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鄒廷彥輯,舒德裕訂,甘上鯤同訂 晉常璩曰:巴國遠世則黃帝之支封,在周則宗姬之懿親。故于春秋,班伴秦楚,示甸衛也。則巴所徙來遠矣。說者謂自秦始通中國,何其謬輿!余綜覽諸史,愽及群書,自上世以迄於今,封建郡邑,因革增損,編摩錯陳,非敢以附會成其荒穢。而上下千載,勒有成篇,爰屬草創,斯亦參考之大端也。志沿革。 重慶府古巴國地。按《洛書》,人皇繼地皇后,相厥山川,分為九囿,華陽之壤,岷峨之域,是其一囿,囿中之國,巴居一焉。《山海經》雲:西南有巴國,大皞生鹹鳥,鹹鳥生乘釐,生後照,後照是始為巴人。五帝以來,黃帝高陽之支庶,世為侯伯,及唐虞,肇十有二州。禹平水土,因古九囿更置九州,巴國皆在梁州之域。禹初娶于塗山,及即位,會諸侯于會稽,執玉帛者萬國,巴國往焉。殷湯受命,因禹九州分統天下。周武王伐紂,巴師先往,殷人倒戈。武既克殷,分

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其地東至魚腹,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與秦、楚、蜀分壤。其屬有賨、濮、苴、貝之類。成王時改作禹貢,以職方掌土,合梁州于雍,巴遂為雍州地。周顯王時,秦惠文王輿巴、蜀為好。周慎靚王五年,蜀王伐苴,苴侯奔巴,巴為求救于秦,秦惠文王遣張儀、司馬錯伐蜀,滅之。儀貪巴之富,因取巴,執王以歸。儀城江州,錯自巴涪水取楚商於之地為黔中郡。秦始皇二十六年,罷封建,置郡縣,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仍置巴郡,縣曰江州、閬中、墊江、宕渠、魚複有五。漢元年,項羽分天下王,諸將以沛公為漢王,王巴、蜀及漢中地,時丞相蕭何勸王 □用巴、蜀,還定三秦,於是漢王發巴渝之士以為漢前鋒。天下既定,高帝乃作巴渝舞。六年,乃析巴蜀地置廣漢郡。武帝元光五年,通西南夷以廣巴、蜀,增置犍為郡,是時巴郡增直縣,曰臨江、枳、朐 、克國、涪陵,並秦置凡十一,改梁曰益州。更始末,公孫述自立為蜀王,據有巴蜀地,光武建元即位十一年,遣岑彭帥諸將攻之,將軍馮駿拔江州,獲其偽守田戎,郡屬�漢。尋攻成都,蜀地悉平。桓帝永興二年,郡守但望從文學椽趙芬等議,欲分巴為二郡,一治臨江,一治安漢,疏上,朝議不許。獻帝初平元年,征東中郎將、安漢趙穎複建議分巴,且欲得巴舊名。白益州牧劉璋,璋析墊江以上為巴郡,治安漢;朐 至魚複為固陵郡,治魚複;改郡為永寧郡,縣曰江州、墊江、臨江、枳,凡四。治江州,巴遂三分。建安六年,魚複蹇胤白璋,爭巴名,璋乃改墊江以上為巴西郡,朐 以下為巴東郡,郡仍為巴郡,至今稱三巴。以此又涪陵謝本白璋,仍以其地析置涪陵郡。時巴地東接朐 ,西接符縣,南接涪陵,北接安漢、德陽。建安十六年,先主自荊州將兵數萬入蜀,至巴郡江州,北由墊江水詣涪,時嚴顏為郡守。