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行街北诸医铺

马行北去,乃小货行时楼、大骨傅药铺,直抵正系旧封丘门,两行金紫医官药铺,如杜金钩家、曹家,独胜元①;山水李家,口齿咽喉药;石鱼儿、班防御、银孩儿、柏郎中家,医小儿②;大鞋任家,产科。其余香药铺席、官员宅舍,不欲遍记。夜市比州桥又盛百倍,车马阗拥,不可驻足,都人谓之“里头”。

[注释]

①独胜元:“元”即“丸”字。独胜元,大概是卖丸药的药店。②医小儿:即专门给小孩看病的儿科。

[译文]

沿着马行街往北去,是小货行时楼、大骨傅药铺,往北直达正对的是旧封丘门,街两边都是金紫医官药铺,如杜金钩家、曹家的独胜丸;山水李家的口齿咽喉药;石鱼儿、班防御、银孩儿、柏郎中家专治小儿科;大鞋任家主治妇产科。其余出售香药的店铺、官员的府宅等,不想一一记录。此处的夜市比州桥一带的要繁盛百倍,车马充塞拥挤,行人几乎无法停留,京城里的人都把这里叫做“里头”。

大内西右掖门外街巷

大内西去,右掖门、祆庙①,直南浚仪桥,街西尚书省东门,至省前横街,南即御史台,西即郊社。省南门正对开封府后墙,省西门谓之西车子曲,史家瓠羹、万家馒头,在京第一。次曰吴起庙②。出巷乃大内西角楼。大街西去踊路街,南太平兴国寺后门,北对启圣院,街以西殿前司,相对清风楼、无比客店、张戴花洗面药、国太丞、张老儿、金龟儿、丑婆婆药铺、唐家酒店,直至梁门,正名阖阊。出梁门西去,街北建隆观,观内东廊于道士卖齿药,都人用之。街南蔡太师宅③,西去州西瓦子。南自汴河岸,北抵梁门大街亚其里瓦,约一里有余。过街北即旧宜城楼。近西去金梁桥街、西大街、荆筐儿药铺、枣王家金银铺。近北巷口,熟药惠民西局。西去瓮市子,乃开封府刑人之所也。西去盖防御药铺、大佛寺、都亭西驿,相对京城守具所。自瓮市子北去大街,班楼酒店,以北大三桥子,至白虎桥,直北即卫州门。

[注释]

①祆(xiān)庙:祆教所供奉的祆神之庙。祆教又称拜火教,古波斯琐罗亚斯德(旧译作苏鲁支)所创教名。唐贞观五年(631年)在长安城中崇化坊建立祆寺,号大秦寺,后来在汴州和镇江也都建了祆庙。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四云:“东京城北有祆庙。祆神本出西域,盖胡神也,与大秦穆护同入中国,俗以火神祠之。京师人畏其威灵,甚重之。……自唐以来,祆神已祀于汴矣。而其祝乃能世继其职,逾二百年,斯亦异矣。”②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战国时卫国人,仕于魏国为大将。后奔楚,楚悼王用之为令尹,推行改革,招致仇怨。楚悼王死后,他被楚国宗室攻杀。后人为他在魏国大梁城中建墓,至五代、北宋时其墓即已经在汴京城中。③蔡太师:即徽宗时太师蔡京。政和六年(1116年),徽宗钦赐蔡京在京城建造宅第一所,房舍厅堂都建造得非常宽大华美。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记云:“蔡京赐第宏敞过甚。”

[译文]

从皇宫往西去,是右掖门、祆庙,一直往南是浚仪桥,街的西侧是尚书省东门,到尚书省前的横街,街南边即是御史台,西边是祭祀的场所。尚书省的南门正对着开封府的后墙,尚书省的西门叫做西车子曲,街上的史家瓠羹、万家馒头,在京城里都数第一。其次是吴起庙。出了巷口是皇宫的西角楼。沿着大街往西去是踊路街,街南是太平兴国寺的后门,街北对着启圣院,街的西侧是殿前司,与殿前司相对着的是清风楼、无比客店、张戴花洗面药、国太丞、张老儿、金龟儿、丑婆婆药铺、唐家酒店,一直到梁门,梁门的正名叫阖阊门。出了梁门往西去,街北是建隆观,观内的东廊有于道士卖齿药,京城里的人都用他的药。街南是太师蔡京的府宅,往西去是州西瓦子。瓦子的南边从汴河岸边起,往北一直到梁门大街亚其里瓦,大约一里有余。过街往北就是旧宜城楼。附近往西去是金梁桥街、西大街、荆筐儿药铺、枣王家金银铺。靠近北边的巷口是熟药惠民西局。往西去是瓮市子,这是开封府对刑犯行刑的地方。往西去是盖防御药铺、大佛寺、都亭西驿,与之相对的是京城守具所。从瓮市子往北去的大街,有班楼酒店,再往北是大三桥子,到白虎桥,一直往北即是卫州门。

