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萧淑兰情寄菩萨蛮 | 贾仲明 | 明初杂剧剧本。简名《菩萨蛮》或《萧淑兰》。贾仲明撰。旦本。此剧虽为四折,但篇幅较短小,情节亦较简单。主要写萧淑兰热恋张世英,两寄《菩萨蛮》,始遭拒绝,终于如愿的故事。 此剧表现萧淑兰为追求书生张世英,百折不回,终于取得兄嫂帮助,打动了道貌岸然,凛然不可侵犯的张世英,使自己的钟情如愿以偿,这是“情”对“礼”的胜利。 |
李素兰风月玉壶春 | 贾仲明 | 明初杂剧剧本。也称《玉壶春》。贾仲明创作。演述名妓李素兰和书生李唐斌相爱的故事: 广陵(今江苏扬州)的李唐斌(号玉壶生)随友偶至风月场所排谴,不意为李素兰的声色技艺所倾倒。李素兰亦为李居斌的才华智慧所吸引,双双坠入爱河。此时,有一名叫甚黑子的富商,依仗自己的财势,欲霸占李素兰为妾,老鸨见钱忘义,助纣为虐。李素兰同李唐斌一起,不畏强势,冲破鸨母与甚黑子的阻碍,离开风月场,携手同心,结为百年之好。 |
铁拐李度金童玉女 | 贾仲明 | 明初杂剧剧本。也称《金安寿》或《度金童玉女》。贾仲明创作。演述天上的金童和玉女下凡了却尘缘的故事: 金童与玉女违背天国的禁律,私底下相爱,被玉皇大帝贬谪人间,降凡投胎为女真族的金安寿和童娇兰。10多年后,在人间邂逅,结为恩爱夫妻,享尽世上的荣华富贵,了却了在天上无法实现的姻缘。最后,复经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度化,再脱凡胎上天为仙。 该剧的词曲写得非常艳丽,其中不少词曲来源于女真族的曲牌。表演则歌舞并重,真实地再现了元代女真贵族的生活,是杂剧中为数不多的反映少数民族的剧目之一。 |
吕洞宾桃柳升仙梦 | 贾仲明 | 明代杂剧。简名《升仙梦》。此剧未见著录,今存本题为贾仲明作。吕洞宾奉命来到汴京城点化翠柳、妖桃二妖。他先指点二妖化作人形,一个托化到柳家为男身,一个托化到陶家为女身,准备三十年后点化二人。三十年后,柳、陶二人已成夫妇,颇有家财,重阳节广邀邻居登高饮酒。吕洞吕前来度化二人,但二人不肯省悟,吕洞宾便在他们梦中设下幻境。二人醒后悟到人生无常,情愿跟随吕洞宾出家修道。吕洞宾担心二人尘缘未断,又设下一幻境,待二人彻底醒悟后接引他们升仙。 |
鲠直张千替杀妻 | 佚名 | 一作“刎头张千替杀妻”。简名《替杀妻》。杂剧剧本。元无名氏作。四折一楔子,末本。剧写屠户张千与员外结拜为兄弟。员外离家西去索钱。半年后,张千与其母、义嫂扫祭祖坟时,嫂支开张母,勾引张千。张佯许待回家。嫂归家备酒以待张,恰员外归,便灌醉员外,要张千杀之,张不肯。嫂自持刀欲杀员外,反被张夺刀杀死。郑州官府判员外杀妻之罪,解赴开封府。府尹包拯觉案有疑,恰张千前来自首,陈述杀人缘由。刑场上,张千临刑前嘱托员外为赡养老母。有《元刊杂剧三十种》本,宾白不全。《元曲选外编》据以重印。 |
小张屠焚儿救母 | 佚名 | 元杂剧剧本。简名《焚儿救母》。撰人姓名不详。末本。剧写汴梁张屠事母至孝,母病重想吃米汤,张屠将棉袄典当,得米2升。张屠妻又让他以首饰换沙为婆母治病,王员外却给了假药,医疗无效。张屠夫妻遥拜东岳神,愿将3岁的儿子喜孙作祭物献神,以求母亲病愈。张母痊愈后,张屠带喜孙去东岳还愿,王员外也带了儿子万宝奴到东岳庙作买卖。炳灵神命急脚兔李能暗中将万宝奴丢入火池,却把喜孙换出送回张家,并让王员外之母警告王员外,不要再作恶。张屠夫妻还家,正愁母亲问起喜孙无法交待,张母却先责备他们不该吃醉酒失落孩子,让李能送回。张屠见了李能留下的系腰,方知是神灵护持,一家拜谢东岳神。现存主要版本有:《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本。后收入《元曲选外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
