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兴化府

名臣

〔宋〕

潘慎修字成德。莆田人。南唐礼部尚书承祐之子。少以父任仕南唐为水部郎中,开宝末,副李从镒入贡求援兵1,捷书至邸,吏促从镒入贺,慎修曰:“国且亡,当待罪,何贺也?”太祖嘉其得体。后归宋,历太常博士、直秘阁,景德初,以老求外任,真宗爱其儒雅,不听,擢谏议大夫、翰林侍读学士。初,寇准数毁慎修,及准守邓,有告其不法者,诏慎修验治,乃密疏准材堪将相,所坐皆诖误,不足罪,时称长者。子汝土,直集贤院。

陈靖字道卿。莆田人。父仁璧,仕闽为奉礼郎,闽灭,赴陈洪进2,辟从事,迁泉州别驾。开宝中,劝洪进纳士,为通诚款于朝,太祖嘉其忠,擢膳部员外郎、泉州录事参军。靖初以林居裔聚众游佯,负险倡乱,密告转运使杨克让讨之,授泉州德化县尉,参议军事。至道初,为太常博士,会议均田法,靖请“检荒地及逃户田而官籍之,募人耕种,数岁而后授之”,命为京西劝农使。会郡议不协,罢。真宗立,复上其议,亦不果行。历江南转运使,乞省李氏横赋十七事,诏为罢其尤者。平生建划尤详于民事,尝取所陈表章,目曰《劝农奏议录》,上之。官至左谏议大夫,以秘书监致仕。熙宁初,谏官以其奏议上闻,诏藏之中书,复宣索所着《经国集》。特赠左仆射。

李欣字公愉。曾祖丹,唐宗室,咸通中令莆田,卒,因家焉。祖崇为校书郎,朱全忠既篡唐,崇弃官归。欣太平兴国末第进士。为阶州推官,自知州以下皆坐买马得罪,欣独免,由是以清慎知名。后知仪州,忽一日传寇至,民将避去,欣笑曰:“狂寇敢犯我耶?”已而果渭州兵讨虏还耳,移知福州,士民相与祠之。历两广、京西转运使。始仁宗为太子,欣处师儒之职,及即位,赐玺书褒问,除卫尉卿,迁谏议大夫。

方慎言字应之。莆田人。咸平中第进士。仁宗朝为殿中侍御史。丁谓贬,命籍其录,得士大夫书悉焚之,不以闻。知泉州,大发仓廪以代民3,鳏寡孤独倍加赈恤,又奏蠲其丁税,全活者众,至有育子以方儿为名者。为两浙转运使,钱塘江决数十里,叠石筑堤,外加滉柱以杀潮势,得玺书褒奖。入为右谏议大夫,俄出知广州。弟慎从,景德中登第,历宰六县有政声,寻知潮、嘉、潭三州,官至都官郎中。

方偕字齐古。莆田人。祥符中第进士。中丞杜衍荐充推直官。澧州逃卒佣民家,一日诬告民事摩驼神,岁杀十二人以祭,逮者三百人,久系不决,偕令卒疏所杀主名,按验皆无状,卒以诬论。迁侍御史。南京鸿庆官灾,引汉罢原庙故事,请勿复修。鄜延帅劾其副赵振不救塞门寨之陷,遣偕按问,为言众寡不敌状,振得减死。出安抚江南三司,岁出乳香、绵绮下州郡配民,奏罢之。入为三司判官,寻兼御史知杂事,纠大臣不才者数人,擢天章阁待制、江淮发运使,终光禄卿。

蔡隐字君谟。仙游人,后居莆田。天圣中第进士甲科。庆历中,知谏院兼修起居注,与欧阳修、余靖、王素号“四谏”。政事有急者,至一夕三上疏,权幸畏敛,裨益为多。以亲老知福州,遂为福建路转运使。复古五塘以溉民田,奏减闽人五代时丁口税之半。复修起居注。唐介以直言贬春州,独论其忠。知制浩兼判流内铨,吕景初,吴中复、马遵坐论事徙他宫,封还词头不草制。其后屡有除授,非当者必皆封还之。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再知福州,以经术教人,礼遇周希孟、陈襄、郑穆、陈烈,仍荐于朝。徙知泉州,皆有惠政。召为翰林学士、三司使,除端明殿学士,知杭州。丁母忧卒,淳熙中谥“忠惠”。有文集三十六卷。

余象仙游人。庆历中第进士,为光禄丞。当仁宗时,王安石已有盛名,象言安石议论诡辩,名实眩耀,虽为一时之文人,终为异日之巨蠹。出通判宜州,至官,又疏论安石若果用,必有纷更之失。英宗立召见,除屯田员外郎,寻出通判宣州。州人诣阙,乞象领州事,英宗以问司马光、吕公着,对曰:“余象乃陛下之汲黯,内则面折庭争,外则卧治,社稷臣也。”官终礼部郎中。

黄隐字从善,初名降。莆田人。第进士甲科。元丰中,侍御史召对,神宗问以学术,时尊尚王氏,而隐以司马光对,不称旨,元祐初,守国子司业,力排王氏新法,取《三经》板火之,为吕陶等所攻,出守泗州。历监司郡守凡七任,坐尊司马氏学,入元祐党籍。靖康初,追赠直龙图阁。

陈侗莆田人。绛之子。嘉祐中,与弟睦相继第进士。英宗命辅臣韩琦等举馆职,侗兄弟顶焉。富弼知汝州,辟侗从事。后弼执政,召试除馆阁校勘。历知陕州、湖州,迁卫尉少卿。熙宁中,以秘阁校理除浙西提刑,召为监察御史。会欲改官制,令即秘阁校雠《六典》,除起居舍人。使高丽还,除纠察在京刑狱,兼知审官东院,转文馆修撰,判尚书刑部官行制,进鸿胪卿,出知潭州、广州,官至宝文阁待制。

朱绶4字君贶。仙游人。治平中第进士甲科。元祐中召对,言治道以正心诚意、知人安民为先。邹浩贬,以赆金特厚,追一官。徽宗立,除谏议大夫、给事中,时范纯礼、刘安世、吕希纯、张舜民屏黜,马涓送吏部,江公望出补郡,悉为论列。除宝文阁待制,知真定府,俄落职,入元祐党籍。子宗,字成德,与同县叶确皆蔡京里姻,相与策其必败,朱尝诣其门。绍兴中,除大理少卿,出为福建转运副使。召对陈便宜十事。孙元飞,字彦实,仕宦三十年不营一金之产,惟喜积书。官至福州通判。朱熹为记其归乐之堂。

傅楫字元通。仙游人。治平中第进士。哲宗朝为太常博士,定北郊之议。迁端王府翊善,坐赆邹浩金免官。徽宗立,擢监察御史,论内侍刘瑗,不报。除起居郎、中书舍人。徽宗以旧学多所咨访,每以遵祖宗法度、安静自然为献,曾布由是忌之。建中靖国初,见时事更张,曰:“祸其始此乎?”首引去,以龙图阁待制知亳州。从子希龙,以不附二蔡入邪等,仕终漳浦令。

陈大卞字仲循。仙游人。治平中进士,为威武军佥判。与章惇旧,惇当国,屡招不往。以有事明堂得封二亲,拜且泣曰:“吾不能与时俯仰,邑勉从事,为吾亲耳。”遂致仕。子显仁,徙居莆田,踵世科,尝上其父所着万言书。官至大名府少尹。

陈次升字当时。仙游人。熙宁间第进士。绍圣中,除殿中侍御史。论章惇、蔡卞奸恶,及请修德求言以应天变。时方编元祐章疏,次升力争之,又论卞客周穜,惇、卞益恶之,迁左司谏。宣仁有追废之议,力辩其诬;吕升卿察访岭南,又谏止之。既而为卞等所挤,坐谪。徽宗立,召为侍御史,首论惇、卞、曾布、蔡京之恶,皆罢黜。迁右谏议大夫,献体道、稽古、修身、仁民、崇俭、节用六事,除给事中,以宝文阁待制知永昌府。崇宁初,入元祐党籍。刘安世称其有功于元祐诸臣。

王回字景深。仙游人。熙宁间第进士。元符中,为睦亲府讲书,与邹浩友善。皇后刘氏立,浩将论之,以告回,回曰:“事宁有大于此者?移孝为忠,亦大夫人素志也。”及浩南迁,敛交游钱与治装,往来经理,且慰安其母,事闻,逮诣诏狱,居之晏如,御史诘之,对曰:“实尝与议,不敢欺也。”因诵浩所上章几二千言,狱上,除名停废。徽宗立,召复元官,未拜而卒。蔡京为相,列名党籍。

方会字子元。莆田人。峤之从孙。熙宁中第进士,徽宗时帅越州,上其所撰《水战法》。在越凡五年,越人安其平易之政。政和中召还,入对,除给事中兼编修《国朝会要》。迁工部侍郎,以宝谟阁待制试太子詹事,提举醴泉观,编修《六家谥法》。书成,加太中大夫。

郑济字与梁。莆田人。元丰中第进士。徽宗时权吏部员外郎,有选人合改官,吏沮革不行,济引元丰法请与改秩,而不识其面。蔡京客石预欲荐以台职,辞。积四年,迁卫尉少卿,已而竟为京党所挤,出补外。

陈高字可中。阐之从子。仙游人。少游湖学,元符中第进士,召试除太学录,祭酒龚原、司业傅楫荐其潜心经术,尤深于《易》,迁博士。政和中,始建医学,除太医学司业。累上封事,以切直忤卿相蔡京,慨然力请休致。

