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黄遵宪诗集 | 黄遵宪 | 「黄遵宪」诗词全集、诗集(33首全) |
谈龙录 | 赵执信 | 诗话著作。清赵执信撰。此书一卷,书题得名于首则记载:王士禛、赵执信和洪昇三人谈龙论诗,王士禛本于“神韵”说的立场,不同意洪昇“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的见解,主张“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是雕塑绘画者耳”。赵执信左袒洪昇,强调须有完龙在握:“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若拘于所见,以为龙具在是,雕绘者反有辞矣。”此处表明赵执信论诗与“神韵”说的分歧所在:王喜轻逸,赵重质实;王擅长即小见大,赵主张以大概小。二人之诗观,形同水火。赵执信服膺冯班、吴乔,书中自记曾三客吴门,遍求吴乔之《围炉诗话》而不得。吴乔的“诗中须有人在”一语,成为《谈龙录》批评王士禛的主要出发点。如指出王士禛《南海集》中诗多矫情,谓“清新俊逸”的诗风易流于“涂饰”。又谓时人(暗指王士禛)虽反对明七子的着唐人之优孟衣冠,但自己又穿上了宋人的优孟衣冠,所申均系“诗中须有人”之意。《谈龙录》批评王士禛,除了诗学观点对立的原因之外,还由于两人之间的私事诟厉。因此,《谈龙录》在记事议论之馀还夹带攻讦语调,颇有碍其立论的客观性。如他一面承认王为大家,以朱彝尊与之并立,但又不无微词,批评“朱贪多,王爱好”,以致遭到后世的讥议。有《清诗话》本。 |
论词随笔 | 沈祥龙 | 晚清沈祥龙撰,1 卷。沈氏述词之源,亦主诗余之说, 又说出于古乐府,他要求词应“发乎 情,止乎礼义”,这是力图提高词的 地位,把词从末技小道提高到正统 文学同等的地位上来,沈氏的动机 是好的,但他从合乎礼仪的封建诗 教立场上讲话,未免保守。对婉约、豪放二派,他认为二 者均不可偏废,贵在施之得宜,根 本在表现情致,情致不同,风格当 然就各异了,此说法是有道理的。 但沈氏对词还要求雅,这与宋末以 来论词求雅的趋势完全一致。就词 的整体上说,沈氏虽然认为婉约、 豪放均不可废,却终归要求清空妥 溜,自然本色。他心目中对豪放词 并不那么提倡。沈氏于词的具体做法上论之甚 多,他认为词当多用比兴,借景寄 情,借物寓意,这才能达到低回要 眇,隐然动人心的效果。所谓意余 于辞,含蓄蕴藉,既是词之要诀, 亦是词之妙境。有 《乐志簃集》 本,今收入 《词话丛编》 中。 |
煮药漫抄 | 叶炜 | 清叶炜撰清光绪十七年(1891)金陵刻本吉大。1881年忽患咯血。病中录诗话,名之曰《煮药漫抄》。书前有朱百遂庚寅(1890年)序。 |
林外野言 | 郭翼 | 元诗别集。2卷。郭翼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传本比较少见,除《四库全书》所收之外,尚有几种清抄善本。两卷所收的诗未按体裁类别,卷末附有郭翼撰《与顾仲瑛书》一文。没有序跋文字。郭翼曾以东郭生、野翁为号,所以其集名为《林外野言》。本集的编辑比较草率,所收的诗并不完备,在《草堂雅集》等书中尚有不少郭翼诗未见于此,而且有的诗又见于别的元人诗集,比如卷2《送道士游武当》又载吕诚的《来鹤亭集》。郭翼与杨维桢交往密切,而且诗风也十分相近,他的《望夫石》、《精卫词》等篇都与杨维桢的乐府诗格调一致,几乎如出一人之手,也许正因为如此,杨维桢才十分推许郭翼的诗。《四库全书总目》对郭翼诗评价很高,说:“要其笔力挺劲,绝无懦响,在元季诗人中可谓矫然特出者矣。”但就《林外野言》所收入的诗篇而言,此论显然不够准确。郭翼诗多应酬之作,无论内容、成就都与顾瑛、吕诚、郯韶等人大致相当。 |
