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释宫第五”。○释曰:《易·系辞》云:“王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此其始也。《白虎通》云:“黄帝作宫室。”《世本》曰:“禹作宫室,其台榭楼阁之异,门墉行步之名,皆自于宫。”故以“释宫”总之也。

宫谓之室,室谓之宫。(皆所以通古今之异语,明同实而两名。)

[疏]“宫谓”至“之宫”。○释曰:别二名也。郭云:“皆所以通古今之异语,明同实而两名。”《释名》云:“宫,穹也,言屋见于垣上穹崇然也。室,实也。言人物实满于其中也。”是所从言之异耳。《诗》云:“作于楚宫。”又曰:“入此室处。”是也。古者贵贱所居皆得称宫。故《礼记》曰:“由士命以上,父子皆异宫。”又《丧服传》继父为其妻前夫之子筑宫庙。是士庶人皆有宫称也。至秦汉以来,乃定为至尊所居之称。

牖户之间谓之?,(窗东户西也。《礼》云斧?者,以其所在处名之。)其内谓之家。(今人称家,义出于此。?,倚。)

[疏]“牖户”至“之家”。○释曰:牖者,户西窗也。此牖东户西为牖户之间,其处名?。云“其内”者,其?内也。自此?内即谓之家。《说文》云:“家,居也。”《礼记》云:“已受命,君言不宿于家。”郭云:“今人称家,义出于此。”言其称家之义,本出于此也。注“《礼》云”至“名之”。○释曰:云“《礼》云斧?”者,案《觐礼》云:“天子设斧依于户牖之间,左右几。”郑注云:“依,如今纟弟素屏风也。有绣斧文,所以示威也。斧谓之黼。”是也。云“以其所在处名之”者,言本牖户之间名?。觐礼天子设屏风之?于牖户之间,因名此屏风为?。是以其在?处,即名之曰?也。

东西墙谓之序。(所以序别内外。)

[疏]“东西墙谓之序”。○释曰:“此谓室前堂上、东厢西厢之墙也。所以次序分别内外亲疏,故谓之序也。《尚书·顾命》云“西序东乡,敷重?席”、“东序西乡,敷重丰席”及《礼经》每云“东序西序”者,皆谓此也。

西南隅谓之奥,(室中隐奥之处。)西北隅谓之屋漏,(《诗》曰:“尚不?鬼于屋漏。”其义未详。)东北隅谓之?,(?见《礼》,亦未详。)东南隅谓之{宀交}。(《礼》曰:“埽室聚{宀交}。”{宀交}亦隐ウ。?,夷。?,要。)

[疏]“西南”至“之{宀交}”。○释曰:此别宫中四隅之异名也。云奥者,孙炎云:“室中隐奥之处也。”古者为室,户不当中而近东,则西南隅最为深隐,故谓之奥。而祭祀及尊者常处焉。《曲礼》云:“凡为人子者,居不主奥。”是也。西北隅名屋漏,东北隅名?,东南隅名{宀交},{宀交}亦隐ウ之义也,与奥相类。故郭云亦也。注“《诗》曰”至“未详”。○释曰:云“《诗》曰:尚不?鬼于屋漏”者,《大雅·抑》篇文也。郑笺云:“尚无肃敬之心,不惭?鬼于屋漏,有神见人之为也。屋,小帐也。漏,隐也。礼:祭于奥,既毕,改设馔于西北隅,而?隐之处,此祭之末也。”孙炎云:“屋漏者,当室之白,日光所漏入。”郭云“其义未详”者,以孙、郑之说皆无所据,故不取也。注“?见《礼》,亦未详”。○释曰:李巡云:“东北者,阳始起,育养万物,故曰?。?,养也。”《说文》亦云。郭云“亦未详”者,以颐养之字作颐,又室中四隅无取阴阳之义。与屋漏意同,故云“亦未详”也。注“《礼》曰:埽室聚?”。○释曰:《既夕记》云:“朔月,童子执帚?之,左手奉之,从散者而入。比奠,举席,埽室,聚诸?,布席如初。卒奠,埽者执帚,垂末内鬣,从执烛者而东。”是其事也。