林震字时敷。仲之之从子。自号介翁。崇宁初,第进士甲科,自京畿提举学事召为国子司业,历左掖后省,以攻京、卞,谏燕云,左迁文馆,出守九郡,甫至辄徙,间关道途以卒。官至秘书监。着《礼问》三十卷、《易问》五卷、《易传》十卷。

蔡枢字子应。襄曾孙。政和中第进士,历京西提举司主管文字,御吏常安民谪居陈,时多以党籍为忌,独以师礼尊事之。枢与父传皆年四十余挂冠,时人榜其堂曰“世隐”。宣和中收复燕云,本兵者欲起枢幕职,贻书止之,曰:“此非久安之道。”力辞不赴。尝到京,时族父京当国,求善训子弟者,枢以张觷荐,杨时得召用基此。官终于职方郎中。

林之平字国衡。莆田人。崇宁中登第。历监察御史。高宗幸临安,以长江守御之策遍询群臣,议者悉陈招募海舟为不虞之备,遂诏之平为福建广南招募使。之平历闽广募六百余艘,由温台赴行在,适移跸永嘉,海道支费无阙,之平有力焉。时朝议福建行钞盐榷酷之法5,之平请罢之。召赴行在,除右司员外郎,论功转官,再迁左司郎中。

陈彦文睦之子。居苏州。以职事登对称旨。崇宁中赐进士出身、户部侍郎、显谟阁直学士,知庆、洪、楚、江四州。在江州视事甫十日,盗张遇犯城,彦文击走之。建炎初,除江淮制置使,诏入都堂议事。

方廷实字公美。莆田人。父监,绍圣中登第,提举广东学事。廷实第政和乙未进士。绍兴中为御史,极论和戎不便。寻充三京淮北宣谕使,至西京先朝陵寝,见诸陵多发掘,泰陵至暴露,解衣覆之。比还,秦桧使谓之曰:“见上幸毋及他事。”及对,俱以所见言,高宗为涕下沾襟。桧怒,劾其奉使无状,出为福建提刑。至官,首上书赎胡铨之罪,桧益衔之。徙广东提刑,劾桧党愈急,请老未报,卒。

宋棐字材成。莆田人。曾祖堂,天圣中登第,为秘书校勘。棐第政和乙未进士。绍圣中为金部郎中,扈从幸建康,请诏中外臣僚采访勇力权略之士以备采择,从之。因留总领大军钱粮,秦桧独相予祠。已而展转外庸凡二十年。召为太府少卿,徙太常。自南渡后,典故多出有司省记,至恤章文讳不录属,太后韦氏崩,斟酌一出棐手。擢权礼部侍郎兼侍讲,除敷文阁待制,奉祠。棐和易宽通,临事屹然不可回夺。卒赠宣奉大夫。子煜,淳熙中历知循、宾、惠三州,皆有惠政,终直徽猷阁。

林霆字时隐。震之从弟。政相中第进士。博学深象数。靖康初,三上书,请代诸父冲之使虏,不报,还里不复仕。绍兴中,秦桧以霆有庠序之旧,召为敕令所删定官,谓曰:“公何忍以二帝置万里外易一相位乎?”桧怒,方议远窜而桧死,得通判衢州,改湖州。未几挂冠去,当世高之。

陈膏莆田人,政和中第进士。初为汾州教授,佐守臣张克戬捍金人。后知惠州,单骑造会袁贼垒,谕降之。鄞僧王法恩谋逆事觉,或请屠城,膏方为御史,力论多杀非圣世事,胁从者都悉宽宥。官至太府少卿,徙居明州。

陈吉老字子州。仙游人。绍兴中为京东提刑,入对陈练将卒、广储蓄、修城堡、纾民力、严策应五事,除知杨州兼主管安抚司公事,与韩世忠戮力恢复,秦桧主和议,吉老累疏争辩,请斥逐之。未几卒于官,特赠奉直大夫。

王晞亮字季明。莆田人。绍兴初特赐同进士出身。先是,秦桧与晞亮同为学官,素知其行艺,及当国,除敕令所删定官,权太学博士。已而察其不附己,外除福建帅参。久之造朝,宿憾未已,差通判汀州,流落二十余年而桧死,始以国子博士召,除吏部郎官,奏乞优取经义之士,以十分为率,词赋人才不得过三分。累迁工部侍郎兼国子祭酒,除给事中,以定夺朝士公案忤权贵补外。曾孙太冲,擢世科,理宗朝为宗正丞。轮对言:“陛下何不以太平责宰相,以谠言责台谏侍从,以富强责主兵财者。”次言:“君子屡招而不至,得无有发后汉魏仲英之叹者乎?”除考功郎中。

叶颙字子昂。仙游人。宾之曾孙6。绍兴二年登第,历知常州。高宗幸建康,召对舟次,颙言:“恢复莫先于将相,故相张浚久谪无恙,是天留以相陛下也。”累迁吏部侍郎,尝编七司条例为一书。乾道初除参知政事,明年拜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兼枢密使,首荐汪应辰、王十朋、刘珙、陈良瀚、周操,陈之茂、王佐、王秬、芮晔、林光朝等可备执政、侍从、台谏、给舍之选。又言龙大渊,曾觌窃弄威福。凡进贤退不肖,惟知任怨,不市私恩。会冬至郊雷,颙引汉故事请罢,以左正奉大夫奉祠,讣闻7,特除观文殿学士致仕,卒谥“正简”。为人简易清介,与物若无忤,至处大事毅然不可夺。自初仕至相,服食僮妾田宅不改其旧云。

陈俊卿字应求。莆田人。中进士第二人。历殿中侍御史,劾奏韩仲通、刘宝、汤思退、杨存中罢之,乞召用张浚,斩内侍张去为,请减大礼浮费及冗官妄费。隆兴初,参赞张浚都督既归,力诋钱端礼国足之说,奏出曾觌、龙大渊于外,荐刘珙可用。乾道四年拜相,专以惜名器抑侥幸为事。又极论近习弄权纳贿鬻卖将帅之弊云。允文建议朝陵寝,俊卿以大事须万全,俟一、二年吾力稍完乃可,不可迎合以误国事。求去,除观文殿大学士,判福州。既而允文遣使终不得要领,曾觌亦召还。俊卿后起判建康府,过阙入对,从容言曾觌、王抃招权纳贿,士大夫公然趋赴,恐坏纪纲,废法度,败风俗,累圣德,孝宗嘉纳之。以少师魏国公致仕,卒谥“正献”。俊卿立志一以先哲为法,朱熹称其始终全德,无可指议云。

黄公度字师宪。滔八世孙,静之子。绍兴戊午进士第一,召为秘书省正字,坐与赵鼎往来,又尝贻书台官讥诋时政,为秦桧所不悦,被论予祠。久之,通判肇庆府,摄南恩州事,增学廪,广贤才,学者用劝。南恩自唐贞观置郡,至是始有登第者。邦人祠之。桧死,召对,乞揽乾纲,厚风俗。高宗嘉纳之,因询以岭外弊事,除考功员外郎。未几卒,年才四十八。子沃,朝请大夫,知邵州。

宋藻字去华。棐从子。绍兴中,以布衣上“十君论”,召对补官。寻擢第。既而忧虏谕盟,上时议二十篇。及虏杀其酋而遁,朝命王诏讨追袭之,藻恐昧利深入,为虏所掩,诣行阙奏陈,即日议班师。擢知江阴军。乾道初,召对,乞令戎帅各以其兵分屯淮郡,以宽东南民力。除浙东提举,劳绩上闻,复应召对,凡四进,敷陈移时,孝宗褒其劲直。坐劾温州守臣,忤当路,奉祠归。讲学里社,着《群经滞穗》百篇。

龚茂良字实之。莆田人。绍兴中第进士。隆兴初,为吏部郎官,言本朝御敌,景德之胜本于能断,靖康之祸由于致疑。除监察御史,江浙大水,应诏言:“水至阴,其占为女宠、为僻佞、为小人。”迁右正言。内侍梁珂以罪逐,茂良言曾觌、龙大渊害政甚珂百倍。珂死得旨赠谥,茂良请施之赵鼎、韩世忠,而论觌、大渊不已。徙太常少卿,补外。淳熙初,以首参行相事逾再岁,抑滥恩,奖廉退,荐朱熹操行耿介,奏钱良臣侵盗大军钱粮。既而曾觌直省官当道不避8,茂良挞之,觌遂用其党谢廓然入台论罢之,寻谪英州。廓然死,复通奉大夫。周必大为相,为资政殿学士,谥“庄敏”。子晸,用荫补官,史弥远当国,修先世故怨,屏不用,晸亦安于退处,最后除知汀州,不赴。

刘夙字宾之。莆田人。绍兴辛未南省第二人。孝宗朝召试馆职,极论荐举之弊,皆由大臣为惠而不为政所致。除着作佐郎,上封事曰:“陛下与曾觌、龙大渊辈觞咏唱酬,字而不明,罢宰相、易大将,待其言而后决,严法守,裁侥幸,当自宫掖近侍始。”请外,除湖北帅参,起知衢州。奏札论舒民力,罢贡献,辨君子小人。曾觌道衢谒夙,不纳。徙知温州,寻奉祠卒。

刘朔字复之,夙之弟。绍兴庚辰南省第一人。孝宗初立,召对曰:“陛下何不延纳愤激敢言之士,而听讦直难堪之言?”因以自考察成败得失,且及曾觌、龙大渊罪状。出知福清县,寻奉祠,再召入对,时虞允文方赞恢复,朔言宜选兵蓄财以待其变。免试除正字,出为福建帅参,道卒。子起晦,字建翁,登第历贵溪令,召为秘书省正字,蔚有时望,识者谓其材行不忝其父云。

