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全闽诗话 | 郑方坤 | 诗话。清郑方坤编。十二卷。方坤字则厚,号荔乡,建安(今属福建)人。雍正进士,官兗州知府。博学多才,好网罗文献。著有《经稗》、《补五代诗话》等。此编荟萃闽(福建)人诗话,及其他有关于闽之诗。全书十二卷,计六朝唐五代一卷、宋元四卷、明三卷、国朝(清)一卷、无名氏及宫闺一卷、方外一卷、神仙鬼怪杂缀一卷。所收自以福建诗人为主,“亦有非闽人而关涉闽事者”(《例言》),计约七百馀家。此书是地域性的诗学论著。所论均为闽籍诗人或与闽地有关诗人之作品。闽地开发远比中原晚,隋以前的诗人,书中仅录郭璞、谢朓、到溉、江淹等四人。而且郭等并非闽人,只是与闽有关。可见当时闽中文化之落后。唐以后闽中逐渐被开发,诗人也多了起来。 |
养一斋李杜诗话 | 潘德舆 | 诗话著作。清潘德舆撰。此书原系其所辑李、杜诗选集《作诗本经》之《总论》部分,后因《作诗本经》未刊而附于《养一斋诗话》之后。凡三卷(一说二卷),卷一论李白,卷二、卷三论杜甫,多取宋以来各家之论,并逐条加以按语,辩短申长,借他家之言以发表己见。论李白推重朱熹之见:“李太白诗非无法度,乃从容于法度之中,盖圣于诗者”,以纠历来“诗仙”之评“虚无不可知”;论杜甫则不满元稹、苏轼、秦观等之“集大成”说,以为未窥底奥:“其所以尊之之由,则徒以其包众家之体势姿态而已,于其本性情、厚伦纪、达六义、绍《三百》者,未尝一发明也;则又何足以表洙、泗‘无邪’之旨,而允为列代诗人之称首哉?”此即元好问“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之意。所辑各家论李、杜之语,亦颇为精审,便于阅者总揽历代李、杜研究之精华。有《清诗话续编》本。 |
冷禅室诗话 | 海纳川 | 诗话著作。近人海纳川撰。海纳川,未详其人。此书所载,多为清季有名人物之遗闻轶事,如何绍基、曾国藩、石达开、李鸿章、张之洞、杨度、宋教仁等,不徒谈诗而已。有上海文瑞楼石印本。 |
北江诗话 | 洪亮吉 | 诗论。清洪亮吉撰。六卷。亮吉有《洪北江诗文集》已著录。此编有仅刻前四卷或后二卷者,皆非全书。内容以论诗为主,亦有论及文、赋者,又有不少精确之考订。论诗以“性”、“情”、“气”、“趣”、“格”为等第,谓“诗文讲格律,已入下乘”。作者论诗强调“性情”、“气格”,认为诗要“另具手眼,自写性情”,赞赏唐杜牧的诗能“别成一家”的独创精神,批评沈德潜的诗要学古人的复古主张,对袁枚的“性灵说”亦表不满。前四卷为撰者晚年写定,后两卷是其子续刻遗著时整理而成。 |
卧雪诗话 | 袁嘉谷 | 诗话著作。清袁嘉穀撰。袁嘉穀,字树圃,一作树五,云南石屏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同年中经济特科第一名,历官翰林院编修、浙江提学使。有《卧雪堂诗草》。《卧雪诗话》四卷,以论评及辑存近人诗为旨。袁嘉穀通声韵学,故论诗颇看重声调谱一类的著作:“自秋谷《声调谱》、阮亭《平仄定体》出,古诗音韵日严。覃溪三谱续出,海内宗之,几以为不奉其书,不可为诗。”他进而归结诸书为“音节三要”:“一曰三平三仄,谓逆数每句第三字须与句末之字平仄相同;二曰忌四平五平连同,防板防滞,仄声有上去入之分,虽四、五可以间用;三曰上句末字四声并用押,仄韵诗上句末字尤不得多用平声。三者既备,古调谐矣。”此说化繁为简,颇易于初学。袁嘉穀论音韵多从大处著议,如谓隋初陆法言等人讨论语音之举为“中国历史上读音统一之第一大会”;谓唐兴试律,始变古诗之四声并用为平仄两对,致失古宕之妙。作者为滇人,故此书论滇诗亦颇具系统,不仅广录滇人诗,记滇地胜迹之涉诗者,而且推定杨石淙为“滇诗第一人”,杨石淙、苍雪、钱南园、朱丹木为“滇南四家”,苍雪、担当、湛福为“滇中释子三大宗”,识见似较《滇南草堂诗话》等滇地诗话为优。有云南崇文印书馆代印本。 |
