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阿(大雅)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似先公酋矣。

尔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百神尔主矣。

尔受命长矣,茀禄尔康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

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

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雝雝喈喈。

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闲且驰。矢诗不多,维以遂歌。

释音:岂,音凯。昄,音版。冯,音凭。颙,音雍。卬,音昂。菶,音绷。

【诗义关键】

这首诗的关键就在“有卷者阿”的“阿”在什么地方。阿是山阿,若能找出这是什么地方的山阿,那么,整首诗的意义就豁然开朗。《菁菁者莪》篇说“菁菁者莪,在彼中阿”,《绵蛮》篇说“绵蛮黄鸟,止于丘阿”,我们曾经证明这些阿都是指首阳山的阿,因为尹吉甫驻扎在这里。此诗的阿是否也指首阳山的呢?兹由七点来证明:

第一,《行苇》篇说“黄耇台背,以引以翼”,是指南仲一方面为卫国人的引导,一方面做宣王的辅翼。此诗说“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也是歌咏一位君子一方面有凭依,一方面又为天子的羽翼,是歌咏的对象相同。

第二,《载见》篇说“载见辟王,曰求厥章”,《裳裳者华》篇说“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维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都是歌咏南仲之得到版图。此诗说“尔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也是讲一位君子得到封地。

第三,诗言“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这位君子一定与天子有密切的关系。就因这位君子能使用士人,才为天子建立了功劳,与南仲的功业也正相合。

第四,我们知道南仲为卫康叔之后,康叔对周室的功劳很大,而此诗说“似先公酋矣”,这位君子是公的后代,对周室也有同样的功劳,与南仲的身世也正相合。

第五,《都人士》篇说“彼都人士”,都是都丽,个子高大的意思。那位都丽的人士指南仲,我们解释《都人士》篇时将做证明。此诗也说“颙颙卬卬,如圭如璋”,颙颙、卬卬,也是形容身材雄伟的样子。

第六,《湛露》篇说“岂弟君子,莫不令仪”,《泂酌》篇说“岂弟君子,民之父母”,“岂弟君子,民之攸归”,“岂弟君子,民之攸塈”,都是用“岂弟君子”来称谓南仲;此诗说“岂弟君子,四方为则”,“岂弟君子,四方为纲”,语意亦复相同。

第七,诗言“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天子所在之地始有凤凰出现,可知这位君子与天子同在一地,与宣王、南仲之现在京正相吻合。

从以上七点证据,假如说这首诗所歌咏的也是南仲,不会有错吧?然南仲与首阳山有什么关系呢?诗言:“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矢,陈。音,德音,尊称别人的语言为德音。来游来歌,以矢其音,就是来这里游,来这里歌,一陈他的德音。不是南仲来首阳山看望尹吉甫吗?南仲到首阳山来看望尹吉甫,尹吉甫写这首诗歌颂他,诗义不是整个显现出来了吗?

【字句解释】

一章。卷,曲貌。阿,大陵。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就是在那弯曲的山陵上,突然从南边来了一股子风。这是惊讶南仲的突然驾临。到现在,出其不意地来一位重要客人,也还是说一股子什么风把你吹来的。整章的意思就是:在那弯曲的山陵上,竟然从南边来了一股子风。欢乐的君子呀,他来这里游,他来这里歌,为的是来与我谈谈话。

二章。伴奂,闲适之意(见《辞通》)。休,休息。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就是闲适呀您的游玩,优游自在呀您的休息。这不正是形容南仲于平定𤞤狁而又祭告祖宗后,到尹吉甫驻扎地来游乐吗?弥性,即弥生,犹言永命(王国维《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二》说)。俾尔弥尔性,就是使您永远不朽了。整章的意思就是:消闲呀您的游玩,优游呀您的休息。欢乐的君子呀,您是永远不朽了,就像您的先公一样。

三章。昄章,版图,指所封之采地。厚,大。主,主祭。整章的意思就是:您的版图也算是大了。您是永远不朽了,您可以主祭百神了。

四章。茀,福。康,安。纯嘏,大福。整章的意思就是:您受的天命长久了,您可以安享福禄了。欢乐的君子呀,您是永远不朽了。您可以永远享受洪福了。

五章。冯,凭依。翼,羽翼。孝,孝行,对祖宗而言。德,恩德,对人民而言。引,前导。翼,辅翼。上“翼”字,指南仲有羽翼;此“翼”字,指南仲翼天子。整章的意思就是:有凭借,有羽翼,有孝行,有恩德,一方面可以做领导,一方面又为国王的辅翼。欢乐的君子呀,您是四方的模范。

