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传长厯第四十六之一【案此篇见永乐大典其篇目亦存】

桓十七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传曰冬十月朔日有食之不书日官失之也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官居卿以底日礼也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于朝

庄二十五年夏【云云】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传曰夏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非常也惟正月之朔慝未作于是乎用币于社伐鼓于朝

僖十五年夏五月日有食之传曰夏五月日有食之不书朔与日官失之也

文元年春【云云】二月癸亥日有食之传曰于是閠三月非礼也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余于终履端于始序则不愆举正于中民则不惑归余于终事则不悖

閠当在僖公末年

十五年夏【云云】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传曰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非礼也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伐鼓于社诸侯用币于社伐鼓于朝以昭事神训民事君示有等威古之道也

襄二十七年冬十有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传曰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辰在申司厯过也再失閠矣昭十七年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传曰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祝史请所用币昭子曰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伐鼓于社诸侯用币于社伐鼓于朝礼也平子御之曰止也惟正月朔慝未作日有食之于是有伐鼓用币其余则否太史曰在此月也日过分而未至三辰有灾于是乎百官降物君不举辟移时乐奏鼓祝用币史用辞故夏书曰辰不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此月朔之谓也当夏四月是谓孟夏平子弗从昭子退曰夫子将有异志不君君矣

哀十二年冬十有二月螽传曰冬十二月螽季孙问诸仲尼仲尼曰丘闻之火伏而后蛰者毕今火犹西流司厯过也

厯见经传七百七十九传发有八

释例曰书称朞三百六旬有六日以閠月定四时成嵗允厘百工庶绩咸熙是以天子必置日官诸侯必置日御世修其业以攻其术【案攻字刘昭续汉书律厯志注引长厯作攷】举全数而言故曰六日其实五日四分日之一日一日行一度而月日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有竒日官当防集此之迟速【案速字刘昭叔汉书律厯志注及晋书引长厯并作疾】以攷成晦朔错综以投闰月闰月无中气而北斗斜指两辰之间所以异于他月也积此以相通四时八节无违乃得成嵗其微密至矣得其精微以合天道则事叙而不悖故传曰閠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然隂阳之运随动而差差而不已遂与厯错故仲尼丘明毎于朔閠发文盖矫正得失因以宣明厯数也桓十七年日有食之得朔而史阙其日单书朔僖十五年日食亦得朔而史阙其朔与日故传因其得失并起时史之谬兼以明其余日食或厯失其正也庄二十五年经书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周之六月夏之四月所谓正阳之月也而厯数误【案厯数刘昭续汉书律厯志注引长厯作时厯】寔是七月之朔非六月故传曰非常也惟正月之朔慝未作日有食之于是乎有用币于社伐鼓于朝明此食非用币伐鼓常月因变而起厯误也文十五年经文皆同而更复发传曰非礼者明前传欲以审正阳之月后传发例欲以明诸侯之礼而用牲为非礼也此乃圣贤之微防而先儒所未喻也昭十七年夏六月日食而平子言非正阳之月以诬一朝近于指鹿为马故传曰不君君且因以明此月为得天正也刘子骏造三统厯以修春秋春秋日有食之有甲乙者三十四而三统厯惟得一食厯术比诸家既最疏又六千余嵗辄益一日凡嵗当累日为次而无故益之此不可行之甚者班固前代名儒而谓之最密非徒班固也自古以来诸论春秋者多违谬【案多违谬刘昭律厯志注及晋书引长厯并作多述谬误】或造家术或用黄帝以来诸厯以推经传朔日皆不得谐合日食于朔此乃天騐经传又书其朔日食可谓得天而刘贾诸儒説皆以为月二日或三日并公违圣人明文其蔽在于守一元不与天消息也余感春秋之事尝着厯论极言厯之通理其大指曰天行不息日月星辰各运其舍皆动物也物动则不一虽行度大量【案行度下晋书律厯志引长厯有有字】可得而限累日为月累月为嵗以新故相攷【案攷字刘昭续汉书律厯志注引长厯作序】不得不有毫毛之差【案毫毛晋书律厯志引长厯作毫末】此自然之理也故春秋日有频月而食者有旷嵗而不食者理不得一而算守恒数故厯无有不差失也始失于毫毛而尚未可觉积而成多以失望朔晦则不得不改宪以顺之【案顺字刘昭续汉书律厯志注及晋书引长厯并作从字】书所谓钦若昊天厯象日月星辰易所谓治厯明时言当顺天以求合非为合以验天者也【案此句文元年正义引释例作非苟合以验天者也】推此论之春秋二百余年其治厯通变多矣【案通变刘昭续汉书律厯志注及晋书引长厯并作论体】虽数术絶灭还寻经传微防大量可知时之违谬则经传有验学者固当曲循经传月日日食以攷晦朔也以推时验而见皆不然各据其学以非春秋此无异度己之迹而欲削他人之足也余为厯论之后至咸寜中有善算者李修夏显【案夏显晋书律厯志引长厯作卜显】依厯体为术【案厯体刘昭续汉书律厯志注及晋书引长厯并作论体】名干度厯表上朝廷其术合日行四分之数而微増月行【案月行晋书律厯志引长厯作月术】用三百嵗改宪之意二元相推七十余嵗承以强弱强弱之差盖少而适足以逺通盈缩时尚书及史官以干度厯与泰始厯参校古今记注干度厯殊胜【案晋书律厯志引长厯此句下有泰始厯上胜官厯四十五事十一字】今其术具存时又并攷古今十厯以验春秋知三统厯之最疏也今具列其时得失之数又据经传微防证据及失閠防攷日辰朔晦以相发明为经传长厯如左诸经传证据及失閠违时文字谬误皆甄发之虽未必其得天盖是春秋当时之厯也学者览焉大凡经传有七百七十九日三百九十三日经三百八十六日传其三十七日食三无甲乙

