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指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镇定程度,它形容一种勇气。淡定又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心态,是生活的一种状态。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种心态,在生活中才会处之泰然,宠辱不惊,不会太过兴奋而忘乎所以,也不会太过悲伤而痛不欲生。以淡定的心态向前走,人生的路会越走越开阔。

无须刻意追求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刻意追求是过分执着,过犹不及,过分的执着有时候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所以对有些事情,我们无须强求,无须刻意。

修行要各尽其分,根性利者可学教参禅,总不如念佛稳当。中下根性,学教参禅得益非常有限,不如老实念佛。出家人的本分是“远绍如来,近光大法”;在家人本分是“弘法利生,护持佛法”。修行的态度无须要表现,工夫随其自然成就,无须与他人争胜、学愚,自觉一切不如人,自然不会贡高我慢,还要改过迁善,摄心念佛,勇往直前,永不懈怠。

弘一大师在关房中摘录祖师大德的警旬,用上述一段文字做总结,意义非常深远。

生命中有些事情,是定数也是机遇。就像弘一大师所说的一样,无需表现,自然天成。

古时候,波斯国有一个国王喜欢在午饭后小睡一会儿,而且每次午睡时,都要让仆人守候在自己的床边,以便随时服侍自己。

一天,国王按照惯例午睡后,两个仆人分别站在床头和床尾为他轻轻地摇着扇子。由于天气太热,国王一时难以入睡,便闭目养神。

站得时间久了,仆人们也有了些倦意,他们以为国王已经睡着了,为了不打瞌睡,便轻声地聊起天来。

仆人甲问仆人乙:“你说说,你是靠什么活着的?”

仆人乙巧妙地回答道:“我是靠尊敬的大王活着,是大王恩赐了我一切。”

接着,仆人乙反问仆人甲:“那你是靠什么活着的?”

仆人甲说:“我不靠天,不靠地,只相信命运,只听从命运的安排,命里有的终须有,没有的争也争不来。”

国王听完两个仆人的话后,心中暗暗地赞赏仆人乙,觉得他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而对仆人甲则心怀不满。

过了一会儿,国王假装从睡梦中醒来,他伸个懒腰坐起身,待两个仆人为他整好衣冠后说:“你们两个退下去吧!”

听到国王的命令后,两个仆人从国王的寝宫中退了出来。

接着,国王把仆人丙叫进寝宫,对他说:“你去通知王后,一会儿我会派人去给她送酒,她要重重赏赐那个送酒的人。”

仆人丙接到国王的吩咐之后退了出去。

随后,国王把仆人乙召来,随手拈来半杯酒,说:“你把这半杯酒给王后送去。”

仆人乙接到命令之后,在心中琢磨:“国王宫中的酒有千桶万桶,为什么让我把这喝剩的半杯酒送给王后呢?”王后会发火吗?由于他太专注于想事情,一不留神撞在了门外的立柱上,顿时,鼻血流个不停。

仆人乙本来就担心自己给王后送酒会被斥责,现在弄成这样就更担心了,但是不去又怕国王怪罪自己,恰巧这时,仆人甲过来了。于是他恳请仆人甲帮忙把酒给王后送去。

仆人甲接过酒杯,说:“你放心吧,这酒我一定帮你送到。”仆人甲到王后寝宫时,王后正在宫中等候送酒之人,见仆人甲送酒来,就笑着说:“大王让我赏赐你金币、珍宝和衣物,我已叫人准备好了,你放下酒杯,收好赏物,快到大王那儿去谢恩吧!”

仆人甲谢过王后,捧着赏物到国王那里谢恩。

眼见此景,国王十分诧异,立即把仆人乙宣进宫来,问:“我命你去给王后送酒,为什么你没有去呢?”

