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日涉编 | 陈堦 | 十二卷。陈堦撰。陈堦,字升也,应城(今属湖北省)人。该书采录与时令相关的故实、诗歌,按时令编次。每月一卷,先叙月令、节候,再以三十日依次叙列,故实居前,诗歌继后。书前有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巩昌知府文安纪元重刻序,指其书不载闰月是为疏漏。《四库存目》为内府藏本。 |
海道经 | 佚名 | 记述中国元明两代北洋海运的重要著作。作者不传。从正文记叙风格的粗犷和具体来推断,本书应为富有航海经验的民间船工所述,后由文人记录整理而成。据《筹海图编》夹注,本书最早为明人张一厚所辑。其传世版本有《金声玉振集》本、《四库全书》本、《借月山房汇钞》本和《丛书集成》本等。本书1卷,附录1卷,为嘉靖中袁褧收《海道经》入编《金声玉振集》时所录,内容记述了自江浙到辽宁沿海的航路指南和预测沿海气象变化的歌谣。原书未分章节,为了注释方便,暂将原书内容分作航路指南和天气歌谣两部分。 |
七十二候考 | 曹仁虎 | 观象授时。起于上古。自炎帝分八节以始农功。少皞有分至启闭之官。颛顼命南正重司天。尧有羲和之命。大约由四时分八节。由八节分二十四气。由二十四气分七十二候。立法盖渐密也。候应之义。互见于夏小正诸书。尚未明分为七十二候。 |
朝鲜史略 | 佚名 | 撰者不详。一名 《东国史略》。明朝鲜人所记载其国治乱兴废之事。始于檀君,终于高丽恭让王王瑶。记载在新罗朴氏以前的史事比较简略,而自高丽王建以后则都编年纪载,事迹颇为详备。其中也附有史臣论断及历年图等书。今观其序事,详略虽然不是很合乎体要,但在搜罗遗闻方面,颇为详尽。书末有万历庚戌(1610)赵琦美跋,称借录于冯仲缨家。大概是当时倭寇陷朝鲜时、出师东援时所得之本。现有《四库全书》本、《国立北平图书馆善本丛书》第一辑本。 |
琉球国志略 | 周煌 | 域外地理。清周煌辑。十六卷。 煌, 乾隆进士。官翰林院侍讲。乾隆二十二年(1757)成书。约十一万字。首卷载御书三、诏敕六、谕祭文七。绘图有星野、琉球全图、国都、先王庙、册封中山王、针路等十二图。正文分星野、国统、封贡、舆地、风尚、山川、府署、祠庙、胜迹、爵秩、赋役、典礼、兵刑、人物、物产、艺文、志余等十七门。含建置、疆域、城池、炮台、气候、习尚、仪节、服饰、风信、针路等三十一小目。荟集明以来诸史杂录,相互考证,订其伪舛,并参前史,旁及百家有关琉球事记载,并质以亲自见闻。是一部较全面辑录考证琉球的地理书。共载崎山、石虎山等山岭三十余,以及潮候、风信和针路等。另载社坛、神庙、天妃宫等五十余;物产分谷、货、蔬、果等十一类,二百五十余种,为该地颇重要的历史地理资料。有《聚珍版丛书》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
中山传信录 | 徐葆光 | 六卷。徐葆光撰。徐葆光,字澄。吴江(今江苏)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帝册封琉球国世子尚贞为国王。诏命正使臣翰林院检讨海宝,副使臣翰林院编修徐葆光至其邦行封中山王礼。此书为康熙五十九年(1720)二月,徐葆光自琉球返国后奉上。书为六卷。书首有封舟图,针路(航路)图。针盘图及定更(定海中行船里数)用的琉璃漏图。并记有赴琉球国的海行日记,及其国的风俗、月令、物产、岛屿情况等内容。记述颇为详细。 |
