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燕京岁时记 | 富察敦崇 | 风俗志。清富察敦崇编写。富察敦崇,满族人。所编是书以一年从始到末的顺序介绍各时的节令、风俗、禁忌和各种仪礼娱乐活动。其中有一月的元旦,八宝荷包、祭财神、破五、人日、打春、灯节、筵九、打鬼、大钟寺、白云观、厂甸、东西庙、土地庙、花儿市、耍耗子、耍猴儿、耍苟利子、跑旱船,二月的太阳糕、龙抬头、春分、清明,三月的蟠桃宫、潭柘寺、戒台、天台山,四月的舍缘豆、万寿寺、妙峰山、榆钱糕、黄鹂,五月的端阳、雄黄酒、天师符、城隍出巡、过会、瑶台、磨刀雨,六月的洗象、祭马王、祭关帝、十刹海、扫晴娘、酸梅汤,七月的丢针、鹊填桥、法船,八月的中秋、月光马儿、月饼、兔儿爷摊子,九月的九月九、钓鱼台、九花山子、财神庙,十月的十月一、添火、卖宪书、风筝、毽儿、咘咘噔、太平鼓、走马灯、蛐蛐儿、聒聒儿、油壶卢、粟子、白薯,十一月的翻褂子、冬至、九九消寒图、拖床、溜冰鞋,十二月的腊八粥、大白菜、雍和宫熬粥、封印、封台、春联、门神、除夕等等。是书与 《帝京岁时纪胜》 的内容互有异同,可参证补充。书中有些内容,也与宫廷事务有关,如打春条,就按礼部则例,说明是日大兴、宛平县令设案于午门外正中,奉恭进皇帝、皇太后、皇后芒神土牛,配以春山。还有府县生员、尚书、侍郎、府尹及丞等进午门,至乾清门、慈宁门,太监接奏等礼仪的经过。凡此种种,多为有用资料。是书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刊印,1961年,北京出版社据原刻本排印。1983年,北京古籍出版社重新排印,与 《帝京岁时纪胜》 合订出版。另外,是书曾有法文和日文译本。 |
稗海纪游 | 郁永河 | 日记体游记。又名《采硫日记》,删节本名为 《渡海舆记》、《裨海纪游略》,是有关台湾较早和最重要的行役记。作者郁永河,字沧浪,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曾受命赴台采硫磺, 自台南至淡水北投,历时10个月,沿途考察高山族村社。同年十月返闽,撰《稗海纪游》,共3卷,附录《郑氏逸事》、《番境补遗》、《海上纪略》、书成后是否迅速刊刻,不得而知。现知最早的刻本为雍正十年(1732)曾任福建永春和将乐知县的周于仁刻印的删节本《渡海舆记》。现知名为 《采硫日记》 的主要版本有: 道光二十三年(1843) 《舟车所至》本、咸丰三年 (1853) 《粤雅堂丛书》本和 《丛书集成初编》 |
西河记 | 张澍 | 地理杂志。东晋喻归撰,清张澍(1781—1847)辑。二卷,一作三卷。 喻归原姓谕,后改今姓,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官至侍御史;张澍有《蜀典》已著录。原书久佚,今存七条乃张氏辑自《初学记》、《艺文类聚》、《太平御览》、《汉书注》、《史记索隐》、《齐民要术》等。从辑本内容看,本书主要记述河西地区异闻、趣事、风俗等。 |
龙江船厂志 | 李昭祥 | 《龙江船厂志》是记叙明代官船厂的专著之一。船厂旧址在今南京市挹江门和汉中门以外三汊河一带,面江背城。早在明太祖洪武初年,就在此处设置规模宏大的造船厂。郑和下西洋船队的部分“宝船”即由此厂建造,所以后人将其称为“宝船厂”。后来由于多方面原因,造船任务日少,船厂面积减缩,部分土地开为农田。明世宗嘉靖十五年 (1536)明令缩小规模,改组新厂,并正式命名为龙江船厂。《厂志》撰稿人为李昭祥。八卷。成书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龙江船厂为明开国初所建,位于南京西北隅龙江关。郑和下西洋时,部分大型宝船于此建造和起航。本书即记载该厂历史、规模、造船等情况。 |
齐乘 | 于钦 | 山东地方志。元于钦(1284—1333)纂修。六卷。钦字思容,益都(今属山东)人。官国子助教,兵部侍郎,益都路总管。山东,古齐地。古称诸侯国史为“乘”,因以名志。钦曾周览齐地山川,考诸经史,遍访乡老而纂是书初稿,后经其子于潜在至元五年(1339)最后定稿,并撰释音一卷。凡四万余字。内容分沿革、分野、山川、郡邑、古迹、亭馆、风土、人物等八门。作者齐人,又官齐地,见闻较确,叙述简赅,虽间有舛误,仍不失为地方志中的善本。 |
