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开庆四明续志 | 梅应发 | 一称《四明续志》、《开庆续志》。南宋吴潜修,梅应发、刘锡撰。十二卷。开庆元年(1259)成书。因续《宝庆四明志》而作,故名。四明即庆元府,治今浙江宁波市。全书内容分为庆元府额、增秩因任、学校、科举、城郭、坊巷、郡圃、水利等三十七子目。凡山川、疆域前志已叙者,即不复载。多述判庆元府吴潜治绩及其诗文,系因人修志。 |
宝庆四明志 | 罗濬 | 南宋地方志。庆元知府胡榘修,方万里、罗濬撰。二十一卷。始撰于宝庆三年(1227),成书于绍定元年(1228)。四明即庆元府,治今浙江宁波市。是书据张津《乾道四明图经》重加增订,依其体例,前十一卷为郡志,分叙郡、山、水、产、赋、兵、人、祠、遗等九门四十六子目;第十二卷以下为鄞、奉化、慈溪、定海(今宁波市东北)、昌国(今舟山市)、象山各县志,每县俱自为门目,不与郡志相混。内容详备,叙述严谨,为后来修志者所根据。有绍定后至咸淳八年(1272)事迹,当系后人增续。今通行本为清咸丰四年(1854)徐氏烟屿楼校本。1950年故宫博物院曾将其所藏宋刊本影印出版。 |
岭外代答 | 周去非 | 区域志。南宋周去非撰。 十卷。去非字直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隆庆进士。淳熙间为广南西路桂林通判。归后,以答客问于淳熙五年(1178)写成此书。约七万五千字。内容含地理、边帅、山川、岩洞、风土、服饰、法制、食用、宝货、金石、花木、禽兽、古迹和蛮俗等。原书久佚,后从《永乐大典》中录出,编入《知不足斋丛书》,共十卷,列二十门,总二百九十四条。《四库全书》收编时云: “其书条分缕析,视嵇含、刘恂诸书,叙述为详。”“而边帅、法制、财计诸门,实足补正史所未备,不但记土风物产徒为谈助已也。”有《知不足斋丛书》和《丛书集成》等本。 |
广清凉传 | 延一 | 寺观志。宋释延一撰。三卷。系《古清凉传》的增补本。延一,为清凉山(今山西五台山)大华严寺坛长妙济大师法号,博通佛教。因惜唐《古清凉传》文字舛错,辞意乖谬,遂采摭经传,收讨故实,推而广之,于嘉祐五年(1060)撰成是书。卷首宋太原骑都尉郄济川序。较全面地记述了五台山的历史、自然景物和佛教史迹。卷一主要记述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道场的由来和五台山历代寺庙的情况。卷二大部分和卷三,主要记述五台山历代高僧和其他人物的事迹及传说。嘉祐四年(1060)著此传,历时三月,次年正月刻印。全书四万五千字,为《古清凉传》的三倍。它补充了前传的不足,如慧祥提及武则天曾派会颐上五台山,此则补充,武则天遣使到大孚灵鹫寺采花万朵,移入禁苑,派尼妙胜至中台建塔,在五台斋僧万人,送玉像至五台等 |
番禺杂记 | 郑熊 | 《番禺杂记》郑熊撰。原书已失传。是研究广州早期地方民俗文化不可多得的文献。现有元·陶宗仪辑录本,收入《说郛》一书,共10条,记录岭表山川异物,可惜较为简略。 |
东巡记 | 赵彦卫 | 台州临海县章安祥符寺,法堂有高庙御坐。寺僧师颜年八十余矣,能言东巡事,云:时年方十四,事悟讲主。建炎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曰,民间欢言天子航海东来,泊金鳌山下。 |
乘轺录 | 路振 | 地理杂志。北宋路振 (957—1014)撰。一卷。路振字子发,永州祁阳(今湖南祁阳西)人(一作湘潭人)。淳化进士,官州通判、知州、太常丞。大中祥符元年(1008)十二月,知制诰路振充契丹国主生辰国信使,率团使辽,次年正月返宋,归撰此文以献朝廷。本篇记载了使团越宋辽边境后沿途地名及地理概况,凡跋涉20天,宿辽20驿馆,才至辽中京大定府(治今辽宁建平西北)。 |
