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夫1首

别了,哥哥

(算作是向一个“阶级”的告别词吧!)

别了,我最亲爱的哥哥,

你的来函促成了我的决心,

恨的是不能握一握最后的手,

再独立地向前途踏进。

二十年来手足的爱和怜,

二十年来的保护和抚养,

请在这最后的一滴泪水里,

收回吧,作为噩梦一场。

你诚意的教导使我感激,

你牺牲的培植使我钦佩,

但这不能留住我不向你告别,

我不能不向别方转变。

在你的一方,哟,哥哥,

有的是,安逸,功业和名号,

是治者们荣赏的爵禄,

或是薄纸糊成的高帽。

只要我,答应一声说,

“我进去听指示的圈套,”

我很容易能够获得一切,

从名号直至纸帽。

但你的弟弟现在饥渴,

饥渴着的是永久的真理,

不要荣誉,不要功建,

只望向真理的王国进礼。

因此机械的悲鸣扰了他的美梦,

因此劳苦群众的呼号震动心灵,

因此他尽日尽夜地忧愁,

想做个普罗米修士偷给人间以光明。

真理和忿怒使他强硬,

他再不怕天帝的咆哮,

他要牺牲去他的生命,

更不要那纸糊的高帽。

这,就是你弟弟的前途,

这前途满站着危崖荆棘,

又有的是黑的死,和白的骨,

又有的是砭人肌筋的冰雹风雪。

但他决心要踏上前去,

真理的伟光在地平线下闪照,

死的恐怖都辟易远退,

热的心火会把冰雪溶消。

别了,哥哥,别了,

此后各走前途,

再见的机会是在,

当我们和你隶属着的阶级交了战火。

1929.4.12

作者简介

殷夫(1909—1931),原名徐白,又名白莽,浙江象山人。共产党员,作家。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即加入。1931年1月在上海被捕,2月7日在龙华被害。遗著有《殷夫诗文集》。

解读

在革命烈士的遗作中,殷夫的这首《别了,哥哥》独具特色。无疑,革命者首先是情感真切丰富的人,手足之情会永远让他们难忘,让他们眷恋,让他们在抉择告别时难免伤感,想起哥哥的那些好而泪光闪动……然而,“这不能留住我不向你告别,我不能不向别方转变”。殷夫的哥哥当时是国民党政府的航空署长,兄弟间实质上是一场人生观念的对话:哥哥想让弟弟过安逸生活,乃至荣华富贵,这是人之常情,决非恶意;对此弟弟理解,而且感念,但弟弟现在渴求的是永恒真理,劳苦群众的呼号震动着他的心灵。哥哥的担心不安是自然的,这条路的确是危崖荆棘,冰雹风雪,死亡等候;但弟弟要做希腊神话中的那个巨人普罗米修士,给人间带来光明,用热的心火把冰雪消溶。我们兄弟还会见面吗?弟不得不与你告别,再相见就会在阶级斗争的战场上。手足之情的珍重与革命者的坚定意志,这二者的交织感人至深。

赵博生1首

革命精神歌

先锋!先锋!

热血沸腾,

先烈为平等牺牲,

作人类解放救星。

侧耳远听,

宇宙充满饥饿声,

警醒先锋,

个人自由全牺牲。

我死国生,

我死犹荣,

身虽死精神长生,

成功成仁,

实现大同。

作者简介

赵博生(1897—1933),河北黄骅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24日,他和董振堂率领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在宁都举行起义,起义后成立红军第五军团,赵博生任参谋长兼十四军军长。1933年1月在江西黄狮渡反“围剿”战斗中壮烈牺牲。

解读

这首《革命精神歌》洋溢着为人类解放而奋勇当先、冲锋陷阵的深沉关切和诚挚热情。“侧耳远听,宇宙充满饥饿声”,革命者凝视着天下苦难的神态,呼之欲出;“警醒先锋,个人自由全牺牲”,民众的饥寒交迫,就是唤醒他们的号角;“我死国生,我死犹荣”,简短有力的句子,传递出内在的决心。

邓中夏1首

胜利

那有斩不除的荆棘?

那有打不死的豺虎?

那有推不翻的山岳?

你只须奋斗着,

猛勇的奋斗着;

持续着,

永远的持续着。

胜利就是你的了!

