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琵琶行 | 白居易 | 敘事诗。唐白居易作。写于元和十一年,时作者被贬为江州(州治今江西九江)司马。作者通过对琵琶女沦落身世的描绘,抒发自己遭贬谪后的悲愤之情。并把自己和琵琶女相比,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她被压迫、被侮辱、被损害的遭遇,是封建社会制度下底层妇女悲惨命运的缩影。故事情节完整,抒情意味浓厚,诗人善于寓抒情于叙事之中。又善于把对现实的感受和炽烈的情怀,倾注于景物、环境的描写中,造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中有关音乐的描写比喻新颖精妙,声情并茂,极为后人推崇。诗见《白氏长庆集》卷12。 |
碧云集 | 李中 | 五代诗别集。3卷。南唐李中撰。前有孟宾于序。为孟宾于任水部郎中时作。序中称李中“缘情入妙,丽则可知,出示全编,备多奇句”。后即举五七言六言奇句数十联,并加评论,如“‘乾坤一夜雨,草木万方春’,此乃王泽所均,春风广扇”。序又称,李中自信其诗“只俦方干处士、贾岛长江。”序末言,《碧云集》收李中诗“五七言兼六言二百篇”。作序时间为“癸酉年八月五日”。癸酉为宋太祖开宝六年(973),时为南唐后主李煜后期,是《碧云集》结集之后,开雕之前。此集为李中官新淦县令时所编,此由孟宾于序及集首目录下所署李中官职可知。卷上,始于《春日作》,终于《所思六言》,97首。卷中,始于《江馆秋思》,终于《晋陵夏日》,96首。卷下,始于《邮亭早起》,终于《献中书潘舍人》,97首。共290首。与孟宾于所言200篇不同,序中或者为举其成数。全集为近体诗,五七言六言杂错编排,末标明写作时日。《碧云集》见于清代席启寓辑《唐诗百名家全集》。有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洞庭席氏琴川书屋刊本;清光绪八年(1882)刊本。 |
百香诗选 | 郭居敬 | 诗集,元代郭居敬撰,郭居敬除广为流传的《二十四孝诗》之外,尚著有《百香诗》一卷。《百香诗》在中国亡佚已久,却流传到日本,以抄本的形式存留了下来。日本京都龙谷大学图书馆收藏有《新编郭居敬百香诗选》抄本一种,是郭居敬《百香诗》存世的孤本。日本抄本《百香诗选》载录了郭居敬撰写的以《琴》、《棋》、《书》、《笔》、《画》等为题的咏物七言绝句一百零一首,均为元诗佚篇。 |
白香集 | 沈行 | 明代诗集,沈行撰,沈行,字履德,钱塘人。永宣间人,尝取唐宋元人之诗,集句为贯珠编贝集五卷。白香集二卷《明万历间(1573-1619)刊本 撰述 傅图 》集古梅花诗二卷,附录一卷《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钱塘丁氏嘉惠堂刊本 撰述 傅图 》集古香奁集二卷《纸烧本集 傅图 》 |
太一丛话 | 宁调元 | 诗话,宁调元撰。1907年宁调元书成于长沙狱中,原名《碧血痕》,后宁调元改书名《太一丛话》,1901年至1911年于北京《帝国日报》刊载,1915年经傅尃整理,分为五卷。 |
疏香阁词 | 叶小鸾 | 词集,叶小鸾撰,小鸾,明吴江(今江苏苏州)人。字 琼章,一字瑶期。叶绍袁、沈宜修三女,张立平聘妻。娴雅 贞静,甘于俭素。工于诗律,词笔哀怨无端,意境幽婉清隽,胜于朱淑真,被誉为李清照、徐湘萍之亚。婚前五日病卒。著有《返生香集》。《白雨斋词话》卷三称其“词笔哀艳,不减朱淑真”。疏香阁清龚鼎孳、叶小鸾室名。 |