十九年,諸葛亮與張飛、趙雲將兵泝流,克巴東,破江州,生獲嚴顏,欲殺之,不降,壯而釋之,引為賓客,乃分定江陽、犍為、巴西諸地。先主取成都,領益州牧,遂據巴蜀地,乃以費觀為郡守。二十年,曹操遣張郃督諸軍,徇三巴不克,先主即位,都於蜀郡,治如故。後主建興四年,江州都護李嚴鎮江州,築大城。魏元帝景元四年,命鐘會、鄧艾取蜀。克之,郡歸於魏。自漢魏以前,巴境屬夷,有廩君種、夜郎國、板楯及南平蠻,大都叛服不常,為羈縻州邑。晉武帝太始七年,分益州、南中四郡置寧州郡,治曰巴都,領縣如故。惠帝永甯元年,巴西流人李特反。永興中,特子雄僭位於蜀,曆五世四十餘年,巴蜀之地,皆為竊據。穆帝永和二年,桓溫伐蜀,滅之。地仍歸晉。安帝義熙初,後為譙縱所據,附于秦苻堅。九年,太尉劉裕以朱齡後為益州刺史,帥師攻克之,劉裕建宋,仍為巴郡。至明帝時,分荊、益五郡,益置三巴校尉,巴郡屬焉。南齊因之。梁武帝天監中置楚州。後周明帝二年改巴州郡如故。隋高祖開皇三年,廢天下諸郡,析置州縣,改巴州,縣曰巴、江津、涪陵凡三。大業中,仍置郡,改為渝州巴郡。唐高祖武德初,命李孝恭徇巴蜀下之,郡邑如故。太宗貞觀元年,因天下形便分為十道,渝州巴郡屬劍南道。三年,南平蠻王遣使內欵,以其地隸渝州。天寶元年,改為渝州南平郡,縣曰:巴、江津、南平、萬壽、璧山,凡五。是時今屬忠州曰南賓郡,涪州曰涪陵郡,屬山南道。南川曰南州南川郡,黔州曰黔中郡,屬江南道。合州曰巴州郡,昌州曰昌元郡,安居曰安嶽郡,皆屬劍南道。而開屬夷置者有播州播川郡、溱州溱溪郡、費州涪川郡焉。憲宗元和初,度支副使劉 據東西兩川以叛,尋命知節度使事高崇文討誅之。昭宗乾甯後,王建據蜀,渝、涪、忠、合、黔、昌諸郡皆屬之。後唐莊宗同光三年取蜀。明宗長興中後為孟知祥所據,僭位於蜀。宋太祖乾德三年,命王全斌、劉光義、曹彬等分道伐蜀,蜀偽主孟昶降,得蜀地州府四十六,渝、涪、忠、合、黔、昌盡屬焉。渝仍為渝州,領縣如故。五年廢萬壽。是時珍州屬夷田景遷內附。太宗雍熙中,廢南平縣。至道三年,分天下為十五路,渝屬夔州路。慶曆八年,以黔州羈縻南、溱二州來隸。皇祐中以

南州置南川縣。神宗熙甯元年,改渝州為恭州,巴郡軍事,八年收西番部,以恭州南川縣銅佛埧地置南平軍,又割涪州隆化縣隸軍,仍省南川縣為鎮八焉。徽宗大觀元年,涪州夷駱世華等內附,二年,播州屬夷楊文貴納土以其地置遵義軍。孝宗淳熙中,以光宗潛邸升恭州為重慶府,以治介順慶、紹慶間,故雲。縣如故,忠、涪、合、昌、黔仍各自為置。理宗紹定元年,升黔州為紹慶府。端平二年,蒙古分道寇蜀。寶祐、開慶中來攻,圍合州,州守王堅力拒之,元蒙哥死,解圍去。度宗咸淳元年,改忠州為鹹淳府,是時夔州路府三,則重慶、鹹淳、紹慶並置焉。恭宗德祐元年,蒙古圍重慶,太守張玨敗之,拒守。端宗景炎三年,重慶陷,張玨死之。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分川蜀為四道,改府為重慶路,置總管府,屬四川南道。二十一年,升為上路,割忠、涪二州為蜀郡,二十二年又割瀘、合來蜀,省璧山入巴縣,廢南平軍入南川縣為屬邑,置錄事司,縣曰:巴、江津、南川,凡三。