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宜春

新年门首贴“宜春”字,见宗懔荆楚岁时记》。盖六朝时已然,但在立春日。按,晋傅咸《燕赋》云:“淑青书以赞时,著宜春之嘉祉。” (1) “宜春”二字当本此。然秦已有宜春宫、宜春苑,见《括地志》。王曾《立春帖子》云:“宝字帖宜春。”

打春

汉晋时无打春之事。《隋书·礼仪志》始有“彩仗击牛”之文。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云:“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府前百姓卖小春牛。”晁冲之诗:“不上谯楼看打春。”

空帖拜年

新正,友朋交贺,以空帖而身不至,前明已然。《文待诏集·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又,周煇清波杂志》载:“元祐间,新正贺节,有持门状遣仆代往。其人出迎,仆云:‘已脱笼矣。’谚云‘脱笼’者,诈闪也。温公闻之,笑曰:‘不诚之事,原不可为。’”是宋已有此风。

元宵茧团

正月十五夜,抟糯粉如蚕茧形,曰茧团。见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杨诚斋《江湖集》有《上元夜,里俗粉米为茧丝,书吉语置其中,以占一岁之祸福,谓之茧卜》诗云:“心知茧卜未必然,醉中得卜喜欲颠。” (2)

照田财

农家上元夕以长竿燃灯插田,谓之照田财。按,范石湖《吴郡志》作“照田蚕”,在腊月二十五夜。《石湖集》有《照田蚕行》云:“农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岁田蚕好。” 方鹏《昆山志》云:“岁朝或次日,束薪长竿为高炬,视火色赤白以占水旱,争取余烬置床头,谓宜蚕,故名‘点田蚕’。”此又一说也。“点”疑“照”字之讹。

接坑三姑娘

正月十六夜祀厕神,俗云坑三姑娘。即宗懔《岁时记》所谓紫姑神也。案,紫姑何姓,名媚,字丽娘,莱阳人,寿阳李景之妾。不容于嫡,常役以秽事,于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见刘敬叔异苑》。沈存中《梦溪笔谈》云:“旧俗,正月望夜迎厕神,谓之紫姑。”今俗于十六夜,非是。李义山诗:“羞逐乡人赛紫姑。”则唐俗亦然。坑即厕。称为三姑娘,盖以其年少。

花朝

二月十二日曰花朝,以红笺缯黏花枝,谓庆百花生日。案,《西湖游览志》云:“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中,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周处《风土记》及《提要录》皆云十五日。然杨诚斋《诗话》云:“东京二月十二日曰花朝,为扑蝶会。”则是时已然。张寅《太仓州志》云“俗皆以十二日为花朝”,不知何据。《镇洋志》以为十二日为崔元徽护百花避封姨之辰,故剪彩条系花树为幡。案,郑还古博异志》载元徽事,只云春夜,不言月日。

清明上坟

扫墓,自寒食至谷雨前一日止,或用祭。案,《五代史·周世宗纪》论云:“五代礼坏,寒食野祭而焚纸钱”,似野祭始于五代。然蔡中郎谓“古不墓祭”。魏文帝黄初三年诏用此语,自作终制,亦云“礼不墓祭”。则汉魏时固有墓祭者。汉元帝追念萧望之,每遣使祭其冢。光武令诸功臣皆过家上冢,又遣使祭窦融父冢。 且《孟子》书有“墦间之祭”。《韩诗外传》有“椎牛祭墓”之文。《史·周本纪》云:“武王上祭于毕。”毕,文王墓地也。《吴越春秋》云:“夏少康封禹庶子于越,春、秋祠禹墓于会稽。”则夏时已有墓祭。《周官·小宗伯》:“成葬而祭墓为位。”《冢人》:“凡祭墓为尸。”《檀弓》记:“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注疏皆谓祭后土之神。朱子云:“周礼,上巳有墓祭。”则以为祭先矣。窃意后人因后土之祭,而并祀祖先耳。或谓:《礼记》:“宗子在他国,庶子无庙。孔子许望墓为坛,以时祭祀。”后人墓祭盖本之此。 但未必在寒食。《汉书·光武纪》:“建武十年八月有事于十一陵。”则期在八月。《朱买臣传》云:“故妻夫家上冢。”未详何月。《旧唐书》载开元二十年敕云:“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寖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则寒食之期,盖始于隋唐间。柳子厚《与许京兆书》:“近世礼重拜扫,每遇寒食,皂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 东坡有《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诗云:“鹿门山下德公回。”或据此以为寒食上墓,汉已有之。然章怀注《庞公传》引《襄阳记》止云“司马德操来候,值德公渡沔,上先人墓”云云。初无时日。坡诗但以上冢借庞公为言耳。