诸葛亮博望烧屯 | 佚名 | 元杂剧剧本。简名《博望烧屯》。撰人姓名不详。末本。剧写刘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值曹操命夏侯惇领兵攻新野,刘备用诸葛亮为军师,指挥兵马,张飞不服。诸葛亮向众将授火烧博望坡之计,故意不用张飞。刘备亲为张飞恳求,诸葛亮才令张飞率兵埋伏在去许昌的路上,并断言夏侯惇兵败后必经此处,而张飞却捉不住他。张飞不信,两人立下军令状。结果,夏侯惇大败后带残兵经过此处,张飞却中计未能将他捉住。张飞无奈,只好回营请罪,诸葛亮虽严加斥责,但还是赦免了他。后曹操派诸葛亮的师兄管通来说降,诸葛亮请他为刘、关、张、赵云观相,使其知刘备为真命天子,关、张等皆为虎将。现存主要版本有:《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本,脉望馆抄校本(《孤本元明杂剧》据以校印)。后收入《元曲选外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
玉清庵错送鸳鸯被 | 佚名 | 简名《鸳鸯被》。杂剧剧本。元无名氏作。四折一楔子,旦本。剧写河南府尹李彦实被人诬劾解京问罪,行前乏盘资,托玉清庵道姑向刘彦明员外借银十两,年余未归。刘以索债要挟李女玉英为妻,逼道姑说媒,玉英无奈允婚。道姑约二人夜至庵圆房。玉英抱鸳鸯被至,而刘于途中被巡夜卒误当歹徒捉拿。恰逢苏州秀才张瑞卿上京应试投庵借宿。小道姑不辨而误引之入玉英室,黑暗中成就夫妻。翌日天明,瑞卿说明就里,玉英赠鸳鸯被为信物别去。刘被释后知玉英已婚,仍威逼之。玉英坚拒,乃被罚为刘当垆卖酒。瑞卿状元及第,除洛阳县尹,于酒店中认出玉英,谎称失散多年之兄,为玉英还清欠债,并佯允刘三日后来迎亲。三日后刘知其情,扭瑞卿同到官府。时李彦实已辨诬官复原职,遂治刘以罪,与玉英夫妇团聚。元南戏亦有《玉清庵》,仅存残曲一支(《宋元戏文辑佚》)。有《古名家杂剧》本、息机子本、《元曲选》本。 |
金水桥陈琳抱妆盒 | 佚名 | 元杂剧剧本。简名《抱妆盒》。署无名氏撰。末本。剧本敷演穿宫内使陈琳和宫女寇承御救太子故事。李美人为宋真宗生下太子,刘后心怀嫉妒,密遣宫女寇承御将太子刺死。寇与陈合谋,把太子藏在妆盒内,送至南清宫八大王处收养。十年后,刘后察觉,勒逼陈、寇吐出真情,将寇逼死。及太子(即宋仁宗)即位,此案才得以昭雪。剧本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宫廷斗争的险恶,也宣扬了忠君报主思想,论者谓曲辞亦本色爽快,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
关云长千里独行 | 佚名 | 简名《千里独行》。杂剧剧本。元无名氏作。四折一楔子,旦本。本事出《三国志平话·关公独行》。剧写曹操征讨刘备,智赚徐州,掳备之甘、糜二夫人并围下邳挟关羽投降。关为全两嫂活命,以降汉不降曹、与嫂分院而居、一得刘备消息即准寻投三条件而降。刘备、张飞向袁绍借兵讨曹操。关不知刘下落,连斩袁绍名将颜良、文丑。曹请封关为汉寿亭侯,设宴庆功。席间关得知刘备在古城,佯醉回府,挂印封金,护两嫂千里单骑寻刘。曹闻讯,率张辽等佯为送行欲擒关羽,为羽识破,未果。关至古城,刘、张责之背盟弃义,拒不开门。甘夫人力说原委,仍不信。会曹将蔡阳追至,关三通战鼓斩蔡阳,刘、张乃大开城门迎进,兄弟三人和好如初。有《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曲选外编》据以排印。另有《雍熙乐府》载《千里独行》一套,则似正末关羽主唱。 |