仆人乙说:“尊敬的国王,并非我不愿去给王后送酒,只是我刚一走出宫门就不小心碰破了鼻子,血流不止,这样去拜见王后有失体统,只好让仆人甲替我给王后送酒去了。”

国王听后,叹息不止,连连说:“我现在明白了,佛语讲得实在有理呀,命运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我们虽然没办法改变命运,但是只要能保持一份淡定的心态,对于得失不必太在意,生活依旧会美好而知足。

放下虚妄修自身

一个人的身躯虽然只有六尺之长,虽然有生有死,但我却要告诉你们,苦的起源、苦的终止与导向终止的道路都在其中。你自己的天堂与你自己的地狱都在这六尺之驱里,所以人要注重自身的修行。

弘一法师劝诫世人要重视自身的修行:“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无际大师是有名的得道高僧,当人们遇到困惑时,都会来寻求他的帮助。

一天,一个年轻人背着个大包袱,气喘吁吁地上了山,他找到无际大师说:“大师,我非常孤独,非常寂寞,常常被伤害,我现在感到生活是那么沉重,祈求大师能帮助我解脱。”

大师微微一笑,说道:“施主,你的包袱里装的是什么呢?”

年轻人痛苦地回答道:“包袱里装着我每一次孤独时的烦恼、遭受失败的痛苦,还有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就是因为它们,使我觉得生活如此绝望。”

大师什么也没说,站起身来,示意年轻人跟着他走。很快,大师带着年轻人来到了湖边,然后坐船到了湖的对面。

上岸后,大师对年轻人说:“施主扛着船上路吧!”

年轻人疑惑不解地问:“大师,你不是在开玩笑吧,船那么沉,我怎么可能扛得动呢?”

大师看着年轻人疑惑的眼神,笑着说道:“没错,施主,你是扛不动它。在我们过河的时候,船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但是过了河,我们就要丢下船赶路,否则它就会成为我们的负担。同样,孤独和寂寞以及痛苦和眼泪,使我们的生命变得丰富多彩,但是如果我们老是纠缠在这些不快乐当中,它们就会成为我们生活的负担。”

年轻人低下头若有所思。

大师接着说:“施主,放下吧,生命承受不起太多的负重。”

年轻人依言放下了包袱。

他们继续往前走,在赶路的时候,年轻人明显轻松了很多。他终于明白了,放手后的生命原来如此轻松,并体验到了放手的快乐。

生活中,我们不要给自己太多的思想压力,其实有很多压力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在身心。所以要懂得及时放下,只有这样,才能接受新的东西,才能健康快乐的生活,才会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让烦恼不攻自破

有一份浩然正气,加一份平心静气,烦恼自然不会来打扰你。任凭外界如何风起云涌,你都会保持一份淡然的心情。

弘一法师对人们说,“世间人的烦恼都是来源于自身。以和气迎人,则乖渗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骼刻当矫之以浑厚。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有三个信徒愁容满面地去找无德禅师,想向他请教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无德禅师得知他们的来意之后,说:“你们先说说自己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甲信徒回答道:“我之所以活着,是因为我不愿意死。”

乙信徒说:“我活着,是因为我想在年老的时候看到儿孙满堂,享受其乐融融的晚年生活。”

丙信徒想了想道:“因为我要抚养一家老小,所以不能一死了之。”

无德禅师笑了笑说:“你们活着,要么是由于恐惧死亡,要么是为了等待享受天伦之乐,要么是由于不得已的责任,而不是出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充满了理想。人若失去了理想,是绝对不可能生活得快乐的。”

三位信徒听了无德禅师的话后,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说:“那请禅师赐教,我们要怎样生活才能真正获得快乐呢?”

无德禅师回答说:“你们想得到快乐,那你们先告诉我,怎样你们才能快乐呢?”甲信徒不假思索地说:“我认为有钱就能快乐。”

乙信徒接着说道:“我认为有甜蜜的爱情就会快乐。”

丙信徒说:“我要是能有很高的名誉和地位就会快乐。”

无德禅师听后,轻轻地摇了摇头,说:“我明白了,你们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你们对快乐的理解并不正确。追求错误的东西,当然永远也不会快乐。当你们真正拥有自己所追求的金钱、爱情、名誉以后,所有的烦恼和忧虑也会接踵而来。”

三位信徒听后,不知所措,他们问:“禅师,请告诉我们该怎么办呢?”