安南志略 | 黎崱 | 元黎崱(字景高,号东山、静乐)撰。20卷。主要记述古代交州地区的社会、政治、民族、地理、物产、风俗、文化和越南丁、黎、李、陈4个封建王朝的历史及与中国宋朝、元朝的往来,辑录有西汉至元朝至元年间历代中国封建王朝给南越王赵陀和丁、黎、李、陈四朝的诏书,处理有关交州问题的奏章和唐派驻交州的刺史、太守、都护的政绩等。该书体例仿中国方志,所记史实,与《元史·安南列传》多有异同,叙述详赡,为研究古代越南的历史、地理和中越关系史的重要参考书。崱为安南爱州(今越南清化)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战败归附元朝,居中国50余年,晚年搜集、整理历代古籍和民间有关越南的文献、材料以及自己见闻,于元统元年(1333)撰成是书。今卷首“地理图”已佚,卷二十“名公题詠安南志”亦仅有标题,实存19卷。该书收入《四库全书·史部·载记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介绍。 |
渤海考 | 柳得恭 | 1784年,在所著《渤海考》自序中首次提出渤海国在朝鲜历史上是与新罗国南北对峙的“北国”。认为渤海国是高句丽的继承者,而统一新罗是高丽王朝的前身。 |
咸宾录 | 罗日褧 | 罗日褧编著。此书分八卷,计《北虏志》一卷,《东夷志》一卷,《西夷志》三卷,《南夷志》三卷。书中所称虏,即指我国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夷,即指东南亚向明王朝通贡的国家和地区,是以明王朝为中心,东、西、南、北为四夷之意。此书综合了历代史书记载,笔记资料及野史中的逸闻轶事,详尽地记述了各国、各地区的山川、物产、气候、风俗,与中国的往来渊源及通贡情况。引用书目达三百四十余种。资料丰富。且各篇记后多有因感而发的论曰。但因不熟外国地理实况,故有关外国的资料难免有以讹传讹的现象。此书刻于明万历。书首有万历十九年(1591)刘一祐撰的序、凡例及引用诸书的目录。书尾附有胡思敬及魏元旷两人的跋、校记两篇。书中提供了大量有关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料和中外关系史及东西洋各国史地资料。此书为明万历刻本。有《豫章丛书》刊本,是据千顷堂藏明钞本翻刻。 |
记胡雪岩故宅 | 许指严 | 予此次续作西泠之游,已于湖艇再笔中,详纪游踪。今兹所作,则完全纪胡雪岩之故宅而已。七月初五星期曰,汪君来寺游散,语次及杭城近状,忽郑重言之曰:“杭城有一特殊建筑物,今将拆毁,后此更无机缘,可再睹庐山面目,盍一往观?”予询安在?汪曰:“即五十年前大富翁胡雪岩之第宅是也。在元宝街,其构造闳丽,雕镂致巧,甲于近代。曩以家落,没入宫中,辗转未获售主。今为某银行所有,将取其材移建他所,已支解十之三。苟不速过,则交臂失眼福,宁非可惜?”因言华人无保存古物特性,若在欧西,必不令市伧轻毁,相与愤慨,予兴跃跃,亟欲一观,僧又渡亦拊掌,约诘朝偕行。无何,夜雨甚,陵晨未已,不克行。初七曰,天始开霁,又渡因事先入城,予至三时后,始往华孚,又渡亦至,遂偕周、汪、何三君及又渡,与予五人往。 |
中星谱 | 胡亶 | 一卷。清胡亶(生卒年不详)撰。胡亶号励斋,仁和(今杭州市)人。博览群书,精研天文。是书所订经星四十五,二十八宿之外增以大角、贯索、天市、帝座、织女、河鼓、天津、北落师门、土司空、天囷、五车、参左肩、参右足、天狼、南北河、轩辕大星、太微帝座等十七星。用以考较四季昼夜昏旦时刻长短,首列京师,又附浙江,引用经传记载以证其说。成书于康熙八年。有康熙朝刊本,八千卷楼有抄本。 |
中西经星同异考 | 梅文鼎 | 一卷。清梅文鼎撰。文字尔表,宣城人。与其兄文鼎皆精研历算。是编将古传隋丹子《步天歌》与利玛窦《经天该》相比较,其星座有无,恒星数目,彼此多有不合。梅氏据南怀仁《仪象志》所载星名,依 《步天歌》之次序,将中西经星之异同,分行详注其下。 |
革象新书 | 赵友钦 | 亦名《原本革象新书》。中国宋末元初自然科学著作。赵友钦著。明王袆删节该书为2卷本,称《重修革象新书》。现在上述2种版本俱存。赵友钦(1279—1368),元代民间科学家。又名钦、字敬夫,自号缘督,人称缘督先生或缘督子。饶州德兴人,宋代宗室。南宋末年,隐居为道士,奔走他乡,道号缘督真人。曾定居龙游鸡鸣山,并筑观象台于山上,观察天象。时常外出游学,深入自然,接触实际,对天文经纬地理术数等,均有研究,并颇有建树。重修本为明王祎删定。二卷。两本各有所长。从科学史角度看,以原书五卷本为善。是书为天文学和光学的重要著作。其中,关于观测恒星赤经差和去极度的新方法,与近代子午观测原理相一致;在“小罅光景”一节中所描述的小孔成像实验,是古代世界最大型的光学实验 |