孟光女举案齐眉 | 佚名 | 元杂剧剧本。一作《孟德耀举案齐眉》,简名《举案齐眉》。无名氏撰。旦本。剧叙汉代扶沟县孟从叔有女名孟光,字德耀,原与好友梁公弼子梁鸿指腹为婚。公弼夫妇早逝,遗梁鸿读书,一贫如洗。从叔意欲悔亲,遂招一财主、一官宦与梁鸿同至,由孟光帘内自择。孟光选中梁鸿,并表示受苦终身而不悔。从叔无奈,将梁鸿招赘家中。成亲后,梁鸿不理孟光。孟光跪问其故。梁鸿谓孟光戴珠施朱,遍身罗绮,与自己不配。梁鸿语罢,孟光立换荆钗布裙。 |
冻苏秦衣锦还乡 | 佚名 | 简名《冻苏秦》、《张仪冻苏秦》、《苏秦还乡》、《衣锦还乡》。杂剧剧本。元明间无名氏作。四折一楔子,末本。《录鬼簿续编》《太和正音谱》见有著录,现今流传的版本只有一种,即《元曲选》丙集本。本剧演苏秦由穷困潦倒到发迹变泰的故事。共四折一楔子。 战国时期,苏秦、张仪本为结义兄弟。张仪先行求得功名,苏秦则因病回到家中。父母、 哥嫂、妻子对他都十分冷淡,这使他气愤地离家而去。苏秦前去投靠已为秦右丞相的的张仪,又一次受到冷遇。张仪让其住冰雪堂,冷酒、冷饭招待。苏秦伤心欲绝,张仪派下人陈用劝说,助以盘资,让他再求功名。苏秦游说各国,使六国连横抗秦,官封六国都元帅。苏秦衣锦还乡,陈用道出当初情由,他才认了原先冷待他的父母、哥嫂和妻子,和张仪也和好如初。 |
庞涓夜走马陵道 | 佚名 | 杂剧剧本。元无名氏作。四折二楔子,末本。简称《马陵道》。《太和正音谱》、《录鬼簿续编》均有著录。剧写孙膑、庞涓同为鬼谷子门生,庞涓先下山,做了魏国元帅,保举孙膑也在魏国做子官。二人比阵法,庞涓输与孙膑,遂生妒忌之心,陷害孙膑,刖去孙膑双足。齐国使臣卜商将孙膑偷接到齐国,孙膑出任军师,统领齐、楚等六国雄兵,设计在马陵道捉杀庞涓,报了刖足之仇。本剧歌颂了孙膑的才能,并蕴含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剧情曲折紧凑,曲辞豪放生动,关目饶有意趣,是一本较好的历史剧。公元前342年曾爆发齐魏“马陵之战”(事载《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本剧即取材于此。 |
随何赚风魔蒯通 | 佚名 | 元杂剧剧本。原名《随何赚风魔蒯通杂剧》亦作《随何赚疯魔蒯彻》。简称《智赚蒯文通》、《赚蒯通》。撰人姓名不详。末本。是元代杂剧,原作者已不可考。出自明朝万历年间臧晋叔编著的《元曲选》一书。戏剧主要内容讲的是汉朝初年,萧何怕韩信兵多,设计把韩信杀了。韩信手下的范阳谋士蒯通,为了躲过一劫,装疯卖傻。后被随何识破,用韩信有“十罪三愚”之说,为韩信之死鸣冤。刘邦与众官受到感动,恢复了韩信的爵封,并给予蒯通封赏。 |