无德禅师说:“你们先要改变思想观念,有了金钱要学会布施才有快乐,有了爱情要学会奉献才有快乐,有了名誉和地位要用来给大众服务才会快乐。”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不明白活着的真正价值,追逐世俗的金钱、爱情和名誉,心灵被蒙蔽,失去了自我。事实上真正的快乐来源于奉献,来源于施舍,来源于付出。

当你真正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之后,才能发现自己活着的真正价值,才会真正明白生命的真谛,才会真正活得快乐。

以修佛之心修身

心是身体的主导,心里怎么想,身就怎么行。人要降伏自己的身心,使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但首先必须降伏自己的心,能够降伏自己的心,身自然就听话了。

大师讲经时,教人们依照《法华经》所云,摆脱苦恼修行自身。《法华经》云:“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以是名观世音,约悲言也。”

因佛法是真能,说明人生宇宙之所以然。

破除世间一切谬见,而与以正见。

迷信,而与以正信。

恶行,而与以正行。

幻觉,而与以正觉。

包括世间各教各学之长处,而补其不足。

广被一切众生之机,而无所遗漏。

养身养的是一身轻松,修心修的是一份淡定,佛法在于点化世人破除谬见,以超然的心态面对生死。

有一个老妇人,她与儿子相依为命,生活得非常艰难,不幸的是,儿子无缘无故得了一种怪病,死了。老妇人痛不欲生。

邻居帮着老妇人把儿子掩埋后。老妇人哭着待在坟边不肯离去,不吃不喝,好几次哭昏在坟地里。几天下来,老妇人的身体虚弱,生命危在旦夕。

无奈之下,人们想到了庙里的虚竹和尚,于是派人赶紧将虚竹和尚请来开导老妇人。

虚竹来到老妇人身边问道:“你为什么待在你儿子的坟前久久不肯离去呢?”

老妇人哽咽着说:“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只求和儿子一起离开人世。”

虚竹大师说道:“你想不想让你的儿子活过来呢?”

老妇人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欣喜地说:“当然想了,你真有办法让他活过来?”

虚竹大师说道:“我有个办法,不知你想不想试一试?”

老妇人一听,立即爬了起来,说道:“我愿意试一试,只要他能够活过来,让我做什么都行。”

虚竹和尚若有所思地说:“如果你能找来一炷香火,我就能用这炷香火为你的儿子续命。”

老妇人急忙问:“那究竟是什么香火呢?”

虚竹慢慢地说:“这种香火只有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才有,你先去找吧!”

老妇人听了虚竹大师的话后,急急忙忙上路了。

她来到一户人家,敲开了门问道:“你家里死过人吗?”

“死过啊!”主人回答到。

于是老妇人又敲开了另一户人家的门问道:“你们家死过人吗?”

“死过啊,不死那不成了妖精了。”这家的男主人笑着说。

……

就这样,老妇人跑了很多人家,结果却得到了相同的答案,她无可奈何地回来告诉虚竹大师:“我走遍了所有的人家,但就是没找到一家有你说的那种香火,因为每家每户都曾经死过人。看来这样的香火我是取不来了。”

虚竹大师笑了笑说道:“既然是这样,那你又为什么为儿子的死而过度地伤心呢?”

听完大师这番话,老妇人的失子之痛顿时化解了很多。

生老病死乃人类繁衍生息的法则,所以没必要总是沉静在悲伤里。死亡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必然的,关键在于对待死亡的态度,一味抱怨并不能改变这个现实,那么最好还是接受这个现实,以淡定的态度来面对。

人生没有如果

人生从来没有假设,假设如何如何那是对现状的不满或无法接受,是人们潜意识里的一种退缩。如果谁希望求得避风港而获得自保,那他就会被自己的这种希望摧毁。

佛法探究事物的真实和本来面目,弘一法师就佛法与其他信徒做交流,旨在说明佛法的真实:哲学之要求,在求真理,以其理智所推测而得之某种条件即谓为真理。其结果,有一元、二元、唯心、唯物种种之说。甲以为理在此,乙以为理在彼,纷纭扰攘,相非相谤。但彼等无论如何尽力推测,总不出于错觉一途。譬如盲人摸象,其生平未曾见象之形状,因其所摸得象之一部分,即谓是为象之全体。故或摸其尾便谓象如绳,或摸象其背便谓象如床,或摸其胸便谓象如地。虽因所摸处不同而感觉互异,总而言之,皆是迷惑颠倒之见而已。

