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鼓枻稿 | 虞堪 | 诗集,两卷,元末明初虞堪撰。虞堪 ,明初诗人。字克用,一字胜伯,号青城山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隐居不仕。家藏书甚富,博览群籍,素对诗文有研究。所作诗清润典丽,山水诗较多,但内容空泛。洪武中,为云南府学教授。有《希澹园诗》。 |
黔苗竹枝词 | 舒位 | 1卷,词集。清舒位撰。《黔苗竹枝词》五十四首,从族源,民居,语言文字,饮食,歌舞乐器,服饰,婚配,丧葬祭祀,商业工艺,社会结构等内容,对黔苗的民族风物进行了全方位的描绘和抒写,在艺术风格上典雅清丽而充满趣味,具有珍贵的民族史料价值和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黔苗竹枝词》的规模,内容和艺术特点,可勘媲美刘禹锡竹枝词,产生了很大影响。 |
鹃音白社 | 王禹声 | 诗集,明王禹声撰写,王禹声,明苏州府吴县人。王鏊曾孙。万历十七年进士。历官承天知府,忤中官,罢官归里。雅素好学,诗文有鏊风。分《白社诗草》《鹃音》两部分。 |
扣舷集 | 高启 | 词别集。明高启著。一卷。高启以诗鸣世,其词承宋元余绪,自抒情怀,天然秀丽。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誉为“和雅流丽,秀雅天成,亦足自立于词坛,非永乐后诸人所及也”。有正统九年(1444)刊本。景泰元年(1450)徐庸辑《高太史大全集》收入,民国间《四部丛刊》据以影印。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由徐澄宇、沈北宗校点的《高青丘集》亦收录之。 |
骚略 | 高似孙 | 赋别集。南宋高似孙撰。3卷。此集专收作者拟楚辞之作与赋类作品。作者自序称“余固不能窥(屈)原作,犹或知原志者,辄抱微款,妄意抒辞”,因以《骚略》名集。卷一收拟《九歌》而咏越地之作15首及《欸乃辞》2首;卷二收《嶀台神弦曲》及《幽兰赋》等九篇,有诗歌,亦有辞赋;卷三收《水仙花赋》、《水仙花后赋》等赋6篇。今传有《百川学海》、《宋人集丁编》、《四明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版本。 |
许东雷诗存 | 许家惺 | 一卷,诗集,民国许家惺著,王义胜笺注。许家惺,字默斋,号东雷。上虞人,清同治癸酉年(一八七三)生,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殁。其祖父许正绶为清道光九年进士,先后任湖州府学教授二十馀年,有重桂堂集光绪刻本传世,惜今日在民间已成绝版,万难觅得。在书香门第之熏陶下,家惺公幼承家学,自是媕雅善诗文。然四次乡试落第,既是打击,亦不啻是觉醒之初萌。此后,便绝意科举,毕生从事自谓之「佣笔」事。即前后任新闻报,中外日报之编撰及主笔。 |
驻梦词 | 严既澄 | 词集,近代严既澄撰。严既澄,广东省肇庆市四会人。有《初日楼诗》、《驻梦词》。 |
香宋杂记 | 赵熙 | 诗话,一卷,民国赵熙撰。壬戌新春,举家嬉于灯事。馀独坐无憀,仿《汉书》下酒法,格上得诗钟小册,因依题刻晷,如当筵击钵者然。此体一名「折枝」,馀向盲焉,笔生而才尽,宜战北也。而册中多故人,心之所至,遂若群轰于坐者,随笔录之。刘子政云:亦可喜,多可观。赵熙记。 |