胜利就是你的了!

作者简介

邓中夏(1894—1933),湖南宜章人。1922年在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组织部长、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全总驻赤色工会国际代表、赤色工会国际执行委员。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10月在南京雨花台就义。

解读

从事伟大的革命事业,革命者自然抱着希望它胜利的强烈热情,也自然会亲身感受和经历着仿佛无边黑夜一样的艰难险阻和巨大压力。邓中夏的这首《胜利》,开头就连用三个反问句,既面对横亘在革命者面前的“荆棘”“豺虎”和“山岳”,更强调这些东西没有斩不除的!没有打不死的!没有推不翻的!让人们想起古往今来激励人心的那些名言“有志者,事竟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些质朴的人生道理,突出着人的主体力量,讴歌人的奋发有为,有着强大的逻辑力量,用在对人们革命斗志的勉励上,说服力和感染力扑面而来。“你只须奋斗着——猛勇的奋斗着;持续着——永远的持续着,胜利就是你的了!”

吉鸿昌1首

就义诗

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作者简介

吉鸿昌(1895—1934),河南扶沟人。1932年入党。1933年任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第二军军长。1934年11月在天津被捕,英勇就义。

解读

据说,烈士的这首名作,是在就义的刑场上,用树枝写在地面上的。生命就要结束了,自己这一生,率领一支武装力量,三番五次地发动兵变,目的就是要救民救国。努力已尽,眼前是执枪行刑的士兵,仰望天空,眺望茫茫大地,自己这一辈子活得值吗?想一想,有深深的眷恋,有几分遗憾,有摇头叹息的无奈,更有意志如钢的执着和不屈。祖国的这片泥土上,刻上了烈士的心声,洒下了他无边的爱。

瞿秋白1首

赤潮曲

赤潮澎湃,

晓霞飞涌,

惊醒了

五千余年的沉梦。

远东古国,

四万万同胞,

同声歌颂

神圣的劳动。

猛攻,猛攻,

捶碎这帝国主义万恶丛!

奋勇,奋勇,

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

无论黑,白,黄,无复奴隶种!

从今后,福音遍天下,

文明只待共产大同。

看!

光华万丈涌。

作者简介

瞿秋白(1899—1935),江苏常州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书记。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年4月25日在福建长汀被国民党逮捕,同年6月从容就义。遗著有《瞿秋白文集》。

解读

瞿秋白被关押狱中时,狱医为人还不错,瞿秋白赠给他一幅自己的照片,并在照片上题写了这样两句话:“如果人有灵魂的话,何必要这个躯壳!但是,如果没有的话,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处?”肉体生命与灵魂信仰的依存关系,盘旋在此时他的脑中。他的一生,的确是把信仰和信念作为生命引导的。这首他发表于1923年《新青年》季刊第一期并配有曲谱的歌词《赤潮曲》,就表达了他对自己革命信念的乐观。“赤潮澎湃,晓霞飞涌,惊醒了五千余年的沉梦”,这是一幅黎明降临、打破黑暗、充满生机的感人画面;远东古国的四万万同胞,信仰劳工神圣的社会主义,大家一齐猛攻,来捶碎帝国主义的万般罪恶!而且,作者还放眼世界:要解放殖民地世界的所有劳工,无论什么肤色,都不再做奴隶。共产主义大同世界的文明,必将如正在冉冉升起的一轮红日,光华万丈涌!

何叔衡1首

诗一首

身上征衣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生合是忘家客,

风雨登轮出国门。

作者简介

何叔衡(1875—1935),湖南宁乡人。1921年7月与毛泽东一道,作为湖南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后,党派他去苏联学习。回国后在中央苏区工作,曾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工农监察人民委员。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他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水口附近突围时牺牲。

解读

南宋诗人陆游有过一首《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作者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骑驴走在蜀道上,要到成都去做参议的陆游,路上遇到了小雨。雨丝扑在脸上,颇有几分凉意,衣服也濡湿了。看看四周雨中的剑门景色,低头看看这身风尘仆仆、前襟染有酒痕的衣服,他禁不住问自己了:我这辈子真就是位诗人了?这样一个天气,这样一种方式,这样一种心绪,逶迤一路,竟走入剑门关了!1928年赴莫斯科学习的作者,途经东北哈尔滨时,想起了陆游的这首名作。征尘酒痕,细雨消魂,同样是旅途触发了某种深沉的人生感受,但七百年后的何叔衡,感受到的却是“此生合是忘家客,风雨登轮出国门”——自己这辈子必定是一个舍家救国的天涯行路人,在这样一种风雨交加、革命形势危急的时刻,被派到莫斯科去学习了。