焚纸钱 挂墓 墓呼如“姆”字音

纸钱亦不始五代。《唐书·王屿传》云:“汉以来葬者皆有瘗钱。后里俗稍以纸剪钱为鬼事。”开元二十六年,屿为祠祭使,始用之禳祓祭祀。范传正谓惟颜鲁公、张司业司业名参。 家祭不用纸钱。是则唐时已盛行。欧公归之五代,何耶?王建《寒食行》云:“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宋僧道世法苑珠林》谓起于殷长史,不知何据。宋钱若水不烧楮镪,吕南公为文颂之。邵康节祭祀焚楮钱,伊川见而怪,问之,曰:“亦明器之义。” 吴俗,纸钱有挂有焚。张南郭《州志·风俗》云“挂墓”,盖从方言。周益公《杂志·辨楮币》谓俗人创二字,通上下皆用,犹纸钱也。则宋时纸钱真做钱样。

踏青

清明节郊外结群闲步,谓之踏青。见杨诚斋诗:“寒食人家事踏青。”张文潜《寒食赠游客》诗:“明日踏青郊外去,绿杨门巷系雕鞍。”案,唐人踏青多以上巳日。李绰《秦中岁时记》云:“上巳,都人于曲江头禊饮,践踏青草,曰踏青。”刘梦得《禊》诗:“唯馀踏青伴,待月魏王堤。”然孙思邈《千金月令》已云“三月三日,上踏青鞋履”。

传经 浴佛

四月八日,释氏以为如来诞辰,取藏经摊晒。村妪竞宣佛号相传授,谓之传经。又以香水灌铜佛像,曰浴佛。按,《灵宝经》:“四月八日佛节。”至今诸寺于是日浴佛,作龙华会。韩鄂岁华纪丽》亦云。然孟元老《梦华录》以为十二月八日,恐讹。东坡诗:“轻寒浴佛天。”若腊月八日,不得云轻寒矣。 又考李善注王( )〔巾〕《头陀寺碑》云:“鲁庄公七年,佛生之日也。”《瑞应经》:“四月八日夜,明星出时,佛从右胁坠地,即行七步。”按,《春秋·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孔氏《正义》云:“于时,周之四月,则夏之仲春。”杜氏以《长历》校之,知辛卯是四月五日。然则如来生辰当为今之二月五日。宗懔《岁时记》亦云:“二月八日,释氏下生之日,迦文成道之时。”《辽史·礼志》有云“二月八日为悉达太子生辰,京府及诸州县雕木为像”云云。又,《金史·海陵纪》有“禁二月八日迎佛”之文。则是时以二月为佛节,但不知是初五日也。

端午龙舟

端五节有龙舟之戏,相传以吊三闾大夫。本《荆楚岁时记》之说,但于吴地无涉。按,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吴越春秋》以为起于勾践,盖悯子胥之忠而作。周栎园《书影》以为习水报吴,托于嬉戏。 宗懔引《曹娥碑》谓是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氏。然则荆楚自为灵均,吴越自为子胥。犹吾地寒食在清明前,而并州寒食在冬中。并州寒食以悼介子推,非如《风俗通》所云冬至后一百四日、五日、六日为寒食也。

裹粽子

茭蒲叶裹秫米为粽子,见周处《风土记》,记有“秤锤粽”之名,至今沿之。《荆楚记》云:“夏至节日食粽。”今吾俗以端午,盖本《齐谐记》五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屈原之意。周处《记》云:“五日用菰叶裹粽黍者,象阴阳相包裹未分也。”

悬天师像

《秦中岁时记》云:“端午,都人画张天师像以卖。或泥塑其像,以艾为髻,以蒜为拳,置于门上。”今俗五日悬天师像。或蒜饰缯帛以市,亦此意。天师名陵,详十八卷。

祀灶 灶马 灶门

六月四日及二十四日,家祀灶。按,《月令》:“夏祀灶。”孔氏《正义》云:“灶神常祀在夏。”俗祀于夏,固合礼然,但粉面作饵,素羞四簋而已。《白虎通》:“祭灶以鸡。”东坡《纵笔》云:“明日东家应祭灶,只鸡斗酒定燔吾。”范石湖《祭灶》诗:“猪头烂肉双鱼鲜。”今相沿用素,其以佛待神耶?明嘉定王槐《祀灶词》云:“陉边烂煮黄毛鲜,一楪胶牙腻更圆。”是亦以鱼牲祀之。 祀时以纸印灶神像供灶门,谓之灶马。见《辇下岁时记》,云:“都人至半夜,备酒果送神,贴灶马于灶上。” “灶门”见周处《风土记》。俗谓之灶君殿,而以爨门为灶门,非是。