?失谓之阈。(阈,门限。)枨谓之楔。(门两旁木。)楣谓之梁。(门户上横梁。)枢谓之?畏。(门户扉枢。)枢达北方谓之落时。(门持枢者,或达北?急以为固也。)落时谓之?(道二名也。○?失,干结切。阈,域。楔,古黠切。枢,昌朱切。?畏,于回切。?音士。)

[疏]“?失谓”至“之?”。○释曰:此别门户上下及两旁之木名也。?失者,孙炎云:“门限也。”经传诸注皆以阈为门限,谓门下横木为内外之限也。俗谓之地?失,一名阈。《曲礼》云:“不履阈。”是也。枨者,门两旁长木,一名楔。李巡曰:“枨谓?困上两旁木。”《礼记·玉藻》云:“君入门,士介拂枨。”郑注云:“枨,门楔也。”楣,即梁也。吕伯雍云:“门枢之横梁也。”郭云:“门户上横梁。”《乡射记》云:“堂则物当楣。”是也。枢者门扉,开阖之所由也,一名?畏。《易》曰:“枢机之发。”是也。其持枢之木或达北?急以为牢固者,名落时,?急即栋也。落时又名?。是持枢一木有此二名也。

?危谓之坫。(在堂隅。坫,??也。)墙谓之墉。(《书》曰:“既勤垣墉。”)镘谓之?亏。(泥镘。)椹谓之?虔。(斫木?质也。)地谓之黝。(黑饰地也。)墙谓之垩。(白饰墙也。○?危,古委反。?亏,乌。椹,砧。?虔,虔。黝,于纠反。垩,于故反。)

[疏]“?危谓”至“之垩”。○释曰:此别宫室垣墉及?饰之名也。坫者,堂角也,一名?危。墙者,室之防也,一名墉。李巡曰:“谓垣墙也。”《郊特牲》曰:“君南乡于北墉下。”注云:“社内北墙。”是也。亦为城。《王制注》云:“小城曰附庸。”《大雅·皇矣》云:“以伐崇墉。”义得两通也。镘者,泥镘也,一名?亏,涂工之作具也。《论语》曰:“粪土之墙不可?亏。”是也。椹者,斫木所用以藉者之木名也,一名?虔。孙炎云:“斫木质也。”《诗·商颂》云:“方斫是虔。”是也。又名?质。《?梁传》曰:“裘缠?质以为臬。”是也。以黑饰地谓之黝,以白饰墙谓之垩。《周礼·守祧职》云:“其祧则守祧黝垩之。”是也。注“在堂隅,坫,??也”。○释曰:坫名见于经传者有三:案《礼记·明堂位》云:“反坫,出尊,崇坫亢圭。”及《论语》:“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此三者,在两楹之间,以土为之,非此经所谓也。案《既夕记》云:“设?于于东堂下,南顺,齐于坫。”《士冠礼》云:“爵弁、皮弁、缁布冠各一<匚算>,执以待于西坫南。”则此经所谓也。郑注云:“坫在堂角。”然则堂之东南角为东坫,西南角为西坫。故郭云:“在堂隅。坫,??也。”??则端也,言坫是堂角端也。<注>“《书》曰:既勤垣墉”。○释曰:此《周书·梓材》篇文也。案彼云:“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涂暨茨。”孔《传》云:“如人为室家,已勤立垣墉,惟其当涂暨茨盖之。”此喻教化也。

枳谓之?弋。(?也。)在墙者谓之?军,(《礼记》曰:“不敢县于夫之?军{?施}。”)在地者谓之臬。(即门?也。)大者谓之ㄆ,长者谓之阁。(别?弋所在长短之名。○枳,徒得反。?弋,亦。?军,晖。臬,鱼列反。)

[疏]“枳谓”至“之阁”。○释曰:此别?弋所在长短之名也。?弋即?也,一名枳。置?弋在墙者,名?军。在地及门中者,名臬。《玉藻》云:“公事自?西,私事自?东。”是也。大者名ㄆ,长者名阁也。<注>“《礼记》曰:不敢县于夫之?军?施”。○释曰:此《内则》文也。郑注云:“竿谓之?施。?军,?弋也。”

