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唐人七绝诗浅释 | 沈祖棻 | 1981年3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本书按年代排序,选择唐人七绝诗86首,兼及宋人、清人七绝160余首,将相类相近的绝句叠放在主题绝句之后讲解,连类而及,穿插赏析,故给人以深刻印象;其鉴赏则逐幽探微,深入浅出。作者新颖别致的审美眼光和连类而及的评析方法不仅使唐人七绝名作的意蕴得到新的阐释,更将古典诗歌的解读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
归去来兮辞 | 陶渊明 | 辞赋名篇。东晋陶渊明作。《陶渊明集》、《文选》见载。本赋作于义熙元年。序文曰:余家贫困,为生活所迫而任彭泽令,“眷然有归与之情”,“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赋文先交待归田的原因,“心为形役”而不能早日归田,现在“觉今是而昨非”,决心归田隐居,于是欣然赴途而归。接下写归田的生活乐趣,“携幼入室”,天伦之乐;有酒自酌,自由之乐;南窗寄傲,自得之乐;亲戚情话,闲暇之乐;农人告春,躬耕之乐;巾车孤舟,游玩之乐。最后写人生的抉择,人生短暂,当顺从心意行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只有隐居田园才是唯一的归宿。这次归隐是陶渊明人生的转折点,此赋与《归园田居》诗便是这一经历的真实反映。赋文语新情真,“沛然如肺腑中流中,殊不见有斧凿痕”(李格非语),“其妙处乃在无一语非真境,而语却无一字不琢炼,总之成一种冲泊趣味”(孙月峰评、闵齐华注《文选》)。亦善于写景托情,言归田的自得之情则云“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感物伤怀则云“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本赋承汉张衡《归田赋》而来,可谓气体洒脱,千古不刊。前人评“陶渊明《归去来辞》,字字如肺肝出,遂高步晋人之上”(吴梯《巾箱拾羽》),影响深远。 |
大猎赋 | 李白 | 辞赋名篇。唐代李白作。《全唐文》见载。此赋为天宝初李白供奉翰林时随玄宗出猎所作。赋作的规模、体制,均模拟汉大赋,以《子虚》、《上林》、《长杨》、《羽猎》为师范。全赋分两大部分。先大力铺陈夸诞,极言天子出猎的盛况盛景:“千骑飚扫,万乘雷奔。”“羽毛扬兮九天绛,猎火燃兮千山红。”“喷血流川,飞毛洒雪。”后归之于讽谏:“俄而君王茫然改容,愀然有失,于居安思危,防险戒逸,斯驰骋以狂发,非至理之弘术。且夫人君以端拱为尊,玄妙为宝。暴殄天物,是谓不道。乃命去三面之网,示六合之仁。”“回蜺旌,反銮舆。访广成于至道,问大隗之幽居。”赋中儒道思想相杂,各得所用。少数语句虽有汉赋风格,如:“攒高牙以总总兮,驻华盖之森森”等;但总的来说还是唐赋风格,有较多的排偶,无汉赋的板重、奇字,同时也表现出李白个人的清新俊逸特色,如:“金戈森行,洗晴野之寒霜;虹旗电掣,卷长空之飞雪。吴骖走练,宛马蹀血。萦众山之联绵,隔远水之明灭。”语言洗炼,给人以独特的美学感受,同时亦可看出唐赋与汉赋在语言上的发展变化。 |
景福殿赋 | 何晏 | 三国魏何晏撰。何晏(?~249),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汉末大将军何进之孙。何进被杀后,其母尹氏被曹操纳为夫人,何晏亦被收养。及长,娶曹操女金乡公主为妻。正始初,曹爽执政,何晏被重用,擢为散骑侍郎,迁侍中、吏部尚书。正始十年(249),司马懿发动政变,何晏也作为曹爽党羽之一被杀。何晏少时即以才秀知名,好老、庄,是魏晋玄学家代表人物之一,与王弼合称“王何”。 《景福殿赋》见于《文选》。魏明帝东征期间,于许昌修建景福殿,故何晏循《甘泉宫赋》《鲁灵光殿赋》等汉代宫殿赋传统而作此赋。全赋以赞颂魏武帝、文帝、明帝三代帝王的丰功伟业开篇,将景福殿的建造置于整个曹魏帝业的背景之下,使得这篇赋作超越了一般的宫殿赋,而具有相当浓厚的政治意味。作者用细密、铺张的笔法全方面描摹了景福殿之华美巍峨,并对全殿各间宫室、堂榭、台阁的功能、结构、装饰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最后以对明帝功业的赞颂而终篇。作者特别关注整个建筑的政治意义和教化功能,大量援引儒家经籍和典故,为整个赋作披上了浓厚的儒家政治色彩。该赋不仅是曹魏宫殿赋的代表作品,对于了解汉魏建筑美学以及何晏的政治思想都具有重要价值。 |