大内前州桥东街巷

大内前州桥之东,临汴河大街,曰相国寺。有桥平正,如州桥,与保康门相对。桥西贾家瓠羹,孙好手馒头,近南即保康门潘家黄耆圆①。延宁宫禁女道士观,人罕得入。街西保康门瓦子。东去沿城皆客店,南方官员商贾兵级,皆于此安泊。近东四圣观、袜袎巷。以东城角定力院②,内有朱梁高祖御容③。出保康门外,新建三尸庙④、德安公庙。南至横街,西去通御街,曰麦稍巷⑤口。以南太学东门、水柜街余家染店。以南街东法云寺。又西去横街张驸马宅。寺南佑神观后门。

[注释]

①圆:即“丸”字。黄耆圆,大概是卖丸药的药店。②定力院:五代时就已存在的皇家寺院。廖莹中《江行杂录》记载,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回军汴京时,其母杜太夫人正在定力院设斋礼佛。李濂汴京遗迹志》卷十一云:“定力院在蔡河东水门之北,元末兵毁。”③朱梁高祖:即五代后梁太祖朱温。御容,皇帝的画像。朱温的画像是五代时著名画师王霭所绘。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三云:“王霭,京师人,工画佛道人物,长写貌。五代间以画闻。……今定力院太祖御容、梁祖真像,皆霭笔也。”④三尸庙:供奉三尸神之庙。清周城《宋东京考》卷十六云:“三尸庙在保康门外,祀三尸神也。始建未详,后废。按修真家言,凡人身中有三尸神,常以庚申日,乘人寐时,将本人罪过奏闻上帝,减其禄命。上尸名彭踞,中尸名彭踬,下尸名彭,每遇庚申日守夜不寐,则三尸不得上奏。”⑤麦稍巷:即麦秸巷。“稍”是“稭(秸)”字之误。

[译文]

皇宫大内前面的州桥的东面,临汴河的一条大街,往东不远就是相国寺。相国寺前有座桥,和州桥一样平整,南面正对着保康门。桥西面有贾家瓠羹、孙好手馒头,靠近南首是保康门潘家黄耆丸店铺。这里的延宁宫女道士观,一般人很难进入。街西是保康门瓦子,往东去顺着城墙一带都是客店,南方的官员、商人和军官人等,都在这里的客店休息。临近东头的是四圣观、袜袎巷。再往东的内城角处是定力院,院里面有梁太祖朱温的画像。出了保康门外,有新建的三尸庙、德安公庙。往南到横街,往西通向御街的是麦秸巷。麦秸巷口往南是太学东门、水柜街余家染店。再往南去的街东是法云寺。又往西去的横街是张驸马府宅。法云寺的南边是佑神观的后门。

相国寺内万姓交易

相国寺①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②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庭中设彩幕露屋义铺,卖蒲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脯腊之类。近佛殿,孟家道冠、王道人蜜煎、赵文秀笔及潘谷墨。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③、帽子、特髻冠子、绦线之类。殿后资圣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及诸路罢任官员土物香药之类。后廊皆日者④货术、传神之类。寺三门阁上并资圣门,各有金铜铸罗汉五百尊、佛牙等,凡有斋供,皆取旨方开。三门左右有两瓶琉璃塔,寺内有智海、惠林、宝梵、河沙。东西塔院,乃出角院舍,各有住持僧官,每遇斋会,凡饮食茶果,动使器皿,虽三五百分,莫不咄嗟而办。大殿两廊,皆国朝名公笔迹,左壁画炽盛光佛降九曜鬼百戏,右壁佛降鬼子母揭盂。殿庭供献乐部马队之类。大殿朵廊,皆壁隐楼殿人物,莫非精妙。

[注释]