若佛法则不然。譬如明眼人能亲见全象,十分清楚,与前所谓盲人摸象者迥然不同。因佛法须亲证“真如”,了无所疑,决不同哲学家之虚妄测度也。

何谓“真如”之意义?真真实实,平等一如,无妄情,无偏执,离于意想分别,即是哲学家所欲了知之宇宙万有之真相及本体也。夫哲学家欲发明宇宙万有之真象及本体,其志诚为可嘉。但太无方法,致罔废心力而终不能达到耳。

无论是希望前进的人还是希望获得避风港的人,都要懂得抓住现在。如果仅仅是希望找一个能逃避的地方,那就违背了佛法中万物皆真实的本性。

相传,一心大师刚刚遁入空门时,在法门寺修行参禅。

法门寺是个大寺,香火非常旺盛,每天来这里烧香还愿的人熙熙攘攘,这里俨然不是参禅者所说的万丈红尘之外。

一心大师只想静下心神参禅悟道,提高自己心灵的境界,可是寺里的法事和应酬太多,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诵经。而且,一心大师渐渐发现,尽管自己潜心钻研佛经多年,但是始终欠火候,和其他人相差甚远。

身边的人劝一心大师说:“法门寺名满天下、藏龙卧虎,如果想在这里出人头地比登天还难。你不如到偏僻的小寺去专心潜行参禅,说不定有更大的收获。”

一心大师觉得这话有一定的道理,至少现在这样的生活他已经厌倦了。于是,他鼓起勇气,向师父辞行,打算离开法门寺。

方丈听了一心大师的话后,明白了他的意图,于是问他:“你觉得太阳和烛火,哪个更亮呢?”

一心恭恭敬敬地回答说:“当然是太阳了。”

“那你是愿意做烛火呢?还是愿意做太阳呢?”方丈笑着问道。

一心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我当然愿意做太阳了。”

方丈听完,微微一笑,说:“好吧,既然你愿意做太阳,那么跟我到寺后面的林子里去一趟吧。”

法门寺的后山上,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林。方丈带着一心穿过松林到了山顶,这里只有一些灌木和零星的几棵松树。

方丈指着其中最高的一棵松树对一心说:“你看看,它是这里最高的一棵松树,但是它能做什么呢?”

一心仔细看了看,发现这棵松树虽然很高,但是树干扭曲凌乱,乱枝横生,根本派不上什么大用场,他说:“像这样的树,没有什么大的用处,只能拿来当柴烧。”

方丈听完,也没有再说什么。他又带着一心来到了另外一片树木,这里树木非常茂盛,每棵树都笔直参天。刚走进去,一心就感觉到了一股无形的力量。

方丈指着眼前的这片林子,问道:“你知道吗,为什么眼前的这些树都直指向天呢?”

一心想了想,回答说:“大概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吧。”

方丈语重心长地说:“芸芸众生,莫不如此,像这些松树一样,为了争得一滴雨露、一线阳光,都奋力向上、积极努力,所以长得茁壮挺拔,而那些远离群体的树木,因为没有了这种努力的需要,因此才会乱生枝节。”

一心听完后,明白了方丈的用意,惭愧地说:“师父,我明白了,法门寺就是我的这片树木。”

后来,一心潜心苦修,终于成为一代名僧。

因为害怕而希望求得避风港的人,是永远无法攀上人生的最顶峰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寻找最佳的环境,但是,人的成长离不开磨炼,所以不管我们所处的环境多么恶劣,都不要轻易屈服。如果你不能征服困难,那么困难就会将你打垮。

给内心一片自由

世间人本来就活得不容易,既要承受种种外部的压力,又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为了缓解这种压力,排除内心的困惑,人就需要修行自己的内心,给自己的心一片自由的天空。

有人问弘一法师修佛是不是为了避世,大师回答:“常人见学佛法者,多居住山林之中,与世人罕有往来,遂疑佛法为消极的、厌世的,此说不然。”

学佛法者,固不应迷恋尘世以贪求荣华富贵,但亦决非是冷淡之厌世者。因学佛法之人皆须发“大菩提心”,以一般人之苦乐为苦乐,抱热心救世之弘愿。不唯非消极,乃是积极中之积极者。虽居住山林中,亦非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以预备将来出山救世之资具耳。与世俗青年学子在学校读书为将来任事之准备者,甚相似。

心宽世界就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位前来拜师学道的修行之人问禅师:“师父,要怎样才能丈量出心的大小呢?”