黑龙江舆图说 | 屠寄 | 清末屠寄撰。一卷。光绪年间屠氏任黑龙江舆图局总纂,应大清会典馆之征,主修《黑龙江舆地图》,同时著成是书,为舆图说明。省有总图说,齐齐哈尔、黑龙江、墨尔根、布特哈、呼伦贝尔、呼兰诸城及呼兰、绥化二厅皆有分图说,分别详述建置沿革、辖境四至、山川地理、水陆交通。旧疆新界悉注,尤标出俄国通过咸丰八年(1858)《中俄瑷珲条约》强占的中国领土。其中《呼兰厅》、《绥化厅》二篇,按沿革、疆域、天度、山镇、水道、乡镇、职官,列表说明。并著录有《入发库门道》、《入喜峰口道》等不属于黑龙江的军事要冲。屠氏居东北五年,博采旧籍方志,核以实地考察,所考证记载,较旧图说远为精审。 |
黄檗山寺志 | 隐元 | 《黄檗山寺志》初修于明内阁首辅叶向高重兴山寺之后。清顺治九年(1652年),隐元禅师在圆悟、通容禅师和居士林伯春、僧行玑所襄辑的旧志基础上重修本志。清道光三年(1823年),住山僧清馥、道暹再次重修。现存的本志系民国十一年(1922年)的重刻本。 |
鸭江行部志 | 王寂 | 记行著作。金王寂撰,民国朱希祖节选考证。一卷。王寂,有《辽东行部志》已著录。希祖,浙江海盐人。此为《辽东行部志》姊妹篇。记王寂明昌二年(1911)巡查辽东半岛历时三十二天见闻。朱希祖所藏《永乐大典》辑本已佚。今本为民国二十年(1931)载入《地学杂志》的朱氏节选考证本。约四千五百字。后有朱氏跋语。收入《辽海丛书》时金毓黻又加一序。记王寂由辽阳出发,经析木、汤池、熊岳、永康四县,海、辰、复三州,曷苏馆、婆速二府及沿途小城共十五个住宿点的地理特征、沿途风光等,所记金代建置及山岭川流特征,对考证金代辽南地理交通、历史沿革很有价值,可补《金史·地理志》的不足。有《辽海丛书》本。 |
香山县乡土志 | 佚名 | 香山县,汉番禺县地,晋以后为东官郡地,唐为东莞县地,宋始分置县治,属广州,割南海、番禺、新会三县滨海地益之。 |
闽都记 | 王应山 | 地理杂志。原名《湖山纪胜》。明王应山撰。三十三卷。应山字懋宣,号静轩。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官按察使。著有《闽大记》、 《全闽纪略》等。年逾八十有二,著湖山纪胜,旋加删润,改名《闽都记》。未及观成,飘然逝去。后二十余年,其子毓德,始润饰成书。郡守江铎为刊行之,故署以万历四十年(1612)纂,明刻。仿《西湖游览志》例。首载汉冶城、晋子城、唐罗城和梁夹城四图。下分福郡建置总叙、城池总叙,及闽县、侯官、长乐、福清、永福、闽清、古田、连江、罗源和福宁州等及其胜迹,西湖延袤,湖中孤山等。全书约十九万二千字。 |
闽县乡土志 | 郑祖庚 | 奏定学堂章程所列初等小学堂学科,于历史则讲乡土之大端、故事,及本地古先名人之事实;于地理则讲乡土之道里、建置,及本地先贤之祠庙遗迹等类;于格致则讲乡土之动物、植物、矿物。凡关于日用所必需者,使知其作用及名称。盖以幼稚之知识,遽求高深之理想,势必凿枘难入。惟乡土之事为耳所习闻,目所常见,虽街谈巷论,一山一水、一木一石,平时供儿童之嬉戏者,一经指点,皆成学问。 |
长乐六里志 | 李永选 | 吾少孤未学,及龄稍稍具智识,即喜闻长者谭里中掌故,爱诵忠孝节烈文章。迨更事,怀登涉之志,所至大江南北,流连光景,考文献,莫不期于自达其性情而止。今忽忽年五十矣,念于时无补,愧厕身士林耳。 |
康熙锦州府志 | 刘源溥 | 地方志。刘源溥等纂。清康熙十八年(1679)始修,二十二年 (1683) 成书,为纂修康熙《盛京通志》而作。有刘、孙等人序、跋,附图五幅。无刊本,《盛京通志》著录。康熙二十一年(1682)抄本。此志始由刘源溥邀请范勋纂修,范先修锦县、宁远(今兴城)、广宁(今北镇)三志,后由孙成在三志基础上,删繁就简,订讹补缺,裁定而成。是书共八志、十卷、四十六目。 |