数理精蕴 | 佚名 | 五十三卷,题清圣祖御撰。康熙五十一年下诏开蒙养斋,令梅文鼎之孙梅瑴成、陈厚耀、何国宗、明安图等修《律历渊源》。历时十年成书,计有《历象考成》四十二卷、《律吕正义》五卷、《数理精蕴》五十三卷。该书是梅瑴成等人在法国传教士张诚、白晋等人译稿基础上汇编而成。是一部介绍西方数学知识的百科全书。内容涉及上编包括几何学、三角学、代数学及算术等知识。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五卷“立纲明体”,下编四十卷“分条致用”。另有表四种八卷。上编有《几何原本》、《算法原本》等。《几何原本》内容虽与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大致相同,但著述体例差别较大。《算法原本》介绍了小学算术的理论基础,讨论了自然数的性质,包括自然数的相乘积、公约数、公倍数、比例、等差级数、等比级数等的性质。下编包括实用算术,度量衡制度,记数法,整数四则运算,分数运算,比例及其应用,一次联立方程,开平方及开带从平方、开立方及开带从立方,有关直角三角形三边的二次方程应用问题,已知三边长求三角形面积,内切圆径及内接正方形边长的公式,由内接、外切多边形求圆周率的方法,求三角函数值的方法,三角形边长、角度相求——直角三角形和斜三角形的解法,直线形、圆、弓形、椭圆的面积,各正多边形的面积,与外切圆径、内接圆径的关系,柱体、棱锥体、棱台体的体积,圆柱体、圆锥体、截球体、椭球体的体积,各种等面体的体积与各种等面体的边长和外接球径、内切球径的关系等等。代数学知识方面,主要是方程的解法,“对数比例”,等等。各种数学用表包括:素因数表,对数表,三角函数表,三角函数对数表。《数理精蕴》是向我国传播西方数学知识的重要书籍,对我国数学后来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历象考成后编 | 戴进贤 | 十卷。清戴进贤主编。康熙朝《历象考成》所述主要是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宇宙体系和天文学数据。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望远镜的使用,第谷旧法所测经纬度与实测已出现了差距。乾隆初期不得不采用法国卡西尼的计算方法,引入行星运动的椭圆运动定律和面积定律。其宇宙体系仍是地心系统。后编的主要内容是修正日躔、月离二表,又增加表解图说,以阐明卡西尼计算方法的正确使用。该书乾隆朝有官刊本,有《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传世。 |
历象考成 | 允禄 | 历法推算著作。 清代康熙年间官撰,完成于1722年, 为修订图表不合、解多隐晦之《西洋 新法历书》而作。42卷。上编16卷 阐述理论,名“揆天察纪”,下编10 卷述计算方法,名“明时正度”,另附 运算表16卷。有几项主要改进,如 测定黄赤交角为23°29′30″更精确计 算平太阳时与真太阳时时差,以白 道为根本计算日食三差,采用月面 方位法计算月食方位。然全书采用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的体系 和某些第谷数据,理论落后,以至雍 正八年(1730)六月初一日食,预推与 实测不符。乾隆二年至七年(1737— 1742)又加修订,成《后编》10卷,除 增修雍正年间重编之日躔日离表 “表解图说”外,还采用许多新数据, 精确度提高。《后编》用地心系椭圆 运动定律和面积定律(颠倒的开普 勒第一、第二定律),即认为太阳沿 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地球在一焦点上。 |
