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东道一

邓州

邓州南阳郡今理穰县禹贡为豫州之域汉书地理志颍川南阳本夏禹之国于周为申国平王母申后之家也战国时属韩史记苏秦説惠王曰韩西有宜阳东有宛穰即谓此也又汉志韩分晋得南阳郡是未分之前为晋地寻复属楚至秦昭襄王十五年取韩地置南阳郡释名云在中国之南而居阳地故曰南阳始皇置三十六郡南阳即其一也汉志南阳郡领犫等三十六县理宛后汉光武帝起于南阳应白水真人之防在宋齐亦因之后魏太和中置荆州领南阳等八郡居穰城置兵以备齐隋开皇初州郡不改罢郡因以南阳为县号而废宛名焉当时尚荆州七年梁祚既絶荆州之称复为江陵改为邓州以汉之邓县为州名至大业初分州为南阳清阳二郡地唐武徳二年又改为邓州州领穰冠军深阳三县三年又立顺阳县州置总管管邓浙郦宛沟新引等七州四年废总管山南行台废新州以新野县来属又置平晋县六年省顺阳入冠军省平晋入穰县八年废宛州以南阳来属废郦州以新城来属贞观元年省冠军入新城天寳元年改为南阳郡乾元元年复为邓州后梁开平三年为宣化军节度后唐同光初年改为威胜军周广顺二年改为武胜军皇朝因之

元领县九 今五

浙川 顺阳 穰县 南阳 内乡

四县废

新野【旧废入穰县】 菊潭 向城【已上二县并入上县】 临瀬【入于穰县】

州境

东西二百六十里 南北二百九十里

四至八到

东北至东京八百一十五里 西北至长安九百二十五里 东至唐州三百二十三里 南至襄州一百八十五里 西至商州六百四十八里 北至汝州四百九十四里 东南至唐州四百一十二里西南至襄州一百九十六里 西南至均州二百四十五里 西北至虢州七百三十四里 东北至汝州四百七十五里

唐开元户四万三千五十皇朝户主六千一十客一万四千三百六十六

风俗

史记云秦灭韩徙天下不轨之人于南阳故其俗夸奢尚气力好商贾渔猎藏匿难制宛西通武关东受淮海一都防也

姓氏

南阳郡十一姓张乐赵井何白韩邓姬周滕人物

百里奚宛人仕虞去虞为秦穆公所用霸西戎 范蠡楚宛三户人越王以为大夫勾践霸乃辞去乗扁舟出三江入五湖勾践铸金像于坐侧 邓禹南阳新野人为大司马封高宻侯 吴汉宛人为大司马忠侯伐公孙述八战八克 张堪南阳人 宋均南阳安众人时九江虎暴均为太守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其虎自去 张衡南阳西鄂人今邓州向城县有平子墓 左雄为尚书令 何晏南阳人也 黄忠 陈震 吕义皆南阳人 曹景宗新野人读史至司马穰苴乐毅传抚卷叹曰大丈夫当如是为梁右衞将军 庾肩吾字慎之南阳新野人仕梁为度支尚书贼宋子仙破防稽购得肩吾欲杀之乃曰吾闻汝能作诗今可即作若能将贷汝命肩吾操笔便成辞藻甚美子仙乃释之诗曰髪与年俱老愁将罪共深聊持转风烛慙照广陵琴卒赠散骑常侍子庾信字子山与徐孺子陵文并称绮艶世号徐庾 唐岑文本孙义南阳人

土产

丝布贡 绢 蔓荆子 欵冬花 进白菊花其花在骑立山有人户看守

穰县旧九乡今六乡本汉旧县亦为湼阳县穰即战国时楚之别名邑后属韩秦攻韩取之封相国魏冉为穰侯汉县属南阳郡晋属义阳郡 灵龟郭仙产雍州记云石桥水污而为池出灵龟色如金缕 五垄山周地图记云南阳郡西山有五堆连延相接故号五垄山三户左氏传云晋士蔑执蛮子界楚师于三戸即此郡地 湍水荆南图副云作专南雍记云县北七里有湍水六门堨白水浊水棘水是也 湼阳城汉为县废城尚存在湼水之阳 潏水郡国志云潏水出南阳穰县九井汲一井即九井皆动 钳卢陂周地图云召信