香天谈薮 | 吴雷发 | 书中主要记述明代以来女子诗话,从中可见古时女子红颜薄命、才高运蹇之厄。如记明崇祯中扬州名妓沈隐事,沈隐誓嫁真才,後遇新安夏子龙,结成伉俪。然夏子龙因痛饮伤肺死,沈氏竟自刎枢侧。另如记明万历中其贪官令其子运赃银归,为一老翁所截。贪官广为搜捕,後于西湖见老翁,捕而未得。後老翁未警告诫,父子二人弃恶从善。此篇可以武侠小说视之。另如书中引《古今灵异》,其书未见传本,则本书还有辑佚之用。 |
庄岳委谈 | 胡应麟 | 明胡应麟著。系《少室山房笔丛》中之一部分。其下卷有不少有关戏曲的考据文字,提出对戏曲历史及理论的一些见解。如从文体演变的角度肯定戏曲的地位;肯定戏曲的虚构方法;以比较分析的方法肯定《西厢记》和《琵琶记》的艺术特色,又从“才情”的角度推许《西厢记》的成功。近人任讷编《新曲苑》摘录本题名《少室山房曲考》。 |
尧山堂偶隽 | 蒋一葵 | 明代诗文评著作。7卷。蒋一葵编。此书录取前人骈偶之文,上自六朝,下及唐宋元,凡制、诰、笺、表、赋、序、启、札各体文章中名隽之句,以及寻常应对俳语,次而录之,并附有记叙议论。《四库全书总目》谓其“盖王铚《四六话》之类,然摭拾未广,所采亦不尽工”,所以仅列于“存目”类。本书编者谓“唐世节度观察诸使,辟置僚佐,以至州郡差掾属牒,语皆用四六”,故四六文亦时见于唐诸家文集中。又称“晚唐人士作律赋,多以古事为题,寓悲伤之旨”,并举出了若干实例。此书有《碧琳琅馆丛书》本。 |
龚鼎孳诗集 | 龚鼎孳 | 龚鼎孳诗集263首。龚鼎孳诗中很大一部分是表现对仕清的自责与悔恨,也就是失路之悲。“失路”一词在龚诗中运用最多,其出现频率之高都是他同时代的文人集中所少见的。再如著名的《初返居巢感怀》:“失路人悲故国秋,飘零不敢吊巢由。书因入洛传黄耳,乌为伤心改白头。明月可怜销画角,花枝莫遣近高楼。台城一片歌钟起,散入南云万点愁。” |
感天动地窦娥冤 | 关汉卿 | 简名《窦娥冤》。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一楔子,旦本。剧写楚州寒儒窦天章上京应举,为抵债,将七岁女儿端云送往蔡婆做童养媳。端云后改名窦娥,十七成婚,不久夫死,与蔡婆相依为命。蔡婆因向赛卢医索债被骗至荒郊将被勒死,遇张驴儿父子撞见救下。张驴儿询知蔡婆儿媳亦寡,遂以绳索威逼蔡婆招赘其父子上门,婆无奈领至家,为窦娥坚拒。张要挟赛卢医卖给毒药,投毒于汤内,欲害死蔡婆以胁窦娥就范,不料汤被张父误食,而窦娥仍守贞不从。张遂诬告窦娥“毒死公公”。昏官楚州太守桃杌严刑逼供,窦娥流血昏死仍不招。官又欲加刑于蔡婆,窦娥为救婆乃屈招,被判死刑。刑前她向天地鬼神申诉冤枉,并发血溅白绫、六月降雪、三年大旱三桩誓愿以明己冤。果然一一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以肃政廉访使至楚州刷卷,窦娥鬼魂泣诉,冤案方得昭雪。天章依法判张驴儿凌迟处死,赛卢医流配充军,桃杌并吏典各杖一百,永不叙用。剧中仅“三桩誓愿”故事源于《汉书·于定国传》及《搜神记》中“东海孝妇”周青故事,余皆取材于元代现实。据《元史·百官志》,至元二十八年(1291)始改“提刑按察使”为“肃政廉访使”,故剧当作于至元末至大德初(1297年前后),是当时强梁横行、官府昏愦、草菅人命的真实写照。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称此剧“列之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有《古名家杂剧》本、《元曲选》本、《酹江集》本。1935年流传欧洲,先有法译本,后又有日、英、德等外文译本。明传奇《金锁记》及近世京剧、地方戏中《六月雪》、《羊肚汤》、《斩窦娥》等,均据此改编。 |
