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三十三首

田园乐七首①

其一

出入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蹀躞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②

【校】

①《诗林广记》作“辋川六言”。

②顾元纬本、凌本“出入”俱作“厌见”,“蹀躞”俱作“官府”。

【注】

北里南邻:左思诗:“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

其二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

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注】

立谈:《解嘲》:“或立谈间而封侯。”

赐璧:《史记》:“虞卿蹑屩担簦,一见赵王,赐白璧一双、黄金百镒;再见,拜为上卿;三见,卒受相印,封万户侯。”

其三

采菱渡头风急①,策杖村西日斜②。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校】

①急,一本作“起”。

②村,顾元纬本作“林”。

【注】

杏坛:《庄子》:“孔子游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拒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

其四

萋萋芳草(秋)〔春〕绿①,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校】

①首句,诸本皆作“萋萋春草秋绿”,惟《唐诗品汇》作“萋萋芳草春绿”,今从之。又“绿”字,凌本作“碧”。

②“不”字,《万首唐人绝句》作“未”。

【注】

长松:孙绰游天台山赋》:“藉萋萋之纤草,荫落落之长松。”吕延济注:“萋萋,草美貌。落落,松高貌。”

夏寒:王屮《头陀寺碑文》:“桂深冬燠,松疏夏寒。”

其五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注】

高原:扬雄羽猎赋》:“相与列乎高原之上。”

其六①

桃红复含宿雨②,柳绿更带春烟③。

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④。

【校】

①《皇甫冉集》亦载此首,题作“闲居六言”。

②宿,《万首唐人绝句》作“夜”。

③春,《唐诗品汇》作“朝”。

④莺,凌本、《唐诗品汇》俱作“鸟”。

其七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①。

【校】

①东谷,凌本、《唐诗品汇》俱作“西舍”。

【注】

黄粱:《尔雅翼》:“今粱有三种:青梁,壳穗有毛,粒青,米亦微青而细于黄白米也。夏月食之,极为清凉。但以味短、色恶,不如黄、白(梁)〔粱〕,故人少种之。亦早熟而收少,作饧,清白胜馀米。黄(梁)〔粱〕,穗大,毛长,壳、米俱粗于白粱,而收子少,不耐水旱。食之,香味逾于诸粱。人号为‘竹根黄’。白粱,穗亦大,毛多而长,壳粗,扁长,不似粟圆。米亦白而大,其香美为黄粱之亚。古天子之饭,所以有白粱、黄粱者,明取黄、白二种耳。”

少年行四首

其一

新丰美酒斗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柳边。①

【校】

①《万首唐人绝句》本“多”作“皆”,“意气”作“气味”。

【注】

斗十千:曹植诗:“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其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

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①,

纵死犹闻侠骨香。

【校】

①苦,一作“死”。

【注】

羽林郎:《后汉书》:“羽林郎,比三百石无员,掌宿卫侍从。常选汉阳、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凡六郡良家补。”

骠骑:《史记》:“元狩二年春,以冠军侯去病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有功。”《正义》曰:“《汉书》:‘霍去病征匈奴,有绝幕之勋,始置骠骑将军,位至三司,品秩同大将军。’”

渔阳:章怀太子《后汉书》注:“渔阳郡在渔水之阳,今幽州。”

侠骨香:张华《游侠曲》:“生从命子游,死闻侠骨香。”成按:诗意谓死于边庭者,反不如侠少之死,而得名盖伤之也。与太白“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同,用张华《游侠曲》中语,而命意不同矣。

其三

一身能擘两彫弧,

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

纷纷射杀五单于。①

【校】

①《乐府诗集》:“擘”作“臂”,“重”作“群”。

【注】

擘:颜师古《汉书》注:“今之弩,以手张者曰擘张,以足蹋者曰蹶张。”