来南录 | 李翱 | 记行著作。唐李翱撰。一卷,翱字习之,赵郡, (约当今河北赵县)人,一作成纪(约当今甘肃天水)人。贞元进士,历官庐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撰有《李文公集》等。是篇约八百四十字。记其元和四年(809)十月奉命南下,自东都洛阳出发,经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到达广州。记水陆道路、里程、河流顺逆、滞流等甚详,对研究唐代交通有参考价值。有《说郛》本,《唐人说荟》本, 《五朝小说》本等。 |
古清凉传 | 释慧祥 | 二卷,唐释慧祥撰,约成书于调露元年(679)以后,为一部最早记载佛教圣地五台山(清凉山)的史传。以作者亲身见闻记述了该山的命名、地理环境、名胜古迹、高僧信士登临、佛菩萨显化故事等,可看作一部五台山导游书。后来有北宋僧延一予以扩充,撰成《广清凉传》。《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东北方,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过去有菩萨,常于中住;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常为说法。”中国佛教徒认为山西五台山即为文殊师利菩萨所在的清凉山。 |
丹阳记 | 山谦之 | 城镇志。南朝宋山谦之撰。一卷。丹阳,治今江苏南京。此书分建置沿革、山川、名胜古迹三门,含疆域、分野、镇市、坊里、街巷、桥梁、陵墓、碑碣等目。以地理风俗为主,记各县山川古迹尤详。 是书体例简明,为南京地区早期地方志书。宋佚。清王谟 《汉唐地理书钞》有辑本。 |
益州记 | 任豫 | 南朝任豫撰。记载古益州地理概貌。 |
宜都记 | 袁山松 | 《宜都记》,亦称《宜都山川记》,是东晋袁山松(一作袁崧)任宜都(今属湖北)郡守时所作。原书已散佚,从唐代开始,陆续有人辑其佚文。欧阳询《艺文类聚》、徐坚《初学记》、陶宗仪《说郛》等均有辑文。这里所选的三段文字,即参校各本辑文整理而成的。《宜都记》是较早的一部以记述山川为主要内容的地方志。其中对长江三峡的描写尤为精绝,为盛弘之《荆州记》写三峡所本,后又经郦道元加以扩充丰富,写进《水经注》。《宜都记》以文学的笔调写三峡山水之美,应该说是具有开创性的。虽然全文已散佚,但从仅存的这几段来看,也足以说明作者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其审美眼光、文字技巧都是相当高明的。唯其如此,才为后人所称引,成为摹写三峡山水的范本。 |
武陵记 | 鲍坚 | 南朝齐、梁时期武陵(郡治今湖南常德市)地区方志。 |
沙州记 | 段国 | 一名《吐谷浑记》。地理杂志。南朝宋段国撰。不分卷。澍有《蜀典》已著录。原书久佚,今存乃张氏于《太平御览》《水经注》、《初学记》、 《太平寰宇记》、 《北堂书抄》诸书中辑出,共二十二条,亦称“段氏沙州记”。清嘉庆年间张澍编辑。收入《张氏丛书》。道光元年(1821)辛巳新镌。张氏为沙州记作序云:“阿豺自号沙州刺使部,内有黄沙,周回数百里不生草木,因号沙州。宋新亭侯段国所纂《沙州记》即唐志之吐谷浑记也。原二卷。今亡佚甚多,特就所见抄之。又录《太平寰宇记》吐谷浑始末目补其阙。”张氏辑录沙州记残文七百三十九字。记述:浇河(城)(东晋末吐谷浑筑城。故址在今青海省黄河南岸贵德县境)。 |
三秦记 | 辛氏 | 区域志。东汉辛氏撰。存一卷。辛氏本汉代陇西大姓。此书记事不及魏晋, 自《三辅黄图》、 《水经注》至《齐民要术》、 《荆楚岁时记》等多引用其书。至隋唐已佚。王谟从上述四书并《后汉书》注、 《史记》正义、 《文选》注、《艺文类聚》、 《初学记》、 《路史》注等十六部古籍中辑为1卷。内容包括秦汉时期关中山川、都邑、宫室故事,不及魏晋,当为汉人所作,多述灵怪之事,是研究汉代长安地理环境、风俗人情、迷信怪异的第一手资料。魏晋六朝的著述多所征引。原书于唐以后佚亡。 |
南雍州记 | 王韶之 | 南雍州,东晋时侨置襄阳,所治包括今湖北、河南部分地区。《南雍州记》,今所见有王韶之作、郭仲产作、鲍至作三种。王韶之《南雍州记》,史志皆不载,《说郛》辑得六条 |
