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书怀
腊雪一尺厚,云冻寒顽痴。
孤城大泽畔,人疏烟火微。
愤悱欲谁语,忧愠不能持。
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
凡称曰治具,小大无不施。
明庭开广敞,才俊受羁维。
如日月縆 升,若鸾凤葳蕤。
人才自朽下,弃去亦其宜。
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
牵连久不解,他盗恐旁窥。
臣实有长策,彼可徐鞭笞。
如蒙一召议,食肉寝其皮。
斯乃庙堂事,尔微非尔知。
向来躐等语,长作陷身机。
行当腊欲破,酒齐 不可迟。
且想春候暖,瓮间倾一卮。
会昌二年八月,回鹘乌介可汗率众侵扰北边,突入大同川,驱掠人口与牛马,攻云州(山西大同)城门,朝廷下诏发陈、许、徐、汝、襄阳诸处兵屯太原(山西太原市西南旧晋源县)及振武(唐振武军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天德(唐天德军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喇特旗西北)以防御回鹘。此诗中有“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句,即指此事,而“孤城大泽畔,人疏烟火微”则是说守黄州,所以知道此诗是会昌二年作。此诗也可以看出杜牧忧念边防及怀才不得施展之意,《唐音癸签》卷十一就指出“北虏坏亭障”以下十馀句,“以排调语抒孤愤”,与韩愈《赠张道士》诗“意象如一”。
〔 孤城句 〕黄州城附近湖泊很多,有樟松湖、团风湖、竹根潭、零残湖、鲍湖等,所以说“大泽畔”。〔 愤悱 〕忧郁不舒。〔 如日月句 〕《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恒,弦也。意思是说如月上弦,如日初升。此处用“□”,与“恒”通。〔 葳蕤 〕垂下貌。此处是形容鸾凤羽毛的盛美。〔 人才二句 〕这两句是杜牧愤慨之词,上文说君主圣明,才俊进用,此处接着说自己才能朽下则弃去不用,远守僻郡,是应当的。〔 亭障 〕古时防边筑亭,置戍卒守望,谓之“亭障”。〔 臣实句 〕杜牧有抵御回鹘的具体方策,见于他后来所作的《上李太尉论北边事启》(《樊川文集》卷十六)。〔 庙堂 〕朝廷。〔 躐等 〕“躐”音猎,不按次序谓之躐等。〔 行当句 〕“行”,将也。“腊欲破”即是说腊月将要过去了。〔 酒齐 〕“齐”读作剂。古时造酒有所谓“五齐”,就是造酒法分清浊五等。〔 卮 〕音支,酒杯。
雨中作
贱子本幽慵,多为俊贤侮。
得州荒僻中,更值连江雨。
一褐拥秋寒,小窗侵竹坞。
浊醪气色严,皤腹瓶罂古。
酣酣天地宽,恍恍嵇刘伍。
但为适性情,岂是藏鳞羽?
一世一万朝,朝朝醉中去。
杜牧于会昌二年春出守黄州,到会昌四年九月迁池州刺史,在黄州约两年半。此首及以下《齐安郡晚秋》等五首都是在黄州时所作,不能确定为何年。
〔 贱子 〕古人自谦之称。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慵 〕懒也。〔 皤腹 〕“皤”音婆,大肚子。〔 罂 〕瓶也。〔 嵇刘 〕嵇康与刘伶,魏晋间竹林七贤中的人物,都喜好饮酒,刘伶曾作《酒德颂》。
齐安郡晚秋
柳岸风来影渐疏,
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
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欲散,
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
唯有蓑翁坐钓鱼。
〔 齐安郡〕 即是黄州。隋代政治区划,自炀帝时,改州为郡,唐高祖武德元年改郡为州,玄宗天宝元年又改州为郡,肃宗时又改郡为州,所以唐代每州都还有一个郡名。黄州的郡名是齐安。〔 赤壁 〕湖北省长江沿岸有两个赤壁,一在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一在黄冈县西北长江滨,下有赤鼻矶。孙权、刘备联合打败曹操的地方是嘉鱼县的赤壁,在武汉西南,因为当时曹操自巴丘(岳阳)顺江东下,周瑜、刘备自夏口(今汉口)迎击,所以在嘉鱼县的赤壁交战。至于武汉以东黄冈县城外的赤壁,则与赤壁之战无关。不过后人不察,往往弄错。杜牧在黄州作此诗有“赤壁争雄”之语,他大概是将黄冈的赤壁误认为是孙刘与曹操作战的赤壁了。宋朝苏轼谪居黄州时,作《赤壁赋》,也联想到曹操赤壁之战,是与杜牧犯了同样的疏误。〔 可怜二句 〕谓历史上的封建统治者称雄争霸,烜赫一时,世易时移,化为乌有,而劳动人民反倒能长据江山胜迹,与前边所选《题横江馆》诗同意相得。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两竿落日溪桥上,
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
一时回首背西风!
秋声无不搅离心,
梦泽蒹葭楚雨深。
自滴阶前大梧叶,
干君何事动哀吟?