①相国寺:汴京城中一所著名的佛教寺院。初建于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555年),原名建国寺,后来荒废。唐初曾为郑王府中花园。唐中宗神龙年间,僧惠云在此建为佛寺。景云元年(710年)睿宗李旦即位后,因为睿宗曾被封为相王,于是将此寺改名为相国寺。北宋初年,相国寺大门前匾额题字曰“相国之寺”。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年),重建相国寺三座门,上有门楼甚雄伟,大宗皇帝亲笔题额为“大相国寺”。②大三门:即宋太宗至道二年重建的相国寺大门。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二云:“太宗皇帝至道二年,命重建三门,为楼其上甚雄。宸墨亲填书金字曰‘大相国寺’,五月壬寅赐之。”③幞头:古代一种帽子的样式,起于后周,唐宋时都很流行。程大昌演繁露》卷十二云:“幞头起于后周,一名四脚。其制裁纱覆首尽韬其发,两脚系脑后。故唐装悉垂脚,其改为硬脚,史不载所始。故莫知其的自何时也。”④日者:古代以占候卜筮为职业的人。春秋时已经有这一名称,《墨子·贵义》云:“子墨子北之齐,遇日者。”《史记》中有褚少孙补作的《日者传》。

[译文]

相国寺每月开放五次,百姓可以在寺内进行商品交易。寺院的大门前都是买卖飞禽、猫、犬之类的,各种珍禽奇兽无所不有。第二、三道门买卖的都是日常使用的物品。寺庙的庭院内架设彩色帐幕,露天的铺位,出售蒲合、簟席、屏帏、洗漱用具、鞍辔、弓剑、时果、脯腊之类的物品。靠近佛殿的地方,如孟家道冠、王道人的蜜煎、赵文秀笔及潘的谷墨,都占据有自己固定的地方。两边的走廊都是各寺院的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绦线之类的铺位。佛殿后面的资圣门前,都是买卖书籍、古玩、字画以及各地卸任官员贩卖的土特产和香料药材之类。后廊都是占卜算卦者所用的货术、传神之类的铺位。相国寺的大门楼阁和资圣门,各有金铜铸罗汉五百尊、佛牙等,凡是各种吃斋献供之事,都要得到寺内住持的批准才能开门。寺门左右各有一座瓶状的琉璃塔,寺内还有智海、惠林、宝梵、河沙等塔院,寺庙的院舍,都有住持、僧官等人的房间。每逢斋会,所有饮食茶果和各种器皿等,即使只有三五百份,都能即刻备齐。大殿两边的走廊,都是本朝著名人物的题字,左边墙壁上画有炽盛光佛降九曜鬼百戏图,右边墙上画有佛降鬼子母揭盂图,佛殿的庭院中陈列着乐部马队之类的图画。大殿两侧走廊的墙上,也都画着楼殿、人物,无一不精妙绝伦。

寺东门街巷

寺东门大街,皆是幞头、腰带、书籍、冠朵铺席,丁家素茶。寺南即录事项妓。绣巷皆师姑绣作居住。北即小甜水巷,巷内南食店甚盛,妓馆亦多。向北李庆糟姜铺,直北出景灵宫东门前。又向北曲东税务街、高头街。姜行后巷,乃脂皮画曲妓馆。南北讲堂巷,孙殿丞药铺、靴店。出界身北巷,巷口宋家生药铺,铺中两壁,皆李成①所画山水。自景灵宫东门大街向东,街北旧乾明寺,沿火改作五寺三监②。以东向南曰第三条甜水巷,以东熙熙楼客店,都下着数。以东街南高阳正店,向北入马行。向东街北曰车辂院,南曰第二甜水巷。以东审计院,以东桐树子韩家,直抵太庙前门。南往观音院③,乃第一条甜水巷也。太庙北入榆林巷,通曹门大街,不能遍数也。

[注释]

