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上

自大禹画九州,建万国。夏、商以来,德衰代兴,非沿伊革。豫在累朝封建郡县殊其制,部道军路易其名,而体国经野,设官分属,因之,互有同异。至明则厘定称详焉。昭代混三四海,区画中原,大略悉仍明旧,而闲有变通,规模,折𫟚近代道法,实本三王,猗欤盛哉!作建置沿革志。

河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河南,古豫州之域,春秋时为东周畿内,环郑、宋、陈、蔡、许、虢、祭、刘、杞、苏、郾、芮、郜、滑、顿、胡、沈、邓、应、戴、申、赖、江、项、卫、胙、黄、息,凡温、雝、向、焦、道、柏、彝、房、巩、蓼、弦,为陈国者四十。战国为韩、魏、楚之疆。秦罢侯置守,分天平为四十郡。其在河南为郡者八:曰三川、颍川、南阳、砚、邯郸、南郡、王党、河东。汉兴,惩秦之弊,复建诸侯,割其地为国者二:曰梁国、曰淮阳国,又置豫州部剌史,举察河南、颍川、陈留、汝南、南阳、沛、魏、东郡、河内、江夏,与弘农之东境,共十有二郡,而不常所治。东汉都洛阳,置司隶校尉,又别置豫州于谯郡。曹、魏都邺,一如汉制。西晋分置司州及豫州,而统郡国二十:曰河南、荥阳、弘农、陈留、梁国、汝南、南阳、谯、汝阴、颍川、义阳、顺阳、襄城、魏、汲、广平、河内、上洛、弋阳、江夏是也。及永嘉之乱,豫州没于刘、石、苻、姚。至晋末,刘宋有其南境,置豫州,以郡县杂隶于南豫州、兖州、南兖州、徐州、南徐州、司州、雍州、冀州、荆州。或为实土,或为侨立。自永初至大明、元嘉之间,虽乍有离合,而分立居多。后魏都洛阳,东魏徙于邺,置梁、颍、司、豫、谯、郑、洛、广、合、怀、陜、扬、荆、襄、南、广、北豫、北扬、南兖、西兖十有九州,以统各郡。北齐、后周皆因之。隋初,罢郡,以州统县。大业初,复置河南、荥阳、梁、汝南、颍川、谯、淮阳、淮安、淯阳、弘农、春陵、襄城、南阳、淅阳、魏、汲、东郡、武安、河内、弋阳、义阳二十有一郡,以豫州等剌史紏察之。

唐分天下为十道,于此置河南道。开元中,置都畿、河南、河北三道采访处置使,而都畿道治东都,河南道治陈留,河北道治魏郡。五代迭兴,以世短因革,靡文不得而详,故表略之。宋都汴,置开封、河南、颍昌、淮宁四府,郑、孟、汝、滑、蔡五州,属京西北路。又置应天府,卫、濬、怀三州,属京西路;拱、亳二州属淮南东路;相、磁二州属河北路,隆德府属河东路;陜、虢二州属陜西路;邓、唐二州属京西南路,光州属淮南西路。惟开封置尹,余皆置安抚使以领之。金主珣徙都于汴,为南京,分置河北、河东、京兆三路,以治开封等四府、邓、蔡、卫、怀四州。元因金旧,以汴梁等五路、归德等三府置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以统之,又置河南、江北道肃政廉访使司以察之。明洪武初,改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为河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开封、彰德、卫辉、怀庆、河南、南阳、汝宁七府,州十二,县八十二。改河南江北道肃政廉访使司为河南等处提刑按察司,领河南、河北二道。后增大梁、汝南二道,分按七府。并置河南都指挥使司,领宣武、陈州、雎阳、彰德、怀庆、河南、弘农、南阳、信阳、颍川、洛阳、中、南阳中十二卫指挥使司,并颍上守御千户所。而三司并建于开封府。成化中,改汝州直隶。布政使司嘉靖二十四年,升归德州为府,共领府八、州十二,县九十六云。皇清府、州因之,卫、所俱裁。并裁南召县,领县九十五。

开封府

禹贡兖、豫二州之域。春秋时,郑、陈、许、东虢、祭相、下顺、𫘛、项彝诸国分治其境。战国魏惠王都之,号曰大梁。秦取其地,为三川郡之东北境,颍川郡之北境。汉承秦后,置陈留郡,而以兖州剌史结察之。东汉仍旧。魏、晋改郡为国。刘宋废国复为郡。后魏置梁州。东魏析陈留、开封二郡。北齐复以开封并入陈留郡。后周攺梁州曰汴州,以城临汴水故名。隋初,罢郡,以州统县。大业初,废州,以其地并入荥阳、颍川等郡。唐武德初,置汴州。天宝初,复为陈留郡。乾元初,又改为汴州。五代梁都于此,号为东都,置开封府。唐复为汴州及宣武军,晋、汉、周皆为东京开封府。宋因之。金以此为沐京,贞元初,又改为南京。宣宗南迁,复都焉,置开封府。元初,攺为南京路等,又改为汴梁路总管府。明洪武元年,改汴梁路为开封府,属河南布政使司。领州六,县三十六。弘治十二年,增置沈丘县。嘉靖二十四年,升归德州为府,割睢州及宁陵等七县以属之。皇清因之,领州四,县三十。