蔡洸字子平。徙居雩川。父伸,中大夫。南渡初,戚方降而复叛,伸单骑往招安之,一州赖以全活。洸事亲孝,曾祖襄未易名,请于朝,得赐谥。所得俸每以赈亲族之贫者,去朝之日,囊无余资。仕至户部尚书、徽猷阁学士。从子戡,居毘陵,乾道中登第,历事光宗、宁宗,终宝谟阁直学士。

陈居仁字安行。膏之子。绍兴中第进士,孝宗朝轮对,言:“立国须定规模,陛下锐意恢复,继乃通和,和、战、守三省迄今未定,孰为规模耶?”又言:“文武并用,长久之术,陛下奖进武臣,恐复有偏胜之患。”出知徽州。孝宗称其治行为天下第一,拜起居郎,擢中书舍人。泛恩滥赏,封缴无所避,因论:“君人之道贵在执要,今陛下亲细故而忽远猷,事末节而忘大体,愿举纲要以御臣下,省思虑以颐精神。”官至文华阁直学士,谥“文懿”。

姚宗之字元仲。兴化县人。绍兴中第进士。孝宗朝除国子学录,轮对,言:“大将而下有偏裨,准备将之属岂无人才可膺主帅之任?乞骤加拔擢,如古人拔卒为将。”从之。迁太常博士兼吏部郎官,请禁授例陈乞之弊,一遵祖宗成法。张栻尝称其议论剀切,有古争臣风。

薛元鼎字叔云。兴化人。绍兴末,第进士。乾道中为太学正,请以周南仲配享武成王庙,下礼官议,从之。淳熙初,由国子司业提举浙东,奏开运河,公私便之。拜起居郎,擢给事中。一日直前奏事,孝宗以直谅多闻褒之。未几遭母丧卒,有诗文讲义二十卷。

傅淇字元瞻。伫之子。绍兴末第进士。孝宗朝干办诸司粮科院,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时方崇将,武臣幸进为多,淇疏论之。除太府少卿,轮对乞择端颐诚慤之士以备官僚,又言川、广守臣不可轻畀。改宗正少卿,出为浙东提刑,加直龙图闻。

陈谠字正仲。丰之子。隆兴初第进士。庆元中为殿中侍御史,久之坐论事忤陈自强意,从太常少卿补外,召为兵部侍郎。开禧中,贻书权臣,极陈用兵利害,不见听。除敷文阁待制奉祠,寻乞致仕。谠问学该贯,诗文不为险语而雅有典则,工书法,大字尤精,自少至老士林推重,惟攻伪学为世所少云。

黄艾字伯耆。莆田人。乾道中进士第二人,光宗朝以名儒充嘉王赞读,轮对言:“今日以天下之大,百官之众,商量一经界三年而不成,使更有大于此者将若之何?”光宗从其请。宁宗擢左司谏,权工部侍郎,兼侍讲,时朱熹罢经筵,艾因讲问逐熹之骤,宁宗曰:“始除熹经筵耳,今乃事事欲闻。”艾悃请再三,不听。除中书舍人,改刑部侍郎。

陈士楚字英仲。莆田人。早从林光朝游。乾道中登第,淳熙末召为国子监簿。光宗立,除司封郎兼嘉王府直讲,迁军器少监,出使江东。宁宗朝历起居舍人,明年除侍讲。尝讲《周书 无逸》篇,喻小人在朝君子在野之意,上嘉纳之。未几卒。

郑侨字惠叔。樵从子。乾道五年进士第一。高宗崩,孝宗在德寿宫欲行终丧之礼,群臣表请还内,侨曰:“丧不离次,礼也。”上疏悃陈,孝宗为泣下。使金,金主疾笃,欲令于阁门投进国书,侨以敌国礼使争,迄全仪物以归。庆元初,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事。伪学禁兴,朱熹罢黜,凡四入札奏留,不报。高文虎之子作《右道学图》,以侨为首。未几除知福州,陛辞,请平国论而无偏听,严边防而无轻信。以观文殿学士致仕,卒,赠太师,谥“忠惠”。

黄黼隐之曾孙9。乾道间进士。历给事中,改殿中侍御史。庆元初,韩侂胄攻伪学愈急,黼上言:“治道在黜首恶而任其贤,使才者不失其职,而不才者无所憾,故仁宗尝曰:‘朕不欲留人过失于心,此皇极之遭也。’”除起居郎,兼权兵部郎中,竟罢之。名入党禁。终部侍郎10。

刘弥正字建翁。夙之子。淳熙中第进士。嘉泰末,入为诸司粮科院。时韩侂胄为相,兵祸有萌,召使议铁钱,实欲付以边事,弥正行两淮久而后归,言:“无故而先发,天理不顺;无预而轻举,人谋不从。”嘉定初为考功郎,定朱熹谥曰“文”。终吏部侍郎。

傅诚字至叔,仙游人。淇之从孙。尝从朱文公游。淳熙中登第,由青阳令召提辖文思院,充江淮督府幕官。时参政张岩为都督,着述皆出于诚手。嘉定初,除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轮对深忧国势不振,力劝宁宗奋起治功,言甚鲠切。一日登对,忽卒于殿下。从弟諴,字交叔,继诚登第,召监六部门,改宗正寺簿。奉命淮西安集流移,还朝除淮西漕,召为司封郎中,迁尚左郎中。

方信孺字孚若。莆田人。父崧卿,第进士,仕至京西运判。家藏书四万卷,皆手自校雠,尝订正韩文,朱文公考异多本之。信孺有隽才,开禧中,韩侂胄挑虏南寇,信孺年未三十,以选使军前,议和垂成矣,虏有所邀索,皆峻拒之。虏怒,欲留信孺,信孺曰:“留于此死,辱命亦死,不若死于此。”及还朝,言:“敌所欲者五事:割两淮一,增岁币二,犒军三,索归正等人四,其五不敢言。”侂胄再三问,信孺徐曰:“欲得太师头耳。”侂胄大怒,夺官谪临江军。后王柟自北归,请录信孺功。诏自便。官至直宝谟阁。

郑寅字子敬。侨之子。历知吉州,召对,昌言济王冤状,指斥权臣,坐罢。端平初,召为左司郎中兼权枢密副都承旨,首请为济王立庙。又言“三边无备,宿患未除。正纪刚,抑侥幸,裁溢赏,汰冗兵以张国势”。出知漳州,除直宝章阁致仕。寅静重博洽,多识典故。李燔、真德秀、陈宓皆与为友。燔尝荐海内名士十二人于朝,寅其一云。

陈卓字立道。居仁子。绍熙初第进士。丞相吴潜以故欲见,卓谢不往,潜器之。在词掖草褫叛臣李全爵及大庙灾罪己诏,词极警切。端平初,佥书枢密院事,以资政殿学士奉祠,卒。平生不营产业,葬事不能具,潜贻书制置使以助。谥“请敏”。

余崇龟字景望。仙游人。兄元一从朱文公游,与崇龟同第进士,终池州通判。崇龟开禧中为郎,不附韩侂胄,请外,知江州。岁旱,举家疏食为民祈祷,已而果应。迁枢密检详文字。侂胄败,宰相言自权臣专政,朝士中独崇龟中立不倚,即日除监察院史,终兵部侍郎。

丁伯桂字元晖。莆田人。嘉泰中第进士。绍定初,史弥远擅国,留提辖杂卖场积六岁,迁宗学博士,论事戆直无所附丽。端平中,与李宗勉同除监察御史。居言路二年,鲠论劘切。迁中书舍人,韩休除节,伯桂封还词头。嘉熙中,拜给事中,方论驳余天锡召命而卒。赠通议大夫。同县陈炜,字光仲,淳祐中为监察御史,首论“不才执政”。有令换疏者,炜答以“头可断,疏不可换”。除太府少卿,不拜而行,召奏事力辞,除广东转运判官。

方大琮字德润。莆田人。慎从八世孙11。开禧初第进士。为人清明和粹,端厚静重,平居言君不出口12,至与君相争是非,虽贲育不能夺。端平中,除右正言,以济王冤为第一义,谓必明纲常则天道好还,可以永天命,定国势。后除起居舍人,擢直舍人院。奏对论驳每申及之,竟坐此罢,予祠。起为福建运判。移镇广州,治广凡六年,广人爱之如慈父。就加宝章阁直学士,卒。广人诣阙上其治状,特赠宝谟阁学士,谥“忠惠”。

王迈字实之。仙游人,号曜轩。从真德秀游。嘉定丁丑进士甲科。端平中,为秘书省正字,史嵩之将复相,极言嵩之奸险刻薄不可用。轮对,论“君不可欺天,臣不可欺君,厚权臣而薄同气,此欺天之大者”,理宗为动容。出通判漳州。禋祀雷雨,应诏上言:“曲蘖致疾,妖冶伐性,隐刺覆绝,攸熺尊宠,此天与宁考之所以怒也。陛下方册免三公,遥相崔与之,恐与之不至,政柄他有所属。”于是言官李大同、蒋岘希意论之。补外,徙知邵武军。亢早,应诏驿奏七事,以撤龙翔宫立济王后为先。终朝请郎,特赠司农少卿。

刘克庄字潜夫。弥正之子。通古今,熟典故,最为真、洪诸君子所知。理宗朝领史职兼两制,论建多纲常国体君身之大者。官至工部尚书,致仕加龙图阁学士,谥“文定”。有《后村集》行世。