六章。《毛传》于《六月》篇注“颙”为“大貌”,此处也是这个意思。卬、昂通。颙颙卬卬,就是高大的意思。如圭如璋,就像圭、就像璋那样美。闻、望,都指声望。整章的意思就是:高高大大,轩轩昂昂,就像是圭、就像是璋那样美。有好的名誉,又有好的声望。欢乐的君子呀,您是四方的依靠。

七章。古称凤凰为瑞鸟,圣王出,则凤凰现。翙翙,羽声。蔼蔼,盛多貌。使,使用。媚,取悦。整章的意思就是:在飞的凤凰,响着翙翙的羽声,也落到这里了。国王的众多武士,只有在君子的使用下,才能取悦于天子。

八章。傅,迫近。亦傅于天,也达到天那么高。庶人与天子对称,则庶人当为庶出之贵族。吉人与吉士同义,都是指武士。整章的意思就是:在飞的凤凰,响着翙翙的羽声,也与天相接近。国王的众多良士,就由于君子的命令,才取悦于贵族。

九章。朝阳,山的东面。菶菶、萋萋,都是茂盛的意思。雝雝、喈喈,都是和鸣的意思。整章的意思就是:凤凰鸣叫了,在那个高冈上。梧桐生长了,朝向着东方。茂茂盛盛,调调协协。

十章。闲,熟练,与《六月》篇“既佶且闲”的“闲”是一个意思。驰,疾驰。矢,陈。诗,志。遂,即《周易·大壮》“不能退,不能遂”的“遂”,进的意思。整章的意思就是:您的戎车既众且多。您的马匹既熟练而又快捷。陈述的意思并不多,只是献给您一首歌。

【诗篇联系】

诗经》中的用词,没有一个字不是实录,就由于它的实录,使我们发现了这首诗的“阿”指首阳山的阿;再由此阿而知南仲到这里来看望尹吉甫,于是尹吉甫写这首歌来赞美他。从以上各诗,我们知道南仲于宣王六年五月间从曲沃到京来朝见宣王,朝见后,他就祭告祖先并大宴尸宾。战事结束了,祭祀完毕了,他就到尹吉甫驻扎的首阳山来看望他,于是不仅产生了这首诗,其他如《鹿鸣》《彤弓》《南山有台》与《渭阳》各篇,也都是在这里所写,将逐一解释于下。

【诗义辨正】

《毛序》:“《卷阿》,召康公戒成王也。言求贤用吉士也。”这首诗从头到尾都是歌咏君子,而这位君子是“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由他的使用吉士,才能取悦于天子。明明天子是天子,君子是君子,而此君子怎么会是成王呢?假若是成王,那么,“王”以及“天子”指的又是谁呢?《集传》说:“此诗旧说亦召康公作。疑公从成王游,歌于卷阿之上,因王之歌,而作此以为戒。”此诗从头到尾只有歌颂,毫无戒意。姚际恒说:“《小序》谓‘召康公戒成王’,未见其必然。按《书·立政》曰‘继自今立政,其勿以憸人,其唯吉士’,与此篇中语意相近,则亦谓周公也。或引《竹书纪年》以为‘成王三十三年,游于卷阿,召康公从’,正附会此而云,不足信。《大序》谓‘求贤,用吉士’,无意义,且亦只说得后半。按此篇自七章至十章始言求贤、用吉士之意。首章至六章皆祝劝王之辞。唯五章亦见用贤意;然曰‘岂弟君子,四方为则’,则仍祝劝之辞也。自郑氏切合《大序》求贤之说,以通篇皆作求贤解,因以‘岂弟君子’为指贤者,非矣。‘岂弟君子’,从来指王,不应此篇独指贤者。且如是,则章章赞美贤臣,岂对君赓歌之体?况‘四方为则’‘四方为纲’,岂赞臣语耶?严氏更为凿说,谓‘周公有明农之请,将释天下之重负以听王之所自为。康公虑周公归政之后,成王涉历尚浅,任用非人,故作《卷阿》之诗,反复歌咏,欲以动悟成王’,因以每章‘岂弟君子’凿实为指贤。噫!何其武断也。”说来说去,都弄不清楚此诗的真正意义。

