋太平兴国间赐今额其寺屡废非故剎矣

圆通禅寺

在州东七十里延祥乡寺建于唐干元因名干元寺或以为唐里姓张氏之宅威惠夫人者舍为浮图云宋景佑中赐今额

广济院

在州东甘露市创于唐干符三年旧名甘露禅院宋太平兴国间赐今额

华藏寺

在州西青山湾前面太湖宋太师循王张浚葬于是因建浮图以奉岁祀至今其地号华藏寺中有云海惟玉二亭可望山气

善智尼寺

在州南二十八里延祥乡甘露市师姑桥侧唐干符元年建为比邱尼之所居或云在县东九十里归德乡后不知何年月徙于州城东北隅第六箭河上

灾祥三之九

妖由人兴妖不自作况祯祥乎方晋之时何妖孽之多也区区小邑犹迭见焉信五行志之有作也

无锡县开元乡钱氏墓有松二株一岁松顶结盖成球其年孙安野预荐绍兴间洪迈昆仲读书外家沈氏坟庐是岁复有松二结球如前既而昆仲取博学宏词亦木之祥也出夷坚志

晋孝怀帝永嘉六年五月无锡县有茱萸树四株相樛而生状若连理先是有鼯鼠出延陵羊祜令郭璞占曰此郡在明年当有妖树生若瑞而非瑞辛螫之木也倘有此东西数百里必有作逆者及此木生其后徐馥果作乱亦草之妖也以为木不曲直

晋安帝义熙七年无锡人赵未年八岁一旦暴长八尺髭须蔚然三日而死并出晋书五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