刘伯坚1首

带镣行

带镣长街行,

蹒跚复蹒跚,

市人争瞩目,

我心无愧怍。

带镣长街行,

镣声何铿锵,

市人皆惊讶,

我心自安详。

带镣长街行,

志气愈轩昂,

拼作阶下囚,

工农齐解放。

1935年3月11日由大庚县狱中

带脚镣经大街移囚绥署候审室

作者简介

刘伯坚(1901—1935),四川平昌人。曾在法国和比利时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两次赴苏联学习,曾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红军第五军团政治部主任。1934年红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年3月在战斗中受伤被俘牺牲。

解读

被敌人从监狱中押送着去受审,途经一条街市。戴着脚镣,行走蹒跚,镣声丁当作响,引起了路人好奇围观。处在人们疑惑探究目光中的作者,完全不同于一般的囚徒,油然而生的是一种自信和自豪:“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从事革命事业的底气,使他不但心地坦然,更有一种要在敌人示威的这个场合中展示革命者人格力量的豪气:“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刘伯坚烈士的这首名作,是戴镣长街行之后而写,但当年街市上围观的民众,一定早已从他坦然凛然的面容神色上,感受到了如同镣声般铿锵的信念力量和人格魅力。

方志敏1首

诗一首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

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

乃是宇宙的真理!

为着共产主义牺牲,

为着苏维埃流血,

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作者简介

方志敏(1900—1935),江西弋阳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军政治委员。1934年率领红军抗日先遣队北上。1935年1月在与国民党军队作战中被捕。同年8月6日在南昌被害。遗著有《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

解读

这首诗见于烈士的遗著《狱中纪实》,应当是他狱中写的。诗的语言很质朴,是典型的以诗明志:敌人能做的无非是砍下我们的头颅,不可能做到的是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它而流血牺牲,“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最后一句由衷感慨,充满了诚挚,感人肺腑。

陈松山1首

革命的“铁砧”

共产党人意志坚,

赴汤蹈火我当先,

严刑拷打何足畏,

“铁砧”美名万古传。

作者简介

陈松山,1936年前后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关在江西莲花九都坊监狱里,不久被杀害。

解读

这首烈士诗的写作和流传,都是因为一个“铁砧”的背景。被关押在江西莲花县狱中的共产党人,无论敌人采取什么手段,都坚贞不屈,审讯者在给自己上司的报告中,无奈地说:“共产党员诚属‘铁砧’,用尽重刑亦无济于事。”陈松山知道敌人的这种说法后,自豪地写下了这首诗,人们也因此而记住了这首诗。的确,敌人因恼怒和无可奈何而想到的这个比喻,奇特但十分贴切。费尽心机,采用百般手段欲压垮革命者却一无所获的刑讯拷问者,看到自己的那些皮鞭、烙铁和刑架在这些人身上竟然不起作用,会很自然地想到铁砧。铁很坚硬,但烧红后放在铁砧上使劲锤打,它还是会屈服变形的;但铁锤下面那块硕大铁砧,却是无论怎样敲击,怎样锤打,都巍然屹立,坚如磐石。用钢铁来形容革命者都不够了,只有铁砧才能比拟革命者的钢铁意志。

赵一曼1首

滨江抒怀

誓志为国不为家,

涉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岂是全都好,

女子缘何分外差?