鹿鸣(小雅)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释音:呦,音幽。恌,音挑。

【诗义关键】

《车邻》篇说“既见君子,并坐鼓瑟”,“既见君子,并坐鼓簧”,这是尹吉甫在曲沃与南仲遇到时的欢乐;此诗说“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是嗜好完全相同。《隰桑》篇说“既见君子,德音孔胶”,是赞美南仲的声音洪亮;此诗说“德音孔昭”,也是赞美人的声音洪亮。上边我们讲,《卷阿》篇是南仲赴首阳山看望尹吉甫,而此诗就说“我有嘉宾”,绝对不会是偶然的巧合吧?此诗又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呦呦鹿鸣,食野之芩”起兴,又是山野的景象,与山野的首阳山景象又相合。假如我们说这首诗是南仲赴首阳山看望尹吉甫时,尹吉甫欢迎他的作品,不会有疑问吧?

【字句解释】

一章。呦呦,鹿鸣声。苹,赖蒿,叶青白色,茎似箸而轻脆,始生,香可生食。承筐是将,是接“我有嘉宾”而言,那么,“将”应作“送”解,与《鹊巢》篇“百两将之”的“将”同义。吹笙鼓簧,承筐是将,就是既会吹笙,又能鼓簧,送来了满筐的东西。示,视之假借。《诗经》中用“周行”的共有三篇:《卷耳》《大东》与此诗。《卷耳》篇说“嗟我怀人,寘彼周行”,是尹吉甫慨叹自己置于大道之旁。《大东》篇说“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是尹吉甫为仲山甫慨叹之语。这首诗的周行,也是大道之旁的意思。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就是人家为喜欢我,到大道旁来看我。这不正是尹吉甫所居之地的情形吗?他驻扎在首阳山,当然是扎营在道路之旁。现在是南仲来看他,所以说“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不是极写实、极自然的道理吗?整章的意思就是:呦呦在叫的麋鹿,吃着山野的赖蒿。来到我这里的嘉宾,既会鼓瑟,又会吹笙,送来了满筐的东西。承他的错爱,到这大道旁来看我。

二章。恌,薄;不恌,不薄。民,人。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就是承他不轻视我,实在是一位值得效法的君子。尹吉甫的身份仅是一位武士,而南仲是一位诸侯,现在南仲来看他,当然是一种荣耀,所以说“视民不恌”。整章的意思就是:呦呦在叫的麋鹿,吃着山野的老蒿。来到我这里的嘉宾,说话的声音非常洪亮。没有瞧不起的人,实在是一位值得效法的君子。我有美好的酒,嘉宾可以宴饮,可以邀游。

三章。芩,陆玑《疏》:“茎如钗股,叶如竹,蔓生泽中下地咸处。”整章的意思就是:呦呦在叫的麋鹿,吃着山野的芩草。来到我这里的嘉宾,既可鼓瑟,又会击琴。既能鼓瑟,又会击琴,融和得非常欢乐。我有美好的酒,可以欢乐嘉宾的心。

【诗篇联系】

假如不知道尹吉甫驻扎在首阳山时南仲到这里来看他,这首诗也就根本不可能了解。知道了这件事实,此诗的意义就极为显明。比如“周行”,《大东》篇明明说“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怎么可以像《毛传》解释的“周,至;行,道”呢?也怎么可以像《郑笺》解释的“周之列位”呢?再如“视民不恌”,明明是没有瞧不起的人,而《正义》解释说“民皆象之,不愉薄于礼义”,不知他说些什么?文字的了解,一定得先了解它的实际背景,才能真正了解它的意义。

【诗义辨正】

《毛序》:“《鹿鸣》,燕群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集传》也说:“此燕飨宾客之诗。”姚际恒批评他们说:“《序》必以嘉宾连言者,以《仪礼·燕礼》《乡饮酒礼》皆歌此诗,意兼四方之宾及乡之宾言之。不知《燕礼》《乡饮酒礼》作于《诗》后,正谓凡燕宾取此诗而歌之,非此诗之为燕宾而作也。《彤弓》篇之嘉宾,岂亦兼凡宾而言乎?《序》界于两歧,实赘,然犹可也;《集传》则专谓燕宾客而作,益非矣。总之,说诗不可据《礼》,《集传》每蹈此病。”他所批评的诚然是对;然而“此燕群臣之诗”,仍然逃不出《毛序》《集传》的范围。从此诗,哪一点显出群臣呢?燕群臣是在山野间吗?否则,怎么会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呢?文学研究建筑在作者研究上,假如不知道作者,一切论断都是无根的,你自己以为对的,往往是全盘错误。要不是从尹吉甫的生平事迹来看,根本无法了解这首诗。