西湖竹枝集 | 杨维桢 | 元代诗歌总集。1卷。杨维桢编。杨维桢曾闲居杭州西湖七、八年,与张雨、剡韶等人唱和于湖光山色之间,并倡作《竹枝词》以咏西湖。南北文人墨客纷纷属和,成为一时之盛。杨维桢把这些咏西湖的《竹枝词》结为一集,加以评点,注明作者简历,刊行于世。明清以来,不断再版,流传比较广泛。本集卷首有明天顺三年(1459)和维序,元至正八年(1348)杨维桢序。收入119家所作的《竹枝词》,另收有无名氏所作2首。卷末有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冯梦祯跋。本集所收入的诗作者比较多,有不少属于没见到其他诗作传世的,如边鲁是元末画家,北庭(新疆吉木萨尔)人。他传世的唯一诗篇,就是保存在《西湖竹枝集》当中的。另外杨维桢所作的品评与传略,也为元代诗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本集收入的《竹枝词》质量并不一致,有些颇具民歌风韵,清新爽朗,但更多的则是文人应酬之作。 |
西湖百咏 | 董嗣杲 | 宋诗别集。2卷。董嗣杲著。董嗣杲,宋末入道于孤山四圣观。他在自序中说:“予长兹地与山水为忘年交,凡足迹所到,命为题,赋以唐律。几二十余年,仅逮百首。然皆目得意寓,叙实铺写。”书成于南宋咸淳八年(1272)腊月。明太常少卿会稽陈贽曾和诗百首。“嗣杲诗格颇工整,贽所和才力稍弱,亦足肩随,皆迥在许尚《华亭百咏》之上也。”(《四库全书总目》)如《断桥》:“绣毂青骢骤晚风,柳丝翠袅石阑红。彩篙刺水停飞鹢,华表侵云截卧虹。杖履谁归瀛屿去,笙歌自补玉壶空。重招张祜商新咏,不与当时藓涩同,”自注:“在总宜园西,唐张祜《孤山诗》云:‘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或谓段家桥,非。咸淳中展建。”陈贽和诗:“拂桥袅娜绿杨风,曲曲雕阑映水红。游客过时徐鞍马,微波映处俨垂虹。清新张祜诗还在,寂寞林逋宅已空。景物不殊人事改,落花啼鸟古今同。”于此可见一斑。上卷49首,下卷51首。有《四库全书》、《武林掌故丛编》等版本。 |
蜗牛舍说诗新话 | 范罕 | 1卷,民国范罕撰,诗学理论著作《蜗牛舍说诗新语》,作于1923年,体现出时代的“通变”思想,既“通”在融贯中西的学术观念上,又“变”在独特新颖的自我见解中。不仅如此,范罕更做到“通中有变”,在充分认定诗人个体的主导情感位于首要位置的前提下灵活作诗。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范罕别于世俗的价值取向展露出他特立独行的个性,正是真我的完好传达,于诗作中则表现出葆真写心的自然清新之风。 |
非诗辨妄 | 周孚 | 诗经学专著。一卷。南宋周孚撰。北宋时,郑樵作《诗辨妄》,辨《诗序》及毛、郑之非,周孚因作此书,责难郑樵,其自序云:“……自汉以来,六经之纲维具矣,学者世相传守之,虽圣人起,未易废也,而郑子乃欲尽废之,此予之所以不得已而有言也。故撮其害理之甚者见于予书。”可见作书之旨,实为卫道而非学术之争。书中所举凡四十二事,大多缺乏正确理由和事实根据。如驳郑樵“设若有子夏所传之序,因何齐、鲁间先出,学者却不传,返出于赵也”一条,仅称“理或有之”(原书第二条);驳郑樵“诸风皆有指言当代之某君者,唯魏、桧二风无一篇指言某君者”一条,竟说“其世不可知,则不指名其人,慎之至也”(原书第二十三条);驳郑樵“《召旻》诗首章言‘旻天疾威’,卒章言‘有如召公’,是取始卒章之一字合为题,更无他义”,非之曰“此苏子之说也,申言之何益”(原书第二十八条)。