开封府沿革表

总部、郡直隶州附、州县

唐虞、兖、豫三代。春秋郑、陈、日、许作、祭、相、郾、顿、胡、项彝。战国魏、韩、大梁。秦三川郡东北境。蜜熨系管焉。颍川郡北境。宿击生。汉兖州部陈留郡隆陈、瓮合可、日革、祈名、二五、上平𬪩睿。淮阳国隐藩陈司隶部河南郡浮忠是。案新密、荥阳、爽。皆豫州部。颍川郡𦶟鄢、许、黩、寨、郾是翟。汝南郡尝西长、项舆。东汉兖州部陈留郡。仪山经一积封发、将枣。司隶部河南尹作荦于愿、隅类、密藏。十豫州部颍川郡。许新、瑟、旷本襄郎翟汝南郡。强项、辜舆。陈国多陈云。三国。魏兖州部陈留国。蚁陈瓮熨。自忘沿革。此官二六封、酸枣。司隶部河南郡十鉴、牢阳。而豫州部颍川郡,鹜临晋。兖州部陈留国。仪雅封聚臂。司州部河南尹,器河阴。肇荥阳郡。对若密生。其豫州部颍川郡。畏殷、秦、蒿、黩、郾归襄城郡听汝南郡平舆塞。梁国、敻陈、项。南北朝宋兖州部陈留郡,仪壅封。司州部河南郡,而荥阳郡属。声之密然成。豫州部漪陈郡。王是项颍川郡,黉汝南郡。南兖州部秦郡𬇇。南豫州部南汝阴郡夏,南梁郡教。陈雍州部南阳郡。萧。后魏梁州部陈留郡。醒仪上黄熨。阳夏郡议壅。郑州部颍川郡藩襄城郡裴。司州部东郡、汝阳郡。强。谯州部汴郡称。颍州部北陈留、颍川郡鹫。东恒农郡道是。东魏北扬州部陈留郡养雍、陈郡。陈景辜丹阳郡棱。梁州部开封郡阓熨。北豫州部荥阳郡密京卷缵罗。广武郡愿荡荦。郑州部许昌郡菖藏稚。众阳翟郡。六。豫州部颍川郡王。广州部襄城郡。羲。洛州部河阴郡。莹。合州部北陈郡。敻化齐。北扬州部陈留郡。仪。萨南信州敿西华。许昌郡。北豫州部成皋郡。本借临颍郡黩。后周汴州部陈留郡仪。豫州部许州。应本郑州。密成皋。北扬州部陈州楼。隋豫州部荣阳郡。羁涂、雷、优、上枣、新、德鹦曰渠梁郡、襄城郡翟,颍川郡熨鄢陵、藩、赪、黩、褰、显鬣、鹫习。淮阳郡康空工、泷、项沈。交州部东郡划。唐河南道汴州、陈留郡阓忏、瓮山。大封河南府河南郡密郑州、荥阳郡岑民额新向响许州、颍川郡人术五览、甄焉翟鹫札陈州、淮阳郡夫涨辜项。汝州、临汝郡琴滑州灵昌郡翳颍州汝阴郡十。河北道孟州、预而渠眼二。宋京畿开封府关瓮蜜瓮犀康熨人天牟是上胥司感。

京西北路河南府应颍昌府临颍城字看闻翟郑州奉宁军实郑签向滦孟州赞渠、淮宁府空东华渠汝州寨顺昌府沄金南京路开封府羼祥山祀导人熨有媐藩出作轨经许州、昌武军本临𡝽戮意钧州翟新郑、陈州空东囊张郑州氏管欲密、泽曰渠、曹州𫊱仪、颍州盗元河南江北行汴梁路总管府斋祥密智中书省群康大旃忧藩本是人过经作继郑州篡然既作许州幂赖人城苍亦通曳陈州密禀事氏钧州、翟新密雎州养颍州隋明河南布政使司开封府祘陈秬通大氏洎萨藩辈上人津、鹯仪、新陈、廉华、司南城沄、蔚赖、裴则暮焉密、郑道雠阴渠。皇清河南布政使司开封府鹈陈祀导、大日、貌山藩辈是愿翌所鹯、仪、翻陈、东华、现性蔚、黩羲、城苍、纳密、郑道鬻。以

开封府属州县沿革

祥符县

汉,高帝初置开封县,属河南郡。武帝元狩元年,又析置浚仪县,属陈留郡。东汉因,三国、魏贝陈留郡,攺国,县属如故。晋以开封属荣阳郡,浚仪属陈留国。南北朝、刘宋仍旧。后魏二县俱属陈留郡。东魏置开封郡,以开封县属焉。北济后周省开封县,俱以浚仪属陈留。郡。隋复置,开封,与浚仪并属荣阳郡。唐二县属汴州、陈留郡。五代,俱属开封府。宋大中祥符二年,始攺浚仪为祥符县,属如故。金因之。元属沐梁路。明复以开封县省入,属府封。皇清因之,编户四十八里。

陈留县

上古有莘,周春秋为留地,属郑,后城为陈所并,故曰陈留。秦始置陈留县,属三川郡。汉置陈留郡治此。东汉咽,三国魏属陈情国。晋、南北朝俱废,隋开皇六年,复置,又析米新里县。大业初,省新入焉,属梁、邢。唐属汴洲、陈留。郡,五代宋、金俱属封府。引。元属汁梁路,明属闲卦府。皇清因之,编户二十里。

杞县

上古雝国,黄帝之后。周武王因氏,后为和国。汉引置雍丘县,陈留郡。东汉之三国魏、晋、俱属陈留国。南北朝宋元嘉八年,改属陈留。郡后魏属阳夏郡,北齐仍还故属。隋开皇初,郡废。十六年,置相州。大业初,州废,以县属梁郡。唐武德四,复置相州。贞观初,州废,县属州州陈留郡。五代晋始攺为相县。汉周复为雍丘。宋因之。金正隆间,仍攺相县。元属沐梁路,明属开封府。皇清因之,编户三十里。