彤弓(小雅)

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之。钟鼓既设,一朝飨之。

彤弓弨兮,受言载之。我有嘉宾,中心喜之。钟鼓既设,一朝右之。

彤弓弨兮,受言櫜之。我有嘉宾,中心好之。钟鼓既设,一朝醻之。

释音:弨,音超。贶,音况。櫜,音高。

【诗义关键】

文公四年《左传》:“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王于是乎赐之彤弓一、彤矢百。”南仲现在平定了𤞤狁,来京的目的就是献功,那么,宣王赐给他彤弓彤矢,不是极其当然吗?加以“我有嘉宾”与《鹿鸣》篇完全一样,以同句同事的例来说,这位诸侯不就是南仲吗?再从“中心贶之”“中心喜之”“中心好之”的诚恳语气,不正是表现尹吉甫与南仲的关系吗?所以这首诗是南仲去首阳山看望尹吉甫时,尹吉甫歌颂他的作品,没有问题。

【字句解释】

一章。以丹饰弓曰彤弓。弨,弓弛貌。贶、况,古通;况,善(马瑞辰说)。整章的意思就是:彤弓放松了,把它接过来,藏起来。来到我这里的嘉宾,我是衷心地赞美他。钟鼓敲打起来了,一早上就来享宴他。

二章。载,藏的意思(马瑞辰说)。右,通侑。整章的意思就是:彤弓放松了,把它接过来,收起来。来到我这里的嘉宾,我诚心诚意地喜欢他。钟鼓敲打起来了,一早上就给他侑酒。

三章。櫜,收藏弓矢之囊,此处作动词用。醻,通酬。整章的意思就是:彤弓放松了,把它接过来藏在囊里。来到我这里的嘉宾,我诚心诚意地欢喜他。钟鼓敲打起来了,一早上就请他饮酒。

【诗篇联系】

假如不是一个人所写,这首诗与《鹿鸣》篇不会连接得这么自然吧?不会恰恰也是因功而受王的彤弓赏赐,并且用同一的句子、同一的心情来表现吧?《诗经》真是一部有骨有肉、有血有泪、有欢有笑的历史与心理形态的表现,可惜让道学先生们搞得乌烟瘴气,活活地把它埋葬了!

【诗义辨正】

《毛序》:“《彤弓》,天子锡有功诸侯也。”不错,天子是以彤弓赐有功之诸侯,但这首诗并不就是讲天子赐有功诸侯之事。“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明明是接下边“我有嘉宾”的“我”,换言之,就是彤弓放松了,我接过来把它藏起来,难道天子还给诸侯收藏弓吗?若换以尹吉甫与南仲的关系,则就自然了。南仲是舅舅,外甥替他收弓不是很应该吗?因为文公四年《左传》有天子为功而赐诸侯彤弓这回事,好像铁定地这首诗就是讲这件事,《集传》之从《序》说固不足怪,姚际恒那样有判断力的人,也判不出《左传》里赐彤弓是一回事,诗是另一回事,而仍引此段史实来解释!

南山有台(小雅)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乐只君子,遐不眉寿?乐只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乐只君子,遐不黄耇?乐只君子,保艾尔后。

释音:栲,音考。杻,音纽。枸,音矩。楰,音庾。耇,音苟。艾,音爱。

【诗义关键】

南山,就是现今的太行山,它在卫国,怎么会在这首诗里出现呢?怎么又与北山对称,而北山是指什么山呢?《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一)于中条山说:“亦名薄山。”薄与北同音,北山即薄山,薄山之变为北山,或由作者要与南山相对的缘故,或由中条山在首阳山之北。然这个南山、北山与诗义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不是讲南仲是卫国人,他的采地就在现今河南省的修武县,而修武县在周时被称为南阳吗?那么,南山之出现就不无原因了。上边又说南仲在京时驻扎在中条山,中条山在首阳山之北,以首阳山的地点来看,中条山当然是北山了。

只从南山与北山的对称,已可证明此诗与南仲的关系;除此而外,还有四种证据:

第一,《载见》篇说“以介眉寿”,《雝》篇说“绥我眉寿”,《行苇》篇说“以祈黄耇”“黄耇台背”。眉寿、黄耇,都是形容南仲的年岁;此诗也说“遐不眉寿”“遐不黄耇”,也是用眉寿、黄耇来称颂一位老者。