①李成:五代至北宋初著名山水画家,字成熙,营丘(令山东临淄)人。据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七等处记载,李成于后周时同枢密使王朴友善,被召至汴京,王朴死后他不得志。北宋初乾德年间,卫融官陈州知州,请他到陈州郡治所,李成竟然贪酒死于客舍。李成喜弹琴,能作诗,画山水尤其绝妙。其子李觉亦善画,仕至国子博士,直史馆,朝廷追赠李成官为光禄寺丞。②五寺三监:宋朝朝廷六部之外的政府职能部门,总称为五寺三监。《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五寺三监为太常寺、太府寺、司农寺、大理司(寺)、宗正寺和将作监、军器监、国子监。徽宗崇宁以后,因徽宗崇信道教,排斥佛教,汴京城中的不少佛寺被毁弃,于是原来的乾明寺改为五寺三监的衙署。《东京梦华录》原刊本作“五寺王监”,“王”为“三”字之误。“沿火”二字语义不详,疑有误字。③观音院:原是佛教供奉观音菩萨的寺院,后来成为朝廷官员被罢官之后待罪反省的地方。王明清《挥塵后录》卷六云:“现音院益承平时执政丐外待罪之地也。”

[译文]

相国寺东门的大街上到处都是卖幞头、腰带、书籍、冠朵等物品的店铺,丁家素茶店也在其中。相国寺的南边是录事巷妓院。绣巷里都是尼姑进行刺绣的住所。北边是小甜水巷,巷里有专门卖南方饭食的店铺,生意特别兴盛,巷里的妓院也很多。往北是李庆糟姜铺,一直往北可到达景灵宫的东门前。再向北拐弯是东税务街、高头街。姜行后巷是脂皮画曲妓院。南北讲堂巷里,有孙殿丞药铺、靴店。出了界身北巷,巷口有宋家生药铺,药铺中两边的墙上都是画家李成的山水画。从景灵宫东门大街向东行,街北以前是乾明寺,

徽宗崇宁以来这里改为“五寺三监”。再往东行,南面叫第三条甜水巷,再往东是熙熙楼客店,这家店在京城里数一数二。再向东前行,街南是高阳正店,向北即进入马行街。再往东,街北是车辂院,南边是第二甜水巷。往东是审计院,再往东是桐树子韩家,一直抵达太庙前门。向南通往观音院,即第一条甜水巷。从太庙往北进入榆林巷,往前通曹门大街,这里的街巷店铺难以一一详细记述。

上清宫

上清宫①在新宋门里街北,以西茆山下院。醴泉观在东水门里。观音院在旧宋门后、太庙南门。景德寺在上清宫背,寺前有桃花洞,皆妓馆。开宝寺②在旧封丘门外斜街子,内有二十四院,惟仁王院最盛。天清寺在州北清晖桥。兴德院在金水门外。长生宫在鹿家巷。显宁寺在炭场巷北边。婆台寺在陈州门里。兜率寺在红门道。地踊佛寺③在州西草场巷街南边。十方静因院④在州西油醋巷。浴室院在第三条甜水巷。福田院在旧曹门外。报恩寺在卸盐巷。太和宫女道士在州西洪桥子大街。洞元观女道士在班楼北。瑶华宫在金水门外。万寿观在旧酸枣门外、十王宫前。

[注释]

①上清宫:又称上清储祥宫。北宋初年,宋太宗赵光义未当皇帝之前为藩王时,得宋太祖赵匡胤恩赐而建造。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云:“上清储祥宫者,乃太宗出藩邸时艺祖所赐予而建也。”原为道教寺观,里面有玉石三清真像。北宋时曾几次遭到火灾。②开宝寺:汴京城中一所著名寺院,旧名独居寺,北齐文宣帝天保十年(559年)创建。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年)东巡至泰山封禅,返回长安时经过此寺,改其名为封禅寺。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又改名为开宝寺。北宋时曾几次进行大规模的重修。③地踊佛寺:即地涌佛寺。周城《宋东京考》卷十五云:“地涌佛寺在陈州门内之南草场巷,始建未详,元末兵毁。”④静因院:即净因院,原刊本《东京梦华录》中误作“净”为“静”。李濂《汴京遗迹志》卷十一云:“净因院在梁楼西汴河之南,元末兵毁。”

[译文]

上清宫在新宋门里大街的北边,两边是茆山下院。醴泉观在东水门里边。观音院在旧宋门后面的太庙南门处。景德寺在上清宫背后,寺前有桃花洞,里面都是妓院。开宝寺在旧封丘门外斜街子,寺里边有二十四院,其中仁王院最为兴盛。天清寺在城北的清晖桥。兴德院在金水门外。长生宫在鹿家巷。显宁寺在炭场巷北边。婆台寺在陈州门里边。兜率寺在红门道。地踊佛寺在城西草场巷街的南边。十方净因院在城西边的油醋巷。浴室院在第三条甜水巷。福田院在旧曹门外面。报恩寺在卸盐巷。太和宫女道士观在城西边的洪桥子大街。洞元观女道士观在班楼的北边。瑶华宫在金水门外。万寿观在旧酸枣门外、十王宫前边。