?谓之台,(积土四方。)有木者谓之榭。(台上起屋。○?,都。)

[疏]“?谓”至“之榭”。○释曰:别台、榭之制也。积土四方而高者名台,即下云“四方而高者”也,一名?。李巡云:“积土为之,所以观望。”《诗》云:“出其??。”彼以?为城台,于此台上有木起屋者名榭。《月令·仲夏》云:“可以处台榭。”谓此也。

鸡栖于弋为?桀,凿垣而栖为?时。(今寒乡穿墙栖鸡,皆见《诗》。○?桀,竭。垣,袁。?时,时。)

[疏]“鸡栖”至“为?时”。○释曰:李巡曰:“别鸡所栖之名也。弋,?也。凿墙为鸡作栖曰?时。”<注>“今寒”至“见《诗》”。○释曰:云“今寒乡穿墙栖鸡”者,谓苦寒之乡也,避寒,故穿墙以栖鸡。云“皆见《诗》”者,案《王风·君子于役》云:“鸡栖于?时。”又曰:“鸡栖于桀。”是也。

植谓之传,传谓之突。(户持锁植也。见《埤苍》。)

[疏]“植谓”至“之突”。○释曰:植谓户之维持锁者也。植木为之,因名云。又名传,又名突也。文见《埤苍》。

{亡木}<广留>谓之梁。(屋大梁也。)其上楹谓之?。(侏儒柱也。)<门弁>谓之?疾,(柱上?薄也。亦名?开,又曰?沓。)?而谓之?,(即栌也。)栋谓之桴,(屋?急。)桷谓之榱。(屋椽。)桷直而遂谓之阅,(谓五架屋际椽正相当。)直不受檐谓之交。(谓五架屋际椽不直上檐,交于?急上。)檐谓之??。(屋?。○{亡木},亡。<广留>,力又反。?,拙。<门弁>,卞。?疾,疾。?,节。桴,浮。榱,衰。檐,檐。??,滴。)

[疏]“{亡木}<广留>”至“之??”。○释曰:此别梁柱栋榱之名也。梁即屋大梁也,一名{亡木}。<广留>,楹柱也。其梁上短柱名?。《礼器》云“藻?”者,谓画梁上柱为藻文也。一名侏儒柱,以其短小故也。<门弁>者,柱上木名也。又谓之?疾,又名?薄,亦名?开。《字林》云:“?开,柱上方木。”是也。又曰?沓,是一物五名也。?而,一名?,即栌也,皆谓斗ㄆ也。《礼器》云“管仲山节”者,谓刻柱头为斗ㄆ形如山也。栋,屋?急也。一名桴,今屋脊也。《易》曰:“栋隆吉。”是也。桷,屋椽也,一名榱。吕沈云:“齐鲁名桷,周人名榱。”《易》曰:“鸿渐于木,或得其桷。”《左传》子产曰:“栋折榱崩,侨将压焉。”是也。屋椽长直而遂达五架屋际者,名阅。郭云:“谓五架屋际椽正相当。”若其椽直不上于檐者名交,言相交于?急上也。郭云:“谓五架屋际椽不直上檐,交于?急上。”屋檐,一名??,一名屋?,又名宇,皆屋之四垂也。故《士丧礼》曰:“为铭置于宇西阶上。”郑注云:“宇,?。”是也。

容谓之防。(形如今床头小曲屏风,唱射者所以自防隐。见《周礼》。)

[疏]“容谓之防”。○释曰:容者,射礼唱获者蔽身之物也。一名防,言所以容身防矢也。一名乏。《乡射礼》云:“乏三侯道,居侯党之一,西五步。”郑注云:“容谓之乏,所以为获者御矢也。”谓之乏者,言矢至此力乏也。郭云:“形如今床头小曲屏风,唱射者所以自防隐,见《周礼》”者,案《夏官·舍人职》云:“以射法治射仪,王以六耦射三侯,三获三容。”郑司农云:“容者乏也,待获者所蔽也。”是矣。

