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 一
青兕词坛一老兵,偶能侧媚亦移情。
好风只在朱阑角,自有千门万户声。
【注释】
辛弃疾——南宋杰出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属山东)人。青年时即参加抗金义军,后归南宋,历任湖北、浙东安抚使等职。提出过不少恢复失地的建议,均未被当权者采纳。其词抒写报国雄心,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歌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爱国思想是他一生创作的基调。他与苏轼并称“苏辛词派”。他融会经、史、子、集,创造出多种多样的风格,词的成就是前无古人的。有《稼轩词》。
青兕——兽名。义端和尚背叛起义军首领耿京,投奔金军。弃疾轻骑往金军擒义端。义端说:“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终于杀了这个叛徒的头来献给耿京。词坛一老兵——指辛弃疾。《晋书·谢奕传》:奕常逼桓温饮,温避之,“奕遂携酒就听事,引温一兵帅共饮,曰:‘失一老兵,得一老兵,……’温不之责”。
侧媚——软媚不正意。此指辛弃疾的艳体小词。移情——动情。
朱阑——谓富贵人家。此句合下句“自有千门万户声”,比喻辛弃疾的艳体小令,像好风那样,虽然只在朱阑之角,但它是大家之词,自有千门万户的大气魄。
【题解】
辛弃疾词纵横挥洒,激昂慷慨,其艳体小令,也别有气概,如《粉蝶儿·赋落花》,就是显例。
辛弃疾 二
人居平土鱼归海,禹迹苍茫在两间。
谁会词人饥溺意,大江东下望金山。
【注释】
两间——天地之间。
饥溺——《孟子》:“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
大江——长江。金山——山名,在江苏镇江。
【题解】
辛弃疾于嘉泰四年(一二○四)和开禧元年(一二○五),任镇江知府,他作了一首《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词,京口郡治即镇江。词曰:“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辛弃疾这时已届晚年,犹有报国壮心,望金山而抒发对大禹功绩的怀念,想是他把拯救北方沦陷区同胞的痛苦,视同夏禹拯救溺水的人民一样。
辛弃疾 三
学种东家树几株,登楼身已要人扶。
谁怜火色鸢肩客,临逝方承急召书。
【注释】
东家树——辛弃疾《鹧鸪天》词:“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登楼句——辛弃疾《鹧鸪天》词:“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陈师道挽司马光诗云:“政虽随日化,身已要人扶。”见《宋人轶事汇编》卷十三引《冷斋夜话》。
火色鸢肩客——《唐书·马周传》:“岑文本谓所亲曰:‘马君论事,……然鸢肩火色……’”鸢肩,谓肩上竦。火色,谓面赤色。火色鸢肩客,指辛弃疾。
临逝方承急召书——宋廷诏起辛弃疾主军政,时辛弃疾已病笃,不能赴任。
【题解】
辛弃疾屡次上章表,《稼轩集》中有《美芹十论》、《九议》等文,都是有关军国大事的议论。可是南宋朝廷没有采用他的献议。他晚年退隐上饶时有“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的慨叹。直到临逝以前,朝廷才下诏书要起用他主持军政,可是他已老病不能赴任了。
辛弃疾 四
金荃兰畹各声雌,谁为吟坛建鼓旗?
百丈龙湫雷壑底,他年归读稼轩词。
【注释】
金荃——温庭筠词集名。庭筠所著多佚,见于《唐书·艺文志》别集类者有“《握兰集》三卷,又《金筌集》十卷”。欧阳炯《花间集序》亦谓“近代温飞卿复有《金筌集》”。“筌”、“荃”字通,见《庄子》“得鱼忘筌”句释文。兰畹——词集名。孔方平选。此选本今已亡佚。
龙湫——浙江雁荡山瀑布名。雷壑——大龙湫瀑布下注潭中,潭旁旧有壑雷亭。
【题解】
金荃、兰畹,“盖皆取其香而弱也”。见无名氏词评。此诗对软媚词风表示不欣赏,而主张以稼轩豪放词风为吟坛树立鼓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