从以上三例看来,或作疑辞,或逞强辩,或者借故推诿,答非所问,皆不足以服人。其他未审原意,即加指责者,深文周纳、巧辞以辨者尤多。郑樵论诗,富有怀疑和批判精神,不为守旧势力所容,他的《诗论》和《诗辨妄》成书不久便归于散佚。清代辑佚之风勃兴,亦未见辑之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不但没有收录和提及郑樵的《诗经》著作,而且还在周孚《蠹斋铅刀编》提要中横加指责。其实,周孚非郑之语,偏激舛谬,大都不堪一驳。《非诗辨妄》清代有单刻本、丛书本多种。收入《丛书集成初编》、《百部丛书集成》,丛书以《涉闻梓旧》本为佳。 |
静志居琴趣 | 朱彝尊 | 词别集,不分卷,清朱彝尊撰。《静志居琴趣》集中的作品主要描写男女之情,是作者少年时恋爱生活的记录。冒广生在《小三吾亭词话》中说:“世传竹垞《风怀二百韵》为其妻妹作,其实《静志居琴趣》一卷,皆《风怀》注脚也……”但从作者在词中常用有关风尘女子的典事来看,似乎他所眷恋者并非良家女子。此集中作品十分细腻地刻画了少男少女恋爱时心态,并富于情趣。如:“忍泪潜窥镜,催归懒下阶。临去不胜怀,为郎回一盼,强兜鞋。”(《南歌子》)“寻。帘外无端堕玉簪。笼灯去,休待落花深。”(《十六字令》) |
青楼韵语 | 佚名 | 《青楼韵语》原名《嫖经》,或称《明代嫖经》。朱元亮辑注校证,张梦征汇选摹绘,刊印于明代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这部书不仅成为古代嫖界的指南,而且从很多方面反映出明代士人和妓女的心态。此书的一大特色是辑录了大量古代妓女诗词,辑选晋、南齐、梁、隋、唐、宋、元、明约一百八十名古代名妓的诗词韵语共500 余首,读之多有不凡之作。 |
雍熙乐府 | 郭勋 | 散曲戏曲选集,二十卷,明郭勋选辑。勋为明武定侯郭英之曾孙,正德初嗣侯,以罪下狱死。此书汇辑金、元、明以来杂剧、传奇、南北曲、俗曲、民歌等,内容极为丰富。许多见于记载,但已失传的戏曲曲文、散曲、套数都可以从此书中找到。如元散曲家汪元亨,《录鬼簿·续编》称其有《归田录》一百首,而元明各曲书不见汪名,亦不见《归田录》书名。《雍熙乐府》有其小令一百首,原注“《归田》,元人汪元亨作”。包括《醉太平》《沉醉东风》《折桂令》《朝天子》《雁儿落兼得胜令》各二十首。又如元人曾瑞《青楼集》中言其有赠妓喜温柔《梧叶儿》,并“梓行于世”。但其集《诗酒余音》和其他曲集,皆不见。而《雍熙乐府》中有曾瑞《梧叶儿》十首,每首皆嵌有“喜温柔”或“温柔”的字样,可知为曾作。因此,它成为曲学研究者的重要参考资料。全书所收套数(包括北曲散套及杂剧、南曲传奇、南曲散套及《天宝遗事诸宫调》等)共计一千一百二十一套。所收小令(书中称为《杂曲》,包括北曲小令、南曲小令)一千八百九十七首,其中仅有少量的曲子注了剧名或作者姓名,有的仅注出了题目。这给研究者以考订研究余地。《雍熙乐府》按曲牌所属宫调排列。《四库全书》存目著录者十三卷本,为明万历节本,明嘉靖原本作二十卷。书名取《尚书·尧典》“黎民于变,时雍”及“庶绩咸熙”之义。有商务印书馆民国间所编《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明嘉靖本。 |
