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块之气,凝之而山,融之而川。山川,天地之窍也。丘陵为牡,川谷为牝,则阴阳之所孕育焉。山为积德,川为积刑,则人事之所征应焉。南方称泽国,汀独在万山中,水四驰而下,幽岩纡溪,论功用则不及泰岱、黄河,而其兴云雨,毓菁英,亦闽一奥区也。夫拳石蹄涔,尚彰彰于山经水志,况其为炳灵合精之地乎哉?志山川。

长 汀 县

卧龙山 在府治后,郡之主山也,环城四面平畴中,突峙此山,偃卧如龙,故名,又名九龙山,亦名无境山。按旧志云,山脉分于赣之宁都虎头山,历石城,过瑞金界石含渡脉,由长龙温地翠峰狮岩,直渡横溪而来。

东山 在城东县学左,为卧龙山之首,又名龙首山。山麓有东山堂,宋有鄞江台、五显庙,俱废。山顶竖亭为状元峰,中祀李少师、文丞相。明崇祯间,郡守唐世涵重修。国朝邑令张其岱即祠建书院。

南山 在府治南三里。府治前山也,屹然如屏,青葱可爱。宋时建文殊院、同庆寺。左翼军驻扎,寨在其下,故下名南寨。后同庆寺迁衣锦乡,寨院俱废。又里许,秀峙者,亦曰南山,今建玄帝宫。

拜相山 一名笏山,与南山联,俯挹卧龙,宛如人拜。

圆珠山 在府治南,与南山相连,形圆如珠,俗呼宝珠峰。

马鞍山 县东五里。

展旗山 县西七里,俗呼祭旗山。

莲花山 县东十里。

笔山 县东十五里。

玉女山 县西古贵里。旧传王氏女修真处,月明籁寂,隐隐有仙乐音,下有通仙桥。

赖溪障山 县西三十里。

翠峰山 县东北四十里。壁立千仞,绀碧可爱,云烟出没,惟天霁卓午,方见其顶。

鸡笼山 县西成上里。旧经云,高十五里。《九域志》载为古迹,王中正修道于此。曹学佺《名胜志》作宋邑人王捷,字平叔,修道于此。

峰障山 县南五十里。

灵蛇山 县南百八十里。山旧多蛇,下有佛庐及蛇山庙,《九域志》载为胜迹。

七宝山 县东南二百里。传说出七宝。下有上宝场,今废。

鹫峰 在府南,山有院,见《天下舆图志》,址久废。宁邑志载,在新村十里,当是同名。

双峰 县东南三十里。峰峦双耸,高入云汉。

西峰 郡西广储门外,卧龙山右支,上有西峰、法林、罗汉三刹,今惟罗汉寺存,寺形如燕窠,林密泉清,为郡胜地。

二老峰 县东五里。双石峭立如人。

佛祖峰 县西三十里。土名九磜,转北二里许,树木阴蓊,石径崎岖,中有禅寺,虽盛夏不暑。

横岗岭 城内东北,卧龙山左支。

佛岭 县东南五里。今名通济岩,壁间有佛像,悬泉曲折,依岩壁而下。宋邓长史建庵于此。

戒愿岭 县东南三里,土中有珠,牧儿锄地得之,见风即碎,俗呼为珍珠岭。

东庄岭 县东五里,下有民田百顷,旧多种梅。

构木岭 县东二十里。

牛岭 县西二十里。

白头岭 县西二十五里,接牛岭。

白叶岭 县南二十里。

枣木岭 县南二十里。

湘溪岭 县南三十里。

流源大岭 县东西四十里。

分水岭 县南五十里。

虎忙岭 青岩里。

新路岭 县西古贵里,为汀、赣分界。宋嘉定间,郡守邹非熊修隘备寇,名罗坑隘。明知府邵有道修砌道路。

大息岭 县东北归阳里,岭顶有铺。

龟岭 县东南五十里。

蘘荷岭 县南百里,地产蘘荷。

桑溪岭 县南百五十里。

霹雳岩 县东拜相山隈。宋元祐间,白昼迅雷,岩洞划开,中有丹灶、丹井,建祐圣道院于岩前。

朝斗岩 县南南山崦,缘石扪萝而上,俯视城市,尽在目中,夙称胜概。

云谷岩 南山下,驻扎寨旁。

宣岩 县南五里。宋崇、观间,宣明隐居于此。

狮子岩 县东东青泰里,双石为门。

八仙岩 府城东南宣河一百二十里,岩内有棋盘石迹,旧传有八仙聚其上。

石燕岩 县西古贵里,昔有飞燕颉颃,值骤雨集石上,雨止化为石。

通济岩 县东南五里,即佛岭。

苍玉洞 县东南禅寺下,道旁两石奇怪万状;有数石对峙如门,中有烟屿、仙掌、鹤巢、抱云、二老、狮子、马鞍等石。郡守王廷抡创潄玉观澜亭。

龙门峡 县东北四十里,地名含前,石洞盘屈深窣,中间一峡,顶镌龙门二字,峡底汇潭,水色沉碧,峡内有溪。乡人贸竹木者俱从峡出。

湘洪峡 新桥下流,溪中最险,舟人惮之。峡上有湘洪庙。

乌鼻石 霹雳岩边。

石壁 县南二十里,下有庵。

白面石 县西五十里。

鄞江 在府东南,一名正溪,发源宁化县,历湘洪峡,至东庄潭分为二派,一自惠政桥入,一自太平桥入,至高滩角复合为一,南流至杭,达潮以入于海。宋蒋之奇有“鄞江一丈水,清可照人心”之句。按天下水皆东,惟汀独南。南,丁位也,郡名汀州取此。

东溪 源发翠峰,合鄞坑水,流高洋桥至张家陂,与正溪合。

梓步溪 源出大息岭左,至南田大溪合。

小湘溪 源出南原,至湘洪庙前。三溪俱在县东。

西溪 在县西,源出大原,过杉岭即七里桥,至南拔桥。宋治平五年,筑款堑濠,官砌石陂于桥下,引水注濠,至崇善坊兴云桥与正溪合,一派入西山,过高阜坊与正溪合后,西流奔冲。万历壬子,推官吴明昌沿河筑堤,引水抱城至马屋墈下,出合大溪,形家以为截破官星,郡守王廷抡开浚故道,引溪水会于游绳云。

