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昔惟清勝[2]。白綿疾疲苶[3],去期恬退[4],才微識淺,無足濟時。雖中原横潰[5],將何以救之?王命崇重,大總元戎[6],辟書三至[7],人輕禮重。嚴期迫切,難以固辭[8]。扶力一行[9],前觀進退。

【注釋】

[1]賈少公:名未詳。少公,即少府,唐人對縣尉的敬稱。

[2]“宿昔”句:謂過去只想在清静勝境中生活。王琦云:此句“上似有缺文”。其説是。清勝,勝境。

[3]“白綿疾”句;綿疾,久病。疲苶,倦怠貌。苶(nié),“薾”的異體字。《文選》卷二六謝靈運《過始寧墅》詩:“疲薾慚貞堅。”吕向注:“疲薾,困極之貌。”

[4]“去期”句:謂過去時期一直淡於名利,安於退讓。《宋書·孝武帝紀》:“其有懷真抱素,志行清白,恬退自守,不交當世……具以名奏。”恬退,指淡於名利。

[5]横潰:水旁決貌。此喻指安史之亂使中原兵連禍結。《文選》卷三〇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天地中横潰。”李善注:“横潰,以水喻亂也。”

[6]“王命”二句:謂永王之命非常尊重,他是統領衆兵主帥。王命,王,一作“生”,又一作“主”。《漢書·董賢傳》:“統辟元戎,折衝綏遠。”顔師古注:“統,領也。辟,君也。元戎,大衆也。言為元戎之主而統之也。”總元戎,統領大兵。

[7]“辟書”句:辟書,徵召的文書。至德二載(七五七)正月,永王李璘軍次潯陽,時李白正隱於廬山,永王三次徵召,李白感到情深義重,下山入幕。《文選》卷四〇阮籍《奏記詣蔣公》:“辟書始下,下走為首。”李善注:“辟,猶召也。”

[8]“嚴期”二句:謂規定的期限很嚴格迫切,難以堅決推辭。嚴期,急期。

[9]扶力:王琦注:“扶力,猶勉力也。”

以上為第一段,叙自己身心疲憊而淡於名利,在中原淪陷時也無力挽救。但因永王三次徵召,難以推辭而只得入幕。

且殷深源廬嶽十載,時人觀其起與不起,以卜江左興亡[10]。謝安高卧東山,蒼生屬望[11]。白不樹矯抗之迹,耻振玄邈之風[12],混游漁商,隱不絶俗。豈徒販賣雲壑,要射虚名[13]?方之二子,實有慚德[14]。徒塵忝幕府,終無能為。唯當報國薦賢,持以自免[15],斯言若謬,天實殛之[16]。以足下深知,具申中款[17]。惠子知我,夫何間然[18]?勾當小事,但增悚惕[19]。

【注釋】

[10]“且殷”三句:且,句首助詞。殷深源,宋本作“殷源”,據他本改。《世説新語·賞譽》:“殷淵源在墓所幾十年,於時朝野以擬管、葛,起不起,以卜江左興亡。”此即用其事。深源即淵源,晉殷浩字,為避唐高祖李淵諱改。

[11]“謝安”二句:《世説新語·排調》:“謝公在東山,朝命屢降而不動。後出為桓宣武司馬,將發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靈時為中丞,亦往相祖。先時,多少飲酒,因倚如醉,戲曰:‘卿屢違朝旨,高卧東山,諸人每相與言:“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今亦蒼生將卿何!’謝笑而不答。”

[12]“白不”二句:矯抗,同“矯亢”,指故意立異以抬高自己。嵇康《卜疑集》:“尊嚴其容,高自矯抗。”《文選》卷三七劉琨《勸進表》:“願陛下存舜、禹至公之情,狹巢由抗矯之節,以社稷為務,不以小行為先。”張銑注:“舜、禹皆受禪以濟時,故願存之;巢父、許由皆舉高節不仕,顧狹小之行推讓也。”玄邈,清高遠奥。《文選》卷三八桓温《薦譙遠彦表》:“臣聞大朴既虧,則高尚之標顯;道喪時昏,則忠貞之義彰。故有洗耳投淵,以振玄邈之風。”李周翰注:“邈,遠也。言此可以振玄遠之風也。”

[13]“豈徒”二句:謂難道只是以隱居來作買賣、邀求虚名?雲壑,雲氣遮覆的山谷。孔稚珪《北山移文》:“誘我松桂,欺我雲壑。”要射,追逐,逐取。《魏書·高宗紀》:和平二年詔曰:“大商富賈,要射時利,旬日之間,增贏十倍。”

[14]“方之”二句:謂與殷深源和謝安相比。方,比;相比。慚德,德行不及,深感慚愧。《書·仲虺之誥》:“成湯放桀于南巢,惟有慚德。”孔傳:“有慚德,慚德不及古。”

[15]“徒塵忝”四句:謂自己徒然像塵粒一般,愧占幕府之位,始終無所作為。只當報國薦賢,以此自請免職。塵忝,自謙之辭。《文選》卷四〇任昉《昇到大司馬記室箋》:“顧己循涯,寔知塵忝,千載一逢,再造難答。”吕向注:“塵,污;忝,辱也。”《晉書·石苞傳》:“吴人輕脆,終無能為。”又《羊祜傳》:“夫舉賢報國,台輔之遠任也。”

[16]“斯言”二句:斯言,此言,指上“唯當報國薦賢,持以自免”二句。若謬,如果是胡亂之言。天實殛之,上天誅殺。實,句中助辭。殛,誅殺。

[17]中款,猶“衷曲”,内心的真情。陸雲《為顧彦先贈婦》詩:“何用結中款,仰指北辰星。”

[18]“惠子”二句,《莊子·徐無鬼》:“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文選》卷四二曹植《與楊德祖書》:“其言之不慚,恃惠子之知我也。”李周翰注:“我有此言而不慚者,恃子之恩惠之知我也。一云惠子,惠施也。”按惠施,莊子之友。此即用其意。夫何間然,有何嫌隙呢。夫,語首助詞。間然,隔閡貌。

[19]“勾當”二句:勾當,料理,處理。唐宋時俗語。《北史·叙傳》:“事無大小,士彦一委仲舉,推尋勾當,絲髮無遺,於軍用甚有助焉。”悚惕,恐懼。《水經注·河水四》:“城南依山原,北臨黄河,懸水百餘仞,臨之者感悚惕焉。”

此為第二段。以晉代名士殷浩和謝安的出處重大作對比,自謙德行不及而無所作為。表示自己願薦賢報國,此唯好友深知。

按:從本文中稱“徒塵忝幕府,終無能為。唯當報國薦賢,持以自免”來看,此文當作於肅宗至德二載(七五七)在永王李璘幕中。首段説永王三次徵召,無法推辭而扶病入幕。次段自謙德行不及前賢而無所作為,願薦賢報國。似乎李白入永王幕并非自願,而是萬不得已而為之;内中隱情只有賈少府知道。但此乃李白托辭,因為從《别内赴徵三首》、《在水軍宴贈幕府諸侍御》及《永王東巡歌》等詩中可看出,當時李白對參加永王幕是非常積極的,切盼隨永王平定叛亂,建功立業。可能是李白在寫了《永王東巡歌》後不久,自己感覺到永王並不重用他,在幕府中已經無所作為等於灰塵,所以想薦賢報國,自己隱退了。後來他在《南奔書懷》詩中也談到“不因秋風起,自有思歸歎”,與此所説的心情相同。可能此時李白感到永王已處於危險境地。文中表現出的情緒比較消沉,與李白的其他文章風格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