州曰:瀘州、忠州、合州、涪州,凡四。州之屬縣曰:江安、納溪、合江、臨江、鄧都、南賓、銅梁、定遠、石照、武龍,總州縣凡十七。二十五年,以重慶路為四川行省。二十七年,徙行省于成都,以重慶路為四川南道宣慰司。順帝至正二十年,明玉珍僭據,以重慶為偽都。 國朝洪武四年,命廖永忠、湯和等分道取蜀,會兵于重慶,明升歸附,蜀平,置重慶府,領州縣十八曰巴縣、江津、大足、長壽、永川、榮昌、綦江、南川、黔江、合州、銅梁、定遠、忠州、鄧都、墊江、涪州、武隆、彭水,其衛所有重慶衛、黔江守衛千戶所,又有湖廣忠州千戶所附忠州。成化中後置璧山、安居縣,屬川東道。按巴在秦漢間,地連劍閣,俯瞰夔門,故稱一大都會。自三巴分置,幅員漸狹,迨隋唐暨宋,渝州分壤,僅與涪、合、忠、黔諸州等,豈非風會使然?輿方今岩岩雄郡,表於東川,即不能仍秦漢之舊,而州邑棊置遠近,周千餘里,制定大定而文獻因之,規摹則宏遠矣。唯播之往罹厥害,今受厥累,睹時事者能無蒿目於息。 巴縣附郭,古巴國地。周武王時封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置巴子城。秦取其地置巴郡,治江州。漢、晉因之。南齊柝地於僰溪口置江陽縣。梁改楚州。後周改巴城縣,並墊江、枳二縣入焉,皆屬巴郡。隋開皇初,廢郡置渝州,始更曰巴縣,屬渝州。唐武德中析其地置樂溫縣。貞觀中析置南平州,尋以南平耒屬置霸州。至德中,析置璧山縣。宋改渝為恭州,尋升州為重慶府。元初改府為路,縣皆屬之,仍為巴縣。元末為明玉珍僭據。 國朝洪武四年平之,仍設巴縣,屬重慶府,編戶十坊七十里。萬曆十年並坊為八十里。 江津縣,古巴國地。秦取巴置巴郡,為江州縣地。漢、晉因之。南齊析江州地於僰溪口置縣。西魏改為江陽縣。後周閔帝元年移今治,置七門郡。隋開皇中始改為江津縣,屬渝州。唐天寶中,屬南平郡。宋乾德五年,移治馬駿鎮。崇寧屬恭州,後並南平、萬壽二縣,屬重慶府。元複今治,屬重慶路。元末為明玉珍僭據。 國朝洪武四年歸附,仍置江津縣,屬重慶府,編戶三十八里。 長壽縣,古巴國地。秦取巴置巴郡,為枳縣地。漢、晉因之。後周省枳地入巴城縣。唐武德二年,析涪陵巴縣地置永安縣,複析巴地置樂溫縣,屬南粦州。九年屬涪州,開元中,省永安入焉。宋仍為樂溫縣,屬涪州,後為溫山縣。熙甯三年,廢溫山縣為鎮。元仍名樂溫,省入涪州,置涪陵巡檢司。元末為明玉珍僭據。 國朝洪武四年歸附,始置長壽縣,屬重慶府,編戶三坊二十四里。大足縣,古巴國地。秦漢以來更置不一。唐乾元二年,析資、瀘、普、合四州之地置昌州,縣四,曰:大足、靜南、昌元、永川。大足則合州巴川地雲,州治昌元。大曆六年,州縣廢其地, 各還故屬。十年複置。光啟元年,徙昌州於大足,省靜南入焉。宋為昌州昌元郡軍事,仍置大足、昌元、永川屬之。元至元四年設紹熙軍民宣撫司,昌州與資、普、隆諸州縣並屬。六年司罷,州如故。元末為明玉珍僭據。 國朝洪武四年歸附,大足縣屬重慶府,編戶三十七里。 永川縣,古巴國地。春秋戰國為巴蜀之境,秦、漢時郡縣無考。