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池

博物志曰:禹作三城。公羊传曰:五堵而雉,百雉而城,所以慎启闭。谨防御戢奸宄也。两浙控扼婺、信,襟带江海,其间崇墉之筑,棋置星罗,或枕高冈,或临深壑,屹然千百载久安长治之基也。虽曰众志成城,无形之险,更有巩于金汤者。然楼橹之具,不可不以时葺,则清风至而修城郭,是在司牧者加之意焉。作城池志。

杭州府

杭州府城池

隋杨素筑,周三十六里九十步。唐因之。景福二年,上杭等州观察使开国侯钱镠新筑罗城,自秦望山,由夹城东司江干洎钱唐湖、霍山、范浦,周七十里。城门凡十:曰朝天,曰龙山,日竹车,日新门,曰南士,曰北士,曰盐桥,日西关,曰北关,日宝德。绍兴二年二月,霖雨,城坏,诏以修内司所集湖、秀五州役卒就筑之。二十八年,增筑内城及东南之外城,附于旧城。为门十三:东曰便门,日候潮,日保安,曰新门,曰崇新,曰东青,曰艮山,西曰钱湖,日清波,日丰豫,曰钱塘,南曰嘉会,北曰余杭。水门五:曰保安,曰南曰北,曰天宗,曰余杭。元初,禁天下修城,渐为居民所平。至正千六年,张士诚据浙西五郡。十九年,发松江、嘉兴、湖州、杭州民夫复筑,周六千四百丈有奇,高三丈,厚视高加二丈而杀其上,得厚四之三。东自艮山门至候潮门,视旧拓开三里,而络市河于内。南自候潮门迤西则缩入二里,而截凤山于外,东西比旧差广,门仍一千有三。二十六年十十月,明太祖命曹国公朱文忠兵取杭州,守将潘原明以全城内附,遂因之为省城门。省为十。东城五门,曰候湖,曰永昌,曰清泰,日庆春,日艮山。西城三门,日清波,曰涌金,曰钱塘。南城一门日凤山;北城一门曰武林。为水门四,在凤山、候潮、艮山、武林各门之傍,门各有楼。涌金门无月城,共十有九。水门楼山二,武林、艮山性堞九千八百三十三堵,将台五十座,警铺一百七十一所,制多仍旧。惟城周五千五百丈,高三丈六尺,下广四丈或三丈七尺,上广三丈二尺有差。成化十一年,左布政使奔良议于钱婆门左、涌金门右,开九渠之为河,以导湖水。上其事,从之。于是开为水门,阔七尺,高九尺,入深四丈九天。嘉靖三十三年,巡抚都御史李天宠清负城马路之侵没者,自凤山门迤西北至清波门,阔三丈余,长不可计。三十四年二月,倭寇将犯,提学副使阮鹗增筑钱塘门月城雉媟,高二尺。八月,督抚都御史胡宗宪令于北关外登云桥筑东西敌楼二座,俱高六丈,阔四丈,周二十二丈,上有雉媟,下为门。二十二月,又于清波门南城上筑带湖楼,东南城上筑定南楼,凤山门西城上筑襟江楼各一座,高二丈八尺,周三十二丈。三十五年二月,巡抚都御史阮鹗令于白塔岭、兵马司、银杏树、月塘寺各筑敌楼一座,俱高五丈,阔三丈,周一十六丈。曰十六年正月,鹗又令于东新关、沈塘湾、沈婆桥、陆家桥各桀敌楼座丈尺,如登云桥敌楼之制。涌金、钱塘二门相去数里中,旧有确道,以便守城者。山下频年盗贼逾城夜劫,城市多由于此。隆庆五年十月,督抚都御史邬琏令于城之西上筑严警楼十座,丈尺如带湖诸楼之制,分营兵值宿。万历二年二月,督抚都御史谢鹏举令所司彝毁磴道。池南迩浙江,西即以湖水为险。其东起永昌坝,并清泰至庆春门止,中广二十余丈,长一千丈九尺。自庆春门历艮山,广三十余丈,迤北至武林、钱塘门山,长二千六百二十三丈二尺。嘉靖三十五年,武林、钱塘二,外各浚池税闸,上搆吊桥,环城皆有深池。是年四月霖雨,湖益钱塘门,北城冲圯三十余丈,乃塞池弁,毁桥闸焉。皇清顺治十五年,总督李率泰檄府增高女墙,并二为一,兼檄各府州县。

仁和县

附郭。

钱塘县

附郭。

海宁县城池

隋大业十三年筑,在今县西北四十一里,周六百先,高八尺。唐永徽六年,改筑今县治,周四百六十步,高二丈,池阔五丈,深四尺。元至正十九年,浙江行省命左右司都事陈元龙筑,高千丈五尺,周七里九十步。明洪武二十年,信国公汤和增筑,高五尺。永乐十五年十二月,都指挥谷祥增筑雉堞三尺,高二丈五尺,下广二丈五尺,上广一丈入尺,筑造月城,城门楼十,左右翼以箭楼,警铺四十九所,雉媟一千三百七十五堵。为门五:东春熙,西安戍,南镇海,北拱辰,东北宣。德水门三,在拱辰门西,一在宣德门北,二在安戌门南。宣德、镇海、安戍三门之外,各有吊桥。嘉靖三十四年,知县蔡完增城,高五尺,敌台二十四座,警铺四十五所。弁周围女墙,池阔五丈,深一丈,复濬深五尺,计深三丈五尺。

富阳县城池

唐咸通十年,人赵讷修筑,后徙建荣国寺西北隅,周一十二里,高二丈一。尺阔二丈,警楼三十二座,铺七百一十九所。五代时土城在今县东南,钱氏乃垒砖石为之。元至正十六年,江所行省参知政事杨完者重筑,周三里。后毁。明嘉靖三十五年,知县桂𫐄筑城于古城东南,广六里,厚一丈六尺,内外俱甃以石城,门楼四,雉堞一千二百堵。为门四:东升平,南萃和,西康阜,北达顺。又开三小门以便出入,并开水门以疏奔湍。隆庆五年,分守器政李淑于儒学之前城阙门日文明池,东南以长江为断。