韩朋赋 | 佚名 | 全文作赋体,以四言为主,杂有六言。兼七言句。韵白相间,文词美妙。全文写韩朋夫妻忠于爱情,反抗强暴、双双身死的故事。韩朋仕于宋国,六载不返。其妻贞夫寄书于夫。韩朋不慎,将书遗失殿前。宋王得书,喜爱书中文词,欲得贞夫。奸臣梁伯请命至韩家行骗,诈称奉韩朋之命来接贞夫。韩母中计,贞夫迫于韩母压力,不得已而前往宋廷,被宋王强迫封为王后。贞夫卧病,忧思不乐。梁伯献计,将韩朋打落双齿,发为役徒,修筑清陵台。贞夫得知,在台成之日,到台见夫,撕裙作血书,系于箭头,射于韩朋。韩朋得书自杀。贞夫奏请宋王以三公之礼葬韩朋,并许贞夫亲往观看,贞夫至墓大哭,投入墓室之中。宋王遣人发室,只见两石,一青一白。遂将青石埋于道东,白石埋于道西。不久,道东生出桂树,道西生出梧桐,二树根下相连,枝叶交通。宋王令人砍树,化为一对鸳鸯而飞。有一羽毛下落,甚有光彩,宋王得之,以羽毛磨拭项上,其头即落,不到三年,宋国亦亡。奸臣梁伯父子被流配边疆。全文巧于铺陈,工于细节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刻画。具有浪漫主义的神奇色彩和幻想色彩,结尾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理想。 |
花蕊夫人宫词 | 花蕊夫人 | 后蜀孟昶贵妃花蕊夫人所作宫词,《全唐诗》辑录一百五十七首,其中的四十一首有人认为为王珪作,二十一首为王建作。《名媛诗归》、《历朝名媛诗词》、《历代女子诗集》各录一百首。另者,关于花蕊夫人宫词,又有三十二首或二十八首之说,故其所作数目及真伪,尚未定论。以一百五十七首而论,主要为描写宫苑楼台、龙池亭阁诸景物以及君臣、宫妃们嬉游、宴饮、宫中的游艺、礼制、节日盛事等。其中一些宫词描写宫妃们的生活,透露出宫妃的幽怨、寂寞的情绪,反映了封建帝王奢华、淫逸的生活,是思想意义比较进步的作品。清厉鹗在 《宋诗钞》 中评价花蕊的宫词,认为: “清新艳丽,足可夺王建、张籍之席。”评价颇高。兹录二首,以见一斑。其一: “龙池九曲远相通,杨柳丝牵两岸风。长似江南好风景,画船来去碧波中。”描写禁苑龙池勃勃之春色,景致优雅,笔调雍容。其二: “修仪承宠住龙池,扫地焚香日午时。等候大家来院里,看教鹦鹉念新诗。” 描写贵为九嫔的修仪,每日仅以教鹦鹉念书、看宫人洒扫、焚香打发时光,透露出宫妃们百无聊赖的空虚生活状态,其认识价值也颇高。 |
鸿雪词 | 周之琦 | 词集。清周之琦(1782—1862)撰。二卷。之琦有《心日斋词四种》已著录。此集原单行,后《清名家词》收入《心日斋词四种》。单行有咸丰十一年(1861)江西南野官廨刻本,收入《食旧堂丛书》。收词一百三十八首。 |
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 | 刘克庄 | 又名《后村千家诗》。诗总集。宋刘克庄(号后村居士)编。通行本二十二卷。录唐五代及宋人五七言律诗、绝句共一千二百余首,按时令、节候、气候、昼夜、百花、竹木、天文、地理、宫室、器用、音乐、禽兽、昆虫、人品十四门类分编,每门中再分小类。其中唐人入录者凡六十五家,宋诗又多于唐。所选诗多脍炙人口、通俗易懂,但时有割裂长篇以成短章之病。有清扬州诗局刻曹寅《楝亭藏书十二种》本,上海古书流通处据以影印,但讹脱较多。另明抄二十五卷本藏北京图书馆,较之通行本增出宴赏、性适两门,文字亦稍歧异,但有佚缺。更有分前集与后集者,其前集存十五卷,大体与通行本同,后集存六卷,为通行本所无,有元刻残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另有贵州人民出版社校注本,名为《后村千家诗校注》。 |
