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异志

物产志

风俗志

祥异志

嘉庆十四年己巳夏六月,飓风发,浊水溪正溜北徙,与清水溪合流。

嘉庆十五年庚午夏六月己亥,火(十六日夜亥初,五围二千余家,一时烬净,官民露处)。

六月丁未,风,浊水溪仍循故道。

十六年辛未秋九月,大水,田园湮没,埤圳尽决。

十七年壬申夏六月,大水。

二十年乙亥夏六月,地震(田园低陷,民居倒塌)。

秋八月,大水。

二十一年丙子八月,地震(官署民房俱坏)。

二十三年戊寅秋七月丙辰,大水。

二十五年庚辰八月庚戌,大水,越壬子始退(田园冲压,房屋倾圯尤甚)。

道光二年壬午秋七月甲申,飓风起(十二日辰初,从西北陡起,其势甚猛,三更后,厅署堂库倒压丁胥三命,竹仔头等庄压毙男妇三名口,加礼远口淹毙男妇十一名口,乌石港口沈覆商船四号,署倅吴秉纶捐资收恤具报在案,同时淡水、嘉义、彰化皆报灾)。

道光六年丙戌九月甲辰,大水,丙午始退。

以上诸水灾,历奉豁免缓征,具载蠲政志。

物产志

榖之属

麦之属

粟之属

菽之属

枲之蜀

蔬之属

蓏之属

果之属

木之属

竹之属

花之属

草之属

药之属

毛之属

羽之属

鳞之属

虫之属

金石之属

货之属

榖之属

早占(占者,占城种也,有赤、白二种,粒小蚤熟,种于二、三月,成于五、六月)、尖仔(纯白者佳,诸稻中极美者,种于五、六月,成于九、十月)、三杯(形似尖栗)、内山早、清游早、红脚早(红脚即红莲种,以上俱早成)、七十日早(种于早春,七十日可成)、白肚早(其状甚白)、大伯姆(种于洼下之田,水高一尺则长一尺,水不能浸,米白而大)、糯米:以上稻之属。

尖仔秫(秫如树,高至丈余,结实累累,有黄、红、黑三种,西北方谓之高梁)、赤壳秫(壳赤米白,一云即占仔秫)、虎皮秫(壳赤有文,米白而大)、鹅卵秫(粒短壳薄,色白而软,诸秫中最佳者)、芒花秫、番仔秫(粗甚大,土番摘穟藏之以酿酒)、乌秫:以上秫之属。

芦黍、鸭蹄黍(穗似鸭蹄,酿酒甚美)、芝麻(即胡麻):以上黍之属。

麦之属

小麦(闽地麦花多开于夜,台则如北地然)、番麦(状如黍,实如石榴子,一叶一穟,穟熟百粒)。

粟之属

圆粒(米白而软,粒短而肥,种获与埔占同,但米多而为饭少)、埔占(壳白米赤,皮厚,种于三、四月,成于八、九月,园中种之)、三杯早、清游早、大伯姆(见榖属)、花螺早(俗呼螺米,亦早熟者)、乌尖。

菽之属

白豆、黄豆(粒大倍于内地,土人与白豆和作豆酱)、黑豆(土产者粒不甚大,土人以作盐豉,俱四、五月种,八、九月收)、绿豆(三、四月种,九月收,但粒小于内地耳)、红公豆(子红,荚长尺余,福州名为豆荚)、米豆(皮色白,可和米煮食,九月收)、菜豆(荚长,亦名长豆,蔓生下垂,有青、紫二种)、刀豆(形如刀,故名)、扁豆(俗名肉豆,一名蛾眉豆)、观音豆(一名脚豆,熬食蒸豚,味尤松甘)、虎爪豆(形如虎瓜)、荷兰豆(种出荷兰,其色新绿,其味香嫩)、土豆(即落花生,蔓生,花开黄色,花谢于地即结实,故名;一房三、四粒,堪充米品,以醡油可代蜡,北方名长生果)。

枲之蜀

青苎(种于园中隙地,一岁四收,有头水、二水、三水、四水之别;头水收于夏初,四水收于秋,大抵以初收长大者为最,其干可蓻火)、麻(蔓生者多,种之者少,以利不及青苎故也;干亦可蓻火,内山较盛)。