余杭县城池

在县溪南,周六里二百步。东汉时,令陈浑徙于溪北,周五一百丈四十一丈,高三尺,下广三丈五尺,池阔二丈五尺。唐钱镠重筑,为门四,东荣春、西迎波、南湖。徙光溪、北永南、丰号。后复清平军。宋雍熙初,再徙溪北,入元,圯。至正十六年,杨完者于溪南筑城,周三靖里,后毁。三。明嘉十五年,知县吴应征因寇乱筑城,自西迤北至东五百丈,高二丈八尺;自东迤南至西二百三十丈,高三丈二尺,周广一丈六尺。城门楼四,雉堞二千三百四十三堵。为门四,南对勋,北拱极,东阳宾,西秩成。万历五年,知县濮阳榧重筑通济桥南关三座,安乐桥东关三座,皆石甃,无为台,下为门池。南临苕溪。

临安县城池

旧有城,依太庙山,周五千五百六十步,池在东北。变缪时,名衣锦城。为门四:东迎恩,西惠政,南望锦,北拱辰。今圮。明嘉靖三十四年,因寇乱,知县魏希古筑士城,周五里,高三折下矣化四城。丈池环如城。

新城县城池

旧城在县东南三白步。相传唐徐敬业起兵时筑。大顺二年,钱钱部都将杜棱领兵镇东安,筑城保障,乃得新城地,因山而城之后地。明嘉靖三十四年,因寇乱,知县范永龄筑城,周三里,计六百余丈,高一丈六尺,厚倍之。城门楼四,锥堞五百七十堵。为门四:东元始,南亨通,西利遂、北贞成。东门旧二,后塞。其万历元年重开,共门五。三年,知县温朝祚增筑女墙,高三尺五寸,池环如城。

於潜县城池

旧在今县北二百四十步。隋开皇十三年,杨素筑,废久。元至正十七年,杨完者重筑。自金鹅峰而西,由石龙口直抵县后。山周五里,高一丈五尺,厚三丈,池润二丈,为门三,西锦江,南迎恩,北仰山。其东以山势作阻,不置门。后城毁,门存池无。

昌化县城池

咸淳志:邑城周三百六十步,高。丈五尺,广如之,门三。东趋京,西三瑞,南登龙,北负唐山,不设门,南因溪以为池,后圮。元至正十年,杨完者重筑。自登龙而东,转唐山而西,抵溪浒,凡七里,高一丈五尺,广一丈入尺,为门亦元。三末复坦。明隆庆三年,知县周易创东西二关。

嘉兴府

嘉兴府城池

唐乾宁中,守臣曹信筑。吴越备史谓唐僖宗文德元年,吴越王命制置使阮结筑。五代晋天福四年,吴越王钱元瓘柘为州城。宋谓之军城,元谓之路城。罗城周围二十二里,高二丈二尺,厚下丈五尺,木旱门各四,门各有楼,门外各置吊桥,跨隍池以通往来。东日春波门,西日通越门,南曰澄海门,北曰望吴门,惟澄海水门。元至元十三年,堕郡县城,罗城遂平。元末兵起,诏守臣御防。至正十六年,惟官路方睿营筑未就。明太守吕文燧谢节竟其功,较旧缩三里,高倍于售。三尺,面阔三丈,敌楼二十五,女墙三,于四百二十五月城门楼、吊桥悉具。池周围绕城,阔二十一丈,深一丈二尺。嘉靖三十三年,便寇倅至,知府刘悫修城缮隍。三十九年,知府侯东莱增筑,改春波日澄霁、通越曰阜城,澄海、日迎勋、望吴曰拱辰。重建敝楼二十八座。万历初,城渐北。四十四年,知府庄祖诲言造窝铺、箭楼、马坡。天启二年,知县杨齐修筑城堤及堵。皇清顺治十五年,奉微增高城垛,并二为一。康熙四年,南水门切,嘉兴知县林逵重筑子城,周围二里十步,高厚俱一丈二尺。敝楼明嘉靖三十三年倭变,巡抚胡宗宪、佥事王询、侍郎赵文华议建,知府刘悫、知县张烈文董其成。于海盐塘筑一座,名镇海;于汉、魏二塘筑二座,名镇海、镇魏。于秀水杉青闸筑三座,名上青、中青、下青。天启二年,知县汤齐、范文若同修筑之。

嘉兴县

附郭。

秀水县

附郭。

嘉善县城池

明宣德四年分县,无城。嘉靖三十二年,巡抚王恃命通判邓迁建水门五,陆门四,东大胜,西太平,南庆丰,北熙宁,月城、望楼、墩台、窝补悉具。周围一千四百八十八丈,高二丈二尺五寸,厚连堤二丈二尺,雉堞二千六百四。池周于城,阔六丈。万历二十年,知县章士雅修缮楼台。崇祯十年,知县李陈王更修。皇清顺治十五年,知县方舟增高并堵。

海盐县城池

唐开元初,移治马隍城。明洪武十七年,太祖谕信国入汤和,缮城备倭,设海宁卫,委指相许能增筑四门月城,皆以传石为之。永乐十六年,都指挥谷祥加修,周六里三十五步,高二丈五尺。池周于城,阔六丈九尺,深。丈二尺。陆门四:东靖海,西望吴,南来薰,北镇朔。水门三,东濒海,故缺。嘉靖曰十二年,倭乱,都指挥张缺增筑沿海士墙并敌楼一十六座、敌台。座在东门之南北偏,知县郑茂督理。万历中,知县王临亨重筑。天启曰年,知县樊维城修。皇清顺治十五年,奉督院檄,增高并堵。曰雨浦城,在县西南。明洪武十九年,命安庆侯、荣阳侯委海宁卫千口费进筑城,周日八里一十七步,高二丈四尺。五子。永乐中,谷祥以砖石包砌。正统八年,命待郎鱼宏、参政俞士悦勘议,备料重修。嘉靖二十五年,知贱郑茂增敌台三十六座,陆门四,西水门三,池周九里三步,阔五丈,深丈一尺。