彫弧:《玉篇》:“弧,木弓也。”彫弧,谓有彫画之弧。

白羽:《上林赋》:“弯蕃弱,满白羽。”文颖注:“以白羽羽箭,故言白羽也。”鲍照诗:“留我一白羽。”李善注:“白羽,矢名。《国语》曰:‘吴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

五单于:《汉书·宣帝纪》:“匈奴虚闾权渠单于病死。右贤王屠耆堂代立。骨肉大臣立虚闾权渠单于子为呼韩邪单于,击杀屠耆堂。诸王并自立,分为五单于,更相攻击,死者以万数。”

其四

汉家君臣欢宴终,

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

将军佩出明光宫。

【注】

云台:江淹《上建平王书》:“结绶金马之庭,高议云台之上。”

临轩:《后汉书·崔寔传》:“天子临轩,百僚毕会。”

寄河上段十六①

与君相见即相亲,

闻道君家在孟津。

为见行舟试借问,

客中时有洛阳人。②

【校】

①此诗亦载《卢象集》中。

②卢集“见”作“识”,“在”作“住”。

赠裴旻将军

腰间宝剑七星文,

臂上琱弓百战勋。

见说云中擒黠虏,

始知天上有将军。

【注】

裴旻:《唐书》:“裴旻尝与幽州都督孙佺北伐,为奚所围。旻舞刀立马上,矢四集,皆迎刀而断。奚大惊,引去。后以龙华军使守北平。北平多虎,旻善射,一日得虎三十一。休山下,有老父曰:‘此彪也。稍北有真虎,使将军遇之,且败。’旻不信,怒马趋之,有虎出丛薄中,小而猛,据地大吼,旻马辟易,弓矢皆坠,自是不复射。”李翰《裴旻将军射虎图赞叙》:“开元中,山戎寇边,玄宗命将军守北平州,且充龙华军使以捍蓟之北门。公尝率偏军横绝漠,策匹马,陷重围,摇辘轳,而百万洞开,驰槖驼,而沙场一扫。声振北狄,气慴东胡,胡人皆服艺,畏威不敢南牧。愿充麾下者五百馀人。”

七星:《吴越春秋》:“子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此吾前君之剑,中有七星,价值百金。’”孔稚珪诗:“文犀六属铠,宝剑七星光。”吴均诗:“刀含四尺影,剑抱七星文。”

琱弓:张衡《东京赋》:“彫弓斯彀。”薛综注:“彫弓,谓有刻画也。古‘彫’字亦作‘琱’,如《汉书·郊祀志》之‘琱戈’、《贡禹传》之‘琱墙’、《抱朴子》之‘琱辇’,其义一也。”

黠虏:《后汉书·伏湛传》:“黠虏困迫,必求其助。”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①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校】

①凌本作“九日忆东山兄弟”。

【注】

【原注】时年十七。

茱萸:《尔雅翼》:“《风土记》曰:‘俗尚九月九日,谓为上九。茱萸至此日气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御冬。’”《刘禹锡嘉话》:“‘茱萸’二字,经三诗人皆已道,亦有能否焉?杜公言:‘更把茱萸仔细看。’王右丞云:‘遍插茱萸少一人。’朱放云:‘学他年少插茱萸。’杜公为最优也。”

戏题辋川别业

柳条拂地不须折,

松树梢云从更长①。

藤花欲暗藏猱子,

柏叶初齐养麝香。

【校】

①树,凌本作“枝”。梢,二顾本、凌本俱作“披”。

【注】

猱:邢昺《尔雅疏》:“猱,一名猿,善攀援树枝。”

麝香:《埤雅》:“陶氏云:‘麝,形似獐。今谓之香獐。常食柏叶,故《养生论》云:“麝食柏而香也。”’”

戏题盘石

可怜盘石临泉水①

,复有垂杨拂酒杯②。

若道春风不解意,

何因吹送落花来③?