茯苓仙 | 许善长 | 近代传奇剧本。1卷,14出。许善长著。光绪九年(1883)九月刊,辑入《碧声吟馆丛书》。原署“玉泉樵子填词”。北京图书馆藏。此曲作于光绪二年丙子(1876)。该剧取材于有关仙女麻姑的传说。主要剧情叙:麻姑本为宣城 乡下农家女,因见一小儿奔跑嬉戏于水面,知为茯苓仙,便以红线 缀于小儿衣襟,追至松根下,掘出服食,遂成仙。共十四出,出目为: 《采药》、《寿萱》、《泄神》、《传道》、《归省》、《宦辞》、《栖真》、《会宴》、 《鞭背》、《鉴心》、《献筹》、《释篆》、《广教》、《建坛》。以[香遍满]开 场:“融和昼景,飞飞落花粘翠屏。是处樵声通曲径,丁丁频入听。风 来四面应。 我攀援绝崖登,怎不见娉婷影。”[尾声]云:“镇山门寿贞珉,愧乏千金贻赆。准备着一瓣心香昼夜熏。” |
北山楼词话 | 施蛰存 | 八卷,施蛰存著。先生是中国当代文学界的大师,他一生的学术成就,涵盖甚广,举凡古典文学研究、文艺思潮的与现代文学、翻译,乃至金石碑版的研究等,都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与钦佩。本书辑录词学名家施蛰存历年撰写的独具创意的词学论文与他的词学研究名著《词学名词释义》、《花间新集》、《王修微集》等,对研究中国词学发展史与历代著名词人极有启示。 |
刘因诗词集 | 刘因 | 诗词集。刘因,元学者。字梦吉,号静修。雄州容城(今河北徐水县旧容城县)人。诏征为右赞善大夫,未几即辞归。后更拒绝应聘,有一定民族意识;但又肯定君臣大义“自万古而不可易”,主调和朱(熹)陆(九渊)两派,和许衡同有元代“北方两大儒”之称。诗歌风格豪放,多写古今兴亡之感。著作有《静修集》。为便于查阅,诗集按“五言”、“七言”、“杂体”、“词”重新排序分卷。 |
酒德颂 | 刘伶 | 晋刘伶撰。在“竹林七贤”中刘伶既以脱略形骸见称,更以善饮著名。本篇即表达了为酒所沉醉的“大人先生”藐视一切的气概。在“大人先生”眼中,一切都充满了主观的色彩,而这都源于驾驭外物、追求永恒的精神欲求。在他看来,时间不再构成对生命的威胁,“朝为美少年,夕暮成老丑”的悲哀已为“以天地为一朝,以万物为须臾”的豪迈所替代。生命的呈现也不再是如履薄冰状态下的苟延残喘,而是“幕天席地,纵意所如”的自由翱翔。而外界的存在经过一番主观化以后,则完全失去了原来的力量:“孰视不见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很显然,本篇从内容到形式都受到了庄子的影响,但比庄子更激烈,更惊世骇俗。据史载,刘伶为人异常羸弱,以此羸弱之躯出此雄奇之文,大概也是一种心理平衡吧。 |
辽金元宫词 | 佚名 | 从元代至明、清三朝就陆续有为数不少的文人写作咏辽金元三代的宫词。这些宫词记述了辽金元三代帝王及其宫妃们的生活,对当时的政治、历史和风俗也有生动的描述。又由于这三个朝代都建都于北京。所以当诗人们描写宫廷、苑囿的景色时,宫词又呈现出鲜明的北京地方特色。辽金元宫词作者主要有九个人,其中元六人、明一人、清二人 元六人为: 柯九思,写作元宫词二十五首,保存在 《草堂雅集》 卷 一; 萨都剌,元宫词八首,保存在 《雁门集》 卷四; 杨维桢,元宫词十二首,保存在 《铁崖先生诗集》戊集; 逎贤,元宫词八首,保存在 《金台集》 卷一; 周伯琦,元宫词五首,保存在《近光集》卷一; 张昱有《辇下曲》,咏元宫中事,保存于《四部丛刊续编》本。明朱有燉,有元宫词一百首,保存在《借月山房汇钞》 本中。清陆长春咏辽金元三代宫词,有 《吴兴嘉业堂丛书》 本: 史梦兰,写有 《全史宫词》,其中有咏辽金元三代宫词。柯九思等六人是以本朝人咏本朝的事,他们宫词大多为亲身见闻,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故其在史学上的价值也更高。 |