连谓之{?移}。(堂楼阁边小屋,今呼之{?移}厨、连观也。○{?移},丈知反。)

[疏]“连谓之{?移}”。○释曰:{?移},楼阁边相连小屋名也。郭云:“堂楼阁边小屋,今呼之{?移}厨、连观也。”

屋上薄谓之{?兆}。(屋笮。○{?兆},曜。)

[疏]“屋上薄谓之{?兆}”。○释曰:屋上薄一名{?兆},今谓之屋笮也。

两阶间谓之乡。(人君南乡当阶间。)中庭之左右谓之位。(群臣之侧位也。)门屏之间谓之宁。(人君视朝所宁立处。)屏谓之树。(小墙当门中。○乡,向。屏音并。宁,伫。)

[疏]“两阶”至“之树”。○释曰:此别君臣之位处也。人君南面,乡明而治,其位在两阶间,因名云也。云“中庭之左右谓之位”者,左右犹东西也。位,群臣之列位也。案《明堂位》云:“三公,中阶之前,北面东上。诸侯之位,阼阶之东,西面北上。诸伯之国,西阶之西,东面北上。诸子之国,门东,北面东上。诸男之国,门西,北面东上。”是也。云“门屏之间谓之宁”者,谓路门之外,屏树之内,人君视朝宁立之处,因名为宁。李巡云:“正门内两塾间曰宁。”《曲礼》曰:“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是也。云“屏谓之树”者,屏,蔽也;树,立也。立墙当门以自蔽也。李巡曰:“垣当门自蔽名曰树。”郭云:“小墙当门中。”《礼纬》云:“天子外屏,诸侯内屏。”《郊特牲》云:“旅树。”郑注云:“旅,道也。屏谓之树,树所以蔽行道。”以此推之,则诸侯内屏,在路门之内。天子外屏,在路门之外而近应门者矣。

?谓之门。(《诗》曰:“祝祭于礻方。”)正门谓之应门。(朝门。)观谓之阙。(宫门双阙。)宫中之门谓之闱,(谓相通小门也。)其小者谓之闺,小闺谓之ト。(大小异名。)巷门谓之闳。(《左传》曰:“盟诸僖闳。”闳,巷头门。)门侧之堂谓之塾。(夹门堂也。)橛谓之?。(门阃。)阖谓之扉。(《公羊传》曰:“齿着于门阖。”)所以止扉谓之闳。(门辟旁长橛也。《左传》曰:“高其?闳。”闳,长?弋,即门?也。○?,补耕反。观,贯。衡,巷。塾,熟。橛,其月反。?,鱼列反。)