臣所凿溉田三万顷 六门堰在县西三里拥湍水亦召信臣所作也信臣汉人为太守 朝阳故城汉为县城在今县东南俗谓之朝湿城 顺阳故城汉县废城在今县西北 马圈镇在县北后魏立为镇即汉之湼阳县地后魏尝以兵戎拒齐齐大将陈显达攻围四十余日不下而退即此城 三公城即邓禹从光武有功后归故乡里人遥饯于此禹为太尉故城因名之 邓晨宅晨郡人宅有大树晨毎依廕于其下 范蠡祠祠即蠡之故宅地也蠡死之后三戸迄今祀之今祠甚严三女楼北齐蜀郡太守鄂王子雅薨塟于县无男有

三女各用钱五百万共造双楼于墓侧工迹精妙石色可鉴故后人谓之三女楼 石洞庭按隋图经云顺阳县有石洞庭口濶二尺高九尺西北穷之莫极潜连上党抱犊山 朱砂里在县西七里

南阳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旧七乡今三乡本周之申国也汉置宛县属南阳郡唐圣厯元年五月改为武台神龙初复旧 北华山淯水后汉淯阳县废城在今县南淯水之阳尚存 梅溪南雍州记云南阳县西北七里有梅溪源发紫山南经百里奚故宅 小长安城在县三十七里淯水之东谢承后汉书云汉兵甄阜梁赐战于小长安汉兵败退保棘阳城周回一里二百步 杜衍故城汉县废城在今县西南一十三里 刘文龙宅在县西四十里 五羖大夫百里奚墓在县西南七里有石碣存墓前有七星石 汉光武墓庙皇朝建隆四年勅立庙祭祀 废临濑县在州西北八十五里本汉冠军县地后魏太和二十二年孝文割冠军北境置新城县属南阳郡唐天寳元年改为临湍县汉干祐元年改为临瀬县避庙讳今废入穰县 翼望中山经云湍水出焉 大湖山南郡赋云天封大湖列仙之陬 白石山盛宏之荆州记云武延城北有白石山山悉白自逺望之若层氷积雪耀乗云日 丁城隋图经云宋元嘉中掠得武阳人万户遂于新城筑丁城安置丁城一名新城 清水隋图经云清水经独山史定伯碑云里津即清水上三梁谓之里 冠军城在县西四十五里 汉县汉大将军霍去病所封之域 张澹冢隋图经云魏征南军司张澹冡有碑刻其背文曰白楸之棺易朽之裳铜鉄不入凡器不藏嗟尔后人幸勿我伤至宋元嘉中有盗开其冡获金银器甚多垂皆金钉饰之 废菊潭县西北一百五十里元五乡本汉中乡县地唐开元二十四年割内乡之北界以置因菊潭水以名县周显德五年并入临瀬县 菊水源出县东石涧山一名菊潭水水出石马峯峯如马焉其水重于诸水按盛宏之荆州记云源旁悉生芳菊被洭浸淡涧流滋液其水极甘馨谷中有三十余家不穿井仰饮此水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余其七十八十者犹以为天菊能轻身益气令人乆夀于此有徴矣后汉胡广字伯始为侍中乆患风羸南归饮此水疾遂瘳 湍河在县南七里从内乡县界来经县界入穰县 紫灵山在县北一十五里其山低小 浊山在县西三十里 黙河在县东七十里源从内乡界来 骑立山出铜鑛在县东一百八十里山有湫水三池毎天旱于下池祈雨上中池不通人行 废向城县本汉西鄂县地属南阳郡后魏孝文招定山南于今县东四十里古向城置向城县周显德三年废入临瀬今又入穰县 丰山山海经丰山有兽其状如猨赤喙黄身名曰雍和见则国有大恐雉衡山荆州记衡山有石室甚整饰相传名皇后室未审其来 分水岭在县北七十里山海经云南水自岭南流北水从岭北注故俗名此岭为分头岭即三鸦之第二鸦也从此而北五十里为第三鸦入汝州界 故博望城汉县属南阳郡武帝时张骞侯国 武阳山清冷山鲁阳闗已上并在邑界 废新野县东南七十里旧六乡本汉旧县属南阳郡后汉为棘阳县寻废后为新野晋太康元年置义阳郡居新野县属荆州隋开皇三年郡废改属荆州七年属邓州今废入穰县 朝阳故城水经注云朝水又东经朝阳县 樊陂在县西南昔有樊邓之邑葢因地以名之 棘水水经云棘水南经新野而歴黄邮聚即此 光武台在县北二十四里菖蒲潭后魏典畧云孝文帝南巡至新野临潭水而见菖蒲乃歌曰雨菖蒲新野乐遂建雨菖蒲寺以美之内乡县西二百四十里旧九乡今九乡本楚析邑一名白羽之地左氏传秦人过析隈即此也后属于秦按郡县道记析邑地属楚顷襄王元年秦昭王发兵出武闗攻楚取析即此亦为中乡地汉为析县属农郡按荆州图副今县东七里地于【阙】 村秦张仪所谓商于之地也永嘉末没魏刘聪孝文帝于此置析阳郡理西析阳废帝改为中乡县隋开皇避讳改为内乡兼置淅州贞观初废来属 马戸山山后有穴若戸相传昔有马出以为名 胡保山石勒时立黄攀神祠于此山号胡保山 高前山今名天池山山海经云翼望之山东南五十里曰高前之山其上有水焉甚寒而清帝台之浆也饮之者不心痛 墨山荆州记云内乡县有墨山一谓元仙山仙圣宅南有丹崖映川流之濵实为殊观丹水汉因水名置丹水县今废城在县西南郡国记丹水楚之商宻地在今内乡县西南一百三十里丹水故城是也永嘉乱后废后魏复置属顺阳郡大业十三年省武德三年再立七年又废其城南临丹水 龙泉荆门记云内乡县西有泉泉见白璧赤柱相传曰龙泉析阳故城天后通天元年以析水之阳立县今废析水即水经之汮水也出析县北南入沔谓之汮口郭仲产南雍州记丹水合汮郡国志县道记析水经析县邑东今析水经西葢郦氏之经误矣析春秋时一名白羽菊河在县东三十里汉王城在县北一百里城内池有试剑石 九尾湖在县西南七十里