平湖县城池

明宣德四年立县,无城。是靖三十二年,知府刘悫、知县刘存义奉巡抚王伃檄,筑城九里,高二丈五尺,广二丈,周一千六百九丈。陆门五,东启元,西毓秀,南豫泰,北丰亨,西南小旱门,水门五,西南北各一门。东曰栋当湖池,周围阔五丈。嘉靖四十一年,知县顾廷对增设雉媟弁窝铺一百一十二座。皇清顺治十五年,增广并堵日。乍浦城,在县东南二十七里。明洪武十九年命信国公汤和度地筑城,周六里三百三十二步,高二丈,厚三丈五尺。永乐十二年,谷祥以砖石包砌。正统八年,焦宏勘议,备料修葺。景泰三年,都指挥黄谦添设城楼四座。嘉靖三十三年,知县刘存义增敌台一十座,陆门四,北水门一。池周一千六百三十丈,深八天,润十丈。弟桥四。崇祯十一年,署印知县李陈玉开设水门一座,曰梁庄城堡县东南四十里。正统五年,巡抚李奎奏建。周八百丈,高一丈五尺,城楼二,角楼四。皇清置梁庄三寨。白沙湾城堡,距乍浦二十七里,周一里,高二丈,池阔二丈,深五尺。

石门县城池

县名皇清新攺。元顺帝三十六年,张士诚据西浙,始筑。明洪武十九年,倭寇海盐,诏徙县旧城,城乍浦。天顺中,知县王舆立四门为障。嘉靖三十四年,知县蔡本端奉巡抚王行檄,筑城,周七里三十步,高二文七月,阔一丈五尺,城门水陆各五。三十九年,知县刘宗武建城楼四座,南北瓮城各三,添筑敌楼三十,敌台三,池周于城,凡八里五十三步。皇清顺治十五年,知县李震加高并堵。

桐乡县城池

明嘉靖三十二年,倭乱,知县金燕奉巡抚王行檄,筑,周一千。百丈,高二丈八尺,厚二又六尺。城门水陆各四,敌楼八。池周于城,广六尺,深一丈五尺。皇清顺治十五年,奉督院檄,加高并堵。

湖州府

湖州府城池

子城即今府治。周一里三百六十七步,东西二百三十七步,南北云百三十六步。古乌程县治,吴兴郡旧城也。秦时为项王故城。晋欲移郡于东,郭璞女亦善地理,启璞无徙,因旧址损益之,可永无残破之虞。璞从之。唐初,为辅公祏所据。武德四年,李孝恭讨禽之,外筑罗城。周二十四里,东西一十里,南北一十四里。景福年,刺史李师悦修。宋绍兴三十年,知州陈之茂重修。元丁酉年,伪平章潘元明以旧城宽而不固,乃筑小之,周一十三里一百三十八步,门六:陆门东日迎春,西日清源,南日定安,北曰奉胜,水门东北日临湖,西北日迎禧。池周罗城外。皇清顺治十五年,增高并堵。

归安县

附郭。

乌程县

附郭。

长兴县城池

吴王阖闾使夫槩于吴西筑城,名夫槩城,又谓之雉城,以县有雉山也。晋、隋间,县治迁徙不一。唐武德七年,移县治于今所。辅公祐辇士筑之,岁久复崩。明元帅耿炳文安集长兴,始甃石为之。城高三丈,阔二丈八尺五寸,九百二十九丈,门六。东神武,傍有水门,清湖关。长安傍有水门,大雄开,南嘉会,北吉祥,西南承恩,东宜春。池,悯七丈,深一丈五尺。

德清县城池

唐初,置武源县,县治在下兰山南。天宝中,改德清,移置于百寮山南。旧无城,宋末始筑。明初以修海塘,徙用其石,止存士郛,启七门,东行春、临溪,西西成、清商,南见山、广储,北武塘。嘉靖三十二年,以倭警,推官方敏城之。

武康县城池

汉初平间置,在今县治西五里之银山,今徙乌回山。无城郭,累士为缭垣池无。

安吉州城池

明初,内申总管张俊德始筑士为城,丁酉,元帅费愚重甃以石,周六里,高二丈二尺,阔五尺,为四门,东迎春,西迎恩,南朝阳,北拱辰。嘉靖壬子,知州林璧重修。甲寅,知州江三麟复加高三尺,以石甃之城外凿池。

孝丰县城池

分自安吉,设于弘治元年,累士为缭五门四:东宾阳,西乐成,南来薰,北迎恩池无。

宁波府

宁波府城池

唐末,剌史黄晟筑。宋元丰元年,会巩修之。宝庆二年,守胡渠重修。宝祜间,制置使胡潜柏旧城,设雉堞。开庆二年,建望京、郑堰、下卸三门楼,其通永灵桥、东渡,则以次缮治。元初堕。至正八年,台州方国珍为寇。十二年,浙东都元帅纳麟哈刺复筑城以备。后国珍受招安之命,据城开。江浙分省复加修治。明洪武六年,指挥冯林更崇之。城高二丈五尺,址广二丈二尺,面一丈五尺,周二千二百三十六丈,延袤二十八里。为门六:东日灵桥,日东渡,南日长春,西曰望京,北日永丰,东北日和义。又穿二水门于长春、望京之侧,门各有楼,罗以月城。城山有敌楼,警铺,外设吊桥。自永丰至灵桥有大壕,环绕二干一百四十四丈,其余滨大江。嘉靖三十五年,守张正和重建瓮门,敌台皇清顺治十五年,增高并堵。

鄞县

附郭。

大闾城

属鄞县。距郡东九十里。高一丈七尺,址广丈二尺,周七百四十丈,延袤四里有奇。为东西南北四门,门各有楼,穴水门于西之侧,设以甲桥,罗以月城。城上有雉堞、敌楼、警铺,外自东南抵北,凡三百三十二丈,为壕,自西以北,际石山不故。明洪武二十年,汤和筑。永乐十五年,谷祥加修。皇清顺治十五年,复增修。

慈溪县城池

嘉靖壬子倭乱,始筑城,距郡西五十里,高二丈有奇,址广二丈四尺,为门五,门各有楼。东瞻岳,西萃宝,南拱寿,北拱辰。天启间,新开小北门辅极,又宗水门于东西之左右。罗以月城。城上敌楼三十二,警文四,雉堞一千五十八,周一千六百四十三丈。延袤十里,外为池九里,北半里,际山无池。皇清顺治十五年,增高并堵。