〔 梦泽 〕即云梦泽,在先秦时,云梦泽地区甚广,方八九百里,西起今湖北松滋、荆门,东至今黄冈,麻城,北抵安陆,南逾大江。汉以后,云梦泽范围渐缩小,此处用“梦泽”,大概是指黄冈附近诸湖泊,是古云梦泽的遗迹。
齐安郡后池绝句
菱透浮萍绿锦池,
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
鸳鸯相对浴红衣。
题齐安城楼
鸣轧江楼角一声,
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
故乡七十五长亭。
〔 角 〕古时军中的一种乐器。〔 汀 〕水际平地也。小洲亦曰汀。〔 故乡句 〕古时三十里一驿,驿有亭,供人休息。杜牧故乡是京都长安,据唐代里数计算,黄州离长安二千二百五十五里(《通典》卷一百八十三《州郡》),正是七十五驿,所以说“故乡七十五长亭”。
兰溪
兰溪春尽碧泱泱,
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
应寻此路去潇湘。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九“两兰溪县”条:“兰溪在唐,为两县名。一属蕲州,一属婺州。杜牧之诗‘兰溪春尽水泱泱’,盖蕲州之兰溪也。杜守黄州作此诗,黄承兰溪下流故耳。”冯集梧《樊川诗集注》引《古今诗话》:“兰溪自黄州麻城出,东南流入大江。”二十年前,我在浙江大学讲授唐诗,并发表我所作的《杜牧之年谱》,当时中国文学系同学徐扶明君(湖北浠水人)作《杜牧之〈兰溪〉诗考》,他认为唐代的兰溪即是今日的浠水,源出英山县,西南流至兰溪镇入长江,并不经麻城,也不是向东南流,《古今诗话》的说法是错的。杜牧所游的兰溪即在兰溪镇,镇东一里多路,有竹林磴,为箬竹山群峰之一,其处多兰,杜牧来游,盖在此地。兰溪镇在黄州城东南七十里,沿江而下,也极方便。徐君的意见是正确的,可以帮助我们对于《兰溪》诗的了解。
〔 楚国二句 〕楚国大夫指屈原,因为屈原做过三闾大夫。《史记·屈原列传》说:“屈原至于江滨,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杜牧大概是因为看到兰花,而兰溪又是古楚国的地方,所以联想到屈原。屈原有改善楚国政治的抱负,但是忠而得谤,信而见疑,被楚王流放到江南,而杜牧怀才不遇,远贬江郡,于是也不免有同情屈原借以自慨之意。
题木兰庙
弯弓征战作男儿,
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
拂云堆上祝明妃。
黄州黄冈县西北百五十里有木兰山,南齐时在此设县,名木兰县,梁朝改名为梁安县,隋又改梁安县为木兰县,唐朝省入黄冈县。北朝有一首民间故事诗名《木兰诗》,写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塞外征战十二年胜利归来的英勇故事。木兰是北方人,本与黄冈无关,大概在木兰故事流传之后,有好事者因木兰山、木兰县之名与木兰相同,于是加以附会,立庙于此,以祀木兰。
〔 拂云堆 〕拂云堆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喇特旗西北。堆上有祠,名拂云祠,为塞外少数民族祭祀求福之所。〔 明妃 〕即王昭君,西汉元帝宫人,出嫁于匈奴呼韩邪单于。晋人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亦称明妃。
即事黄州作
因思上党三年战,
闲咏周公《七月》诗。
竹帛未闻书死节,
丹青空见画灵旗。
萧条井邑如鱼尾,
早晚干戈识虎皮。
莫笑一麾东下计,
满江秋浪碧参差。
杜牧会昌四年九月由黄州刺史迁为池州刺史,这首诗大概是其本年将要离开黄州,赴池州新任时所作。
〔 因思句 〕会昌三年(843年)四月,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卒,其侄刘稹自为留后,抗拒朝命。八月,朝廷发河中、河阳、太原等五道兵讨伐,会昌四年八月,昭义军将郭谊杀刘稹降。所谓“上党三年战”即指此事。昭义节度使治所在潞州(山西长治市),古上党地,战事只打了两年,诗中所谓“三年事”,不必拘看。杜牧作这首诗时,可能讨平昭义的消息还没有传到黄州。〔 闲咏句 〕《七月》,《诗经·幽风》篇名,《诗经》小序说:“《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这句诗意思是说,经过讨伐昭义叛镇这次战乱,朝廷也应当像周公那样遇变故而思王业艰难,自己省察一下。〔 竹帛二句 〕竹与帛是西汉以前人写书的工具(那时还没有纸),后人用“竹帛”指书籍。“丹青”是绘画的颜色。《汉书·礼乐志》录《郊祀歌·惟泰元》“招摇灵旗”,颜师古注:“画招摇(星名)于旗以征伐,故称灵旗。”这两句诗是说朝廷讨伐刘稹,虽然发了许多兵,但是诸将作战不力,没有听说因战死而写在史册中的。〔 萧条句 〕《周易·井卦》卦辞:“改邑不改井。”古代人民聚居之处叫作“邑”,小的只有十家左右,所以《论语》记“十室之邑”。此处用“井邑”指乡村。《诗经·周南·汝坟》:“鲂鱼赪尾,王室如毁。”《毛传》:“赪,赤也。鱼劳则尾赤。”言王政酷烈,人民徭役繁重,如鱼劳而尾赤。杜牧这句诗是说当时内战发生,征调频繁,人民劳苦,农村萧条。〔 早晚句 〕《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复用兵也。”这句诗是希望战争不久即可以结束。〔 一麾 〕刘宋诗人颜延之作《五君咏》,其中一首咏阮始平(咸),有两句云:“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唐代的刺史相当于魏晋的郡守,所以杜牧此处用颜诗中的“一麾”,说自己将赴池州刺史新任,不过颜诗中的“麾”是动词,指麾之义,是说阮咸为荀勗所排挤而出为始平太守,杜牧此句诗中“一麾”的“麾”字似乎是用作名词,作“旌麾”解。这个问题以后在《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的注释中还要谈到。
寄浙东韩乂评事
一笑五云溪上舟,
跳丸日月十经秋。
鬓衰酒减欲谁泥?
迹辱魂惭好自尤。
梦寐几回迷蛱蝶?
文章应广《畔牢愁》。
无穷尘土无聊事,
不得清言解不休。
大和八年杜牧在扬州做淮南节度掌书记时,曾有事到越州,会见韩乂(《樊川文集》卷十六《荐韩乂启》)。此诗说:“一笑五云溪上舟,跳丸日月十经秋。”自大和八年下数十年,应是会昌四年。但是诗中所谓“十经秋”,是约略之词,不一定恰是十年,所以此首诗亦不敢断定即是会昌四年所作,姑且附在此处。
〔 浙东韩乂评事 〕唐浙东观察使治越州(浙江绍兴)。韩乂是越州人,这时大概正在浙东观察使府为幕僚,唐代幕职,常带京官衔,评事即大理评事,是韩乂的京衔。杜牧在沈传师宣州幕时曾与韩乂同事,很佩服韩乂为人廉慎高洁,大和八年到浙东,看到韩乂家居研究《周易》,不交接官府,于是更认识了他的恬淡的志操。后来曾推荐他做御史。〔 五云 溪〕即是若邪溪,在今浙江绍兴东南。唐徐浩来游,说:“曾子不居胜母之闾,吾岂游若邪之溪?”遂改为五云溪。〔 跳 〕读平声。〔 泥 〕读作去声,软缠之义,沾滞也。〔 自尤 〕自己怨恨自己。〔 梦寐句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畔牢愁 〕汉扬雄作文模仿屈原《惜诵》以下至《怀沙》为一卷,名曰《畔牢愁》。“畔”,反也。“牢愁”即是忧愁之义。
皇风
仁圣天子神且武,
内兴文教外披攘。
以德化人汉文帝,
侧身修道周宣王。
迒 蹊巢穴尽窒塞,
礼乐刑政皆弛张。
何当提笔待巡狩,
前驱白旆吊河湟!