李丑父字艮翁。莆田人。父宗之,该博能文,仕至邵武军通判。丑父端平初登第,迁诸王宫教授,坐忤丁大全奉祠,后除着作佐郎权礼部郎官。轮对,言苛政、戚畹、黩货、听言四事,次言竞、侈二习,出使湖南,寻复与祠,有《亭山文集》。

吴叔告字君谋。莆田人,捐介寡合13。端平乙未进士第一。为秘书郎,轮对言:“今冰台未来,交口谈清野之效,裸献偶霁,动色称格天之祥14。大臣意向回隐。事机牵掣,百执事循默者多,许国者少。”出知抚州,以正风教,扶善良为先,俄奉祠。久之。景定中召为尚左郎官,入对言:“臣窃窥圣德,每患难变异则有悔惧,不知处安乐丰,岁岁常如彼时否?”除大理少卿。

叶大有字谦之。仙游人。颙从曾孙。绍定中省试第一,历侍御史、右谏议大夫,除宝章阁直学士,出入馆阁言路十余年,谏疏至百二十余,奏若储嗣、纪纲、人才及根本之虑有四,又荐蔡抗可用,皆士论所归;但其排击程公许、黄师雍、牟子才诸人,议者不以为然。

林彬之字元质。莆田人。端平中第进士,迁监察御史,首疏言天命、人才、民心,又乞援仁宗故事早立皇储。释左司谏。史嵩之经营复出,力乞扶公道,凝定力,嵩之卒不用。遂为殿中侍御史。劾京尹罢之。权工部侍郎。景定中,以先朝耆旧即家,除宝章阁待制。

方演孙字景行。大琮子。景定初,疏奏:“济王存亡继绝一事,及今若能行之,是彰陛下之圣,不然终为人道之歉。”轮对,言群臣缄默之弊。德祐初,除工部郎中。景炎移跸福州,除司农卿。坐忧劳成疾卒。

〔国朝〕

吴源字性传。莆田人。洪武初,由明经授兴化府学教授,后以门生中书舍人林廷纲荐诣阙登对,首以得贤才、敦教化、养黎元为国治之本,拜四辅官,逾月以老丐归,明年再起为国子监司业,卒于官。有文集二十卷、《莆阳名公事述三编》。

林长懋字景时。蕴之后。由乡贡历德清、南昌二县教谕,升青州府教授。永乐中,选侍皇太孙读书,授翰林院编修,升右春坊右中允。宣德初,出为郁林州知州,以陈言下狱者十年。正统初,再守郁林,疏沟渠,禁淫祀,抚下以恩,而自奉极清俭。时有都指挥陈鉴不法,长懋奏黜之。卒葬桂林县黄江口,州人岁为增土,仍建祠祀之。

林环字崇璧。披裔孙。幼聪慧,读书数遍即成诵,甫成童肆笔成章。永乐丙戌进士第一。除翰林院修撰,明年升侍讲,预修《永乐大典》,为《书经》总裁官。两为会试考官。十三年,扈从幸北京,进讲经筵,音语洪亮,大被宠眷。卒年四十。有《纲斋集》十卷。

林文字恒简。环族叔。宣德年进士第三。除行在翰林院编修,预修《宣宗实录》成,升修撰。两为会试考官。景泰中,升左春坊左谕德兼修撰,迁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讲。天顺初,改尚宝司卿,兼职如故,拜翰林院学士,充国志副总裁。引年请老,朝廷以其老成,特留之。宪宗皇帝即位,进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未几致仕,卒年八十七,赠礼部左侍郎。文安静守礼,接人无大小一以至诚,士大夫咸推为醇儒,有《澹轩文稿》。

翁世资莆田人。正统中第进士。历户部主事,升郎中,出使南畿,蠲租发粟,救活甚众。天顺初,擢工部右侍郎,时令苏松织锦绮数万疋,世资主议以岁歉请减半,左迁衡州府知府。成化初,升江西左布政使,就除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入为户部左侍郎,进本部尚书,总督大仓粮储。未几,命掌部事,以老疾乞归,加太子少保致仕,道卒,年六十九,赠太子少傅。世资居官四十年,勤谨和厚,豁达有为,时誉归之。有《冰崖集》。

陈俊字时英。莆田人。登正统戊辰进士,为户部主事,父丧服阕,再入户部。尝督兵三千采运青刍于静海等处,时刍束岁增旧额三十五万,兵惧多窜匿,俊为疏陈,得免输增数,人皆感悦趋令,升员外郎。充会试同考官进郎中,会征广南,命整备粮饷。成化初,擢南京太常少卿,召还为户郎右侍郎。北虏寇关西,复命总督边储。时兵荒相仍,刍粟价翔倍蓰,俊设方略转输不扰而办,竣事,转吏部,遂迁左侍郎,九载升南京户部尚书,改兵部参赞机务,进吏部,久之以太子少保致仕。卒谥“廉懿”。俊温厚周慎,冲淡清约,虽位至冢宰,服食器用犹若寒士云。

柯潜字孟时。莆田人。景泰二年进士第一,除翰林院修撰,寻升左春坊左中允,迁司经局洗马,皆兼修撰。天顺初,改尚宝司少卿,仍兼史职,充东宫讲读官。宪宗皇帝即位,拜翰林院学士,充经筵官兼修玉牒官。三年,《英庙实录》成,升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学士,命日侍经筵。会孝庄皇后崩,无子,内以合葬裕陵为疑,下群臣议。内阁彭时等奏宜合葬,孝庄后居左,今太后于千秋万岁后居右,未即允。潜继率僚属上言:“此系纲常,时等所言,度几从宜而不失者从之15。”闽有中贵人宠冠一时,常属意于潜,冀其一见,欲有所引拔,潜终不为动。丁父忧,逾年母殁,既葬,起复为国子祭酒,辞不拜,寻卒。潜为人温雅端慎,士大夫方期其柄用,及闻其卒,咸悼惜之。有《竹岩文稿》。

杨琅字朝重。莆田人。第进士,为河南道监察御史。拜官方阅月,会宪宗皇帝初郊还宫,外人颇传有贡献者希进,琅上疏言“宜用贤修德,以永天休”,疏留中不出。继言:“尚书王竑有大节,不宜使在散地,修撰罗伦,给事中王徽等坐言事去国,愿召还以开言路。”又尝与同官陈选敕罢大臣不才者数人。时称琅为“敢言御史”,风采隐然动缙绅间。出按江西、浙江二藩,静重不苛,升山东按察司佥事,寻命提督学政。卒于官,士林惜之。

良吏

〔唐〕

林披字茂则。莆田人。目以一览必记于心,年二十以明经擢第。天宝中,授临汀郡曹掾,郡多山鬼淫祠,民厌苦之,着《无鬼论》。刺史樊滉奏署临汀令,以治行迁别驾,复以御史大夫李栖筠奏,授检校太子詹事兼苏州别驾。子苇等八人又皆仕为刺史、司马、长史,号“九牧林氏”。

〔宋〕

陈维德字微之。靖之孙。初任长乐县尉,邻邑有因斗而服毒死者,狱已成,檄维德覆验,乃纳白金钗股于喉中,良久色若傅墨,鞠之果得余毒于其家。庆历间,举能吏,治广南,除知雷州。以公田岁入还官。罢采珠户,终更无所取。改知连州,却圭租税,收其息以抵公帑之费。官至虞部员外郎16。

陈铸字师回。兴化县人。天圣中登甲科。康定初知南雄州,秩满,以亲老求通判福州,力赞守臣增学田,延宿儒,教以经术。改倅陈州,时有水患,悉力拯援,全活者众。当路上其芳,擢知潮州,历汝州、登州,尝以恤刑被褒谕。官至光禄卿。

蔡高字君山。襄之弟。景祐中第进士。为长溪尉,县媪二子渔于海而亡,媪指仇家告捕,高阴察其迹,乃宿海上七日,二尸浮而至,验之皆杀也,遂捕仇家伏法。又有夫妇偕出。而盗杀其守舍子者,高亟召里民热视之,指一人曰:“此杀人者也。”讯之果伏,人称神明。迁太康簿,卒年二十八。

许稹仙游人。景祐中第进士。后以考功郎中通判德州。仁宗朝举天下廉吏凡四十九人,稹与焉。除监察御史,未造朝,卒。从子章,字潜通,庆历登第知建州,除屯田郎中,能治繁剧而不问苛细,所至有声,先后论荐之者五十二人。

方峤字次山。莆田人。景祐初第进士。历知循州,阴察不法吏数人流之,郡中肃然。移潮州,民喜曰:“循州方君也。”不教而服。两州皆为立祠,而潮以配韩愈。及为闽部使者,条上利病甚众。属汀、虔盐寇窃发,除知汀州,钩得酋长,令捕盗,许其自新,私贩屏迹。汀旧艰其守,自是遂为常调。迁江西提刑,制置汀、漳盗贼。巡检与贼战死,部卒惧失,主帅当死,遂谋为乱,峤谍知,斩其首谋三人,余悉奏免。官至太常少卿。

薛利和字天益。兴化县人。景祐中第进士。历知春、潮、韶三州。熙宁初,王安石方行新法,欲擢利和提举广东茶事。先是,广中未榷茶,利和谓此法一立,民受无穷之苦,作诗谢之曰:“一路生灵顿平17,庙堂康济岂无人?君侯若问茶租法,请把茶租乞与民。”峻拒不为用。孙倞,在太学二十年,不肯作新进土语。金人犯京师,倞昌言于太学,曰:“诸君平昔蒙教育,今将安之?”从倞留者仅三人。高宗朝为大理寺丞,以狱空赐玺褒奖。