南溪 县南二十五里,其源不一,侧桥合流,经普济桥至南口,与正溪合。

北溪 在县北,源出横坑,过攀桂桥而下,与正溪合。

龙潭 在县东云骧阁下,东岸建龙王庙,遇旱,筑坛而雩,则雨。今潭塞庙废。

东庄潭 在县东,旧在东庄岭下,今水仍复故道。

麻潭 县南十里,众流所会,山势蟠互,过此流折为九曲。

白步潭 县东十里。

曲潭 县南十五里。

大潭 县南六十四里。

寅湖 县东北二里许,周围百步居郡寅位,湖中一小阜,虽水溢不没,春满冬涸。

子地湖 县东十三里,其地入东禅寺,今垦为田。

辛湖 县西一里许,周围七十步。三湖俱以方位名。

青草湖 县东归阳五十里象牙林,深不盈尺,广不逾丈,其中草四时长青。

磜角 古贵里,高岩怒滩,溉田甚广。

磜头 归阳里,峭壁数十仞,瀑声如雷。

鱼梁滩 县东二十里。

鸬鹚滩 县东一里许,滩边居民多养鸬鹚。

蛇王滩 县南三十里,滩边有蛇王石炉。

九曲滩 蛇王滩下,河水湍急,曲屈九折。

纱帽滩 王屋滩上一里许,滩边有石如纱帽。

王屋滩 县南三十五里,有王姓者居此。

磜滩 县南一百里,其上甚险。知府陈洪范辟平。

放生池 因龙潭为之,勒大字于石。

金乳泉 府宅堂东。嘉靖间,知府邵有道辟为池,今塞。

法林袈裟泉 县西法林院有泉出于石缝,缝裂如袈裟状。郡守陈轩、倅郭祥正烹茗泉上,联韵,命名新泉。

汤泉 县南青太里河田市,周围四十丈,能熟生物。邑人李兆蕡有记。又一在县南安仁保,由石窦涌出,溉田甚多。

玉泉 县东八十里,流为瀑布。旧有佛庵,前后植茶,号为玉泉茶。

魁星井 在府署前。

弼星井 府兵房后,今废。

禄星井 在推官署。

文曲井 廉星井 武曲井 俱府治东南。

开星井 在府治东北塔院前。旧传,白鹤仙人于迁郡初,谓地形如斗,掘地为七井,以应七星。

老古井 在府城内东北。

邓长史井 在福寿楼南街城下。郡人邓正己开凿至丈馀,遇盘石,闻其下有泉声,以铁杆撞穿,泉涌出,四时不竭。

开元井 在县学左原开元寺,井阔丈许,深十三丈。旧传,与云骧阁下河通,昔年井水忽涌高数丈,众传有龙穴其中。嘉靖三年,井随寺属学,取名八卦龙泉。

南泉亭井 在富文坊,阔丈许,引手可掬。

鄞江井 在县东金花坊,深三尺许,溉田甚多。

万户井 在青岩里,井泉甘美,四时不竭。

方伯井 在登俊坊十字街口,俗呼大井头。

宁 化 县

翠华山 在县北二里许,邑主山也。四时山色苍翠,故名。

南山 在县南兴善里,一邑之望山。中耸一峰,旁峰低小如笔架,下有流水环绕如带。

东山 在县东五里。

牛头山 在县西北兴善里。

五灵山 在县南,旧名五家山,有普惠王祠。昔尝产灵芝五茎,闻于朝,勅改今名。

宝山 在县北四十里。旧传山有五色石,璀灿如宝。

凤凰山 在县北五十里,崇岗邃岭,蜿蜒起伏,其形如凤。乡人张震读书于此。

陶峰山 在县北八十里,峦峰峻耸。旧有陶姓者结茅其上。

牙梳山 在县北招得里,险峻阨塞,为啸聚地。

龙须山 在县东招得一百二十里,高峰繁阴,草生岩石间如龙须。

罗平山 在县东北一百二十里,山明水秀。处士罗平隐居于此。

伍家笔山 在县北招得里,山尖耸如笔,山下居者皆姓伍。

紫云山 在县北,通邵武界,立隘。

凌云峰 在泉下里,峰高拂云霄。

登高岭 在县北门内。

狐棲岭 在县西龙上上里,其状如屏,相传有白狐栖此。

金船岭 在县东永丰里。旧传山有金船,其光夜现。

狮子岭 在县南三十里。岭有石形如狮。

罗汉岭 在县南新村。

苦竹岭 在县北永丰里,产苦竹。其岭甚高,四时常有云气。

神王岭 在县北七十里。上有神王庙,乡人有旱潦疾疫祷此。

南桥岭 在县北九十里,岭势高拱,跨山如桥。

赖畬岭 在县西南赖畬铺之西。迤逦二三里,峻处有利济亭,上立隘。

竹篙岭 在县西南,险峻斗绝,小路通长汀,上建有亭。

黄柏岭 在县南新村里,上设铺。

城门障山 在县东北泉上里。山势壁立如障。元末寇乱,乡人避兵于此。

瑞花岭 在灵隐洞东北十里,旁有僧舍谓之下岩,其地生奇花,则岁多丰,因名。

龙池岩 在县南四十里。旧经云:“昔有龙蟠于此。”宋运使蒋之奇诗:“苍龙蜕骨去已久,山根一穴如天开。寄言俗客不可入,往往白昼生风雷。”

西岩 在县东北五十里。登石梯而上,石笋屹立如门,上有石乳涓涓下垂,又有石如龙蟠门上,其中空洞如砥,可坐千人。有数石室,一曰宝陀,状若龙屋,内供大士像;一曰乳穴,爇炬始可入,旁有泉,遇旱祷之,取水出岩即雨,谓之圣水;一曰丹室,有xiao穴,匍匐而入,其中宽朗,丹灶俨然;一曰方丈,初入颇暗,坐久忽明,又其一如堂奥,寒气逼人,不容久立,旁有龙井,深不可测。

东岩 在西岩侧,其中亦有数石室,洞旁有石莲数朵,大如车轮。左有石龛藏经;谓之经龛;又有石如壶,高可二丈,寒泉涌出壶口,皆成钟乳;下有芝田数区,上有响石,撞之如钟;西有石柱,峻削如青瑯玕;南有泉潺湲迅急,自石罅流出;又南最高处,有石鹤若奋飞状,亦有丹室。

弥勒岩 在县招得里。高峻玲珑,窟中多巢鸟雀。

朝光岩 在温泉侧。玲珑曲折,天光射入,竹筏沿溯,其中难穷。曹学佺有诗。

连城洞 县东五里。地名黄莲,唐置县封,治于此。

灵隐洞 在县北五十里。旧号洞源岩,宋僧祖庆结庵于此。重冈叠巘,小涧横绝,岩石奇怪,如窗如龛,如几席,如钟磬,如虎斗鸟翔;又一石拔起,上有洼樽,乳泉滴沥,能愈病,乡人祷雨亦应。

