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有一定贡献的文学家。“四杰”之称,见于《旧唐书·杨炯传》:“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他们的生活遭遇相同,其诗文虽然还残留着齐梁以来绮靡淫艳的形式主义影响,但取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对唐代文风的转变,起到了促进作用。闻一多先生曾经谈到,四人“年少才高,位小名大,行为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卢照邻(636?—695?)字升之,范阳(今河北涿县)人,以七言歌行见长,代表作为《长安古意》和《行路难》,描绘了都城长安的繁华景象,贵族阶级的骄奢生活,抒发了下层文人的失意不平,写得清词丽句、委婉顿挫、耐人寻味,对七言歌行的发展和唐初诗风的变革起了推动作用。骆宾王(640?—684?)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县)人。七岁能诗,人称神童。五言律诗,精工谐亮,有较高的艺术成就。擅长七言歌行,代表作《帝京篇》,铺写京都的繁华,抨击豪门的奢淫,抒发诗人的愤懑。句式排比铺陈而不堆砌,当时以为绝唱。清代陈晋撰《骆临海集笺注》十卷。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九岁即作《汉书颜注指瑕》十卷。现存诗八十余首,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其文以《滕王阁序》最负盛名,通篇意气高昂、笔调明快、对仗工稳、语言畅达,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历来为论者赞赏。明人辑有《王子安集》十六卷。杨炯(650—?)华阴人(今陕西),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豪情,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其他一些诗篇,仍未脱绮艳之风,内容较贫乏,缺少独创性。明人辑有《杨盈川集》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