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相一

佹诗二

易水歌三

越人歌四

垓下帐中歌五

大风歌六

鸿鹄歌七

屈原赋八

服赋九

瓠子之歌十

秋风辞十一

乌孙公主歌十二

长门赋十三

吊二世赋十四

自悼赋十五

反离騒十六

絶命词十七

思玄赋十八

悲愤诗十九

胡笳二十

登楼赋二十一

归去来辞二十二

鸣皐歌二十三

引极二十四

山中人二十五

望终南二十六

鱼山迎送神二十七

日晚歌二十八

复志赋二十九

闵己赋三十

别知赋三十一

讼风伯三十二

吊田横文三十三

享罗池三十四

琴操三十五

招海贾文三十六

惩咎赋三十七

闵生赋三十八

梦归赋三十九

吊屈原文四十

吊苌弘文四十一

吊乐毅四十二

乞巧文四十三

憎王孙文四十四

幽怀赋四十五

书山石四十六

寄蔡氏女四十七

服胡麻赋四十八

毁璧四十九

秋风三迭五十

鞠歌五十一

拟招五十二

楚辞后语目录,以晁氏所集录续、变二书刊补定着,凡五二篇。晁氏之为此书,固主于辞,而亦不得不兼于义。今因其旧,则其考于辞也宜益精,而择于义也当益严矣。此余之所以兢兢而不得不致其谨也。

盖屈子序者穷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之词也。故今所欲取而使继之者,必其出于幽忧穷蹙、怨慕凄凉之意,乃为得其余韵,而宏衍巨丽之观、欢愉快适之语,宜不得而与焉。至论其等,则又必以无心而冥会者为贵,其或有是,则虽远且贱,犹将汲而进之。一有意于求似,则虽迫真如扬、柳,亦不得已而取之耳。若其义,则首篇所著荀卿子之言,指意深切,词调铿锵,君人者诚能使人朝夕讽诵,不离于其侧,如卫武公之抑戒,则所以入耳而着心者,岂但广厦细旃、明师劝诵之益而已哉!此固余之所为眷眷而不能忘者。

若高唐、神女、李姬、洛神之属,其词若不可废,而皆弃不录,则以义裁之,而断其为礼法之罪人也。高唐卒章虽有「思万方、忧国害、开圣贤、辅不逮」之云,亦屠儿之礼佛、倡家

之读礼耳,几何其不为献笑之资,而何讽一之有哉?其息夫躬、柳宗元之不弃,则晁氏已言之矣。

至于扬雄,则未有议其罪者,而余独以为是其失节,亦蔡琰之俦耳。然琰犹知愧而自讼,若雄则反讪前哲以自文,宜又不得与琰比矣。今皆取之,岂不以夫琰之母子无絶道,而于雄则欲因反骚而着苏氏、洪氏之贬词,以明天下之大戒也。

陶翁之词,晁氏以为中和之发,于此不类,特以其为古赋之流而取之,是也。抑以其自谓晋臣、耻事二姓而言,则其意亦不为不悲矣。序列于此,又何疑焉!

至于终篇,特着张夫子、吕与叔之言,盖又以告夫游艺之及此者,使知学之有本而反求之,则文章有不足为者矣。其余微文碎义,又各附见于本篇,此不暇悉着云。

校勘记

〔一〕忠雅本自成相至胡笳无「一」至「十」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