蔬之属

芥(秋种冬熟)、姜(春种夏熟)、葱(有香葱、麦葱、风葱三种,风葱可疗风疾)、韭、薤(种少)、蒜、白菜(山东种多,但味稍别)、苋菜(有青、紫二种)、迦蓝菜(俗呼隔蓝菜,一名观音菜)、莙荙(叶厚而柔,俗呼厚茉菜,有小毒;按唐西域传,末禄有军达,即莙荙也)、颇菱(种出西域颇菱国,颇讹为■〈艹颇〉,俗呼为赤根菜,方士隐名为波斯草;按刘梦得嘉话录,菠菱种自西国,有僧将其子来云,本是颇菱之种语,讹为波棱)、瓮菜(种来自东彝古伦国,以瓮盛之,译不能通,但名瓮菜)、蒝荽(本草谓之葫荽)、芹菜、茼蒿(叶似艾,花似小菊,性冷味香)、红豆、茄(有紫、白二种)、笋(土产味苦,亦不甚香)、萝卜(秋、冬、春皆有)、紫菜(生海石上)、海粉(青、由二色,状如粉条,生海中)、番薯(皮有红有白,蔓生,其根生熟皆可食,亦可酿酒作粉;又有文来薯,皮白肉黄而松,种出文来国)、大薯(即田薯,有紫、白二种,蔓生,根伏土中,一藤可七、八魁,问有一藤一魁者,长五、六尺,如短柱,重十余斤)、芋(有红心、白心二种,如丝纹者俗谓槟榔芋)、番芋。

蓏之属

王瓜(一名莿瓜,以皮有微莿也;月令,孟夏王瓜生,兰地春初即有之)、金瓜(有大、小二种,一名南瓜)、西瓜、菜瓜(即丝瓜,或呼鼠瓜,老则成布,台地种于园中,蔓延于地,俗呼为天罗布)、苦瓜(一名绵荔枝)、冬瓜(四时皆有)、涵瓜(有青、由二色,酱鼓、糖醋皆宜,或名莦瓜,或名菜瓜)、匏(有长匏,有劲匏,有葫芦匏,老则皮坚,极大者土人镂作什器)。

果之属

荔枝(来自泉、厦者有乌叶、状元红诸品,近时颈围植之,香味殊别)、龙眼(即龙目,一名荔枝奴,熟时晒干曰魁圆)、菠萝(叶似蒲而阔,两傍有刺,果生丛心,皮似波罗蜜而色黄味酸耳,末有叶一簇,因形类凤,故名,惟不及台南为佳)、香檨(红毛人从日本国移来,树高多阴,实如猪腰,盛夏大熟,即外国所载南方有果,其味甘、其色黄、其根在核是也)、波罗蜜(亦荷兰国移来者,实生树根,大如斗,皮似如来顶,剖而食之,味甘如蜜)、槟榔(向阳曰槟榔,向阴曰大腹,实可入药,一穗子数百粒,秋末采食,至二、三月乃尽,如鸡心,和老藤食能醉人,可以袪瘴)、荖藤(即香藤)、桃、李(另有一种如钮大,名珍珠李)、梅子、石榴、番石榴(俗呼梨仔)、番柿(形似柿,皮有毛,俗呼毛柿,西域种)、橘(一年相续者名公孙橘,又有四时橘,味酸)、柚(即秦风所谓条也,兰地以瓣大肉如丝者为贵,名文旦,出漳州)、柑(有仙柑、红柑、雪柑、卢柑、九头柑诸种,亦橘属也,台地以出自西螺者为佳,兰则微酸)、葡萄、甘焦(到地皆有,秋冬尤盛)、香橼、甘蔗(性温味甘,有红皮、白皮二种,又干小者曰竹蔗)、佛手柑(台产较大于内地,但香不耐久耳)、木瓜、番姜(有方长二种)山杨梅、山柑、土菱、枇杷、菩提果(俗呼香果,花实青黄,味甘而香)、椰子。