奉化县城池

距郡南八十里,明嘉靖壬子,知县萧万解筑,高二丈四尺,址广。丈二尺,面广一丈,周三千一十八丈,延袤七里,为门,四,门各有楼。穴水门于西为上水门,于东为下水门。城上有雉牒,外东南西临溪,北负山,不设池。皇清顺治四年,知县蔡周辅塞旧南门,开新南门于县东。戊戊年,知县王奂高城垛,名四门:东太乙,西金嶂,南黄时,北拱极。

定海县城池

筑于钱镠,历元而隳。明洪武元年,千户王及贤始立木栅。七年,守御千户端聚易以石。二十年,信国公汤和建卫,拓而大之,周九里有奇。永乐十三年,都指挥余成以北抵海,塞北门,穴水门于卜南门之右。嘉靖十二年,都指挥刘翱加增雉媟三尺。三十三年,知县宋继祖北面增建望海楼。隆庆三年,同知叚孟贤增筑内城,万历三十六年,知县黎民表修揖,共高二丈四尺,址广曰丈,面八尺,周一千二百八十八丈,延袤九里,为五门,东镇远,南南薰,又南清川,西武宁,又西向辰门各有楼,外设吊桥,罗以月城。城上有敌楼,雉堞敬补。池自东抵西,环九百六十六丈,北际海,不设。皇清顺治十五年,奉文增高并堵,重造敌楼、警铺。

观海城

属定海县,距郡西北百十五里。明洪武二十年,信国入汤和筑。永乐十六年,都指挥谷祥筑,崇之,高二丈四尺,址广三丈,延袤四里,为东南西北四门,外设吊桥,门各有楼,罗以月城。城上有雉堞、敌楼、警铺,外为池九百十四丈。皇清康熙十年,奉文重修增筑。

龙山城

属定海县,距郡北七十里。明洪武间建置。永乐间增筑,高二丈五尺,址广二丈,延袤三里,为东南西北四门,门各有楼,设吊桥于东西南门之外,罗以月城,上列雉媟,敌楼,警铺,外四周。为池五百六十二丈。

威远城

明嘉靖间,镇守都督卢镗与海道谭纶于招宝山筑建城堡,凡二百丈,高二丈二尺,厚一丈,设雉媟,东西为门,内建戍屋四十余楹。又于山麓西南展筑靖海营堡,周二百四十,又建屋四十余楹。皇清顺治十五年,增高并堵。

穿山城

属定海县,距郡东南百五十里。明洪武二十七年,安陆侯吴杰以滨海要冲,乃成城,徙定海卫后所官军守之。城高二丈一尺,址广一,又周七百四十二丈,延袤四里有奇,为东西南北四门,门各有楼,穴水门于南门之侧,设以吊桥,罗以月城。城上有雉媟敌楼、战台、警补。外自东绕西,通二百八十五丈为施,东北各五百二十五丈为辄道。二皇清顺治十八年,以城址跨山空阔,遂筑而小之。周百九十五丈,延袤二里有奇,高如旧。

舟山城

属定海卫。唐为翁山县。宋元为昌国县。四面皆海,距郡二百六十二甲。明洪武十二年,明州卫守御千户慕成、指挥许友城之。嘉靖四十年,海道谭纶增筑敌楼二十处。城高二交四尺,址广二丈,周一千二百一十六丈,延袤七里,为四门,门上有楼,穴水门于东南,各置吊桥,罗以月城。城上有雉堞,警铺,外为池,自东南及西军千二百六十八文。川际山不设。皇清顺治十三年,废舟山所,徙居民于内地。今城隳。

霩衢城

旧为定海卫千户所,距郡东百八十里。明洪武二十年,信国公汤和筑,高一文九尺,址广二丈,周四百八十八丈,延袤三里有奇,为南北西三门,门各有楼,外设吊桥,罗以刀靖。城上列雉堞、警铺敌楼。西有了远台,东西北壕三百七十四丈,南至西山堑三百三十二丈。今迁居民于内地,城隳。

象山县城池

距郡东南二百七十一里。嘉靖间,倭乱,知县毛德京筑,高二丈六尺,址广二丈,面广一丈,周一千八百九丈有奇。延袤五里,为四门:东宾旸,南来薰,西迎恩,北拱极。门各有楼,穴水门于北门之右,南门之两旁。城上有雉堞、敌台、警铺。外自水门至东为壕,自东门而北至西南门之东为堑。今复修筑增崇。

昌国城

距郡南三百五十里。明洪武十二年,于昌国县开设守御千户所,十七年,改县为卫。至二十年,内徙海岛居民,革县,徙卫象山县之东门。二十七年,因东门悬海,薪水不便,徙后门。指挥武胜掘隍成城,高二丈三尺,址广一丈,延袤七里,为门四,各有楼,设吊桥三,穴水门于西南二门之侧,罗以月城。城出有雉堞、敌楼、誓铺,外为壕二百一十六丈,其西北九百一十丈,依山不设。嘉靖三十二年,倭寇入据,后都指挥梁凤加筑。

石浦城

前后二千户所属昌国卫。东南面海,西北因山,距郡南三百七十一里。明洪武二十年,徙司于象山县之青山,乃调前、后二所于石浦筑城捍守,高二丈三尺,址广六尺,周六百七丈,为西南、北三门,门各有楼,穴水门于酒南二门之侧,罗以月城。城上有雉堞、敌台警绣,外为壕一百十丈,其西北百六十丈阻山不设。嘉靖三十四年,都指挥梁凤复增葺之,人废。

钱仓城

十户所属昌国卫,距郡南二百六十二里。明洪武二十年,千户王普筑。嘉靖三十二年,都指挥刘恩至加葺。高二丈六尺,址广三丈三尺,延袤三里,为四门,门上有楼,穴水门于西门之侧,外设吊桥,罗以月城。城上有雉堞、敌台、警铺,外为壕六百丈,余二十丈,阻山不设。今改为寨,设营房三百六十间。