马行街铺席

马行北去旧封丘门外,祆庙斜街、州北瓦子。新封丘门大街,两边民户铺席,外余诸班直军营相对,至门约十里余,其余坊巷院落,纵横万数,莫知纪极。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北食则矾楼前李四家、段家爊物、石逢巴子,南食则寺桥金家、九曲子周家,最为屈指。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寻常四梢远静去处,夜市亦有燋酸豏①、猪胰胡饼、和菜饼、獾儿野狐肉、果木翘羹、灌肠、香糖果子之类。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子、姜豉、抹脏、红丝、水晶脍、煎肝脏、蛤蜊、螃蟹、胡桃、泽州饧、奇豆、鹅梨、石榴、查子、榅桲、糍糕、团子、盐豉汤之类。至三更方有提瓶卖茶者。盖都人公私荣干②,夜深方归也。

[注释]

①酸豏(xin):一种食品,其形状及制法不详。“酸豏”亦作“酸”或“餕餡”。欧阳修归田录》卷二云:“京师食店卖酸者,皆大出牌榜于通衢,而俚俗昧于字法,转‘酸’从‘食’,‘’从‘舀’。有滑稽子谓人曰:‘彼家所卖餕饀(音俊叨),不知为何物也。’饮食四方异宜,而名号亦随时俗,言语不同,至或传者转失其本。”②荣干:疑是“营干”,即营生、公干之意。“荣”或是“营”字形近而误。

[译文]

沿马行街往北来到旧封丘门,门外是祆庙斜街、州北瓦子。新封丘门大街的两边是民宅和店铺,此外还有禁军各部的军营相对排列着,到封丘门约十余里,其余的坊巷、院落,纵横交错达上万家,数量之多难以统计。街道上处处都是拥挤的门户,到处都有茶坊、酒店,以及集市或卖吃食的。街上的商贩人家,通常都是在食品店中买现成的吃食,而不在家中做饭。在京城里销售北方风味食品的以矾楼前李四家、段家爊物、石逢巴子最为有名,而南方风味食品则以寺桥金家、九曲子周家最为出名。夜市一直到三更才散去,刚到五更就又开张了。如果是特别繁华热闹的地方,则夜市会通宵营业。那些即使是在周边偏远或僻静的地方,夜市上也有卖燋酸豏、猪胰胡饼、和菜饼、獾儿野狐肉、果木翘羹、灌肠、香糖果子之类的。冬天,即使逢着大风、下雪或阴雨天气,仍有夜市,卖的有子、姜豉、抹脏、红丝、水晶脍、煎肝脏、蛤蚓、螃蟹、胡桃、泽州饧、奇豆、鹅梨、石榴、查子、榅桲、糍糕、团子、盐豉汤之类。到三更时还有提着开水瓶卖茶的。因为京城里的人们通常或是办公事或办私事,往往到深夜才回来。

般载杂卖

东京般载车①,大者曰“太平”,上有箱无盖,箱如构栏而平,板壁前出两木,长二三尺许,驾车人在中间,两手扶捉鞭②驾之,前列骡或驴二十余,前后作两行,或牛五七头拽之。车两轮与箱齐,后有两斜木脚拖。夜中间悬一铁铃,行即有声,使远来者车相避。仍于车后系骡驴二头,遇下峻险桥路,以鞭吓之,使倒坐缍车,令缓行也。可载数十石。官中车惟用驴,差小耳。其次有“平头车”,亦如“太平车”而小,两轮前出长木作辕木,梢横一木,以独牛在辕内,项负横木,人在一边,以手牵牛鼻绳驾之,酒正店多以此载酒梢桶矣。梢桶如长水桶,面安靥口,每梢三斗许,一贯五百文。又有宅眷坐车子,与平头车大抵相似,但棕作盖,及前后有构栏门,垂帘。又有独轮车,前后两人把驾,两旁两人扶拐,前有驴拽,谓之“串车”,以不用耳子转轮也。般载竹木瓦石,但无前辕,止一人或两人推之。此车往往卖糕及糕麋之类人用,不中载物也。平盘两轮,谓之“浪子车”,唯用人拽。又有载巨石大木,只有短梯盘而无轮,谓之“痴车”,皆省人力也。又有驼骡驴驮子,或皮或竹为之,如方匾竹③,两搭背上,斛④则用布袋驮⑤之。