益古演段 | 李冶 | 《益古演段》是元朝重要数学著作。元李冶(见《测圆海镜》)1259年撰。李冶去世后于至元十九年(1282)由李师征刊刻,砚坚序,今不传。明修《永乐大典》(1408),将其抄入。清乾隆间《四库》馆臣由《永乐大典》中将其辑出,加以校勘,收入《四库全书》。嘉庆二年(1798)李锐以《四库》本为底本,重新算校,由鲍廷博刻入《知不足斋丛书》。后来,同治十三年(1874)丁取忠《白芙堂算学丛书》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刘铎《古今算学丛书》本、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本,均是《知不足斋丛书》本的翻刻本或排印本。 李冶在本书自序中进一步阐发了他对数学重要性的看法,指出“术数虽居六艺之末,而施之人事则最为切务”。他自述本书的前身是《益古集》,据祖赜《四元玉鉴后序》,《益古集》的作者是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县)蒋周,生平不详,估计为北宋人。李冶认为《益古集》成就可与刘徽、李淳风相颉顽,而“其閟匿而不尽发”,数理不清晰,于是“再为移补条段,细繙图式,使粗知十百者便得入室啗其文”,遂成是书。 |
新仪象法要 | 苏颂 | 北宋著名科学家苏颂于宋绍圣元年至三年(1094—1096)著成,共三卷,内容为“水运仪象台”的设计说明书。该书卷首有《进仪象状》,介绍了建台的缘起、经过和特点。上卷描述了一座复杂而完善的浑仪,不仅附有仪器全图,还画出了每一重要部件。中卷描述了一座天球仪(即浑象),并附有多幅星图,从而保存下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天象观测的成果。成为我国流存至今最早、最完整的星图之一。下卷描述了天球仪的机械装置,这种装置的动力由装有特种擒纵器的水轮提供,使天球和机轮保持不停的转动。据统计,全书所绘各类工程详图六十多种,描绘了一百五十多种机械零件,各图均附有文字说明,图文并茂地解释了“水运仪象台”的总体和各部结构,为我们保存了仪器的全部制作方法,也显示了宋代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此外,其结构图采用透视和示意画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机械图纸。 苏颂所造“水运仪象台”,经过屡次战争的摧残,早已破损不堪,不能使用。正是由于有了这部详细的设计说明书,这台复杂的天文仪器才有重新复制的可能,宋代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才得以传世。所以《新仪象法要》是我国现存最重要的天文仪器著作。 |
新法算书 | 徐光启 | 一百卷。明徐光启(1562—1633)等撰。徐光启字子先,上海徐家汇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崇祯五年(1632)升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并参机要,后又兼任文渊阁大学士。他的研究范围广泛,以农学、天文学为突出。利玛窦入京后,徐从利玛窦学习研究西方科技知识并介绍于中国。编著《农政全书》,主持编辑 《崇祯全书》,并译 《几何原本》等。明成化后历法与天象时有不合,至崇祯二年才由徐光启主持,与李之藻及意大利传教士龙华民、瑞士人邓玉函等督成历书数十卷。徐光启病卒,由李天经主持,续成历书及仪器奉进。其书凡十一部,前有修历缘起,皆当时涉及历术的奏疏及考测辨论事由。前五部为法原、法数、法算、法器、会通,讲述历术之基本原则及通例。后六部为日躔、恒星、月离、日月交会、五星纬、五星交会,分别讲析有关的天象及运算,谓之节次六目。书末附有德国传教士汤若望 (1591—1666)《历法西传》、《新法表异》两种,乃汤若望归服清朝后所作。该书顺治、康熙两朝先后有刊本。 |