狂波石 在县东七里赤冈潭中。旧传见二龙蟠石上,忽水涨波涌,故名。

狮子石 在县北登云乡。

危石 在县北六十里。一峰突然,四壁斗绝,人迹不到。宋绍兴间,僧祖月结庵其下。

宝池石 在县北七十里,旧宝池寺侧。

石龙 在县北灵隐洞下。

大溪 在县南。溪源有六,正西自赣之石城堑头发源,九十里至县,与大溪合;西南自长汀狐棲岭发源,一百二十里至小吴,与大溪合;又四十里至县西北亦抵石城界,自长坊一百里至李田与大溪合;又二十里至县东北自台田岭发源,一百四十里会大溪;正北自苦竹岭发源六十里,至马家渡会大溪;又三十里至县正东热水窑头发源,一百里至侧潭会大溪;又四十里至县东渡溪上二里许,与上流三派合而为一,东至清流,又东会剑江水,抵福州以入于海。

龙潭 在县东一里。旧有龙神庙,今废。

龙门潭 在县南二里,其深莫测。自龙门桥出大溪后,大水涌沙堙塞。

院子坑潭 县西二里。

神头潭 在县南五里神头岭下,水极清澈。

斑竹潭 在县南七里。潭侧多斑竹。

赤岗潭 在县东北七里。

蛟湖 在县北。龙上下六十里,深不可测。昔有僧结庵于上,尝见白龙卧湖面。乡人遇旱以败铁投湖,辄作暴雨怒涛,涌出其铁而后已。

石湖 一名拓湖,近蛟湖,水四时不涸,溉田甚多。

羊鸦湖 在县北拓湖侧。旧传鸦噪于木,羊跪于地,忽成此湖。

雷鸣磜 在县南五里,声如雷轰。

潭飞磜 在县南乡。重岗复岭,其中宽坦,山环水合,草茂林深,易于啸聚。宋绍定间,有寇作乱于此,后陈、刘纯讨平之,因置南平寨。

龙潭磜 在县北泉下里。旧传:有龟浮水面溪水即涨。岁旱,乡人取其水祷雨多应。

乌路峡 在县南十五里。两岸壁立,水势潆回,深不可测。

七孤龙 在县南新村乌路峡下十五里。石峻路险,怒涛奔湍,反折七曲,舟师惮之。

蓝布池 在县北二十里,旧名永丰。

放生池 在县南。

洁溪泉 在县北四里,清澈甘冽,一名滴龙泉。

甘泉 在县南鹫峰院前,味甘而冽。

万斛泉 在县北五十里。石洞中喷出流为小涧,溉田数十亩。

温泉 俗名热水,上有朝光岩。

光严井 在县治后严寺前。

周家井 在县东百步。

太平井 在县东太平巷口。三井水极清冽,虽旱不竭。

古井 在县西五里,清澈甘冽,病者饮之多愈。

龙家井 在县南五里。

大成井 在儒学戟门东。

清 流 县

龙山 在县南坊郭里。自长汀平原山分脉,群峰高耸,起伏如龙。

南极山 在县南五里。

屏山 在县北坊郭里。屹然屏立,环拥县治。元陈有定屯兵于此,名北寨,又名纱帽山,上有七星石。宋邑令刘叙建亭其上,曰清高,今废。

东华山 在县东三里许。千仞峭壁,前有斗台,高耸入云。邑胜景也。

国母 在县东北三里。宋杨太后过此,故名。

马家山 在县左。昔姓马者居其下。山顶有万寿亭。

西灵山 县右山也,临溪,岩洞玲珑,古木苍翠。

塔山 在县东南,即龙山之枝。旧建塔于岭,故名。

拜相山 在县西南四里。与南极龙山相对,状若人拜。又名拜龙山。

铜锣山 在县四里龙山左腋。上有诸葛行祠。其顶平圆如铜锣。

方山 在大溪西五里,形如诰轴。

笔山 在县东七里。层峦环绕二十里,中耸三峰,高入云际。

莲叶山 在县东仓盈里。山耸拔如莲叶,又名斗笠。

莲花山 在仓盈里。中有池,夏则莲花盛开。

象形山 在县北永德里。山形如象。

香炉山 案棹山 俱县东仓盈里。

贵人山 在县南梦溪里。

铁石山 在县东南九十里。山石坚黑如铁,山旧产铁,因名。有矶、有洞皆名铁石。洞口有庙,曰安济,曰九龙。

五雷丰山 虎头山 俱县东南梦溪里。

鱼沧隔山 在县西南罗村。其峰峭绝。

枫隔山 在县西南四保里,多枫木,秋来如丹。

龟山 鸡笼山 俱县北永得里。

丰山 在县南罗村百二十里。山极峭,常有云覆,秋霁方露全体。宋淳熙间,有刘道士诛棘扪萝而上,六日乃至其顶,平坦如砥,可坐数千人,有田地、棋局、丹灶,础石散乱地上,如故居废址,疑为神仙窟宅。

马迹山 在县北四十里。陈有定屯兵处,墙垣营址咸在。

石龙山 在县北二十里。四周石砌如城,元陈有定屯兵处。

盈山 即老人山,在北团里。峰巘峭峻,林木葱青,亦胜境也。

高风岭 在县东八里,岭险峻。明宣德间,知县李庠创亭其上,改名高善。

百步岭 在县南十五里。

长空岭 在县东坊郭里。

玉华岭 在县北永得里。

浮竹岭 在县北永得里。

高阳岭 在县北仓盈里。

高地岭 在县北永得里。高峻百仞,故名。

灵龟岩 在县东北永得里,岩洞清幽。旧传岩下忽出大龟,僧创庵祀之。

七峰岩 在永得里。峭起如翠螺。

白云岩 在梦溪里,形如屋。明漳州江姓者修炼于此,趺化,乡人即其躯像祀。

马儿岩 在梦溪里。以形名,一名马子,俗传有马生驹化为石。

清溪岩 在县北。中有一水清莹不竭。

蒋公岩 在县北五里。丛石崖峨,外险中宽。宋绍兴初,有蒋道士居此。

狮子岩 在县西北。

涌岩 在县东北坊郭里。飞泉怪石,茂林修竹,为一方胜境。唐武德三年,僧云谷来曹溪游,隐居此山。初无水,有圣僧定光至,飞锡凌空,七日复还,合竹引之,始有泉涌。是夜,风雷大作,雨水滂沱,山僧惊避,迟明视之,庵推出于谷口,其下飞瀑数丈如珠帘,至今莫寻其源。

玉华洞 在玉华岭上,亦名小玉华。奇峰矗立,洞石嵌空玲珑,可容数百人,有石窗、石龛、石观音、莲花、狮子之类,宋乾道间始建佛庐,洞西有三穴,名石燕洞。旧传,一道士行一日余,出洞口,乃宁化境。洞东有巨石如龟,名灵龟洞。

