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农诸君为我筑俞楼于孤山西麓,今年吴叔和比部又增益之。亭台之盛日加,泉石之胜亦日出。余旧有《俞楼经始》一卷,特纪其缘起耳棉花农所为《俞楼记》亦未备,拟作《后记》又未果。余恐久远之后湮没失传,一乃就其中凡有题榜之处,悉以诗记之,不拘一体。其前后叙次。粗有条理。盖欲以涛代记也。因名之曰《俞楼诗记》。

俞楼

门外有“俞楼”二字,彭雪琴侍郎所书也。刻字于砖,置砖于楣。

陶庐谢墅总千秋,如我微名岂足留。

行到白沙堤尽处,居然人尽识俞楼。

小曲园

又进而有门,署“小曲园”三字,梅筱岩中丞所书。以余吴下有曲园,故以小别之。然实则小者大,而大者小矣。吴中盛园林,高下穷土木。而我虱其间,亦有园一曲。一曲渺乎小,在我则已足。云何移此名,来署湖边屋。小而又小之,无乃太局促。岂知入其中,深邃如盘谷。俨割孤山半,山颠到山麓。斯乃大曲园,云小吾转恧。蒙庄齐物论,万事无定局。借此泯小大,沧海亦一粟。

碧霞西舍

花农未筑俞楼之先,曾梦游此地。其东有碧霞门,余因名正室曰“碧霞”。西舍其上有楼,所谓俞楼也。其前有平屋,以休宾客之从者。其后有轩,以为燕坐之地。其西偏楼屋,乃彭雪琴侍郎所增筑者。楼下为余卧息处,楼上设内子姚夫人之位。然皆统以碧霞西舍,不复异为之名矣。

徐子曾从梦里来,碧霞门在左边开。因之小筑称西舍,却好遥山对右台。(余生圹在右台山,适相对也。)林木犹须十年计,宾朋颇具一时才。不烦更辟西头屋,恐有陈人卧夜台。(舍西尚有隙地,然有古墓存。恐后人或议开拓,故戒之。)

瓢池

碧霞西舍之后,凿一小池,其形如瓢,故曰“瓢池”。王梦薇有《瓢池记》。地在山足,凿之不易。雪琴侍郎使麾下健儿荷锸从事,锸为屡折,三日而就。

凿池成瓢形,清涟可俯狎。

勿轻此一瓢,三折健儿锸。

伴坡亭

瓢池之东,有伴坡亭。盖垣外即东坡庵。余涛云“山上吟庵伴老坡”,谓此也。故即以名亭。

旧闻东坡庵,即在六一泉。徐子补筑之,则在泉西偏。又西即与俞楼连,乃筑斯亭广一筵。名以伴坡坡冁然,衰朽何足陪前贤。

灵松阁

由伴坡亭循廊西上,有灵松阁。以今年春金华将军之神降于阁前松上,初拟名以“迎仙”。余渭将军乃神,而非仙也,故易此名。

曲廊西上,有阁存焉。问阁何名?或日“迎仙”。

问曲园叟,叟曰不然。是乃神降,而非仙缘。金华降神,于松之颠。松以神灵,阁以松传。无曰松樨,神所回旋;无曰阁小。松将参天。

小蓬莱

由灵松阁而上,有屋西向。花农名之曰“小蓬莱”。余问故,曰:“旧有斯名,袭用之耳。”余甚不解其意。既而悟曰:雪琴侍郎所居退省庵在三潭印月,临湖有榜曰“小瀛洲”。花农意在以吾比老彭耳。因有诗寄侍郎曰:“说与老彭堪一—笑,小蓬莱对小瀛洲。”

我闻小蓬莱,西湖旧有二:一在延祥观,一在甘园地。云何筑室袭其名?不知徐子焉取义。揭来我泛三潭舟,有榜大书小瀛洲。中有老彭一寄楼,乃悟斯名良有由。蓬莱正与瀛洲侔,得无戏弄双白头,诳我谓我神仙俦。作书偶向老彭说,老彭闻之转愁绝。瀛洲虽好不归来,已与西湖两年别。

