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面子问题 | 老舍 | 现代3幕话剧。老舍著。重庆正中书局1941年4月初版,列入“建国文艺丛书”。1955年日本又新社出版太田辰夫、乌居义靖译注本。曾收入1948年12月上海晨光出版公司版《老舍戏剧集》。1942年2月15日中华剧艺社在重庆首演。该剧写于1940年冬。是一出讽刺喜剧,辛辣地描绘出当时大后方机关中旧官僚的各种丑剧。所谓“世家出身,为官多年”的佟秘书,毕生事业就是争面子。为官20年,至今还是个秘书,为此耿耿于怀,牢骚满腹,科长于建峰则是奉承拍马,见风使舵。听说佟秘书将被免职,转身就变了面孔,工友赵勤,意外地继承了一笔遗产,一夜之间成为小财主,于科长立即对他百般殷勤。佟秘书的女儿已26岁,自称17岁,婚事未成,因面子问题,不敢轻易启齿,但又自作多情,弄巧成拙,洋相百出。一位方心正先生和他妻子单鸣琴,因想发财而破产,靠欺骗吹牛混日子,赖在佟家不走,打肿脸充胖子,自称在集资一千万元办一个实业公司,到处拉人入股。唯有医师秦剑超、护士欧阳雪、女仆徐嫂,不大懂面子,也不肯敷衍面子,便成为他们眼中钉。“《面子问题》是一个讽刺性的喜剧。那些小官僚们是那样爱惜面子,不顾一切地维持体面,是颇堪发噱的。”(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 |
全家福 | 老舍 | 当代多幕话剧。老舍著。初载《收获》1959年第2期,作家出版社1959年8月初版,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11月出版修订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8月初版的《老舍剧作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1月初版的《老舍文集》第十二卷中,都收有《全家福》。剧本写旧社会的运输工人王仁利为饥寒所迫,离开北京到外地谋生。一个铁路警察侵吞了王仁利托其捎往家中的钱财,并谎言王已客死外乡。王的妻子李珍桂闻讯后痛苦不堪,后因生活无着,改嫁他人;王的女儿被人拐卖到妓院,儿子流落入孤儿院。一家人流离失所,饱尝艰辛。新中国成立后的1958年“大跃进”时期,王仁利的女儿请求人民警察帮助她寻找失散多年的弟弟、母亲和父亲。终于经过人民警察的热心帮助、多方查找,王仁利一家又骨肉团聚了。剧本的主旨,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意在表明:“旧社会叫人民妻离子散,朝不保夕,新社会使人民不再含悲忍泪。” |
秦氏三兄弟 | 老舍 | 《茶馆》的前身《秦氏三兄弟》。1956年,老舍写成一部宣传普选的话剧《秦氏三兄弟》,四幕六场,以戊戍维新、辛亥革命、北伐战争、解放前夕四个历史时期作为剧情背景,人物众多。戏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写起,直写到1948年反动派“选举北京市参议院”。 这出戏的第一幕第二场是写清末北京的裕泰茶馆,也就是现在所看到的《茶馆》的第一幕。据说在完成《秦氏三兄弟》初稿的时候,老舍照例与人艺的演员们进行讨论,结果裕泰茶馆一场大获赞赏,有人建议老舍不如把茶馆里的戏写下去,于是有了茶馆里的第二幕与第三幕。所不同的是,原来《秦氏三兄弟》的主人翁秦仲义,到了《茶馆》里只成为众人之一,而秦家其他两兄弟都不见了。 |
柳树井 | 老舍 | 北京曲剧。写于1951年。初载1952年1月《说说唱唱》。1952年2月宝文堂书店初版。收入1985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老舍剧作全集》第4卷。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2卷。剧本主人公李招弟从小做了王家的童养媳,后小丈夫又不幸溺毙,招弟受尽了婆婆和小姑的虐待。《婚姻法》颁布后,招弟在于部和群众的帮助下,终于摆脱了有名无实的婚姻,与意中人结合,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剧本宣传了男女平等、自由婚恋的新观念。 |
青蛙骑手 | 老舍 | 儿童歌剧。作者老舍。载《老舍剧作全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出版。剧作通过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故事,表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理想,揭露剥削者压迫者的丑恶灵魂。剧中主角青蛙骑手是一个貌丑艺高、心灵美好的男子,他向群众宣传“没有贫富,官不欺民,藏汉一家”的思想,遭到头人迫害。一次他脱去蛙皮变成一个英俊骑手参加赛马大会,并夺得了第一名。可头人却抢走了他的蛙皮,想置他于死地,幸亏妻子三姐以血相救,挽回了他的生命。获得新生的青蛙骑手继续与头人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全剧唱词生动活泼,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洋溢着幽默风趣、轻松愉快的情调,很富儿童味。 |