金乌石 在县东龙津桥畔,与玉兔石相对,今没于水。

玉兔石 在县西凤翔桥下,形圆色白,春夏或变青红。明成化间忽坠,见底大有光莹。

狮子石 在县西灵庵门首,卧伏如狮。

廪石 在县仓盈里。

黄石 在县东南十五里。色黄尖大,为邑水口,水涨石没,则舟难行。

正溪 发源宁化,潆回五十里至县境。澄清如练,合众流渡九龙,会延建诸水至福州,入于海。

半溪 在县东北五里。源自高地至白石桥,溪西有白石成堆,远望如雪未消。

三港溪 在县西南五里。连有三小港,皆自宁化会合正溪。

郑家坑溪 在县北。各山坑水合流至古基头及南岐入正溪。

芹溪 在梦溪里。源自归上,至芹口入正溪。

严坊溪 在县治南,流至横口入正溪。

清溪 在县北。源自宁化,出高地清口合正溪。

罗口溪 在县西北罗村里。发源连城,过北团至罗口合正溪。

李坊溪 在县西四保里。发源长汀界,至白石溪入罗口合正溪。

梦溪 在县南。梦溪百里,源出本里山涧,流至九龙滩口合正溪。

杨梅溪 在县东南。上有七里滩,曲折多乱石。

门溪 在县东南铁石矶前清镜里许,舟行如入剡溪。水中有石如门,故名。

七里滩 在县东南七里。溪多乱石,曲折浅急。

旗角滩 在县东南八里。

牛角滩 在县西南十里。

长空滩 在县东十五里。怪石纵横,中有大黄石怒卷波涛,险次九龙。

九龙滩 在县东南一百里。上六龙最险,属本县;下三龙稍平,属延平永安县。上、下共二十余里,舟子欲下者,辄雇土著篙师拦头,仍编竹箬箱裹船头,以蔽怒浪。矶头有山径,行人至此,多遵径行,至滩尽再登舟。旧传,宋、元时,舟楫不通,元末,陈有定始凿,以运汀粮。按张籍送元汀州诗有“全家远过九龙滩”之句,则唐时已行舟矣。又有十八滩,明成化间,县令凌寀募工凿去恶石,滩势少杀。岸上有九龙王庙,一名安济庙。宋蔡襄守泉州时,有布衣投谒,自称宁化九龙道士,顷忽不见,刺上有诗一首。明年,襄过谒庙,亦答以诗。宋时,清流尚属宁化,故谓宁化九龙。邑人赖世隆有九龙行。