新楼诗二十首 | 李绅 | 《新楼诗二十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包括《新楼》《海榴亭》《望海亭》等二十首七言律诗。 |
唐女郎鱼玄机诗 | 鱼玄机 | 诗别集。唐女冠鱼玄机著。《直斋书录解题》著录《鱼玄机集》一卷。唐鱼玄机(844?—871?)撰,1卷。玄机字幼微,一字蕙兰,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其诗情致繁缛,颇有可观。集中诗50首,多酬和、写景之作,语言浅显易懂,每与诗人温飞卿相赠答。有书棚本,嘉庆八年(1803年)影 刻行世。今传《唐女郎鱼玄机诗》一卷,有南宋陈氏书籍铺刻本和明朱警辑《唐百家诗》、王准辑《唐十子诗》、清江标影刻《唐人五十家小集》诸本;嘉庆沈氏刻《四妇人集》本有考异一卷,《郋园先生全书》本有附录一卷,《四部备要》则据宋本校刊。陈文华有校注《唐女诗人集三种》,收鱼玄机诗五十首,附以集评等资料,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
红楼梦百花诗屏 | 佚名 | 《红楼梦百合诗》屏,是清光绪六年(1880)黔西知州曹昌棋(祺)之母在六十二岁时所作。作者从《红楼梦》的人物中,挑选了九十九名妇女和一名男子(贾宝玉)为写作对象,各配一种花名,赋诗一首,题为《红楼梦百合诗》,又名《百花诗屏》,誉称《黔西曹太夫人百花诗屏》。作者以人寓花,以花喻人,亦花亦人,情趣盎然。或写人物性格,或写人物命运,或抒发对人物同情怜爱、厌恶憎恨,有褒有贬、有扬有抑。每首诗都使人物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可贵的是作者不仅精心做诗,而且还亲笔工书,将这一百首诗用蝇头小楷写在长一点三四米、宽零点三七米的四幅绢纸上,经装裱成为一堂挂屏。字迹形态端庄,点画结实,行笔精到,绢秀妍美。在距今一百一十年前的封建社会里,黔西有如此才女,真是难得。 |
秋怀诗十一首 | 韩愈 | 韩愈《秋怀诗十一首》是他短篇诗歌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对中国古代悲秋文学的革新之作。组诗从自然和人生两个主题,反思了宋玉以来的秋诗传统。自然方面,韩愈对时间和生命的关系提出了异于前人的认知,肯定了生生不息的自然生命足以超越时间的价值,形成了一种基于生命意志的自然观。人生方面,韩愈从儒家思想中获得了自我认同,呈现出在逆境中以“诚”为内涵、以“勇”为外延的价值追求,形成了一种积极实现内在道德修养完成的人生观。这种使他积极面对自然和人生之秋的价值体系,反映出中唐开始文学及社会文化转型的大趋势。而诗歌呈现出来“学人之诗”的独特审美意识,也可以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理解韩诗的文学史意义。 |
四愁诗 | 张衡 | 中国古代诗篇。东汉张衡作。收入《张河间集》及多种选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7月出版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1册据胡刻《昭明文选》选入。诗共分4章,每章讲述一件事以表达诗人欲求之而不可得的苦闷之情。首章叙道:我所思念的爱人住在泰山,想去追随她却阻于梁父山的艰险,无可奈何地向东眺望,不觉泪下沾满衣裳,爱人曾送我一把嵌金的宝刀,我想回赠她的美玉却因路险无法送到,徬徨忧虑,无法排遣。二章叙道:我所思念的爱人住在桂林,想去追随她却阻于湘水的渊深,向南遥望不由泪沾衣裳。爱人曾送我美玉装饰的琴,我想回赠她一对玉盘,却因路远不能送到,惆怅忧虑,多么让人烦恼!三章写道:我所思念的人住在汉阳,想去跟她在一起却阻于陇山的漫长,凝望西方不觉泪沾衣裳,美人曾送给我貂皮袍,我想回赠她一颗明月珠,路太远不能送到,让人踟蹰不安、心情烦乱。四章写道:我所思恋的人在雁门,想去跟她在一起却阻于大雪纷纷,遥望北方不觉泪沾衣巾,美人曾送我一匹绵绣,我想回赠她一张青玉几案,却因路远不能送到,让人一再叹息,忧思烦乱。据《文选》中小序言:作者依屈原以美人喻君子,以珍宝喻仁义,以水深路远喻小人之例,用比兴手法抒写自己“思以道术相报贻于时君,而惧谗不得以通”的苦闷,因而意象具有象征性,表现了诗人无往而不受阻的困境及由此产生的愁愤。诗在形式上已是相当整齐的七言体,对后世七言诗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