锦云堂暗定连环计 | 佚名 | 简名《连环计》。杂剧剧本。元无名氏作。四折,末本。本事出《三国志平话》。剧写东汉末董卓专权,司徒王允与太尉杨彪谋锄卓。学士蔡邕向王允献连环计,杀卓。是夜,王在花园闻养女貂蝉烧香祈祷,知其为吕布失散之妻,遂说服貂蝉为国行施连环之计。乃命宴请吕布,出貂蝉相见,许以团圆之约。复请卓赴宴,令貂蝉侑酒,卓好色欲娶为妾,王诺之。次日,王送女至董府后,又密报吕布董卓强娶之讯。布大怒,闯相府击倒卓,逃至王府。李肃奉命捉布,经王允忠言所激,亦愿反戈助布,谋遂定。由蔡邕骗卓至银台门受禅,布、肃预伏,遂诛卓。允、布等俱得封赏。金院本有《刺董卓》;宋元南戏有《貂蝉女》,存残曲二支,见《宋元戏文辑佚》;明王济《连环计》传奇亦本此。有息机子本、《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曲选》本。 |
苏子瞻醉写赤壁赋 | 佚名 | 简名《赤壁赋》。杂 剧剧本。元无名氏作。四折一楔子,末本。本 事出宋苏轼《赤壁赋》而虚构其前后事迹。剧写 宰相王安石尝有诗题扇曰:“庭前昨夜西风起, 吹落黄花满地金。”大学士苏轼续之曰:“秋花 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不乐。王又 设宴请苏,暗令夫人混女乐中,为苏识破,醉中 作词相戏,以此得罪安石。遂进谗于帝,谓苏戏 弄大臣之妻。诏贬苏于黄州,使知实有菊花落 英之事。秦观、贺铸、邵雍为苏送行,邵向苏述 其家谱。苏至黄州谒刺史,刺史倨傲不见。黄 庭坚、佛印禅师请苏泛舟夜游赤壁,苏触景生 情,醉作《赤壁赋》。邵雍卒,帝索其家谱,为勒 碑文,邵子云唯苏轼详知,乃召苏回朝复官。黄 州刺史来送行并谢前怠慢之罪,苏讥之前倨后 恭。有《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曲选外 编》据以排印。明沈采南戏有《四节记·赤壁 记》,许潮杂剧有《泰和记·苏子瞻泛舟游赤壁》。 |
郑月莲秋夜云窗梦 | 佚名 | 元明之际杂剧剧本。简名《云窗梦》或《秋夜云窗梦》。撰者姓名未详。旦本。剧演汴梁名妓郑月莲,色艺双全,与秀才张均卿相爱。均卿金尽,鸨母另招贩茶客李多。月莲誓死不另接客。均卿被鸨母赶出后,进京赴试,月莲暗赠以首饰为路资。鸨母见月莲不肯挣钱,将其卖于乐户张妈妈家。秋夜,月莲梦均卿归来。均卿一举及第,授洛阳县宰。洛阳府尹李敬欲招其为婿,特设宴招待均卿。席间唤乐妓侑酒,月莲亦在其中。李敬为李多之叔父,此日李多亦来求李敬成全其婚事。月莲给均卿敬酒时,双方都发现对面是自己的情人。李敬怒诘月莲,月莲详告原委。李敬谓“天上人间,方便第一”,遂于席间令均卿、月莲成婚。此剧第四折残缺。全剧曲文颇佳,语多绮丽而不纤弱,用本色语而不粗率。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抄校本,《孤本元明杂剧》据以校印。 |
风雨像生货郎旦 | 佚名 | 简名《货郎旦》。杂剧剧本。元无名氏作。四折,旦本。剧写李彦和娶妓女张玉娥为妾,玉娥不贤,竟将彦和之妻气死。玉娥与其奸夫魏邦彦合谋,盗了彦和的财产,烧了他的房舍,又将彦和及其家人骗至河边,推彦和于河中,彦和后得救;正勒杀彦和之子春郎及其奶母张三姑时,为人撞见,春郎及三姑幸免一死。张三姑因衣食无着,无法养活春郎,乃将春郎卖与拈各千户为子;自己跟随说唱货郎儿艺人,学唱谋生。十三年后,春郎长大成人,承袭千户之职。一日外出,停歇馆驿之中,找来艺人说唱消遣,巧遇说唱货郎儿的张三姑与李彦和,三人相认,一家团聚。张玉娥和魏邦彦因欺侵窝脱银被捉,送到春郎千户处。春郎依法将他们处斩,报了昔日之仇。此剧谴责妓女,反映封建社会一夫多妻的家庭矛盾,为元剧中常见主题,但亦可见当时社会生活的一斑。第四折的〔九转货郎儿〕描绘生动,曲词甚美,别致动人,艺术价值颇高,为元剧中的精品。 |