黄柏洋 在县东五十里。宋文天祥行兵至此,遇大风雨,入农家以避,题有联句。

渔沧潭 在县龙津桥南。其上有亭,三潭相连,深不可测。

杨梅潭 在县东南七里滩下。

长空潭 在长空滩下。

门潭 在铁石矶巡司前,长一里许。

秋口潭 在梦溪里。

县前井 在县东首。成化庚子,知县凌寀浚。

圣堂井 在县南祐圣祠左岩下。泉四时不竭,后人累石为二井。知县吴中结亭复之,改名寒泉。

仓前井 在县南米仓岭下。深三丈,色清而冽。

东岳庙井 在县东南。

圣水庵泉 在县北屏山下。水出洞中,味甲寒泉。

角树泉 在县晏公庙下。

温泉 一在池溪,一在嵩口,一在邱源。源皆出山下,汤可熟物。

东峰泉 在渔沧坑,泉流飞瀑。有伍姓者,凿岩为池,接竹引之,度龙津桥,以便人汲。

归 化 县

楼台鼓角山 在县南归上里,邑主山也。数峰连属,中一峰耸突似楼台,其余诸峰圆者似鼓,峭者似角。

印诰山 在县后。高耸平正,形如印诰。

蛾眉山 在县治前。群峰联络,中有一峰,宛若蛾眉。

飞凤山 在县东北归上五里。下临平田,望若凤飞。

小三台山 一名君子峰。在县学前。三峰秀丽,联属如台星然。

象山 即南山。县东二里,状如巨象。

屏风山 在东坑,山形若屏风。

银瓶浪盏山 在县南归上里。峰峦联属,中二峰圆尖形如银瓶,余三峰圆小似盏。

龟山 在县东五里晏坊,又一在石珩村溪旁,如龟,下有甘潭。

响石山 在县西寺坑里。其山皆石,人语则响。

鹤迁山 在县东翰溪里,昔有鹤飞聚。

灵台山 省志、县志俱作“云台山”,在石珩里,高峻直耸云霄。

龙西山 在县北柳杨里。奇峭千丈,中有圣水岩。

紫云台山 在县东归下里。高冠诸山,顶上有田塘水碓,居民三百余户,又有均山,三峰联络,虽盛夏可衣絮。日出,岚雾空蒙,望之如紫云。

文笔山 顶有棋盘石,旧传,晏北海看奕遇仙处。

五顶嶂山 在县西二十里。高峰插云,旁有五雷石,下为响石。

莲花山 在县东三十里。层峦叠翠,形如莲瓣。

覆船岗 县志作“覆盘冈”。在县东晏坊,状如覆船。

天上岗 在县东三十里。顶高峻,人行其上如在半空,夕岚晓雾,咫尺莫辨。

考岭 在城南半里。

大黄岭 一在县东二十五里,一在县北三十里,土色黄莹。旧志作“归上里”。

铁岭 在县东兴善里。高峻厄险,顶有公馆、铺隘、禅堂,接将乐县界。

黄牛山 在县西柳杨里。宋绍定间,曾寡妇晏氏结寨御寇处。

五雷峰 在县四十里,旁有石如雷。

仁寿峰 在县四十里,峰最高,云起即雨,人以为候。

笔架峰 在县东翰溪里,三山森列如笔架。

腾云嶂 在县西南归下里,高大磅礴,周回百里,山顶常带云气。

狮子岩 在县东晏坊,与象山相持为邑水口,顶有塔。

滴水岩 在县北五里。上有泉水下滴,亢旱不竭;西有洞阔数丈,其石扣之有声;下有隐流约数十里,世传仙人堂喷水坑即此水所出,一名玉虚洞,详见宗臣记。

北斗岩 在城西北五里。石山环抱,中平坦,有庵,有池,岩畔有观音阁。俗传星坠成窝,又名星窟。

凤凰岩 在县东龙湖市。有石如飞凤。宋杨时读书处。

圣水岩 在县北柳杨里。三济祖师结庵其上,有小石泉深尺许,不盈不竭,涴即雷鸣。

黄杨岩 一名灵峰山,即万寿岩,在县东八十里。岩居归化、永安二县界,多产黄杨木。上有洞三,一在半山,一在第一洞下,一在淳化寺,洞口有古碑,字画不可辨。

圣隐岩 平洋突起小阜,宋杨时诞生于此。

侍郎岩 在黄杨岩北五里,旧名翠云。宋熙、丰间,侍郎张驾、祭酒杨时、司谏陈瓘读书于此。

翠云岩 在黄杨岩后。

碧云洞 在黄杨岩后。

观音洞 在翠云岩旁。石悬立如观音、罗汉像,中有石室,前数十峰状如笔,下有石鼓、试剑石,岩顶怪石若兽蹲踞状。

狮子洞 在县西北永安铺。怪石蹲踞,宛若怒猊,中有数石室,虚明深邃,一柱矻立如镂。

玉岩洞 在县西北永安铺。洞内明爽,石色光莹。

儒冠石 在县东南石珩村,有石俨若儒冠,里人名为秀才石。

金盘石 在县东岩前溪中,形圆色黄。

试剑石 在县东淳化寺观音洞。

八卦石 在县东翰溪柱下涧。中有大石,状如龟文,有八小石如龟,四围绕如八卦。

门槛石 在县东珩溪。沿渚夹峙里许,水从中流,状如门槛。

印石 在县西北二十里罗汉寺溪口,石叠两层,上小下大,如印。

棋盘石 在县东黄陂。

明溪 在县东南五里。山下带水达福林庵侧而去,岩有大小阜,相对如“明”字,故名。

翰溪 在县东兴善里。发源龙湖涧,流至沙溪始大。

珩溪 在县东石珩村。上接明溪,下达沙溪。

雷霆溪 在县东兴善磜头。其水接翰溪,沿渚十里,乱石巑岏,激如雷霆。

布溪 在县东归下里。源接吉溪,沙溪之水流至岩前,汇众水而来。

沙溪 在县东归下里。源接珩、翰二水,至是可通小舟,下岩前合众流出。

龙坑潭 在县东兴善里山间,深不可测,龙穴于中,旱祷即雨。

甘潭 在县东石珩村龟山下,水极甘冽。

白水磜 在县西新兴铺,山顶流下,宛如瓶泻。

百丈磜 在县东邝坊里,自山巅泻下,如雪花飞坠。

黄金井泉 在城西四里。

甘泉 在城北叶舍坑,可灌千亩。

汤泉 在县东一百里,四时涌沸如汤。

东泉井 在县东东泉阁下。

西泉井 在县西学后。二井旱不竭。

仙人井 在县东石珩村。

揭家井 明嘉靖间,邑人揭赵真开。

连 城 县

蟠龙山 在县北,旧名后龙山。自清流丰山东南逶迤而来,至县境为奇石峰,复突耸而上为西宝山,又盘伏而南为三军山,下抵县历六十里,屹然拔起县后,为县治主山。

莲峰山 在县东北。高峻险绝,石壁巑岏,盘亘数十里,其上平旷,可容万人,宋彭孙常居之。有石梯、石巷仅容一人,官置三寨于此,遇寇警,则移民以避之。又有定光道场,号曰白云洞天。元马周卿标为十三景,隶书岩壁间,曰苍玉峡、曰豸冠、曰云栈、曰天梯、曰桃源、曰清如许、曰芙蓉波、曰金字泉、曰白云深处、曰天光咫尺、曰苍谷、曰凌虚、曰小崆峒,又有香炉石、九老亭、迎春石,立春日人皆诣石祷祝。刘玉成诗序云:“汀郡诸胜,紫金弘而敞,朝斗窈而清,滴水奇而秀,语大观则不若莲峰也。”