关张双赴西蜀梦 | 关汉卿 | 简名《双赴梦》。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末本。系据《三国志》刘备、关羽、张飞等传中关、张遇害之事,虚构托梦情节而成。首折叙刘备称帝后,思念关、张,遣差官赴荆州、阆中宣召关、张来成都聚会。差官抵达二地,始知荆州已陷东吴,刘封、糜竺、糜芳暗通东吴,致羽被擒杀。张飞拟伐吴报仇,又被部将张达暗杀投吴。遂星夜驰回成都报丧。二折叙诸葛亮夜观天象见将星殒落,知蜀必损二将;及差官回报果然。亮虑刘备闻此噩耗不胜其悲,拟隐瞒不报。三折写关、张二魂赴都相遇,互诉被害原委,乃相约向孔明、刘备托梦以求报仇。四折叙二魂入宫托梦,不胜凄惶。刘备梦中尚以为兄弟团聚,殷勤挽留。张飞暗示被害经过,再三叮咛皇兄兴兵活捉二糜、张达,以雪冤恨。曲词苍凉悲怆,渗透了宋元之际人民痛恨内奸的时代情绪。今存《元刊杂剧三十种》本,宾白全缺。《元曲选外编》据此重印。 |
钱大尹智宠谢天香 | 关汉卿 | 简名《谢天香》。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一楔子,旦本。本事杂取《古今词话》中柳永缱绻江淮一官妓事、与杭妓楚楚相恋得谒孙何事、《能改斋漫录》中杭妓操琴改秦观《满庭芳》词事及宋元话本《柳耆卿诗酒玩江楼》、金院本《变柳七郎》等柳永轶事,与《钜野县志》谢天香书“秾芳亭”事及宋元话本《简帖和尚》中钱大尹事,合衍而成。剧写词人柳永与开封名妓谢天香相恋,时春闱期近,柳将辞谢赴京。适值故友钱可新任开封府尹,柳往贺钱,托其照看谢氏。钱以其恋妓,怒而责之。柳启程,谢为饯行,柳作《定风波》词留别。钱闻柳词中有“可可”二字犯己名讳,唤谢令唱,待其犯而罚之,以妓受刑不能嫁士大夫而断柳贪花之念。谢唱时改“可可”为“已已”,并巧换词韵以避惩罚。钱喜其聪慧,改念成全二人,故假娶谢为妾除其乐籍,而三年并不同房。谢不知计,暗自悲怨。柳中状元而归,怨钱夺爱。钱乃说破本意,柳谢始悟,再三拜谢,遂成眷属。有《古名家杂剧》本、顾曲斋本、《元曲选》本、《今乐府选》本。 |
杜蕊娘智赏金线池 | 关汉卿 | 元杂剧剧本。简名《金线池》。关汉卿作。剧述书生韩辅臣进京赶考,途访故友济南府尹石好问。石宴请辅臣,并唤上厅行首杜蕊娘陪席。韩杜2人一见钟情,韩当晚即宿于蕊娘家中。蕊娘的假母李氏知辅臣是府尹好友,乃敬礼款留。时经半载,韩、杜恩爱欢洽,誓相娶嫁。但李氏知辅臣无钱,极力挑拨阻拦。趁石府尹考满进京之际,将韩赶出妓院。辅臣负气,多日不往杜家,亦未与蕊娘相商,蕊娘亦气愠。李氏乘间诬辅臣已另就新欢。移日,辅臣探望蕊娘,蕊娘负气拒而不睬。石府尹任满朝京,天子以其贤良清正,命复任济南。辅臣求石为其作主。石乃于金线池设宴,请众妓为辅臣、蕊娘2人调解和好。蕊娘醉酒,辅臣探问,仍遭拒绝。辅臣再求石帮忙。石府尹乃命拘来蕊娘,责其失误官身,罚以杖刑,蕊娘央辅臣代为求告,许以婚嫁。韩乃为之告免,2人和好如初。石府尹取俸百金,为蕊娘赎身,韩、杜2人遂完婚配。《录鬼簿》、《太和正音谱》、《今乐考证》、《曲录》并见著录。版本有《新续古名家杂剧》本,脉望馆校《古名家杂剧》本,顾曲斋刊本,《元曲选》本,《柳技集》本等。排印本《关汉卿戏剧集》(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也收有本剧。 |
望江亭中秋切鲙旦 | 关汉卿 | 或作《切鲙旦》,全称《望江亭中秋切鲙》或《望江亭中秋切鲙旦》。戏曲剧本。元关汉卿撰。四折。汉卿有《窦娥冤》已著录。全剧约万字。才貌双全的谭记儿新寡,暂居于女道观中。观主的侄儿白士中往潭州上任途中探访观主,告知自己失偶之事。观主于是从中作合,使得白士中与谭记儿结成夫妻。权贵杨衙内早已看中谭记儿,本想娶她为妾,此时对白士中怀恨在心,暗奏圣上请得势剑金牌,前往潭州取白士中首级。白士中得到消息,愁眉不展。谭记儿不愿让他受自己连累,想出妙计。时逢中秋,谭记儿扮作渔妇卖鱼,在望江亭上灌醉杨衙内及其随从,将势剑金牌窃走。杨衙内欲绑缚白士中却没有凭据,白士中出示势剑金牌,说有渔妇告杨衙内中秋欲对她无礼。等到再见谭记儿,杨衙内方知中计。恰好湖南都御史李秉忠暗中访得此事,奏于朝廷,杨衙内受到惩办,白士中依旧治理潭州,夫妻和美。 |