一世忠贞兴故国,

满腔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

笑看旌旗红似花。

作者简介

赵一曼(1905—1936),女,原名李坤泰,四川省宜宾县人。著名抗日英雄。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7年9月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2年春被派到东北地区工作,更名为赵一曼,先后在奉天(沈阳)、哈尔滨领导工人斗争。后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1935年11月,在珠河与日军作战时受伤被俘,受尽酷刑,1936年8月2日牺牲于珠河县(今天的尚志市)小北门外,年仅三十一岁。

解读

赵一曼烈士在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团政委时,有“红马白枪女政委”之称誉,可见在白山黑水的东北大地上,这位武装抗日的女英雄是何等英姿飒爽。这位当年在宜宾女子中学读过书的战士,采用自己较为熟悉的律诗形式,抒发在黑龙江畔抗日救国的情怀。“誓志为国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写了革命者以革命战场为家的豪迈;“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更突出了革命者不分性别,女性同样杰出的志向;日军知道从赵一曼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县的火车,她知道日军要杀害她了,此时,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结尾两句,豪迈中流露了女性的柔美气质,为全诗染上了一位女烈士的生命印记。

吕大千1首

狱中遗诗

时代转红轮,

朝阳日日新;

今年春草除,

犹有来年春。

作者简介

吕大千(1909—1937),黑龙江宾县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宾县特别支部宣传委员、书记等职。1937年5月因组织遭破坏,被捕入狱。同年7月被日寇杀害于哈尔滨圈河。

解读

这位抗日烈士的狱中遗诗,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那首名作:“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吕大千的这首作品,基调更是昂扬,写出了烈士对时代进步、抗战必胜的乐观信念。“时代转红轮,朝阳日日新”,囚禁在日寇的黑牢里,他脑中浮现着每天那轮新的太阳;辽阔原野现在可能是干枯了,但来年必定是茫茫苍苍的无边春草。

杨靖宇1首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

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

乒乓的冲锋杀敌缴械声,

那就是革命胜利的铁证。

正确的革命信条应遵守,

官长士兵待遇都是平等。

铁般的军纪风纪要服从,

锻炼成无敌的革命铁军。

亲爱的同志们团结起,

从敌人精锐的枪刀下,

夺回来失去的我国土,

解放亡国奴的牛马生活!

英勇的同志们前进呀!

赶走日寇推翻“满洲国”。

这一次的民族革命战争,

要完成弱小民族的解放运动。

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

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

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

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

作者简介

杨靖宇(1905—1940),河南确山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豫南特委书记。1929年由中共中央派赴东北工作,曾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代理军委书记,1936年春任东北人民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1936年6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1940年2月在蒙江与日军作战中壮烈牺牲。

解读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始终在坚持。1932年前后,南满有一支游击队逐渐壮大起来。为了加强党的领导,中共满洲省委调杨靖宇前往吉林磐石担任南满游击队的政治委员,这支游击队逐渐发展,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担任军长兼政委的杨靖宇,为自己的这支队伍写了这首军歌。军歌既是作者自己理想信念的写照,同时又是一支军队的精神坐标。“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乒乓的冲锋杀敌缴械声,那就是革命胜利的铁证”,听到这样的嘹亮军歌,战士们会是意气风发;“正确的革命信条应遵守,官长士兵待遇都是平等。铁般的军纪风纪要服从,锻炼成无敌的革命铁军”,听到这样的明确说明,战士们更加懂得这支队伍的性质;“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军歌,是一支队伍的军魂。在高昂的军歌声中,杨靖宇率领的这支部队,冲杀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上!

张自忠1首

诗一首

谁许中原与乱兵?

未死总负报国名。

会有青山收骸骨,

定教鸟兽祭丹心。

作者简介

张自忠(1891—1940),字荩忱,山东临清人。杰出的抗日爱国将领,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于1940年5月16日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是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将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五十余国中战死的最高军队将领。

解读

1939年夏,张自忠在重庆记者采访时,曾对自己的字号“荩忱”这样解说:“‘荩忱’即忠臣,如今民国,没有皇帝,我们当兵的,就要精忠报国,竭尽微忱,故名‘荩忱’。”还说:“华北沦陷,我以负罪之身,转战各地,每战必身先士卒,但求一死报国。他日流血沙场,马革裹尸,你们始知我取字‘荩忱’之意!”他的这首诗,正是这番心迹的写照:中华大地,岂能允许寇兵作乱?只要我人不死,就一定要承担报国的义务;青山原野自会收殓我战死的尸骨,一定要用那些鸟兽来祭奠这颗丹心。1940年5月初,日军以十五万兵力对湖北随枣、宜昌地区第五战区的中国军队发起全面进攻,战斗异常激烈,张自忠左臂受伤,但仍继续指挥战斗,不幸身中六发机关枪子弹,胸部洞穿,壮烈牺牲。张自忠殉国的消息传来,举国悲恸。其灵柩运往重庆时,沿途群众夹道路祭。灵柩运到重庆时,蒋介石率全体军政委员前往码头迎接,并为之举行了国葬,后又追晋他为陆军上将。延安各界也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分别题写了挽联。周恩来赞扬他说:“忠义之志,壮烈之气,可以为我国抗战军人之魂!”军人之魂,铁血丹心,这首严肃悲壮之作,体现的正是爱国军人的本色。

黄诚1首

亡命

茫茫长夜欲何之?