通许县

宋建隆初,米通许镇属陈留郡。咸平五年,置咸平县,属此封府。金大定二十九年,以与咸平府重,始改日通许则。元属梁路,卜明属开封府。皇清因之,编户一十二里。

太康县

夏太康所筑之城。秦置阳夏县,属颍川郡。汉属淮阳国。东汉属陈国。晋属梁国。南北朝、刘宋属南汝阴郡。后魏置阳友郡,以县属焉。东魏属北陈郡。隋别皇七正始,更诃太康县,淮阳那。唐烟,五代属开封府。宋、金旧。元属汴梁路,明属开圭所俯。皇清因之,编户八里。

尉氏县

周春秋郑大夫尉氏之吕。秦始置尉氏县,属王川郡。汉属何留。郡,东汉因之。三。国、魏、晋、俱属陈首国。南北朝、刘宋元嘉八年,以平丘山省入,属秦沙,东魏属间对。郡,北齐废。隋开皇六年复置,属颍川郡。唐武德四年,攺置洧州。贞观元年,州废,复置县,属汴州陈留郡。宋、金、俱属开封府。元属沐梁路,明属闲封府。皇清因之,编户二十里。

洧川县

周春秋郑之曲洧。汉神爵三年,置新以县于洧城,属颍川。郡,东汉、晋、俱因之。南北朝刘宋属南梁郡。东魏属许昌郡。隋开皇十六年,性为洧川。大业初,州废。唐武德四午,复置洧州,贞观初,复废。宋改置宋楼镇,属尉氏县。金兴定。年,以废镇始攺为洧川县,以临洧水为名,属开封府。元属法梁路,明属开封府。皇清因之,编户三十七里。

鄢陵县

周春秋郑邑。郑伯克假干鄢,即此。战国谓之安陵。汉始置鄢陵县,属颍川郡。东汉、皇、晋、皆因之。南北朝、东魏属许昌郡,北齐省入许昌县。隋开皇七年,复置鄢陵县,属颍川郡。唐、五代、俱属开封府。宋、金、仍旧。元属汴梁路,明属开于主府。皇清因之,编户二十六里。

扶沟县

汉始置扶沟县,属淮阳国,以小扶亭有洧水之沟,因名。东汉、属陈留郡。晋省入新汲县,属颍川郡。南北朝后魏复置。东魏置许昌郡治此。隋属颍川郡。唐武德四年,攺置北陈州等废县,属如刎五代梁属开封府。宋、金、俱仍旧。元属汴梁路,明属开封府。路未,皇清因之,编户二十里。

中牟县

周春秋汉始置中牟县,郑邑,属河南郡。东汉三国,魏俱因之。晋属荥阳郡。南北朝、刘宋因之。东魏置广武郡怡北。隋开皇初,郡废,攺中牟曰内牟,改内牟曰图田,属荣阳群。唐武德二在,复改为中牟,并置牟州。四年,州废,以县属郑州。荥阳不五代梁属开封府,唐晋复属郑州。宋、金、俱属开封府。元属沐梁路。明复属开封府。皇清因之,编户二十六里。

阳武县

秦、为博浪沙地。汉始置阳武县,属河南郡。东汉三国,魏俱因之。晋属荥阳郡。南北朝、东魏属广武郡,北齐省。隋复置,仍属荣阳郡。唐属郑州荣阳郡。五代、梁属开封府。唐属汴州。宣武军,晋属开卦府,汉、周因之。宋、金、仍旧。元属汴梁路。明、属开封府。皇清因之,编户二十八里。

原武县

汉始置原武县,属河南郡。东汉属河南尹,晋省。南北朝东魏孝昌中复置,攺属广武郡。北齐能,隋复置,后攺县曰原陵,属荣阳郡。唐初,复名曰原武,属郑州荣阳郡。宋初,省入阳武县,后复置。金属郑州。元属沐梁路。明属开卦府。皇清因之,编户二十四里。

封丘县

上古为封父国。汉勖、始置封丘县,属陈留年,析置平丘县。东汉因之。三国、魏属陈留国。晋斜、平丘入焉。南北朝、刘宋属陈留郡,后魏省入酸枣县,尊复置。北齐废。隋、开自十六年复置,属东郡。唐属汴州、陈留郡。五代、俱属开封府。宋、金、旧、元、属沐梁路。明属开封府。皇清因之,编户二十六里。

延津县

周春秋郑之廪延。战国为韩所都。秦置酸枣县,汉属陈留郡。东汉之因,三国、魏、晋、俱属陈留国。南北朝、后魏并入小黄县,令复置,属东郡。北齐并入南燕县。隋开皇初,复置酸枣县,属滑州。大业初,攺属荣阳郡。唐复属滑州。五代梁属开封府。唐属滑州。晋复属开封府。汉、周因之。宋始攺曰延津县。金侦祐三年,升为延州等废州,复置县。元属汴梁路。明属开封府。皇清因之,编户六里。

兰阳县

秦、为东明镇地。汉置东昏县,属陈留郡。东汉因之。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俱废。宋乾德元年复置,改县日东,明,属开封府。金析东明六乡为县,取其首乡日兰阳以为名,属曹州。元属汴梁路。明属开封府。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九里。

仪封县

周、春秋卫邑。仪封人请见夫子,即此。汉为东昏县地。南北朝、隋、唐、宋俱废。金复置,始改曰仪封县,属曹州。元属睢州,明属开卦府。皇清因之,编户一十五里。

新郑县

比古有能国。周桂黄帝后于此,为郐国。春秋为郑武公之国,名曰新郑。秦属颍川郡。北汉始置新郑县,属河南郡。东汉、因之,晋省。南北朝、刘宋复置,属荣阳郡。后魏省。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属豫州荣阳郡。唐属郑州。荥阳郡。宋属郑州。金、元、俱属钓州。明初属钓州,后改属开封作。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三里。