甲乙集 | 罗隐 | 诗集。唐人罗隐(833—909)撰。十卷,补遗一卷。隐本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新登(今浙江桐庐)人,一作余杭(今属浙江)人,屡试不第,更名“隐”。黄巢起义后,避乱归乡。晚年依附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谏议大夫等。著作颇多。此集所收,俱五七言诗。由于作者生活穷困,政治抱负无法实现,故于冷静观察之中对社会多有深刻认识。其诗颇有讽刺现实之作,音调悠扬。写个人哀世感伤,亦真切动人。有明毛晋汲古阁刻本,《四部丛刊》影宋刻本。 |
玉川子诗集 | 卢仝 | 诗别集。二卷。唐卢仝撰。宋代韩盈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作《玉川子诗外集序》云:“歌诗百篇,镂板已行于世,……近友人李生于道士崔怀玉处又得集外一十五首……以编附旧本。”是在北宋时,已有诗集行世。又《永乐大典》九○六诸家诗目中有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刊本,集中之《月蚀》一诗曾经胡伯和考订注释,钩玄探秘,一句一字,必详其所出。然宋之庆历、嘉熙旧本皆不见传,后人所著录者多为影宋抄本,且多如《直斋书录解题》所录的正集二卷、外集一卷。丁丙藏明抄宋本有无名氏题云:“予家藏宋刻本,最为完善,因寿之梓”,则明人不仅曾见宋本,且曾据以梓行。涵芬楼藏旧抄本于此题记后有一行“后学徐献忠跋”,可见《四部丛刊初集》影旧抄本亦源出宋刊。瞿镛于其《藏书目录》中说,明时吴郡陆涓曾以家藏旧宋本翻雕。给卢仝诗作注的除胡伯和外,还有清孙之騄;其所著《玉川子诗集注》,据《全唐诗》增诗二十二首,又误增入《栉铭》、《月》二首。之騄嗜奇,特注仝集,对理解奇谲诗颇有助益,然其注多有枝蔓、割裂之处。有《晴川八识》本及1923年卢永祥刻本。 |
无弦琴谱 | 仇远 | 仇远撰。道光九年(1829),孙尔准录自《永乐大典》,析为二卷刊出,有孙尔准、冯登府二跋。孙跋云:“曩在史馆,翻《永乐大典》,见有《无弦琴谱》,不著撰人名字。读其词,清丽和雅,与玉田、中仙、草窗相鼓吹。证以《绝妙好词》、《花草粹编》所载,及贞居、蜕岩和作,知为仇仁近词。”又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四○著录明钞本《无弦琴谱》二卷云:“山村在宋咸淳中,诗与白珽齐名,人称仇白,而未尝以词称,迨为诗所掩耳。今取而读之,其清丽似中仙,和雅似玉田,在三人之中,未为蜂腰。原书湮没已久。嘉庆中孙平叔从《大典》录出。此则明人钞本,晦而复显,真词苑瑰宝也。” 《彊村丛书》用邃雅堂藏钞本,词一百十九首。《全宋词》据《彊村丛书》本入录,补一首,共一百二十首。 |
学堂歌 | 张之洞 | 《学堂歌》为晚清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904年所创,受外国学堂歌曲及中国古风影响,主要目的是“感发其忠爱之忱,鼓励其自强之志”,格式为六字句加七字句,共分十三段。乐曲曲调厚重凝实,铿锵有力,沉稳中而有起伏变化,充分体现了学堂的神圣与教育的庄严,可谓为佳作。但由于学堂歌按令“遍发湖北通省各学堂、各军营”,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算作是自强学堂或方言学堂的校歌。 |
论诗绝句三十首 | 元好问 | 金元好问著。是继承杜甫《戏为六绝句》的形式,在对建安以来的诗派、诗人作品品评的同时,阐明了自己对诗歌美学的主张。第一首即以“诗中疏凿手”自任,辨明诗中的正体和伪体,使得泾渭清浑分明,以达去伪存正的目的。中间二十八首具体评论历代诗人及其作品,全面地辨析正伪清浊的鸿沟之所在。组诗从建安时代开始,标举“曹刘坐啸虎生风”的建安风骨之旗帜,推崇“慷慨歌谣”的雄健豪迈之风格,批评“斗靡夸多费览观”的绮靡纤丽之诗风,主张“一语天然万古新”的真淳自然之格调,反对“窘步相仍死不前”的模拟因袭之颓风,发扬“眼处心生”、“亲到长安”的现实主义传统,批判“暗中摸索”、“俯仰随人”的形式主义倾向。