【校】

①盘,一作“磐”。临,顾元纬本、凌本俱作“邻”。

②拂,一作“梢”。

③何因,一作“因何”。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绿树重阴盖四邻①,

青苔日厚自无尘。

科头箕踞长松下②,

白眼看他世上人③。

【校】

①重,一作“垂”。

②松,《文苑英华》作“林”。

③看他世上人,一作“看君是甚人”。

【注】

科头:章怀太子《后汉书》注:“科头,谓以发萦绕成科结也。”杨伯嵒《臆乘》:“俗谓不冠为科头。”

箕踞:《汉书》:“尉佗魋结箕踞见陆贾。”师古曰:“箕踞,谓伸其两脚而坐。亦曰箕踞其形似箕。”

白眼:见十二卷“青眼”注。

同咏

卢象

映竹时闻转辘轳,

当窗只见网蜘蛛。

主人非病常高卧,

环堵蒙笼一老儒。

【注】

环堵:《礼记》:“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郑康成注:“环堵,面一堵也,五板为堵。”孔颖达《正义》:“环,谓周围也,东西南北唯一堵也。”《淮南子》:“环堵之室,茨之以生茅。”高诱注:“堵长一丈,高一丈,面环一堵,为方一丈,故曰‘环堵’,言其小也。”

同咏

王缙

身名不问十年馀,

老大谁能更读书。

林中独酌邻家酒,

门外时闻长者车。

【注】

长者车:《史记》:“陈平家乃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

同咏

裴迪

乔柯门里自成阴,

散发窗中曾不簪①。

逍遥且喜从吾事,

荣宠从来非我心。

【校】

①窗中,刘本、顾可久本俱作“空中”,《唐诗品汇》作“空窗”。

【注】

乔柯:刘孝绰诗:“乔柯贯檐上,垂条拂户阴。”

酬王摩诘过林亭①

崔兴宗

穷巷空林常闭关②,

悠悠独卧对前山。

今朝忽枉嵇生驾,

倒屣开门遥解颜。

【校】

①《唐诗纪事》作“喜群公访林亭”。

②空,《唐诗纪事》作“深”。

【注】

嵇生驾:《世说》:“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

解颜:《列子》:“夫子始一解颜而笑。”

送王尊师归蜀中拜扫①

大罗天上神仙客,

濯锦江头花柳春。

不为碧鸡称使者,

惟令白鹤报乡人。

【校】

①二顾本俱无“拜扫”字。

【注】

大罗天:《云笈七签》:“最上一天,名曰大罗。在元都玉京之上,紫微金阙,七宝骞树,麒麟狮子化生其中。三世天尊治在其内。”

濯锦江:《太平寰宇记》:“濯锦江,即蜀江水。至此濯锦,锦彩鲜润于他水,故曰‘濯锦江’。”《九域志》:“笮桥江水,亦名濯锦江。俗云:‘以此水濯锦鲜明。’”

碧鸡:《汉书·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于是遣谏大夫王褒使持节而求之。”如淳注:“金形似马,碧形似鸡。”《水经注》:“蜻蛉县有禺同山,其山神有金马、碧鸡,光景儵忽,民多见之。汉宣帝遣谏大夫王褒祭之,欲致其鸡、马。褒道病而卒,是不果焉。故左太冲《蜀都赋》曰:‘金马骋光而绝影,碧鸡儵忽而耀仪。’王褒《碧鸡颂》曰:‘持节使者,敬移金精神马,彯彯碧鸡。归来归来!汉德无疆,黄龙见兮白虎仁,归来归来!可以为伦归来翔兮,何事南荒也。’”

白鹤:《搜神后记》:“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来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家累累。’遂高上冲天。”

送元二使安西①

渭城朝雨裛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②。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校】

①《诗人玉屑》作“赠别”,《乐府诗集》作“渭城曲”。

②次句,刘本、《万首唐人绝句》、《乐府诗集》俱作“客舍青青柳色春”,又一本作“客舍依依杨柳春”。

成按:《诗人玉屑》以此诗为折腰体,谓“中失粘而意不断也”。唐人歌入乐府,以为送别之曲,至“阳关”句反覆歌之,谓之《阳关三叠》,亦谓之《渭城曲》。白居易《晚春欲携酒寻沈四著作》诗云:“最忆《阳关》唱,真珠一串歌。”注云:“沈有讴者,善唱‘西出阳关无故人’词。”又《对酒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注云:“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刘禹锡《与歌者》诗云:“旧人惟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渭城》、《阳关》之名,盖因诗中辞云。