赤岭山 在县西在城里。

高冻山 在县北在城里。群峰深峻,盛暑亦寒。

彭屋山 在县西在城里。旧有彭姓者居此。

马坑山 在县西北在城里。山下有涧,曰马坑,民居环聚。

小张坑山 在县北黄公桥侧。

白云山 在县南表席里。高插云汉,时有白云覆顶。

天马山 在县东揭坊北安里。怪石昂藏如天马,旧传遇风雨则嘶,嘶则乡里不靖。元末雷陨其首,石尚存。

金鸡岭 在县南表席里。旧传,有人至山中,见一庵有金鸡飞鸣,因寄宿,及觉,失庵所在。

狮子山 在县东揭坊北安里。怪石蹲踞如狮。岩下有文珠庵。

三仙山 在县东北安里。旧传,有三人山中谈笑竟日,倏乘鹤去。

银屏山 在县南南顺里。山磅礴屹立,天霁若银屏。

笔架山 在县东南顺里。山联属如笔架。

西宝山 在县南南顺里。山常有夜光。

西山 在县南表席里。有杜山隐是山,功成蜕化,乡人建庵祀之。

金柜山 在县东北安里莲峰旁。山巅有巨石圆整,横截一缝若柜然。

凉伞山 在县南河源里。山顶团圆如伞。

大岭山 在县南隔头。山岭高峻,有路沿山而上,西抵长汀界。

堆禾山 在县北北安里。突起平陆,状若堆禾。黄氏世居其下,今名黄屋山。

三将军山 在县西南顺里。三峰并峙,状若人立。

云山 在县南河源里。高接层霄,云出其顶。

将军山 在表席里。端耸特立,雄据县南。

罗婆山 在县东北南顺里。昔有罗婆居山下,因名。

上峡山 在县东北安里。两山峡立。

高贵人山 在县南河源里。有显士姓高者过此徘徊,爱其秀美,因名。

刘地山 在县南河源里刘地村。

大坪山 在县南南顺里。山阜广阔,岩石平坦。

髻头山 在县东姑田里。群峰盘结如髻。

萧坑山 在县北。明万历中,邑令徐大化筑北闸,凿石其上,石线中有“徐钦徐昌”四字。

丰山 世传宋时侍郎沈勇营葬于此,后吕纯阳令土神送出骸殖,沈觉仍瘗,吕化作道人曰:“易汝鼓架山穴,是处阳真人道场也。”后清流县有欧阳姓者寓此得仙。

龙子岗 在县西南顺里。

七星岗 在县南南顺里。岗列如七星。

七里岗 在县西南顺里。

塔背岭 在县东在城里。

鹧鸪岭 在县西。

分水岭 在县北北安里。一水沿岭分注长汀、连城二县。岭上有铺。

乌石岭 在县东北安里。

赤竹岭 在县南表席里。多产赤竹。

陡岭 在县东南顺里。有大小二岭,路沿山峻绝,绵连五七里。

猫儿岭 在县东姑田里。与永安接界。

横山岭 在县东姑田里。

野狐岭 在县西南顺里。

垂珠岭 在县南河源里。旧传,宋文天祥兵过此,回顾垂涕,居民痛而表之。

牛路岭 在县南表席里。

远水岭 在县南表席里。接上杭界,行人以重滩患涉,避水登此。

牛枙岭 在县东南顺里。

磨石岭 在县北姑田里。石可砺锋。

彭地岭 在县北北安里。宋彭孙驻兵于此。

石门岩 在县东五里。两石相峙,中空成门。宋绍兴间,云峰僧倚岩结庵,名宿云。邑令黄荦创总宜亭,赵汝樵创悠然阁,后亭、阁俱废。明洪武间,邑人沈彦和重建。

滴水岩 在县北七里。有泉自石窦出,深不盈尺,不溢不竭。相传定光佛住锡于此。

石钟岩 在县东北安里。半岩有古佛道场。

鹫峰岩 在县东七里。势如鸑鹫。旁有瀑布、石仓。

西宝岩 在县西十五里。

南峰岩 在县南一百里。

白石岩 在县南表席里。岩皆白石。

朝天岩 在县南表席里。峻陡凌云,下有庵。

白仙岩 在县南表席里。峰峦俱白,洞穴甚宽,下俯小溪。

龙兴岩 在县北北安里。明邑人许浩志与长汀马驯读书处。

宝珠岩 在县北北安里。上圆石如珠。

石室岩 在县北北安里。岩畔有石室。

广灵岩 在县南南顺里。岩有洞穴。祀定光佛,又名童子岩。

白云洞 龙爪石 在西南。山下有大石,下瞰溪流如龙爪。

马鞍石 在县东南顺里。中偃外昂,形肖马鞍。

禾廪石 在县东北安里。

饭箩石 在县东北安里。

双髻石 在县东北安里。两石相绾如髻。

迎春石 在县东东田石上。立春日人皆诣祷。

香炉石 在莲峰山元真堂前,圆仰宛似香炉。

峭山 在莲峰灵芝庵后,其石如削,高插云霄,勒有“壁立千仞”四字。

文溪 在县治前,旧名清溪。一发于长汀磜,由新林寺前过;一发于金鸡山,由法界庵前过,合流至县,九折而东入清流界。因曲折如文字,故名。上有文川桥。

莒溪 在县南河源里。源出龙岩山中,下接杨家渡头,西流入长汀界。

萧坊溪 源出上杭苎园溪,下抵江头渡,入上杭界。

新泉溪 源自罗地,下流抵汤泉溪,合流上杭县。

里岗溪 源出文笔山,下流抵冯坊渡,合流至上杭界。

隔口溪 出俞溪源,下流抵冯坊渡,合流至上杭界。四溪俱县南表席里。

杨花潭 县东在城里。由文溪下,夹岸多杨木,春暮花飞,故名。

莲花潭 杨花潭下。旧传渔人入水,见潭底有石如莲花。

龙潭 莲花潭下,其深莫测,云有龙居。岁久浅塞。

石固潭 两岸峭石,水深莫测,众鱼聚焉。传云,潭底有石岩,中有大鱼,众鱼附之。渔人误犯,其喷涎如胶,几不获出。

石门潭 省志作“峡”,在乌石岭下。两石夹流如门,中深莫测,沿北出林公桥,并入大溪。

石城潭 在石航陂下,其石险陡,环回如城。三潭俱县北北安里。

铁珠潭 在县南表席里。潭侧有路,石壁峭立,内多细黑石如铁珠然。

麻潭 在北安里。

杨梅滩 在北安里。源出长汀虎忙岭,接青太众流而下。滩流险隘,舟楫罕通,岩下旧多杨梅树。

长滩 在县南河源里,出岩背流注上杭。曲折多险,舟楫罕至。

放生池 在县西一里。水冬夏不竭。旧为放生处,今种莲,又名莲塘。

沙水池 在县南南顺里。春夏泉水涌溢,灌溉姚坊田。

三龙井 在县南表席里。井中有云雾起,雨即至。旧传有龙居其间。

福仙井 在县西福仙观右,有泉甘冽。

古佛井 县西南,在城里。

瑞泉 县东,在城里五显祠右,甘冽不竭。

温泉 一在表席里新泉,一在南顺里汤头,一在姑田里丰头。四时常温,可供浣濯。

上 杭 县

紫金山 在县北平安里,邑主山也。山势巑岏,丹碧如画。宋康定间,常产金,因名。上有三池,名曰胆水。上、下二池,有泉涌出,中一池蓄上池之流。宋时,县治密迩其地,池水色赤味苦,取浸生铁,可炼成铜。