银汉低垂曙尚迟。

搔首徘徊增愧感,

抚心坚毅决迟疑。

安危非复今朝计,

血泪拼将此地糜。

莫谓途难时日远,

鸡鸣林角现晨曦。

作者简介

黄诚(1914—1941),河北安次人。在“一二·九”学生运动中曾任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北平学联主席,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新四军,曾任新四军总政治部秘书长。1941年“皖南事变”中被俘,牺牲于上饶集中营。

解读

这诗题为《亡命》,是作者1936年2月当国民党党部派人闯入清华大学搜捕进步同学时所作。这样一个茫茫长夜到哪里去呢?夜正深,还不到天亮的时候。反复思考人生道路到底应该怎么走,最终下定决心不再迟疑。生命的安危都不去考虑了,把自己的血泪奉献给这片苦难深重的大地。别说路途艰难天亮尚早,雄鸡已鸣晨曦已现,光明就在前面。一位二十二岁的青年大学生,在生死存亡、人生抉择的关键时刻,内心真实的思考过程,下定决心的坚毅乐观,都在诗中显示出来了。

陈法轼1首

狱中诗

磊落生平事,

临刑无点愁。

壮怀犹未折,

热血拼将流。

慷慨为新鬼,

从容作死囚。

多情惟此月,

再照雄心酬。

作者简介

陈法轼(1917—1942),贵州贵阳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积极参加贵州邮电职工运动。1941年11月被捕,1942年6月20日在贵阳被害。

解读

这又是一首狱中的坦荡豪气之作!在人生的尽头,作者回顾一生,一是坦荡磊落,没有什么个人放不下的事情,可以从容就义;二是壮志未酬,一腔热血,死也不甘。“多情惟此月,再照雄心酬”,今晚的月亮落下,明天还会升起,一轮明月之下,一定会有革命理想实现,烈士壮志得到酬报的那一天。

王凌波1首

诗一首

相识各年少,

而今快白头。

前途正艰巨,

拔剑断横流。

作者简介

王凌波(1889—1942),湖南宁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长沙“马日事变”后,曾两次被捕入狱,始终不屈。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担任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主任兼新四军驻湘办事处主任。1940年国民党发动反共高潮,将他武装“押送出境”。同年,他调至延安,担任行政学院副院长。1942年6月3日,因患脑充血症急救无效,不幸逝世。

解读

这首诗,作者写于1940年,是给自己妻子的答诗。这年作者五十一岁生日时,同为革命战友的妻子送他一首诗:“风雨结同舟,依依约白头。任凭潮浪险,相与渡横流。”此时抗日战争正处在艰苦阶段,国民党又不断制造反共事件,局面很严峻,妻子赠诗表达夫妻之爱和同志之勉。丈夫的答诗,也深情回顾两人由年少相识走到今天的几近白头。然而,革命夫妻的相濡以沫、同甘共苦、永结同心,并不限于通常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一份普通人的真挚和美丽情感之中,更有“相与渡横流”“拔剑断横流”的革命信念和斗志。

林基路1首

囚徒歌

我噙泪低吟民族的史册,

一朝朝,一代代,

但见忧国伤时之士,

赍志含忿赴刑场。

血口獠牙的豺狼,

总是跋扈嚣张。

哦!民族,苦难的亲娘!

为你那五千年的高龄,

已屈死了无数的英烈。

为你那亿万年的伟业,

还要捐弃多少忠良!

铜墙,困死了报国的壮志,

黑暗,吞噬着有为的躯体,

镣链,锁折了自由的双翅,

这森严的铁门,囚禁着多少国士!