青霞丹雪 | 老舍 | 京剧。写于1959年,同年7月北京出版社初版。收入1985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老舍剧作全集》第4卷。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2卷。剧本写了明嘉靖年间,正直的沈青霞不愿与严嵩父子同流合污,被严氏门下走狗杀害,后其子沈小霞在侍郎冯丹雪的帮助下报仇雪恨。1959年由北京京剧团首演,马连良扮演冯丹雪、谭富英扮演沈青霞、张君秋扮演沈小霞之妻。 |
神拳 | 老舍 | 4幕6场话剧,又名《义和团》。写于1960年。初载1961年《剧本》2、3月号合刊。1963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初版。收入1982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老舍剧作全集》第3卷,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2卷。1962年,此剧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北京首次演出。剧本叙述了清末洋教士和官僚、恶霸相互勾结,欺压百姓,在中国土地上为非作歹。被害得家破人亡的农民高永义毅然加入义和团,回乡设坛,扩大组织,烧教堂、除恶霸、打击洋人和贪官,后又来到北京,和各国帝国主义势力斗争。他们先受到清政府利用,后又被出卖。在八国联军入城之际,他们决心撤至城外,继续斗争。剧本歌颂了义和团舍生忘死的爱国反帝精神,也表现了他们盲目、迷信等局限,同时抨击了清政府的官僚们欺压百姓,而在洋人面前卑躬屈膝卖国求荣的奴才相。老舍父亲死于八国联军之役,自幼听母亲讲述过八国联军烧杀抢掠的罪行,又读到关于义和团的民间传说,认为“不管他们有多少缺点,他们的爱国、反帝的热情与胆量是极其可敬的”。因此写这个剧,是“吐了一口气,积压了几十年的那口气”(《〈神拳〉后记》)。 |
谁先到了重庆 | 老舍 | 4幕话剧。1943年2月联友出版社初版。收入1982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老舍剧作全集》第1卷。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0卷。剧本主人公吴凤鸣为帮助弟弟凤羽逃出北平沦陷区去重庆参加抗战,自己留在北平刺杀日本军官和汉奸,最后以身殉国。他在牺牲前说,“还是我先到了重庆”在这里,重庆已成为抗战的中心和精神的象征。一颗心先到重庆,就是为抗战献身。 |
西望长安 | 老舍 | 当代多幕话剧。老舍著。初载《人民文学》1956年第1期,连载于《陕西日报》1956年1月18日至3月25日。作家出版社1956年3月初版。群众出版社1979年7月出版。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8月出版的《老舍剧作全集》第 二卷、人民文学出版1987年5月出版的《老舍文集》第十一卷中,均收有《西望长安》。剧本写一个政治骗子栗晚成,从1951年起。4年的时间内跑过十几个城市,闯进十几个重要部门,不但混进了国家机关成为高级干部,而且钻进了共产党内;不但冒充了战斗英雄,而且受到周围一部分人的崇敬和庇护。最终在西安落入了法网。作者自称《西望长安》是个“讽刺剧”,意在讽刺某些机关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和丧失革命警惕所造成的危害,“我只能讽刺这些缺点,而不能一笔抹杀他们的好处,更不能通过他们的某些错误而否定我们的社会制度”(《有关〈西望长安〉的两封信》)。刘仲平在《评〈西望长安〉》一文中,肯定了老舍的创作热情和讽刺分寸,同时也指出“整个剧本给人的回味却有点索然:仿佛一个会喝酒的人,指望慷慨的主人拿出一瓶上好的茅台来款待他,结果却只喝到一点掺了水的‘六十度’似的,令人感到不过瘾,期望没有得到满足。”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于1956年在北京首次演出。 |