木之属

松、柏、樟(兰地多作梁柱)、楠(始生即具全体,裂土而出,两叶始蘖,已大十围,岁久则坚,终不加大,盖与竹荀同一理也;见郁永河稗海纪游)、香楠(木如黄杨,色微黄,味香,木纹作山水)、柯仔、赤麟(赤色皮麟,质坚入土难朽者,可为车心)、乌栽(皮带黑色,中白大而不堪器用)、柳、象齿(木硬而直,白文如象齿)、埔柿(树如柿,无花实)、山荔(树如荔,无花实)、乌桕、埔荆(即荆也,小木丛生,茎婆娑有五叶、七叶)、朴仔树、破故子(叶似梧桐而小,结子如楝,土人多腌食)、鹿仔草树(即楮也)、榕(大者垂荫可十余丈,多根,故易茂而难拔,不材,故寡伐而长寿)、白树、番树、枫、苦苓、水松(性好近水,皮温厚如绵、枝乔而上勾,其叶散碎)、黄日树(结实形如枇杷,色黄,皮绉,用以澣衣,功同皂角)、桑、林投、九芎(一名九荆,村落草屋,用为竖柱,入土不朽;使槎录云,木有交标小而不高,茅屋用以为柱,又有白树,色白可以为器,皆内地所无者)、水漆(生海泥中,柯叶彷佛刺桐,皮有黏液,着肤则肿,取以围篱,多生枝叶)、紫荆树、赤皮、九罾、加冬(树似冬青)、萧朗、婆罗、馒头果(树干似梧桐,但不直耸,有傍枝,一枝数叶如芙蓉,三、四月开绿花,悬穗,三、四十朵相比,见台海采风图考)、石楠(木性坚重,土人烧为木炭)、乌心石、櫆、山茶、土桂、咬人狗(疑即水漆,台海采风图考云,其木甚松,手搯之便长条并起,可为火具,高丈余,叶长大似烟叶,有毛刺刺人,入毛孔甚痒,搔之发红肿,一昼夜方止)、土杉、松萝、龙牙、狗骨、石柳、大丁黄、公牝树、苦枺。

竹之属

刺竹、长枝竹、筀竹、金丝竹、人面竹、观音竹、录竹、七弦竹。

花之属

梅、桂(台所产者惟月桂,来自内地)、兰(兰地素心兰尤多)、菊(黄色多而白色少)、仙丹(一名山丹,其花一朵一百蕊,状如绣球,色绛,四月开至八月,尚烂熳)、海棠、长春、丽春、佛桑(佛桑一名扶桑,俗呼大红花;兰地有二种,单叶者深红,名照殿红,与草木状所言合,其千叶者有红、黄二色,与群芳谱合,四时长开)、芙蓉(一名拒□花)、刺桐(垂阴如梧桐,干多生刺,三月始盛)、唐棣、木槿、树兰(有四叶、六叶二种;台湾志略云,花细碎如黍米,色黄,种出暹罗者为暹兰)、指甲(一名好女儿)、水锦花、石榴、姊妹花、鸡爪兰(花似金粟,开于夏秋之间)、莲花(一名芙蓉,有红、白二种,又有千叶莲)、凤仙(一名金凤)、月月红(一名月季)、玉楼春、番蝴蝶、夜合、啬薇、含笑、玉芙蓉、美人蕉、臙脂花、茉莉、番花、鹿葱、鹰爪兰、月下香、番瑞香、喷雪昙花、鸡冠、老来娇、一丈红、午时梅、绣球、兔丝、茶花、丝绵花、番绣球、七里香、朱兰、素香、水仙、百日红、迎年菊、万寿菊、莿球、山栀、剪绒、金丝蝴蝶、倒垂兰。