爵溪城

距郡东南二百七十二里。明洪武三十年,千户王恭筑。嘉靖三十三年,都指挥。恩至重修,高二丈八尺,址广三丈,延袤三里,为东、西、南三门,门各有楼,设吊桥于南门外,罗以月城。城上设雉盘、敌楼、誓铺外为壕三百二十丈。

南堡城

在象山县西南三十里。明正统八年,防倭筑。今圯。

游仙城

在象山县东南十五里。明正统八年,防倭筑。今圮。

陈山巡检司城

在象山县东南一十三里。旧置县北陈山。明正统八年,参政高峻改。置今处而仍。其名人圯。

赵岙巡检司城

象山县东七里,旧隶宁海。明正统八年,侍郎焦宏因倭寇改置,今圯。

石浦巡检司城

明洪武二年筑。二十年,攺置千户所,徙司于青山,名仍旧,今圯。

爵溪巡检司城

在象山县西五十里。明洪武二年建,二十年迁今地。正统十二年增。筑今地。

绍兴府

绍兴府城

范蠡所筑,陆门三,水门三,周二十里,池七十二步,不筑北面。隋开皇中,越国公杨素修郡大城,加广周四十五里,高言丈七尺五寸,上广一丈五尺,下广二丈七尺,女墙七千六百五十,皆高五尺。唐乾宁中,钱王镠重修。宋皇祐中,太守王逵加修浚池。宣和初,刘铭治城,御方寇。嘉定十六年,守汪纲重修。诸门日五云、日、都赐、日东郭二门,皆木门,曰稽山,日殖利,日偏门与殖利皆水门,日常应、日迎恩,有木陆二门。日三江,亦水陆二门。元至正十三年,浙江廉访佥事笃满帖睦尔增筑。十八年,枢密副使吕珍镇越浚壕。明嘉靖二年秋,飏风大作,楼堞半死,知府南太吉修复之,复濬内外池。崇祯十六年秋,金华山贼倡乱,推官陈子龙、乡绅余煌增设年城五处。皇清顺治十五年,奉檄增高并堵。

山阴县

附郭。

会稽县

附郭。

三江巡检司城

在府城北四十里,属山阴县,与三江所城南北相峙,惟一门西出。明嘉靖二年,始增治之,方一里二十步,高二丈,厚一丈八人。城楼三,窝铺四,女墙三百六十六。

白洋巡检司城

在府城西北五十州,属山阴县。方一百一十丈,高一又五尺,厚一丈。城门三,谯楼一,窝铺四,女墙一百七十六。

黄家堰巡检司城

在府城东北人十里,会稽二虞之界,方三百四十丈,高三丈三尺,厚二丈五尺,南北环以月城。城楼曰窝铺四,女墙一百。十池深二丈二尺,广四丈五尺。

三江所城池

在府城北三十里,方三里二十步,高一丈八尺,厚如之。水门。陆门四,北则堵焉。门楼四,敌楼三,月城三。引河为池,窝铺二十,女墙六百五十。入城事七。

沥海所城池

在内城东北七十里,方三里三十步,高二丈二尺,厚一丈八尺。城门、城楼、角楼、敌楼、月城各四,池深一丈五月,广五丈五尺。窝铺十六,女墙六百一十。墩台四。

萧山县城池

明嘉靖三十二年,知县施尧臣建。周五里,高二丈五尺,阔二丈二尺,为门四,东达台,南拱秀,西连山,北静海,各设月城,门十,各有楼,雉堞二千五百八十有五。设水门三,各有吊桥。囚取士筑城,遂以为池,各深曰丈五尺,广三丈,长一千五百九十一丈五月望台一,在北干山上,筑城,周二十三丈三尺,高三丈八尺,阔一丈二人,雉堞六十有二。西为门。皇清顺治十五年,增高并堵。康熙八年,城渐圯,复修筑之。

诸暨县城池

唐开元中,令罗元建东北门。天宝中,郭密之建西南门,吴越王钱镠遣王矛修筑。元末,明兵取诸暨,是时县为州,将军胡大海重筑州城。未几,守将谢再兴以诸暨叛,将军李文忠击之,未克,乃去州六十里,别筑一城,名诸全新州。绍兴平,仍即旧城为县。嘉靖中,知县林富春修筑。周四里凡千曰十丈有奇,高一丈八尺,雉堞六尺,共二丈四尺。楼门四:东禹封,南句乘,西蠡湖,北槩浦。水门三。皇清顺治十五年,增高并堵。

余姚县城池

兀至正十九年,方国珍筑,凡二千四百六十五丈,延袤九里,高三丈八尺,址广二丈。陆门五,东通德,西龙泉,南齐政,北武胜,后永清。水门二,四面引江为池。明洪武二十年,信国公汤和遣千户孙仁增治垒盘,置千户所于余姚。嘉靖间,改东门日澄清。皇清顺治十五年,增高并者。

江南城

明嘉靖三十六年建。周亡千四百四十丈有奇。陆门四:东泰、西成,南明、北固。小陆门二,恩波、流泽。水门二,左通右达。门上有重楼,南北为月城。皇清顺治十五年增修。

三山所城池

在余如县东北四十里,大三里。百二十八步,高三丈六尺,四,永乐十六年增六尺,址厚四丈五尺,面二丈二尺。陆门四,木门一,城楼、月楼、敌楼各四。月城四。池深三丈三尺,广三又八尺。吊桥四,窝铺六,女墙六百三十五,墩台七。

眉山巡检司城

去余姚县四十里,方二百八十四丈,高一丈八尺,厚二丈。城门、城楼、更楼、望海楼各一,窝铺四,女墙三百二十。

临山卫城池

明洪武二十正,信国公阳和奏徙上虞故嵩城于余姚西北五十用而山之上,并海而城之。初用士石半,其秋,指挥同知武瑛督筑,乃尽用石,方五里三十步,高。丈民。乐十六年,增五尺,址厚四丈五月,面半之。陆门水四。门一。城楼大五,小曰敌楼十四。月城三。池深一丈五尺,广五丈五尺。吊桥四,窝铺三十八,女墙九百九十,墩台九座。