唐乾元初,分渝州璧山地置永川縣,屬昌州。大曆中,縣廢,以其地還故屬。十年,後置。光啟初,徙昌州於大足,永川仍屬之。元或雲省入大足縣,元末為明玉珍僭據。 國朝洪武四年歸附,置永川縣屬重慶府,編戶二十里。 榮昌縣,古巴國地。春秋戰國為巴蜀之境,秦、漢郡縣無考。唐割資、普、瀘、合之地置昌州,治昌元,即今榮昌雲。光啟初,徙昌州於大足,昌元屬之。五代時為僭國地。宋仍為昌元縣,屬昌州昌元郡軍事。咸平四年,移置羅市。元至元四年,置紹熙軍民宣撫司,昌元與資、普、昌、隆諸州屬之,尋廢,司縣如故,元末為明玉珍僭據。 國朝洪武四年歸附,置榮昌縣,屬重慶府,編戶二十七里。 綦江縣,古巴國地。秦、漢為夜郎之境。舊志雲古綦市,未詳。唐武德二年,開南蠻置南州南川郡,有三溪縣。貞觀中,析巴縣地置南平、清谷、周泉、昆川、白溪、瀛山七縣,此或其一雲。宋置南平軍,此或屬焉。元為南平綦江長官司。元末明玉珍僭據,改綦江縣。 國朝洪武四年歸附,置綦江縣,隸重慶府,編戶二里。萬曆二十七年為播酋楊應龍所破,尋複之。 南川縣,古巴國地。秦屬巴郡之江州。漢為枳縣地。後周並墊江、枳二縣入焉。貞觀四年,析巴縣地置南平州,後改為南川縣,屬渝州。宋熙寧中,收西蕃部,以南川銅佛壩地置南平軍,省南川縣入焉。元豐初,複置南川縣。元至元中,廢南平軍如南川縣。元末為明玉珍僭據。 國朝洪武四年歸附,置南川縣,屬重慶府,編戶六里。成化間增置為九里。正德七年,複並為八里。 黔江縣,古荒服地。禹貢屬荊州。春秋、戰國屬楚。秦惠文王取其地置黔中郡。漢以後為黔安郡。唐武德元年,置黔州黔中郡,為石城縣。天寶中,始改黔江縣。宋為黔中郡軍事,仍名黔江。紹定元年升為紹慶府,黔江仍屬之。元至元中,仍置府縣如故。元末為明玉珍僭據。 國朝洪武四年歸附,仍置黔江縣,屬重慶府,編戶二里。 安居縣,古巴國地。春秋戰國為巴蜀之境。秦為墊江地,屬巴郡。漢、晉因之。唐時置安居縣,屬普州安嶽郡。大曆中,隸遂州。五代為僭國地。宋乾德初,複置安居縣。元並安居入合州。元末為明玉珍僭據。 國朝洪武四年歸附,省入銅梁縣。成化中,割銅梁六里、遂寧一里仍置安居縣,屬重慶府,編戶七里。 璧山縣,古巴國地。秦時置巴郡,地屬江州。漢、晉因之。唐至德二載,析巴、江津、萬壽縣地始置璧山縣,屬渝州南平郡。宋仍置璧山縣。元至正中,省璧山入巴縣。元末為明玉珍僭據。 國朝洪武四年歸附,縣廢。成化中,割巴縣地仍置璧山縣,屬重慶府,編戶十一里。

合州,古巴國地,一曰濮國。周以後封在巴子之域。秦取巴置巴郡,合為墊江縣地。漢因之,初平中,劉璋分三巴,以墊江地置巴郡。建安中,尋改為巴西郡。閬中、宕渠屬為。晉因之。西魏以涪、宕、嘉陵三江合,改為合州,置宕渠郡。隋開皇初,郡廢為涪州。大業初,置涪陵郡,領石鏡、漢初、赤水三縣,治石鏡。唐改為合州巴川郡。武德三年,析石鏡置新明縣。開元中,又析石鏡置銅梁縣。五代為僭國地。宋為合州巴川郡軍事。乾德三年,改石鏡為石照。熙寧中,省赤水入銅梁縣,領縣五。淳祐三年,移州置於釣魚山以禦元兵。元至元十五年,宋安撫使王立以城降。二十年,為散郡,並錄事司,赤水入石照縣。