草之属

仙草、乳草、仙人掌、苹、藻、蒲、艾、齿草、鼠曲、白曲、含羞草、牛肩、虎耳、凤尾、荖草、龙舌、含铃、红毛茶、姑婆草。

药之属

天门冬、穿山甲、熊胆、熊掌、鹿角胶、鹿角霜、海鳔鮹、地骨皮、鹿茸、麇茸(鹿之大者;鹿茸补阳,麇茸滋阴)、龟板、鳖甲、使君子、桕菰(小儿口痛,剪水洗愈)、林荼菰(即林投之实,肉有红、白二色,痢疾红者用红,白者用白)、三柰(类姜味辛)、薏苡、白扁豆、香附、木通、水烛(生水中,形如烛)、穿山龙、金银花(有黄、白二种,可疗疾)、益母草、稀签草、蒲公英、蛇草(蛇伤者服多愈)、羊角草、龙舌黄、鸭嘴黄(一名定经草,可调经)、鸡角刺、鲎壳刺、马鞍藤(俱治廱)、白蒺藜、鼠尾黄、紫萍、马尾丝(有大小二本,生阴湿地,患蛇伤者,取其根擦之立愈)薄荷、蜂蜜、菖蒲、班节相思(类薄荷而大)、栀子(一名越桃)、苍耳子、萆麻子、木鳖子、急性子(即凤仙子)、杞子、车前子、风藤(状与他藤异,似木通,浸酒服之,可治风疾)、山苦瓜(治脚踵)、石决明、天南星、紫苏、通草(性利水、兼通乳窍,染以彩色制花,鲜明可爱)、金锁匙(治疳)、磱碡草、黄金子、千里光(治眼)、地肤草、束血草、茶匙黄、虎咬黄、草薢、石斛、谷精、四时春、马蹄金(一名一枝香)、万年薯、鲫鱼胆、牛角刺、山葛藤、山四英、过江龙、槟包藤、羊角豆、正埔姜、钉地蜈蚣(性冷,能治蛇伤)、茄冬叶、鸟踏刺、叶下红(一名马蹄黄,一名消息草,草干红,花圆小、如白绒,叶外青内红,治损伤)、山茄、山埔银、真珠黄、龙吐珠、曼桃花、铁马鞭、五龙爪、田乌草、冷饭藤、一条根、山药、茯苓、乌甜、走马胎、射干、向天盏、黄水茄、夏枯草、海藻、海带、沙参、浮海石、樟寄生、香楠末、金石榴、瞿麦、桑皮、赤松根、蔓荆子、骨碎补、怕骨消、柿蒂、陈皮、武靴藤、钉秤根、宜梧草(治风)、双钩藤、独活、昆布、风不动、金不换、炮仔草、毛将军、扁蓄(详草属乳草注)、王不留行、撮鼻草(治风)、九层塔(即蔡板草)、珠仔草(治跌打损伤)、万年松(治腹痛)、鹿肚草(治噎嗝)、咸酸草、偏地锦(俱治咽喉)、蚶壳草(治痧)、蝇翅草(治虚胀)、犁壁草(治廉疮)、茅根草、无根草(俱利水通淋)、三脚、三脚鳖(俱草本,治瘰疬)、蒲盐草(治蛇伤)、猪母草(治瘵毒)、泽兰(能散血)、龙涎(治痰)。

毛之属

牛(水牛灰毛,山牛黄毛,水牛力较大,用以研蔗煮糖,黄牛近山多有取而驯习之,用以耕田驾车)、马(从内地来,亦少,惟营中间有之)、猪、番猪(毛黄色)、山猪(即野猪,牙利如镰)、羊、山羊(能涉峻,生深山中,皮堪作鞋、金钱豹、熊(有人熊、猪熊、马熊、狗熊诸种,各肖其形)、麋、鹿、麇(即獐)、狗、兔、猴(近嶐嶐岭一带尤多)、猫、山猫、果子猫、七仔猫、鼠、飞鼠、碰鼠(俗以毛松大者为碰)、獭。

羽之属

雉、鸠(即斑鸠也,与内地异,又有一种身缘嘴足皆红者曰金鸠,近淡水更多)、燕、鹭、鹰、鹞、雀、鸰鸰、乌、土画眉(与内地等,眉无白者)、鸳鸯、凫、鸥、布榖、长尾三娘(即练雀)、乌鹙(身黑尾长,较小于鹰,能抟鹰、鹞、鸢诸恶鸟)、黄莺、伯劳(鵙也)、土鸬鹚、荜雀(似雀而小,紫色,唧唧善吟,置笼中能自来去)、白头翁、鹅、海鹅(俗名南风戆,又名布袋鹅,常于海滨猎鱼,翎可为箭羽)、鹪鹩(尔雅:桃虫,鹪其鹪鹩;通志谓之鹪鹩,一名韈雀,一名巧妇,土番出草,闻其声则返)、猫头鸟、鸡、鸽、鸭、番鸭(似鸭而大,毛有小采,嘴脚米色,肉粗,来自外洋)、水鸭(嘴颈似鸳鸯,脚短而小,水中能飞)。

鳞之属

红鱼、乌鱼(各港俱有,每冬至前去大海散子,味极甘,后引子归原港,曰回头乌,则瘦而味劣矣;子成片,下盐晒干,味更佳,过冬则罕见,即本草之乌鱼也)、马鲛(骨软无鳞)、交刀、鲳鱼、鲈、午鱼(鲈之别名)、鮸(即敏鱼,状似鲈而大,肉粗,重至百余斤。)