送别①

送君南浦泪如丝,

君向东州使我悲②。

为报故人憔悴尽,

如今不似洛阳时。

【校】

①《万首唐人绝句》题作“齐州送祖三”。

②州,顾元纬本、凌本俱作“周”。

【注】

南浦: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泪如丝:梁武帝诗:“脸下泪如丝。”

东州:《后汉书·樊准传》:“虽有西屯之役,宜先东州之急。”章怀太子注:“东州,谓冀、兖州。”

送韦评事

欲逐将军取右贤,

沙场走马向居延。

遥知汉使萧关外,

愁见孤城落日边。

【注】

评事:《唐书·百官志》:“大理寺有评事八人,从八品下。”

右贤:《史记》:“元朔之五年春,汉令车骑将军卫青将三万骑,出高阙。匈奴右贤王当卫青等兵,以为汉兵不能至此,饮醉。汉兵夜至,围右贤王,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壮骑数百驰,溃围北去。汉轻骑校尉郭成等逐数百里,不及,得右贤裨王十馀人。”

灵云池送从弟

金杯缓酌清歌转,

画舸轻移艳舞回。

自叹鹡鸰临水别,

不同鸿雁向池来。

【注】

灵云池:《高适集》有《陪窦侍御泛灵云池》、《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二首,其序云:“凉州近胡,高下其池亭,盖以耀蕃落也。”意此池即凉州之灵云池矣。

鹡鸰:张华《禽经注》:“鹡鸰,雀属也。《尔雅》曰:‘鹡鸰,雝渠。’《毛诗》曰:‘水鸟也,大如雀,高足,长尾,尖喙,颈黑青灰色,腹下正白,飞则鸣,行则摇。又曰:“鹡鸰在原,兄弟急难。”鹡鸰共母者,飞吟不相离。诗人取以喻兄弟相友之道也。’”

送沈子福归江东①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校】

①二顾本俱无“福”字。归,《万首唐人绝句》、《唐诗品汇》俱作“之”。

【注】

临圻:谢灵运诗:“临圻阻参错。”李善注:“《埤苍》曰:‘碕,曲岸头也。’‘碕’与‘圻’同。”

寒食汜上作①

广武城边逢暮春,

汶阳归客泪沾巾。

落花寂寂啼山鸟,

杨柳青青渡水人。

【校】

①《文苑英华》作“寒食汜水山中作”,《国秀集》作“途中口号”。

【注】

汜上:《元和郡县志》:“河南府有汜水县,西南至府一百八十里,汜水出县东南三十二里浮戏山,经武牢城东,汉破曹咎于此。”

广武城:《杜氏通典》:“河南府汜水县古东虢国,为郑灭之,郑为制邑。《左传》曰‘制,岩邑也’,有故虎牢城,即[[1]]周穆王获虎,命畜之,故曰‘虎牢’。汉谓之成皋县,后汉置成皋关,其侧有广武城。”

汶阳:《汉书·地理志》:“鲁国有汶阳县。”《元和郡县志》:“故汶阳城在兖州龚丘县东北五十四里,其城侧土田沃壤,故鲁号‘汶阳之田’。成二年‘齐归我汶阳之田’,谓此地也。”