黄帝厯得四百六十六日一日食失三百一十三日三十六日食三无甲乙

颛顼厯得五百九日八日食失二百七十日二十九日食三无甲乙

夏厯得五百三十六日十四日食失二百四十三日二十三日食三无甲乙

真夏厯得四百六十六日一日食失三百一十三日三十六日食三无甲乙

殷厯得五百三日十三日食失二百七十六日二十四日食三无甲乙

周厯得五百六日十三日食失二百七十三日二十四日食三无甲乙

真周厯得四百八十五日一日食失二百九十四日三十六日食三无甲乙

鲁厯得五百二十九日十三日食失二百五十日二十四日食三无甲乙

三统厯得四百八十四日一日食失二百九十五日三十六日食三无甲乙

乾象厯得四百九十五日七日食失二百八十四日三十日食三无甲乙

泰始厯得五百一十日十九日食失二百六十九日十八日食三无甲乙

干度厯得五百三十八日十九日食失二百四十一日十八日食三无甲乙

今长厯得七百四十六日三十三日食失三十三日经传日月误四日食三无甲乙

汉末宋仲子集七厯以攷春秋案其夏周二厯术数皆与艺文志所记不同故更其名为真夏真周厯也

隠公元年

正月辛巳小 二月庚戌大 三月庚辰小

四月己酉大 五月己夘小 六月戊申大

七月戊寅小 八月丁未大 九月丁丑小

十月丙午大 十一月丙子大 十二月丙午小五月辛丑

二十二日

十月庚申

十五日

隠公二年

正月乙亥大 二月乙巳小 三月甲戊大

四月甲辰小 五月癸酉大 六月癸夘小

七月壬申大 八月壬寅小 九月辛未大

十月辛丑小 十一月庚午大 十二月庚子小閠十二月己巳大

八月庚辰

八月无庚辰七月九日有庚辰日月必有误【案左传正义云杜检勘经传此年八月壬寅朔其月三日甲辰十五日丙辰二十七日戊辰其月无庚辰也七月壬申朔则九日有庚辰杜观上下若月不容误则指言日误若日不容误则指言月误此则上有秋下有九月则日月俱得有误】

十二月乙夘

十六日

隠公三年

正月己亥大 二月己巳小 三月戊戌大

四月戊辰小 五月丁酉大 六月丁夘小

七月丙申大 八月丙寅小 九月乙未大

十月乙丑小 十一月甲午大 十二月甲子小二月己巳日食

一日

三月庚戌

十三日

壬戌

二十五日

四月辛夘

二十四日

八月庚辰

十五日

冬庚戌

十二月无庚戌十一月十七日也【案左传正义云传纪庚戊无月而云十二月者以经盟于石门在十二月知此亦十二月也经书十二月下云癸未葬宋穆公计庚戌在癸未之前三十三日不得共在一月故长厯推此年十二月甲子朔十一日有甲戌二十三日有丙戌不得有庚戌而月有癸未则月不容误知日误也】