[疏]“?谓”至“之闳”。○释曰:此别门阙之异名也。李巡曰:“?,庙门名。”其路门之外受朝。正门一名应门。应门之外门曰雉门,雉门之旁名观,又名阙。宫中相通小门名闱,闱之小者名闺,闺之小者名ト。巷头之门名闳。门侧之室,夹堂东西者,名塾。门中之橛名?,一名阃。阖,门扇也,一名扉。于门辟旁树长橛所以止扉者,名闳。注“《诗》曰:“祝祭于礻方”。○释曰:《小雅·楚茨》篇文也。案礻方本庙门之名,设祭于庙门,因名其祭亦名礻方。凡礻方有二种,一是正祭之时,既设于庙,又求神于庙门之内。《郊特牲》云:“索祭祝于礻方。”及《诗》云:“祝祭于礻方。”注云:“礻方,平生门内之旁,待宾客之处,与祭同日也。”二是明日绎祭之时,设馔于庙门外西室,亦谓之礻方。即《郊特牲》注云:“礻方之礼宜于庙门外之西室。”及《礼器》云:“为礻方乎外。”是也。然则庙门内外皆有礻方称。注“朝门”。○释曰:案《诗·大雅》云:“乃立皋门,皋门有伉。乃立应门,应门将将。”郑笺云:“诸侯之宫外门曰皋门,朝门曰应门,内有路门,天子之宫加以库、雉。”案郑玄注《周礼·秋官·朝士职》:“王五门:皋、库、雉、应、路也。”又曰:“天子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其天子外朝一者,在皋门之内、库门之外,大询众庶之朝也,朝士掌之。内朝二者,正朝在路门外,司士掌之。燕朝在路门内,大仆掌之。诸侯之外朝一者,在皋门内、应门外。内朝二者,亦在路寝门之外内,以正朝在应门内,故谓应门为朝门也。注“宫门双阙”。○释曰:《周礼·大宰》:“正月之吉,县治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郑众云:“象魏,阙也。”刘熙《释名》云:“阙在门两旁,中央阙然为道也。”《白虎通》云:“阙是阙疑。义亦相兼。”然则其上县法象、其状魏魏然高大谓之象魏,使人观之谓之观也。是观与象魏、阙一物而三名也。以门之两旁相对为双,故云双阙。注“《左传》曰:盟诸僖闳”。○释曰:襄十一年传文也。案彼云:“季武子将作三军,叔孙穆子曰:‘然则盟诸?’乃盟诸僖闳。”杜注云:“僖宫之门。”是也。注“《公羊传》曰:齿着于门阖”。○释曰:庄十二年传文也。案彼云:宋万“搏闵公,绝其ㄕ。仇牧闻君弑,趋而至;遇之于门,手剑而叱之。万臂扌杀仇牧,碎其首,齿着乎门阖”。何休云:“阖,扇也。”是矣。注“《左传》曰:高其?闳”。○释曰:襄三十一年传云:“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士文伯让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闳。’”是也。案《说文》云:“?,门也。汝南平舆里门曰?。”?既为门,故郭氏以闳为长?弋,即门?也。杜预云:“闳。门也。”非郭义也。

瓴<?瓦>谓之甓。(<鹿瓦>砖也。今江东呼瓴甓。○瓴,灵。<?瓦>,的。甓,满?切。)

[疏]“瓴<?瓦>谓之甓”。○释曰:瓴<?瓦>一名甓。郭云:“<鹿瓦>砖也。今江东呼瓴甓。”《诗·陈风》云:“中唐有甓。”是也。

宫中巷谓之?,(巷ト间道。)庙中路谓之唐,(《诗》曰:“中唐有甓。”)堂途谓之陈。(堂下至门径也。)路、旅,途也。(途即道也。)路、场、猷、行,道也。(博说道之异名。)一达谓之道路,(长道。)二达谓之歧旁,(歧道旁出也。)三达谓之剧旁,(今南阳冠军乐乡数道交错,俗呼之五剧乡。)四达谓之逵,(交道四出。)五达谓之康,(《史记》所谓康庄之衢。)六达谓之庄,(《左传》曰:“得庆氏之木百车于庄。”)七达谓之剧骖,(三道交,复有一岐出者,今北海剧县有此道。)八达谓之崇期,(四道交出。)九达谓之逵。(四道交出,复有旁通。○?,苦本切。剧,极。)

[疏]“宫中”至“之逵”。○释曰:此别巷道之异名也。宫中巷ト间道名壶。孙炎曰:“巷,舍间道也。”王肃曰:“今后宫称永巷,是宫内道名也。”庙中之路名唐,堂下至门径名陈。路、旅皆途之别名也,途即道也。路、场、猷、行四者复是道之异名也。一达长道谓之道路.歧分二达者谓之歧旁,言歧道旁出也。歧分三达者谓之剧旁。孙炎云:“旁出歧多,故曰剧。”交道四达谓之衢。交道四出,复有一旁达谓之康。孙炎云:“康,乐也,交会乐道也。”交道六出谓之庄。孙炎云:“庄,盛也,道烦盛。”三道交出,复有一歧出者谓之剧骖。四道交出谓之崇期。四道交,复有一歧出者谓之逵。注“《诗》曰:中唐有甓”。○释曰:此《陈风·防有鹊巢》篇文也。注“《史记》所谓康庄之衢”。○释曰:案《史记·列传》云:“驺?者,齐诸驺子,亦颇采驺衍之术以纪文。于是齐王嘉之,自如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是也。注“《左传》得庆氏之木百车于庄”。○释曰:案襄二十八年,齐庆封谋杀子雅、子尾。“陈文子谓桓子曰:‘祸将作矣。吾其何得?’对曰:‘得庆氏之木百车于庄。’”杜注云:“庆封时有此木,积于六轨之道。”是也。注“四道交出,复有旁通”。○释曰:《诗·周南》云:“施于中逵。”毛传云:“逵,九达之道。”是也。案《左传》隐十一年云:“及大逵。”桓十四年:“焚渠门,入及大逵。”庄二十八年:“众车入自纯门,及逵?。”宣十二年:“入自皇门,至于逵路。”杜预皆以为道并九轨。案《周礼》:“经涂九轨,不名曰逵。”杜意盖以郑之城内不应有九出之道,故以为并九轨,于此则不合也。