历代诗话考索 | 何文焕 | 《历代诗话考索》,一卷,清何文焕着。文焕,生卒年不详,字少眉,号也夫,乾隆年间嘉善人,他对历代诗话进行整理和研究,编辑出《历代诗话》,共57卷,收编宋元明历代诗话之作27种。此书前有作者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所作的自序,后有《历代诗话考索》。因《历代诗话考索》系作者对前人诗话的评述,价值较大,后被单独刊刻,流行开来。 |
古今诗话 | 李颀 | 宋代诗评汇编。本书曾经《诗话总龟》、《苕溪渔隐丛话》、《全唐诗话》、《诗人玉屑》、《竹庄诗话》、《诗林广记》等多次称引,但意见诸家著录。《宋史·艺文志》文史类著录有李颀《古今诗话录》七十卷,郭绍虞、罗根泽因疑二书或为一书。李颀生平事迹无考,苏轼有《答李颀秀才以画山见寄》诗,亦不知是否一人。其成书当在北宋之季,南渡之前。原书久佚,亦不见诸家著录。今传《百家类说》本系节编本,仅五十九则。是书以记事为主,博采正史、野史、文集、笔记、小说、诗话、地志、类书,多抄录前人有关诗歌之旧说,而自撰者甚少。 |
台阳诗话 | 王松 | 近代诗话。2卷。王松著。初版本未见。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年1月重新印行。卷首有郑如兰《序》、邱菽园《序》、作者《自序》、洪月樵题诗。卷末有林辂存《跋》。该书集中评介清末民初台湾籍诗人。由于作者与评介对象属于同籍、同代,故材料较为可信,可资研究近代台湾文学者参考。作者在书中有言曰:“余欲善天下万世以兴起耳;且使他日作史者见之,亦足以资考证。”“论诗则尺寸不能假借,可则可,否则否。” |
名山诗话 | 钱振锽 | 诗话著作。近人钱振锽撰。此书一卷,七十三则,上自《诗经》、《楚辞》,下迄钱谦益、袁枚,皆有所道及。然作学究之陋语多,谙诗道之行话少,如反复一“实”字,先谓:“君子之言,真实不妄,诗虽小道,亦言语之一种,多为不实之言,徒为人所轻耳。”此处之“真实”,乃“事实”之转语,故其即据以责老杜“老柏二千尺”、太白“白发三千丈”等句为“滑稽”,尤不解李贺之浪漫诗风为何物。千古诗人,遂只剩一白居易合其规则。然反观此书,恰正好作大言,过激语多而“老实话”少,如世讥明七子摹仿,彼反恨“其摹仿未至,若能摹仿得工,好诗必不至此”,其言过甚,一至于此。有《名山六集》本。 |
后村诗话 | 刘克庄 | 南宋刘克庄(号后村居士)撰。该书是撰者六十岁至八十二岁的二十余年间陆续写成的。据书后跋语说:“前、后集各二卷,六十岁至七十岁间所作。续集四卷,乃公告老归后所作,时近八十。新集凡六卷,专采唐诗之新警者。咸淳戊辰(1268)五月夏间也,时年已八十二矣。”其中新集六卷是刘克庄晚年失明以后背诵唐诗的记录,极少评语。前、后、续集,则以评诗为主兼及记事。有中华书局83年点校本。此书凡4集14卷,前、后、续三集统论汉魏唐宋诗人,以唐宋诗为多。新集则详论唐诗,皆“采摘精华,品题优劣”(《四库提要》),对唐诗中大量的名篇佳句、诗人的品格进行了品评。后村论诗不主一家,不拘一格,无门户之见。郭绍虞先生的《宋诗话考》极力称赞此书“网罗众作,见取材之博,评衡惬当,见学力之精” |