帝京篇 | 李世民 | ①组诗,是唐太宗李世民诗作中最为人称道的作品,明人胡应麟认为 “唐初惟文皇帝 (太宗)《帝京篇》藻赡精采,最为杰作。”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五引),评价甚高。诗为五言体组诗,共十首。从“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的长安殿写起,作者渐次写其在崇文馆读书的情景,写在阅武馆习武骑射,写在临乐馆听乐观舞,写在禁苑放马驰骋,写游翠渚,写日暮返归……篇末最后警策自己要戒慎君道,要做到去奢抑费、体恤下情,纳谏慎刑: “人道恶高危,虚心戒盈荡。奉天竭诚敬,归民恩惠养。纳善察忠谏,明科慎刑赏。”全诗写得很有气势。虽然描写的是作者个人帝王生活的全过程,但其中也透露出唐初中央皇朝大一统的气魄和声势,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写法上看,《帝京篇》 是学习汉代描写京都诸赋的章法入诗,全诗一气呵成,首尾相贯,层次分明,章法不乱,绘景抒怀,剪裁得当; 辞藻虽富丽精工,但并不晦涩难懂。自太宗《帝京篇》 以后,唐人创作了不少《帝京》组诗,从章法结构看,其中有很多作品是学习太宗此诗而来的,可见其影响与作用。肇始之功,当之无愧。②七言歌行。骆宾王作。诗中铺叙了京都文物的繁华,官僚住宅的富丽堂皇,倡家狎邪宴饮的淫乐,揭露了初唐统治者的腐朽生活,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愤懑。同时诗人还警告那些达官贵人不要自以为“千载长骄奢,”转眼之间就可能“失浪委泥沙”。诗中排比铺陈而不堆砌,以五七言参差转换的方式使诗句流转利落。据《旧唐书·骆宾王传》载, “当时以为绝唱”,是和卢照邻《长安古意》齐名的初唐杰作。 |
三谢诗 | 唐庚 | 《三谢诗》为北宋时期唐庚辑汇。全书收录南朝宋谢灵运、谢惠连和南朝齐谢朓的诗作六十四首。《三谢诗》为唐庚从《文选》中录出,唐氏所辑《三谢诗》原本早已不存,谯氏重刻本亦成孤本。谯刻本经明、清著名藏家邵弥、蒋杲、黄丕烈、汪士钟、杨绍和等收藏。后入 “满铁” 大连图书馆,现藏俄罗斯国立图书馆。 |
读史述九章 | 陶渊明 | 《读史述九章》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咏史诗,所咏者依次为伯夷与叔齐、箕子、管仲与鲍叔、程婴与公孙杵臼、孔门七十二弟子、屈原与贾谊、韩非、鲁二儒、张挚。全诗九章,每章均为四言韵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叙述与评论,表达了作者对人情淡薄的慨叹,流露出对故国灭亡的哀痛,抒发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怀抱。组诗运用叙议结合的手法,结构排列颇具艺术性。 |
读山海经 | 陶渊明 | 晋代组诗。陶渊明著。共13首。是诗人读《山海经》、《穆天子传》等书时有感而作,其中多借古咏今。第1首是发端,叙幽居耕读的乐趣,第2首至第12首咏二书所记奇异事物,末首旁及齐桓公不听管仲遗言,任用易牙、开方、竖刁,3人专权,继而为乱。很明显是为晋宋易代而发。这一组诗有起有结,当是入宋后同一时期的作品。今人王瑶定于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在风格上,这组诗迥异于陶渊明的其他诗作。其中颇有“金刚怒目”似的豪放之作。如“夸父诞宏志”一首就一反历来嘲笑夸父不自量力的俗见,大胆歌颂了他敢和太阳竞走的勇气。“精卫衔微木”一首,歌颂了精卫和刑天不屈于命运,敢于斗争的精神。《咏荆轲》一首写:“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为荆轲深表惋惜。朱熹说:“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的话语出来。”其实,这种豪放,又岂止《咏荆轲》一首露出。整个《读山海经》这组诗,都可以说是体现了陶渊明性格中的豪放一面。其“言在八荒之表,而情甚亲切,尤诗之深致也。”(刘熙载《艺概·诗概》)。 |