唐武宗在晚唐皇帝中是比较能振作的,外御回鹘,内平泽潞,并有收复河湟之意。《通鉴·唐纪六十三》会昌四年三月:“朝廷以回鹘衰微,吐蕃内乱,议复河湟四镇十八州,乃以给事中刘濛为巡边使,使之备器械糗粮及诇吐蕃守兵众寡。”杜牧这首诗大概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所写的。收复河湟,本来是杜牧平生所最关心的一件大事,武宗现在命刘濛为巡边使,规划收复河湟,所以杜牧作这首诗加以歌颂,希望这个事业能够成功。
〔 仁圣天子 〕指唐武宗。会昌二年四月,宰相李德裕等上尊号曰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 披攘 〕讨伐。〔 以德二句 〕此二句是以汉文帝、周宣王作比况,颂扬唐武宗。《汉书·文帝纪赞》说文帝“专务以德化民”。《诗经·大雅·云汉》,《序》说宣王“遇灾而惧,侧身修行”。〔 迒 〕兽迹。〔 蹊 〕道路。〔 巡狩 〕古时天子出行称为巡狩。〔 白旆 〕“旆”是旗尾。《诗经·小雅·六月》:“白旆央央。”《六月》是叙述周宣王北伐□狁的诗,杜牧此处用白旆,是希望唐武宗能征伐吐蕃,收复河湟失地,如周宣王之征伐□狁。〔 河湟 〕见前《郡斋独酌》诗注。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
七子论诗谁似公?
曹刘须在指挥中。
荐衡昔日知文举 ,
乞火无人作蒯通。
北极楼台长挂梦,
西江波浪远吞空。
可怜“故国三千里”,
虚唱歌辞满六宫 。
杜牧于会昌四年九月由黄州刺史迁池州刺史(唐池州治所秋浦县,今安徽贵池),会昌六年九月又迁睦州刺史,在池州整两年。此首及以下《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等五首,都是在池州所作,但不能确定为哪一年。
张祜,字承吉,清河(河北清河)人,为处士,宣宗大中时卒,有诗一卷。张祜在宪宗元和时,就以作乐府诗及宫词得名,到会昌中,他已经相当老了。张祜与杜牧以前并不相识,但是彼此闻名,杜牧做池州刺史时,张祜从长江下游乘船到池州来访杜牧,途中先作了一首《江上旅泊呈杜员外》诗寄来:“牛渚南来沙岸长,远吟佳句望池阳。野人未必非毛遂,太守还须是孟尝。”(同文书局石印本《全唐诗》卷十九。按张祜寓居丹阳(江苏丹阳),他这次来访杜牧,可能是自润州(镇江)乘船,溯江而西,所以经过牛渚,牛渚在今安徽当涂县。杜牧接到张祜诗之后,很高兴,就作了这首诗酬答他。这首诗气势矫健,音节高亮,是杜牧精心结撰的作品,其中充满了对张祜的称赞与同情。
〔 七子 〕在汉献帝建安时,亦即曹操执政时期,曹氏父子喜好文学,他们周围有许多文人,其中著名的有七个,就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后世称为“建安七子”。〔 曹刘 〕指曹植、刘桢,都是建安时五言诗人中的杰出者。〔 荐衡二句 〕“荐衡”是孔融的故事。孔融,字文举,深爱祢衡之才,曾上书于汉献帝,推荐祢衡。“乞火”是蒯通的故事。蒯通是秦汉间的辩士,汉初曹参为齐相,请蒯通为客。齐处士东郭先生、梁石君,当楚汉战争时,曾为齐王田荣强劫出来做事,后来田荣失败,东郭先生、梁石君以曾从田荣为羞耻,隐居深山。有人对蒯通说:“先生很能向曹相国面前推荐贤人,为什么不推荐东郭先生与梁石君呢?”蒯通说:“好,我村中有一位妇人,与同村一位老婆婆相好。这位妇人家中晚间丢失了一块肉,她的婆母以为是她偷吃了,于是生气,将她赶出去。妇人临走时,到她所相好的老婆婆处去辞行,并且对她说明缘故。老婆婆说:‘你慢些走,我可以使你婆母追你回来。’于是这位老婆婆就捆了一捆乱麻到丢肉的这家去乞火,并且说:‘昨夜我家的狗偷了一块肉来,互相争肉,咬死了一只狗,所以我乞火回去煮狗肉吃。’丢肉的这家婆母一听,就明白了,她家所丢的肉原来是狗偷去的,冤枉了她的儿媳,于是立刻派人把她的儿媳追回。老婆婆并非谈说之士,捆了麻去乞火也并非为被赶走的儿媳讲情,但是恰好能感动她的婆母。我现在也要乞火于曹相国。”于是蒯通见曹相国说:“妇人有丈夫死了三天就改嫁的,有幽居守寡不出门的,你如果娶妻,选哪一个?”曹相国说:“要守寡不嫁的。”蒯通说:“求臣也是这样。东郭先生、梁石君都是齐国的才俊之士,隐居不出,未尝钻营求官,你应当延揽他们。”曹相国说:“好。”于是都请他们做上宾。当时令狐楚曾推荐张祜于唐穆宗,穆宗问元稹:“张祜怎样?”元稹说:“张祜雕虫小巧,如果皇帝奖励他,恐怕风教变坏。”于是穆宗遂不用张祜。(《唐摭言》卷十一“荐举不捷”条)所以杜牧此二句诗,借用孔融与蒯通的故事,慨叹张祜怀才不遇,虽然有人上表推荐,但是可惜没有人再在皇帝面前替他说好话的。这两个典故用得都很恰切。张祜自己的诗中也曾发过同样的感慨,他在《寓怀寄苏州刘郎中》诗中说:“天子好文才自薄,诸侯力荐命犹奇。贺知章口徒劳说,孟浩然身更不疑。”(《唐诗纪事》卷五十二)〔 北极句 〕北极星也叫北辰。孔子曾说: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所以后人常以“北极”代表朝廷。代宗时,吐蕃统治者侵入长安,后来被郭子仪的兵驱逐出去,杜甫作诗有“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之句。此处“北极楼台长挂梦”,是说张祜虽然摈斥不用,但是心中还是常常思念朝廷。〔 西江 句 〕张祜自长江下游溯江来池州,自东向西行,所以“西江波浪远吞空”句是形容他在乘舟途中所见的景象。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百感衷来不自由,
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
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
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
千首诗轻万户侯!
穆宗长庆时,白居易做杭州刺史,张祜与徐凝都来到杭州,希望白居易贡举他们赴京应进士举。白居易试以诗赋,试毕,以徐凝为解元,张祜很不服气。这次来到池州,大概对杜牧谈起此事,杜牧对白居易一向存有偏见,因此在这件事上也同情张祜,这首诗中后四句,都是不满白居易而慰藉张祜的(范摅《云溪友议》卷中及《唐诗纪事》卷五十二)。对此,皮日休《论白居易荐徐凝屈张祜》则谓:“杜牧之刺池州,祜且老矣,诗益高,名益重,然牧之少年所为,亦近于祜,为祜恨白,理亦有之。”(《全唐文》卷七九七)
〔 九峰楼 〕冯注说,《唐诗鼓吹》作“九华楼”,又引《清一统志》说,池州九华楼在贵池县九华门上,唐朝建筑的。〔 睫在句 〕睫是目旁毛。古人说:“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见豪毛而不见其睫也。”(《史记·越世家》)比喻人有所蔽,观察他人或远方都很清楚,但是看不见自己近旁的东西。杜牧这句诗是借喻白居易不免有所蔽,因此不能欣赏张祜诗的好处。
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独沾衣!