许懋字敏修。仙游人。庆历间登进士第。元丰中,为两浙转运副使。衢民坐私酿,久系不决,懋至,为明其冤,悉出之。民感恩,竞诣佛寺饭僧祝寿。时甘露降于州,人谓德政所感,作《甘露颂》。迁左司郎中,除直秘阁,知福州。

陈阐字伯通。仙游人。皇祐中第进士。监建州丰国监。廖恩作乱,阐为帅臣谋,置水口仓,立锁港,均定八州盐估以饵盗。后知定州,岁饥,境内有竟杂者,令疑为盗,白于州,阐曰:“一日之聚至数百人,殆以饥争食耳,非盗也。”推检之,果然,遂校而释之,且出粟赈贷,众皆复业。移知莱州,郡人德而祠之。

方次彭字公述。兴化县人。皇祐初第进士。历宰六县皆有治绩。知梅州,兴学校,躬教导之,梅始有登第者。秩满,士民乞留再任凡六年。元祐初,大臣论荐得赐五品服致仕。弟公衮,元丰初以布衣条奏十事,后登科为诸王宫教授。

林伸字伸之。攒之后。第嘉祐进士。熙宁中,调永静幕官。内侍程昉建屯田实边之策,欲开旧河新葫芦河于孟家口,遂为都水使者,沧、双景、德、棣俱被其害18,伸条其利病以闻,坐褫一官,改知新会县。邑多诸司职田,岁歉,伸放其租税十之九,吏持不可,曰:“不过为民一冲替耳,人以为辱,我以为荣。”后果符吏言,恬不为意。终朝奉郎致仕。

陈觉民字达野。仙游人。熙宁初登第。元祐中,知漳州、建州、福州,所至有治行,改知泉州。时有司建言欲榷六郡酤,觉民陈五不可,且移书约他郡同其请,事遂寝。迁本路提刑,风采严峻,未尝与僚属妄交一谈,人甚惮之。子宋辅,政和中进士,因论二蔡贬余姚主簿。

林豫字顺之。仙游人。熙宁元年登第19。元丰初为涟水军使,淮南贼啸聚,设方略擒之。以苏轼、辙论荐除知通利军。绍圣中,虏人撤霸桥深入,除河北沿边安抚使,改知鄜州、冀州、邢州、邵武军,凡历七郡,悉有遗爱,邢台、邵武之民像而祠之。

徐确字居易。寅六世孙。元丰中登第。调永泰尉。既改官,蔡京以乡旧欲留置讲议司,力辞,得知象山县。久之,召为宗正丞,使两浙,适大水岁饥,疏通堙塞,以常平钱米赈济,民免垫之苦。移守江州,中贵人使具舟栽花石以贡,确曰:“吾州所有,粮纲船耳。”陈瓘方谪居,确贻书蔡京,愿平前冤,少伸忠义之气,官终刑部员外郎。

黄宣莆田人。知蔡州遂平县。时李彦附蔡京,力助公田,胁制郡县,有王时者乞籍遂平之租以供延福内藏,凡三奉御札专委检校,屡为执奏,中使到县核实,又以身扞之,遂平以故无公田。召为太学博士。靖康初,得旨褒封,与一子官。

陈中复仁璧曾孙。熙宁间第进士,崇宁中,提举京畿京西路茶盐香事。时朝廷议行茶法,以中复尝监茶务,令悉陈利害,因欲进用之,谢曰:“吾岂以身计为榷利作俑者。”政和中为广东提刑,盗刘花三啸聚潮、梅、循、惠四郡,又与连寇接应,中复悉平之。凡八历外台,所奖拔成就者多知名于世。挽诗有云:“南北建牙多故吏,东西开府半门生。”

方宙初名辅宋。莆田人。峤之子。熙宁中第进士,召对除司农丞,章惇、蔡确、蔡京交荐,将处以台阁,辅宋耻之,力请外补,得京西提举常平。奏乞论还程颐旧买汝州荒田。范镇子百揆以非辜罢官,唐介子义问在谪籍中,皆为论奏。官至河东转运判官。

黄颖字仲实。莆田人。从陈襄游。元祐中,举经明行修不赴,孙莘老为中丞荐诸朝,调清溪县尉,转长泰县知县。葺学舍,晨治邑事,日中与诸生讲肄经旨,逮暮而归。又以职田谷三百余石给耕民。兼权龙溪县尉,卒。二县士民争致赙,其子公坦一无所受。后公坦宣和中登第,仕至通直郎。

陈彦恭字子愿。莆田人。侗之子。居苏州。元祐中第进士。通判巩州,以清谨闻。除提辖河南坑冶铸钱,蔡京党王桓欲增监鼓铸,彦恭曰:“山泽之利不可竭,祖宗之额不可逾,以此病民,吾不忍也。”坐罢。后知寿春府,二帝北行,彦恭悉禁旅而西,或曰:“世乱如此,空一府无兵可乎?”曰:“陛下安在,而守臣欲留兵自卫耶?”在郡活人以千万计,民画像祀之。

林迪字吉夫。兴化县人。绍圣初登第。调福州司理,古田县上劫盗五人,迪曰:“民以年荒窃食,法不当死,县吏文致之耳。”既而狱具,帅疑焉,再上再却,迪持益坚,竟从之。差知龙溪县,平易近县民,人咸乞留任,凡九年。蔡京、林出尝欲因是诱迪,迪以非同族拒之。

方旬字时发。莆田人。绍圣中登第。历经西提举学事,坐忤权臣,通判建州,时范仙桂啸聚,旬揭榜许胁从自首者免罪,能杀贼酋来献者受赏,贼徒相眎曰:“此方监州榜也,岂欺我哉?”俄有数人弃兵投军中,悉给据使还农,其夕果杀仙桂以献,首领一十三人皆惧自经死,余众遂溃。后复广东提举。

林积仁字充美。蕴之后。绍圣中登第。历知瓯宁县,时以四最六善课吏居第一,徙维州北海县,以治状凡留五年,被召除广济河辇运,提举江西、河东,发廪赈饥,民赖存活。以转饷功转中大夫,改知平阳府,旬月间皆革弊政,及移京畿提刑,民皆牵衣泣送之。靖康初,平阳父老守阙请积仁为守,再领郡符,终广东计度转运副使。

黄琮字子方。莆田人。元符中登第。初为长溪尉,遭父丧,邑令以千缗为赙,辞,陡步扶榇归。迁闽清县令,捐俸代民输,有“闽清清过伯夷清”之谣。移同安县令,为福州方田指教官,人甚德之。时与陈麟、翁谷号“三循吏”。年五十以母老丐归。傅崧卿荐,不起。母丧哀瘠不食,甘露降于繐帷三日,郡县廉访,琮曰:“岂敢以冥漠要人欺君耶?”

余祖奭字景召。莆田人。元符中登第。知兰州,会地震,山崩城圮,祖奭葬死赈饥,兰人德之,为祠。(此处文字因原稿不明故缺)身谕贼20,以功转朝奉大夫,知南恩州。海寇卓全曰海焚掠21,祖奭内严控制,外示闲暇,贼曰:“仁厚长者,毋犯其境。”被召赴阙,指陈时病忤秦桧,奉祠。

林师说字基仲。豫之子。调严州司士,既而以德化令召还,道出桐庐,值盗发支邑,民遮道乞留,郡白之朝,差知建德县,改通判徽州。时虏骑至,师说拥十余骑出城遇虏谍,曰:“吾受命主帅,以城降者赏。”师说叱之曰:“吾闻国家命,不闻贼命。”斩之于市,徽民自是婴城死守。迁知建昌府,以赵鼎荐除广东运判,改浙东提刑,坐忤权近,奉祠。

林宋卿字朝彦。仙游人。尝从陈瓘、杨时学,崇宁中登第,后知恭州,奏罢贵州役,请蠲削下户军需绢。秩满,以治行荐,留再任,自受俸非禄令所着者一介不取,恭人祠之。南渡后,张浚建督,宋卿衔命赴督府禀议,因条《胡北兵筹王利》,又有《胡北事宜》一集、《督府集议》一集。及浚视师江上,辟宣府判官,不赴。

李德昭字子晋。莆田人。崇宁中第进士,自广东提举召对,留为度支郎官,建炎初差知建州。建卒三百人先屯广州,至是闻叶侬贼平径还,郡官疑其从敌,咸请杀之,德昭力言不可,得全活。苗傅、刘正彦之变,列郡戒严,韩世忠既执正彦于浦城,德昭分兵守要冲,获傅槛送京师。寻谢病归,建人祠之于白鹤山。

吴公诚字君与。莆田人。大观中登第,为古田县尉,积阶朝散大夫,清介有闻,历官三十年始终检饬,凡衣服布帛家人所须悉因乡里市致,未尝取之官,死之日家无余资。子廷秀,知德庆府,剧贼李全劫湖南,乘胜捣岭外直抵晋康,廷秀率所部及募善射者拒守。贼薄城下,劲弩齐发,毙其二酋,分骑追击,郡中晏然。

黄静字至一。滔七世孙。政和中登第,任校书郎,通判澧州,力请于朝以湖外有四可罢之事,曰:博易务、茶盐司、弓弩手、廉访司,皆施行如章。终提举京西路盐事。从子泳,字永平,三岁书过目即成诵,大观二年应童子科,明年赐五经及第。