会稽记 | 贺循 | 地理杂志。东晋贺循撰。一卷。循字彦先,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为阳羡武康令,召拜太常,行太子太傅,卒赠司空。原本久佚,今存千余字为鲁迅等人于《太平御览》、《舆地纪胜》诸书中辑出。凡四条,载少康封子号“越”、会稽山禹穴、石篑及始宁置县时间,间附逸闻掌故。今有王谟辑《汉唐地理书钞》本及鲁迅《会稽郡故书杂集》本。 |
阳羡风土记 | 周处 | 晋代地方风土人情杂记。又名《风土记》。地理杂志。晋周处撰。周处字子隐,阳羡(今江苏宜兴南)人。仕吴为东观左丞。归晋,迁御史中丞。原书久佚,此乃王谟由《御览》、 《太平寰宇记》、《艺文类聚》等十余种古籍中抄出。约五千字。详考阳羡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山川湖泊、吴越风俗、四季节序。 |
长春真人西游记 | 李志常 | 中国古代地理游记。李志常撰。书成后世间传本极少,清时经考订刊印得以广为流传,有近人王国维、张星烺等注释本。是了解蒙古早期社会历史的一部重要史籍。金宣宗兴定五年(公元1121年),全真教长春真人邱处机,奉成吉思汗之召,赴西域觐见成吉思汗。此书是邱处机的弟子李志常,记述邱这次西游的见闻录。采用日记式,使人有如亲临其境之感。成书于元睿宗拖雷监国期间。至清乾隆十 六年(1795),稿本始为钱大昕、段玉裁在苏州元妙观发现,并刊行于世。 |
使辽语录 | 陈襄 | 地理杂志。北宋陈襄(1017—1080)撰。一卷。 襄字述古,称古灵先生,福建福州人。庆历进士,曾官三司盐铁判官、侍御史等。于治平四年(1067)使辽,归而成书,约四千字。以记宋辽使节沿途迎送礼仪、所过州县馆驿相距路程、相互通问馈送为主。所记是年华北旱情,女真、高丽等民族地区盛产松子,辽皇于每年七月往秋山狩猎,九年始住燕京等,颇具史料价值。所记辽宋交通系出于政治目的绕道而行,故其计程需如实考证。为研究辽代地理提供有益资料。有民国二十六年(1937)北平文殿阁书庄铅印《契丹交通史料七种》本。 |
虏庭事实 | 文惟简 | 原书已佚,仅于涵芬楼《说郛》卷八存留数则,分为姓氏、风俗、仗责、拜天、黄鼠、婚聘、过盏、放偷、披秉、哑揖、丧葬、血泣、释奠、寺塔等条,记述了女真各部当时的政治、生活习俗等内容。 |
西夏事略 | 王称 | 西夏史著作。宋王称撰。1卷。本书记党项拓跋氏兴起至西夏李元昊建国之史实。曹溶《学海类编》收有此书,实即王称《东都事略》卷127至128中之《西夏》附录。曹溶 《学海类编》 收有此书。按《四库全书存目著录》云:“考验其文,即王称《东都事略》中之‘西夏传’,作者抄出,别提此名,曹溶《学海类编》收之,失考甚矣。” |
古杭杂记 | 李有 | 城镇志。元李有撰。四卷。此编撰于元代, 多记宋理宗、度宗时嘲笑奸佞贾似道、韩侂胄等人诗词,间有永天目山、西湖三贤堂、西湖等名胜诗,又兼载杭州丧葬风俗等。凡万余字。所记不注出处,盖时人耳口相传,有一定参考价值。今有《说郛》本、 《古今说海》本、《历代小史》本、 《学海类编》本、 《武林掌故丛编》本等,均仅一卷。 |
艮岳记 | 张淏 | 名胜志。宋张淏撰。一卷。有《会稽续志》已著录。著有《云谷杂记》等。艮岳在汴京(今开封)东北隅,为宋徽宗政和年间所筑。是书著作年代不详。约三千字。详载寿山艮岳建置始末:竭府库之积,聚天下之伎艺凡六载始成,奇花异木、珍禽异兽莫不毕集。《百川学海》、《说郛》等均收录之。是书取宋徽宗《御制艮岳记》和蜀僧祖秀《华阳宫记》,各摭其略。首叙徽宗政和年间遣宦者梁师成督造艮岳园囿,备极侈丽。又记朱勔扰民之事。最后叙述靖康初年金兵南犯,都人避兵艮岳,台榭宫室,悉尽折毁,官不能禁。 |
于阗国行程记 | 平居诲 | 自灵州过黄河,行三十里,始涉沙入党项界,曰细腰沙、神点沙。至三公沙,宿月支都督帐。自此沙行四百余里,至黑堡沙,沙尤广,遂登沙岭。沙岭,党项牙也,其酋曰捻崖天子。渡白亭河至凉州,自凉州西行五百里至甘州。甘州,回鹘牙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