虫之属

油虫、毛虫、蚯蚓、蜒蚰、■〈虫羗〉螂。

金石之属

通宝钱(即制钱,来自内地;台地多番钱,宽永尤多,而精致,甲于诸钱,漫有文字足者尤贵;伪钱如隆武、永历、昭武、绍武、洪化、利用、裕民、兴盛之类,不下十余种)、圆钱(即洋钱,俗呼番银,重七钱六分,出自咬■〈口留〉吧、吕宋,来自浙、广)、港底金(郡志以为寒潭中,今偏考未得其详,或云产内山番界,或云产自寄莱),以上金之属。蝼蝈石(生海中,皆咸卤结成,粗劣易腐,可烧灰,土人置盆碗中充玩)、砚石(出旱溪中,浅黑色,不甚发墨)、鹿肚石(出于老鹿肚中,以其食草粘沙,凝结未化,致鹿包血成块,得之可治心气关嗝诸症)、海青(多黑色,亦有玲珑可观者)、空青(有二种,为海水所结者咸)。

货之属

糖(有红、白二种,煮蔗为之)、冰糖。

风俗志

士习

民风

农事

女工

工役

商贾

衣服

士习

兰士颇知爱惜名器,自重身家,一衣顶不容冒滥,一簪绅必加恭敬。闽省习气,科场之弊多端,台湾为尤甚。而兰士历试场屋,固无一捉力之诮,即逐队童子,亦无不家世清白者;盖平日于书院内另置一社名曰仰山,每于群聚会文之余,即寓甄别流品之意。

偶年入学为俗忌,自唐而然。兰人启蒙则不拘,约以八岁为度,名曰「破笔」。

小儿入学,临摹习字,一日一开,名曰「课字」。每押尾,遇各日辰,必教之自填庚甲,周而复始,盖犹有内则九年数日之教云。

台俗多伪字,噶玛兰亦然。如以「旷地」为「埔」、田亩为「甲」、畎浍为「圳」之类,相沿既已日久。又如绳纲曰「■〈舟古〉」、蔗厂曰「廍」、露宿曰「寮」、净买曰「贌」、季子曰「屘」(立攀反),此类尤多,不典而新。旧府志亦多登载入册,犹之台地诸山本无正名,特因番语而随意翻译耳。

兰中字纸,虽村氓童妇皆知敬惜。土人于文昌宫左筑有敬字亭,立为惜字会,雇丁搜觅,洗净焚化。每年以二月三日文昌帝君诞辰,通属士庶齐集宫中,演剧设筵,结彩张灯,推年长者为主祭,配以苍颉神位,三献礼毕,即奉苍颉牌于彩亭,将一年所焚字灰,装以巨匣,凡启蒙诸童子皆具衣冠,与衿耆护送至北门外渡船头,然后装入小船,用彩旗鼓吹,沉之大海而回。七月七日,士子以为魁星诞辰,为魁星会,供香果,备酒肴,呼群欢饮,村塾尤甚。