山神庙裴度还带 | 关汉卿 | 简名《裴度还带》。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一楔子,末本。演述唐代宰相裴度的故事 结构:此剧在情节结构上主要由两条线索组成,一条是裴度个人的遭遇,这是主线。一条是韩琼英一家的遭遇,这是副线。这两条线被一条玉带连系在一起。韩琼英一家三口的性命系于一条玉带,玉带被裴度所拾,从而使四条人命系于一条玉带之上。裴度如果贪财不还玉带,四命皆亡,裴度还了玉带,四命皆存,这是对裴度品德的大考验。裴度毕竟是一个有古朴之风的君子,他在别人眇视他时“胸次高傲”,蔑视世情;拾到玉带时,惊恐万状,夜不能寐,手捧达旦,归还原主。韩琼英一家得救了,裴度个人命运也因其不欺心而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 关汉卿 | 简名《救风尘》。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旦本。妓女宋引章急于跳出火坑,不顾赵盼儿的劝阻,拒绝了洛阳秀才安秀实而嫁给了纨袴子弟周舍,婚后受到种种虐待,遂向赵盼儿求救,赵盼儿深知周舍喜新厌旧,酷爱女色,遂设计引诱周舍写下休书,救出了宋引章,并使宋引章和安秀实得以结合。剧中深刻地揭露了娼妓制度的罪恶,热情地歌颂了赵盼儿的正直品德和反抗精神,对被摧残遭蹂躏的下层妇女深致同情。剧中生动地刻画了赵盼儿聪明机警,富有义气,老于世故的性格,作者始终抓住赵盼儿和周舍的矛盾斗争来展开情节,环环紧扣,笔酣墨饱。 |
邓夫人苦痛哭存孝 | 关汉卿 | 简名《哭存孝》。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旦本。本事出《五代史·李存孝传》及《五代史平话·唐史》,衍饰而成。写李克用破黄巢后,命义子家将康君立、李存信镇邢州,李存孝守天党。康、李嫌邢州险恶难守,怂恿李克用易存孝镇之。二人恐存孝记恨,矫传父命,令存孝改名;又回报克用,诬存孝怨恨易守而换姓反叛。克用欲兴兵讨之;夫人刘氏往邢州探明冤情,携存孝及其夫人邓氏回归,以便澄清。康、李恐事败露,谎称刘亲子亚子坠马受伤,赚刘往救;又灌醉克用,乘机进谗,克用令车裂存孝。及克用酒醒,得知实情,追悔莫及,立令收缚二奸。邓氏身背存孝骨殖,痛哭回乡。克用夫妇押二奸至存孝灵前车裂之,以祭冤魂;复以城池一座与邓养老送终。剧将正史中存孝附梁通燕伐晋诸事皆讳去,又将康、李之死改为车裂。有《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曲选外编》据以排印。元末罗贯中《残唐五代史演义》、清叶稚斐《英雄概》传奇及近世秦腔《存孝归天》均述此故事。 |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 关汉卿 | 简名《单刀会》。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末本。本事源出《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及裴注,颠倒敷衍而成。剧写刘备取西川后,东吴欲向刘讨还前所借之荆州。中大夫鲁肃恐荆州守将关羽不让,拟定计设宴擒之,再出兵夺取荆州。国丈乔公以关羽英雄无比,劝肃罢之。隐士司马徽历述关羽千里单骑、五关斩将之勇武,亦劝肃罢之。肃不听,下书请宴。羽慨然应允,只带周仓单刀赴会,令关平调船接应。席间肃索讨荆州,羽慷慨陈词,肃理屈词穷,欲动伏兵,为羽识破,一剑砍断桌案,手揪鲁肃,要其送至船上。会关平率船来接,遂威风凛凛上船而归。剧中屡赞“汉家气节”,歌颂羽之英雄气概,为明初《三国演义》所继承。有《元刊杂剧三十种》本、《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曲选外编》据此重印。明传奇《荆州记》已佚,清宫大戏《鼎峙春秋》亦袭用此剧三、四折,近世昆剧及地方戏中尚有《训子》、《刀会》、《临江赴宴》等折上演。 |