唐宋分门名贤诗话 | 佚名 | 《唐宋分门名贤诗话》20卷,宋佚名撰。在中国久已亡佚,后在韩国发现朝鲜本,存10卷,并为赵钟业教授收入所编之《韩国诗话丛编》。论及中国最早的诗话类编,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北宋末年阮阅《诗总》十卷。郭绍虞《宋诗话考》卷上《诗总》考认为“阮氏之书创为分门别类之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诗话类编。鉴于历史文献方面的原因.我在《中国诗话史》中亦作如是说。今在韩国发现我国历久失传的《唐宋分门名贤诗话》(残本),经过中外专家考辨,方知中国第一部诗话类编,不是阮阅《诗话总龟》.而是《唐宋分门名贤诗话》。 |
夷白斋诗话 | 顾元庆 | 诗话。明顾元庆撰。一卷。元庆有《顾氏文房小说》已著录。此编以其斋名名书,总四十则。杂记元、明诗坛轶诗轶事。诸多无名诗人之作,赖此以存。间有论及唐人诗集、诗句、亦可备一说。其中介绍明人几本诗集,鲜为人知,有一定价值。此书都是品评诗人诗作之语,大部分是作者乘兴而发的随感。所论诗人以本朝者居多,而且多为名不甚显者。书中对李东阳诗评价较高,谓其“音节浑厚雄壮,不待雕琢”,并认为李东阳的乐府诗,尤有“新意”,能道古人所未道。有《学海类编》本,《历代诗话》本。 |
娱书堂诗话 | 赵与虤 | 宋代诗论著作。又称《赵威伯诗话》。宋赵与虤撰。二卷。与虤字威伯,太祖十世孙。据《也是园书目》、《述古堂书目》等著录,曾有4卷足本,但已亡佚。本书成于南宋中期。此编杂记唐宋诗坛轶事,论诗源于江西诗派,取材或涉于庸腐。 作者鉴赏能力颇高,间有评议,常深中肯綮。近人丁福保以为“名章隽句,轶事遗文。亦络绎其间,未可以其芜杂并弃其菁华也。”有《历代诗话续编》本。 |
存余堂诗话 | 朱承爵 | 诗话。明朱承爵撰。一卷。承爵字子儋,号舜城漫士,又号左庵,江阴(今属江苏)人。为文古雅,能画,好藏书。全书凡二十九条,均系随笔式杂感,涉及唐、宋、元以及明人诗,无一定门户之见。此编多品鉴,考证唐人诗,间有议论,有一定价值。未见鲜明文学主张, 所论仅限于诗之技巧。此书突出的论述是有关意境的文字,其谓:“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如曰:“孙康映雪寒窗下,车胤收萤败帙边。”事非不核,对非不工,恶,是何言哉?”将意境创造明确地概括为诗的最高境界。 有《历代诗话》本。 |
学山诗话 | 夏敬观 | “方略新奇古未闻,黄中编入羽林军。汉中米贼全烧堞,帐下萧娘(原注:粱临川王宏)尚册动。碣石夜飞键户牝,玉河朝罨入烽云。檀萝蚁斗南柯内,肉搏三旬未解纷。”“漫长将成八月凶,既非横策又非纵。国书祈请三牛耳,(原注:羚国电三与俄、英、日本,请执牛耳,与各国排难解纷)。尘拂驱除几马蜂。(原注:时相云:‘群夷大马蜂耳,蝇拂子驱之足矣’)。妖术并无五里雾,岩关已失一九封。徒然遵养时之贼,(原注:陶侃骂王导语)。桂观兰池满夕烽。”右袁爽秋太常昶咏史诗,绿自其《庚子日记》中,前一首六月初十日作,后一首十二日作。爽秋太常,光绪庚子拳匪之乱被害三忠之一也。是月初五日记,载《上荣中堂(禄)略园书》云:“再密陈者:大羊异族,罪恶滔天。自道光庚子粤东烧烟土案,直接此次烧夷馆,始知惩舰,首尾适一甲子。