陈州

上古庖牺氏所都。周封舜后于此,为陈国。秦为颍川郡地,汉始置陈县,属淮阳国。东汉、属陈国。晋属梁国。南北朝、刘宋属南梁郡。东魏改置陈郡,北齐改曰信州,后周改曰陈州。隋开皇初,废陈州,改置宛丘县,属淮阳郡。唐复为陈州。五代、晋为镇安军,汉废,周复置。宋初为陈州,宣和元年,升为淮宁府。金、元、俱为陈州,并治宛丘县。明、省宛丘。焉,以则属开封府。皇清因之,编户四十五里,领县四。

商水县

秦、置濦强县,属颍川郡。汉攺曰隐强县,属汝南郡。东汉、因之。南北朝、后魏改属汝阳郡。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复改曰濦水县,属淮阳郡。唐建中二年,置濦州。兴元二年,州废,以县属陈州淮阳郡。气。宋建隆闲,避宣祖讳,始改曰商水县。金、元、明、俱属陈州州。皇清因之,编户一十二里。

西华县

汉始置西华、长平二县,属汝南祀。东汉、长半,改属陈国,西范独如故。晋永康元年省。口。华入长,小属颍,则郡。南北朝、刘宋复置西菩,并属陈郡。东魏因之。北齐省长平人焉。隋开皇十八年,攺曰鸿沟兴。大业初,复文西华,属淮阳鹊。唐武德元年,更名箕以。景云元年复日西华,属陈州淮阳郡。宋属惟宁府。金、元、明、俱属陈川。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二里。

项城县

周春秋项子国。汉置须县,属汝南郡。东汉因之,晋属国在。南北朝刘宋属陈郡。东魏改置秣陵县,属于丹。开皇初,始攺阳郡。北齐属信州,后周属陈州。隋秣陵可为项城,属淮。唐属陈州。宋属淮,金属陈。元至元。年,少阳郡淮阳郡宁府州摘水县,寻复置,明属陈也。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五里。

沈丘县

周春秋为沈子国。汉置平舆县,属汝南郡。东汉、晋、南北朝、刘宋俱因之。隋开皇间,以项城县析置沈州。唐武德初,州废,始置沈丘县,属颍州汝阴郡。宋、瞩、昌府金、元、俱属颍州。明初省。弘治十二年复置,属陈州。皇清因之,编户三十三里。

许州

周为国。许、汉、始置许县,属颍川郡。东汉因之。三国,魏黄初二年,改日许昌县。晋因。南北朝刘宋属南阳郡。后魏属北陈留、颍川二之郡。东魏属许昌。郡。乱。武德衍因之。后周置许州,攺县。隋开皇初,复改。唐。四年,置许州。十七日,长社属颍川郡年,更置都督于乾元。无年,复为许州,以长社县属焉。五代粱置许州匡国军,唐改许州忠武军,宋元礼曰年所。州为颍昌府。金昌、许州武车元为许州,明以长社县省天,属开卦府。皇清因之,编户四十八里,领县四。

临颍县

汉始置临颍县,属颍川郡,以左颍水之上故名。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刘宋俱因之。北齐攺属临颍郡。隋仍属颍川郡,唐属许、颍川。郡似宋属颍昌府。金属许州昌武军。元属许州,明属,仍旧。皇清因之,编户三十八里。

襄城县

周春秋为郑汜地,汉始置襄城县,属颍川郡。东汉、因之。晋、南北朝后魏、东魏俱属襄城郡。隋属颍川郡。唐武德元年,置汝州。贞观元纡,州废,以县属许州。天宝七载。复属汝州临汝郡。五代宋俱因之。金属昌武军,元属所,明属仍旧。皇清因之,编户三十二里。

郾城县

皇周、本郾于国,汉置郾县,属颍川郡。东汉、晋、俱因之。隋开呈初,始改县曰郎城,仍属颍川郡。唐贞鹳元年,属蔡州,年攺属许州颍川郡。宋属颍昌府,金属昌武军,元属许州。明属,仍翮则旧。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二里。

长葛县

周春秋郑邑。宋人富伐郑,取长。即此。汉置长社县,以社中树暴长故名,属相川郡。东汉、晋、南北朝、东魏、后周,俱囚之。隋开皇六年,始攺长社县为长葛县,属如故。唐、复析置长社县,属许州、颍川郡。宋县并属颍昌府。金属昌武军,元属许州。省长社入许州,以长葛属焉。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二里。

禹州

夏帝启飨诸侯于钧台,自此。周春秋郑之栎邑。战国为韩国。秦置阳翟县,属颍川郡。汉因之,晋属河南尹。南、北朝、东魏置阳翟郡,以县属焉。隋开皇初,废阳翟郡,县属襄城郡。唐初,属嵩州,贞观元年,改属许州颍川郡。宋属须自府。金大定二十四年,始置钧州,以阳翟属之。元仍旧。明省阳翟县入焉。万历元在攺禹州。皇清因之,编户六十四里,领县一。

密县

周本安国,亦饥国地。汉始置文县,属河南郡。东汉、能、晋、属荣阳郡。南北朝、刘宋、东魏俱因之。后周攺属郑州。隋省。唐武德四年,复置,属郑州等,攺属河南郡。宋属河南府,金属郑州。元属钧州,明属禹州。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三里。