温太真玉镜台 | 关汉卿 | 简名《玉镜台》。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末本。据《世说新语·假谲》“温公娶妇”增饰而成。写晋翰林学士温峤拜望从姑,见姑女刘倩英年轻姿美,十分钟情。适姑延峤教倩英习琴、字,行拜师礼。峤借弹琴练字之便,挑逗倩英,遭女斥责。姑又托峤为女觅婿,峤暗存自婚意,诡称有一翰林学士,才学、文章、年龄、相貌与己相侔,得姑应允后,又取玉镜台与姑为定物。后官媒至,姑始知镜台乃峤物。成婚之日,倩英以老夫少妻故,拒不同房。峤百般做小伏低,女犹不允。两月后,王府尹设宴为之调合。约学士为诗,有诗则学士饮金钟酒,夫人插凤钗;无诗则瓦盆饮水,戴草花,墨乌面皮。倩英好强恐罚,始称峤为夫,催峤做诗,并许以今后顺从。夫妇遂和好相欢。有《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曲选》本、《柳枝集》本、王骥德《古杂剧》本。南戏《温太真》已佚。明朱鼎有同名杂剧和传奇。范文若《花筵赚》、卢楠《玉镜台》等传奇,均据关剧改编。 |
钱大尹智勘绯衣梦 | 关汉卿 | 一作《王闰香夜月四春园》。简名《绯衣梦》。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旦本。本事未详,唯梦中得诗拆字破出凶手姓名或受唐传奇《谢小娥传》影响。剧写汴梁女王闰香与同城李庆安系父母指腹为婚。后李家没落,王父悔亲。闰香约李夜至家,赠李财物以充聘礼。入夜,侍婢梅香持金银包袱以待庆安,被窃贼裴炎杀害。庆安至,被尸绊倒,手染鲜血,大恐逃回。王父疑庆安杀人,告官治狱,屈打成招。上送开封府时,钱大尹审案,知有冤抑。乃祈祷狱神,使庆安呓语。果闻:“非衣两把火,杀人贼是我。赶的无处藏,走在井底躲。”知凶手乃裴炎,并察得有棋盘街井底巷。即派公差微服赴彼捕捉裴炎归案。庆安无罪获释,与闰香成婚。有《古名家杂剧》本、《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顾曲斋刊本。宋元南戏有《林招得》,人物异而情节略同;元萧德祥亦有《四春园》杂剧,已佚。明传奇《钗钏记》、《卖水记》,拟话本《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见《喻世明言》),情节均受此剧影响。因首折《点绛唇》、《混江龙》袭用白朴《梧桐雨》中《粉蝶儿》曲,三折《调笑令》中涉“水浒”人物王矮虎、一丈青,故今人或疑非关汉卿作,然证据不足。 |
诈妮子调风月 | 关汉卿 | 简名《调风月》或《诈妮子》。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旦本。剧取材于现实。写金国尚书之子小千户自燕京来洛阳探望某夫人,夫人令侍婢燕燕服侍。千户爱悦之,许以小夫人而诱合。寒食节,千户踏青遇尚书女莺莺,一见钟情,互赠定物。事为燕燕察觉,知受骗,愧怒交加。异日,千户复来求欢,燕闭门而拒之。千户怒,怂恿夫人令燕往莺家说媒。燕推辞不脱,即至莺家,莺满口允婚。成婚之日,燕为莺梳妆,遭千户奚落,忍无可忍,乃当众揭发千户骗奸秽行。夫人恐家丑外扬,遂令千户娶燕为小夫人。有《元刊杂剧三十种》本,科白多缺。《元曲选外编》据以重印。宋人说话有《妮子记》目,然属灵怪类。金院本有《调风月》,而情节与此无涉。又元刘一棒《风风雨雨莺燕争春记》南戏,《永乐大典》、《南词叙录·宋元旧篇》中著录之《诈妮子》,皆佚。《宋元戏文辑佚》辑残曲八支。明佚名有《诈妮子》传奇。 |