[注释]

①般载车:搬运货物的车辆。“般”是“搬”的通假字。②:即“绥”字,古时车前供驾车或上车时手挽的绳索。③(cuō):竹笼一类的盛物之器。④斛(dǒu):即解与,古代两种量取粮食的容器,这里指粮食。⑤驮:原刊本作“駞”(骆驼),当是“驮”字之误。

[译文]

东京城里承办搬家或运送货物的车辆,大一些的叫做“太平车”。车上有车箱而无车盖,车箱像栏杆样但却很平整,车箱的板壁前边伸出两根直木,约二三尺长。驾车人坐在两根直木中间,两手握着长鞭和缰绳进行驾驶。车前套着骡或驴二十多头,前后分作两行,或者用五七头牛拉车。车前面的车轮和车箱一样高,后面装有两块倾斜的木脚拖。夜间在木脚拖中间悬挂一个铁铃,车子行驶时就会发出响声,这样可以使远处过来的车听见响声而相互避让。一般还在车后套两头骡子或驴子,遇着下坡或险峻的桥梁或道路时,就挥鞭吓唬它们,让它们向后使劲倒拽车子,使车子减速慢行。这样的太平车一般可以装载数十石重的物品。官府用的太平车只用驴来拉且车要小一些。其次是“平头车”,形状和“太平车”一样,但要小一些,两个车轮前伸出两根长木作为车辕,长木的前端又横置一根长木,把一头牛套在车辕内,牛颈上背负着横木,驾车人坐在车的一边,用手牵着牛鼻绳驾车。酒店大多用这种平头车运载盛酒的梢桶。梢桶的形状很像长的水桶,桶面上安置有靥口,每个梢桶可装酒三斗左右,一桶价值一贯五百文钱。城里还有专供富贵之家的女眷乘坐的车子,和平头车的形状大抵相似,只是以棕榈做顶盖,前后有勾栏状的上车门,门上垂着布帘。还有一种独轮车,前后有两人把驾,两旁各有一人扶拐,前面用驴拉,称为“串车”,因为它不用两边的耳子转轮,常运送竹、木、瓦、石。如果没有前面的车辕,只用一二个人在后面推,这种车往往是小贩使用的用来卖糕及卖糕麇之类的,而不用它来运送货物。还有一种是只有平盘的两轮车,叫做“浪子车”,这种车只用人拉。还有一种是运送巨石或木料,只有短梯形的车盘而无车轮的车,这叫做“痴车”,这些车都很节省人力。此外,还有用骆驼、骡或驴驮运的驮子,用皮革,或用竹子做成的如方匾、竹篓子,在牲口的背上一边搭一个,如果是粮食,就要用布袋驮运。

都市钱陌

都市钱陌①,官用七十七,街市通用七十五,鱼肉菜七十二陌,金银七十四,珠珍、雇婢妮、买虫蚁六十八,文字五十六陌。行市各有长短使用。

[注释]

①钱陌:即百钱,钱的计量单位。沈括梦溪笔谈》卷四“辩证二”云:“今之数钱,百钱谓之陌者,借陌字用之,其实只是百字,如什与伍耳。”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一“短陌”一节亦有解释。实际上在现实的交易中,钱陌并没有一百钱,一般都不足数。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云:“《五代史》汉王章为三司使,征利剥下,缗钱出入元以八十为陌。章每出钱,百必减其三。至今七十七为官省钱者自章始。”据此,可知自五代后汉时就开始把七十七钱算作百钱了。北宋时依然如此,百钱所算钱数参差不一。

[译文]

京城的集市上,使用钱陌(百钱)进行货币交易,官府使用时以七十七钱为一陌,而街市通用以七十五钱为一陌,买卖鱼肉蔬菜等以七十二钱为一陌,买卖金银以七十四钱为陌,珠宝交易、雇用女使、买卖虫蚁等以六十八钱为一陌,书画文字类交易以五十六钱为陌。各行业进行交易时使用钱币的定价各有不同。