七峰山 在县北,为邑后镇。七峰绵亘,翠丽可爱,形家谓上应北斗,又名七星山。

挂袍山 在县南五里,为邑前镇。相传,未立县时,有术者过之,曰:“袍山苍苍,朱紫盈坊”,乃迁县于此。

展旗山 在县西五里,为邑右镇。数峰相连,形若展旗。

横琴山 县南在城里。横亘溪前,平衍如琴。亦名横琴岗。

冷洋山 在县东。高出群山,俯瞰县治,有一水迸石而出,夏月极冷。

覆箩山 在县东北。高耸特立,山顶端圆如覆箩。

笔架山 在县西。三峰屹立若笔架。

南宝山 在县北平安里金山之阳,如笔插空。旧传有童子牧牛其上,得白璧一双,因名。

灵蛇山 在县北平安里。峭拔凌空。旧传山有巨蟒,过者必祷焉。

乱石隔山 在县北古田里。

石狮山 在县西来苏里。山石巉岩,状若狮子。

铁障山 石壁若障,山之西产铁。

茫荡洋山 俱在县东胜运里。上接漳、潮界,绵亘数百里,蒙密崭绝,人迹罕至,宜立隘以防据险者。

高唐山 在县西南来苏里。旧传有高唐二姓年皆九十余,入此山修道不返,因名。

王寿山 在来苏里。危峰怪石千态万状,形如楼阁,有王者执圭象。旧志误为羊厨山。

铜鼓山 在县东太平里,山有泉井。相传有铜鼓从空坠至山腰,击石裂泉成井,鼓声闻则岁大稔。又石壁倒书“千年”二字径尺,唐李阳冰篆。

美女峰 在县南。其峰有四,佳丽婉媚如美女,故名。

双髻峰 在县东,为邑左镇。二峰插汉,宛若双髻。

五子峰 在紫金山之巅,又名五龙,高峭如削。

普陀峰 在县东白叶场,峰下有普陀寺遗址。

文笔峰 在县东白砂里。

炉背岭 在县东十里。

石冷洋岭 在县东十五里。

大磜岭 在县西十里。

三层岭 在县南十五里。成化间,李时英沿路植松五百株,行者便之。

双溪岭 在县东五十里。

罗括岭 在县东平安里。

石牌岭 在县东胜运里。有巨石方正如牌。

香岭 在白砂里。旧传有檀木香数百本,因名。

灯笼岭 在胜运里。上有石若灯笼。

蜈蚣岭 在胜运里。岭路蜿蜒若蜈蚣。正统间,乡民吴广植松以荫。俗名鹅公岭。

棉岭 在县西胜运里棉村。景泰间,邑人唐常夹道植松檺以便行人。

黎公岩 在县二里,旧传黎道人修真于此。

仙女岩 在县东白砂里。负岗瞰溪,中广三丈,有穴上透天光。旧传有仙女居此。

宝兴岩 在平安里场西北。

石钟岩 在平安里。中流石乳,旁有巨石,击之有声如钟。

半坐岩 在紫金山。石如龛,容坐一人。

管公岩 在平安里。中有石鼓,击之辄鸣。旧传管姓者修行于此。

东安岩 在县东五十里。旧传定光佛棲息于此。

石燕岩 在县东胜运里。

黄杨岩 在铜鼓山下。

青峰岩 在县南来苏里,岩有秀峰。

九仙岩 在县南十里。中有曲流、古洞、双桥、履云亭诸胜。

古石岩 在县东北二十里。

赤面石 在县北三十里。石上圆下方,峭直而赤。

石龙 在县北平安里,横亘溪中,背有鳞文。遇旱,乡人积沙石于背,即雨,水涨,去之乃止。

仙榜石 在金山,石皆霞文,横竖数十丈,光不受藓。

观音石 在县北平安里大溪中,石似观音者三,前有观音潭。

乌虎石 在县东十五里大溪中。

狮子岩 在县东二十里梅溪寨西水口。

马迹石 在胜运里山涧中。

香炉石 在白砂里九曲水口。

莲花石 在溪南里大溪中,即鱼矶石壁。波涛涌急,舟过稍失手则覆。其石丛生如莲花。

大溪 在县南。发源长汀界,合众溪入县境,会旧州语口水,至县治南山下过美女峰,萦回三折西流五百步,南经潭口直抵潮海。

濑溪 在县西三里。萦纡至展旗山下合大溪。

金山下溪 在县北。清泚声泠泠,东流数里渗入沙石中,号乾坑,数百步外,复涌出长流。

苦竹溪 在县东北五里。源出白沙里山间,中合众流,至水西渡入大溪。

水埔溪 在县西北十里。源出武平界,经岩头铺至水布滩合大溪。县志作严迳溪。

九曲溪 在县东北白沙里。源出新坊口,萦纡九折至语口会大溪。

南宝溪 源出南宝山下,流数里纳矾水会金山下溪,至中寮场与南桥小涧水合流而东。

矾溪 出中寮场之东,与南宝溪合流。

新田溪 在中寮场西,合南宝溪过灵蛇山语口溪,南流至旧州会大溪。

黄潭溪 在胜运里。源出龙岩门小涧,至小拔汤过上南湖,经三坝漠磜崆会大溪。

安乡溪 在胜运里。源出东安岩小涧,合流大溪。

跳鱼溪 在胜运里。源自梌山嶂,至丰稔寺前合黄潭溪。

回龙滩 崎险,有石似龙。

白石滩 在回龙下。

栖禾滩 近蓝屋驿。

目忌滩 水湍急,舟人畏视之。

镬风滩 二水衡纵,浪滚如镬。五滩俱县北平安里。

高车滩 旁置高车转水溉田。

马尾滩 水散流若马尾。二滩俱在城里。

逃船滩 势甚险,舟避溪旁,齐力备器而过,俗呼丁滩。

操蓬滩 乱石森列,舟过此必操蓬以济。

上徐滩 下徐滩 大笼钩滩 五滩俱县东胜运里。

大孤滩 在县南来苏里。众石槎牙,船难上下,行者必易载而渡。

草履潭 在县北长汀界,延袤数里。

相公潭 在县南三里。

潭头潭 在县东一里。

石壁潭 在县西二里壁寨下。

信丰潭 在胜运里丰稔寺西,其深莫测。

鬼湖 在县北平安里,广丈余,深不可测。

铜鼓湖 在铜鼓山下,有二湖。

咸水湖 一在来苏里三层岭背,一在胜运里大陂下,其水味咸,不涸。

天井湖 一在县南胜运里。一在北门外,有二湖,亦名天井。

百丈磜 在平安里金山侧。高百丈,一溜如线,传名黄金坑,险不容足。

白水磜 在胜运里。去县三十里。

御天池 在县南塔院,蓄水备旱,溉田甚广。

放生池 在县西驷马桥下。

金船塘 在胜运里,延数十丈,形如巨船。

佛岭泉 在县东十五里,自石孔中出,其清如镜,饮之不竭。

瀑布泉 在胜运里卢丰滩上。

小拔汤 在胜运里。

里田汤 观音井 在县南横琴岗,澄清不竭,旁流一派,溉田数顷。上结庵奉观音。疾者取其水洗之,有验。

普济井 在县西二百步。

石固井 在县西石固庙前。

灵源井 在县西一里,不涸不溢。

井泉井 在县西进士坊北巷内。

应星井 在县东北小街巷内。

岗背井 在县西北小巷。

所前井 在所东畔。

射圃井 在射圃前西,天顺间开。

新开井 在县西南小街。

东门井 在昭阳门内。

龙泉井 在胜运里,石隙间流出,四时澄澈,夏冷冬温。

漳南道井 在道署。

龙井 在金山顶。渟泓澄澈,清爽如镜,久立,肤肌俱寒。

武 平 县

灵洞山 在县西十里,为洞天之一。有仙人跨马石、蛟池、汤泉、石龟诸胜,大洞二十六,小洞二十八。下有灵洞院、洞元观,俱废。又有三石井,旧传为葛洪炼丹处。

双豸山 在县西十里。双峰并立,高插云汉。

交椅山 在县北十里。山形如交椅。

鹅头山 在县北十五里。上有石似鹅。

天马山 在县东二十五里。高耸如马朝天。

梁野山 即梁野仙山,在县东三十五里。险峻叠出,绝顶有白莲池。昔乡民采茗,误至一岩,见门垂龙须草,蒙披而入,内有佛像、经帙、钟磬、幢盖如新,再往迷路。顶有古母石,大数丈,远见百里。