状元堂陈母教子 | 关汉卿 | 简名《陈母教子》。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一楔子,旦本。本事出《宋史·陈尧佐传》及《青琐高议》、《游宦纪闻》、《渑水燕谈录》、《清波杂志》等宋人笔记,增饰附会而成。冯氏训子读书甚严,盖状元堂令其苦读。朝廷开科选士,大儿、二儿先后中头名状元。三儿夸下海口,以为必得头名状元。谁知状元另有其人,名王拱辰,后被冯氏招为女婿。三儿陈尧佐仅中探花,被冯氏痛责。陈尧佐羞愧之下,发愤攻读,再次应试,终于得中状元,却因接受民财孩儿锦又被冯氏责罚。寇准此时担负采访贤士之责,闻知此事,赞叹一门四状元,母贤子孝,奉旨加官赐赏。 |
包待制三勘蝴蝶梦 | 关汉卿 | 简名《蝴蝶梦》。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一楔子,旦本。皇亲葛彪横行霸道。一天,他在街上无端撞死王老汉,竟扬长而去。王老汉三个儿子激怒之下,围住葛彪痛殴,失手把他打死,被抓入官府,按律须偿命。包拯在审问时,查明是葛彪行凶在前,王家三兄弟痛殴于后,又看到三兄弟争相自认杀手,而王母更请求包公宽恕王老汉前妻两个儿子,由她亲生儿子抵罪。包公十分感动,想起他在梦境里曾经救活了一支落入蛛网的小蝴蝶,动了恻隐之心,于是杀了偷马贼赵顽驴代王三儿偿命,又嘉奖了王母,令全家团圆。 |
刘夫人庆赏五侯宴 | 关汉卿 | 简名《五侯宴》。杂 剧剧本。元关汉卿作。五折一楔子,旦本。本 事出《五代史》、《五代史平话》、《刘知远诸宫 调》等,多所增饰。剧写李氏典身于赵太公家当 乳母三年以葬其夫。赵私改文书中“典身”为 “卖身”,逼李弃亲生子王阿三于野中。适逢李 嗣源猎追白兔而遇阿三,遂收为义子,改名李 从珂。十八年后,从珂为五虎大将,路遇李氏受 赵子脖揪凌逼欲寻自缢,因救。李氏见从珂貌 似阿三,啼悲不止。从珂诘之,知其弃儿出生年 月日时与己同,因疑己非嗣源亲生。归问嗣源, 嗣源支吾其词。会嗣源母刘夫人设五侯宴,从 珂不饮,必欲刘言明此事,否则拔剑自刎。刘始 说破前因。从珂即率兵诛赵氏子,迎亲母李氏 而归。王季烈《孤本元明杂剧提要》评此剧“曲 文率直,绝无俊语,惟其本色处……皆非后人 所能及”。有《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 曲选外编》据以复排。元刘唐卿《麻地捧印》杂 剧、南戏《刘知远白兔记》,情节均受此剧影响。 今人或疑非关汉卿所作,然证据不足。 |
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 关汉卿 | 简名《鲁斋郎》。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一楔子,末本。剧写权豪势要鲁斋郎强夺银匠李四之妻,李四拟告状而病倒街头,为六案孔目张珪所救。张初言助李,但得知被告系鲁斋郎时,大惊失色,力劝李四罢休,以免遭祸。后鲁见张妻美,复威胁张送妻至鲁宅。张畏其权势,只得屈从。鲁对李妻已厌,诈称己妹而送与张为妻。张携李妻归家,会李因儿女失散来张家寻找,与妻重逢。而张之儿女为寻母亦失踪。张于绝望中出家修道。龙图阁待制兼开封府尹包拯寻访民情,途中收养了李、张两家子女,闻鲁专夺人妻事,欲绳之以法,但又恐皇上袒护权豪,故于奏文中将“鲁斋郎”写作“鱼齐即”,御批下“斩”字后,复将“鱼齐即”添足而立予处决。李、张两家夫妻儿女皆得团圆。剧假借宋代清官包拯之名反映元朝现实,“智斩”正曲折地反映了元朝权豪势要享有法律特权。有《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曲选》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