顾正红之死 | 田汉 | 独幕剧,田汉著。顾正红之死是计划中的《黄浦潮》(为纪念“五卅惨案”而作)中的一场,写于1931年5月.1933年2月收入现代书局版《田汉戏曲集》第二集,仅此一场。1983年收入中国戏剧出版社版《田汉文集》。大群的工人围在日华纱厂厂部事务室外,等待进去谈判的工人与工厂大班交涉的结果。他们议论着那个代表李阿根能否坚持工人的利益,诉说着工人的苦难生活。顾正红从人丛中站起来,讲解着资本家剥削工人的道理,号召工人起来斗争,说明组织团体的重要,“谁欺负我们中间的哪一个……我们就大家一条心起来反对他,打倒他。这个才叫做有组织的阶级!”顾的演说得到工人的喝彩和热烈响应。事务室的门开了,李阿根出来告诉大家,大班说所提条件他不能作主,要开董事会才能决定哪些可以接受哪些不能接受。李要大家都回车间做工,等待明天的答复。工人们见李不能代表他们的利益,转而推顾正红做代表,大家一拥而上,要冲进事务室去。这时,武装警察举枪瞄准,日本大班、翻译、警长一起从屋里出来,和群众形成紧张的对峙。日本大班故作冷静谦和。他告诉工人,先去做工,等待答复,是最好的办法。如不安分,老板关厂回国,大家都没饭吃。顾正红愤怒地揭露他,说明日本人是看上中国油水多、工资低才来办厂的,决不是来做慈善事业的,“除非老板关厂回国,不然就请回答我们的条件”。工人热烈响应顾正红。警察捉顾,工人拥上去抢自己的代表。大班拔枪向顾射击。顾正红倒地,犹呼唤工人起来斗争。大班吩咐埋伏的警察开枪,工人纷纷倒地。但大群的工人高呼着“不要走了凶手”,向前冲去。 |
薜亚萝之鬼 | 田汉 | 独幕剧,田汉著。《薜亚萝之鬼》写于1922年1月,同月16日由留日学生首演于日本东京基督教青年会剧场,发表于1922年4月《少年中国》杂志第3卷第9期。1931年收入现代书局版《田汉戏曲集》第四集。1983年收入中国戏剧出版社版《田汉文集》。一个大雪的冬日,资本家蒋氏公馆内炭火熊熊,二小姐兰君和三小姐梅君在烤火、弹琴、看情书,准备堆雪人玩。大小姐竹君回来了,她是个女权主义者,刚参观了保丰纱厂回来。她拿出在纱厂得的照片,两个妹妹惊叹照片上的女工们怎么都跟“老婆子”一样。竹君遂讲起女工们工钱少,工时长,在车间里呼吸弥漫着灰尘似的细纱的空气,终日忍受巨大的噪音的痛苦生活。兰君、梅君大为同情,要邀女工来家里听琴、赏梅。竹君却指出施点恩惠的想法是不行的,应该去理解工人阶级,把自己的小姐气质丢开。她决心“从今日起把我们所有的财产丢掉,去做她们的战友”。她要全家搬到纱厂边的屋子去,这个公馆捐作医院,薜亚萝(Piano,钢琴)也要卖掉。梅君对钢琴依依不舍。竹君告诉她,这钢琴是保丰厂分的红利买的,但为赚这笔钱保丰厂已有三个女子得痨病死了,这钢琴里有着工人的冤鬼。两个妹妹同意卖掉钢琴,和姐姐一起从此过自食其力的生活。 |