石狮岭、石径岭 在县北十五里,高峻多石。

当峰岭 在县北三十里。凿石为路,长五里,接永平寨。上有双井泉。

黄公岭 在县北一百五十里,上有圣公泉。

伏牛岭 在县南六十里,有黑石高广百丈,形如伏牛。

白鹤岭 在县西十里,形势轩昂。江、广往来要路。

御屏岭 在县北五十里。

观音岭 在所城南一里。

檀岭 在县东六十里。

南安岩 在县南八十五里。形如狮子,旧为蛟龙窟宅,俗呼龙穿洞。定光大师卓锡于此。中有二岩:南岩窈窕幽广,石室天成;东岩差隘,而石龛尤缜密。

龙济岩 在所城南三里。林木嘉茂,石径窈深,洞前有龙牙石、珠帘泉。

十二峰 在南安岩前。秀峰列峙。

神仙峰 在所城南十里。

象洞 在县南一百里,接潮州界。环抱纡回,有九十九洞。宋政和间,置寨于此。《海录碎事》:洞未开拓时,群象止其中。其地膏腴,有美稼可酿酝,邑人重之,名象洞酒。

化龙溪 一名南安溪,在县治南百步。源出清平乡,合流归顺乡,入潮州界。

千秋溪 在县东信顺团里。源出梁山,经谷孝里合流入化龙。

濠坑溪 在县西邱留东里。源出安远界。

武溪 在县西三十里,水接化龙。

渔溪 在县北丰顺平里。源出当丰岭,下会禾丰。

黄沙溪 在县东南十五里。萦纡数里入化龙。

禾丰溪 在县东北。源出当峰岭,下入渔溪,合径口水入化龙。

露溪 在县东北。一溪七湾,俗呼露溪七渡。

大顺岭小溪 在县东信顺团里。自露溪保北入长汀界七里河。

顺明溪 在县西顺明里大岭下,西流出会昌界,合大溪。

龙溪潭 在县西六十里,怪石嵌崆。旧传龙穴,旱祷辄应。今里人疫亦祷之。

黄坭潭 在县西南二百步。

蛟腾潭 在所北文峰塔前。

蛟潭 在县南八十里,水深无际。昔有蛟为民患,南安祖师建院岩下,其毒遂弭。

绿水湖 在南安岩数十里。

云磜 在县东二十里,瀑流如练。又名白水磜。

剪刀交滩 在县西归郡里。

白鹭滩 在县南丰顺平里。

七里滩 在县北大湘亭里。

大顶滩 牙滩 钩丁峰滩 小笼钩滩 俱在县北归郡里。

放生池 在县西门外。

温泉 在县南五里。

圣公泉 在黄公岭巅。相传,定光佛卓锡,泉涌,水仅杯勺,千人饮之,不竭。

龙泉井 在县南禅果院,相传定光佛所凿。宋庆元间,常有龙见。

官陂泉 在县北七里。源泉汹涌,灌田数顷。

双井泉 在当峰岭,有泉两股,自石罅涌出。

铜井 在所城内西偏。泉极寒冽,汲之声如铜响,色黄。

永 定 县

龙冈山 在县治北,邑主山也。一名卧龙山。连蜷蜿蜒,形如龙卧。

挂榜山 在县南,邑屏山也。形如挂榜,与学宫对峙。

龙门山 在县东,邑左镇也。盘旋秀耸,树碧云深。

印匣山 在县西,邑右镇也。旧为乡民避兵处。

铜鼓山 在太平里,跨上、永二县界,详见上杭。

笔架山 在太平里。峰如卓笔,高出群山。

虎岗山 在太平里。两山萦回数里。旧志云,烟雨晦冥,有巨虎咆哮于岗。又名斧光山。

杨梅山 在金丰里。高峻盘亘数十里,山多杨梅树。

茫荡洋山 在胜运里,上、永交界。详见上杭。

莲花山 在太平里。叠翠若莲花。

黎袍山 在胜运里。苍翠如画。

东华山 在县南丰田里。巨石嶙峋,旧为虎穴,有黄华道人者呪而治之,结庵其中,患遂息。

眠象山 在县南。

石麟山 在太平里。石洞深窅,燃炬乃可入。中横石案,旁有泉流、乳穴、丹室诸胜。

白云山 在县东二十里。周围皆竹。又名竹城山。

梌山嶂 在县北。绵亘百里。跨大平、丰田、胜运、溪南四里。上有石如马,谣云:“石马鸣,则有兵。”明成化十四年寇乱,太监卢胜使人击毁。

松柏嶂 在县南三十里。形势磅礴,绵亘永定、大埔二县间。昔乡人避寇于此。

桃坑嶂 在溪南里。山高林茂,有铁可冶。

满山红 在县西南四十里锦丰窑边,为县水口。山高耸雄丽,半属潮州。

三峰 在县北三十里。

贵人峰 与龙门山对峙。

双髻峰 在县北,二峰高耸,状若双髻。

水珠峰 在县南,上有飞瀑,两山相向。一名双飞蝴蝶。

雪竹峰 在县南,峰秀峻。

凉伞峰 在胜运里丰稔寺南,上圆下锐如伞。

双岐峰 在县南,二峰竞秀,状如珏玉。

新村岭 在溪南里梌山嶂下,长袤十余里。

绿岭 在丰田里。

三层岭 在金丰里。层岗复岭,屈曲三折,路通大埔。今设巡检司。

分水岭 在金丰里。山路狭峻。上设巡检司。

寒水凹 在城西北,巉岩巇崄。明成化间,知县王环凿石开道。

伯公凹 在溪南里锦丰窑。

龙显岩 在太平里黄田山麓,石如龙。

吴坑岩 在丰田里,空洞深邃。

狮子岩 在太平里。

阳岩 阴岩 俱在丰田里,潘道人修真处。

鳌石 在县西田中,杭陂水绕其下。

五石 在县北后龙山,一狮子石,一犀牛石,一砚池石,一幞头石,一朝拜石。

横龙石 在太平里。

莲花石 在溪南里大溪中,群石丛生,状若莲花。

马迹石 见杭志。二石俱当上、永二县界。

九蹬石 在溪南里。大石联缀,若登九级。

巾石 在太平里。

蓝盘石 在溪南里。

蜡石 在溪南里,石色如蜡。

怀响石 在溪南里,过之者辄闻澎湃声。

大洲溪 在溪南里。发自龙岩大池,经高陂、丰田至县,合成溪。

丰稔溪 在胜运里。源自龙岩,经上杭黄潭,至汉磜崆,合大溪。

跳鱼溪 见上杭。

汤湖溪 发源黎袍山,经长窖,至牛鼻崆,合跳鱼溪,出丰朗。

武溪 在太平里。发源寒袍绿岭下,经龙潭、深渡,合大溪。

文溪 源自孔夫,经流合武溪,通大洲溪。

金沙溪 在县北金沙村,发源猪槽凹南,分流经金谷寺,与古溪桥合。

箭滩 在溪南里,水急如箭。

罗滩 在溪南里,急流奔湍。

磨石滩 在太平里江公隔,水石澎湃。

憔滩 在县西,湍急沸浪。

龙潭 在溪南里杉子塘。旧传龙潜于内。

信丰潭 在胜运里丰稔寺西,其深莫测。

齐头潭 在胜运里,澄深不测。

鸬鹚潭 在县西。深碧清澈,尝有鸬鹚群聚捕鱼。

龙潭 一在箭滩上,祷雨辄应;一在溪南杉子塘;一在丰田王守仁题诗处。

鱼跳峡 在溪南里。

晏湖 在儒学前。周围约百丈,陂水流潴为湖,春夏洩以种稻,秋冬壅以蓄鱼。

涵水湖 在县西,今名龙安寨。湖水澄湛,中起一阜,旁有温泉。

铜鼓湖 见上杭志。

双井 在溪南里吴坑。澄澈不涸。

大洲汤泉 在县东。

下洋汤 在金丰里,石壁流出,四时不竭。

里田汤 在胜运里。

箭滩汤 在溪南里,源出小涧,不涸。

仪门井 在县治。

南街井 在锦衣坊左。

北街井 在横直左角。

万寿井 在寺前街下左边小巷。

新井 一在城东门右,一在西城旧窝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