师父缓缓地说:“现在你把眼睛闭起来,在心里面用你的意识去铸造一根毫毛,记得要用一分钟的时间造好。”

于是,修行人闭起了眼睛。一分钟后,师父问道:“你心里面的毫毛造好了没有?”

修行人回答说:“造好了,我在心里造的这根毫毛又尖又细,而且完全将它的形状想清楚了。”

师父对他进行了一番表扬之后,又对修行人说:“现在你重新在心里面造一座宝塔,记住也要在一分钟之内完全塑造好。”

修行人又遵照师父的指示,闭上眼睛重新在心里塑造了一座巍峨的宝塔,而且他将塔的形状、大小、颜色,甚至哪个地方用琉璃瓦搭盖,塔内的装潢设计、摆设等,都想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师父微笑着对他说:“现在,你该知道心到底有多大了吧!在同样的时间内,既能塑造一根毫毛,也能造一座高楼大厦,所以心的大小,是完全可以掌控的。如果我们把心收缩地很小,那么只能塑造毫毛;如果把心无限大的扩张,跟虚空、宇宙一样浩瀚,我们的心就会变得无穷无尽,就能承载任何事物。”

每个人的心都和佛陀的心一样可以伸缩自如,所以我们要在平日里扩大自己的心胸,包容天地,纵横古今。

如果你能把心扩大到无穷无尽的时间、空间里面,那就是修行了,但是要切记,扩大心胸、构筑人生,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

内心宁静才能致远

宁静的心境能使人冷静处事。心平气和能化解一切矛盾。人生道路上总会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是否能心平气和地去化解,这取决于一个人的心境是否宁静。

不管是出家人还是俗家人,保持一份宁静之心才能顺畅通达。弘一法师就修心一事对众人说:“近今经济学者,谓人人能生利,则人类生活发达,乃可共享幸福。因专注重于生利,遂疑信仰佛法者,唯是分利而不生利,殊有害于人类,此说亦不免误会。”

“若在家人信仰佛法者,不碍于职业,士农工商皆可为之。此理易明,可毋庸议。若出家之僧尼,常人观之,似为极端分利而不生利之寄生虫。但僧尼亦何尝无事业,僧尼之事业即是弘法利生。倘能教化世人,增上道德,其间接直接有真实大利益于人群者正无量矣。”

据说在日本,农民被视为“贱民”,没有社会地位,就连出家也是不允许的。有个叫做无三禅师的和尚,原本出身“贱民”,为了皈依佛门,假冒士族才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无三禅师在寺庙里潜心修行,淡泊名利,在住持去世后,被推任为新的住持。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无三禅师的“贱民身份”还是被人知道了,于是在举行就任仪式的当天,有人出来刁难他:“贱民原本连做和尚的资格都没有,而今怎么配当寺庙的住持呢?”

在场的人谁也没有料到会出现这种状况,都站在那里不知所措,大殿里鸦雀无声,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发难,无三禅师微笑着说:“泥出莲花。”

尴尬而僵持的局面被打破了,大家欢呼喝彩,那个故意挑衅的人无言以对,心里暗暗佩服无三禅师的机智和果敢。

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并没有搅和就职仪式,反而增加了无三禅师的威望,众人对他更加敬佩。

之后,有个刚出家不久的小和尚向无三禅师请教,什么是“泥中莲花”。无三禅师解释说:“无论出身贫贱还是高贵,每一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贫穷只能使那些没有抱负的人沉沦,但却能造就那些有志气的人。”