穿针

《荆楚记》:“七夕,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以为符验。”案,《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是汉时已然。庾信《对烛赋》:“月下穿针觉最难。”此不指七夕。 又,《下黄私记》:“八九月中,月轮外时有五色云,呼女子持针线,小儿持纸笔,向月拜之,谓之乞巧。”是不独七夕矣。

盂兰盆

七月十五日,寺僧设盂兰盆会。案,宗懔《岁时记》引《盂兰盆经》云:“目连救母于是日,具百味五果以著盆中供佛。”《臞仙运化〔元〕枢》以为丁令威救母 (3) 。《释氏要览》云:“盂兰,华言解倒悬也。”宋本《颜氏家训·终制篇》云:“有时供斋,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是六朝时已行之。陆放翁《老学庵笔记》:“蜀中中元焚盂兰盆,以占冬之寒暖:向北倒则寒,向南则温,东西则寒暑中。有‘盂兰盆倒则寒来’之谚。”晏元献诗有云:“家人愁溽暑,计日望盂兰。”则盂兰盆乃以占风气者。《梦华录》云:“以竹斫成,三脚,上织灯窝,谓之盂兰盆。买素食、(擦)〔穄〕米饭享先,以告报秋成。”今相沿作佛氏之说而不知其故矣。 是日,家祭多以素食,云祖先当赴观盂兰盆会也。按,《梦华录》:“七月十五日,供养祖先,以素食。”陆放翁《笔记》:“故都于中元具素馔享先。”则宋时已然。卢熊《苏州府志》:“嘉熙间,郡守王公遂怪盂兰会之不经,作文禁止,云:‘以时思亲,当祭诸庙。’卢云:‘今之祀祖,其从王公之教乎?’而羹飯内猶设素食。俗皆云:‘祖宗当赴观盂兰会,不敢茹荤也。’”

登高

重阳登高,见吴均《续齐谐记》:“费长房语桓景:‘九日当登高,饮菊叶酒。’因齐家登山。”孟嘉从桓温游龙山落帽,亦是九日登高故事。然无登高之文。 后相承为故事。如宋武帝在彭城时,九日上项羽戏马台登高。见《南齐书·礼志》。 齐武帝九日出商飙馆,登高宴群臣。见《本纪》,馆在孙陵冈。 唐中宗临渭山登高。见《全唐诗话》。皆是。 古人登高,不止重阳。石虎《邺中记》:“正月十五日有登高之会。”桓温参军张望有《七日登高》诗。韩退之有《人日城南登高》诗。盖即《老子》所云“众人熙熙,如登春台”之意。

重阳糕

《吴郡志》:“九月九日食重阳糕。”桑悦《太仓志》云:“以糖、肉、诸果、杂面为糕,谓之重阳糕。”按,谢在杭《五杂组》引吕公忌云:“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额,祝曰:‘愿儿百事俱高。’”此古人九日作糕之意。李后主《登高文》:“玉醴澄醪,金盘绣糕。”宋时,九日以花糕赐近臣。

拜冬

冬至日相揖贺,曰拜冬。按,《宋书·礼志》:“魏晋冬至日,受万国百寮称贺,因小会,其仪亚于岁旦。”蔡邕《独断》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则前汉已行贺礼。《齐书》:“厍狄伏连,冬至之日亲表称贺。”崔寔四民月令》云:“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至赵宋益盛。详《梦华录》及赵与旹《宾退录》。周遵道豹隐纪谈》:“冬至互送节物,颜侍郎度有诗云:‘至节家家讲物仪,迎来送去费心机。’”今吾俗犹然。又云:“吴门俗重至节,谓曰肥冬瘦年。”此俗所云“冬至大如年”也。

九九

《荆楚记》:“俗以冬至次日数至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今有“连冬起九”之说。谓从冬至日数之,非是。“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等语,周遵道《豹隐纪谈》载之。夏至后,亦有九九谚语。今吾俗不传。