郑州

周、管叔鲜封于此,后为郑国。秦置管县,属三川郡。汉、东汉、三国、魏、晋、俱省入中牢县。南北朝、后魏为东恒人郡。东魏置广武郡,后周置荥州等,改为郑州。隋开皇十六年,置管州。大业初,复曰郑州,治管城县。又改州为荣易郡。唐武德四年,于武牢置郑州。天宝初,改荣阳郡。乾元初,复为郑州。宋熙宁伍年,废州,以管城属开封府。元丰八年,复置州国奉宁军,期如故。金、元、俱为。以名城。昕省入郑州,属明封有。皇清因之,徧户三十三里,领县四。

荣阳县

周东虢国,春秋为郑京城。秦、置敖仓于此。汉始置荥阳县,属河南郡。东汉属河南尹。三国魏复属河南郡。晋置荣阳郡。南北朝、刘、宋、东魏,皆以县属焉,因之。后魏属东恒农、歌孔,改郡曰成。皋数。隋、开皇初,废。成皇仍以县属荣阳郡。唐天授囗年,析置武泰县,属洛州。神龙初,复省入荣阳县,属郑州荣阳郡。宋属奉宁军。金、元、俱一郑州,明属仍旧。皇清因之,编户一十里。

荥泽县

周本泽名,春秋卫侯汲翟人战于荣泽,即此、秦、三川郡移治于此。汉、三国、魏、晋、俱为荣阳县地。隋开皇四年,置广武县,仁青元年,始改为荥泽县,属荣阳郡。唐之。宋熙宁五年,废为镇入管城。元祐元年,复为县。金属郑州。元属汴梁路。明属郑州。皇清因之,编户二十里。

河阴县

秦、置平阴县,属三川郡。汉属河南郡。东汉、属河南尹。晋始败平阴,曰河阴,以在濒河山下,故名,属河南尹。南北朝、刘宋因之。东魏置河阴郡治此。隋省。唐开元初,复置,属河南郡。会唱左,攺属孟州。二宋因之。金、元、俱属郑州,明属仍旧。皇清因之,编户七里。

汜水县

周、东号国地。春秋时为郑岩邑,又名虎牢。秦间地,汉、置成皋县,属河南郡。东汉改县。曰三国魏复名,因南成。晋𠬤成皋。之。北刘宋、东魏俱朝一,荣阳郡,后周攺属。开皇十八年,始改县,武德四年,复改。唐观元下郑州。隋曰汜水,属荥阳郡。成皋县,贞年省,乖拱四年攺。广武县,宋熙宁七年省入河作。会昌三年,仍为汜水,属孟州。阴,元丰初,复置。金、上、元、俱属郑州,明属仍旧。皇清因之,编户二十里。

归德府

禹贡兖、豫二州之域,即古阏伯所居之商丘也。周武王克殷,封微子启于此,谓之宋国。战、国时齐楚。魏三分其地。秦为砚郡之西境。汉为梁国,治雎阳等县。东汉、晋俱因之。后魏置梁郡,后周改曰亳州。隋初,置宋州,大业初,改为梁郡,以宋城等八县属焉。唐初,仍为宋州等,攺为雎阳郡,属河南道。五代梁置宣武军,唐改归德军。宋升为南京应天府,仍治宋城等六县。金更名归德府,而南京路领之。元仍旧。明初,降为州,属开封府。嘉靖二十四年,复升为府,内置商丘县及宁陵、鹿邑、夏邑、永城、虞城五县。又割开封之睢州、考城、柘城。以属焉。皇清因之。领州三,县八。

归德府沿革表

总部、郡直隶州附、州县

唐、虞。兖、豫

三代春秋宋、郜、戴、战国齐、楚、魏上职。秦砚郡西境。譬笛。汉豫州部梁国,赝虞。沛郡更郸、芒、酂、陈留郡德襄、淮阳国。柘、苦。东汉豫州部梁国,𨈂谷熟人言行虡沛郡郸、临、查、酂。陈国闻武、五苦。兖州部陈留郡审、考城。三国魏豫州部梁国,𨈂谷熟,变为虞。歌沛郡郸酂兖州部陈留国。襄考城。晋月。豫州部梁国曰宁陵,下虞。武谷作谁郡酂。兖州部陈留国翟。南北朝宋徐州部平昌郡谷酂。兖州部陈留郡鸒。南豫州部南梁郡俊宁作虞。豫州部梁郡邕。南徐州部济阳郡翥。后魏南兖州部陈留郡、武梁郡慎襄、沛郡、萧谯郡优裼郡下。北梁郡者阳。东魏西兖州部沛郡考马头郡吾下邑。北扬州部陈郡譬。北齐西兖州部马头郡臣。豫州部齐阴郡发。后周南兖州部亳州酂。隋豫州部梁郡宋城熟寰臣。盛譬七提作谯郡城。淮阳郡譬。唐河南道宋州、睢阳郡城热等乙残、誉、甄、曹州、济阴郡数亳州谯郡麇浸歌。宋京西路应天府城榖、隐、信志沿矣。拱州謇柘城。京畿五开封府人。淮南东路亳州譬卫真孤。金南京路归德府赞宁、晷歌、亳州、庞、卫、雎州譬煮、顿、永州。元河南江北道归德府阳宁陵者孤。亳州在雎州春考顿。燕南河北道济宁路总管府。历明河南布政使司归德府商盐害膏。孤、虞、虽、翥。皇清河南布政使司归德府盐众譬夏。城处,即以倾