朱砂担滴水浮沤记 | 佚名 | 元杂剧剧本。简名《朱砂担》或《浮沤记》。无名氏撰。末本。叙河南府王文用到南昌做生意,利增百倍,购得朱砂10数颗,藏之箱笼,挑担回家。路遇贼人白正,强与王文用结拜为兄弟,探知文用家中情况。文用觉此人不良,趁其酒醉逃走。夜宿黑石头店,白正赶来,亦宿此店。文用觉察又逃。路上遇雨,躲入东岳殿前太尉庙,白正亦到,抢其朱砂。欲杀文用。文用愤言,要到阴司告状,并说太尉爷爷可作证见。白正将其拉到房檐下,谓再无证见。文用道,房檐滴水浮沤(水面泡沫)可证。白正认为浮沤不可为证,遂杀文用。白正至王家,自称是文用义弟。骗王父出门打水,推其入井,随后强占王妻。文用阴魂不散,告状到太尉处。再到家中,向白正索命。白正谓无见证,太尉率鬼力上,道昔日滴水浮沤便是证见,将其押入地狱,永为饿鬼,以示天理之不爽。此剧本事出宋人庄季裕《鸡肋编》,亦见《夷坚志·张客浮沤》条。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钞校本、《元曲选》本。 |
刘千病打独角牛 | 佚名 | 简名《独角牛》,或《病刘千》。杂剧剧本。元无名氏作。四折,末本。 剧写饶阳刘千自幼喜习拳摔跤,一日外出遇折 拆驴摆擂交手,千将其打倒。刘父闻讯赶至,认 出折拆驴乃其数年外出之胞弟,遂令叔侄相 认。折拆驴嘱千三月二十八日随他至泰安与独 角牛打擂。千归家染病,妻为之施舍百日义浆 以乞神佑。至百日,会独角牛闻千艺高前来挑 战,遇千妻,强夺义浆茶饭喂马,又无礼调戏。 妻唤折拆驴来救,为独角牛打倒,并肆意羞辱 而去。千闻知,发誓报仇。届时赴泰安,上独角 牛擂台立下打擂文书,人见其面黄肌瘦,担心 必败。及交手,千两合皆胜,赢得擂筹财物。使 官奉圣命来降香,加封千为饶阳令。有《脉望馆 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曲选外编》据以排印。 |
施仁义刘弘嫁婢 | 佚名 | 元杂剧剧本。简名《刘弘嫁婢》。撰者姓名未详。末本。剧演钱塘县令李逊,于赴任途中得病。去世前修书一封于素昧平生的刘弘,请其照顾寡妻张氏和孤儿春郎。刘弘虽为洛阳巨富,但命中乏嗣。太白金星化成老翁下界,劝其行善,便可增寿生子。从此刘弘放债不要利,关闭解典库,一心向善。张氏母子到来,刘弘以诚相待,并教春郎读书。张氏在刘宅生下遗腹女桂花。有襄阳裴使君,被歹人杀害,无钱殡葬。其孤女兰孙卖身,葬父,正值刘弘妻为生子续嗣,尝言于官媒寻求年轻女子。媒婆将兰孙领至刘家。刘弘不忍将兰孙以奴婢待之,认作义女,盛陪妆奁,许配春郎。并教春郎赴京赶考。春郎一举高中状元。上帝因李逊、裴使君2人生前为人清正,分别封为增福神和西川城隍。李、裴2神将刘弘仁义之事禀告上帝;上帝命将刘弘增寿24岁,使生一子。13年后,春郎主司考卷,发现解元刘奇童竟是刘弘之子,禀过母亲后便把妹子桂花许配奇童为妻。最后以李、裴2神至刘宅报恩答义作结。此剧本事出自《太平广记》所引的《阴德录》。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抄校本,《孤本元明杂剧》据以校印。 |
玎玎珰珰盆儿鬼 | 佚名 | 元杂剧剧本。作者不详。汴梁人杨国用算命称百日之内有“血光之灾”,因此外出避难兼做买卖。第99日归家途中,借宿于烧盆罐的赵家。赵氏夫妻图财害命, 将杨骨灰烧制成瓦盆, 送给张忄敝古。 盆魂要求张忄敝古代己向包拯申诉冤仇。 张忄敝古携带瓦盆到开封府申冤。公堂上盆儿玎玎珰珰诉说冤情,包拯为其雪恨,将赵氏夫妻处死。剧本揭露了社会的混乱,鞭笞了强盗恶妇图财害命的罪恶。剧中第2折写窑神惩治赵大:“我着这厮吃我一会掀腾,遭我一会磨难,受我一会折挫。”为杨国用抱不平; 第3、4折写张忄敝古苍颜白发代杨告状, 杨魂痛打赵氏夫妻,包待制命将赵氏千刀万剐,表现了作者鲜明的倾向。赵氏夫妻图财害命的残忍,在窑神面前的怯懦,初上公堂的无赖,性格鲜明。但作品有较多的迷信成分。京剧《乌盆记》据此改编。主人公杨国用改为绸缎商刘世昌,改算命的情节为刘世昌奉母命上京经商,归途中遇雨,投宿赵家,略去其迷信色彩。 |