二十二年,改為合州,隸重慶路,初並巴川入銅梁縣,增置定遠縣,領銅梁、定遠、石照三縣。元末為明玉珍僭據。 國朝洪武四年歸附,置合州,領石照、銅梁、大足、定遠四縣。五年省石照。七年,以大足縣隸重慶府,唯銅梁、定遠屬焉,總屬重慶府。合州編戶四十一里。 銅梁縣,古巴國地,周為巴子之封域。舊志載戰國時楚襄王滅巴,封其子為銅梁侯於此,未詳。秦取巴,置巴郡,為墊江縣地。漢因之。初平中,改墊江為巴郡,尋改為巴西郡,地皆屬之。晉、齊、梁如故。西魏置郡為合州,隋改合州為涪陵郡,此為石鏡地。唐改合州巴川郡。長安三年,始置銅梁縣。宋置合州巴川郡軍事,銅梁仍屬之。熙寧中,省赤水縣入焉。七年,複還其治。元至元中置合州,並巴州于銅梁縣。元末為明玉珍僭據。 國朝洪武四年歸附,置銅梁縣,隸合州,總屬重慶府,編戶三十二里。成化中,割六里,置安居縣。 定遠縣,古巴國地。周為巴子之封域。秦為巴郡之墊江地。漢因之。初平中,墊江為巴郡,尋改巴西郡,地皆屬之。晉、魏、隋與州沿革同。唐置合州巴川郡,領縣六,有新明、漢初二縣。舊志雲:今縣南江邊有新明寺,考之斷碑,蓋新明境雲。又雲漢初地在今烈面鎮北十五里。宋開寶中,以新明屬廣安軍,漢初仍舊。南渡後,開禧二年,割漢初西境,增置河溪縣,亦屬廣安,舊有河溪鎮,升為縣,因名河溪。元至元四年,攻釣魚山,便宜都統率兵於女箐坪,剏為武勝軍,行河溪縣安撫事,即今舊縣地。後改軍為定遠州,新明、漢初、河溪三縣皆省於此。二十四年,改為縣。元末為明玉珍僭據。 國朝洪武四年歸附,置定遠,隸合州,總屬重慶府,編戶十四里。 忠州,古巴國地。周為巴子之封域。秦取巴置巴郡,此介江州、魚複之間。漢置臨江縣,仍屬巴郡。初平中,改巴郡為永寧郡,尋複為巴郡,臨江縣皆屬之。晉改郡為巴都郡,梁置臨江郡,後周兼置臨州。隋開皇廢郡,大業初廢州,仍為臨江縣,屬巴東郡。義寧二年,改為南賓郡。唐初仍置南賓郡,領縣五,曰:臨江、酆都、南賓、墊江、桂溪,治臨江,屬山南道。貞觀八年,改忠州南賓郡,領縣如故。五代為僭國地。宋初為忠州南賓郡軍事。縣三,曰:臨江、墊江、南賓。南渡後增酆都、龍渠二縣。咸淳元年,以度宗潛邸升為鹹淳府,改治皇華城,距州東三十里。元至元中,複改為忠州,省墊江、龍渠,領臨江、酆都、南賓三縣,屬重慶路。元末為明玉珍僭據。 國朝洪武四年歸附,置忠州,領酆都、墊江二縣,編戶七里。 酆都縣,古巴國地。周為巴子之封域。秦屬巴郡。漢為枳、臨江地。是時有平都縣,一曰故巴子之別都雲。晉以後俱為臨江地。隋屬巴東郡。義寧二年,始析臨江地置酆都縣。唐仍為酆都縣,屬忠州。南宋初,縣廢,南渡後複置酆都縣。咸淳初,升忠州南賓郡鹹淳府,縣屬如故。元改府,仍為忠州酆都縣,仍屬隸重慶路。元末為明玉珍僭據。