归德府属州县沿革

商丘县附郭

上古陶唐氏迁𮤲伯商此,周封微千于此,为宋,秦为郡。地汉迩矣于三,阳县,属梁国。东汉、与谷孰县同,属梁国。三国、魏、晋、俱因之。南北朝刘宋大明六年,及县曰寿春。八年,复为睢阳,属南梁那。后魏置梁郡治此。隋开皇初,改郡曰宋州,攺县曰宋城。大业初,复置梁郡,县属如。妤唐、天宝元年,复置宋州等,改睢阳郡治此。五代梁米间武军,唐攺归德军,宋改应天府。金改应天曰归德府,复攺宋城曰睢阳县。元以谷熟县省。明洪武、初废府,置归德州,省雎阳县入焉。嘉靖十四年,升州为府,始置商丘县为附郭。皇清因之,编户金十七里。

宁陵县

夏葛伯国成。春秋时为宋地。战国魏,秦为宁为宁城周地。襄王封信陵君,即此。陵城,汉始宁陵县东。属梁国。国郡。汉三,魏、晋皆因之。南北朝刘属陈留,宋属。梁郡,后魏济废。隋讲皇直属。梁唐、属宋州,睢阳郡。宋政和四年。属拱州。旨和大年,改属应天府。金、元、俱属仍德府。明、皇清因之,编户七里。

鹿邑县

周春秋晋邑,本曰呜鹿。左传诸侯侵陈,至于呜鹿,即此。汉直郸县,属沛郡。东汉析置武平县,属陈国,郸仍旧属。三国,魏因之。晋省郸县入武平,改苦县为谷阳,同,属梁国。南北朝后魏属陈留郡。隋开皇十八年,始攺县口鹿邑,属准阳郡,攺谷阳为仙源。唐攺仙源为真源,同,属亳州谯郡。宋省真源入鹿,已置卫黄,属亳州。金属仍旧。元初,以卫直县省入,属亳州。明属归德府。皇清因之,编户三十四里。

夏邑县

周战国时为下邑地,因地窊下故名。秦为杨郡地,汉置下邑县,属梁国。东汉三国、魏、晋、皆因之。南北朝、刘宋属梁郡。后魏置阳郡治此。东魏析日吾县属马头郡。北齐以巳吾县省入,属如故。隋属梁郡。唐属雎阳郡。五代,梁属宣武军,唐属归德军。宋攺归德军为应天俯,县属如故。金始攺县曰夏邑,以华夏为名。元属归德府。明属仍旧。皇清因之,编户三十三里。

永城县

周芒也,亦名犬丘。左传宋地。卫侯遇于大丘,即此。汉置芒、犬丘二县,属沛郡。东汉世祖改芒曰临睢,明帝攺大丘日太丘,并属沛国。三国、魏二县俱废,晋以自地川入却县。南北朝、刘宋属平曰郡,后周属亳州。隋始置永城县,属谁郡,所废。唐复米亳。五代,梁属谁郡,以御君。晋、汉、周皆因之。宋以属辜州,金作为永州。元至元年,废州,复置县,属归德府。明属仍旧。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三里。虞城县,夏禹封舜子商均于此,为虞国。汉置虞县,属梁国。东汉三国、魏、晋皆因。之南北朝,刘宋属南梁郡。后魏攺县曰萧,属沛郡。北齐废。隋开皇复置。引六年,县始攺日虞城,属梁郡。唐武德四先,改置东虞州,寻废,州,复为虞城县,属宋州唯阳郡。宋属应天府。金废。元太定口年复置,属济州,后属济宁路。明属归德府。皇清因之,编户一十四里。

雎州

周春秋为宋、陈地。秦置襄邑县,属杨那。汉属陈留郡。东汉因之,二国、魏、晋、俱改郡为国,言县属如故。三。南北朝,刘宋属陈留郡。后魏属梁郡。东魏属陈郡。北齐并入雍丘县。隋开皇大年,复置县,仍属梁郡。唐属宋州睢阳郡。宋政和四年,置拱州,以县属焉。金如改搏州为睢州。元仍旧。明洪武初,省襄邑入雎州。十年,罢州为雎县等,复攺州,属开封府。嘉靖二十四年,政属蹄德府。皇清因之,编户四十里,领县二。

考城县

周、为戴国。春秋时,郑取之,攺日谷城。秦置淄县,属杨郡。汉属梁国。东汉、始攺为考城县,属陈留郡。三国,魏改郡为国,县属如故。晋废。南北朝、刘宋复置,属济阳郡。后魏改日考阳,属北梁郡。东魏曰老县,属清郡。北齐又攺日川安,属济阴郡。隋闻皇日八左为考城县,属梁郡。唐武德门年,攺首东梁州所废州,仍置县,属曹州济阴郡。五代顺、属开封府。宋初,属拱州等还,故属。金党、元俱属雎州,明属,仍旧。皇清因之,编户三十二里。

柘城县

上古。朱襄氏邑。周春秋时为陈株野地。汉置柘县,以邑有柘沟,因名,属淮阳国。东汉属陈国。晋废。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始改日柘城县,属梁郡。唐初,省入谷熟、宁陵二县。永淳初,复置,属睢阳郡。宋初,属应天府。崇宁中,攺属拱州。金、元、俱属睢州。明洪武七年,省以宁陵。十年复置,属雎州。皇清因之,编户九里。

彰德府

禹贡冀州之域。商河袒甲居相,即此。春秋时为晋之义阳地。战国魏之邺地。秦为邯郸郡之南境,上党郡之东境。汉置魏郡,而以冀州剌史领之。东汉仍旧。魏曹操受封于此,称为邺都。晋复置魏郡,以司州刺史领之。后赵石虎、前燕慕容隽并据之,以为都。南宋武帝灭燕,尽有其地,仍侨置魏郡。后魏攺置相州。东魏静帝徙都,改曰魏尹及司州牧。北齐又都之,改为清都郡。后周复曰相州,兼置魏郡。隋因之。唐置相州,或为邺郡,属河北道。五代梁置昭德军节度。晋攺彰德军。宋仍为相州。金升彰德府,力攺彰德路总管府。明洪武元年,改路为府。皇清因之。领州县六。

