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客縵胡纓[2],吴鉤霜雪明[3]。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4]。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5]。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閑過信陵飲[6],脱劍膝前横[7]。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8]。縱死俠骨香[9],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10]?

【注釋】

[1]俠客行:樂府舊題。《樂府詩集》卷六七收此詩,列於《雜曲歌辭》。客,《唐文粹》作“家”,非。按:晉張華有《游俠篇》,李白擬之而為《俠客行》。

[2]“趙客”句:趙客,戰國時燕趙一帶多出俠客,後人因稱俠客為燕趙之士。縵胡纓,即縵胡之纓,一種武士佩帶的粗而無文理的冠帶。《莊子·説劍》:“吾王所見劍士,皆蓬頭、突鬢、垂冠、曼胡之纓。”司馬彪注云:“謂粗纓無文理也。”《文選》卷六左思《魏都賦》:“三屬之甲,縵胡之纓。”張銑注:“縵胡,武士纓名。”

[3]“吴鉤”句:吴鉤,古代吴地所産的一種彎形刀。

[4]颯沓:群飛貌。此形容馬行迅疾。

[5]“十步”二句:《莊子·説劍》:“臣之劍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意謂行十步殺一人,行千里殺人不停。

[6]信陵:即信陵君,名無忌,戰國時魏安釐王異母弟。曾封信陵君,招致賢士,有食客三千。見前《梁園吟》詩注。

[7]膝前横:横放在膝上。前,《唐文粹》作“上”,《文苑英華》作“邊”。

[8]“將炙”十句:用戰國時信陵君救趙事。朱亥、侯嬴,乃魏國兩俠士。據《史記·魏公子列傳》載,魏安釐王二十年(前二五七),秦昭王出兵圍攻趙國都城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趙求救於魏。魏王受秦王威脅,命大將晉鄙領兵駐鄴城,按兵不動,名為救趙,實持兩端以觀望。信陵君姊乃趙國平原君夫人,信陵君數次勸魏王救趙,魏王不聽。後來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市)夷門監侯嬴為其策畫,由魏王愛妾如姬竊得兵符,又薦屠者朱亥隨信陵君同去。晉鄙對兵符懷疑而拒交兵權,朱亥乃用鐵錘擊殺晉鄙。信陵君得以率軍進攻秦軍,終於解救了邯鄲。眼花耳熱,形容酒酣時情狀。張華《輕薄篇》:“三雅來何遲,耳熱眼中花。”素霓,即白虹。此形容意氣慷慨激昂,如長虹貫日。張華《壯士篇》:“慷慨成素霓,嘯咤起清風。”槌,《唐文粹》作“錘”。邯鄲,宋本作“鄲邯”,據他本改。二壯士,指侯嬴、朱亥。烜(xuān)赫,形容聲名盛大。大梁城,魏國都城,即今河南開封市。

[9]“縱死”句:本張華《游俠曲》:“生從命子游,死聞俠骨香。”死,一作“使”。

[10]“誰能”二句:用漢揚雄模仿《周易》作《太玄》事,見前《感寓二首》其二“咸阳二三月”注。此謂誰願如揚雄般閑於閣中,長期從事寫書。

【評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四引《復齋漫録》:太白《俠客行》云:“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元微之《俠客行》云:“俠客不怕死,怕死事不成,事成不肯藏姓名。”二公寓意不同。

按:此詩表現了對行俠生活的嚮往。李白青年時代曾“托身白刃裏,殺人紅塵中”(《贈從兄襄陽少府皓》),“少任俠,手刃數人”(魏顥《李翰林集序》),任俠是李白的重要性格,詩人一生的理想就是想幹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然後功成身退。所以此詩禮贊俠客精神,也是詩人的自我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