在强调诗歌内容的同时,也重视艺术成就和作家的品德,主张真诚,反对伪饰:“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组诗直到北宋的“传语闭门陈正字”,从中肯定曹植、刘桢、阮籍、刘琨、陈子昂、杜甫、元结等诗人的成就;对于李商隐、苏轼、黄庭坚等诗人有比较公允的评价。但反对“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重视“温柔敦厚,蔼然仁义之言”(见《小亨集引》),则说明受传统诗教的影响。最后一首诗以自谦之词收结,认为自己之诗论,真是“撼树蚍蜉自觉狂”,未必定论,连同自己作品让后人去评论。其以绝句形式论诗,下启清之王士祯、袁枚等人,具有广泛影响。通行本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出版的郭绍虞《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小笺》,与《杜甫戏为六绝句集解》合为一书。 |
观我生赋 | 颜之推 | 辞赋名篇。北朝齐颜之推作。《北齐书》见载。颜之推在“予一生而三化”句下注云:“在扬都,值侯景杀简文而篡位;于江陵,逢孝元覆灭,至此(按指北周灭北齐)而三为亡国之人。”知此赋当作于577年北齐灭亡之时。这是一篇自传性的长篇大赋,历叙自己仕梁、入齐及屈身事周的身世。文章首先揭举“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民族大义,叙述东晋以来中原沦亡,颜氏家族亦随之南渡的过程。并称美祖先“传清白”、“守法度”的节操。次叙身值侯景之乱,建康被攻陷,在萧氏兄弟争权夺利的争斗中,萧绎称帝于江陵,而自己出仕于梁元帝。次叙西魏破江陵,自己亦被俘北去,遂投奔北齐的经过。次叙出仕北齐,又值北齐灭亡的史实。末以悲叹自己一生穷愁作结。赋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线索,叙述了作者由梁入北齐又入北周的经历,记述了他亲目所见的侯景篡弑、梁元帝与北齐后主覆亡的历史事变,反映了当时政治现实的风云变幻。所记史实虽不及庾信《哀江南赋》之丰富,但同样具有史诗的价值。更为可贵的是,赋作一开始就揭举民族大义,不纯从个人恩怨出发来观察历史事变,立足点也更高。此赋艺术上虽材料组织得不够集中,结构也略嫌平直松散,但疏朗的文辞,遒劲的骨气,亦自成一种风格。《北齐书》本传称其“文致清远”,不为过誉。 |
四时读书乐 | 翁森 | 《四时读书乐》是四首歌咏读书情趣的旧诗,是很好的劝学诗。此诗被清代《四库全书》收录,民国初期曾被教育部部长叶楚伧编进国文教科书,为中学生所必读,可见其在旧时是很有影响的一首诗。 |
哀盐船文 | 汪中 | 清汪中撰。乾隆三十五年(1770)十二月十九日,江苏仪征县盐船突发大火,130多只船葬于火海,千余人焚为灰骨。汪中此文,即为凭吊这次火灾中的罹难者而作。作者怀着对遇难者深厚的同情之心,以凄丽哀痛之笔,生动而详尽地描绘了盐船失火的惨状。文中叙火势之威烈,铺排渲染,使人惊心动魄;记船民火中相救求生,细致曲折,使人悲切欲涕。文末又加一段关于死的议论,语出肺腑,凄恻呜咽,悲怨之气袅袅不绝。通篇文章呈现出一种凄壮之美,虽用骈体文写造,而毫无矫揉造作之态。 |
颐和园词 | 王国维 | 七言古诗。近代王国维作。此诗作于清亡以后,王氏旅居日本初期。诗篇反映了自慈禧太后擅权至清亡五十余年的重大历史事件、清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和他们荒淫糜烂的生活。颐和园为慈禧太后所建,亦象征慈禧太后时代的政治。故《颐和园词》既是晚清的政治史,亦是慈禧的评传。此诗往复幽咽,一唱三叹,如诉如泣,痛悼清朝之亡,又以大量事实,讥评慈禧太后之失。深沉悲痛的诗人之情,与冷静审视的史家之识,二者在诗中得到完美结合。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尝以元稹《连昌宫词》相比,云:“曾赋《连昌》旧苑时,兴亡哀怨动人思。岂知长庆才人语,竟作灵均息壤词。” |