刘玄德醉走黄鹤楼 | 朱凯 | 元杂剧剧本。简名《黄鹤楼》。朱凯撰。末本。此剧搬演三国故事,系增饰元至治刊本《三国志平话》中的《玄德黄鹤楼私遁》而成。剧演赤壁大战后,周瑜恐刘备趁势取荆州,便于孔明追击曹操之际,邀刘备过江赴黄鹤楼宴饮,欲乘机杀之。赵云觉其中有诈,劝刘备勿往,刘备不听。孔明回军,马上布置营救。先差关平以送暖衣为名,将拄拂子捎于刘备,内藏孔明借东风时向周瑜取得的镇坛令箭。再令姜维化装渔翁,手书“彼骄必褒,彼醉必逃”8字潜入黄鹤楼以教刘备。关平途中迷路,遇农夫指引,方得过江。周瑜见而不疑。黄鹤楼上,周瑜与刘备饮酒论英雄,刘备故意说错,被罚以凉水,而周瑜饮酒。不久周瑜大醉。刘备绝望时误掷拄拂子而得令箭。假传周瑜之命逃出。最后以张飞将刘备接回作结。此剧正末凡4扮,依次为赵云、农夫、姜维、张飞。第二折中净扮村姑,禾旦伴姑亦有唱词,有异于杂剧常格。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抄校本,《孤本元明杂剧》据以校印。 |
狄青复夺衣袄车 | 佚名 | 元杂剧剧本。简名《衣袄车》或《复夺衣袄车》。撰者姓名未详。剧演宋时无章阁学士范仲淹令狄青押500辆衣袄车前往西延边赏军。将军王环,年事已高,将盔甲兵器在街市出售,因见狄青英雄,便赊予狄青。途中狄青贪杯,衣袄车被河西国大将昝雄和史牙恰夺去。范仲淹闻讯后再遣刘庆前往助战;并说,如狄青不能复夺衣袄车,便取其首级回报。狄青箭射昝雄、刀劈史牙恰,夺回衣袄车。狄青将二敌将首级交刘庆先回,自己杀罢残敌后至。刘庆中途遇前来接应的黄轸。为冒功,黄轸夺了敌将首级,将刘庆推下山涧,回去领功。范仲淹正欲犒赏黄轸,狄青回营。在黄轸的狡辩下,范仲淹欲斩狄青。刘庆落涧未死,赶到刑场说明真相。最后以黄轸被杀、狄青官封总都大帅作结。此剧正末第一折扮王环,二、四折和楔子扮刘庆,三折扮番国探子,有异于杂剧常格。狄青为北宋名将,但剧中所演故事不见史载;王环、刘庆诸人亦史无其人。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抄校本,《孤本元明杂剧》据以校印。 |
摩利支飞刀对箭 | 佚名 | 元杂剧剧本。简名《飞刀对箭》。撰者姓名未详。剧演高丽国大将盖苏文,官封摩利支,背负飞刀5把,英武无比,领兵犯大唐边界。唐军师徐懋功遣总管张士贵募军绛州以迎敌。有农夫薛仁贵,不乐耕作,惟喜武艺;说服父母妻子,毅然从军。张士贵令仁贵当场拉弓,以试其艺。仁贵力大,将作为镇库之宝的雕弓拽折;张士贵欲斩之,被徐懋功救下。适盖苏文挑战,仁贵出马,以连珠箭破了盖苏文的飞刀,大获全胜。张士贵欲归功于己,又被徐懋功识破,将其打为庶民,永不叙用。徐懋功又遣人将仁贵亲属接至京师,使其全家团圆。最后以薛仁贵官封天下兵马大元帅,父母妻子俱受封赏作结。此剧据《新唐书·薛仁贵传》敷演而成;与阙名杂剧《贤达女龙门隐秀》同演一事,可参见该条。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抄校本,《孤本元明杂剧》据以校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