〔 九日 〕就是夏历九月初九日,所谓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要登高,饮菊花酒。〔 齐山 〕在今贵池县南三里,有十馀峰,其高齐等,故名齐山。〔 翠微 〕远山的青色,此处即代表山。〔 开口笑 〕宋张淏《云谷杂记》卷二“开口笑”条:“杜牧之九日登齐山诗云‘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开口笑字似若俗语,然却有所据,《庄子》:‘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于此益见牧之于诗不苟如此。”〔 酩酊 〕喝酒醉了谓之酩酊。〔 牛山句 〕春秋时,齐景公登牛山(在齐国都城临淄南),北望齐国说:“美哉国乎!……使古而无死者,则寡人将去此而何之?”于是伤感,泣下沾襟。
《唐诗纪事》卷五十二载张祜《和杜牧之齐山登高》诗:“秋溪南岸菊霏霏,急管繁弦对落晖。红叶树深山径断,碧云江净浦帆稀。不堪孙盛嘲时笑,愿送王弘醉夜归。流落正怜芳意在,砧声徒促授寒衣。”宋魏泰《临汉隐居诗话》:“池州齐山石壁有刺史杜牧、处士张祜题名。”可见杜牧此次是与张祜同游齐山,所谓“与客携壶上翠微”的客,即指张祜。二人均有怀才不遇之感,所以这首诗以旷达之辞发抒愤慨。
池州春送前进士蒯希逸
芳草复芳草,断肠还断肠。
自然堪下泪,何必更残阳?
楚岸千万里,燕鸿三两行。
有家归不得,况举别君觞!
〔 蒯希逸 〕字大隐,会昌三年登进士第。
秋浦途中
萧萧山路穷秋雨,
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
“来时还下杜陵无?”
池州清溪
弄溪终日到黄昏,
照数秋来白发根。
何物赖君千遍洗?
笔头尘土渐无痕。
春末题池州弄水亭
使君四十四,两佩左铜鱼。
为吏非循吏,论书读底书?
晚花红艳静,高树绿阴初。
亭宇清无比,溪山画不如。
嘉宾能啸咏,官妓巧妆梳。
逐日愁皆碎,随时醉有馀。
偃须求五鼎,陶只爱吾庐。
趣向人皆异,贤豪莫笑渠。
诗中有“使君四十四”句,应是会昌六年(846年)作,杜牧四十四岁。
〔 弄水亭 〕冯注引《大清一统志》:“弄水亭在贵池县(即唐池州治所秋浦县)南通远门外,唐杜牧建,取李白‘饮弄水中月’之句为名。”〔 两 佩句〕唐代制度,新任刺史受命后,要领鱼符。鱼符是一种鱼形的符,是铜做的,中分为二。刺史受命后,执左鱼至州,与留存在州库的右鱼合契,以为凭信(程大昌《演繁露》卷一)。所以“两佩左铜鱼”就是两次做刺史的意思。〔 底书 〕“底”是东晋到唐宋时人的俗语,如同今人说“什么”。〔 官妓 〕影宋本、影明本《樊川文集》均作“宫妓”,“宫”是误字,今从冯注樊川诗校改为“官妓”。官妓是公家所养的妓女,唐宋时各州都有官妓。〔 偃须句 〕西汉主父偃是一个热衷富贵的人,他曾说:“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亨(即是烹字)耳。”〔 陶只句 〕陶潜安于贫贱,隐居不仕,躬耕自给,他所作《读山海经》诗:“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渠 〕古人俗语,如同今人说“他”。
新定途中
无端偶效张文纪,
下杜乡园别五秋。
重过江南更千里,
万山深处一孤舟。
新定是睦州郡名。杜牧于会昌六年九月自池州改授睦州刺史,时年四十四岁。唐睦州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遂安、还淳等六县,治所建德县(今浙江建德)。睦州元和时户数九千五十四,也是一个穷僻的小州。此诗是本年赴睦州刺史任时途中所作。诗中云:“下杜乡园别五秋。”杜牧于会昌二年春离长安出守黄州,至会昌六年九月恰为五秋。
〔 无端句 〕东汉张纲,字文纪,顺帝时,官御史,上书弹劾权奸梁冀及其弟梁不疑,被出为广陵太守。杜牧此句诗以张纲自比,意思是说,他也是因为性情刚直,得罪权臣(大概是指李德裕),而被排挤,出守远郡。〔 下杜 〕在长安南,杜牧家中有别墅在下杜樊乡。〔 重过二句 〕杜牧此次赴任是由池州乘船沿长江东行,到润州,转运河南下,到杭州,再溯富春江而上,即到睦州。杜牧《祭周相公文》(《樊川文集》卷十四)曾叙述他由池州到睦州时的情况说:“东下京江,南走千里。曲屈越嶂,如入洞穴。惊涛触舟,几至倾没。万山环合,才千馀家。”可与此两句互证。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
雪溺前溪水,啼声已绕滩。
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
迹去梦一觉,年来事百般。
闻君亦多感,何处倚栏干?