[1] [1]即,《四库》本及《通典》卷一七七作“昔”。

剧嘲史寰

清风细雨湿梅花,

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直楚王宫里至,

门前初下七香车。

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①

万户伤心生野烟,

百官何日再朝天②。

秋槐叶落空宫里③,

凝碧池头奏管弦。

【校】

①《万首唐人绝句》作“菩提寺禁闻逆贼凝碧池上作乐”。

②官,《唐诗纪事》、《全唐诗话》、《珊瑚钩诗话》俱作“寮”。再,二顾本、《明皇杂录》、《唐诗纪事》、《全唐诗话》、《唐诗品汇》俱作“更”。

③叶,《珊瑚钩诗话》作“花”。空,《唐诗纪事》、《珊瑚钩诗话》俱作“深”。

【注】

菩提寺:《长安志》:平康坊南门之东,有菩提寺,“隋开皇二年,陇西公李敬道及僧惠英所奏立寺”。《唐昭陵图》:“菩提寺在麻池之下,与香积寺近。”《贾氏谈录》:“贾君尝自说太原军前御命至。永兴军催发马草,舍于菩提寺。僧有智满者,言祖师宏道天宝末为寺主。值禄山犯阙,王右丞为贼所执,囚于经藏院,与左丞裴迪密相往来。裴说贼会蕃汉兵马宴于太极西内,王闻之泣下,遂为诗二绝,书于经卷麻纸之后。祖师收得之,相传至智满。贾君既获披阅,遂录得其辞云‘万户伤心生野烟’云云,又《示裴迪》‘安得舍尘网’云云。”

凝碧池:《明皇杂录》:“天宝末,群贼陷两京,大掠文武朝臣及黄门、宫嫔、乐工、骑士,每获数百人,以兵仗严卫,送于洛阳。至有逃于山谷者,而卒能罗捕追胁,授以冠带。禄山尤致意乐工,求访颇切,于旬日获梨园弟子数百人。群贼因相与大会于凝碧池,宴伪官数十人,大陈御库珍宝,罗列于前后。乐既作,梨园旧人不觉歔欷,相对泣下,群逆皆露刃持满以胁之,而悲不能已。有乐工雷海青者,投乐器于地,西向恸哭。逆党乃缚海青于戏马殿,支解以示众,闻之者莫不伤痛。王维时为贼拘于菩提佛寺,闻之赋诗云云。”《唐禁苑图》:“凝碧池,在西内苑重元门之北,飞龙院之南。”

凉州赛神

凉州城外少行人,

百尺峰头望虏尘。

健儿击鼓吹羌笛,

共赛城东越骑神。

【注】

【原注】时为节度判官,在凉州作。

健儿:《唐六典》:“天下诸军皆有健儿。”成按:称军士为健儿,盖本于三国时。考《吴志·陈表传》云“权以表能得健儿之心”,《甘宁传》云“能厚养健儿,健儿亦乐为用命”,《凌统传》云“统为前锋,与所厚健儿数十人共乘一船”,《吕范传》云“范亲客健儿,簒取以归”之类。

羌笛:成按:《说文》:“笛,七孔筩也。羌笛三孔。”马融《笛赋》曰:“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见后,(裁)〔截〕竹吹之声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以当檛便易持。易京君明识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后出,是为商声五音毕。”然则羌笛本三孔,后人加一孔,京房又加一孔,与今之六孔者不同也。

哭殷遥①

送君返葬石楼山,

松柏苍苍宾驭还。

埋骨白云长已矣,

空馀流水向人间。

【校】

①《国秀集》、《唐诗纪事》俱作“送殷四葬”。

【注】

石楼山:《元和郡县志》:京兆府渭南县西南有石楼山。《太平寰宇记》:隰州石楼县有石楼山。《唐书·地理志》:汝州梁县有石楼山。《一统志》:西安府盩厔县有石楼山,凤翔府宝鸡县有石楼山。未知孰是。

叹白发

宿昔朱颜成暮齿,

须臾白发变垂髫。

一生几许伤心事,

不向空门何处销。

【注】

暮齿:《隋书·王劭传》:“爰自志学,暨乎暮齿。笃好经史,遗落世事。”

垂髫:《玉篇》:“髫,小儿发也。”《魏志·毛玠传》:“垂髫执简,累勤取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