陈可大字齐贤。仙游人。父汝器喜积善,一夕飞钱满其室,祝曰:“愿一子光显门闾,钱乞减半。”可大政和中登科,调漳州工曹兼右推,时龙岩上死罪强盗七人,力辩其非辜,得不死。改知长乐县,大修陂塘,县人立碑纪其德政。后知肇庆府,民不能欺,去郡之日唯衣衾书籍而已。官终朝请大夫。

傅伫字疑远。楫之孙。仙游人。政和末登第。调南安县丞,岁大饥,民弃妻孥者相属,请出常平钱米设安养院,具糜粥赈之,明年岁丰,悉访所亲归之。知晋江县,有诏造战舰,伫临督其役,劳费视他邑减半,而事先集,张浚以闻,特减磨勘二年。官至朝奉大夫、南剑州通判。长子汶,知将乐县,县生子多不举,汶令里正籍记,给以钱米,活者万计。历倅广州,知贵州德庆府,所至以惠政称。

陈鹤字闻野。莆田人。宣和中登第。为惠州佥判,亲典教职,执经承学,岁率数百人,惠之倡学自鹤始,迁广州通判,海寇作,鹤敛兵示以无事,俄而掩袭,擒三百余人,兵官欲悉诛戮,鹤请原其胁从。历仕几三十年,阴德在人甚多。

林孝泽欑八世孙。宣和中登第。提举广东市舶,有番妇满持瑰产以献,为子求官得之,孝泽曰:“我为使者,岂可以一贾妇而使朝廷废二百年互市成法?”上书力争,固持不遣。就除转运判官,郡县解印绶者数十人。改知漳州,清介特甚,至不用官烛于私室。再除广东提刑、福建转运副使,加直秘阁。

王悦字习之。莆田人。绍兴中登第。性峭直。孝宗立,召见,论不可讲和,甚称旨。除国子监丞兼吏部员外郎。出知衢州,恺悌慈祥,视民如子。属岁饥旱,发廪劝分以给食,竭诚祷雨,绝不茹荤,早晚一粥,凡月余日,有“乞为三日之霖,愿减十年之寿”之句,竟以是卒。众为立祠于徐偃王庙。其丧出城,号恸之声震于原野,阖郡送至江山。事闻,赠直龙图阁,仍宣付史馆。

薛珩字景行。兴化县人。第绍兴进士,历湖北宪司检法官,尝疑鼎州所上盗十余人不当死,辄以去就争之,已而辰州果获真盗,宪臣惊服,交章荐之。珩前后四为法官,平反全活者百余人。官至梅州守。弟璆,由特科监广西西南道场,有私鬻盐六万斤者,吏捕以告,法应受赏,璆曰:“刑数十人而易二京官,吾不忍也。”以十之一闻有司,余阴令投之水,犯者得轻坐。终南恩州推官。

丘奂字明远。仙游人。举遗逸,进书数十万言,皆恢复大计,得旨赴堂察,吕颐浩与论,大奇之,奏除湖北帅司干官,改三京宣谕司干官。盗王威寇掠郡县,奂白方廷实单骑造威寨谕降之。后入刘锜幕下,沅州降卒至,佥谓宜杀,奂言既降而杀,此一失信,何以立大事?锜感悟。入监登闻鼓院,论事忤权臣,出知真州。

陈丰字宜中。仙游人。骥之子。绍兴中第进士。初为泉州教授,以陈康伯荐召为敕令所删定官,改太学博士,俄罢去,起知惠州。孝宗初立,诏监司各举循吏二人,丰居首。除知南恩州,清俭无扰,岁旱祷雨,有“愿俾微臣持损数年之寿,乞令合境普沾三日之霖”等语,雨果大至,而丰竟卒。州民哀而祠之。

林枅字子方。孝泽之子。绍兴中登第。孝宗时,知信州,陛辞论:“清议者忠臣节士之所慕,而权幸谗谄之所惮也,奈何恶之?”又言:“监司郡邑用武臣,非祖宗故事。”至郡,裁骄兵,斥公帑代输物力钱,民德之。再调江西运判,发漕司钱助诸县,岁计埋瘗疫死者至三千。改知泉州,举行荒政,立三贤堂以祀姜公辅、秦系、欧阳詹。除本路运判。光宗初立,拜监察御史,言:“汉宣帝自亲政,旧臣张安世皆曰‘凛凛而恭、显反用事’。魏明帝政自己出,而内倚孙资、刘毅,公卿大夫不与接者辛毗一人耳。权臣专制,务强主威,辅臣畏避形迹,言官承望风旨,愿以二臣戒。”除江东运副,奏镌广德、建平和买多取之额。以直徽猷阁帅福州,卒。

吴珏字仲玉。兴化县人。孝宗时为龙岩令,益学廪以养士,会有建议增诸邑转输者,珏力争止之。改宁国军佥判,有嫠妇无子,或欲没入其资,珏曰:“利毫末以绝人将坠之绪,仁者不为也。”听其立嗣。终通判漳州。珏天性孝友,好行善事,乡评亦归之。

许巽字少杨。仙游人。乾道中举进士,知归善县。尉有捕民为盗者,赂郡守必欲成赏,巽验非实,格不行,守不能强。历秘书郎,知滁州,属吏畏服不敢受赇。除提点成都路刑狱,因辞,乞除知漳州,未上,召赴行在,卒。巽居官所至以廉洁称,人号“耐贫翁”。

傅大声字仲广。诚之从子。淳熙中第进士。为福清簿,辩冤囚四十余人。调广州教授,侍从黄由举天下教官以大声为第一。后通判循州,适寇发,上御贼数策,漕司颁于广东十四州。遂辟知循州,始至,却例册钱千缗。在州四年卒,民祠之。

苏洸字澄老。父钦,自泉之德化迁仙游,官至利州路转运判官。洸以父任入官,知临川县,修治述陂,民号“苏公陂”。通判宾州,时张栻为帅,以廉吏举,除知雷州。秩满,赴阙面陈三札:一乞拆纳徐闻丁米以便民,二乞籍海舟以戢奸盗,三乞戒约广西军寨,不得差人回易。改知新州,民有《来何晚》之歌。移封州,洸首请减放丁米及经制无额之数。所至人皆德之。

叶棠字次魏。颙之孙,以祖任入官,累迁知邵武军。陛辞,奏事乞法孝宗,上问取法何先,棠言:“孝宗治效不出仁、孝、勤、俭四字。”俄而由太府丞出知台州。绍定初,权浙东提举,赈饥蠲税,筑堤以防水患,台民德之,图像士焉。以直徽猷阁知绍兴府,坐忤权要请祠,起知太平州、宁国府,再予祠,召为将作监而殁。

朱钧字茂洪。藻之孙。绍熙中登第。通判饶州,会楮币更,抗章极言展收换之期,寝编籍之科。坐忤宰相贬官。后擢知严州,诸邑无名征敛,次第蠲损。被召总领淮东军马钱粮。虏入光州,疏陈攻战方略,又议移沿淮诸军进屯边面,以为进图中原张本。加司农少卿,改知泉州。州旧为台、信、建昌、邵武抱纳上供银,大为民病,奏乞各从初赋,从之。创局讲荒政,所活万计。蠲逋赋,纾下户,家设像尊事之。移镇广州,为治以宽平称。方被召,卒。

陈光祖字世德。吉老之孙,以父希造死事补官。好儒识礼,德行政事皆不凡。知英德日,上供泛输几倍,光祖奏蠲第四户,以宽民力。滇阳渡舟多覆溺,更创巨艘以济。廖德明行部,叹曰:“依本分,君子也。”改知邕州,诱洞首李万雄擒之。事闻,除广东提刑,作《钦恤编》以戒僚属,新濂溪祠以崇教道。凡无名之征一切蠲罢,民甚便之。

宋诩字晦叔。棐曾孙。以荫补官,知程乡、归善二县,专意抚字,安静无扰。端平初,通判广州,属摧锋军士作乱,帅臣曾治凤弃城遁,诩戮力守城,且以闻于朝,得旨崔与之领帅事。诩佐与之登城,开门延敌,贼奔循州。与之荐诩知州事。始至,劳军平寇,简徭薄征,通商裕民,流移复业,开渠建桥,美绩大着。循人立生祠于学。官终直焕章阁。

刘克逊字无竞。克庄弟。以父任补官,调古田令,以救荒捕盗着劳绩,辟江西帅干。枰提令行,奴有告主窖镪者,克逊曰不可以训。累迁知邵武军,威爱并行,除剧盗,兴教化。改潮州。初,银价平,每丁赋钱五百,后银贵加至四倍,下教蠲之,曰“纵得罪,无恨。”移泉州,以疾奉祠。克逊一生清贫,尤工于诗,叶适、赵汝谈称之。弟克刚,为泉州录参,真德秀荐知沙县,后知惠州。清俭治办,修弊起废,卒于官。

〔元〕

林以顺字子睦。积仁之后。至治初进士第。调庆元县尹,有弟杀兄而以贿免者,以顺发其狱,按法诛之。移浦江县尹,改台州路推官,治狱皆有善状。海寇滋炽,总管建招安之议,以顺曰:“若然,恐遂以姑息乱天下。”历江西儒学提举、福清州知州。时元政已失御,所在盗起,钟三、王小五劫杀乡邑,以计剪除之。寻除福州路同知,致仕,年八十一终。