游天台山赋 | 孙绰 | 辞赋名篇。东晋孙绰作。《文选》、《艺文类聚》见载。天台山在今浙江东部天台县境。赋序是一篇精美散文诗,总体概括了天台山“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的自然美的特征,分析了不见记载的原因:冥奥幽迥,罕登莫祀。交待了“奋藻以散怀”的写作动机。赋文以纪游的方式,夹叙夹议。先从外观,写天台山的高大、奇美,侧面构象,以虚出实,“荫牛宿以曜峰,托灵越以正基。结根弥于华岳,直指高于九疑。”尤其是写南门二奇“赤城霞起以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两句,名传千古。接着写身在山中一路观赏,披荒榛,陟峭崖,济楢溪,落五界,跨悬磴,临幽深,践滑石,搏翠屏,揽樛木,援葛藟,九折,至仙都。 以足迹为线索,既写出景点繁多,观览不及;又突出奇趣无穷,美不胜收。最后写游山的感受,进入无人之境,方可领悟到“泯色空以合迹,忽即有而得玄”的佛道之理,方可感受到“浑万象以冥观,兀同体于自然”的人生妙趣。本赋以游览的感受悟理为创作主题,激情横溢,玄理层生,情、景、理交融在一起,探幽之情支配着冒险攀登,奇美之景将游兴升华到“出有入无”的精神至境。这篇成功的作品,最使作者自鸣得意,示其友人范启云:“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晋书·孙绰传》)近人刘师培评此赋曰:“词旨清新,于晋赋最为特出。”(《中国中古文学史》) |
美人赋 | 司马相如 | 辞赋名篇。西汉司马相如作。一说出于后人伪托。《古文苑》、《艺文类聚》见载。葛洪《西京杂记》:“司马长卿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悦文君之色,遂发痼疾,乃作《美人赋》,欲以自刺而终不能改。”文章述己游于梁王,梁王悦之,邹阳因相如“美丽闲都”而谮之。相如于是答梁王,己不好色,并与孔(丘)墨(翟)之远避女色不同。遂举二例证之。其一说,东邻有一美女,恒“登垣而望臣,三年于兹矣,臣弃而不许。”其二说,自己暮宿上宫时,“有女独处,婉然在床”,为已设旨酒,进鸣琴,歌“有美人兮来何迟……”而“臣乃脉定于内,心正于怀,信誓旦旦,秉志不回,翻然高举,与彼长辞。”此文虽含讽谕,但多佚荡情思,与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同旨。全文以丰富的想象和铺陈手法描绘女性的神情举止、体貌服饰,极为生动细致,其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且巧妙运用对话与氛围描写,又善以对比来渲染主题,具有明显的艺术效果。张溥曰:“《美人赋》风诗之尤,上掩宋玉。盖长卿风流放诞,深于论色,即其所自叙传……得之于内,不可以传。”(《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此赋为后世作品中女性的描写提供了成功的借鉴。 |
咏怀诗 | 阮籍 | 组诗。三国魏阮籍作。今存四言十三首,五言八十二首。后者尤著名。阮籍生当魏晋易代之际,司马氏当政,谋夺曹魏帝位,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剧烈,屠杀惨酷。阮籍对此深为不满,又常虑祸患及身,因作此诗以自抒胸怀。诗中表达了自己忧时愤世、徬徨苦闷的心情,以及求仙避世的思想;对当时社会上层的虚伪丑恶,则颇多讥刺。但迫于环境,不敢明白倾吐,故诗中文字隐晦曲折,并多用象征手法,形成独特风格。对后世咏怀、感遇一类的五言组诗颇有影响。 |