十二月癸未

二十日

隠公四年

正月癸巳大 二月癸亥小 三月壬辰大

四月壬戌小 五月辛夘大 六月辛酉大

七月辛夘大 八月庚申大九月庚寅小十月己未大 十一月己丑小 十二月戊午大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

三月十七日也有日而无月也【案左传正义云戊申在癸未之后二十五日更盈一周则八十五日往年十二月癸未葬宋穆公则此年二月不得有戊申虽承二月之下未必是二月之日故长厯推此年二月癸亥朔十日壬申二十二日甲申不得有戊申也三月壬辰朔则十七日有戊申也此经上有二月下有夏戊申当在三月之内不是字误故云有日而无月僖二十八年冬下无月而经有壬申公朝于王所有日而无月全经凡如此者有十四事知此亦同之也】

隠公五年

正月戊子大 二月丁巳大 三月丁亥小

四月丙辰大 五月丙戌小 六月乙夘大

七月乙酉小 八月甲寅大 九月甲申小

十月癸丑大 十一月癸未小 十二月壬子大闰十二月壬午大

十二月辛巳

三十日

隠公六年

正月壬子小 二月辛巳大 三月辛亥小

四月庚辰大 五月庚戌小 六月己夘大

七月己酉小 八月戊寅大 九月戊申小

十月丁丑大 十一月丁未大 十二月丁丑小五月庚申

十一日

辛酉

十二日

隠公七年

正月丙午大 二月丙子小 三月乙巳大

四月乙亥小 五月甲辰大 六月甲戌小

七月癸夘大 八月癸酉小 九月壬寅大

十月壬申小 十一月辛丑大 十二月辛未小閠十二月庚子大

七月庚申

十八日

十二月壬申

二日

辛巳

十一日

隠公八年

正月庚午大 二月庚子 三月己巳大

四月己亥小 五月戊辰大 六月戊戌小

七月丁夘大 八月丁酉小 九月丙寅大

十月丙申小 十一月乙丑大 十二月乙未小三月庚寅

二十二日

四月甲辰

六日

辛亥

十三日

甲寅

十六日

六月己亥

二日

辛亥

十四日

七月庚午

四日

八月丙戌

七月有庚午丙戌误九月有辛夘二十六日八月不得有丙戌丙戌误也【案左传正义云庚午之后十六日而有丙戊二十一日而有辛夘七月有庚午九月有辛夘其间不容一月是八月不得有丙戌更遥一周则丙戌去庚午七十七日八月亦不得有丙戌足明丙戌为日误长厯推七月丁夘朔四日庚午至二十日是丙戊九月丙寅朔二十六日辛夘其月二十一日是丙戌八月小丁酉朔十日丙午二十日丙辰二日戊戌十四日庚戌二十六日壬戌未知丙戌二字孰为误也】

九月辛夘

二十六日

隠公九年

正月甲子大 二月甲午小 三月癸亥大

四月癸巳大 五月癸亥小 六月壬辰大

七月壬戌小 八月辛夘大 九月辛酉小

十月庚寅大 閠十月庚申小 十一月己丑大十二月己未小

三月癸酉

十一日

庚辰

十八日

十一月甲寅

二十六日

隠公十年

正月戊子大 二月戊午小 三月丁亥大

四月丁巳小 五月丙戌大 六月丙辰大

七月丙戌小 八月乙夘大 九月乙酉小

十月甲寅大 十一月甲申小 十二月癸丑大正月癸丑

二十六日【案杜氏集解曰传言正月防癸丑盟释例推经传日月癸丑是正月二十六日知经二月误】

六月戊申

六月无戊申五月二十三日也上有五月则误在日【案左传正义云六月无戊申者下有辛巳取防亦在六月之内戊申在辛巳之前三十三日不得共在一月上有五月今别言六月知日误月不误长厯推六月丙辰朔三日戊午五日庚申未知二者孰误】