锦县志 | 佚名 | 地方志。未书修纂人姓名,无序。据考证,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王曾、刘惠宗修,范勋纂。凡12卷:地理志、建置志、田赋志、典礼志、武备志、官师志、人物志、艺文志各一卷。首附图11幅。为辽宁现存较早的县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铁岭县志 | 董国祥 | 地方志书 清康熙十六年(1677)贾弘文修,董国祥纂。首有贾序,末有董跋,有修志姓名,附图(疆域图、县治图)。2卷,9志,29目。卷上建置志(城池、公廨、坛壝、祠庙、关梁、驿站、仓库、养济院、丽谯)、疆域志(山川、村落、物产、市集、古迹);卷下田赋志(丁粮、徭役、杂税)、户口志(里社、风俗、孝义)、学校志(选举、书院、名宦、乡贤、乡钦)、官师志、祥异志、人物志、艺文志(碑记、杂文、诗)。此志是现存东北第一部县级志书,为研究关东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有用的资料。辽宁图书馆藏康熙刊本。此外,铁岭县志还有康熙二十二年(1683)贾弘文修纂本,同治年间魏燮均、商广源等修纂本,1915年陈艺、蒋益龄、郑沛纶等修纂本,1931年黄世荣、俞荣庆、陈德懿等修纂本等。 |
满洲源流考 | 阿桂 | 又称《钦定满洲源流考》。区域志。清阿桂(1717—1797)等修,麟喜等纂。二十卷。桂字广廷、文成,号云岩,初为满洲正蓝旗人。后改隶正白旗,姓章佳氏。 乾隆举人。官武英殿大学士、副都统、礼部尚书。曾领修《盛京通志》。麟喜,满洲人,历任内阅侍读,官至知府。奉旨主纂,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成书。约十万字。书前冠有乾隆谕敕,从历史和地理两方面考察和说明满族发祥的历史源流。全书分部族、疆域、山川、国俗四门。书成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系根据清入关前东北地区的史地古籍,结合满族起源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写成。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及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反映了清代满族的社会状况。清代以来有殿版及多种坛刻本流传。1988年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孙文良、陆玉华的标点本。内容分为部族、疆域、山川、国俗等类,考证了满族的源流发展。 |
日下旧闻考 | 于敏中 | 城镇志。原名《钦定日下旧闻考》。稽考北京历史、城坊、名胜、建制、宫廷、岁时风俗的大型史料集。于敏中等编纂,共八册,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出版。该书为清乾隆三十九年乾隆帝弘历派窦光鼐、朱筠等根据《日下旧闻》加以增补、考证而成,由于敏中、英廉为总裁,故书前有“钦定”字样。全书共160卷,分为星土、世纪、形胜、国朝宫室、宫室、京城总记、皇城、城市、官署、国朝苑囿、郊坰、京畿、户版、风俗、物产、边障、存疑、杂缀18大门类。分目精细,论述详实,所含内容极为丰富。既辑录有大量的古碑残碣,如周秦的石鼓文,唐代悯忠寺的苏灵芝行书宝塔颂碑,辽御史大夫李内贞的墓志等等,使许多文献可资考证。又详细介绍了乾隆初期、中期北京建筑的情况和康熙中叶以来北京城市的变化,以及北京的岁时风俗。为了解、研究北京城的历史变迁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书中还对一些疑难问题、历史上有争议的论点,以按语的形式作出判断,写明缘由。是一本具有很高价值的文史参考书。 |
金陵物产风土志 | 陈作霖 | 清末陈作霖撰。一卷。凡《植物品考》、《动物品考》、《矿物品考》、《食物品考》、《用物品考》五篇。记叙金陵(今南京)农业、畜牧业、食品业、印刷业、纺织业等历史与生产情况。为金陵地方志一种,与《金陵通纪》、《金陵通传》相辅而行。有光绪三十四年(1908)刊本。 |