笠阁批评旧戏目 | 佚名 | 古典戏曲目录集。清人笠阁渔翁著。作者姓名及生平不详。这一戏曲目录,共记载了明、清传奇179种,每种下注有作者姓氏,并分为9个等次。而其所列曲目,往往有其他的戏曲目录所不载的,因此该目在曲目考证上有相当的价值。作者对所列戏曲目录所作的品次(即将其分为9等),是一家之见,而又未加评述,故价值不大。其总评对戏曲价值的认识,对南北曲的差异分析,对演唱的论述,对创作方法的阐释,虽然承袭了前人之论,但也有个人的发挥,如其中说:“况事本陋,而思路一新,曲白俱随生色;曲本凡,而人境一妙,臭腐且化神奇。”这些对戏曲实践还是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因为作者也本是曲家,所论自含有其个人实践的经验在内。《笠阁批评旧戏目》附见于清乾隆间笠阁渔翁《笺注牡丹亭》刻本,曾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7集。 |
饮水词 | 纳兰性德 | 清词别集。纳兰性德撰。康熙十六年(1677),与纳兰性德胸襟相似、志趣相投的爱妻卢氏的去世,给纳兰短暂的一生增添了悲剧色彩。此后悼亡之吟不绝。由“侧帽风前花满路”到“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见《五灯会元》;集名《饮水词》取此语义),反映了纳兰心情和词风的变化。《饮水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风格清新婉丽,抒情真挚,描写生动自然,不事雕琢,惟情调过于感伤。纳兰性德,以南唐词风著称,论词尊李煜,曾云:“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之。”(《填词》)词作有《饮水词》,多写离别相思和个人闲愁。《长相思》由眼前景写思乡情,被王国维誉为“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人间词话》)。陈维崧也盛赞《饮水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词评》)。理论的追随和实践的酷似,使他有清代李后主之称。 |
七发 | 枚乘 | 汉枚乘作。本文假设楚太子患病,吴客往问,用七种不同类型的事启发楚太子,故名《七发》。文中开头一段作为序曲,叙述此文写作的缘起,下面依次陈说音乐、美食、车马、游观之乐,但都引不起太子的兴趣;再说以田猎、观涛,太子略有起色;最后吴客说到要向太子推荐有道之士“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太子听了据几而起,出了一身大汗,霍然病愈。本文的格式明显是从《楚辞》中的《招魂》、《大招》演化而来,但淡化了咏叹抒情的成分,加强了“铺叙的功能”。全文规模宏大,前后脉络贯串,对所写事物,无不极力摹状,穷形尽象,文中“观涛”一段,是最为后人所称道的,其文曰:“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其少进也,浩浩澧澧,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其旁作而奔起也,飘飘焉如轻车之勒兵。六驾蛟龙,附从太白。……”这段文字对涛的形状,远近、气势的描写层次分明,语汇丰富,比喻贴切而新鲜,可谓酣畅淋漓,惊心动魄。《七发》是从骚体赋演化出来的一种新的表达形式,它为汉代大赋的兴起开辟了道路,司马相如、扬雄、班固的辞赋,都受到枚乘的影响;《七发》以后,还产生了沿袭这种形式的“七”体,如傅毅《七激》、张衡《七辩》、王粲《七释》、徐干《七喻》、陆机《七微》等不胜枚举。 |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 林则徐 | 道光二十年,林则徐领导禁烟抗英运动,因受琦善等投降派谗言而获罪。这二首诗是道光二十二年七月林则徐被贬伊犁,由西安启程作别家人时,随口吟诵而成的两首诗。全诗抒发了诗人在即将流放边疆时刻,仍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最高统治者昏庸无能的不满。 |