淅川县西二百里元三乡唐武德二年析内乡县三乡复置后魏西淅之县名 丹水在县北一十五里自商州商洛县界流入 大黄山 小黄山并在县西一百三十里 故淅州在县北三里

顺阳县西一百二十里新割二乡本顺阳镇皇朝太平兴国六年置从镇将孔茔上利便故也在淅川内乡县界之中

唐州

唐州淮安郡今理泌阳县禹贡豫州之域春秋时楚地故左传屈完对齐桓公楚国方城以为城战国时属晋后韩分晋地秦置三十六郡为南阳郡周地图记后魏大和中置东荆州于北阳古城恭帝元年改为淮州因淮水为名隋文帝开皇五年改淮州为显州取界内显望冈为名隋末为淮安郡唐武德四年改为显州仍置总督管领显北澧纯三州显州领北阳慈邱平氏显冈四县五年又分置唐州属显州总管七年改为都督府州不改贞观元年罢都督仍以废纯州桐栢县来属二年省显冈县九年改显州为唐州以废唐州之枣阳湖阳又废鲁州之方城三县来属十年以枣阳属隋州开元五年以方城属仙县十三年改置上马县二十六年以方城来属天寳元年改为淮安郡乾元初复为唐州旧属河南道至德后属山南东道州城旧治北阳唐末移于泌阳梁改为泌州后唐同光初复旧名晋又改为泌州汉初复旧名

元领县六 今五

泌阳 桐栢 湖阳 方城 北阳

一县废

慈邱【并入北阳】

州境

东西三百二十里 南北三百三十里

四至八到

东北至东京七百里 西北至长安取叶县路一千五百三十五里 西北至邓州路一千二百二十五里 东至蔡州二百七十三里 西至随州四百二十五里 南至邓州三百二十四里 北至汝州四百二十五里 北至叶县一百八十三里又自叶取龙兴路至汝州一百八十五里 东南至申州二百六十五里 东北至邓州三百三十里 西南至襄州三百五十四里 西北至蔡州二百八十三里西北至汝州鲁山县四百三十二里 东北至蔡州吴房县三百一十九里 东南至叶县一百九十三里