八月中秋,制大月饼,朱书「元」字,骹掷四红者夺之,取秋闱夺元之兆也。更有朱墨纸笔,瓶袋香囊诸物,罗列几案,挂一灯牌于门前,以猜取诗谜,亦有雅致。

九月重阳,士人载酒于员山诸处,为登高会。先数日,村蒙必散馆,放纸鸢,凌风直上,以高者为胜。入夜则有系灯于绳上,远望之,炯炯如巨星者。

民风

婚礼倩媒送庚帖后,即诹吉日,具生熟豚肩、鸡鸭两副,糖品、香烛诸物,充备礼盘,同聘仪送至女家厅堂,谓之「押订」;无力者只送银簪一副,名曰「插簪子」;盖即纳采也。及笄送聘,则用番银,加以红缎一方,礼书二函(女家收干书,回坤书)及香烛、豚肩;女家回以大饼,而以五谷少许置礼盘中,取其传种之意。又用磁盆一对,植榴、桂、莲、蕉诸花,取连招桂子之义;是为纳币礼。至亲迎,则先期送择日仪,名曰「乞日」。至期,不论贵贱,乘四人舆,鼓吹彩旗前导,诸年少亲友鸣金提灯,概乘肩舆,沿途点放爆竹,谓之「伴行」。至女家,婿驻轿于庭中,连进汤果,饮毕,内弟捧盘索爆竹,婿随取赠之,名曰「舅子炮」。新人出厅,妆束毕,拜祖先,次父母、父兄,酒三酌,覆以手帕上轿。轿后悬竹筛画八卦象。到门,贴红毡于地,令新郎、新妇携筐盛米同行进房,成合卺礼。三日庙见,以次拜公姑、伯叔婶姆,各有赠遗,谓之「拜茶」。是日,延内弟来,名为「探房」,即午备酒邀请亲眷陪坐。七日或十二日,女家以轿迎婿及女旋家,俗呼「返厝」,亦置酒邀戚属陪婿,而以女眷陪女,谓之「会亲」。宴毕,夫妇同归,或婿先回。

番婚礼:富者以鹿以豕送婿家,群就饮食肉。三日,以利刃敲取婿之门牙一枚,送于妇家。

生辰必以逢一为大寿,名曰「做一」(如六十一谓之七旬开一之类),用红面食团俗号「红龟仔」彼此馈祝。神佛日亦用以为献。娶妇之家,亲友制大饼或十圆或二十圆及簪珥酒肉以为贺。小儿弥月,亦以糖品银钏为贺。

俗尚巫,疾病辄令禳之。又有非僧非道者,以其出于粤客,名「客子师」,又以其头缠红布名「红头师」,拈一撮米往占病者,谓之「米卦」,称说鬼神,乡人为其所愚,倩贴符行法而祷于神,鼓角喧天,竟夕而罢,病未尝减而费已三、五金矣。大抵村俗病甫卧褥,不思饮食,辄进以山东甜粉汤,稍愈则以一盏米泡九盏水煮食,名曰「九龙糜」,否则食以雏鸡,苟不再起,则做红头师矣。至符咒无所施,于是请佛,佛更不灵,遂乃磨刀向猪,与棺椁衣衾而齐备。迨其亡也,吊客临门,而豕亦就屠矣。

丧礼:三日内既葬成服,或七日除灵,或五六旬、七八旬不等,惟绅士家以百日为期。居丧吊唁,一依定制;卒哭,谢吊客。家贫则于年余若百日内奠祭七期,或以每七为度,或以朔望为期,各有从乎其祖俗者矣。

番丧礼:置死者于树枝间,任鸟雀食之,三日肉尽,乃大喜。

兰治初辟未久,居民有淡属来者强半,故庆吊应酬以及日用服食起居,尚多沿乎淡俗。

祭祀之礼,兰无族祠,多祭于家。忌辰、生辰而外,元宵有祭,清明有祭,或祭于墓,中元祭,除夕祭。端午则荐角黍,冬至则荐米圆。泉人日中而祭,漳人质明而祭。泉人祭以品羞,漳潮之人则有用三牲者。

兰人虽贫,男不为奴,女不为婢。家徒四壁,有男女则无坐食。妇人出门,荆钗裙布,亦不外假。此风洵不多觏。见者惟少年妇女,虽饶富之家,亦不乘舆。村中十岁以上孩童,常不衣裤;夏入塾,亦不着履;此又不关乎贫富矣。

俗尚赛愿。不论贫富之家,每有默祝心事,必预养一雄猪;果如愿,即日屠宰,山肴野肴,杂然而前陈,就于厅事虔斋设道场,念经礼仰,百拜不为繁,名曰「谢三界」。诸亲眷醵金为贺,人酬一脔,欢宴累日。

天后宫在厅治南,相传三月二十三日为天后生辰,诵经演剧,尤称盛会。

正月元旦,以蔬品祀神,赴各宫庙焚香毕,然后拜贺亲友。

四日,家家备牲醴香烛,烧纸爆竹,谓之「接神」。

上元节,每神庙演剧,俗号「打上元」,沿街高结灯彩,至十七、十八方罢。元宵前后,人家糊画龙狮诸灯,长可八、九丈,作十节、八节,点放灯光,按节而持其柄,以尽飞舞之态。所至门前,无不争放爆竹,以相送迎,甚有以银钱、糕品相馈赠者,名曰「挂彩」。