腊八粥

《梦华录》:“十二月初八日,诸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亦以果子杂料煮粥。”今俗尚有之。陆放翁诗谓之佛粥。“今朝佛粥更相馈”。

廿四夜 小节夜

腊月二十四,家设馄饨素羞祀灶。夏祀灶以昼,是日则以夜,谓之廿四夜。按,《风土记》云:“灶神翌日朝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祷之。”《梦华录》云:“是夜,贴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范石湖《村田乐府·序》亦云。然今俗不以糟,以饧,谓胶其口,使不得言。石湖《吴郡志》谓之胶牙饧。《梦华录》同。 是其风已久。《荆楚记》则在初八日。《记》又云:“元旦进胶牙饧,取坚固之意。”此名同意异者。 宗懔云:“是日并以豚酒祭灶神。”按,汉阴子方腊日见灶神,以黄犬祭之。知前代无用蔬菜者。 《坚瓠集》云:“宋人以腊月二十四日为小节夜,三十日为大节夜。”今俗以除夕前一日为小节夜,非是。

跳灶王 跳,音条

腊月丐户装钟馗、灶神,到人家乞钱米。自朔日至廿四日止,名曰跳灶王。跳呼如条。王作“巷”平声。 按,即古之大傩,见《月令》。称灶神曰灶王,见唐李廓《镜听词》:“匣中取镜辞灶王。”谓之跳灶王者,旧俗在二十四日,是日必祀灶,有若娱灶神者。犹满洲祀神谓之跳神也。后以一日不能遍改而先期,今遂以月朔始矣。装钟馗、灶神,即方相氏,蒙熊皮,黄金四目,执戈扬盾,以索室驱疾之遗意。又有扮作灶公、灶婆者。《秦中岁时记》云:“岁除日进傩,皆作鬼神状。内二老儿为傩公、傩母。”

贴门神钟馗

《宾退录》云:“除夕,用镇殿将军二人,甲胄装。门神亦曰门丞。”卢公武《苏州志》、王文恪《姑苏志》并云:“初夜夜分,易门神。”俗多用秦叔宝、尉迟敬德,盖本唐小说。或贴钟馗像,则始于唐开元中。《唐逸史》:“明皇因疾,昼梦蓝袍鬼从一小鬼,擘而啖之,自称终南山进士,誓除天下虚耗之孽云云。乃诏吴道子如梦图之,批其后曰:‘因图异状,颁显有司,岁暮驱除,可宜遍识,以袪邪魅。’”刘禹锡有《代杜相公及李中丞谢赐钟馗历日表》。《五代史·吴越世家》:“岁除,画工献钟馗击鬼图。”沈存中《补笔谈》:“熙宁五年,上令画工模拓吴道子钟馗像锓版,除夜,遣内供奉官梁楷就东西府给赐钟馗像。”胡浩然《除夕》诗云:“灵馗挂户。”按,刘宋征西将军宗悫有妹名钟葵。见其母郑夫人墓志。《梦溪笔谈》载之。今俗有钟馗嫁妹图,盖以此而讹。 后魏有李钟馗。《北史》:尧暄本名钟葵,字辟邪。又,《恩幸传》有宫钟馗。其名已久,特开元始有画耳。

守岁 压岁钱

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见周处《风土记》。孟襄阳诗:“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少陵《杜位宅守岁》云:“守岁阿戎家。”或误刊作“阿咸”。东坡与子由诗:“欲唤阿咸来守岁。” 本此。东坡有《守岁》、《馈岁》诗,《序》云:“岁晚相馈问,为馈岁。” (4) 此即今之送年礼也。 除夕有压岁钱,未知所始。陈其年《岁寒词小序》有云:“且充压岁之钱,姑贮辞年之酒。”除夕辞年,亦俗礼也。东坡诗《序》:“岁晚,酒食相邀,呼为别岁。”今但拜辞而已。

————————————————————

(1)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全晋文》卷五一收录傅咸《燕赋》,然未有此语。“淑”,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元陶宗仪说郛》卷六九上、明陈耀文天中记》卷四引均作“御”。

(2) 颠,原诗作“癫”。

(3)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十三“目连即丁令威”条:“国朝钱曾《读书敏求记》云:《臞仙运化元枢》一卷,以中元为丁令威救母之日,释氏谓之目莲。未悉其所本何自。按,此则目莲即丁令威矣。”

(4) 苏轼《馈岁》、《别岁》、《守岁》三诗序云:“岁晩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寄子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