雇觅人力

凡雇觅人力、干当人①,酒食作匠②之类,各有行老③供雇。觅女使④即有引至牙人⑤。

[注释]

①干当人:在官衙或大户人家府中被雇用做佣工的杂役人员,一般以计件、计量或计时论工价。②酒食作匠:制作酒菜饭肴的厨师或手艺工匠。③行(hng)老:专门引荐受雇杂役人员的中介人,各个行业都有,一般年岁较长,因此被称为行老。④女使:即女佣。古代女佣的身份及所从事的事务各有不同。廖莹中《江行杂录》记云:“(女使)名目不一,有所谓身边人、本事人、供过人、针线人、堂前人、杂剧人、拆洗人、琴童、棋童、厨娘等级,截乎不紊。就中厨娘最为下色,然非极富贵家不可用。”其中所谓的“身边人”,即是大户人家府中最亲近的女佣,或等同于妾媵,如《红楼梦》中的平儿。其他各色女佣则在府中从事各种杂役,如管事、做针线、打扫、洗衣物、演戏剧、弹唱歌舞、陪伴下棋、在厨房做饭等。⑤牙人:即牙侩,或称驵侩,又称牙郎,旧时集市中以介绍买卖为业的经纪人。宋刘攽《贡父诗话》云:“刘道原(恕)云:‘今有人谓驵侩为牙,本谓之互郎,主互市事也。’”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三有“牙郎”一节解释更详。

[译文]

凡是要雇用人力,比如杂役工人、厨师或手艺工匠等,各行业都有行老介绍推荐被雇佣者。雇用女仆也有专门的推荐人。

防火

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屋一所,铺兵五人,夜间巡警,收领公事。又于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①。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及有救火家事②,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之类。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汲扑灭,不劳百姓。

[注释]

①卓望:登高远望。②家事:即“家什”,指各种器材或工具的总和。

[译文]

京城中的街巷,每隔三百步就设有一处消防兵士的房屋,配有巡逻兵五人,负责夜间的巡逻警戒,负责应对各处报警的救火事宜。还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用砖砌造望火楼,楼上有人瞭望值勤。望火楼下有房屋数间,驻守着兵士一百多人,还配有救火用的各种器具,如大小水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之类的工具。每当有地方失火,就有骑兵飞速报告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部门带领兵士迅速前往将火扑灭,而不需劳烦百姓。

天晓诸人入市

每日交五更,诸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循门报晓,亦各分地分,日间求化。诸趋朝入市之人,闻此而起。诸门桥市井已开,如瓠羹店门首坐一小儿,叫“饶骨头”,间有灌肺及炒肺。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其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如果木亦集于朱雀门外及州桥之西,谓之果子行。纸画儿亦在彼处,行贩不绝。其卖麦面,秤作一布袋①,谓之“一宛”;或三五秤作一宛,用太平车或驴马驮之,从城外守门入城货卖,至天明不绝。更有御街州桥至南内前②,趁朝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

[注释]

①秤作一布袋:《秘册汇函》本的《东京梦华录》在这一句的“秤”字前边有一“每”字,其他版本这里无“每”字。有无“每”字,其意思基本上是一样的。②南内前:即皇宫大内的南门外,亦即宣德门外。

[译文]

每日清晨五更时分,各个寺院的行者敲打着铁牌子或木鱼,挨家挨户地报晓,行者们报晓也都是分各自的地段的,白天则在城里化缘。那些赶早朝的官员和赶早集的人们,听见这报晓声后就立即起床。此时京城各个城门、桥头、街市都已开放。如瓠羹店的门前坐着一个小男孩,叫“饶骨头”,其间也有卖灌肺以及炒肺的。酒店里大多点着煤油灯或蜡烛做生意,每一份酒菜加上稀粥和点心不过二十文钱。同时也有卖洗脸水及代煎汤药的,一直到天亮。那些杀猪宰羊的作坊,常常担着猪羊肉或者用推车推着来到集市上,进城卖的猪羊动辄就是数以百计。那些买卖水果的多集中在朱雀门外和州桥的西边,叫做果子行。纸画交易也集中在那里,买卖十分兴旺,商贩络绎不绝。还有卖麦面粉的,每秤装一个布袋,叫做“一宛”;或者以三五秤作为一宛,用太平车或驴马驮运,他们通常在城门外守候,城门一开就进城兜售,到天亮还没有卖完。还有御街上从州桥到皇城的南门外这一段,那些赶早市卖药材及卖饮食的,各种不同的叫卖声混杂在一起,十分热闹。