邢员外即邢群,字涣思。《樊川文集》卷八《唐故歙州刺史邢君墓志铭》:“会昌五年,涣思由户部员外郎出为处州,时某守黄州岁满转池州。……涣思罢处州,授歙州,某自池转睦,歙州相去直西东三百里。”此诗是杜牧为睦州刺史时作,时邢群正做歙州刺史(唐歙州治所歙县,今安徽歙县)。杜牧于会昌六年冬到睦州刺史任,宣宗大中二年八月内调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居睦州约两年。此诗及以下所选的《睦州四韵》等三首,大概都作于大中元年或二年。
〔 前溪 〕在睦州分水县(今浙江分水)南,出柳柏乡,会于天目溪。
睦州四韵
州在钓台边,溪山实可怜。
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
好树鸣幽鸟,晴楼入野烟。
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
〔 钓台 〕睦州桐庐县(今浙江桐庐)西三十里富春江北有严子陵钓台。〔 可怜 〕六朝及唐人诗中用“可怜”,有时作“可爱”之义,不一定都是如今人所说的可怜悯。〔 中酒 〕“中”读去声,中酒即是喝醉了酒。
《瀛奎律髓》原批:“轻快俊逸。”纪昀批语谓:“风致宜人。三四今已成套,然初出自佳,六句不自然,结得浅淡有情。”
朱坡绝句三首(选一)
故国池塘倚御渠,
江城三诏换鱼书。
贾生辞赋恨流落,
只向长沙住岁馀 。
杜牧自黄州刺史迁池州,又迁睦州,三州的州城都临江,故曰“江城”,此诗中有“江城三诏换鱼书”之句,当是在睦州所作。
〔 故国句 〕“故国”即是故乡之义,“故国池塘”即指朱坡的别墅,因在长安城外,所以说“依御渠”。〔 朱坡 〕在长安城南约四十里,杜牧的祖父杜佑在此地有别墅。〔 鱼书 〕“鱼”是鱼符,唐代新受任命的刺史都要领左鱼符以为凭信,已见前《春末题池州弄水亭》诗注。除左鱼之外,又有敕牒,故总名“鱼书”(《演繁露》卷一)。〔 贾生二句 〕贾生是贾谊。贾谊当汉文帝时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地方卑湿,贾谊心中牢骚,曾作《鸟赋》,自伤贬谪,后来文帝将他召还。此处说“只向长沙住岁馀”,并自注“文帝岁馀思贾生”,是根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传中叙述贾谊作《鸟赋》,又说:“后岁馀,贾生征见。”所谓“后岁馀”,是说在作《鸟赋》后岁馀,并不是说贾生谪居长沙只有岁馀,而实际上贾谊谪居长沙是四年多(汪中《述学·贾谊年表》),杜牧此诗说贾谊“只向长沙住岁馀”,是不大确切的。不过古人作诗用典故与做考据不同,诗人常是灵活运用,读者应当心知其意而不可以拘泥。杜牧此诗之意,是借贾谊作衬托,伤感自己“三守僻左,七换星霜”,久不得召还,不如贾谊那样在长沙住了没多久就被征召入京了。
忆游朱坡四韵
秋草樊川路,斜阳覆盎门。
猎逢韩嫣骑,树识馆陶园。
带雨经荷沼,盘烟下竹村。
如今归不得,自戴望天盆。
此诗也是杜牧想念朱坡的作品,可能是与《朱坡绝句》同时作。
〔 樊川 〕是一条小河,在唐长安城南三十馀里,流入潏水。它所经流的这一带地方也叫樊川。朱坡就在樊川,杜佑有别墅在此。杜牧的外甥裴延翰所作杜牧《樊川文集序》说:“长安南下杜樊乡,郦元注《水经》,实樊川也。延翰外曾祖司徒岐公(即杜佑)之别墅在焉。”杜牧少时常在此处游玩,晚年从湖州刺史调入京都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又出俸钱将樊川别墅修治,自己说愿意老为樊川翁,所以他的诗文著作也起名为《樊川文集》。〔 覆盎门 〕汉长安城南出东头第一门曰覆盎门,一曰杜门。此处是借用,指唐长安城南面的城门。〔 猎逢二句 〕韩嫣(音偃)是汉武帝的幸臣。江都王入朝,有诏允许他跟随皇帝到上林苑去打猎。汉武帝先使韩嫣乘皇帝的副车,数百骑兵跟随着,驰入上林苑视兽,江都王看见,以为是汉武帝来了,伏谒道旁。“骑”读去声,指骑兵。馆陶公主是汉武帝之姑,曾将她的长门园献给汉武帝,长门园在汉长安城东南。此二句是说樊川朱坡一带常有权贵游玩,并多有贵人园亭。〔 自戴句 〕司马迁《报任安书》:“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这是汉人的谚语,意思是说,头戴盆则不能望天,望天则不能戴盆,这两件事在性质上是不能同时并作的。杜牧此句诗是说,自己在外做官,因此不能回到故乡朱坡的别墅游玩,如同戴盆则不能望天一样。
秋晚早发新定
解印书千轴,重阳酒百缸。
凉风满红树,晓月下秋江。
岩壑会归去,尘埃终不降。
悬缨未敢濯,严濑碧淙淙。
大中二年八月,杜牧由睦州刺史内升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九月即离睦州赴京。此诗是离睦州时作,是年杜牧四十六岁。
〔 书千轴 〕唐朝时候的书,其形式都是卷子。把若干张纸粘连起来,成一横幅,用一根细木棒做中心,从左向右,围绕木棒卷起来,成为一卷,这根细木棒叫作轴,与今日的画卷相似。所以“书千轴”就是书千卷。〔 悬缨二句 〕《孟子·离娄篇》引《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缨是冠系,以二组系于冠,结于颐下。“严濑”即是严陵濑,桐庐县有桐溪,自桐溪至於潜有九十六濑,第二即严陵濑。“淙淙”,水声。淙,士江切,读双。此二句意思是说,严陵濑的水虽然碧绿清澈,但是自己仍然为官职所羁,尘埃奔走,所以不敢濯缨。
江南怀古
车书混一业无穷,
井邑山川今古同。
戊辰年向金陵过,
惆怅闲吟忆庾公。
诗中有“戊辰年向金陵过”之句,知是大中二年戊辰所作,杜牧是年由睦州赴京,路过金陵(今南京),联想到梁末侯景举兵反,围攻建康(南京),恰是在太清二年戊辰(548年),所谓“怀古”,即指此事,并且联想到庾信。庾信是南北朝末年杰出的文学家,擅长诗赋与骈文,梁武帝末年,他在朝廷做官,遭遇侯景之乱,梁元帝时他奉使至西魏,这时西魏灭梁,他就留居北朝。他伤感梁朝末年的丧乱以至于灭亡,曾作《哀江南赋》。《哀江南赋序》开头即说:“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诗中“车书混一”,也是用《哀江南赋序》:“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混一车书”是用《礼记·中庸》:“车同轨,书同文。”
〔 井邑 〕《周易·井卦》卦辞:“改邑不改井。”此处用“井邑”即指土地村落。
今皇帝陛下一诏征兵不日功集河湟诸郡次第归降臣获睹圣功辄献歌咏
捷书皆应睿谋期,
十万曾无一镞遗。
汉武惭夸朔方地,
宣王休道太原师。
威加塞外寒来早,
恩入河源冻合迟。
听取满城歌舞曲,
凉州声韵喜参差。
此诗是大中三年所作,是年杜牧在长安,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四十七岁。“河湟”见前《郡斋独酌》诗注。河湟一带地方,自唐肃宗以来,即逐渐为吐蕃统治者所侵占。大中三年二月,吐蕃内乱,陷于吐蕃的秦、原、安乐三州及石门等七关的人民起义归唐。(唐秦州治所上邽县,在今甘肃天水东北;原州治所平高县,在今宁夏固原;安乐州治所在今宁夏中卫。石门等七关即是石门、驿藏、制胜、石峡、木靖、木峡、六盘七关,都在原州境中。)宣宗以太仆卿陆耽为宣谕使,诏泾原、灵武、凤翔、邠宁、振武,皆出兵应接。六月,唐泾原节度使康季荣等取原州及石门等六关。七月,灵武节度使朱叔明取安乐州,邠宁节度使张君绪取萧关,凤翔节度使李玭取秦州。八月,河陇老幼一千馀人来到长安,宣宗登延喜门楼接见他们,他们欢呼跳舞,脱去胡服,换上汉服,观看的人都呼“万岁”。此年杜牧在京做官,可能亲眼看到这种盛况。
〔 睿谋 〕“睿”,音锐,圣智也。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常用“睿”字恭维皇帝,所以“睿谋”就是说宣宗的谋划策略。〔 十万句 〕“镞”是箭头。此句是说兴十万大兵,但是没有遗失一个箭头,就是说很容易地收复了失地。〔 汉武句 〕汉武帝收复了匈奴所侵占的河套地方,设立朔方郡。〔 宣王句 〕《诗经·小雅·六月》写周宣王北伐,其中有“薄伐□狁,至于大原”句(“大”音泰)。此处所谓“大原”在今宁夏固原。〔 河源 〕黄河之源在今青海境,唐鄯州鄯城有河源军,在湟水东。〔 听取二句 〕此二句是说收复河湟之后,河湟人民多来到长安,于是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音乐也在长安盛行起来了。“参差”,见《杜秋娘诗》注。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选四)
觚棱金碧照山高,
万国珪璋捧赭袍。
舐笔和铅欺贾马,
赞功论道鄙萧曹。
东南楼日珠帘卷,
西北天宛玉厄豪 。
四海一家无一事,
将军携镜泣霜毛。
晴云似絮惹低空,
紫陌微微弄袖风。
韩嫣金丸莎覆绿,
许公鞯汗杏粘红。
烟生窈窕深东第,
轮撼流苏下北宫。
自笑苦无楼护智,
可怜铅椠竟何功。
雨晴九陌铺江练,
岚嫩千峰叠海涛。
南苑草芳眠锦雉,
夹城云暖下霓旄。
少年羁络青纹玉,
游女花簪紫蒂桃。
江碧柳深人尽醉,
一瓢颜巷日空高。
束带谬趋文石陛,
有章曾拜皂囊封。
期严无奈睡留癖,
势窘犹为酒泥慵。
偷钓侯家池上雨,
醉吟隋寺日沉钟。
九原可作吾谁与?