〔国朝〕

林士敏名懋,以字行。莆田人。枅五世孙。父善同,字舜与,少好学,工词赋,元末领乡荐,署泉山书院山长。国初例起赴京师,以祖母年老辞,既而复起之,竟卒于道。士敏洪武中由乡贡入太学,逾年署大理寺少卿,除刑部郎中,以陈言谪南州州吏。永乐初,起为南康府知府,一意损己厚人,衣服至给取于家。改淮安府,清介愈甚,坐不防水患,贬南宁府镆鎁巡检22,辟为常州府宜兴县教谕。有《芹边集》、《匡庐小稿》。

林时字学敏。宋都厢深之之后。永乐中,由进士除陕西按察司佥事。初,戎卫未有学,时以为言,朝廷从之,于是天下皆设卫学。迁贵州按察司副使,持节两部,风力廉介,为时所称。

方鲤字庭训。大琮七世孙。永乐间登进士第。为监察御史,风采凛然。升彰德府知府,改绍兴府,皆以严明莅郡,号“良二千石”。正统中致仕,行义尤为乡邦所敬服。

佘耀字叔炫。永乐中第进士。除贤县知县23。九载。少师杨士奇荐其贤,移檄即家,命驰传诣阙。升吉安府通判,掌太和县事,调饶州府通判,卒。耀勤敏廉介,历官郡县,所至有声。

何诚兴化县人。正统间由太学生任凤阳府虹县知县。廉正恺悌,不尚威严。每诣村落,教民筑堵植桑,民以赖其利。后以疾卒,囊橐萧然,虹人共买棺殓之。妻南京人,舁其柩以父家即葬24。虹人思之,迁柩还葬于县之山川坛右,复建祠祀焉。

道学

〔宋〕

林光朝字谦之。莆田人。壮岁闻吴中陆子静学出于尹焞,因往从之游。自是专心践履之学,言动必以礼。南渡后,以洛学倡东南者自光朝始。平生未常着书。惟口授学者,使之心通理解。其言曰:“道之全体存乎太虚,《六经》既发明之,后世句解固已支离,若复增加,道愈远矣。”又曰:“日用是根株,言语文学是注脚。”隆兴初擢第,乾道召对论近习,出知永福县,大臣论荐不已,召试馆职,迁着作佐郎。张说除枢密,独不往贺。淳熙中为中书舍人,谢廓然由曾觌得赐出身入台,光朝封还除目不草制,改工部侍郎,卒谥“文节”,学者称“艾轩先生”。门人黄刍,字季野,志行高古,同游士自刘夙、刘朔、林亦之而下皆推让焉。一第而夭,竟止怀安县丞。

黄士毅字子洪。莆田人,号壶山。徙居吴。幼知嗜学为向上事业。方庆元诋诽道学,士毅徒步趋闽,师朱文公,命日观一书,夜叩所见,告以静坐勿杂,唤醒勿昏。居数月,投以《大学章句》,终其身从事于斯。着述甚富,类注《仪礼》、撰次文公《书说》七卷、文集一百五十卷,又因语录成言,分门序次为《语类》一百三十八卷。尝言:“孔、孟之道至周、程而复明,至朱子而大明。”识者以为知言。

陈宓字师复。号复斋。俊卿之子。少从其兄守定同游朱文公之门,已而友潘柄、黄干诸贤。以父任补官,嘉定中监进奏院,轮对,言:“宫闱仪刑有未正,朝廷权柄而有所分,政令刑赏多舛逆。”又言:“人主之德贵乎明,大臣之心贵乎公,台谏之言贵乎直。”补外历南康军、南剑州,所至每为民立久远之图。除直秘阁奉祠。理宗初,李燔、真德秀皆荐宓宜在言地,最后三学生又请起之,殁已阅月矣。端平更化用言者,追赠直龙图阁。宓尝为《朱墨铭》,谓朱属阳,墨属阴,以验理欲分寸之多寡。与干及燔同入庐山,盘旋玉渊、三峡间,俯仰文公旧迹。家居作仰止堂,像文公于中,又筑沧州草堂与诸生讲学。干暮年论当世志道之士:真德秀、季道传及宓三人而已。所着《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稿》。

儒林

〔梁〕〔陈〕

郑露字恩叟。莆田人。梁、陈时卜居南山,与群从、庄淑构书堂于其间,号“南湖三先生”。郡人业儒自露始。(按:宋叶适志郑耕老墓,刘克庄志郑浚甫墓,及国朝方时举《人物志 郑济传》俱称露为太府卿。又按《方舆胜览》及《莆阳旧志》皆以露为梁、陈时人,而郑氏子孙又谓露实生于隋季,至唐官至太府卿。盖其祖昭自梁时入莆,已尚诗、书,至露而始着,故推本言梁时也。)

〔唐〕

林蕴字复梦。披之子。贞元中明经及第,复应贤良方正科,为四川节度推官。刘辟叛,蕴切谏,辟令以刃磨其颈,胁之使服,蕴叱曰:“死即死,我颈岂顽奴砥石邪?”辟知不可屈,释之,斥为唐昌尉。李吉甫、李绛、武元衡为相,贻书讽以六事,皆当时极弊。沧景程权辟掌书记,权上版籍而军中挟权拒命,蕴为陈大义,权乃得去。迁礼部员外郎,终邵州刺史。

〔宋〕

黄君俞字廷佥。莆田人。问之子。试开封府第一,已而四黜于礼部,以大臣论荐,召试舍人院,除国子监直讲,改馆阁校勘,有《尚书诗周礼春秋关言》及《泉书》十卷。

方元寀字道辅。莆田人。峤从子。少与程颐同游润学,书问往复至数十纸,有曰:“足下非混俗之流。其志道之士。”又曰:“老夫怕执笔,非吾故人不复作此书。”仕终宣义郎、威武军节度推官。

郑厚字景韦。兴化县人。文辞高古奥博,议论自成一家。绍兴五年礼部奏赋第一,调广西提举司干办公事,言者以厚少年着书,若李觏于孟氏之书有所不合,以是不调者十年。迁昭信军节度推官,终湘乡县令。晚岁削去彖象文言大传为存古《易》,学者称“湘乡先生”。厚名重当时,廖刚且欲荐之,既又以其不主和议而止。厚尝论“贬不可惩,胜不可狃”,识者以为名言。

郑樵字渔仲。厚之从弟,隐居夹漈山,博学强记,搜奇访古。遇藏书家必借留读尽乃去,过目不忘。为经旨、礼乐、天文、地理、虫鱼、草木、方书之学,皆有辩论。绍兴中,以荐召对,授枢密院编修官。金人犯边,樵策其酋必毙,已而果然。所着书凡五十八种千余卷,又有《通志》二百卷。

方翥字次云。元寀之孙。从兄略为广东转运副使,作万卷楼储书千二百笥,语翥曰:“次云才性,不出户十年,可移吾书入肝膈矣。”翥既第,不涉仕途凡十八年,尽读之。敬事盐官施廷先,而与陆子静、林光朝为友。朱熹过莆谒翥,甚礼敬之。官至秘书省正字。仙游陈昭度与光朝、翥友善,自号“西轩子”,为藤州教授,以致知谨独教学者,终长乐令。

黄补字季全,号吾轩。滔之后。绍兴中,从父官游惠州,得永嘉陈鹏飞师友之。已而以其学教授于乡,及门者数百人。时林光朝讲学城南,补在城东,几与齐名。官至高要县尉。有《九经解》、《论语人物志》。

郑耕老字榖叔。绍兴中第进士。调明州教授,为诸生讲说,恒在科举之外。学舍经女真焚荡,乃更营。从臣以通经术荐,召对因言25:“太祖尝谓赵普曰:‘天下何物最大?’曰:‘道理最大。’知道理为大,则必不以私意而失公中。”孝宗亲擢国子监主簿。有《周易洪范中庸解》。

蒋雝字元肃。仙游人。号朴斋。绍兴中登进士第,为泉州教授。尝撰《时政十议》,王十朋见之叹曰:“经世之文也。”淳熙中知通州,作三贤堂,以励多士也。

苏权字元中。侍父洸官宾州,因学于张栻。淳熙中登第。历梧州推官,调福州教授,改秩,知余干县,终辰州守。有《春秋解》三卷。子国台,从潘柄讲学。

方壬字若水。元寀曾孙。淳熙中游太学,往返建安必参谒朱熹,至必留月余。擢第为漳州长泰簿。时熹为守,辟壬主学,条上讲说、课试、差补等十事,熹令诸邑仿之。每见民间疾苦,悉别白为熹言之。后熹召还,出《大学章句》俾刊示学者。

方士繇字伯谟。莆田人。会曾孙。父丰之,仕至监方国镇,朱熹称其诗豪壮。士繇少孤,依母家邵武吕氏,已而徙居崇安,从熹游。聪明绝人,持以谦厚,尝累试场屋不利,弃举子业,专以讲学授徒为事,六经皆通,尤长于《易》。绍熙间,熹之门人有至行在者,公卿延致惟恐后。士繇在远闻之,曰:“异时必为学者祸。”未几,伪禁果作26。又尝劝熹少着书,以熹教人读《集注》为未然。其忧深思远类此。所为诗尤温润,有《远庵集》。

郑可学字子上。莆田人。济从曾孙。号持斋。从学朱熹,以禀性卞急,力于惩忿上做工夫,久之,最称得熹精要,面命问答,率前贤所未发之旨,四方来学者,熹多使质正焉。熹知漳州,延置西塾,其后删定《大学》一编,曰:“此书欲付托得人,惟子上足以当之。”前后三奉大对,晚以特科调衡州司户。着《春秋博议》十卷、《三朝北盟与□》一卷、《师说》十卷。初,可学在临安,欲往见陆子静,或云:“吾友方学不可见,归必学参禅。”可学以此遂止。朱熹颇是之。

