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如畫裏,山晚望晴空[2]。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3]。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4]。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5]?

【注釋】

[1]宣城:唐郡名,即宣州。天寶元年改為宣城郡,乾元元年復改為宣州。今安徽宣城市。謝朓:字玄暉,南朝齊代詩人,曾為宣城太守,《南齊書》有傳。在宣城陵陽山上建北樓,人稱謝朓樓。

[2]“江城”二句:江城,宣城有宛溪、句溪二水繞城流過,故稱。下“兩水”即此二溪。山:指陵陽山。李白《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詩有“陵巒抱江城”句。《方輿勝覽》卷一五寧國府山川:“陵陽山,在宣城。一峰為疊嶂樓,一峰為譙樓,一峰為景德寺。”晚,《全唐詩》作“曉”。

[3]“兩水”二句:明鏡,形容水的清澈。雙橋,據《江南通志》載,宣城宛溪上有鳳凰、濟川二橋,隋開皇時建。彩虹:形容橋呈拱狀。彩,宋本作“采”,據他本改。

[4]“人烟”二句:謂秋日寒烟繚繞於空,使橘柚帶有寒意,梧桐顯得蒼老。謝朓《宣城郡内登望》:“切切陰風暮,桑柘起寒烟。”二句即從此化出。寒,宋本校:“一作空。”

[5]“誰念”二句:謂無人理解自己登上北樓懷念謝朓的心情。

【評箋】

曾季貍《艇齋詩話》:李白云:“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老杜云:“荒庭垂橘柚,古屋畫龍蛇。”氣焰蓋相敵。陳無己云:“寒心生蟋蟀,秋色上梧桐。”蓋出於李白也。

舊題嚴羽評點《李太白詩集》卷一八:入畫品中,極平淡,極絢爛,豈必王摩詰!

方回瀛奎律髓》卷一:此詩起句似晚唐,中二聯言景而豪壯,則晚唐所無也。宣州有雙溪、疊嶂,乃此州勝景也,所以云“兩水”;惟有“兩水”,所以有“雙橋”。王荆公《虎圖行》“目光夾鏡當坐隅”,虎兩目如夾兩鏡,得非仿謫仙“兩水夾明鏡”之意乎?此聯妙絶。起句所謂“江城如畫裏”者,即指此三、四一聯之景,與五、六皆是也。謝朓為宣城賢太守,人呼為謝宣城,得太白表彰之,其名踰千古不朽焉。

應時《李詩緯》卷三:題外不溢一字,而感慨無窮。逸思横出。又評“兩水”四句:工鍊之至,不見痕迹,真化工也。又引丁谷雲評:情入乎淒者,即當作淒景語。然淒者恐入於寒則為淒冷,不寒則為淒清。吾與先生審辨入微,如此二聯真淒清語也。又聞先生曰:淒冷語非不可用,但以少為貴耳。尤當含蓄。

顧安《唐律消夏録》:“明鏡”、“彩虹”、“寒”字、“老”字,皆在秋天晴空中看出,所以為妙。乃知古人好句,必與上下文關合。若後人就句論句,不知埋没古人多少好處。

沈德潛《唐詩别裁》卷一〇評前四句:二聯俱是如畫。又評後四句:人家在橘柚林,故“寒”;梧桐早凋,故“老”。

《唐宋詩醇》卷七:風神散朗。五、六寫出秋意,鬱然蒼秀。

《唐宋詩舉要》卷四引吴汝綸評“兩水”二句:刻劃鮮麗,千古常新。又評“人烟”二句:蒼老峭遠。

《瀛奎律髓彙評》卷一引馮舒評:看第二聯,何嘗分景與情?直作宣城語,幾不可辨。又引馮班評:謝句也。太白酷學謝。又引何義門評:中二聯是秋霖新霽絶景。落句以謝朓驚人語自負耳。又引紀昀評:五、六佳句,人所共知。結在當時不妨,在後來則為窠臼語,為淺率語,為太現成語,故論詩者當論其世。

按:此詩當於天寶十二載(七五三)或十三載秋在宣州時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