戏曲考源 | 王国维 | 古代戏曲论文。王国维著。初载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二十日(1908年12月13日)至宣统元年正月二十日(1909年2月10日)《国粹学报》第4年(卷)第11号至第5年(卷)第1号。后辑入1927年铅印本《王忠悫公遗书》及1936年石印本《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中。1957年11月中国戏剧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亦收录。该文成稿于宣统元年。主要内容系考辨中国戏曲艺术之形成不始于金元,而在宋代。“戏曲一体,崛起于金元之间,于是有疑其出自异域,而与前此之文学无关系者。此又不然。尝考其变迁之迹,皆在有宋一代;不过因金元人音乐上之嗜好,而日益发达耳。”论证了北宋之杂剧和唐宋之大曲,实为元人套数杂剧之祖,驳斥了中国戏曲起源于异域之说。 |
曹松诗集 | 曹松 | 诗集。唐人曹松撰。二卷。松字梦征,舒州(今安徽潜山)人。早年学贾岛。深入幽境。尝避乱洪都西山。后依李频无所获。光化四年(901)年七十余,与王希羽、刘象等五人登进士弟,时号五老榜。以校书郎卒。原为三卷。今传本为清人所辑。收诗一百三十九首。松生于唐末动乱之时,故其诗多写行旅生活或酬答送人,抒发忧国忧民及思乡心情,风格淡雅。如《岳阳晚泊》、《乱后入洪都西山》、《岭南道中》等。对唐末军镇割据亦有抨击,《已亥岁二首》诗云:“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渔。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笔锋犀利。有《唐诗百名家全集》本。 |
荔镜记 | 佚名 | 明代传奇。作者不详。五十五出。《传奇汇考标目》增补本上尾有近人据“李氏《海澄楼书目》补得明人传奇目”,载有此剧目。今存本卷末刻有刊行者的告白题记,云:“重刊《荔镜记》戏文,计一百五页。因前本《荔枝记》字多差讹,曲文减少,今将潮、泉二部增入颜臣勾栏诗词北曲,以便骚人墨客闲中一览,名曰《荔镜》。”据此,《荔镜记》是根据《荔枝记》改编而成。演陈三、五娘的爱情故事。写南宋景炎间,泉州官宦子弟陈三(伯卿),奉父母之命送兄嫂赴广南任所,路经潮州,在元宵节之夜与黄五娘(碧琚)相遇,各生爱慕之情。西街林大,在元宵灯会见五娘貌美,上前纠缠。遭到五娘婢女益春的讥笑后,仍不死心,又遣媒到黄家提亲。五娘的父亲黄九郎见林大家资丰厚,应允婚事。下聘礼之日,五娘不从父母命,令家人打走媒婆,誓死不嫁林大。是年六月,陈三从广南返泉州途中,又经潮州。他骑马游街,从五娘楼下经过,时值五娘、益春倚楼赏夏,两人再次相逢。五娘投下荔枝、手帕,作为定情表记。陈三拾起后,乔装磨镜匠到黄家磨镜,并故意打碎宝镜,卖身黄家为奴以偿。五娘经过反复试探,始知陈三即荔枝投中的骑马官人。经益春从中周旋,二人终于结合。林家婚娶日期渐近,陈三、五娘相偕私奔,直往泉州。林大得知此信,登门逼婚,并到官府告状。陈三、五娘被官府捉获。公堂上,知州判黄九郎加倍赔偿林家聘礼,断绝了两家的婚事,陈三则因“奸拐”罪,被发往涯州为民。起解途中,遇见兄长陈伯延,讲明因由。此时,伯延已升“都堂御史”。他重新审理此案,题本奏闻皇上。圣旨传下,林大因贿赂知州,被发往涯州;知州因受贿被削职为民。陈三则奉旨与五娘完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