师友琅琊邴曼容。
此诗共六首,第六首中有“谁识大君谦让德”句(此首未选),原注:“圣上不受徽号。”冯集梧《樊川诗集注》:“《唐会要》,文宗太和七年十二月,宰臣王涯等请册徽号,不许。开成二年二月,宰相郑覃等频表请,上固谦抑,不允。宣宗大中三年十二月,群臣以河湟既复,请加尊号,上深执谦让,三表不许。此云不受徽号,未知是文是宣,然六诗以‘四海一家无一事’起,而以‘一豪(毫)名利斗蛙蟆’结之,其为收复河湟后作与?”按冯说是。大和七年、开成二年杜牧均不在京,大中三四年间在京,四年秋始出守湖州,此六首诗盖大中四年(850年)春间作,时杜牧四十八岁。
此几首诗写当时长安城中,朝廷粉饰太平,权贵争为豪侈,士女耽于游赏,而自己避远权势,淡泊自守。
〔 觚棱 〕见前《杜秋娘诗》注。〔 万国句 〕此句是说万国都来向唐政府朝贡。周代诸侯朝周王用圭(玉器,上圆),朝王后用璋(半圭)。唐代制度,皇帝穿赭袍。〔 舐笔 〕《庄子·田子方》:“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舐”,音士,以舌接物也。“铅”,铅粉笔也,可以涂改误字。“舐笔和铅”即指写文章,“贾马”指贾谊与司马相如,都是西汉朝臣中擅长文学者。此句意思是说,当时朝廷中文学侍从之臣才气都胜过贾马。〔 赞功句 〕此句是说当时宰相政治之才也都超过西汉的萧何与曹参,萧曹都是西汉的名相。此句与上句都是表面的颂扬,并非杜牧真实的意见。〔 西北句 〕“宛”指大宛(音鸳),汉西域国名,在今苏联中亚费尔干地区。大宛国产好马,称为天马。汉武帝曾派兵征大宛,取得良马而还。原注引《诗》“鞗革金厄”见《大雅·韩奕》,鞗(音条)革,马辔首也。金厄,以金为环,缠扼辔首。
〔 紫陌 〕京都的道路。〔 韩嫣句 〕韩嫣是汉武帝的幸臣,见前《忆游朱坡四韵》诗注,他好弹射,以金为弹丸。〔 许公句 〕北周宇文述封许国公,性好奇,喜炫耀,制马鞯(马鞍,音笺),于后角上缺方三寸,以露白色,时人仿效,称为许公缺势。〔 窈窕 〕幽深貌。〔 东第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位为通侯,居列东第。”《索隐》:“列甲第在帝城东,故云东第也。”此处用“东第”是指王侯的住宅。〔 流苏 〕古时以五彩羽为垂饰,叫作“流苏”,贵人车上也有这种装饰。〔 北宫 〕汉长安城中有北宫,即桂宫,因为在未央宫北,故名北宫。〔 自笑二句 〕楼护是西汉末年人,善谈论,能交结贵人,为外戚王氏五侯的上客。同时扬雄也在长安做官,他不善于逢迎奔走,许多年不迁官,惟喜研究学问,常怀铅提椠(铅是铅粉笔,椠是木牍),从各郡国的上计吏访问殊方绝域的语言,后来作成《方言》一书。此二句是杜牧说他自己不屑于像楼护那样结交权贵,而是像扬雄一样,虽有学问而做官并不得意。
〔 九陌〕 汉代长安有八街九陌。此处借用指唐代长安城中的大街。〔 江练 〕南齐谢朓诗:“澄江静如练。”“练”是洁白的熟绢。此处是借用,说长安大街街道的平静。〔 岚嫩句 〕此句是说长安城南的终南山峰峦起伏,如同海涛一样。〔 南苑 〕〔 夹城 〕均见前《杜秋娘诗》注。〔 霓旄 〕即是霓旌,皇帝仪仗的一种,析羽毛,染以五彩,缀以缕为旌,有似虹霓。〔 江碧柳深 〕江指的是长安城东南的曲江池,池畔多柳树。
〔 一瓢句 〕孔子弟子颜回很穷,居住在陋巷,一箪食,一瓢饮。杜牧此句是以颜回自比。
〔 文石陛 〕陛是皇帝宫殿的台阶,经常是用玉或文石砌成。〔 皂囊封 〕汉代制度,群臣上章表,通常是启封,如果说秘密的事,则封在皂囊中。皂是黑色。〔 泥 〕读去声,见前《寄浙东韩乂评事》诗注。〔 九原句 〕九原,春秋晋国卿大夫墓地,在今山西绛县北境。《礼记·檀弓》:“赵文子与叔誉(即叔向)观乎九原,文子曰:‘死者如可作也,吾谁与归?’”意思是说:死去的人,如果可以复生,我同谁在一起呢?我赞同谁呢?〔 邴曼容 〕西汉琅琊人,养志自修,做官不肯过六百石(汉代官年俸以米计,俸米的多少定官职的高低,六百石还是相当低的职位),辄自免去。
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
捧诏汀洲去,全家羽翼飞。
喜抛新锦帐,荣借旧朱衣。
且免材为累,何妨拙有机?