西爽亭

由小蓬莱而上,折而东,有西爽亭。花农云:“李敏达所筑西爽亭,即在此地。”余题楹联所谓“小筑一亭,存西爽遗迹”者也。

敏达此开府,曾营西爽亭。

尚堪寻旧迹,不必草新铭。

夕照长衔壁,东风先入棂。

偶然来拄笏,坐对四山青。

鹤守岩

西爽亭下有岩石焉,花农名之曰鹤守岩。写刻石上跋云:“余梦前生为曲园守书之鹤,故以名此岩。”斯虽谰语,亦佳话矣。

徐子始生时,先德有异梦。梦一道士化为鹤,心知此儿必异众。徐子亦有梦,此梦可轩渠。自言前生一仙鹤,为我护持万卷书。大书鹤守岩,刻之岩石上。仙人骐骥本清高,福地琅嬛资保障。我书久行世,存者良亦稀。不须为我更苦守,送尔去披一品衣。

曝书台

鹤守岩之上,垒石为台。可以眺远,是为曝书台。

朝登斯台兮湖山苍苍,旭日初升兮化为湖光。吾曝吾书兮发此奇香。

暮登斯台兮湖山簇簇,明月初起兮荡为山渌。吾收吾书兮留此奇馥。

文石亭

下曝书台,出一小门,循垣而北,有石壁刻四大字曰“斯文在兹”。又六小字曰“赵人张奇逢题”。自来言西湖金石者,所未著录。张公,获鹿县人。顺治五年,来守杭郡者也。花农始筑俞楼时,曾履其地。荆榛梗塞,苔藓斑斓,然已隐约见一“文”字。今春又爬罗剔抉,而其字乃全见。是亦一名迹也。因筑亭覆之,名曰“文石”。

昔人志西湖,金石亦有记。不知孤山巅,乃有此四字。赵人张奇逢,石壁亲磨砻。二百三十年,久被苍苔封。扫石摹其文,笔意颇奇怪。苍劲有古法,欹邪见姿态。异哉文在兹,惜哉人不知。筑亭署文石,要使千秋垂。

曲园书藏

汪柳门侍读与花农、叔和、泽山同坐文石亭,见此四字之外,余石尚多。乃谋凿其右畔为石室,而纳余所著全书于中,署曰“曲园书藏”。嗟乎!余书岂足藏之名山,诸君所为过矣。姑取以配右台山之书冢,故亦赋一诗。

吾于右台筑书冢,一时竞作书冢歌。何意好事诸君子,又营石室孤山阿。汪子倡议诸子和,一议而定无烩娿。遂命匠石运斤斧,丁丁凿破青嵯峨。纳我全书入山腹,封以巨石加砻磨。署日曲园之书藏,不知藏此将云何!古人著书藏名山,往往山壁出蚪蝌。如我岂足言制述,无乃谰语相(讠也)诧。第思西湖有故事,稍可解我惭颜酡。不见龙井之石室,句曲外史手自劂。瘗埋所注道德经,并及平日诸吟哦。即如书冢亦有例,请观宝石山之坡。吾丘贞白文冢在,至今或未埋烟萝。自古文人例好事,谓我不可彼则那。作诗敬谢诸君子,且告山灵烦护呵。

文泉

由文石亭西上,有一大池。南北可七八丈,东西可三丈。其地虽非孤山之颠,然在西麓亦为最高矣。有此大池,是亦一奇景也。而《志书》不载,盖知者鲜矣。余因与文石亭相近,名曰“文泉”,刻石上。

雁荡得名因有荡,荡在山颠不可望。传闻芦荻满汀洲,竟与江湖同混漾。吾乡西郭金鹅山,其上有

泉流潺潺。岁月既久泉亦涸,遂使金鹅去不还。山上有水谓之浔,《尔雅》所传非妄说。如何孤山有此泉,故老无闻纪载缺。近筑俞楼始得之,见者惊诧呼天池。我披荆榛试俯视,爱此一顷青琉璃。乃为手写“文泉”字,大书深刻傍水次。他年于此筑精庐。且待庐成再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