豆萁相煎,便宜了民族仇敌。

无穷的罪恶,终要叫种恶果者自食,

难闻的血腥,用嗜血者的血去洗。

囚徒,新的囚徒,坚定信念,贞守立场!

砍头枪毙,告老还乡;

严刑拷打,便饭家常。

囚徒,新的囚徒,坚定信念,贞守立场!

掷我们的头颅,奠筑自由的金字塔,

洒我们的鲜血,染成红旗,万载飘扬!

作者简介

林基路(1916—1943),广东台山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疆学院教务长、库车县县长。1942年被盛世才逮捕,1943年牺牲于新疆狱中。

解读

这首囚徒之歌,由两种情感凝聚而成。一方面,面对祖国的苦难历史和今天依旧危急的局势,他发出了深沉的“天问”:我们的民族,为什么总有那么多的不幸,总要付出那么多的牺牲?“哦!民族,苦难的亲娘!为你那五千年的高龄,已屈死了无数的英烈。为你那亿万年的伟业,还要捐弃多少忠良!”另一方面,当牺牲作为必需的代价落到自己身上时,噙泪低吟就转变为高亢的信念宣布:“新的囚徒,坚定信念,贞守立场!掷我们的头颅,奠筑自由的金字塔,洒我们的鲜血,染成红旗,万载飘扬!”历史视野的苍凉之感,与现实斗争中的担当勇气,融为一体。

郁达夫1首

无题

草木风声势未安,

孤舟惶恐再经滩。

地名末旦埋踪易,

楫指中流转道难。

天意似将颁大任,

微躯何厌忍饥寒?

长歌正气重来读,

我比前贤路已宽。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浙江富阳人。著名文学家。抗日战争时,在香港、南洋群岛一带从事抗日宣传活动。新加坡沦陷后,流亡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解读

现代文学名家郁达夫的旧体诗成就斐然,佳作甚多,而这首《无题》是他抗日活动的身影勾勒和言志抒怀。日军侵入,局势危急,到处风声鹤唳。末旦这样一个苏门答腊的小地方,藏身较为容易,但想到东晋祖逖渡长江,中流击楫,发誓恢复中原,自己要转道回国从事抗日,困难就大多了。天意是否要将重任落到自己头上,这样的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又算得什么?再读一遍《正气歌》吧,比起前贤文天祥的被虏下狱,自己的处境已经好多了。心情诚挚,身姿鲜活,一位著名文学家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真切身影呼之欲出!

陈辉1首

为祖国而歌

我,

埋怨,

我不是一个琴师。

祖国呵,

因为

我是属于你的,

一个大手大脚的

劳动人民的儿子。

我深深地

深深地

爱你!

我呵,

却不能,

像高唱马赛曲的歌手一样,

在火热的阳光下,

在那巴黎公社战斗的街垒旁,

拨动六弦琴丝,

让它吐出

震动世界的,

人类的第一首

最美的歌曲,

作为我

对你的祝词。

我也不会

骑在牛背上,

弄着短笛。

也不会呵,

在八月的禾场上,

把竹箫举起,

轻轻地

轻轻地吹;

让箫声

飘过泥墙,

落在河边的柳阴里。

然而,

当我抬起头来,

瞧见了你,

我的祖国的

那高蓝的天空,

那辽阔的原野,

那天边的白云

悠悠地飘过,

或是

那红色的小花,

笑眯眯的

从石缝里站起。

我的心啊,

多么兴奋,

有如我的家乡,

那苗族的女郎,

在明朗的八月之夜,

疯狂地跳在一个节拍上,

……

我的祖国呵,

我是属于你的,

一个紫黑色的

年轻的战士。

当我背起我的

那枝陈旧的“老毛瑟”,

从平原走过,

望见了

敌人的黑色的炮楼,

和那炮楼上

飘扬的血腥的红膏药旗,

我的血呵,

它激荡,

有如关外

那积雪深深的草原里,

大风暴似的,

急驰而来的,

祖国的健儿们的铁骑……

祖国呵,

你以爱情的乳浆,

养育了我;

而我,

也将以我的血肉,

守卫你啊!