二月二日,各街衢里社鸠金演剧,为当境土地庆寿,兼祝年丰。

清明祀先祭扫,烧献纸钱,同于各处。

端午节作角黍相遗送。各门楣悬插蒲艾。用雄黄酒书对联以僻邪。祀神以西瓜、桃果之品。至午,爇艾一束,遍熏帏帐,弃诸道旁,名曰「送蚊」。沿溪上下,以小驳船或渔舟竞斗胜负,好事者用红绫旗为标,插诸百步之外,令先夺者鸣锣喝采,盖龙舟锦标之遗云。

六月一日,比户以红面和米粉为圆,泡以糖汤,号曰「半年丸」。

七月超度,自初一至月终,各里社佥举首鸠金,延僧礼谶,普施盂兰法食,家供牲醴时羞果实,结彩张灯,焚化楮镪,不计其数。先一夕,各首事子弟皆捧一座纸灯,上书姓名、铺号,结队连群,金鼓喧阗,送至溪头,名曰「放水灯」,谓将引馁鬼以就食也。三日事竣,演剧一日,名曰「压醮」。

中秋,制糖面为月饼,号「中秋饼」,居家祀神,配以香茗。街衢祭当境土地,张灯演剧,与二月同;彼春祈而此秋报也。

重阳前后,童子制风筝,如鸢、如鱼、如四角双环、如八卦状,放之于高原旷野,以达云宵者为乐。

十月十五日,各家焚香,备牲醴,烧金纸,作三界寿;盖以上元为天官、中元为地官、下元为水官,三界者、三官也。

冬至节,家家捣米为汤圆,祭神祀先,各黏一丸放门扉,谓之「饷耗」。小儿女和红曲诸色作花鸟人物状,以相夸耀。

腊月十六日,街衢各铺祀土地神,备极丰盛,谓之「尾牙」,盖为燕饮牙户及来春去留伙计而设。好事者作诗,有「一年伙计酬杯酒,万古香烟谢土地」之句。

二十四日送神,各备酒醴牲果,焚化楮镪、幢幡舆马仪从于庭以送之。

二十五日,俗传为天神下降,稽查善恶,是日焚香斋戒。除夕,比户焚香爆竹,祭祀祖先。先数日,蒸年糕,备珍果,以为迎年之用云。

农事

噶玛兰农户半多垦佃。缘初辟之时,力裁业户,各由散佃收租,各佃垦耕,领有丈单,即若永为己业,虽后至诸农,仅为请丈者所招垦,而一经认作,输纳而外,无所苛求,故大田多稼,时有仓庾盈亿之庆云。

土壤肥沃,不粪种,粪则穗重而仆。种植后听其自生,不事耘锄,惟享坐获。加以治埤蓄泄,灌溉盈畴,每亩常数倍于内地。惟近年如汤围、辛仔罕、大湖口、白石山脚诸地,经有沙压水冲,土脉渐薄,亦间需培补之法。

岁有二冬;早稻曰早冬,晚稻曰晚冬。早稻虽收,必晚稻丰稔,始称大有之年。不但本地足食,兼可以资江、浙之乍浦、镇海,闽之漳、泉。使槎录云:居民止知逐利,肩贩舟载,不尽不休,所以户鲜盖藏。惟兰亦然,稍非丰裕之家,一稻未熟曰「粜粟生」,将熟曰「粜米生」,一样丰稔,先粜者折价争收,十无七八,尚安有余九、余三哉?

女工

工刺绣,善打草籽,一花一卉,皆结致精整,鲜明如画。凡香囊、巾帕、荷包、扇袋诸针黹,不减于苏、杭。

纺绩无闻,蚕桑不事,而衣裳补绽未尝假之外人。甚有辛勤十指,刀尺精良,为裁工所不及者。盖自淡北以来,比之南路女红,实有过无不及也。

贫女虽清苦不为婢妾,老妇虽饥寒不为媪保;即十指不足以当家,要不为刺绣,则为缝裳。村舍饷馌而外,皆若一辙。

工役

由民雇者为工,由官募者为役。兰中惟泥水、铁匠工而兼役,余则役少而工多耳。凡一切运脚,由东南陆行至苏澳者,车为多,由西北水行至乌石港者舟为多。此外肩挑、背负者,计日百钱,率趑趄不肯应召。各工皆有主顾,初次一定,后来若欲更改,则必至纠缠不清。遇地方事招募义勇,大率农佃居多。其一种游手无赖闲散街衢者名「罗汉脚」,虽佣雇呼来,究不足以济事。