宋株聊自守,鲁酒怕旁围。
清尚宁无素?光阴亦未晞。
一杯宽幕席,五字弄珠玑。
越浦黄甘嫩,吴溪紫蟹肥。
平生江海志,佩得左鱼归。
此诗是大中四年所作。因为杜牧做官多年,并未多置产业,主要是靠官俸生活,并且他的经济负担相当重,他的弟弟杜□害眼病多年,还有他的李氏寡妹,都住在扬州,靠他供养,他的堂兄杜慥罢官闲居,也要他接济,而刺史官俸厚,所以当他任刺史七年之中,可以供给弟弟、妹妹及堂兄,“一家骨肉,四处安活”。自从大中二年调为京官以后,京官俸薄,于是“一家骨肉,四处皆困”,所以杜牧在大中三年闰十一月曾上书宰相请求外放为杭州刺史,大中四年夏又三次上书宰相请求外放为湖州刺史(均见《樊川文集》卷十六)。唐朝士大夫做官,重内轻外,一般说来,都愿意做京官,杜牧自请外放,是很特殊的。他在几次上宰相书中,都是提出经济的原因,京官俸薄,不能维持,所以希望外放,刺史官俸厚,可以供养弟妹等。杜牧请求外放,可能还另有隐衷,就是不满意当时朝政,觉得在朝也不能有所作为,参看上面所选的《长安杂题长句六首》及下面所选的《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诸诗,可以参悟其中消息。这年秋天,宰相允其所请,外放他为湖州刺史(唐湖州治所乌程县,在今浙江吴兴)。湖州又名吴兴郡,所以诗题上说“出守吴兴”。至于所谓“新转南曹,未叙朝散”者,杜牧本年由司勋员外郎新转吏部员外郎,唐代官制,吏部员外郎二人,一人判南曹,杜牧大概是吏部员外郎判南曹,唐人做官,除官职外,尚有官阶,朝散大夫是官阶名,从五品下,吏部员外郎是从六品上,但是叙官阶时可以加朝散大夫,杜牧这时新转吏部员外郎,还未叙官阶,所以说“新转南曹,未叙朝散”。
〔 锦帐 〕汉代制度,尚书郎入直台中,政府供给锦被帷帐。杜牧此处用“锦帐”代表他的吏部员外郎的官职。〔 朱衣 〕唐代制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绯,六品七品以绿,八品九品以青,后改为碧。凡授都督刺史,未及五品者,并听着绯佩鱼,离任则停之。(《唐会要》卷三十一)杜牧以前做刺史时,服绯,后来调进京为员外郎,改服绿色,现在外放为刺史,又可以服绯了,所以说“荣借旧朱衣”,绯是红色,故称朱衣。官吏公服的颜色以官品的高下而有所区别,服色视散官不视职官。《野客丛书》“唐阶官之制”条:“唐制服色不视职事官,而视阶官之品,至朝散大夫,方换五品服色,衣银绯。”《西清诗话》:“唐借服色,皆并鱼假之。……《唐书》载牛丛为睦州刺史,赐金紫,辞曰:‘臣今衣刺史所假绯,即赐紫为越等。’乃赐银绯。”〔 材为累 〕《庄子·山木》篇:“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宋株二 句 〕“宋株”是《韩非子》中讲的一个故事:宋国有一个农人耕田,他田中有一株树,有一只兔子碰在树上死了。农人拾了这只死兔,得了便宜,于是放下农具,不耕地,在树下守着,希望再有兔子来碰死。《庄子·胠篋》谓“鲁酒薄而邯郸围”,故事是这样的:战国时,楚国大会诸侯,鲁国与赵国都向楚王献酒,鲁酒薄而赵酒醇。楚王管酒的官向赵国使者求酒,赵使者不给他,管酒官生气,于是将赵国的酒与鲁国的酒对换了,献给楚王。楚王不满意赵国的酒薄,派兵攻赵,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此二句的意思是说,自己愿安分守拙,但是常怕遇到意外的灾难。〔 幕席 〕晋刘伶旷达好饮酒,他作《酒德颂》说:“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就是以天为帐幕、以地为席子的意思。〔 黄甘 〕即黄柑。〔 左鱼 〕见前《春末题池州弄水亭》诗注。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清时有味是无能,
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
乐游原上望昭陵。
此首与下一首都是大中四年秋杜牧将离长安赴湖州刺史任时作。
〔 乐游原 〕在长安城内升平坊(即今大雁塔东北之高地),地势甚高,四望宽敞。每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京都士女多来此地登临游赏。〔 一麾 〕刘宋诗人颜延之作《五君咏》诗,其中一首咏阮始平(咸),有两句云:“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麾是动词,指麾之义,说阮咸为荀勖所排挤而出为始平太守。杜牧将出守湖州,所以用颜延之诗“一麾”的字面,不过杜牧此句“欲把一麾”的“麾”字是名词,乃旌麾之意,与颜诗句意不合,宋人潘子美、沈括、朱弁等都指出这一点,认为是不精审。但是用“麾”字作名词,指郡守,并非自杜牧始,明胡震亨说:“‘一麾’,《笔谈》谓今人守郡用颜延年‘一麾乃出守’,误自杜牧始,此说亦未为是。观《三国志》‘拥麾守郡’,《文选》‘建麾作牧’,此语在牧之前久矣。汉制,太守车两幡,所谓‘麾’也。唐人如杜子美、柳子厚、刘梦得皆用之。谓之误不可。”(《唐音癸签》卷十七)〔 昭陵 〕唐太宗的坟墓,在今陕西旧醴泉县九嵕山。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说:“此盖不满于当时,故末有‘望昭陵’之句。”马永卿《嬾真子》卷四则谓:“盖乐游原者,汉宣帝之寝庙在焉;昭陵即唐太宗之陵也。牧之之意,盖自伤不遇宣帝、太宗之时,而远为郡守也。”
将赴湖州留题亭菊
陶菊手自种,楚兰心有期。
遥知渡江日,正是撷芳时。
〔 陶菊 〕晋陶潜爱菊,他的住宅旁边常种许多菊花,他的诗中也常咏菊花,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等。
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
行乐及时时已晚,
对酒当歌歌不成。
千里暮山重叠翠,
一溪寒水浅深清。
高人以饮为忙事,
浮世除诗尽强名。
看着白□芽欲吐,
雪舟相访胜闲行。
冯集梧《樊川诗集注》:“李郢有《和湖州杜员外冬至日白蘋洲见忆》诗云:‘白□亭上一阳生,谢朓新裁锦绣成。千嶂雪消溪影绿,几家梅绽海波清。已知鸥鸟长来狎,可许汀洲独有名。多愧龙门重招引,即抛田舍棹舟行。’与牧之此诗用韵并同……知此题湖南当是湖州之误。”按冯说甚是,诗题中“湖南”的“南”字应是“州”字之误。至于题中“正初”,可以解释为正月初,但李郢和诗明说《和湖州杜员外冬至日白蘋洲见忆》,而杜牧诗中用“寒水”“雪舟”,也是冬天的口气,“白蘋芽欲吐”,可能是因冬至阳生而言,所以“正初”二字疑亦有误。此诗应是大中四年冬至日作,时杜牧已到湖州刺史任,大中五年七八月间杜牧内擢考功郎中、知制诰,不久即离湖州赴京,不会在冬至日还在湖州作诗了。
〔 李郢秀才 〕李郢,字楚望,住在馀杭(今浙江馀杭),大中十年举进士及第,官至侍御史。他的诗清丽,善于写景抒情。秀才本是唐代科举名目之一,在唐初,秀才科名甚高,“贞观中,有举而不第者坐其州长,由是废绝”(《通典·选举典》)。后来凡是投考进士的人都通称“秀才”(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这时李郢还未中进士,所以杜牧称他为“秀才”。〔 尽强名 〕“强”读上声,勉强之义。〔白蘋〕是一种水草,梁柳恽为吴兴太守,作《江南曲》,有“汀州采白”之句,所以白□遂成为与湖州有关的故事。〔 雪舟 〕晋王徽之(子猷)居山阴,一夜大雪,他忽然想起好友戴安道,于是就在夜间乘小船去看他。
入茶山下题水口草市绝句
倚溪侵岭多高树,
夸酒书旗有小楼。
惊起鸳鸯岂无恨?