壬戌

七日

庚午

十五日

辛未

十六日

庚辰

二十五日

辛巳

二十六日

七月庚寅

五日

八月壬戌

八日

癸亥

九日

九月戊寅

九月无戊寅八月二十四日也上有八月下有冬则误在日也【案左传正义云经有十月壬午长厯推壬午十月二十九日戊寅在壬午之前四日耳故九月不得有戊寅知误有日也】

十月壬午

二十九日

隠公十一年

正月癸未小 二月壬子大 三月壬午小

四月辛亥大 五月辛巳小 六月庚戌大

七月庚辰小 八月己酉大 九月己夘小

十月戊申大 十一月戊寅大 十二月戊申小五月甲辰

二十四日

七月庚辰

一日

壬午

三日

十月壬戌

十五日

十一月壬辰

十五日

桓公元年

正月丁丑大 二月丁未小 三月丙子大

四月丙午小 五月乙亥大 六月乙巳小

七月甲戌大 八月甲辰小 九月癸酉大

十月癸夘小 十一月壬申大 十二月壬寅小閠十二月辛未大

四月丁未

二日

桓公二年

正月辛丑小 二月庚午大 三月庚子大

四月庚午小 五月己亥大 六月己巳小

七月戊戌大 八月戊辰小 九月丁酉大

十月丁夘小 十一月丙申大 十二月丙寅小正月戊申

八日

戊申纳于太庙

五月十日也有日而无月【案左传正义云长厯此年四月庚午朔其月无戊申五月己亥朔十日得戊申是有日而无月也】

桓公三年

正月乙未大 二月乙丑小 三月甲午大

四月甲子小 五月癸巳大 六月癸亥小

七月壬辰大 八月壬戌大 九月壬辰小

十月辛酉大 十一月辛卯小 十二月庚申大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一日

桓公四年

正月庚寅小 二月己未大三月己丑小四月戊午大 五月戊子小六月丁巳大七月丁亥小 八月丙辰大九月丙戌小十月乙夘大 十一月乙酉小 十二月甲寅大

桓公五年

正月甲申大 閠正月甲寅小 二月癸未大三月癸丑小 四月壬午大 五月壬子小

六月辛巳大 七月辛亥小 八月庚辰大

九月庚戌大 十月庚辰小 十一月己酉小十二月戊寅大

正月甲戌

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也书于正月从赴

己丑

六日

桓公六年

正月戊申小 二月丁丑大 三月丁未大

四月丁丑小 五月丙午大 六月丙子小

七月乙巳大 八月乙亥小 九月甲辰大

十月甲戌小 十一月癸夘大 十二月癸酉小八月壬午

八日

九月丁夘

二十四日

桓公七年

正月壬寅大 二月壬申小 三月辛丑大

四月辛未小 五月庚子大 六月庚午小

七月己亥大 八月己巳大 九月己亥小

十月戊辰大 十一月戊戌小 十二月丁夘大閠十二月丁酉小

邢云此不合有閠若来年五月不得有丁丑

二月己亥

二十八日

桓公八年

正月丙寅大 二月丙申小 三月乙丑大

四月乙未小 五月甲子大 六月甲午小

七月癸亥大 八月癸巳小 九月壬戌大

十月壬辰大 十一月壬戌小 十二月辛夘大正月己夘

十四日

五月丁丑

十四日

桓公九年

正月辛酉小 二月庚寅大 三月庚申小

四月己丑大 五月己未小 六月戊子大

七月戊午小 八月丁亥大 九月丁巳小

十月丙戌大 十一月丙辰小 十二月乙酉大

桓公十年

正月乙夘大 二月乙酉小 三月甲寅大

四月甲申小 五月癸丑大 六月癸未小

七月壬子大 八月壬午小 九月辛亥大

十月辛巳小 十一月庚戌大 十二月庚辰小正月庚申

六日

十二月丙午

二十七日

桓公十一年

正月己酉大 閠正月己夘小 二月戊申大三月戊寅小 四月丁未大 五月丁丑大

六月丁未小 七月丙子大 八月丙午小

九月乙亥大 十月乙巳大 十一月甲戌大十二月甲辰小

五月癸未

七日

九月丁亥

十三日

己亥

二十五日

桓公十二年

正月癸酉大 二月癸夘小 三月壬申大

四月壬寅小 五月辛未大 六月辛丑小

七月庚午大 八月庚子大 九月庚午小

十月己亥大 十一月己巳小 十二月戊戌大六月壬寅

二日

七月丁亥

十八日

八月壬辰

七月二十三日书八月从赴也【案孔颖达正义云壬辰是七月二十三日今上有七月书于八月之下如此类者注皆谓之日误今云从赴者以其中不可通欲两解故也五年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甲戌非正月之日而以正月起文传言两赴是赴以正月也彼以十二月之日为正月赴鲁知赴者或有以前月之日从后月而赴故因此以示别意】