也许明天,

我会倒下;

也许

在砍杀之际,

敌人的枪尖,

戳穿了我的肚皮;

也许吧,

我将无言地死在绞架上,

或者被敌人

投进狗场。

看啊,

那凶恶的狼狗,

磨着牙尖,

眼里吐出

绿色莹莹的光……

祖国呵,

在敌人的屠刀下,

我不会滴一滴眼泪,

我高笑,

因为呵,

我——

你的大手大脚的儿子,

你的守卫者,

他的生命,

给你留下了一首

崇高的“赞美词”。

我高歌,

祖国呵,

在埋着我的骨骼的黄土堆上,

也将有爱情的花儿生长。

1942年8月10日,初稿于八渡

作者简介

陈辉(1920—1945),湖南常德人,1937年入党,1938年到延安,然后赴晋察冀边区,历任县委委员、区委书记、涞涿县武工队政委。1945年2月8日,陈辉被叛徒出卖,一百多名日伪军把他围困在涿县韩村。他顽强抗击,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壮烈牺牲,年仅二十四岁。

解读

陈辉既是英雄烈士,也是一位出色的新诗人,从1939年到1945年,在六年的频繁战斗中,他写下了长短诗万行以上,代表作品收入著名诗人田间为他编的诗集《十月的歌》。他的诗,用诗人独特的感觉来写,场面和细节那样富有表现力,读者被带入一个诗意世界中,而这个诗意世界又是那般由衷地浸透着爱国挚情:我不是一个琴师,我只是你一个大手大脚的劳动人民的儿子,我深爱着你,却不能像高唱《马赛曲》的歌手一样,在火热的阳光下,在巴黎公社战斗的街垒旁,拨动六弦琴丝,让它吐出人类第一首最美的歌曲;我也不会骑在牛背上,弄着短笛;不会在八月的禾场上,把竹箫举起,轻轻地吹,让箫声飘过泥墙,落在河边的柳阴里;然而,当我抬起头来,瞧见了祖国那高蓝的天空,那辽阔的原野,那天边的白云悠悠地飘过,我的心啊,多么兴奋……我背起那枝陈旧的“老毛瑟”枪,从平原走过,望见敌人的黑色炮楼,望见炮楼上飘扬的血腥的红膏药旗,我的血呵,它激荡,如同关外积雪深深的草原里,风暴般急驰而来的祖国健儿的铁骑……诗人眼前浮现着这一幅幅画面,为了民族解放事业,他深情地唱出:“祖国呵,在埋着我的骨骼的黄土堆上,也将有爱情的花儿生长。”

李少石1首

寄内

一朝分袂两相思,

何日归来不可期。

岂待途穷方有泪?

也惊时难忍无辞。

生当忧患原应尔,

死得成仁未足悲。

莫为远人憔悴尽,

阿湄犹赖汝扶持。

作者简介

李少石(1906—1945),广东新会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香港海员工会、江苏省委宣传部工作。1934年被捕,1937年始被释放,在重庆中共南方局外事组工作,1945年10月8日不幸遇难逝世。

解读

“寄内”是写给妻子(内子、内人)的诗。作者给分别已久的妻子写诗,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君问归期未有期”,从事革命工作,自己的归期也是难定。又想起晋朝那位阮籍,坐车出外,碰到路走不通时,便痛哭回来,但自己哪要等到路绝时才伤心呢,看到祖国的苦难,早已是热泪盈眶,忍不住一腔愤慨。活着就承受这份忧患,死则是取义成仁;不必为我挂心悲伤,我们的女儿还靠你来抚养长大啊。一位知识分子共产党人,给自己的妻子写这样的诗,其儒雅渊博,其意笃情真,其心忧天下,交织在这一纸诗笺中。

王麓水1首

李大钊烈士联

社会历史原空白,

你一笔,

我一笔,

写到悠长无纪极。

壮士烈士皆鲜红,

这几点,

那几点,

造成全球大光明。

1927年春

作者简介

王麓水(1913—1945),江西萍乡人。原是萍乡煤矿工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红军,经历长征,任八路军军区政委。1945年12月,在山东滕县战斗中牺牲。

解读

1927年,作者在萍乡南溪高小读书,在追悼李大钊烈士的大会上,他朗诵并写出了这首挽联。对联的内容和格律要求,这位十四岁的聪慧少年掌握住了;利用对联形式所提供的对仗思维和思路延伸,他又把自己小小年纪就已知要义的唯物史观和革命信念传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