金门志 | 林焜熿 | 福建地方志。清周凯修、林焜熿纂。十六卷。凯有《(道光)厦门志》已著录。焜熿字巽甫,金门(今属福建)人。贡生。周氏等肇修是志,道光十六年(1836)成书。记事止于同治十二年,后为刘松亭、林豪等续编时补其内容。约二十五万字。卷首有金门全图、浯江书院图等四幅。正文分域、赋税、规制、兵防、职官、名宦、选举、人物、列女、艺文、风俗、旧事十二门,含沿革、形势、经费、渔课、船政、城寨、丛谈等七十六目。每门之首均有小序,略述要义。是地处海防要冲,故兵防一志最详,列明代兵制、道光以前兵制、同治后新改营制,沿海略、岛屿、沙汕诸目,记述军事编制、军事设置和武器,分防汎地及哨期、艇船、商船、地势、岛屿礁汕等。纪兵目自宋绍定始,重点记叙郑芝龙叛服、郑成功抗清与收复台湾、资本主义列强入侵诸事。是研究金门史志的重要参考文献。有同治十二年刻本,1959年北京中国书店油印本。 |
重修台郡各建筑图说 | 蒋元枢 | 《重修台郡各建筑图说》,为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台湾知府蒋元枢所进呈的纸本彩绘,现存图三十九幅、图说四十幅(内一幅题称「记」,馀均称「图说」)。蒋元枢(1738—1781),字仲升,江苏常熟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举人,乾隆四十年(1775)四月至四十三年五月期间任台湾知府,并曾兼护理分巡台湾道。任内大力推动各项公共建设,包含修茸城池、兴筑庙宇、增置武备、筹建衙署、备置礼器……等等,治绩斐然,《重修台郡各建筑图说》正为政绩之见证,而乾隆年间台湾政经社会之样貌亦随之跃然纸上 |
迪化县乡土志 | 佚名 | 佚名修纂。清末推行新政,设编书局,饬各地采辑乡土志以为小学课本,遂成是志。不分卷,列15目,约8000余字,记事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凡历史沿革、民族户口、山川道路、物产商务悉备之。尤其是对光绪初年清军歼灭入侵者阿古柏匪徒、收复该地情况叙述甚详 |
康熙连城县志 | 杜士晋 | 记载连城县的山川形胜、政事沿革、户籍赋役、风俗淳漓、人文盛衰以及先贤之范迹,物产之丰约,保存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是了解和研究连城县的重要文献。 |
康熙辽阳州志 | 杨镳 | 知州杨镳修,奉天府(今沈阳)经历施鸿纂。清康熙二十年(1681)抄本。二十八卷。镳字莲峰,河南洛阳人。康熙举人,官辽阳知州。施鸿字则威,福建邵武人。官奉天府经历。著有《澂景堂史测》。此志康熙二十年(1681)成书,约三万字。例目仍因旧志规范,各目简略。附州城图、东京(今辽阳)城与治图各一。《辽海丛书》据北京图书馆藏抄本付印。另有光绪三十四年(1908)修抄本。 |
嘉靖辽东志 | 任洛 | 地方通志。明嘉靖十六年(1537)修纂。任洛修,徐文华、刘琦、程启充纂。明嘉靖十六年(1537)重修刊刻,为《辽东志》第二次刊行本。全志九卷,分为地理志、建置志、兵食志、典礼志、官师志、人物志、艺文志、杂志、外志等门类,各志又含若干目和细目,此志有目录、凡例、舆图十七幅及九序一跋。先是,正统八年(1443),王祥、毕恭修九卷本《辽东志》,弘治元年(1488),陈宽等修纂九卷本 《辽东志》,嘉靖八年(1529)潘珍、徐文华、刘琦、程启充修纂《辽东志》稿本。今三志均佚,仅在 《明史·艺文志》、《千顷堂书目》、《天一阁见存书目》中著录。嘉靖十六年本是在嘉靖八年稿本基础上重修。有辽东都司刊本、天一阁本、《辽海丛书》本等 |
趵突泉志 | 任弘远 | 任弘远撰,康熙五十二年(1715)成书,乾隆七年(1742)刻本。上下两卷。上卷首记宸游,次志图经、源流、基趾、沿革、古迹、灾异、人物、仙迹、幽怪、传闻;下卷则为艺文、碑版、额联诸志。该志系在历城县志有关趵突泉的记载的基础上扩编而成,其体例则仿虎丘、罗浮、嵩山、天台诸志,条目清晰,图文并茂。惟人物一志,仅记朝游夕去之过客的字号爵里,作为本泉人物,似为不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