十一月丙戌

十八日

十二月丁未

十日

桓公十三年

正月戊辰小 閠正月丁酉大 二月丁夘小三月丙申大 四月丙寅小 五月乙未大

六月乙丑小 七月甲午大 八月甲子小

九月癸巳大 十月癸亥小 十一月壬辰大十二月壬戌大

二月己巳

三日

桓公十四年

正月壬辰小 二月辛酉大 三月辛夘小

四月庚申大 五月庚寅小 六月己未大

七月己丑小 八月戊午大 九月戊子小

十月丁巳大 十一月丁亥小 十二月丙辰大八月壬申

十五日

乙亥

十八日

十一月丁巳

二日

桓公十五年

正月丙戌小 二月乙夘大 三月乙酉大

四月乙夘小 五月甲申大 六月甲寅小

七月癸未大 八月癸丑小 九月壬午大

十月壬子小 十一月辛巳大 十二月辛亥小三月乙未

十一日

四月己巳

十五日

六月乙亥

二十二日

桓公十六年

正月庚辰大 二月庚戌小 三月己夘大

四月己酉小 五月戊寅大 六月戊申大

閠六月戊寅小 七月丁未大 八月丁丑小九月丙午大 十月丙子小 十一月乙巳大十二月乙亥小

经言冬城向十月一月卫侯朔出奔齐传曰冬城向书时也学者疑于冬城向在十月下有十一月而传云书时今推校闰在六月则月却而节前水星可在十一月而正也功役之时皆总指天象不与诸厯数同也诗曰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此未正中也传之释经皆通言一时不月别也经书夏叔弓如滕五月葬滕成公若无传辞则必谓叔弓四月如滕推此言之城向亦俱是十一月但本事异各随本而书之耳不然丘明无縁发书时之传也【案孔颖达正义云杜以城向与下同月故检叔弓如滕经传之异如滕与葬同月知此城向与出奔同月但本事既异各随本而书之下有月而此无尔其实同是十一月也但十一月水星昏犹未正故复推校厯数此年月却节前水星可在十一月而正又方者未至之辞故以定之方中为比欲向中而实未正中十一月可以兴土功也书时非传误也刘规过以为案周语云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故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故夏令日九月除道十月成梁营室之中土功其始先儒以为建戍之月霜始降房星见霜降之后寒风至而心星见郑云辰角见谓九月本天根见谓九月末天根谓氐星是也自然火见是建亥之月又春秋城楚丘是正月而杜引诗云定之方中未正中也定星岂正月未正中乎据此诸文则火见土功必在建亥之月建戊之月必无土功之理杜以为建戍之月得城向者非也今案周语之文单子见陈不除道故讥为此言所举时节并在早月月令孟冬天子始裘单子云陨霜而冬裘具九月已裘是其早也且周语之文据寻常节气九月而除道十月而兴土功杜以此年闰在六月则建戍之月二十一日已得建亥节气土功之事何为不可诸侯城楚丘自在正月卫人初作宫室必在其前杜云定星方欲正中于理何失刘广引周语以规杜不知杜谓月却节前何须致难也】

桓公十七年

正月甲辰大 二月甲戌小 三月癸夘大

四月癸酉小 五月壬寅大 六月壬申小

七月辛丑大 八月辛未大 九月辛丑小

十月庚午大 十一月庚子小 十二月己巳大正月丙辰

十三日

二月丙午

二月无丙午日月必有误三月四日也

五月丙午

五日

六月丁丑

六日

八月癸巳

二十三日

冬十月朔日有食之传曰不书日官失之也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官居卿以底日礼也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于朝

十月辛夘

二十二日

桓公十八年

正月己亥小 二月戊辰大 三月戊戌小

四月丁夘大 五月丁酉小 六月丙寅大

七月丙申小 八月乙丑大 九月乙未小

十月甲子大 十一月甲午大 十二月甲子小四月丙子

十日

丁酉公之丧至自齐

五月一日也有日无月

七月戊戌

三日

十二月己丑

二十六日

春秋释例卷十