张自忠 | 老舍 | 现代4幕话剧。老舍著。1940年作,初刊1941年元旦重庆《中苏文化文艺特刊》。重庆华中图书公司1941年1月初版,列入“弹花文艺丛书”。初收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9月版《老舍剧作全集》。抗日将领张自忠殉国后,作者受军界朋友之托,五易其稿,创作4幕剧《张自忠》,塑造了一个坚持抗日、英勇顽强的将领形象。 |
红灯记鼓词 | 佚名 | 鼓词。清佚名撰。四卷,三十二回。五万余字。写明正德年间,宦官专权,户部尚书赵明、兵部侍郎孙安, 系同郡人, 一同辞官归隐,赵女兰英许孙次子继高。 后, 孙安死, 孙家败,赵朋生悔婚之念,杀婢嫁祸继高,陷之于狱。赵兰英誓不别嫁,与婢男装进京,谋救继高。时继高兄继成已中状元,且招赘相府。历尽曲折,继高终被释出狱,孙氏全家团聚。以十言韵文及叙事散文为主,语言精炼、通俗,每回均以四句诗开篇,间插民间风俗,有助于民俗学之研究。有清石印本,民国年上海文益书局石印本等。 |
远山堂剧品 | 祁彪佳 | 明祁彪佳撰。一卷。体例与《远山堂曲品》相类。主要著录明人杂剧二百四十二种。分六品: 妙品二十四种,雅品九十种,逸品二十八种,艳品九种,能品五十二种,具品三十九种。每剧各加短评。品评注重首创精神和创作个性,标举“境界妙,意致妙”,“不知其何以入妙”的自然真趣。审美效果一方面要“宛若逼真”,一方面还要“咀之味愈长”。同时重“情”,“情至之语,气贯其中,神行其际”,但要“情与景会,意与法合”。语言方面,推重本色,“淡淡说去”、“融炼无痕”、“设色在浓淡之际”,得“镜花水月之趣”。另有“传奇取人笑易、取人哭难”,“于歌笑中见哭泣”,“以冷眼写出热心”等美学观点。有明远山堂蓝格原稿本和明启元社黑格钞本;今有黄裳《远山堂明曲品剧品校录》本,另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
远山堂曲品 | 祁彪佳 | 戏曲论著。明祁彪佳著。系受吕天成《曲品》的启发,并就吕氏《曲品》加以扩展而成。将所收传奇分为妙、雅、逸、艳、能、具六品;另有杂调一类,专收弋阳诸腔剧目。每剧各加短评。现存残稿收传奇剧目四百六十七种,属于逸、艳、能、具四品与杂调,又有部分雅品残稿。祁彪佳企图通过本书写作,使传奇戏曲作品的优劣得到公允评价。他的评选标准是“赏音律而兼收词华”,具体包括三项,即调合韵律、词当本色、事关风教。他在《曲品叙》中云:“予操三寸不律,为词场董孤。予则予,夺则夺,一人而瑜瑕不相掩,一帙而雅俗不相贷。”力求贬褒适当。入选剧目比吕天成《曲品》大增 ,一些被吕天成视为“不入格”而摈弃不录的,祁彪佳则作为“杂调”选录三百四十六部“坊间俗本”。这些诸腔剧本虽多不被一般文人所顾,但它们在当时社会上都曾盛极一时,富有舞台生命力。《远山堂曲品》现存版本有明远山堂蓝格稿本、明启元社黑格钞本及黄裳校录《远山堂明曲品剧品校录》本。原稿无书名标题及著者署名。《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系以远山堂蓝格残稿本作底本并据黄裳校录本补入序文及凡例。 |
曲品 | 吕天成 | 曲论。明吕天成撰。二卷。天成原名文,字勤之,号棘津,别号郁蓝生,浙江余姚人。万历诸生。工古文词,精音律。有剧作八种,均佚。此书约成于天启三、四年(1623—1624)间。载戏曲作家九十人,散曲作家二十五人,戏曲作品一百九十二种。上卷专评作家,下卷专评作品。不仅为评论明代戏曲之作,且为现存最早一部传奇作家传略和目录。由此可知诸多不见于他书记载之作家及诸多已佚作品之内容梗概。有清末民初暖红室刻本 |
再生缘 | 陈端生 | 弹词作品。清陈端生作。八十回。道光元年(1821)侯芝序宝宁堂刊本。又四卷八十回,有商务印书馆排印本。作者乾隆三十三年(1768)至三十五年完成第一至十六卷,四十九年方补写第十七卷,但终未完成全帙。后梁德绳在其夫许宗彦协助下续成二十卷,元代才女孟丽君与云南总督之子皇甫少华订婚,遭豪族刘家破坏,孟丽君毅然抗旨拒婚而出逃,女扮男装,应试而中状元,掌兵权,任宰辅,与父兄同僚,纳丈夫为门生,议论朝中是非,办理国家大事,压倒须眉,为妇女扬眉吐气,后真相为人所知,夫妇团圆。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波澜迭起,人物众多,但有条不紊,尤长于对人物心理活动作细致深刻的描绘。 |
陆锡熊诗集 | 陆锡熊 | 陆锡熊诗集5首。 |
蕙风词话 | 况周颐 | 近代况周颐著。正编五卷,系况氏晚年合并旧作厘订而成。卷一重在论词的作法以及对词的鉴赏和批评等理论性问题,卷二至卷五则据卷一的理论,泛论自唐迄清的词人词作。续编二卷,为今人唐圭璋从况氏遗著中辑出,连载于1936年的《艺文》月刊上,侧重于词事的考证,兼评前人的词作和词论。况氏词论,首尊词体,反对传统的“诗余”说。卷一:“词之为道,智者之事。酌剂乎阴阳,陶写乎性情。自有元音,上通雅乐,别黑白而定一尊,亘古今而不敝矣。”其次在词格上提出重、拙、大“三要”说。“重”即沉著,主要表现在气格和笔力上;“拙”以真为核心,强调语言的真率、自然;“大”指含蕴远大,词境开阔,三者关系以拙为本,“融重与大于拙之中”。故况氏推进了常州派词论的发展,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的词学理论。今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王幼安校订本(与《人间词话》合为一册,为郭绍虞、罗根泽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之一种)和《词话丛编》本。 |