彰德府沿革表

总部、郡直隶州附、州县。

唐、虞、冀、三代、春秋、晋、战国、魏、秦耶郸郡南境。阳、上党郡。东境。汉冀州部魏郡、安涉,司隶部河内郡、骣隆。东汉冀州部魏郡、邺、藏涉,司隶部河内郡、荡鹙。三国魏冀州部邺都、邺,司隶部河内郡蓼、朝歌郡愁、广平郡、安涉。晋司州部魏郡、阳、濠、边鬟、汲郡虑、广平郡、砂涉。南北朝冀州郡魏郡、阳、长乐、高阳郡邺。后魏相州部林虑郡、阳、林虑薜。东魏司州部魏尹、邺、漳则两。北齐清都郡䬅武、林虑郡麓。后周相州部魏郡齿、临潼、成安郡海。隋冀州部魏郡、岭、邺、海、麓、惊潭、汲郡瑟、上党郡涉、武安郡彝。唐河北道相州、邺郡阳、汤阴、邺、上本、林虑。魏州、魏郡渠、惠州、荡、昭阳。河东道潞州、上党郡涉。宋河北路相州、彰德军资蜜鬻轮、磁州,河东路上党郡。金河北西路彰德府色渴藩、林州飕磁州、阳武安。河东南路潞州涉。元中书省彰德路绵管府,阳濠一,磁州、庙阳武、林州。真定路总管府涉。明河南布政使司彰德府蜜荡觉林殊藏涉。皇清河南布政使司彰德府客荡獐林藏夔涉。

彰德府属州县沿革

安阳县

附郭。殷,本纣都之地周左传义阳即此。战国为魏宁、新中邑。秦始置安阳县,属邯削郡。汉念省,人荡阴县。东汉、三国、魏皆因之。晋复置安阳、张乐口县,属魏。南北朝、刘宋仍旧。后魏并入荡阴等复置。后周移相州治此。隋开皇十年,祈置相县。大业初,省人。唐天宝元年,攺长乐为永定,属相州邺郡。五代。梁置昭德车,晋预广德军。宋熙宁五年。省永定县入焉,仍属相州彰德军。金明昌三年,升军为俯,县如故治。元女府伪路,县属如故。明属彰德昨。皇清因之,编户八十四里。

汤阴县

商羑里地周战国时为魏荡阴地。汉置荡阴县,以临荡水为名,属河内郡。东汉三国,魏皆因之,晋改属魏郡。南北朝后魏、北齐俱废。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属汲郡。唐贞观元年,始攺曰汤阴,属相州邺郡。宋属彰德军,金属彰德府。元攺府为路,县属如故。明属彰德府。皇清因之,编户四十二里。

临潼县

周为邺地,乱战国魏文侯封于此。汉置邺县,属魏郡。东汉三国,魏皆因之。晋避愍帝讳,始政日临作县,以其北有潼水,故名。南北朝刘宋大明初,复置邺县,属魏郡。七年,攺属高阳郡。东魏析置临潼,与邺并附郭,属魏尹。后周仍属魏郡。隋因之。唐属相州邺郡。宋熙宁五年,省邺县入焉,属彰德军。金属彰德府。元攺府为路,县属如故。明属彰德俯。皇清因之,编户三十六里。

林县

汉置隆虑县,属河内郡。东汉避殇帝讳,攺日林虑县。三国魏属朝歌郡,晋属汲。君,南北朝。后魏、北齐俱属林虑郡。东魏省入邺县。隋开皇初,复置,又析置淇阳县。十不年,攺置岩州。大业初,州又废,省洪阳县入焉,属魏郡。唐武德二年,复置岩州。五年,废州,仍置林虑,属相州、邺郡。宋属彰德军。金贞社二午,陆伪材州,又析安阳地置辅岩县属焉。元省辅岩入安阳县,以州属彰德路。明初,降为县,属彰德内。皇清因之,编户三十五里。

磁州

秦、为邯郸郡地。汉、东汉、三国、魏晋俱为武安县地南北朝后魏置临水县,属林虑郡。东魏强,属魏尹。北齐改属清都郡。后周割临水置滏阳县及成安郡。隋开皇十年,罢郡,始置磁州。大业初,州罢,以县属魏郡。唐武德元年,复为磁州。永泰元年,助临水曰昭义县。天祐三年,攺磁州月。五代梁因之。唐人惠州,以滏阳、昭义二县并治之。复攺日磁州二县。熙宁六年,以昭义县仍初升为滏,属如故。宋省入滏阳,属磁州。金仍旧。元源审节度,属广平路,后复为磁州。明省滏阳县八焉,攺属彰德府。皇清因之,编户四十元里。领县二。

武安县

汉始置武安县,属魏郡。东汉之三国、魏、晋、俱属广平郡。南北朝、东魏属魏尹,北齐属清都郡。隋开皇十年,析置阳邑县,大业初,复省入,属武安郡。唐初属洛州,后改属惠州。宋、金、俱属磁州。元初,省入邯郸县,寻复置,仍属磁州。明属仍旧。皇清因之,编户三十四里。