國朝洪武四年歸附,改豐為都。九年併入涪州。十四年複為縣,並南賓、龍渠二縣入焉,隸忠州,總屬重慶府,編戶四里。 墊江縣,古巴國地。周為巴子之封域。秦屬巴郡,漢為臨江地。是時有墊江縣,則合州、宕渠之地,以為即今墊江縣者,非是。漢以後建置不一。據隋書,宕渠郡有墊江縣,與鄰水同屬今墊江,與鄰水接壤,時今墊江雲。唐置忠州南賓郡,領縣五,一曰墊江縣。宋置忠州南賓郡軍事,後升鹹淳府,墊江皆屬之。熙甯中,省桂溪入焉。元初縣廢,後複置。元末為明玉珍僭據。 國朝洪武四年歸附,置墊江縣,隸忠州,總屬重慶府,編戶十二里。 涪州,古巴國地。周為巴子之封域。春秋戰國,巴地舊志雲戰國楚黔中地,按秦惠文王取巴蜀後,司馬錯自巴涪水取商於地為黔中郡,則以涪為黔者,非是秦始皇置郡縣。涪屬巴郡。漢仍置巴郡,領十一縣,涪陵居其一。建安六年,分三巴,涪陵謝本白益州牧劉璋,析巴地置涪陵郡,初以為巴東。蜀國後,遂置涪陵郡,屬有涪陵、丹興、漢平、萬寧、漢發五縣,其地東接巴東,南接武陵,西接牂牱,北接巴郡。晉、宋、齊因之。隋開皇初,郡廢,改涪陵縣,屬巴郡,後為渝州之涪陵鎮。唐武德初,以鎮置涪州涪陵郡,領涪陵、賓化、武龍、樂溫、溫山五縣,屬山南道。宋改為涪陵郡軍事。熙甯中,廢溫山縣為鎮,省賓化縣,領縣三。咸淳初,移治三臺山,屬夔州路。元至正中改涪州,並涪陵、樂溫二縣入焉,領武龍一縣,屬重慶府。元末為明玉珍所僭據。 國朝洪武四年歸附,置涪州,領縣二:武龍、彭水。屬重慶府,編戶十一里。 武隆縣,古巴國地。周為巴子之封域。秦屬巴郡。漢因之。元鼎中,析置涪陵郡,治當為丹興、漢發諸縣地。晉、宋如故。隋開皇初廢涪陵郡為縣,總屬渝州。唐武德二年,複置涪州涪陵郡,始置武龍縣,屬涪州。宋宣和元年,改武龍為枳縣,從漢置雲。紹興初,仍改武龍屬涪陵郡軍事。元至元中仍宋置,元末為明玉珍僭據。 國朝洪武四年歸附,複置武龍縣,九年併入彭水縣,十四年更自為治,易“龍”為“隆”字,隸涪州,屬重慶府,編戶二里。 彭水縣,古荒服地。禹貢荊州之域。春秋戰國為楚地。秦惠文王時遣司馬錯由巴涪水取楚商於地,置黔中郡,此屬之。漢建元中,入於涪陵郡。三國時仍置黔安郡。晉永嘉後沒於蠻夷。後周保定中內附,建德中為黔州地。隋開皇十三年,始置彭水縣,屬黔州。大業中,仍改黔安郡,統彭水、涪川二縣。唐初仍置黔州黔中郡。貞觀中,改州為都督府。天寶初,複為州郡,領彭水、黔江、洪渡、洋水、信寧、都濡六縣,治彭水,屬江南道。宋置黔州黔中郡軍事、武泰軍節度,仍置彭水。嘉祐中,並洪渡、洋水諸縣入焉,羈縻州四十九。紹定初,升為紹慶府。元因之,縣如故,屬重慶路。元末為明玉珍僭據。 國朝洪武四年歸附,改紹慶府,置彭水縣,隸涪州,屬重慶府。九年並武龍縣地,尋割去,編戶七里。 右州縣沿革,舊志頗有訛誤,今悉取諸史地理志,參合裁正,以此少異,如墊江在漢即合州地,今縣屬忠州。涪陵郡本漢置,即今涪州,至隋則廢郡為縣,更於合州地置涪陵郡。江州,漢巴縣治,晉廢。總志以孟嘉入人物,涪城,今綿州,《涪州志》至取涪城人李驤為晉人物,豈不謬與?甚者大足、榮昌,故昌元郡,《元史 ·地理志》無之,唯載在百官志中,為紹熙軍民宣撫司,領資、普、昌、隆、內江、安嶽、昌元諸州縣,此何以解?總之,時異勢殊,若存若湮,史亦難書,據

馬爾後之考鏡職方者,尚其三致詳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