一双飞去却回头。
唐湖州属县长城(今浙江长兴)四十里有顾渚山,产紫笋茶,很名贵,德宗贞元以后每年要将此茶入贡于皇帝,当春天采茶时,湖州刺史要亲自来监督。此诗是大中五年(851年)春间杜牧为湖州刺史来顾渚茶山监督采茶时所作。
〔 水口草市 〕水口镇即在顾渚,唐朝在此处设置贡茶院。草市是唐代商品交换的一种场所。唐代商业发达,所以各地多有草市。(据《通鉴》胡注,草市是盖草房以成市里,取其价廉功省。)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樊川文集》卷十一)就提到“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商大户,多居其间”。〔 夸酒句 〕唐长城县有箬溪,箬是竹之一种,因为夹溪箬竹丛生,故名。本地居人取箬下溪水酿酒,其味很美,俗称箬下酒。
沈下贤
斯人清唱何人和?
草径苔芜不可寻。
一夕小敷山下梦,
水如环佩月如襟。
沈下贤,名亚之,吴兴人。元和十年(815年)登进士第。曾为栎阳令、福建团练副使,累迁殿中侍御史。大和三年,柏耆宣慰德州,辟为判官。柏耆得罪贬官,沈亚之受到连累,贬南康尉。后终郢州掾。沈亚之工诗,能作古文,他喜作传奇小说,在当时很有名气,李贺称赞他工为情语,有窈窕之思。小敷山在湖州乌程县西南二十里,沈亚之在这里住过。沈亚之与杜牧的堂兄杜憓熟识,在长安时,常在一起,交情很好。(《沈下贤文集》卷九《送杜憓序》)那时大概杜牧还小,所以未与沈下贤相识,杜牧来湖州做刺史时,沈亚之已死去多年矣。杜牧平日钦佩沈下贤的才名,所以特地到小敷山来凭吊他。此诗是杜牧任湖州刺史时凭吊沈下贤之作,应在大中四年或五年。
〔 和 〕读去声。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
万家相庆喜秋成,
处处楼台歌板声。
千岁鹤归犹有恨,
一年人住岂无情?
夜凉溪馆留僧话,
风定苏潭看月生。
景物登临闲始见,
愿为闲客此闲行。
此诗是大中五年杜牧内擢为考功郎中、知制诰时所作。唐代做官的,新旧交代,叫作为“替”。杜牧这时已将湖州刺史交代,暂时在湖州闲居,准备赴京就新职。
〔 霅溪 〕在唐湖州治所乌程县东南一里,凡四水合为一溪。自浮玉山曰苕溪,自铜岘山曰前溪,自天目山曰馀不溪,自德清县前北流至湖州治所南曰霅溪,四水合流,东北入于太湖。“霅”音洽,其意义是四水激射之声,四水总聚,霅然有声,故名“霅溪”。〔 千岁句 〕古时神话说,辽东人丁令威随师学仙,暂归,化为白鹤,集华表柱头说:“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 一年句 〕杜牧于大中四年秋出守湖州,至大中五年八月去职,恰是一年。似暗用浮屠不三宿桑下之意(周汝昌说)。〔 苏潭 〕在唐湖州乌程县,潭水甚深。唐苏颋少时做乌程尉,曾误落于潭水中,后来苏颋在玄宗时做宰相,乌程人纪念他,将此潭取名为苏公潭。
隋堤柳
夹岸垂杨三百里,
只应图画最相宜。
自嫌流落西归疾,
不见东风二月时。
据《太平广记》卷一百四十四《征应》十引《感定录》说,杜牧自湖州刺史拜中书舍人题汴河云:“自怜流落西归疾,不见春风二月时。”所以知道此诗是大中五年秋杜牧由湖州赴京途中所作。隋炀帝开运河,夹岸多种柳树,所谓“隋柳堤”者指此。
途中一绝
镜中丝发悲来惯,
衣上尘痕拂渐难。
惆怅江湖钓竿手,
却遮西日向长安。
杜牧这时已经四十九岁,将近五十了,头发白了许多,仕宦多年,抱负未能施展,而一官羁身,常是奔走尘埃之中,他对于宣宗大中朝政颇不满意(参看前面所选诸诗可见)。他由京官自请外放,为湖州刺史,山中清幽,可以聊充吏隐,哪知刚刚一年,又要调进京去,所以说“惆怅江湖钓竿手,却遮西日向长安”,表示寥落的情怀。
秋晚与沈十七舍人期游樊川不至
邀侣以官解,泛然成独游。
川光初媚日,山色正矜秋。
野竹疏还密,岩泉咽复流。
杜村连潏水,晚步见垂钩。
杜牧于大中五年秋自湖州刺史归京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大中六年拜中书舍人。杜牧到京后,曾出湖州俸钱修治樊川别墅,下直后常邀友人往游其地(裴延翰《樊川文集序》)。此诗应是大中六年所作。
〔 潏水 〕发源于今陕西西安南秦岭大义谷,西北流,分为二,一注于渭水,一注于沣水。潏水流经杜曲与韦曲间,约三十里,为一带形河谷盆地,即是樊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