船载之利,春夏宜于乌石港、苏澳,秋风八、九月,则皆西渡矣。然虽至隆冬,尚可寄碇于鸡笼澳,只是小船驳运,冬风不入苏澳而抵乌石港,其由港回载至鸡笼,各包米加贴脚费二钱耳。算来船载四季皆可以渐通。闻之八里坌未开口时,亦惟春夏船多,今则秋冬皆无不至矣。

近港舟人以贩载来往为作活。春夏由北门外载出乌石港,或由港载入苏澳,工价尚廉。至冬月,更由港而载出鸡笼,则非鞍边船不济。即春夏驳入苏澳,亦非北门外小艇所能胜,故鞍边船之入水较深,其获利亦自不浅。

肩挑杂脚,北由渡船头起货,东由加礼远而来。一挑往返,各已议有定价。从前和福夫恃强,诸色工顾,多不自由。今自庚秋剿办以后,净绝根株,只许城厢市镇开一饮店,不准容留多夫逗留多日。凡一切夫脚,听各商民自雇。合兰称便。

商贾

兰中惟出稻谷,次则白苎,其余食货百物,多取于漳、泉。丝罗绫缎则取资于江浙。每春夏间南风盛发,两昼夜舟可抵四明、镇海、乍浦、松江,惟售番镪,不装回货。至末帮近冬,北风将起,始到苏州装载绸疋、羊皮诸货,率以为常。一年只一、二次到漳、泉,亦必先探望价值,兼运白苎,方肯西渡。其漳、泉来货,饮食则干果、麦、豆,杂具则磁器、金楮,名「轻船货」。有洋银来赴籴者,名「现封」,盖内地小渔船南风不可以打网,虽载价无多,亦乐赴兰以图北上耳。其南洋,惟冬天至广东澳门,则装运樟脑,贩归杂色,一年亦只一度也。

北船有押载者,因出海(船中收揽货物司账者之名)未可轻信,郊中举一小伙以监之,每千包米抽丰五十元,名为「亢五」。押载之利,或江或浙,可以择利而行,相机而动,而出海无所售其欺。押载之弊,或以少报多,将无为有,以私饱其橐,甚而将所抽丰之项,贩货回兰,择其时尚者托为己有,以私易公,既占便宜,又或浮开货单,十止八、九之价,到兰凭信原单,虽相好者照买货物,必加售其一、二,辗转营私,侈然得计。故惟有贩米一途,概收现钱,则无所施其技矣。

台湾生意,以米郊为大户,名曰「水客」。自淡艋至兰,则店口必兼售彩帛,或干果杂货,甚有以店口为主,而郊行反为店口之税户,一切饮食供用、年有贴规者。揆厥所由,淡、兰米不用行栈,苏、浙、广货南北流通,故水客行口多兼杂色生理。而兰尤较便于淡,以其舟常北行也。

台地毛乌布最善弹染,虽兰在万山之后,亦不减于牛骂头诸市。岂非以水土之所宜乎?每疋长二丈八尺,其白地原由同安金绒庄来,经有六百数十余缕,视他处密强三分之一,故细缬停匀。然淋染之后,与内地莫辨真赝。好事者取寸许而火之,以灰如雪白者为正(内地谓之台青)。

衣服

夏尚青丝,冬尚绵绸,皆取之江、浙。其来自粤东者,惟尚西洋布;白则为衣、为裤,女子宜之;元青则为裘、为褂,男子宜之。其来自泉南者有池布、井布、眉布、金绒布诸名目,尽白质。至金绒为毛布,井眉为浅蓝、为月白,皆兰所弹染也。

吉贝棉花来自上海。此地不绩纺,只作被褥之用,铺贴之资。故业无专家,每岁惟冬初一度附铺寄售。

地气近热,西风四起,单衣飘着如飞蜨,转觉清爽。惟雨过倍凉,三伏不免,穷冬则绵袄短褂,便可御寒。近年西北口羊皮有由浙而带入兰者,人多以为短衣。近比往年天寒,竟有制为长裘者。

兰人质朴,市人半短衣,士子始服袍褂。至公门中吏胥,则尚时制矣。本地所出惟番布番锦。番布粗厚,番人货于市,售之者少。番锦价甚昂,而又不宜于服用,以所织花纹半五采也。故兰地华服亦尚呢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