龙山所城池

在余姚县东北一百王十里,方四里二百七十步,陆门三,水门一,城楼、角楼各四,月楼三,敌楼十七。池深二丈二尺,广三丈五尺,窝补九,吊桥四,女墙四百六十,墩台五。

三山巡检司城

去余姚县六十里,方三百五十丈有奇,高一丈五尺,厚二丈,城。城楼窝铺四,女墙一百二十。

庙山巡检司城

去余姚县六十里,方一百四十丈,高二丈五尺,厚二丈二尺。城门一,城楼一,更楼三,窝能四,女墙三百三十。

观海卫城池

明初,信国公汤和筑,在余姚县东北,入十用慈溪县之境,方三里三十步。高二丈。四天,厚二丈八尺,陆门四,水门二。城楼大小各四,角楼四,敌楼二十五。月城四。池深八尺,广六又八尺,吊桥四,窝铺三十七。女墙。一千一百七十有八,墩台其六座。

上虞县城池

元至正二十四年,方国珍据东浙,筑,周十有三里,高二丈,厚二丈五尺,置楼堞,作五门,东通明,南朝阳,西书锦,北丰宁,西南金罍。水门三,在金罍、书锦、通明之旁。明初,信国公汤和改筑临山卫城,县城惟存十基。嘉靖十七年、令郑廿即故址复建,甃以石。皇清顺治增高。十五年并堵。

新昌县城池

嘉靖三十一年,令万鹏筑。长一千百三七十四丈有奇,高一丈七尺,阔二丈四尺,周六里。门四:东应台,西通会,南仰山川,北济。上为女墙,窝补谯楼,外为子城,自东抵北,自北抵西,皆引溪为池,而西南则面山。皇清顺治十五在,增高并堵。

嵊县城池

吴贺,齐建。宋宣和三年,令张重发重悠。庆元初,溪流湍暴,令叶范累石为堤百余丈,城赖以全。后复水决东渡,城坏,提举李大性增筑。明年秋,水又,怀,令周悦增筑一百二十余丈。明初,信国公毁城,移砖石,筑临山卫城。嘉靖时,倭患作曰十四年,令吴三畏又筑。高三丈有奇,原一丈有奇,周一千三百丈有奇。为门四:东拱明,南应台,西来白,北望越。门,各有楼。有月城、敌台四。崇祯十三年,令邓藩锡重修。皇清顺治十五年,增高并堵。

台州府

台州府城池

周二十八里。唐杜伏威建。宋太平兴国三年,吴越归国,堕其城,后再筑。庆历五年,海溢城坏,彭思永摄州事,重新之。明年,守元绛增瓮,作九门,捍外水,疏内水之壅,析为三支。嘉祐六年,复坏,守徐亿用牛践士而筑之。熙宁四年,守钱暄又累以密石,目濬湖,以其士实之。淳熙二年,守赵汝愚又缮筑焉。三年秋,大水,城几垂守,尤袤修之,门七:南日镇宁,北日兴善,东日崇和,西曰括苍,东南日靖越,西南日丰泰,西北日朝天。今存五,西南西北二门俱塞。皇清顺治十五年,增高并堵。

临海县

附郭觉内截甫、诃门卫等城,今攺误。台寨。

黄岩县城池

唐上元时筑。明初,永嘉侯宋亮祖重筑。洪武二十年,信国公汤和城沿海防倭卫所,撤石料徙之海门。嘉靖壬子,令高材请城今处。汪汝达峻其事,周七用,高二丈,址厚三丈,门五:东镇海,南迎薰,西液金,北拱辰,东南应秀。皇清顺治十五年,增高并堵,设逾亭四。

宁海县城池

唐永昌元年,自海游徙今地。明嘉靖壬子冬,令林大梁重筑。周千五百四十丈,门四:东靖海,南迎薰,西登台,北拱辰,西北设小北门。万历辛卯,令曹学程修。境内旧有健歌。所城,今改设台寨。

太平县城池

周四百七十七步。明成化五年,割黄岩县地置县。嘉靖三十一年筑城。门六:东迎辉,南观海,西延照,北仰山,西南为小南门,西北为小西门。水门二,在西为上水洞,在东为下水洞。皇清顺治十五年,增高并堵。康熙十二年,令郭治增置窝铺。负内旧有松门卫等城,今改设台寨。

天台县城池

吴永安中筑,周五里。宋宣和三年重修。明嘉靖乙卯冬,令冯兰中建门四:东应治,南王笥,西通越,北金庭,又开小门四,以便民。万历用午,司理刘启元署事,改筑南门,更名换文。皇清顺治十五年,增高弁堵。

仙居县城池

旧治西郭演武塲,晋令羊欣迁今地,周十里。唐上兀二年,始筑乐安城。延袤仅百余步。宋宣和二年,吕师囊陷毁,统制姚平仲张思正驻兵于此,累士再筑。明嘉靖丙寅,令姚本崇申请兴筑,郡丞毛德京嗣经理之。门五:东迎晖,南来薰,西庆丰,北拱辰,西南省耕。白。清顺治七年,以女墙无裨守御,拆其料。

金华府

金华府城池

旧周九里一百步,高一丈五尺,厚二丈八尺。宋宣和四年,知州范之才重筑,周十里,址三丈,南广一丈,高二丈。元初隳。至正十二年,廉访副使伯嘉纳等仍故址重筑,凰二丈,高一丈七尺,周一千七百七十九丈。门八:东日、赤松,西日、迎恩,南日、清波、长仙、通远、八咏,北日旌孝、天皇。皇清顺治十四年修城。雉堞凡二千四百五十有四,敌台十五。南周大溪为险,北东西三面凿河为池,各跨吊桥。康熙年间,大雨,城坏,郡守张公尽复增缮之。

金华县

附郭。

兰溪县城池

旧城久废,明初戊戍年修之,改东门为安政,南为明德,西为清波,北为拱辰,周七百八十余丈。乙巳夏,城圯于水,同知冀权重修,又辟小西门,以便出入。正统戊辰年,佥事陶成因括寇之变,是邑为冲,复令因其旧而修之。正德癸酉年,守士者寻本城旧迹,尽出民所侵,砌石为陡岸,上为女墙,又改创南西北城楼。