涉县

上古沙侯国地。汉初置沙县,后因潼水,人民徒涉,遂名涉县,属魏郡。东汉少三国、魏、晋、俱属广平郡。南北朝、后魏并入临水县。隋开皇卜八年复置,属十党郡。唐、宋、皆因之。金侦祐因析作为劳州。四年,复置县,属潞州。元初,复为崇州等废州为县,属真定路。明属磁州。皇清因之,编户一十八里。

卫辉府

禹贡冀州之域。殷为牧野地。周武王克殷,封康叔于卫,即此。春秋时,胙凡二国,分治其境。战国属魏,秦并天下,属河东郡之东境。汉为汲县地,属河内郡,而以司隶部治之。东汉仍旧。曹魏置朝歌郡,改领于冀州刺史。晋置汲郡。刘宋属司州部河内郡。后魏徙汲郡治枋头城,而于此置义州。东魏仍置汲郡,后周攺曰卫州。隋仍为汲郡。唐复攺义州,寻攺卫州汲郡,属河北道。五代及宋皆因之。金置卫州、河平军节度,以河北西路都总管领之。元攺卫辉路总管府。明洪武元年,攺路为府。皇清因之。领县六。

卫辉府沿革表

总部、郡直隶州附、州县

唐虞、三代。春秋卫本凡。战国魏、秦里河东郡。东境。汉司隶部河内郡,获嘉、直歌共。兖州部东郡燕。

东汉司隶部河内郡、汲、旧天共。兖州部东郡燕。三国魏冀州部河内郡,旧朝歌郡、汲、朝歌共。晋冀州部汲郡、汲、获嘉、霰共。兖州部东郡燕。南北朝宋司州部河内郡同。东魏司州部汲郡、汲、获嘉、觌。林虑郡上共东郡更。后周冀州部卫州、舞、修武郡。隋冀州部汲郡、卫、汲共河内郡芗、获嘉、羲、僧、魏郡陑兖州部东郡哉。

唐河北道卫州、汲郡、汲、新乡、卫蔬、怀州、河内郡。旧河南道滑州、灵昌郡作。宋河北路卫州、濬州、京西北路滑州张。金河北西路卫州、河平军、汲、旷新、旧酱、濬州、卫。元燕南河北道卫辉路总管府。汲,新作旧。淇州、辉州。

明河南布政使司卫辉府。汲、本城、文、获、淇、辉、

皇清河南布政使司卫辉府。汲、显、芗、应、淇辉

卫辉府属县沿革

汲县

附引平殷牧野之地,周为鄘、卫,战国属魏,秦属河东。郡。汉、始置汲县,属河内郡。东汉、因之。三国魏属朝歌郡。晋泰始二年,汲郡私。置,南北朝东魏因之。北齐攺置伍城郡,后周废为伍城县,属卫州。隋开皇六年,复攺为汲县,仍还故属。唐武德元年,以县省入义州。四年复置,属卫州汲知。宋属卫州,金属卫州治平军。元属卫辉路。明属待辉府。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一里。

胙城

上古,南燕国,姞姓,舜所封伯僮国,后稷元妃南燕姑氏也。周周八别千封胙伯于此,为胙国。汉置南燕县,属东郡。东汉、改县曰燕,仍旧属晋。慕容德披之,号东燕县。南北朝,吏魏因之,亦属东郡。隋开皇十八年,始攺曰胙城县。唐武德二年,攺置胙州,并置南燕县。四年,罢州,复改南燕曰胙城,属滑州灵昌郡。宋因之。金属卫州河平军。元属卫辉路。明洪武十年,省入汲县。十四年,复置县,属卫辉府。皇清因之,编户三十九里。

新乡县

上古,为鄘国地。汉、三国、魏、晋、南北朝、俱为获嘉汲。县地。隋开皇初,始置新乡县,属河内郡。唐改属卫州汲郡。宋熙宁六年,废为𭤰,入汲县。元祐二年复置。金属行州河平军。元属卫辉路。明属卫辉府。皇清因之,编户三十六里。

获嘉县

上古,为宁城地。周为鄘地,并于卫,春秋属晋,战国属魏。秦为三川郡地。汉武帝幸缑氏,至汲县,得南越相吕嘉首,因置县,名获嘉,属河内郡。东汉因之,晋攺属汲郡。南北朝东魏因之。后周改置修武郡。隋开皇初,郡废,复置获嘉,属河内郡。唐武德口年,置,以列治此。侦观元年,州废,攺属怀州。河内出。宋属行州,金属卫州、河平军。元属备辉路。明洪武十年,省入新乡。四攵复置,属卫辉府。皇清因之,编户一十八里。

淇县

殷为朝歌。周为沫邑。秦属三川郡也。汉置刺歌县,属河内。同,东汉因之,三国魏置朝歌郡,以县属焉。晋攺属汲郡。南北朝刘宋仍属河内郡。后魏废。东魏复置,又祈置临淇县,属林虑郡。隋废朝歌,以临湏属魏郡。唐贞观十七年,省临佛入卫县。宋熙宁六年,废卫县为铺。元祐中复置,属濬州。金因之。元至口三年,废县,改置淇州,属卫辉路。明洪武二年,隆州为县,属卫辉府。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三里。

辉县

上古,共伯国,周鄘国。春秋时并于卫。汉置共县,属何内郡。东汉、因之。三国,魏属朝歌郡,晋属汲郡。南北朝东魏属林下虑郡,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复置。政。有忘沿,革。日共城县,属河内郡。唐武德元年,改置共州,并析置凡城县,寻废州为县,省泛城入焉,属卫州汲郡。宋属卫州。金大定二年,改为河平县,明昌三年,又攺为苏门县。贞祐三年,升为辉州。元仍旧。明洪武初,峰州为县,属卫辉府。皇清因之,编户三十四里。

河南通志卷之第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