山谷琴趣外篇 | 黄庭坚 | 琴趣外篇是南宋时书商对部分词集的称谓。此书《山谷琴趣外篇》共三卷,内收北宋诗人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词约90首。黄庭坚主张要以丰富的书本知识作为写诗的基础,主张“词意高胜要从学问中来”(《论作诗文》)。此本应为南宋福建书肆刻本。 |
上皇西巡南京歌 | 李白 | 组诗,十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组诗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对成都的赞美,全方位展示成都的历史文化遗存、名胜古迹,隐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殷殷怀念和对唐玄宗的深刻讽刺。全诗气势恢宏,情感复杂,内容丰富。其微言讽喻,以小见大的方式,继承了乐府精神;而次第叙事,首尾完整的结构,则开启了七绝联章的纪事之法。 |
朝野新声太平乐府 | 杨朝英 | 元代杨朝英编。《太平乐府》卷首有巴西邓子晋所作序文,文末署“至正辛卯春”,故此书编成时间应在1351年初或稍前。邓子晋序文中言“澹斋杨君有选集《阳春白雪》,流行久矣。兹又新选《太平乐府》一编,分宫类调,皆当代朝野名笔,而不复出诸编之所载者。且以燕山卓氏北腔韵类冠之,期于朔南同调,声和气和,而为治世安乐之音,不徒羡乎秦青之喉吻也。” 全书共分9卷,前五卷为小令,后四卷为套数,按宫调曲牌收录散曲作品。收录作者除无名氏外共计85人,均为元代作家。总计收有作品1210篇,其中包括小令1069首、套数141套。全书卷首附刻有燕山卓从之所作《中州乐府音韵类编》。《太平乐府》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元代散曲总集,其体例沿袭《阳春白雪》,而收曲数量较《阳春白雪》多出近一倍,且仅有少量作品重复。作为最重要的元代散曲总集之一,《太平乐府》不仅对于元代散曲文献有着重要的保存作用,并且对于考订元代散曲作家活动年代及作品之创作年代均有重要参考意义,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此书选曲范围广,择曲精当,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元代中后期散曲的整体风貌,对于考察元人的散曲审美倾向、散曲文体观念等提供了重要资料,是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元代散曲总集之一。此书在后世流传较广,不仅有多种刊本、抄本,且明代一些散曲总集如《乐府群珠》等也将其作为重要的辑曲来源之一,对后人认知元代散曲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 主要版本包括元至正刻本、元刻细字本、铁琴铜剑楼藏明刊本、明大字本、清何梦华钞本、1923年武进陶氏影印元刊本、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元刊本、《万有文库》本、《国学基本丛书》卢前校订本、文学古籍出版社1955年重印本、中华书局1958年版隋树森校订本、《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刻本等。 |
唐宋词启蒙 | 李霁野 | 本书是翻译家、文学家李霁野给自己的孙辈讲解唐宋词的合集。他亲自精选了唐宋一百多位词人的代表性词作,逐首进行讲解,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兼以谈论词的发展历程,词的艺术特色,词人的心境和情怀,行文流畅,明白如话。这种启蒙式讲解很适合青少年的启蒙教育。 |