东阳县城池

旧城久切,明嘉靖戊午,知县戴廷恣始筑石城,厚二丈,高二丈四尺,周三千三百三十五丈。旧建四门,隆庆年间,令陈应春修改,东望岘,西朝京,南迎薰,北拱辰。又四门:东南东岘,西南西岘,东北新安,西北水门。其皇清顺治卜四年,令杨不孟改修城垛。康熙十三年,令胡启甲因寇增修。二十一年,久雨,城大,令俞允撰重修。

义乌县城池

旧城周三里二十五步,岁久圯。明嘉靖三十四年,令曹司贤筑石门四:东金鳞,南南薰,西迎恩,北湖清,又建槐花门于东北,一改拱辰,一改通惠,凡七门。崇祯戊寅,令熊人霖造七门敌楼。

永康县城池

旧城吴赤乌八年筑。宋绍兴间重修。城周三里三十步,门七。元初隳。至正十三年,环以墙,后九。明崇祯十二年,令朱露创建东西二门,东在德、西多助。

武义县城池

旧城周一里一百八十步,宋绍兴间巳废。门七:东八素,东郭,西书台,南仙岩,北仰星,东南绿野、熟溪。

浦江县城池

明嘉靖三十六年,令许河筑,周五里二百二十步,建正门四,东迎春,西咸宁,南文明,北仙杂。偏门五,小东、小西、小南、小北。又水门。

汤溪县城池

明成化十六年,筑士城,周八百五十五丈,城门五,东迎旭,西通衢,南履华,北阻山,不设。崇祯十二年,令罗洪基改用砖石梁,计八百六十。

衢州府

衢州府城池

故城凡三,俱废。宋宣和三年,守高至临城龟峰,高一丈六尺五寸,广一丈一尺,周四千五十步,为门六:东曰迎和,北日拱辰,大西门日朝京,小西门日通广,大南门曰光远,小南门日通仙门,各建楼。城外三面浚壕,西阻溪。绍兴十四年,守林待聘因大水城圯复筑。嘉定三年又水,守孙子直修筑。嘉平十一年,守魏豹文新六门城楼。元至正间,监郡伯颜忽都因子城旧址筑新城,又于门外包以月城,复建层楼于各门之上。明弘治巳未,守沈亦修。嘉靖庚申,守杨公准修。万历中,守洪纤若重建大西门城楼。天启初,守林应翔重建北门城楼。崇祯十三年,守张文达增修城。垛高四尺,糜造窝铺三十六。皇情顺治五年,守韩养醇再修城梁。十六年,总督李率泰重建城楼。

西安县

附郭。

龙游县城池

明隆庆间,令传性敏筑。延袤六里,雉堞二千八百四十有奇,高一丈六尺,址三丈三尺,面四之二,池深广二丈有奇,门四:东永安,南归仁,西太平,北向义门,各有楼,又有便门。万历九年,令余木增缮警补敌台各七所。

江山县城池

明隆庆二年,令余一隆筑门楼四,东迎薰,南通闽,西拱北,北迎恩。

常山县城池

明正德七年,令沈冕筑,延袤三里,高一丈五尺,址广二丈四尺,门各有楼,东文笔,西西高,南砚山,北贤良,小东门一,望衢,小南门一,金川。大水门三,小水门四。隆庆初年,东城楼毁,令张克文重建。

开化县城池

明正德辛未,令杨灿筑,周一千八丈五尺,高一丈二尺,百一丈,门六,南迎恩,北望极,东金钱,西通济,东南起凤,东北钟秀。上各建楼。水门二,窝铺十有四,雉堞二千一百六十。嘉靖庚戌,令周应奎于临溪作堤三百余丈,以防水激,复开马道六尺,以通水壅。隆庆戊辰,令朱谕增筑城坦,并建南北月城。辛未,知县徐仲濂于龙潭口筑石堤百丈,高广一丈,以防木冲。

严州府

严州府城池

唐和州刺史陈晟筑。宋宣和曰年,知州周恪重筑,有八门。元因之。至正十八年三月,明兵从徽州下建德路,李文忠改筑今城,周八里二十曰步,高二丈四尺,厚二丈五尺。门五:东日兴仁,西曰和义,南曰澄清,北日拱辰,西北日武定。门各有楼,护以月城。惟北无月城,为铺四十八,东西北为池二千一百有五步。弘治四年,守李德恢重修。嘉靖三十七年,守韩叔阳徧筑敝台。万历五年,守杨守仁更修。崇祯十六年,以邻寇警,守胡崇德加碑五足。皇清康熙年间,守梁浩然重修雉堞、城楼。

建德县

附郭。

淳安县城池

旧城,贺齐所筑,迄唐神功,越四百八十九年,皆为郡治。其子城周一里二百二十五步,今县乃其旧址。令洪英、海瑞相继建楼。门四:南青溪,北石峡,东严陵,西新安。

遂安县城池

旧城在木连村溪北。唐武德四年,徙今治,然未有城。明正德癸酉,令谷九霄筑。万历二年,令吴㧑谦重修,广衰七百七十七丈有奇,为门五:东兴文,西靖武,南向明,北拱极,西南小西门,各建楼及窝铺。

寿昌县城池

明崇祯十二年,令阮振中筑,周一里二十步,设四门,东兴仁,西宣泰,南向。明北拱辰各建城楼。皇清康熙十年,令罗在位重修。

桐庐县城池

旧城在西二十五里,吴黄武四年筑。隋开皇九年,并县入钱塘,城废。贞观二十年,县移桐庐乡。开元二十年,六因水患,复移县治于桐江口。

分水县城池

旧无城池,但垒石为门四,各架楼其上,东迎恩,西纳祥,南来薰,北拱辰。明嘉靖癸丑,令王矿建。

温州府城池

温州府城池

晋太宁元年筑。宋肩和中,教授刘士英加筑。建炎间增置楼橹。嘉定间,留守元刚修建十门。元至正辛卯,守左答纳矣里重筑。明洪武十七年,指挥王明增修。嘉靖三十八年,缮城堞、楼橹,四面筑敌亳八座。万历二十五年,守刘芳誉增染敌台云十五座。皇清顺治十五年。移总督衙门驻札,增修并堞城,周三十八里,计二千七百七十七丈,丈八,高曰丈五尺,面渊二丈二尺,广九百七十六丈,袤九百九十六丈四尺。东壕七五百七十六丈,西壕六百七十丈五尺。南临大河,为壕五百丈,北临大江,为壕五白七十二丈。门七:东日镇海,南日、瑞安、永宁。两门旁各有水门,西南日来福,西北曰迎恩、永清,北日拱辰。旧西北有陆门,二日安定,日江山,东北有水门,日奉恩。今并填塞。