唐开元户一万四千八百皇朝户主二千三百八十七客五千四十一

风俗

与蔡州同

姓氏

人物

土产

绢 方城梨 半夏 桔梗 茱茰 乌头

泌阳县元三乡汉舞隂地今有故城在其北即后汉光武破王莽甄阜梁赐之地后魏立为上马县周地图记云本名石马县以县南石马为名后讹为上马隋废唐武德初又置上马县贞观初又废之开元十三年复置天寳元年改为泌阳以地有泌水经其阳故以名之泌水诗曰泌之洋洋可以乐饥在邑界 桐栢山在县东南一百八十里

桐栢县东一百六十里元三乡汉志平氏县有桐栢大复山梁大同元年于此置华州及上州郡西魏之元年改华州为淮州三年又改为纯州后周武帝建德三年又分置义乡县以属焉隋开皇十八年改义乡为桐栢汉志桐栢县取桐栢山为名 桐栢山禹贡导淮自桐栢大复淮水所出经南阳东防于泗沂入于海 大木山俗名天目山十六国春秋祖逖为豫州刺史将家属避难于天目山即此山也 菩萨山在县东北三十里 淮水出废平氏县桐栢山东流 淮渎庙水经云桐栢山南有淮渎庙前碑是南阳郭苞立又二碑并是汉延禧中守令所造旧有淮渎令掌此祠唐天寳中封淮渎为长源公庙中有石龟十一枚极大 九渡水水经注云九渡水出鸡翅山溪涧萦委沿洄九度其犹零陵之九度水也

湖阳县西南六十里元三乡古蓼国之地左传郧人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杜预注云蓼国今义阳棘阳县东南湖阳城是也文公五年楚公子燮灭蓼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臯陶庭坚不祀忽诸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秦灭楚属南阳汉为湖阳县 蓼山在县东北二里 紫玉水在县东南十五里 谢城本旧棘阳城水经注云谢水出谢城其源微小至城甚大城周回水侧申伯之都也诗云申伯番番既入于谢今申国在宛北自申迁于谢 上马城后魏州地图记本石马县县南有一石马为名后误为上马 棘延故城古谢国之地在棘水之阳后为县有废城在今县北 湖阳城后汉光武封姊为湖阳公主即此城又按周地图记云湖阳县光武外祖樊重邑也

方城县北一百六十里元三乡本汉堵阳县属南阳郡应劭云明帝改为顺阳西魏置襄邑郡于此后废唐武德初置北澧州贞观初改为鲁州九年复废为县唐州 黄城山即方城山也地志南阳叶县方城邑有黄城山 唐武山水经注云高鳯所隠处号西山 衡山汉志衡山澧水所出即桐栢之连冈也 饼餤山在县东三十里 堵水一名柘水水经堵水出堵阳县北山敷源并发南堵经小堵谓之堵水

比阳县东北七十五里元二乡汉县属南阳郡后魏置东荆州于汉北阳故城又为淮州隋改为显州因显望冈为名唐贞观元年改为唐州今县理即州故城 北水南流入县西水经云北水出北阳县东北大胡山一名马仁陂溉田万顷葢此水之聚泽也 苦莱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即黄山城也自叶至此北阳南北相毗连亘百里亦曰长城山即长沮桀溺耦耕处下有东流水即子路问津之所尸子云楚狂接舆耕于方城即此山 溱水亦谓青衣水 溲水 油水 陇水皆北阳水名 楚平王祠即昭王父也 伍相祠 汉高祖祠光武祠三祠洁敬甚严 宋玉冡楚大夫 楚女冡

即楚姬女 湖阳公主冡后汉光武姊 废慈邱县左州东七十里汉北阳县地属南阳郡后魏于此立江夏郡寻废为戍隋开皇十八年改为慈邱县取界内山为名周显德三年为北阳 大湖山水经比水出大湖山即天封山张衡南都赋天封大湖列仙之陬是也 中阳山一名慈邱山亦名上介山水经观水出上介上即此山也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