方耒字耕道。莆田人。元寀曾孙。少孤贫苦学。游建安,参谒朱熹。乾道中登第,为善化尉。因见张栻,栻深喜之,谓世之可与共生死同祸福者,耒一人耳。后栻帅荆南,奏耒及游九言为属,曰:“是二人,能攻臣过失。”历仕,着廉直声。终连江令。

黄钟字器之。兴化县人。号定斋。从陈昭度游。乾道中登第,待次德化尉,讲学授徒,里人服其教。调漳州录事参军。平生喜着述,有《周礼集解》、《荀杨续注》、《杜诗注》、《释史要》诸书。

方大壮字履之。适侄孙。少好学,不践场屋,专心求道。朱熹至莆,大壮举所学就正焉,得其亲传面命之懿,日与同志话明。自号“履斋”,熹为书其匾。子大东,孙澄、孙会、孙公权,玄孙德至,连四世登科。

郑鼎新字仲实。仙游人。从黄干、杨复游。嘉定中登第,知晋江县,为守臣真德秀所敬礼。邑人像而祠之。着《礼学举要》、《礼学从宜》二书。

陈沂字伯澡。光祖之子,笃志紫阳之学,以父命从北溪陈淳游,而又遍参当世名儒硕士。尝名其书室曰“贯斋”。淳为之记。官至新州推官。着《大学论语说》、《读易记》等书。

谢升贤字景芳。仙游人。号恕斋。与陈沂为友。端平中登第,官至循州兴宁令。漕使方大琮、提刑杨大异皆荐升贤宜充师儒之选。有《太极图西铭中庸大学解》刻于濂泉书院。

陈均字平甫。俊卿从孙。安贫力学,以累举当奉入对,不就。参稽宋史及司马氏《稽古录》、徐氏《国纪》、李氏《续通鉴长篇》诸书,用朱子纲目义例提要备言辑成《宋编年举要》、《备要》二书,起太祖建隆庚申,迄宁宗嘉定甲申,凡八十八卷。端平初,时宰言于朝,下福州取其书,赐迪功郎,不受。

刘弥邵字寿翁。夙之子。中岁弃科举,务向上,事业行义为乡先生。家贫食于学,晚舍去,并学俸却之。郡守杨栋即学创尊德堂以处弥邵,仅一至。后栋使本道,又论荐于朝,未报,卒。有《易稿》、《汉考》、《读书日记》诸书。学者称“习静先生”。

方之泰字严仲。壬之孙。绍定中第进士。历英德府教授,课试略如中州,士习一变。方大琮为闽漕,辟幕府,与洪天锡、徐明叔号“三贤幕”。迁知长溪县,以邑前辈杨楫、杨复及师儒黄干并祠焉。汰庠序冗职,增弟子员。民间诉米价重,取例钱尽蠲之。终袁州通判。尝裒拾其外祖林光朝遗稿为二十卷。

黄绩字德远。滔之后。初游淮浙,遍参诸老,已而从陈宓、潘柄游。及宓、柄卒,率同门友筑东湖书堂,而请田于官祀之。读约聚讲如宓、柄规约,由是学者皆就正于绩。郡守推入尊德堂以继刘弥邵,又辟充涵江书院山长。绩以“独不惧”名斋。所着有《四书遗说》、《近思录义类》。

黄仲元字善甫。绩之子。咸淳中登第。陆秀夫荐充溢王府撰述官,除武学谕、太常博士兼闽广宣抚司机宜,改国子主簿兼福建招捕司参议官,皆不赴。宋亡,改其名字曰“渊天叟”,又改其“四如”之号,而以“韵乡赘翁彦安”为称。穷居稽古,深入理奥,率以向上自处,不忝其父。年八十二卒。有《四书讲稿》、《经史辨疑》、《四如文稿》。

方澄孙字蒙仲。大壮之孙。淳祐六年廷对万言,终始欲聚君子以续国气脉,明公论以强国精神。又请立涪陵后,锢秦桧子孙,窜史嵩之以谢天下。擢甲科,贾似道尝以“语妙天下”荐之,及似道相,澄孙独祈以外庸自效,出知邵武军,方以秘书郎召,卒。有《通鉴表》、《微洞斋集》、《和刘克庄梅花百咏》。

郑献翁字帝臣。伯玉之后。从黄绩游。咸淳初登第,仕至漳州推官。元既改物,与黄仲元诸人俱以宿儒为郡人模范。

方公权字立道。学有渊源,尤粹于理。咸淳中登第。历广州教授,至太常寺簿。于是宋社既屋,莆城方罢屠戳,而故官或变衣冠求见唆都,公权以大义责之。其着述甚富,时称“石岩先生”。

〔元〕

陈旅字众仲。莆田人。父子脩、兄震皆名儒。旅资禀颖异,从温陵傅定保游,为文纯洁高古。初为闽海儒学官,马祖常使闽奇之,勉游京师。既至,虞集见其文,叹曰:“此所谓我老将休,付子斯文者。”延入馆中,日以道义问学相讲习,自谓得旅之助为多。仕终国子监丞,有《安雅堂集》行于世。

〔国朝〕

林圭字信玉。莆田人。洪武初,以明经荐为莆田县学训导,升宁国县教谕,凡六典文衡。致仕家居,讲学明理,启迪后进,经义辞章为莆郡首称。卒年九十。

黄寿生字行中。滔十五世孙。永乐中,以太学生试应天府第一,登辛卯进士,改翰林庶吉士,预修五经、四书、《性理大全》,书成授检讨。九载将满,考试礼闱,得疾卒。寿生自幼庄重,笃孝友,敦行义,勤问学,经史百氏多所通贯,尤邃《诗经》,一时从游之士多取高第,为时闻人,而莆之业是经者,寿生实其初祖也。学者因其所居称为“东里先生”。后以子子嘉恩赠束鹿知县。有《东里文集》。

陈用字时显,莆田人。永乐中第进士,为翰林庶吉士,预修五经、四书、《性理大全》,书成授检讨。丁外艰起,复留南京。宣德间升修撰,正统初升侍讲,掌院事二十余年。丁内艰归,卒。同县陈道潜、黄约仲俱与用同时被选预纂修之列,道潜第庚辰进士,授礼科给事中,改夷陵州判官,永乐中召除监察御史,满九载以老致仕。约仲初以楷书选,大臣有以工诗荐之者,擢翰林典籍,迁检讨,出为汀州教授。有《静斋集》四卷。

杨慈字则惠。莆田人。幼颖敏,下笔数千言立就,其文丰赡典则,直欲追踪古作者。永乐戊子乡试第一,登辛卯进士,改庶吉士。慈体貌丰伟,志气轩昂,恒以科第文辞为儒者未事。抱负甚大,未及用而卒,年甫三十。有文集五卷。

陈中字舜用,大卞之后。永乐辛丑会试第一。资性简率,文思丰赡。宣德初,自南京户部主事召赴行在,与修太宗、仁宗两朝实录,书成升本部员外郎。年五十七以母老致仕,卒年八十三。有文集行世。

方字源深。莆田人。正统间,年五十余始第进士。授行人司行人,未六十,恳求致仕归。性介烈,抱经固穷,以讲授为业,未尝轻入城府。晚年尤邃《礼》学,动止语默不少苟。尝着《家礼旁附》行于业。自号“柳东耕老”,学者因称为“柳东先生”。卒年八十二。

校注

1弘治《兴化府志 人物》作“求缓兵”。

2弘治《兴化府志 人物》作“仕陈洪进”。

3万历《兴化府志 列传》作“以贷民”。

4万历《兴化府志 列传》作“朱绂”。

5弘治《兴化府志 人物》作“行钞盐榷酤之法”。

6弘治《兴化府志 人物》作“宾之玄孙”。

7按弘治、万历《兴化府志》本传均无“讣闻”二字。

8乾隆《莆田县志 人物》作“俾直省官贾光祖等当道不避”。

9弘治《兴化府志 人物》作“五世孙”。

10弘治《兴化府志 人物》作“终权刑部侍郎”。

11弘治《兴化府志 人物》作“慎从七世孙”。

12弘治《兴化府志 人物》作“平居抑畏,言不出口”。

13弘治《兴化府志 人物》作“性狷介,少和寡合”。

14弘治《兴化府志 人物》作“今虏冰合未来,交口谈清野之效;裸享偶霁,动色称格天之祥”。

15弘治《兴化府志 人物》作“时等所言,庶几从宜而不失者。”

16万历《兴化府志 列传》作“以虞部郎中致仕卒”。

17弘治《兴化府志 人物》作“一路生灵陟顿贫”。

18弘治《兴化府志 人物》作“欲闭旧河,开新葫芦河于孟家口,沧、景、德、棣四州俱受其害”。

19弘治《兴化府志 人物》作“熙宁九年登第”。

20弘治《兴化府志 人物》作“兰人德之。代还,主管福建转运使文字。时建卒叶侬叛,祖奭挺身谕贼”。

21弘治《兴化府志 人物》作“卓全高聚众为暴”。

22弘治《兴化府志 人物》作“时部臣……以不防水患劾之,贬南宁府镇鎁巡检”。

23弘治《兴化府志 人物》作“除进贤县知县”。此漏一“进”字。

24弘治《兴化府志 人物》作“欲即父家葬之”。

25弘治《兴化府志 人物》作“召对,奏言”。

26弘治《兴化府志 人物》作“学禁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