生活容不得一点儿马虎,要想在生活中占据主角的地位,就要有真才实学,还要有一颗宁静淡雅之心。一颗宁静平和的心能征服外物,说服众人,它才是人们所具有的最大力量。

让心与事业融合

心有多宽,事业就有多大。一位历经风霜雪雨、克服重重困难的成功者,他的心始终是和他的事业融为一体的,这是人们做事业的最高境界。

常人因佛经中说“五蕴皆空”、“无常苦空”等,因疑佛法只一味说空。若信佛法者多,将来人世必因之而消灭,此说不然。

大乘佛法,皆说空及不空两方面。虽有专说空时,其实亦含有不空之义。故须兼说空与不空两方面,其义乃为完足。

何谓空及不空。空者是无我,不空者是救世之事业。虽知无我,而能努力做救世之事业,故空而不空。虽努力做救世之事业,而决不执著名有我,故不空而空。如是真实了解,乃能以无我之伟大精神,而做种种之事业无有障碍也。

世上的任何东西,只要想发挥作用,就没有单独存在的东西,只有相融相通,才能构成一个整体而发挥作用。

那先出言吐语,充满了慧思灵巧,弥兰陀王非常尊敬他。

有一天,弥兰陀王问那先道:“大师,眼睛是你吗?”

那先比丘笑了笑,回答说:“不是!”

弥兰陀王又问:“那么耳朵是你吗?”

那先比丘回答道:“同样不是!”

“那么,鼻子是你吗?”

“也不是!”

“舌头呢,舌头是你吗?”

“不是!统统不是。”

“那么,这样一来,真正的你就只有身体了?”

“不,色身只是假合的存在。”

“你的意思是说‘意’才是真正的你?”

“也不是!”

弥兰陀王最后问道:“既然眼、耳、鼻、舌、身、意都不是你,那么你到底在哪里呢?”

那先笑了笑,反问道:“陛下,窗子是房子吗?”

弥兰陀王一愣,勉强地回答说:“不是!”

“那么,门是房子吗?”

“也不是!”

“砖和瓦是房子吗?”

“也不是!”

“那么,尊敬的国王陛下,你是不是告诉我床椅、梁柱才是房子呢?”

“不是,也不是!”

那先比丘很安然地笑道:“既然窗、门、砖、瓦、梁柱、床椅都不是房子,也不能代表房子,那么,房子在哪呢?”

弥兰陀王顿有所悟!

世间上没有单独存在的东西,一切皆因缘而生,一切是自性空。所以,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一定要用联系的观点来思考,既想到此,还要想到彼。又若能解此义,即知常人执著我相而做种种救世事业者,其能力薄、范围小、时间促、不彻底。若欲能力强、范围大、时间久、最彻底者,必须于佛法之空义十分了解,如是所做救世事业乃能圆满成就也。

故知所谓空者,即是于常人所执著之我见打破消灭,一扫而空。然后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做种种之事业。亦犹世间行事,先将不良之习惯等一一推翻,然后良好之建设乃得实现。

信能如此,若云牺牲必定真能牺牲;若云救世,必定真能救世。由是坚坚实实,勇猛精进而作去,乃可谓伟大,乃可谓彻底。

简朴滋养智慧

简朴是人生高贵的智慧,这种智慧中饱含着一份珍惜之情。懂得珍惜的人是快乐的,从心智上来说,他们比别人拥有的更多。

对于“珍惜”二字,佛语称为“惜福”。弘一法师就“惜福”一词,为我们讲述了他小时候是如何懂得惜福的,同时,他的这段回忆也表达了他对惜福的深刻理解。

“惜”是爱惜,“福”是福气。就是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诸位要晓得,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意思啊!我记得从前我很小的时候,我父亲请人写了一副对联,是清朝刘文定公的句子,高高地挂在大厅的抱柱上,上联是“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哥哥时常教我念这句子,我念熟了,以后凡是临到穿衣或是饮食的当儿,我都十分注意,就是一粒米饭,也不敢随意糟掉。而我母亲也常常教我,身上穿的衣服,当时时小心,不可损坏或污染。正因为母亲和哥哥怕我不爱惜衣食,损失福报,以致短命而死,所以常常这样叮嘱我。

诸位可晓得,我五岁的时候,父亲就不在世了!七岁我练习写字,拿整张的纸瞎写,一点不知爱惜。我母亲看到,就正颜厉色地说:“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大的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哩!”母亲这话,也是惜福的意思啊!