第二,《鹿鸣》篇说“德音孔昭”,《隰桑》篇说“德音孔胶”,都是形容南仲的声音洪亮;此诗说“德音是茂”,茂,也是高大的意思。

第三,《泂酌》篇说“岂弟君子,民之父母”,是歌咏南仲之德;此诗也说“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第四,《天保》篇说“君曰卜尔,万寿无疆”,是用来祝福南仲的;此诗也说“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这么多的词句与赞美南仲的相同,再加上南山与北山的地点,不会有第二个人吧?那么,不成问题,这首诗也是尹吉甫在首阳山赞美南仲的作品。

【字句解释】

一章。台,莎草。莱,藜草。整章的意思就是:南山上有莎草,北山上有藜草。欢乐的这位君子,是邦国的基础。欢乐的这位君子,长寿无期。

二章。整章的意思就是:南山上有桑树,北山上有杨树。欢乐的这位君子,是邦家的光荣。欢乐的这位君子,长寿万年!

三章。整章的意思就是:南山上有杞树,北山上有李树。欢乐的这位君子,是民之父母。欢乐的这位君子,非常健谈。

四章。整章的意思就是:南山上有栲树,北山上有杻树。欢乐的这位君子,怎么能不长寿?欢乐的这位君子,声音非常洪亮。

五章。整章的意思就是:南山上有枸树,北山上有楰树。欢乐的这位君子,怎么能不黄耇?欢乐的这位君子,后代得到了您的保护。

【诗篇联系】

从南山与北山,决定了这首诗的地点。南山是南仲采地的所在,他就要回到这里,北山是中条山,南仲现在所在地,故以这两个地名起兴。加上我们对南仲与尹吉甫关系的了解,可以认定这首诗是尹吉甫在首阳山歌颂南仲的作品。

【诗义辨正】

《毛序》:“《南山有台》,乐得贤也。得贤,则能为邦家立太平之基矣。”他只是从诗里摘录几个字凑合而成这段序。《集传》说:“此亦燕飨通用之乐。”难道作此诗的目的就是为通常燕飨吗?春秋时士大夫聘问,不过偶然用过这首诗作为燕飨,以后就变为通例;然不能说此诗就是为通常的燕飨而作。

渭阳(秦风)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释音:乘,音盛。

【诗义关键】

假如不知道尹吉甫与南仲是甥舅关系,假如不知道南仲于𤞤狁战事结束后,曾到首阳山去看望尹吉甫,这首诗也就永远无法了解。尹吉甫与南仲现在都在首阳山,他们会晤后,南仲也就先到镐京,然后再回卫国,而渭水正是回镐京必经之路。《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九)于黄河说“又南过雷首山折而东”,雷首山就是南仲驻扎的中条山的另一名称,黄河在这里经过。《水经》于渭水说:“东入于河。”注又引《地理志》说:“渭水东至船司空入河。”渭水是流入黄河的。由雷首山乘船而黄河,而渭水,正到镐京。此诗说“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不正是这条路吗?这首诗一定是尹吉甫送南仲到渭水之阳的时候,他们临别,尹吉甫作诗以送之。

【字句解释】

一章的意思是:我送舅舅,到了渭水的北边。赠送他什么呢?一辆路车,四匹黄马。

二章的意思是:我送舅舅,遥遥地想念着他。赠送他什么呢?琼玉、瑰玉及玉佩。

【诗篇联系】

我们再说一遍,《诗经》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是有骨肉、有灵魂,一脉相连的活生命。可惜后人把它割裂得四零五散,支离破碎而变成一堆废铜烂铁。现在发现了它的命脉,它的生命也就重新活跃起来。把这一篇排在这里,不是整个结束了𤞤狁的战事吗?

【诗义辨正】

《毛序》:“《渭阳》,康公念母也。康公之母,晋献公之女,文公遭骊姬之难,未反而秦姬卒。穆公纳文公。康公时为大子,赠送文公于渭之阳,念母之不见也。我见舅氏,如母存焉。及其即位,思而作是诗也。”康公念母,为什么不直接讲念母而要借送舅氏以思念母亲呢?《四牡》篇说“是用作歌,将母来谂”,并不是不可以直接表现思母之情。兹因这首诗在《秦风》,于是编造这个故事来附会。

以上五篇,就是《卷阿》《鹿鸣》《彤弓》《南山有台》与《渭阳》,都是南仲于平定𤞤狁后,到首阳山去看望尹吉甫,尹吉甫歌颂他的作品。时间是宣王六年五月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