晓庵新法 | 王锡阐 | 清朝初年王锡阐所著。成书于康熙三年(1664),是清初国人独立撰述的一部重要的天文著作。王锡阐创作本书的目的,是想拿它与“专用西法”的官历一较长短。全书共分为六篇。第一篇是数学基础知识,主要叙述了勾股定理与三角函数。第二篇是讲了一些基本的天文常数,包括回归年、恒星年、近点年、黄经岁差、朔望月、近点月、交点月等等。第三篇推历谱、日躔、月离、五星运动等内容,中西方法兼有。第四篇阐述了昼夜长短,昏晨朦影、月球与内行星的盈亏及见伏的计算方法,其中有许多算法与西方的球面天文学公式一致。第五篇讨论了气差(相当于时差与视差的计算,又提出了日体光魄定向的推求方法,这是王氏的一大独创。第六篇是本书的重点,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日月食的推求法,二是对金星凌日与五星凌犯的计算,这也是王氏的独创。《晓庵新法》中有很多缺点,但也体现了王锡阐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同时也说明,创造性地吸收西法对于发展中国天文学事业是很重要的。 |
勿庵历算书记 | 梅文鼎 | 一卷。清梅文鼎撰。梅氏著述推步之书计六十二种、算书二十六种,是编将各书撰写的主旨加以题解式的说明,其中述及古今中外历术诸家之源流得失,颇为客观。梅氏自著亦可从中得其大概。有知不足斋本,八千卷楼有抄本。 |
同文算指 | 李之藻 | 十卷。由明代在华耶稣会士利玛窦和李之藻合作编译。成书于明神宗万历十一年(1613),第二年刊行。此书主要依据克拉维斯《实用算术概论》和明程大位的《算法统宗》编译而成,汇中西算术于一编。此书介绍了西方的算术知识,引进比我国固有的“筹算”和“珠算”更为便捷的西洋笔算法。还介绍了中国古代传统数学所缺少的象“以减试加”、“以除试乘”等“验算”方法。它在我国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天学会通 | 薛凤祚 | 一卷。清薛凤祚撰。是书本穆尼阁《天步真原》而作,在于介绍推算交食之法。其法按年月日时度数,逐次检取角度加减而得食分时刻方位,堪称简捷精密。有乾隆朝刊本,八千卷楼有抄本。 |
天问略 | 阳玛诺 | 一卷。明阳玛诺撰。阳玛诺系葡萄牙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万历间来中国,卒于顺治年间。著有 《圣经直解》、《景教碑铨》、《天学举要》等。该书以问答方式介绍托勒密体系的十二重天说。讲析太阳黄道运动、节气和昼夜长短等问题,解释月亮圆缺与交食深浅等原因。还介绍了伽俐略用望远镜观测到的木星有四个卫星、银河由若干星星组成、金星也有圆缺现象等。末载矇影刻分表,并附有图说,指证详明。收入明刻 《天学初函》本,还有《艺海珠尘》本,《丛收集成初编》本。 |
天经或问前集 | 游艺 | 清游艺撰。艺字子六,号岱峰,福建建宁人。约在康熙年间,为解答有关天文、气象、地理等问题,参阅古今中外有关著作百余种,写成此书。分前、后二集。共述七十二个问题,比较全面地解释自然变化的一些道理,其中对风、雨、云、雷、电、露、霜、雾、虹等现象论述清晰,为介绍西方气象科学知识的早期著作之一。有书林大集堂刊本、《四库全书》本,及日本享保年间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