桃花扇 | 孔尚任 | 戏曲。清孔尚任(1648—1718)撰。四卷,四十出。尚任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 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康熙间授国子监博士,累官户部员外郎,后因文字祸罢官。博学通音律,与洪昇齐名。著有《岸塘稿》、《湖海集》、《长留集》等。此剧乃作者贯注毕生精力,十年惨淡经营,三次易稿,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成书。冠《桃花扇小引》、《本末》、《考据》等。全剧以侯方域与李香君爱情故事为主线。复社文人侯方域经人撮合,与南京名妓李香君共订婚约,阉党余孽阮大铖暗送妆奁,以拉拢侯方域,被香君识破,阮怀恨在心,诬告侯暗中勾引左良玉进兵南京,迫使他仓皇逃离。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自缢。马士英、阮大铖拥立福王,独揽朝政,逼迫香君改嫁党羽田仰,香君坚决不屈,血染定情诗扇;后杨龙友将扇上血迹点染成折枝桃花。南明灭亡。几经波折,侯、李又得重逢。 |
示儿长语 | 潘德舆 | 清代著名文人潘德舆编撰的童蒙诗文集。他认为挽回世运莫切于文章,文章之根本在忠孝,源在经术。因此,他在作品中用诗文的形式,阐述了吟诗、作诗、读书、作文、书法、做人、处世、择友、事亲、治家等看法,很有独到见解,具有一定影响力。 |
窥园留草 | 许南英 | 近代诗集。许南英著。1933年6月由作者之子许地山自费铅印,线装1册。近年台湾文海出版公司收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沈云龙主编)。卷首有施士洁《序》、汪春源《序》、沈琇莹《序》、林景仁《序》以及《窥园先生自定年谱》、许地山《窥园先生诗传》。诗集系按年编排。收诗凡一千余首。后附《窥园词》一卷五十余阕。有民国二十二年(1933)许地山排印线装本。另有台湾文海出版社印行《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本 |
江月松风集 | 钱惟善 | 元诗别集。12卷。钱惟善撰。《四库全集》曾据山东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江月松风集》明人未见著录。明人论钱惟善诗,主要依据赖良《大雅集》中选入的数首,钱惟善本人手录《江月松风集》原藏于练川陆氏,后归嘉兴曹溶,清康熙年间,金侃自曹溶家抄录1部,顾嗣立据金侃抄本选入《元诗选》初集。此即《四库全书》本。卷首有后至元四年(1338)陈旅序,后至元五年夏溥序。本集12卷,未按诗体编次。所收诗篇仅限作于元代,元未明初的诗未收入。清光绪年间刊印本集,在卷末又附录有《江月松风集补遗》及《江月松风集附文》。他的七律,如《述怀》、《怀陈子敬王子仁》,苍凉沉郁,工力颇深。他的绝句,如《张园杂赋二首》、《西湖竹枝词》清婉温雅,耐人寻味。钱惟善主要从身边事物中寻找诗材,很少涉及社会重大事件。他是杭州人,集中有不少描写杭州及西湖风光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再现了他对家乡的热爱。 |
陆居仁诗集 | 陆居仁 | 陆居仁诗词全集12首。 |
吴儆诗集 | 吴儆 | 吴儆的诗词全集94首。 |
陆倕诗集 | 陆倕 | 陆倕的诗词全集共9首。 |
范云诗集 | 范云 | 范云(451~503),南朝齐、梁间诗人。字彦龙。祖籍南乡舞阳(今河南泌阳)人。早年在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幕中,为“竟陵八友”之一。齐武帝永明十年 (492),和萧琛出使北魏,受到魏孝文帝的称赏。从北魏还朝,迁零陵内史,又为始兴内史、广州刺史,皆有政绩。萧衍代齐建梁,任为侍中,迁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再迁尚书右仆射,居官能直言劝谏。卒谥“文”。《梁书·范云传》记其有集30卷,至今文章已亡佚几尽,诗尚存30余篇,收入今人逯钦立所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