诸色杂卖

若养马,则有两人日供切草;养犬,则供饧糟;养猫则供猫食并小鱼。其锢路、钉铰、箍桶、修整动使、掌鞋、刷腰带、修幞头帽子、补角冠、日供打香印①者,则管定铺席人家牌额,时节即印施佛像等。其供人家打水者,各有地分坊巷,及有使漆、打钗环、荷大斧斫柴、换扇子柄、供香饼子、炭团,夏月则有洗毡、淘井者,举意皆在目前。或军营放停,乐人动鼓乐于空闲,就坊巷引小儿妇女观看,散糖果子之类,谓之“卖梅子”,又谓之“把街”。每日如宅舍宫院前,则有就门卖羊肉、头肚、腰子、白肠、鹑兔、鱼虾、退毛鸡鸭、蛤蜊、螃蟹、杂燠、香药果子,博卖②冠梳领抹、头面、衣着、动使铜铁器、衣箱、磁器之类。亦有扑上件物事者,谓之“勘宅”。其后街或闲空处,团转盖屋,向背聚居,谓之“院子”,皆小民居止,每日卖蒸梨枣、黄糕麋、宿蒸饼、发牙豆③之类。每遇春时,官中差人夫监淘在城渠,别开坑盛淘出者泥,谓之“泥盆”,候官差人来检视了方盖覆。夜间出入,月黑宜照管也。

[注释]

①香印:供佛用品。北宋因避宋太祖赵匡胤名讳,买卖香印者不直接称呼,用打锣来表示,称为“打香印”。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记云:“太祖庙讳匡胤,故今世卖香印者,不敢斥呼,鸣锣而已。”②博卖:原刊本《东京梦华录》作“扑卖”为是。扑卖,小商贩以赌博的方式招揽生意,宋元时比较流行。多用掷钱的办法,视钱的正反面多少确定输赢,赢者得物,输者失钱。宋鲁应龙《闲窗括异志》记云:“(张湘)梦人持巨螌扑卖,湘一扑五钱皆黑,一钱旋转不已,竟作字。”这里所说的就是当时进行扑卖的情形。下文“亦有扑上件物事者”的“扑”也是扑卖的意思。③发牙豆:黄豆芽或绿豆芽一类的蔬菜。“牙”即是“芽”的通假字。

[译文]

如果养马,就需要有两个人每天供应铡好的草料;养狗则要供应饧糟;养猫的则需供应猫食和小鱼。还有那些加固路面、钉铰补锅、箍桶匠、修补日常工具、掌鞋,刷腰带、修理幞头帽子、补角冠的手工匠人,都有自己固定的店铺和营业执照。每逢各季、时令,他们就会印制或施送佛像等物。那些专为住户打水的,各有自己负责的地段街巷。城中还有专门的刷油漆、打钗环、扛着大斧为人劈柴,以及换扇子柄、供应香饼子和炭团的人,夏天里还有专门为人洗毡、淘井的人,只要有需要,他们随时出现在眼前。军营里的乐队,一旦赶上空闲的日子就在街坊里演奏,吸引小孩妇女观看,并散发零星的糖果之类,这叫做“卖梅子”,又叫做“把街”。每天在民宅院落前或大街上,都有人挨家挨户叫卖羊肉、头肚、腰子、白肠、鹑兔、鱼虾、退毛鸡鸭、蛤蜊、螃蟹、杂燠、香药果子,以及叫卖冠梳领抹、头面、服装、日常使用的铜铁器皿、衣箱、瓷器之类。也有把上面这些物件进行扑卖的,这叫做“勘宅”。在城中的后街或空闲的地方,人们团转盖房,门户相对或相背地聚居而居,这叫做“院子”,都是些普通百姓在这里居住。每天卖些蒸梨枣、黄糕麋、宿蒸饼、发芽豆之类的东西。每逢春天,官府差人来监督城中沟渠的疏浚工程,在沟渠旁边另挖一坑,用来盛放沟渠中淘出的淤泥,这叫做“泥盆”,泥坑必须等到官府的监督人员检查之后才能将其封盖起来。因为夜间会有行人出入经过,所以在月黑之夜官府都会派人照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