天道好还,网恢不失,此殆自然之理数,岂人力所能为耶?惟目前巨衅,起于民教互仇,认畜交。此次决战,宜提开俄日本两国,而专与行教之各国为仇敌,乃于事理为协也。日本经圣慈柔远闳谟,前派刘学询、庆宽聘问,订有密约,煞费周旋,久钦宫廷妙用。俄自圣祖仁皇帝,命内大臣索额图,订《尼布楚互市约》后,乾隆中,特开恰克图市场,二百六十年全盛之世,且未尝失和。丙申年,大学士李鸿章,又密承庙谟,与俄君主订立密约。一决裂,则新盟顿寒,前功尽弃。此应分别办理,一也。日本与俄从无一教士教民,在我内地煽惑生事,不宜无故开衅。师出无名,二也。然此特以情理论之也,若以地势论之,尤不宜轻开边衅。俄重兵屯扎在阿穆尔东海滨两省、旅大两口不少; |
定庵诗话 | 由云龙 | 诗话著作。近人由云龙撰。由云龙,字夔举,号定庵,姚安(今属云南)人。清季举人。有《定庵诗存》四卷。其人少志科举,攻帖括,于声诗殊少措意。及长,虽偶有佳章,终不能工。《定庵诗话》二卷,《续编》二卷,泛论古今诗派沿革变迁之故,大抵折衷于宗唐宗宋之间,然时相抵牾,前后颇不能一贯。如前编略偏于主宋,续编则转为两可之论。又论清代诗文发展大概,与学术合观,谓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等究心实学,而其时之诗文能直抒胸臆;尔后文字狱兴,学术遁于考据之学,诗文则以词华典赡、雍容揄扬为尚;道光、咸丰以后讲求经世济时,于是今文之学兴,而诗坛则宗宋声气蔚成大潮。此书之录诗、记事,皆主于近代,前编泛采海内而续编详于滇贤,亦略有所分别。有民国铅印本。 |
尊瓠室诗话 | 陈诗 | 诗话著作。近人陈诗撰。陈诗,字子言,号鹤柴山人,安徽庐江人。诸生。其《尊瓠室诗》有如自作之小传。《尊瓠室诗话》三卷,以记录晚清诗人诗作为主要内容,略及乾隆、嘉庆时之人事。所记亦多与其自身有关,如记相识钱仲联于友人处;尝佐狄平子书局,故颇记狄葆贤行踪,如此等等。 |
彦周诗话 | 许顗 | 一名《许彦周诗话》。宋人许顗撰。1卷, 137则。顗字彦周,襄邑(今河南睢县)人。生卒年未详,约生活于北、南宋之交。成书于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开宗明义谓:“诗话者,辨句法,备古今,纪盛德,录异事,正讹误也。若含讥讽,著过恶,诮纰缪,皆所不取。”既阐发了对“诗话”体例的理解,也标明了本书的撰述主旨。其中所引述多苏轼、黄庭坚、陈师道语、论诗宗江西诗派观点,谓“作诗须除浅易鄙陋之气”。品评诗人和作品能别出心裁而又相当中肯。 |
忍古楼诗话 | 夏敬观 | 番禺梁文忠公鼎芬(节庵)先生遗诗六卷,为龙游余绍宋所编。公殁后,余氏捡其钞存之稿不可得,乃取龙氏《知服斋丛书》稿本,得二百五十二首。复遍从朋游钞集,得七百四十余首,多由公往所书贱扇录出,诠次校警,可谓勤矣。公诗孤怀远韵,方驾冬郎,而身世亦相若。近人诗可与公比类者,惟曾刚甫京卿习经,公诗较刚甫疆宇为大也。子得公遗诗四首,盖余氏所未及搜得者。《晓来十七柳亭》云:“早觉鸟声好,始知今日闲。池光新水到,柳色旧人攀。从政无能事,看花笑世颜。及时归正好,吾自有深山。”题下公自注:“陈觉叟按察湖北,筑于乃园。”《怀季莹》云:“登亭念所知,人去独来迟。细马池边影,寒花雨后姿。初逢惊病状,当别问归期。事与心违久,吾生有钓丝。”《题汤贞愍梅花》云:“犯冷穿行数十松,老夫乘兴不支筇。寒云淡日梅花世,伴我衰迟有鹿踪。”“苦意贞心偶见花,人生各自有天涯。纷纷桃李千杯酒,何似寒家一茶。” |