诗论 | 朱光潜 | 《诗论》为朱光潜先生的代表作,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被称为“四大诗论”之一。朱光潜先生以他有关古今中外诗歌的丰富知识,分析了诗的起源、诗的境界,诗与音乐、散文、美术的关系,并对我国诗歌的节奏、韵律、格律等问题作了详尽的探讨。其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全面阐述了新的诗歌美学理念,在中国现代诗学中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诗论》的最大特点是以儒家思想解《诗》。对此我们可以藉《诗论》中的思想用语作一简要说明。《诗论》中的思想用语可以分为三类,一、以性、情为中心,有性、情爱、爱、爱妇、悦、喜、美与恶、好与恶等;二、以礼为中心,有本、反其本、情与志、情与礼、情与独、情与善、敬与礼、贵与贱等;三、以天命、知为中心,有命、天命、受命、命与德、时、逢时、成与信、信、知、知恒、知礼、知人、知行、知难、知言、忧与思、用心、始与终等。所有这些用语全都见于郭店楚简,当然也是先秦儒家经典中的常用语。仅就情爱、爱妇而言,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云:“爱类七,唯性爱为近仁。”从而儒家“仁”的思想可以凭借《扬之水》《采葛》等诗得到更为形象生动的理解。 |
南宋词境浅说 | 俞陛云 | 本书是词学大家俞陛云的词学代表作之一。本书共收南宋词三十七家,共计词作四百余首,基本涵盖了南宋时期的重要词人、词作。凡能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时代精神,同时又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优秀作品,基本上都已选入;对所选词篇作了必要的诠释,于阐明词意、 分析艺术、评论词风、辨证歧说诸方面颇见功力,有不少独到见解。书中对所选各词,不但附加笺释,而且剖析层次脉络,指出其关键和精警所在,兼及词人轶事,考证故实,有时还参引前人评介,是一本艺术鉴赏力极高的选释本。 |
兰雪轩诗集 | 许兰雪轩 | 诗集,朝鲜许兰雪轩,出版于1692年。许兰雪轩,本名楚姬,别号景樊,朝鲜李朝女诗人。出身书香望族,与父许晔(草堂)、兄许筬(岳麓)、许篈(荷谷)、弟许筠(惺叟)均为当时辞章大家,“为近代闺秀第一”,“东方妇人能诗者鲜……近来颇有之,景樊天仙之才……“其诗文俱出天成,喜作《游仙诗》,语皆清冷,非烟火食之人可到也。文出崛奇,四六俱佳,《白玉楼上梁文》传於世。”27岁病逝,身後有许筠整理、朱之蕃撰小引的《兰雪轩集》。钱谦益《列朝诗集》、朱彝尊《明诗综》等均选其诗多首,以外国一女子,芳播中州,可谓显矣。至今韩国江原道每年举行许兰雪轩祭祀,称之“江原之魂” |
纳兰词笺注 | 纳兰性德 | 清初词坛,名家辈出。其中*特出者,当属纳兰性德。况周颐《蕙风词话》尊他为“国初*词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他更为赞赏,称他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的身份高贵显赫,却向往普通人平淡的生活,这使得他的诗词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艺术特色。纳兰词以纯真深厚的情感、精致细腻的描写、浅白流畅的语句、哀婉凄艳的风格打动了后世无数读者,数百年来广为流传,纳兰性德生前曾把他的部分词作刊印为《侧帽词》,后顾贞观把他的词与自己的词合刊为《弹指词侧帽词》合刊本。康熙十七年,顾贞观又与吴绮为他校定《饮水词》,刊于吴中。道光十二年,汪珊渔根据顾贞观原辑本、杨蓉裳抄本、袁兰村刊本等书,共辑得词三百余首,分为五卷,定名为《纳兰词》。光绪六年,许增在汪珊渔本的基础上又增加补遗二十一首,共计三百四十二首,成为比较完整的《纳兰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