我因为有这样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脑里,后来年纪大了,也没一时不爱惜衣食。就是出家以后,一直到现在,也还保守着这样的习惯。诸位请看我脚上穿的一双黄鞋子,还是民国九年在杭州的时候,一位打念七佛的出家人送给我的。若诸位有空,可以到我房间里来看看,我的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又有一把洋伞,也是民国初年买的。这些东西,即使有破烂的地方,请人用针线缝缝,仍旧同新的一样了。简直可尽我寿受用哩!不过,我所穿的小衫袴和罗汉草鞋一类的东西,却须五六年一换。除此以外,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时候或是初出家时候制的。

从前常有人送我好的衣服或别的珍贵之物,但我大半都转送别人。因为我知道我的福薄,好的东西是没有胆量受用的。又如吃东西,只生病时候吃一些好的,除此以外,从不敢随便乱买好东西吃。

惜福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主张,就是净土宗大德印光老法师也是这样,有人送他白木耳等补品,他自己总不愿意吃,转送到观宗寺去供养谛闲法师。别人问他:“法师,你为什么不吃好的补品?”他说:“我福气很薄,不堪消受。”

印光法师,性情刚直,平常对人只问理之当不当,情面是不顾的。前几年有一位皈依弟子,是鼓浪屿有名的居士,去看望他和他一道吃饭。这位居士先吃好,老法师见他碗里剩落了一两粒米饭,于是就很不客气地大声呵斥道:“你有多大福气,可以这样随便糟蹋饭粒!你得把它吃光!”

诸位,以上所说的话,句句都要牢记!要晓得,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二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诸位或者能发大心,愿以我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那就更好了。

放低身价声誉长存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一开始就没有放低身价,绝不讨好大多数。其实人根本就没有什么身价,一切都只是虚幻的光环而已。物质条件、权力地位那些都是外在的东西,它们能抬得起你,就能摔得痛你。

放低身价不只体现在态度上,也体现在劳动上,弘一法师在讲佛时,为人们破解了“习劳”的重要性。

“习”是练习,“劳”是劳动。现在讲讲习劳的事情:

诸位请看看自己的身体,上有两手,下有两脚,这原为劳动而生的。若不将他运用习劳,不但有负两手两脚,就是对于身体也一定有害无益。换句话说,若常常劳动,身体必定康健。而且我们要晓得:劳动原是人类本分上的事,不只我们寻常出家人要练习劳动,即使到了佛的地位,也要常常劳动才行!现在我且讲讲佛劳动的故事:

所谓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平常人想起来,佛在世时,总以为同现在的方丈和尚一样,有衣钵师、侍者师、常常侍候着,佛自己不必做什么,但是不然。有一天,佛看地下不很清洁,自己就拿起扫帚来扫地,许多大弟子见了,也过来帮忙扫,不一会儿,他们把地扫得十分清洁。佛看到了欢喜,随即到讲堂里去说法,说道:“若人扫地,能得五种功德。……”

又有一次,佛和阿难出外游行,在路上碰到一个喝醉了酒的弟子,已醉得不省人事了。佛就命阿难抬脚,自己抬头,一直抬到井边,用桶汲水,叫阿难把他洗濯干净。

有一天,佛看到门前木头做的横楣坏了,自己动手去修补。

有一次,一个弟子生了病,没有人照应,佛就问他说:“你生了病,为什么没人照应你?”那弟子说:“从前人家有病,我不曾发心去照应他。现在我有病,所以人家也不来照应我了。”佛听了这话,就说:“人家不来照应你,就由我来照应你吧!”他将种种污秽洗濯得干干净净,并且还将他的床铺理得平平整整,然后扶他上床。由此可见,佛是怎样习劳的了。佛决不像现在的人,凡事都要人家服劳,自己坐着享福。这些事实出于经律,并不是凭空说说的。

现在我再说两桩事情,给大家听听:《弥陀经》中载著的一位大弟子——阿冤楼陀,他双目失明,不能料理自己,佛就替他裁衣服,还叫别的弟子一道帮着做。

有一次,佛看到一位老年比丘眼睛花了,要穿针缝衣,无奈眼睛看不清楚,嘴里叫着:“谁能替我穿针呀!”佛听了立刻答应说:“我来替你穿。”

以上所举的例子,都足以证明佛是常常劳动的。我盼望诸位,也当以佛为模范,凡事自己动手去做,不可依赖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