忍古楼词话 | 夏敬观 | 词学著作。夏敬观著。凡八十三则。记录近现代词人轶事及其作品,并略加评论。论词以自然、意境新颖、词境空灵、俊丽雅切、精婉有致、诗笔不为词伤、词笔不为曲伤、不失天然之美等为上。唐圭璋《词话丛编》据《词学季刊》收录。是书以词人为纲目,然不按年代先后排列,而依《词学季刊》发表的次序编排,所记清末民初至近代词家名流有王鹏运、文廷式、郑文焯、陈衍、王闿运、徐珂、吴湖帆、叶恭绰、张尔田、杨铁夫、邵瑞彭、严复、易孺、潘兰史、吴梅、冒广生、汪东、夏承焘、卢冀野、赵尊岳、龙榆生等近九十家,大多为作者昔时相从或共游唱和之作,极有文献资料价值。 |
抱真堂诗话 | 宋征璧 | 清代论诗著作。1卷。宋征璧撰。宋征璧居室名为“抱真堂”。著有《抱真堂诗稿》8卷等。宋徵璧,初名存楠,字尚木,华亭(今属上海)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曾入复社、幾杜。入清官潮洲知府。与其弟宋徵舆合称“大小宋”。此书一卷,一百二十八则,大都为前人诗作的具体品评,略详于六朝。《抱真堂诗话》是一部具体评论诗歌的笔记,所评多为魏晋南北朝及唐代诗人作品。在评论方法上多沿传统之例。重在揭示古人诗句之间的承继关系,偶加评语。论诗大旨不出儒家诗教范围。有《清诗话续编》本。 |
春酒堂诗话 | 周容 | 诗话。清人周容撰。一卷。容字茂兰(一作鄮山),鄞县(今属浙江)人。明诸生。入清后为僧,以母在返初服,踪迹遍天下。所交皆一时遗民。有以鸿博荐者,以死拒。此编由慈溪冯贞群编成,凡六十二则。以杂记当代诗坛人事为主,间及唐代诗事。评论之中不无有益语。书中论诗崇尚古人,提倡含蓄蕴藉,无伤大雅的诗风,体现了正统的思想。认为唐诗诸体中唯有绝句“意近而远,词淡而浓,节短而情长”,深得“风人遗意”,所以大加褒扬。对李贺评价甚高,认为其诗原本风骚,留心汉魏,终不逊古人。提倡后人学古。 |
李希声诗话 | 李錞 | 一名《李錞诗话》。诗话。宋人李錞撰。一卷。錞字希声,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官至秘书丞。为诗宗黄山谷,亦江西诗派中人。与米芾友善。约撰成于大观三年(1109)后,绍兴元年(1131)前。此书《直斋书录解题》及《通考》均未著录,《宋史·艺文志》称《李錞诗话》,诸家称引,皆用今名。原书在宋代流传较广,其后亡佚。今人郭绍虞自《苕溪渔隐丛话》、《诗人玉屑》、《王直方诗话》、《皇朝事实类苑》等书中辑得17则,见其所编《宋诗话辑佚》。 |
杨时诗话 | 杨时 | 为文要有温柔敦厚之气,对人主语言及章疏文字温柔敦厚尤不可无,如子瞻诗多于讥玩,殊无恻怛爱君之意;荆公在朝论事多不循理,惟是争气而已,何以事君?君子之所养要令暴慢哀僻之气不设于身体。(《龟山集》卷一○《语录》) |
柏岩感旧诗话 | 赵炳麟 | 诗话著作。近人赵炳麟撰。赵炳麟,字竺垣,号柏岩,全州(今属广西)人。光绪十七年(189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监察御史,清亡不仕。有《赵柏岩集》。《柏岩感旧诗话》三卷,以记光绪朝及民国初年事为主,因事而存诗。赵炳麟身为清臣,又为康、梁“保国会”会员,故所记颇详于戊戌、辛亥之变。所记之艺事亦有可观处,如张勋曾出万金为梅兰芳赎学徒身,似为人所鲜知。有民国《赵柏岩集》铅印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