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

[疏]“室中”至“之奔”。○释曰:此皆人行步趋走之处,因以名云。室中名时,时然后动。堂上曰行,谓平行也。堂下曰步。《白虎通》云:“人践三尺,法天地,人再举足曰步,备阴阳也。”门外曰趋。郑玄云:“行而张拱曰趋。”中庭曰走。走,疾趋也。大路曰奔。奔,大走也。《书》曰:“骏奔走。”案此经所释,谓祭祀之礼。知者以《召诰》云:“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注云:“告文王庙。告文王,则告武王可知。出庙入庙,不以远为文。”是也。若迎宾,则《乐师》云:“行以《肆夏》,趋以《采齐》。”行谓大寝之庭至路门,趋谓路门至应门。

?是谓之梁。(即桥也。或曰:“石绝水者为梁。”见《诗传》。)石杠谓之彳奇。(聚石水中以为步渡彳勺也。《孟子》曰:“岁十月,徒杠成。”或曰今之石桥。○?是,低。杠,江。彳奇,寄。)

[疏]“?是谓”至“之彳奇”。○释曰:此别桥彳勺之名也。?是一名梁。郭氏两解:一名即桥也,以木为之;一云以石绝水。石杠,一名彳奇。郭氏亦两解:一云聚石水中以为步渡彳勺也。《广雅》云:“彳勺,步桥也。”一云或曰今之石桥。注“或曰石绝水为梁。见《诗传》”。○释曰:案《卫风》云:“有狐绥绥,在彼淇梁。”传云:“石绝水曰梁。”是也。注“《孟子》曰:岁十月,徒杠成”。○释曰:案《孟子》云:“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赵岐注云:“以为子产有惠民之心,不知为政,当以时?桥梁,民何由病苦涉水乎?”是也。引之以证石杠为步桥也。此注作十月,误脱,或所见本异。

室有东西厢曰庙。(夹室前堂。)无东西厢,有室曰寝。(但有大室。)无室曰榭。(榭即今堂?皇。)四方而高曰台。陕而?曲曰楼。(?,长也。○陕,狭。)

[疏]“室有”至“曰楼”。○释曰:此明寝庙楼台之制也。凡大室有东西厢夹室,及前堂有序墙者,曰庙。但有太室者,曰寝。《月令·仲春》云:“寝庙毕备。”郑注云:“前曰庙,后曰寝。”以庙长接神之处,其处尊,故在前。寝,衣冠所藏之处,对庙为卑,故在后。无室者名榭。《春秋》宣十六年“夏,成周宣榭火”。杜预云:“宣榭,讲武屋”,引此文:无室曰榭,谓屋歇前。然则榭有二义:一者台上构木曰榭,上云有木曰榭,及《月令》云:“可以处台榭。”是也。二屋歇前无壁者名榭,其制如今厅事也。《春秋》云:“成周宣榭。”《公羊》以为宣宫之榭,及《乡射礼》云:“榭则钩楹内。”是也。郭云“榭即今堂?皇”者,堂?皇即今殿也。殿亦无室,故云即今堂?皇。四方而高者名台,即上?也。?,长也。凡台上有屋,狭长而屈曲者,曰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