笺注陶渊明集 | 李公焕 | 陶诗文注本。十卷。李公焕撰。公焕,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平事迹不详。吴焯跋称:“此编汇集宋朝群公评注,淳祐中又刻于省署,当时所称玉堂本者。”据此则公焕为宋人,而何孟春跋以为元人。二说皆未言所据,不知孰是。此本前四卷诗,次第与汤注本略同。卷五记、辞、传,卷六赋,卷七《五孝传》、《画赞》,卷八疏、祭文,卷九《集圣贤群辅录》上,卷一○《集圣贤群辅录》下。卷首辑录宋代诸家评陶,为“总论”,次以昭明太子《陶渊明集序》。卷末附颜延之《陶徵士诔》、昭明太子《陶渊明传》。汇辑旧注作双行小字,随文出注,所辑评语则附各篇之后,开后世集注、集评之风。卷首“总论”又开后世辑录陶渊明诗话之风。由于此本保存了大量旧注旧评,故自汤注本失传后,历来颇受重视,流传最广,影响极大。但李氏对陶渊明实未深研,又颇好杂引宋人地志、杂说,故其谬误颇多。伪作《五孝传》、《集圣贤群辅录》、《四时》、《归园田居》之六、《问来使》等悉予保留,后二首诗后尚附录韩子苍、汤汉、《西清诗话》辨伪之语,其馀则全无甄别之言。《停云》诗“竞用新好,以招余情”下注云:“谓相招以事新朝也”,此实汤注穿凿之语;《与殷晋安别》注谓殷晋安即殷景仁,乃承吴仁杰《陶靖节先生年谱》之误;《赠长沙公》诗注谓大司马指汉高帝时陶舍,殊乖史实;《酬丁柴桑》诗题下不注丁柴桑其人,乃云“柴桑,(浔)阳故里”,实属无谓。 《移居》诗注“南里”即栗里,《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诗注又将南里、南村离为二事,又谓移居在遇火后二年,羌无故实。《还旧居》诗注引《南康志》,谓南康近城五里之上京有渊明故居;《游斜川》诗注引骆庭芝说,谓曾城即落星寺,穿凿比附,如此者甚多。何孟春《陶靖节集·后记》讥评李公焕此本“不见其能为述作家”,不为无因。郭绍虞《陶集考辨》称此书有数本,其所经见者有吴焯绣谷亭旧藏本、吴县潘景郑所藏《天禄琳琅书目》所载本、贵池刘氏玉海堂影印本、《四部丛刊》本(与潘氏所藏同出一本)。按今北京图书馆藏元刻本二种。又上海涵芬楼《四部丛刊》本称据藏元翻宋本翻刻,卷首与附录又颇与陶澍所见本不同。 |
笛渔小稿 | 朱昆田 | 诗别集。清朱昆田著。十卷。收诗凡四百九十五首。有康熙五十三年(1714)刊本,附于其父朱彝尊《曝书亭集》后,光绪十五年(1889)寒梅馆重刊。民国八年(1919)商务印书馆据康熙本影印,收入《四部丛刊》。另有民国二十五年(1936)中华书局排印《四部备要》本。 |
长恨歌 | 白居易 | 敘事诗。唐白居易作。写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12月。诗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因是悲剧结局,故以“长恨”名篇。对它的主题思想,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从作者的构思看,旨在讽谕当时和以后的统治者应以玄宗为戒,不要因“重色”而荒淫误国,造成“长恨”。全诗分为两大部分。从开头至“惊破霓裳羽衣曲”是第1部分。写安史之乱前的玄宗和贵妃,着意讽刺唐玄宗的荒淫误国。第2部分写“长恨”本身;着意表现他们的相思。前一部分重在写实,后一部分重在虚构,二者紧密结合。全诗故事完整,情节曲折,描写细腻,想象丰富,语言精美流畅,抒情气氛浓厚,具有和谐美,是古代长篇叙事诗的名篇。后代戏曲《梧桐雨》和《长生殿》等皆受其影响。诗见《白氏长庆集》卷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