永嘉县

附郭。

乐清县城池

唐天宝三年筑,周三回。元废。六年,因东西两塔为石城,至溪用木。栅壕周其外,木陆各有门。三十年,沿溯列置卫所,城乃废。正德间,令林有年始置六门。嘉靖千子倭警,令杨钥城之,为水门,而翼以四寨口、叠岩、鳏池、大岩、东山。戊午、巳未,倭连岁至,同知尹尚孔微民。居而城之四周高二丈,东西厚。丈三尺,南北厚一丈,周九里三十步。东北贴山,无壕,南附河,西附溪为壕。门六:东南、鸿阳,南镇海,西迎恩,西北肃清,北拱辰,东忠节。小门四,日东皇、文笔、箫台、仓桥。万历丙午,复开翱云门。六年,令黄仁共筑敌台十四座。二十一年,推官王尹麟增筑四座。

瑞安县城池

旧周二里,元至正甲辰改拓。明洪武、永乐、嘉靖年,屡次柘增。周一十一柘四十丈,高一丈七尺,址阔二丈曰尺,广三百三十四丈四尺,袤曰百一十三丈。东壕长一百四十丈,西倚山,无壕,南壕长三百二丈,北壕二百四十三丈。门五:东宾旸、武靖,南镇海,西永胜,五瞻阁。水门三,龙波、永清,环壁万属。日亥令传道唯建敌台十三座,膝台四十四座。

平阳县城池

晋太康间筑。元初废。至正问,知州周嗣德重筑。明洪武七年,守御千户缪美增筑。周六百三十二丈,高一丈六尺,址阔一丈三丈,面阔九尺,广二百丈,袤二百五十八丈。东壕。深,二女阔。五丈,南壕深三丈,阔七丈,西壕深二丈。润七丈,北壕深二丈,澜五丈。门四:东挹仙,旁有水门;南通济,西登瀛,北迎恩,旁有水门。敌台旧六座,万历二十年增二座。

泰顺县城池

县设于明景泰辛未,原无城。嘉靖九年,守工瓒城之,周三里,计九百余丈,高三丈,广二丈二尺。三十八年,倭入寇,令区益增高七尸,厚一丈八尺,仍柏南城,长力十丈。皇清顺治六年,参将王晓于四门外各筑目城一区,外壕深三尺,广六尺,内豪深二尺,广三人。陆门四,东合阳,南迎董,西受成,北拱辰。水门二,敌台二。

温州卫

附郭。

金乡城

旧卫治。明洪武二十年,汤和槩。周一十四百三十四丈,高一丈九尺,门四,水门。

沙园城

旧卫治。明洪武二十年,汤和筑。弘治十四年、万历十六年增筑。周曰里。

盘石城

旧卫治。明洪武二十年,汤和筑。周一千五百五十四丈,高二丈,壕深九尺,阔五尺,门四,水门二。

蒲岐城

旧所治,明洪武二十年,汤和筑。周六百丈,高二丈二尺,门四。

宁村城

旧所治,明洪武二十年,汤和筑,周六百丈。

黄华城

明崇祯五年筑。

大荆城

皇清康熙元年筑。

梅头城

在瑞安县五都后冈。明嘉靖三十八年,知县余世儒筑。

宋埠城

在平阳县七都。

海安城

明洪武二十年,汤和筑,周三里一十八步。弘治十五年、万历九年重筑,今废。

蒲门城

尤大德八年,立镇守司。明洪武二十年,汤和建为守御所,周五百二十步,今废。

壮士城

明洪武二十年,汤和建于小解孙,后并于蒲门所,今废。

后所城

明正统间,侍郎焦宏、御史高峻筑,周四百丈,高二丈,厚八尺,今废。

处州府

处州府城池

初在今城东七里,旃中和间徙人地,据山为城,因溪为池。城高曰丈五尺,周七百九十二丈,门六:北日望京,东日岩泉,东南日行春,南日南明,西南日括苍,西北日通惠。城楼六,雉堞三千有六,守舍六十有九。月城四,望楼二,敌楼四。宋宣和间重修。至元二十七年又修。明嘉靖四十二年,守张大韶重葺。崇祯八年五月,大本城垣冲塌,守朱葵修。皇清顺治十五年增筑。

丽小县

附郭。

缙云县

无城,有关门三,东门、南门、北门。

青田县城池

明嘉靖三十五年,县丞熊缨筑城,高三丈八尺,厚二丈,门四:东龙津,西锦屏,南行春,北丹山。二十八年,令丁二中改筑城门。万历三十七年八月,洪木城圯,三十九年,令方淡然改修。天启三年,洪水,垛倾几半。崇祯五年,令翟士杰、丞胡中龙重修。

松杨县

无城,有关。门四:东光华,南济川,西治平,北朝天。

遂昌县

无城,有关,门四:东迎恩,南南明,西镇西,北朝天。明万历丁未,令辜志会重修。

云和县

无城,有关。门二:东宾肠,西阜民。

龙泉县

无城,有关,门四:东观光,南通越,西镇西,北丰盈。

庆元县

明嘉靖二十五年,令陈泽筑,高一丈三尺,厚一丈,门四:东仁丰,南济川,西薰阜,北云龙四十二年,署县事通判周绅重筑。

景宁县

无城,有关。门四:东行春,南统政,西毓秀,北拱辰。

宣平县

无城,有关,门四:东丽春,南还恩,西太平,北拱北。用也。愿五、年令。翟十得,供改修。天启年,洪水,梁仍几半。君万历十七年,入用洪木,以川。太学才人。屏南行春北丹山。十八年人十下日丨卜青田县城池,丈八尺厚。又门四人,下日卜所、情、嘉皆十五年,将小,以数赖日自缙云县东门、南门、北门,无城,自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